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术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化工学术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化工学术论文

三三制人才培养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摘要:南京大学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于“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理念,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完善了“专业学术类”人才培养的实验课程,加强了“交叉复合类”实验课程建设,探索了“就业创业类”人才培养的实验课程及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

关键词:“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1引言

为了培养符合时代以及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的创新型化学人才,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依托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中心[1],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探索。

2改革的整体设计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首批进入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心秉承戴安邦院士“全面化学教育思想”[2],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以及“提高–扬优–早期介入科研”三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3,4]。但是,在新的形势下,针对“专业学术类、学术交叉类以及就业创业类”三类人才的培养,我们的实验教学尚存在一些不足:(1)三基训练、验证性的实验内容较多,创新性、研究性实验较少[5];(2)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手段和方式单一,学生对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的知识与技术掌握不够,学生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3)学科交叉实验内容及其相应的实验教学条件配备不足,培养能力薄弱;(4)就业创业课程及相应的实践手段较少,实训平台缺乏。针对以上问题,为满足不同类型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基于南京大学化学学科的优势和特色,结合南京大学推行的教学改革方向,确立了实验教学课程改革总体思路是:完善和提升“专业学术类”实验课程,加强“学术交叉类”实验课程建设,探索“就业创业类”实验课程。我们构建了多元的实验课程体系[6,7],丰富实验课程内容,加强了实验条件建设。

2.1完善“专业学术类”实验课程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发行工作研究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科技期刊发行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发行收益逐年下滑,纸印本发行逐年萎缩,数字出版发行成为主流。本文通过对科技期刊发行模式、发行渠道的研究,结合工作实践和对当下面临困境的分析,提出新时期下科技期刊发行工作的建议,以期为科技期刊顺应时代变化、调整发行思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技期刊出版发行数字化出版科

技期刊发行包括征订和投递,是体现和提升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工环节。期刊的发行量虽然没有作为期刊评价指标,但可以从一定程度反映期刊的水平以及影响力,而且发行量的提升必然有利于期刊引证指标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不断提升期刊发行量、拓宽期刊发行渠道,是科技期刊编辑部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科技期刊发行包括纸刊发行和数字化发行两部分,纸刊发行按发行渠道可分为一渠道、二渠道。一渠道即邮局订阅、书店零售;二渠道即个体书刊发行商。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赠阅(也称受控发行),是指给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作者、广告客户的赠送,与其他期刊之间的互换。随着技术的进步,阅读文献和学习方式不断变革,科技期刊的发行量逐年下降,传播力无法与数字化出版发行相比,但纸刊发行仍然不可或缺。如何加强纸刊发行,一直是困扰科技期刊的难题。

一、科技期刊发行模式变革

1.纸印本发行。1980年之前,科技期刊主要的发行模式为纸印本,发行渠道主要是“邮局征发一体”和书店销售。专业性较强的科技期刊,书店销售量非常小,图书馆和读者通常都是通过邮局订阅的方式获得,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大都通过邮局征订期刊,订阅量大,手续费高,但发行量稳定、回款快。科技期刊具有信息量大且更新较快的特点,大量科技期刊收藏在图书馆中,读者利用系列目录索引阅读和获取信息。另外,少量赠阅或个人自订的部分,大多由编辑部以印刷品的方式通过邮局邮递,工作量较大,繁琐耗时,优点是成本较低。纸印本期刊发行渠道单一、手段落后、效率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化信息高效传播的要求。

2.数字化出版发行模式。1980年之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迭代,科技期刊进入数字化时代,逐渐形成了系列科技期刊数据库,读者通过搜索引擎能够快速检索和获取信息。1990年后,科技期刊的数字化传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数字化出版成为主流,很多国际名刊、大刊纷纷投身数字出版,Elsevier、Springer等国际出版机构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完成了由纸印本出版发行到数字化出版发行的变革。据报道,细胞出版社(CellPress)2006年的期刊收入中网络产品与纸质版大致相当,到2010年网络产品收入增长100%,纸刊收入下降约50%。2010年,国际最大期刊出版商Elsevier的期刊收入中,数字化产品收入占其总收入的86%。2010年之后,科技期刊出版已进入平台阶段,学术成果基于程序和应用程序接口、数字化形式传播,通过社交网络实现和获取。融媒体时代对学术论文时效性有了更高要求,出现了语义出版和网络首发模式,提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效率,纸印本发行下降,科技期刊营利方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二、《化工学报》发行实践与困境

阅读全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制度探索

[摘要]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推进,面对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如何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成为研究的重点课题。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制定了“1134”管理制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规范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新工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也为建立更科学、更高效的项目管理模式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制度;新工科建设;拔尖人才培养

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精英人才的竞争。在科学和工程领域,衡量人才素质的主要标准是人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社会对高等院校提出的战略性要求。在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常规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外,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科研创新的实践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1]。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并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并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从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随着新工科建设的逐步推进,学与教、实践与创新创业、本土化与国际化这三个任务需要重点把握[2]。新工科建设对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迫切要求,而强化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新工科建设的三大任务之一,其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其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我国于2007年首次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称“大创项目”),旨在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创项目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也是我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大创项目申报数量逐年递增,如何确保项目实施质量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以下简称“化工学部”)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大创项目的“1134”管理制度,在选题、开题、过程管理和奖惩措施方面均实施规范管理,提高了师生的项目参与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大创项目开展现状

大连理工大学作为第一批大创项目的实践单位,按照“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实施原则,每年有计划、有规模地组织项目的开展。化工学部按照学校要求,积极推进大创项目的实施。表1为化工学部2007—2018年大创项目立项情况。 2007—2018年,化工学部累计申报了2006项大创项目,参与学生4933名,资助经费数共计512.2万元。自2007年以来,大创项目申报数量不断增加,2018年达到220项,约为2007年的1.5倍。2015年以来,每年大创项目立项约200项,参与学生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60%以上的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过大创项目。大创项目的覆盖面广,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参与大创项目形成了科研意识,树立了科研精神,提高了科研能力。申报数量的不断增加体现了学校和学部对大创项目的重视程度、组织力度,以及学生参与科研的意识和热情。然而,在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未改的情况下,量的增加势必引起质的下降[3]。另外,大创项目申报数、投入经费数逐年递增,加大了大创项目的管理难度。大创项目的完成效果取决于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参与度。因此,在申报数量大幅增加的前提下,如何让学生以现有的专业知识素养较好地完成大创项目,督促指导教师对参与大创项目的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成为管理上的首要问题。

二、大创项目管理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化工学部在服从学校管理的基础上,一直在探索适合本学部大创项目管理的方法,在重视前期选题、开题答辩、过程管理并充分发挥专业作用的基础上,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完善了激励措施,以保证大创项目开展质量。

阅读全文

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论文

一、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的诞生期

综观整个80年代,我国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研究从对苏联相关文献的翻译,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继续深入介绍研究国外青少年法制教育举措,重点反映国外(主要是苏联)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视,希望我国也予以重视。第二,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从单纯重视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拓展到法制教育与预防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研究,并提出要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协调好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之间的关系,强调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责任。此外,除了研究领域的拓展外,也有人提出拓展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场所与方式。第三,明确提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客观地说,20世纪80年代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起步期和诞生期,出现了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的研究论文,相关研究成果涉及的面比较广泛,有突出青少年法制教育重要性的,有域外借鉴的,有拓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场所和方式的。这个时期的研究基本上奠定了未来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研究基础和发展方向,是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的诞生期。不过由于当时整个国家尚处于法制的初创阶段,相关研究还比较少,研究的水平深度还不足,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的发展期

进入90年代,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相关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中明显的表现就是研究成果比80年代有了一定的增加。当然这只是表面的,深入的分析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围绕青少年法制教育这一主题的研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方面是理论水平的进一步加深,呈现出从多维度、多视角研究这一问题的趋势;另一方面表现在实证研究的出现,开始出现了以某一地区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具体来说,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深入主要表现在:第一,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高发现象进行了反思,认为学校教育存在失衡,学校之外大环境恶劣,家庭教育不当是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障碍。提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对策,用立法的形式保障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实行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加强综合治理。第二,法制教育是青少年行为规范教育的必然选择,而法制教育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在政府,并提出了政府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对策性建议,即以学校为中心,依托社区,包括边缘青少年,进行规范性教育,构筑法制教育的管理体系。第三,青少年法制教育存在法制教育目的偏差、流于形式化、过分依赖学校、农村青少年法制教育落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首次出现了对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的研究,认为加强法制根本在于教育人,重点是领导干部思想觉悟,目标是使全体公民知法、懂法、守法和护法。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切实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培养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校园秩序的观念;学习市场经济的法律知识。第五,在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思路方面也出现了专门的文章讨论。在实证研究方面表现在:第一,结合具体地区的案例型研究。青少年法制教育伴随着上海社区化的过程,上海市通过积极探索社区化的过程,努力开展针对青少年进行社区化法制教育的实践,利用华东政法大学等研究优势资源,推进这一工作的开展。第二,结合具体地区的调查型研究。共青团河北省委的工作人员赴沧州、衡水等地进行了专门调研,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认为一方面青少年法制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法制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有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并分析了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相关原因。最后结合法制教育的相关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实证研究在当时应当说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许多问题与建议都是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之上,比较有说服力。不过对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整体判断不甚准确。此外,媒体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报道与宣传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报道内容简单通俗,易于理解,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走进普通人的视野中、引起大家的重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采访相关专业的专家也成为一种凸显青少年法制教育重要性的形式。

三、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的繁荣期

进入21世纪,青少年法制教育相关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研究呈现出多层次,多视角,研究方法也更加多元,研究成果丰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体现。这一时期,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进入繁荣期,表现是多方面的。

(一)专门以青少年、青年群体为研究中心的学术期刊的繁荣

阅读全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英语教学方法改革

摘要:《材料科学与工程英语》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在研究材料科学过程中查阅英文资料、进行国际技术交流等过程的必学课程。在中美合作办学项目的背景下,本文以本人教授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英语》从当下专业英语教学目标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详尽深入的研究,具体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说明如何提升教学效果以期培养国际视野的专业型人才。

关键词:中美合作办学;教学改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个行业中对外交流的活动与内容日益增加,因此社会各行业对高等学校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外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我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展开了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双方合作举办高校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采用1.5+2+0.5的培养模式,项目学生按中美大学制订的联合培养方案须赴美学习两年,所修课程符合美方大学学士学位要求,可获得美方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所修课程符合常熟理工学院毕业要求和学士学位要求,可获得常熟理工学院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成立于1916年,设有80多个本科生专业和14个硕士学位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认证。在这种中美合作办学的项目下,学校双方在教学方法上相互交流借鉴,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能够及时了解最新所学专业研究进展和行业发展趋势,更好地适应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需要。高分子材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了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石。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科技及国防等各个领域[2]。目前,有关高分子材料的最先进的合成、配方和成型加工技术,及其高性能、多功能、复合化、智能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大多来自于欧美和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或者教材都是英文著录。因此,对于从事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人士而言,学习并掌握专业英语必不可少[3]。为了满足国家战略发展及市场的需求,在高校中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势在必行[4]。《材料科学与工程英语》是一门在研究材料科学过程中需要查阅英文资料、进行国际技术交流等过程的必学课程[5-7]。但是其相关配套教材著述年份较早,内容较为陈旧,虽然有再版,但是书籍内容变化较少。因此结合教材而进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就格外重要,教师需要结合领域前沿和最新资讯来教导学生,使其在学习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从听、读、写、说各个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使英语学习从基础英语提高到技术型英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顺利翻译本专业各种体裁的英文文献,并且具备初步的技术英文写作能力,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进行和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如何提高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对该专业英语课程进行合理的课程规划,包括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有效的考核方法等。

1教学目标

本课程从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反应工程、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应用等方面介绍相关的专业词汇,以常见材料的名称、性质的英文翻译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材料科技中的材料分类、反应种类、典型材料、合成方法、材料应用方向及各类加工与测试方法,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所需的常用专业词汇及词组;(2)能借助词典或数据库检索和翻译本专业词汇词组,能通过现代手段检索本专业英文资料;(3)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理解正确。能借助于词典或数据库对本专业英文资料进行翻译,译文通顺;(4)能用英语撰写摘要,并了解科技英语的写作方法;(5)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听说能力,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能够通过查阅和自学以及交流对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提出解决方案。

2课堂教学

2.1教学方式改进。课堂采用双语结合全英文授课方式,期间频繁与学生口语交流,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开口。课堂模式避免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会极大地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的主角回归到学生。通常做法是,首先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英文素材(可以来源于网络英语学习资料如TED视频或来源于SCI学术论文等),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对全文进行逐句翻译,介绍相关的知识背景,重点分析专业词汇及语法,并制作成一个完整的PPT展示,最终上讲台向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报告。

阅读全文

思维导图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应用

[摘要]本文以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思维导图在无机化学实验课和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中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线性思维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可以将不同的知识点以非线性的形式串联起来,并将学生不熟悉的概念全部呈现在眼前,从而起到“大脑的延伸工具”的效果。合理地使用思维导图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本科化学实验教学;教改;思维导图;应用;高等教育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图”,是一种将抽象思维、知识脉络、灵感想法等智力活动通过图像式表达加以呈现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通常以某一主题概念作为核心,以与该概念相关联的关键词、图像作为连接节点,并通过多级网络进行连接组合。思维导图通过图像、节点和多级逻辑连接的方式呈现了学习者思维的过程,能够让使用者快速整理、筛选重要信息,方便其加深记忆并提高理解力,因此思维导图备受发达国家教育界青睐。近年来,随着中外教育交流的日渐频繁,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也开始在我国教育领域受到重视,被广泛应用于思维、学习、管理等领域。

1思维导图的兴起及其教学应用现状

人类利用图形辅助思维过程并将其“可视化”的方法论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1]。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流行心理学作家托尼·巴赞(TonyBuzan)在先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放射性思维导图”的概念,这种图像化的思维工具,帮助我们从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过渡到了发散性联想思维的思考和学习模式上。随着思维导图概念的兴起,这一思维工具逐渐在教育领域生根发芽,深受教师与学生的喜爱。我国对思维导图概念的引进,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期的几篇教学法学术论文[2,3]。经过二十年发展,思维导图辅助中小学教学的应用方案已日趋成熟[4–7]。然而,在高等教育领域,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对较少[8]。在这些为数不多的高等教育思维导图案例中,又以专业理论课的应用为主[8–10],鲜有本科实验课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文献报道。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掣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普遍低于理论课。教师对大学实验课程的教育理念较为落后,实验课程教材比较陈旧,学生对于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较低,这些因素严重限制了大学实验课教学水平的提升。实际上,实验课作为理论联系实践的中心环节,对于学生未来的升学深造和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来,随着人们对新时工科高等教育现代化需求的提高,高校在实验课教学教法上改革的呼声越发强烈。本论文以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面向本院一年级本科生开设的《无机化学实验A》课程为依托,开展了基于思维导图的实验课教学改革研究。

2思维导图在本科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2.1传统实验课教学方式的问题与改进

阅读全文

化学教学开放式模式运用

摘要:

《无机与分析化学》是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该课程教学中从教师角色、学生地位、媒体作用、教学过程、教学空间等五方面进行探索应用互动式、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模式的形成提供示范作用,也可以为学生后续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无机与分析化学;互动式;开放式;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以课堂中的人际互动为取向,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1]。开放性教学则扩展了教学空间和时间,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拓展”多方面构建课程教学新体系。《无机与分析化学》是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大学阶段的接触第一门专业课程,在该课程教学中从教师角色、学生地位、媒体作用、教学过程、教学空间等五方面进行探索应用互动式、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模式的形成提供示范作用,为学生后续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该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1互动式、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五大转变

1.1教师角色的转变。

阅读全文

大学化学课堂成效的提升

作者:吕晓萌 谢吉民 陈敏 单位: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在我们的传统中,教育是以老师为主导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和学也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即便是课外实践环节,包括目前很多学校开展的大学生科研立项、科研创新等活动,也大都是在老师指定的方向下进行的,所以,通过这样的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有限的。对大学生而言,打破学科壁垒的一种很好的途径。事实上如果老师仅仅传授大纲里要求的知识,即使把教材的内容传授得再完美,而不注重拓展学生的学术思维和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从学生自身来看,学生在毕业后遇到他们所不熟悉的学科上的新发现和新技术,可能会手足无措;而从长远点的观点来看,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学科交叉认识的缺陷和创新思维的缺乏必将不利于促进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科学教育中,科学方法可视作创新知识的“工具”。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快乐学习而不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才能更快地获取科学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科学规律。而这些方法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科学授课方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学科背景,给学生介绍不同的科学方法。具体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科学课题目标上,要能实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和理解能力;其次通过教育过程能实现学生的独立探索和自主活动。当然,科学方法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教师要把科学方法教育贯穿在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需要老师运用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对于事实性的知识、平行性知识则只需要展示、激发、猜想等方法,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科学素质。

学科进展动态

具体到《大学化学》这门课而言,针对学生的专业,在主要章节教学切题处,结合课本知识,展示其在非化学专业方向的科研动态成果,激励学生对化学领域的兴趣。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再加上发达的网络时代,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是很强的,他们喜欢也乐意接受新鲜的科研成果,适当推荐科学网、小木虫等相关的学术网站,推荐阅读国内外优秀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技动态,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学科发展前沿动态。这些学科进展知识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引导他们抛弃某些误导及学科偏见,从而自觉地在后期的学习中拓展学习和研究的思路,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开设和发展。同时把多专业同堂授课引起的众口难调的教学难度转化为一定的教学动力。比如,在给建材专业的学生授课时,可介绍目前绿色建材都属于化工新材料产品,如近年来国内外土木工程界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材料———橡胶混凝土。这种混凝土是将橡胶粉掺入混凝土中配制出来的,通过橡胶粉的加入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韧性、变形能力、抗冲击性能,而且还拓展了废旧橡胶的应用领域,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利用。

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

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大学化学》课程大多是基础知识,概念多,公式多,并且是在一年级开课,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学习这些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处,因而对大学化学的学习不够重视,甚至不愿意学习这门课程。为此,有必要将《大学化学》的有关应用结合到本课程的教学中来。比如,在讲配合物这一章时,如果仅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一一介绍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结构、配合物的相关计算等等。教师讲起来空洞费力,学生听起来也兴致索然;而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讨论,结合我们人体的相关配位组成以及自然界的常见配合物,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课热情,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还能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在课前精选案例,最好是针对自己的科研领域来进行分析和探讨,不仅利于理顺自己的科研思路,同时也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深刻了解,提高学习《大学化学》的乐趣和兴趣[1]。

适度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