环境保护管理方案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环境保护管理方案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环境保护管理方案

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摘要:

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载体。决策、执行、监督、协调和环境公共物品的提供,是这一体制的主要职责。在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方面,现行的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篇文章从这一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入手,对改革工作的目标与原则和相关的改革方案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事关人们身心健康、破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已经被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我国传统的生态管理体制是在传统土地所有制、自认资源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体制之下建立起来的。国务院保护部在这一监管体制中发挥着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同意将换的职责。这一体制在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理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对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利顺德基础上,对上述部门进行职能重组,可以让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1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1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失衡

阅读全文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作用和发展

摘要: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措施,能够促使民众拥有绿色且舒适生存环境,便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经济的平衡发展。为了促使环境保护工作具有科学性,首先是对环境监测工作重视力度提升,明确每项环节,把监测基本理论作为切入点,随后按照实际状况拟定与之相对应科学优化措施,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水平,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存环境;环境监测;优化措施

科学且合理环境监测工作可促使环境保护得到有效保障,使整体治理质量与效果得到提升,作为核心依据环节,当前环境监测过程中须对以往传统管理思维和模式等进行改变、创新,使整体环境监测能力得到提高,将先进技术方案有效融入其中,从而达到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目的,保障民众拥有绿色生态环境。

1环境监测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性分析

1.1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中最主要解决难题,通过有效治理方案可控制环境污染程度,促使国内生态经济持续发展。在进行监测工作过程中,针对人类和环境影响相关物质排放量实施有效监测,全面管理与跟踪,优化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实时掌控环境发展状况,随后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防止后续工作受到影响[1-2]。在日常工作当中,经环境监测获取相关数据,随后借助有效监测方案把控当前环境情况,分析引发污染因素,制定有效应对方案。在实施工作过程中,需按照环境污染主要特征选择有效方式进行解决,从而抑制污染扩散[3-4]。对于未存在污染地区,则结合当前状况以有效且科学维护措施与防治措施等,避免或者是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1.2环保

阅读全文

公路设计环保论文

摘要:伴随着中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设施的建设也是如火如荼。随着国家与人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冲突也日益严重。在公路设计过程中,设计方需具备环保视野,应结合项目区域内的现有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从环保的角度进行公路设计。本文首先就公路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环保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措施。

关键词:环保视野;公路设计;设计措施

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不断提升。在公路设计过程中时需遵循社会经济的发展轨迹和自然环境因素,从满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设计。要尽可能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除了要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还要保证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1基于环保角度的公路设计重要性分析

当前的工程建设活动中,打造满足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理念越来越得到重视。我们从环保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公路设计主要会给环境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1影响生态自然环境

公路设计直接影响着沿线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平衡。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会破坏既有生态环境,使生物丧失原有的生存空间,部分动物为了寻找栖身之处只能迁徙他处,会对生物链的平衡和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公路建设容易致使水土流失,原有的自然植被消失不见。开挖路堑和填筑路堤等会对植物生长环境造成破坏[1]。公路建设完成后,公路和公路的辅助设施将取代永久性的占地植被。另外,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工作油污等污水会使水体营养负荷增大,对沿线河流造成一定的污染。此外,公路建设还会带来环境污染,公路运营过程中车辆噪音和尾气等产生的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都是环境污染源头,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公路沿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阅读全文

供销社环保专项行动方案

市供销社以深化供销综合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供销体制、机制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生态环境保护重要会议、文件精神,采取四项措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主动将环保工作纳入供销综合改革相关工作

结合供销社综合改革相关工作要求,将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完成情况纳入检验供销综合改革成功与否标准之一,目前拟定的《市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及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提出“支持社属农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企业积极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该项补助资金占补助专项资金的30%。”

二、在系统内全面开展“供销+创新+环境保护”行动,落实《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

依据“供销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的原则,制订了“供销+创新+环境保护”行动计划,下发各县(区)供销社。在全市供销系统内明确:至2018年3月底前各县(区)组建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或成立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全面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工作;2018年7月底前新建或规范提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00个。

三、及时召开系统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推进会,落实《空气质量突出问题整改推进总体方案》

市供销社联合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召集全市六县两区供销社分管安全和业务的副主任和9家烟花爆竹批发经营公司,紧急召开了供销系统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推进会。会上,组织学习《中心城区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方案》,并传达了市环保委办关于总体方案整改工作文件精神,市烟花爆竹流通协会负责人、烟花爆竹批发公司作了表态发言。会议明确要求:一是各县(区)供销社要配合当地公安和安监部门加强对烟花爆竹企业的管理;二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烟花爆竹安全和环保工作重要性认识;三是要制订措施,突出重点,配合做好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

阅读全文

闭坑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摘要:矿产资源开采、选洗以及冶炼可能会对矿山环境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直接或者间接地损害矿山周边生态环境和附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以长沟峪煤矿为例,研究该矿山的基本情况和地质环境构造,梳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及目标,提出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进行效益分析和治理效果分析,以期改善闭坑矿山环境。

关键词: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治理方案

矿产资源开采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因为过度开采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多的矿山已经陆续闭坑停采。过去的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原始地貌被严重损坏,植被退化,土地沙化,附近水体遭受污染,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等[1]。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相继出台很多政策法规,将受到破坏的矿山环境予以恢复。所以,闭坑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对于有效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确保矿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受国家政策引导,长沟峪煤矿于2016年3月停产。为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必须全面做好长沟峪煤矿闭坑后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1长沟峪煤矿概述

长沟峪煤矿位于北京市西南部,距离北京45km,行政区隶属房山区周口店镇管辖。矿区南北长为9.3km,东西宽为5.4km,矿区面积为25.82km2。铁路包括京广线周口店支线和京源线,公路有107国道,交通十分便捷。矿区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夏季多雨,秋季干燥,冬季寒冷。矿区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2℃左右,1月最低温度为-4.7℃,7月属于全年气温最高的月份,平均温度介于-144-环境保护26~27℃,评估区年降雨量为650mm,因受地形影响,区内雨量分布差别很大,一般为迎风坡地带雨量偏大,年平均在700mm左右,而背风坡则偏小,在550mm左右。长沟峪煤矿地处北京西山地区,为太行山之余脉,矿区范围内主要为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矿区最高峰海拔为1307m,当地人称其为猫耳山,煤田东部主要是丘陵,高程一般为100~150m。长沟峪煤矿生产的煤炭为无烟煤,主要供给工业炼钢及出口。该无烟煤为低灰、低硫、高发热量,只需要人工捡出矸石,然后进行筛分,煤炭不需要洗选加工,就可进入市场直接销售。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

2.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一是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长沟峪煤矿是治理主体,有责任对矿山环境进行保护,对于开采中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破坏,必须由矿方进行治理,而且矿山在开发前就要制定保护性开发方案[2]。二是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原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主要是对矿区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理威胁采矿活动生产安全的塌陷坑、地裂缝,保证矿区行人人身安全。同时,按照矿区规划,全面做好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及土地资源恢复工作。

阅读全文

国家环境经济政策进展评估报告探讨

【摘要】2018年是环境经济政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中央文件对环境经济政策建设提出了新形势需求,环境财政、环境价格、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等政策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但是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仍不够完善,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环境质量改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仍然存在结构性短缺,需要积极推进环保投融资、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的创新运用,为环境质量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长效政策机制。

【关键词】环境经济政策;中国;2018;进展;评估

1研究方法

本年度的评估方法仍采取实地调研法和政策分析法[1]。在评估思路上,首先对本年度的10项主要环境经济政策进展进行分项评估,根据各项政策进展的评估结果,形成年度环境经济政策实践进展的总体评估结论[2]。

2重点环境经济政策进展评估

2.1环境财政政策

国家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呈波动增加趋势。2017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9539亿元,较2016年增加3.5%,较2005年增加299.5%。按照现有环保投资统计口径,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1.15%,较2016年下降7.3%。环保专项资金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中央财政围绕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农村环境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等安排的中央环保专项资金达到551亿元,较2011年增长近4倍。其中,分别安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00亿元、150亿元、35亿元,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采暖城市扩围和重点区域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以及支持开展土壤污染详查等工作。启动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将内蒙古乌梁素海、河北雄安新区、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等14个工程纳入试点范围,并下达基础奖补资金100亿元。

阅读全文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的作用

摘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理念的作用下,全社会以及企业和个人都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为此积极地开展措施。作为一种监测方法,环境监测以其高效的工作效率达到对监测的环境进行定量化的测量,对问题深刻地剖析,有效提高我国环保工作的效率和能力,为增强监测力度和提高环保工作起到了重要性的作用,为我国环保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分析环境监测的概念,探讨环境监测的作用及意义,并且提出在环境保护当中的应用措施,以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作用及意义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工业和制造业给人们带来福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环境污染的状况。近几年来全球变暖的问题越来越凸显,海平面不断攀升,北极冰川逐渐融化,为了更好地进行环保工作,环境监测就成为了进行环保的首要方法。通过监测可以有效地了解当前环境状况,了解环境质量的各个指标,预报环境状况,有助于让环保工作者确定污染源头进行处理,提高环境保护的质量和水平,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1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是指在开展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以前对人们所居住的环境进行监测,检验和跟踪测量周边环境所含有害物质的含量,对有用的数据实时的更新,以便为之后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地环境监测数据,达到保护环境优化生态环境的目的。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含:研究所要监测的环境背景、确定监测计划和方案以及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总的来说环境监测就是对需要调整和重建的环境进行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通过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分析记录数据之后,归纳整理得出有效的建设方案,以帮助后续优化环境的过程。同时环境监测的研究对象是环境,但是环境不仅仅只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人为环境。根据当前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对自然环境进行监测,还要对各种其他因素进行细致分析,运用物理和化学的监测手段进行调查。

2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研究

2.1可以为环境质量评定提供必要参考

阅读全文

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研究

摘要:土壤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均离不开土壤。若土壤环境出现严重的破坏以及污染,那么势必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依托于科学且全面的土壤环境保护措施,积极采用科学全面的治理策略,行之有效的保护我们依赖的土壤环境资源,更好地推动我们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土壤环境;保护;治理;策略

近年来,人们对于土壤环境的保护力度日益强化,农村农业的发展也逐步从“竭泽而渔”转变为“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低碳”。为充分全面的利用土壤资源,为科学有效地保护土壤环境,党和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制度设计方面给予了科学的规范以及积极的优化。但不可否认,土壤环境的多变性以及复杂性等,都决定着土壤环境保护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在实践过程中,为更好地提升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成效,必须依赖于科学且全面的治理策略,以此来更好地保护土壤环境。[1]

1造成土壤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因素

在土壤资源的利用实践过程中,为更好地提升土壤资源的利用成效,全方位保护土壤环境,应该率先明确造成土壤环境污染以及破坏的因素,积极采用科学且高效的污染处置方法以及环境保护措施,行之有效的保障土壤环境的安全性以及绿色性。土壤资源作为我们赖以生存以及依赖的重要物质资源,始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旦土壤环境遭到破坏,甚至是发生持续恶化问题,势必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现阶段,造成土壤环境污染以及破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1农业污染土壤环境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屏障,若土壤环境出现较大程度的破坏以及恶化,首当其冲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质量以及安全。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因缺乏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因缺乏绿色农业的生态发展观念,部分地区的农民仍然习惯于采用化学肥料来进行施肥作业。部分化肥或者农药的大量使用,极容易造成土壤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当化学肥料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以及有毒元素时,更会严重损害土壤环境。在土壤中含有土壤微生物,可以转化有机质、分解矿物和降解有毒物质,是对土壤有利的,但是长年使用化肥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难以转化及降解有害物质。

1.2工业污染。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广大的乡镇农村地区承接了很多由大中城市转移而来的重工业以及一些落后产能。不可否认,这些重工业企业在初期可能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活力。但若从长远来看,重工业等大量向农村地区转移,容易给土壤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工业污染。比如这些重工业企业在发展实践中,盲目排放有毒气体,盲目排放工业废水、工业污水等等,都会给土壤环境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甚至会破坏土壤的养分结构,致使土壤环境持续恶化,甚至引发土壤板结等严重问题。

1.3生物污染。生物污染指农业灌溉污水和生活中没有经过严格处理的一些污水被排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内含有大量的寄生虫细菌以及病原体,从而对土壤造成污染。不可否认,土壤具备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但这种净化能力,需要匹配土壤的污染程度。若盲目排放污水,不顾及土壤的接受能力、吸收能力以及整体承接能力等,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的整体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土壤环境破坏。[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