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能源技术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化工能源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化工能源技术

煤制油低碳经济论文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陈旧观念,采取能源技术创新,推进能源制度创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有助于节能减排,推进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力实践,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良性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很多国家的共识,得到了全球各个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二、低碳经济下煤制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加强煤、油、气等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

当前,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煤、油、气等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这样才能有力推进我国的新能源战略。煤制油要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技术创新,大力推进煤炭加工、煤炭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控制等清洁煤技术的道路。

(2)加强高能耗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

长期以来,煤炭都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很难得到根本的改变。在此种格局下,要发展煤制油低碳经济,就要在做深、做精、做细、做大能源化工产业上下功夫,提高化石能源综合利用的效率。

阅读全文

建筑电气系统能源优化方法

摘要: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数量在近些年不断增长,而在工程建设后期进行电气系统安装施工时会涉及电、水等资源的利用问题,如果在建筑电气系统中进行能源的优化配置与运用,是很多建筑工程单位面临的问题。本文就建筑的电气系统进行节能设置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系统;能源优化方法

当前我国各界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都在增高,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及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对于工程质量、施工效率等较为关注,而对于工程建设节能降耗的问题重视不足,尤其在建筑的电气系统工程的建设施工中,由于这一工程的节能技术应用关系着建筑完工后业主在使用使的能源消耗问题,会对工程项目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能源优化运用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中必须对该类工程项目给予重视。

1建筑电气系统中应用节能技术的原则

在建筑电气系统中应用节能技术的主要原则有实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首先说实用性,我们在进行节能技术应用时要保证电气系统的节能技术必须可行,如果不注重这一点,那么就会造成电气系统的节能改进脱离实际、成为摆设,最终使工程的电气系统依然能源浪费严重;其次是经济型,提倡节能减排是良好的电气系统建设发展方向,但如果节能技术应用要以牺牲经济利益为前提就非常不划算了,这样的电气系统建设方面不会获得建筑方的支持,最终会成为一纸空谈;最后说说安全性,任何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必须首先保证的就是安全性,节能技术也不例外,电气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会涉及使用者的安全,必须保证其建设的安全性才能使工程建设达到验收标准。

2建筑电气系统对节能技术的应用

2.1变压器节能技术的应用

阅读全文

工程教育下化学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对促进本科专业建设和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部湾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为例,从专业定位、能源特色打造、学科基础能力培养、工程基础及实践课程体系、工程师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结合学校定位及所处区域特点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和探索,以期为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建设和专业认证提供参考。

[关键词]专业认证;能源化学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工程师素养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属于战略型新兴产业专业,北部湾大学毗邻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和中国化工园区20强的钦州石化产业园,区位优势明显,以广西优先重点发展石油与化工千亿元产业为契机[1],北部湾大学申请开办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并于2015年开始招生,已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但在进一步满足国家、行业、企业的需求和毕业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方面,专业的建设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瓶颈,制约着专业向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方向发展。这些问题和瓶颈主要有以下几点:(1)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定位不清晰,难以准确全面的体现行业企业的需求;(2)专业能源特色不明显,与同属化工与制药类学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区分度较弱;(3)在课程设置方面,侧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较少,且体系化程度弱;(4)对学生在工程师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关注不足,毕业生离合格工程师的要求差距较大;(5)课程教学方面,侧重于学科和教材导向,考核方式单一,对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关注不够,导致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偏弱。国内很多高校和专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类似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研究[2-7]。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以《华盛顿协议》为基础开展的对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的认证工作,贯彻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促使专业培养出能够胜任行业、企业工作的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8]。北部湾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教研室开展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此次修订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注重学生的工程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广泛收集了行业、企业意见和建议,几易其稿,得到了最终的2020版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2020版人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修订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总结。

1专业定位

北部湾大学作为一所新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广西区内,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学校毗邻的广西钦州石化产业园对能源化工人才需求旺盛,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招收的学生高考分数普遍不高,毕业后选择直接工作的比例很高,考研率偏低。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必须选择合适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修订为:立足北部湾经济区,服务区域能源化工产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一定创新意识,具备扎实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知识,较熟练掌握能源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能够在能源化工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与管理、工程设计、工艺和技术的改进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并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另外,针对毕业生5年左右达到的预期目标,专业从人文素养、专业能力、社会能力、自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并依据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对课程结构进行了深度优化,构建了合理的课程支撑体系。

2专业能源特色的打造

在旧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较为接近,没有体现出专业本身的能源特色,对于地方能源化工产业的支撑不足,为此,此次修订过程中将能源特色课程的优化作为了首要目标。针对钦州石化产业园中石油石化企业众多的现状,并且近年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二期、华谊、桐昆、恒逸、四川能投等企业陆续进驻和开工建设现代煤化工项目、芳烃及乙烯项目,对相关能源化工人才需求旺盛,为此除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导论》中通过理论和实践向学生介绍能源化工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外,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在第五学期开设《石油炼制工程》、《现代煤化工技术》和第七学期开设《能源催化转化原理》,讲解石油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技术以及在这些工艺过程中的催化技术。在能源化工专业实验中优化了油品、煤性质分析实验项目和工艺转化综合实验,在选修课方面第六、七学期开设《石油化工工艺学》、《高分子材料》两门侧重讲解石化下游技术和产品的课程。除石化企业外,北部湾经济区内还有大量生产新能源电池及其原材料、生物质能源相关产品的企业,因此学生掌握新能源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为此专业在第七学期开设《新能源技术与应用》、《储能技术概论》、《生物质能源技术》、《新能源材料》四门选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多种类型的新型能源的知识。将《能源化工专业实验》调整为2学分、2周的集中实践课程,以方便耗时较长实验项目的开展。在内容方面,优化开设的实验项目,涵盖两方面的实验内容,一方面主要开展石油、煤相关原料及产品性能测试实验,另一方面主要开展能源化工转化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有效保证了课程的能源化工特色。

阅读全文

石油化工装置节能技术探讨

摘要:节能降耗已成为石化企业的主要工作之一,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对于石油化工装置,开展节能技术工作主要分节能分析和措施制定2个步骤。节能分析围绕装置具体工艺流程,主要可以从减少能源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回收利用3个方面出发。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流程改造、系统优化及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应用等。

关键词:节能降耗;节能分析;工艺流程;系统优化;回收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面对国内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环境压力,我国采取了产业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推行节能减排政策等一系列措施。石油化工企业作为能耗大户,节能降耗已成为企业的一项主要工作,能耗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而言,做好节能降耗工作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推进生产装置节能技术应用,采用工艺流程优化、能源系统整合、新设备和新技术应用等多种措施降低生产能耗;另一方面要加强生产运行节能管理,从优化操作、避免乱排乱放、能源合理调配等方面减少用能。本文从节能技术应用方面对生产装置的节能降耗进行探讨。

1生产装置用能分析

石油化工装置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物料输送、换热、化学反应和分离等过程,并伴随系统的调节、控制、安全等操作。在生产的各环节均有能源使用和消耗,其主要使用的能源有燃料气、电、蒸汽、水等(见表1),涉及到的工艺参数有压力、温度、流量等。对装置用能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保证收集数据的准确性是开展节能工作的前提。

2节能分析及措施

装置节能技术工作的开展要逐步进行,首先要对单一装置工艺流程、生产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找到某设备或工序存在的节能点,通过优化改造达到节能目的;其次对装置工艺流程进行整体优化,减少用能;最后对各装置的多余能量进行回收再分配,做到区域内能源合理分配使用。对装置节能分析围绕具体工艺流程,主要可以从减少能源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加强能源回收利用3个方面进行。针对节能分析结果,制定一系列措施,如流程改造、系统优化及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应用等。

阅读全文

从低碳经济发展浅谈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形成背景

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进入21世纪,全球油气资源不断趋紧,保障能源安全压力逐渐增大,全球环境容量瓶颈凸现,同时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有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市场失灵”问题。在此背景下,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日本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每年投入巨资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美国参议院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开发计划。这一切对我国而言,已形成压力和挑战。

二、我国经济发展与低碳经济的矛盾冲突

(一)存在的问题;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节能减排是中国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之一,污染减排是中国“十二五”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且任务艰巨。中国经济翻两番面临能源约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面临环境约束;能源结构转换任务艰巨。据预测,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的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需求,将分别达到29.47亿吨标煤和42.49亿吨标煤。研究结果还显示,到2050年,在基准情形下,一次能源需求为64亿吨标煤;在政策情形下,一次能源消费为47亿吨标煤。政策情形相对于基准情形,减少能源消费27%,减少CO₂,排放39%。根据基准情形的计算结果,2050年,中国排CO₂放量为31亿吨。这就意味着,中国不仅将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排放国,而且中国未来几十年的中国温室气排放将持续快速上升。按国家发改委规定目标,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率十一五期间累计职只能达到20%,每年在5%以下。据统计2008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率为5.18%,四川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略低于全国水平,达到4.45%。从节能来看,今年至少要降低4.5%,才能完成五年任务。环保方面,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还要完成减排总量的6%~7%的任务,节能减排任务相当艰巨。对于中国而言,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CO₂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超过2/3,这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格局大不相同。有数据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的CO₂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中国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能源需求和消费增加,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目前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中国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能源需求也在快速增长阶段,“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难以回避;“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高碳”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决定了中国能源是以煤为主的“高碳”结构,国内优质能源不足,能源结构不利于节能;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国内工业化比重不平衡,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占比较大;中国经济南“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中国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绩效考核体系以及执法监管体系仍很不完善,在体制、政策、法规方面有待进一步健全。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高碳经济”特征突出的现实,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走出一条既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老路,同时又不盲目让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已被严重挤占,必须探索新型低碳发展的道路。发达国家历史,目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的高人均排放已经和持续过多地占用全球碳排放空间,全球已失去了按公平原则分配碳排放空间的机会。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沿袭发达国家以高能源消费为支撑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必须探索低碳发展之路。因此,中国目前最需要的不单纯是规模更大的经济刺激计划,而是提高政策前瞻性,推动结构性改革,推进提高增长质量的深层次改革措施,其参照标准将不仅是GDP数量和股指,还应包含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环境、能耗等多重指标。对中国来讲,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提供很好的机会来实现经济结构转变,促进低能耗、高附加值行业发展。尽管目前我国进行二氧化碳绝对减排还不符合现实国情,但是结合国内的能源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和土地利用政策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减缓排放的效果及需求,实现国内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应通过以下途径:一是投资于新能源、洁净能源等能源基础设施等形成资本积累,通过资本增长率提高来促使产出增长率提高;二是新增投资于低碳能源技术促进新知识、新技能的产生,并外溢到其他经济部门,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产生内生增长;三是新增投资到低碳产业部门,往往会形成新的就业,于是通过劳动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四是新增投资用于改善碳排放产生的经济效益,通过碳生产力提高以促进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我国要坚持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道路。我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因此,我国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更应该强调发展过程和途径,通过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减缓由于经济快速增长新增能源需求所引起的碳排放增长,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水平,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是第一要务和目的,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低碳发展将成为中国应对两个全球危机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日益紧迫的形势下,我国应把低碳发展作为推动能源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关系的核心战略选择,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阅读全文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分析及治理探究

摘要:基于镇江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结合镇江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地理分布,列出我市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和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2019年期间,镇江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和污染特征,探讨了空气污染的因素,提出了几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可行性措施,为改善镇江市及周边城市空气环境和环保工作者监测工作提供可借鉴参考。

关键词:大气污染;污染因素;治理;治理措施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城市化逐步深化,镇江人口也在快速增长。人口的大量增长及资源的过度消耗,一定程度上给生态环境带了很大压力,也给空气带来一定影响。此外,镇江市目前的产业布局中,有很大比例的化工、医药、能源企业,城市工业交通排放大量污染物,这些问题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空气中进入一些非大气成分,包括有害气体和固体颗粒物,比如SO2、NO2、PM2.5、PM10,尤其是PM2.5,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健康危害,甚至直接影响居民特别是幼儿心脑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

1大气污染状况

目前,镇江市共有空气自动监测考核站点10个,这些监测点分布于镇江市各个区域,其中,国控点4个,省控点6个,因此数据具有较强代表性,作者通过收集2019年度镇江市区域内的这10个考核站点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各考核站点监测仪器类型主要有:赛默飞43iSO2监测仪、赛默飞42iNOx(NO-NO2-NOx)监测仪、赛默飞49iO3分析仪、赛默飞5014i颗粒物监测仪、赛默飞5030颗粒物监测仪等。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标准,4个辖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均未达标,其中主要超标污染物为PM10和PM2.5[2]。

2大气污染原因分析

阅读全文

我国能源结构低碳经济论文

一、我国能源结构现状

(一)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我国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3%,但油气资源相对短缺,导致我国只能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的格局。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36.1亿吨,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约40个百分点,石油、天然气等相对清洁高效的能源所占比例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这种对煤炭的过度依赖,导致能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已成为影响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比较之下,几十年前发达国家就已经从煤消耗改为石油消耗,从低效、污染的能源结构转换为高效、清洁的能源结构,而今高效、清洁、低碳或无碳的新能源结构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目标。因此,在世界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下,积极寻求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的方法,把煤炭由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逐步替代,实现多元化能源结构,达到新能源、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二)能源约束明显,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拥有的能源总量巨大,但是人均能源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就失去了优势,特别是近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伴随着迅速增加的能源消费需求,使得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导致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反过来又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石油进口量持续增长,2013年进口原油2.8亿吨,同比增长4%,原油的进口依存度接近57.4%。原油的进口依存度过高,涉及到诸如供求格局等问题,给我国造成很大的能源安全隐患。同时,大量的燃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在我国面临着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清洁、充足的,既经济又安全的能源供应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三)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

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能源结构的优化,也关系到低碳经济能否实现。目前,我国GDP占世界GDP总量的9%左右,但能源消耗却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这也就意味着,近些年我国GDP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数倍的资源与能源的消耗来实现的,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量明显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据统计,我国近年来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也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低效的能源利用也是许多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这种低效率所造成的能源浪费,已成为影响我国甚至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碍。

阅读全文

国内电力工程咨询企业风险研究

【摘要】国内经济30余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电力工业开始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电建业务开始锐减,电力工程咨询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整个行业开始洗牌,企业需要创新转型,有选择的加强核心技术服务能力,优化业态结构。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电力;咨询;风险;对策

经过30余年的高速发展,国内经济已经进入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内电力也呈现工程建设速度骤降,工程咨询能力总体过剩,清洁化、智慧化需求强烈的“新常态”,电力工程咨询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依赖资源消耗的超规模经济不可持续

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民生得到极大幅度的改善。但中低端产业规模过大、资源消耗高、能耗大,环境难以承受,部分行业发展已经进入顶窗期,特别是一些高耗能产业,产量长期处于全球遥遥领先的位置,一些产品产能超过全球总产能的50%,如钢铁、原铝、水泥、多晶硅等,已经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压力,中低端产品的超规模发展,已难以持续。部分产品产量情况见下表:国内电力工业同步高速发展,根据中电联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6亿千瓦,同样是全球发电装机容量第一大国。根据全球煤炭研究网络的数据,全球300MW以上的燃煤电厂,在运行装机总容量为19.64亿千瓦,我国在运行装机总容量为9.21亿千瓦,占全球总量的46.89%。当前国内电力消费增速明显回落,甚至负增长,电力产能出现地区性、结构性过剩,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进入下降通道,整个行业规模扩张型已停止,转而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优化结构布局。同时,国家开始限制电力建设,特别是火力发电。2016年4月25日,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565号),10月10日,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调控煤电规划建设的通知》(国能电力[2016]275号),吹响了大范围缓建、停建煤电的号角,煤电前期工程咨询开始出现断涯式下滑,后续工程勘测设计业务量也将迅速减少。

二、电力工程咨询企业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国内电力建设的高速发展,国内电力工程咨询服务企业也快速增长,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工程咨询服务能力和庞大的工程咨询服务队伍。目前,全国拥有电力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的咨询企业约有40余家,加上数量众多的乙级、丙级电力工程咨询企业,形成了庞大的技术服务队伍。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电力行业的深化改革和调整,电力工程咨询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