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意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后现代意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后现代意识

现代舞先锋派舞蹈家的艺术语言

【摘要】“先锋派”舞蹈这个词在舞蹈界出现最为密集的时段正是被运用到后现代舞发展的过程中,代表了那些具有先锋意识和“叛逆”的舞蹈家们,以及后现代舞的特质与表征。后现代舞大师们反对古典现代舞的传统唯美主义,摒弃一切令人窒息、违背自然的程式化动作;以“前卫”的舞蹈嗅觉和“接地气”的舞蹈触觉,凝结了他们超前的舞蹈观,这份观念和生活结缘,与时代并进。如此看来,无论从美学观念、动作原理还是舞蹈风格均打着“反叛”和“先锋”的旗帜,并向“古典唯美主义”宣战。“先锋派”这个标签如使命般地紧随美国后现代主义时期的伟大的舞蹈大师们,成就了他们在现代舞发展史中不朽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先锋派舞蹈家; 前卫意识 ;时代的“闹潮儿” ;动作理论与技术体系先锋派”舞蹈家的实验性与可能性翻涌着整个后现代舞的浪潮,小剧场运动风起云涌,此时“贾德逊剧场”的创建为这些另类的舞蹈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个从属于他们的领地,为年轻的编导们开辟了一个充分实践与创作的实验性中心,这是偶然也是必然,此时应运而生了美国现代舞发展的第四个时期——后现代舞。

一、前卫意识下的“后现代舞”的领跑者们

位于后现代舞时期的大师们数不胜数,各家动作理论与技术体系在整个现代舞的发展中各领风骚。然而,以下两位最负盛名的后现代舞的扛大旗者为例,浅析并概述他们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倾向等舞蹈观念。首先,苏珊·布朗是美国后现代舞蹈发展史中十足的先锋派舞蹈家,编导大师,是舞蹈时代的“弄潮儿”,突出地代表了美国后现代舞的发展样式,以及在新时代和新的环境下的新式实验。布朗最具代表性的“放松技术”是后现代舞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彰显她对身体本能自然状态的回归。“放松技术”是从美国古典现代舞的紧张和限制中解脱出来的身体和精神全面放松状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身体层面上:吸收中国太极和印度瑜伽这种东方身体的审美意识文化来充盈舞蹈技术。第二,时代层面:深受冷战和二战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文化均受影响。这里的“放松”有三方面含义。第一,从紧张和限制中解脱出来。第二,严格身体意义上的非收缩,身体回到放松的自然状态。第三,它是美国古典舞大师玛莎·格莱姆“收缩——放松”动作原理和技术体系的简称和组成部分。布朗“放松技术”和她对“纯舞蹈”“即兴编舞”的研究与完善等等,从中可以看出她对舞蹈本体的认知与研究和她的审美倾向。第一,技术上体现了她对肢体语言运用的拓宽,指出“一切皆可舞”的大胆创作,进而促使舞蹈表现力的丰盈和肢体语言的流畅且多变。第二,以“实验性”的纯舞蹈形式展开对动作本身的开发和挖掘,认为动作本身就具有意义,使舞蹈回归人体运动本身的功能。第三,以“纯舞蹈”形式展开对人体和人性本身的关注。其次,从布朗的舞蹈艺术和创作观念不难看出,人体的放松和松弛正在演绎着一场人们对身心灵的救赎,人们渴望解脱束缚,大胆施展着人体运动本能。第一,她的作品《沿墙壁行走的人》舞蹈实践者们倾斜身体顺楼而爬的状态,通过舞蹈动作、空间、人体等拿来重用,为舞蹈增强着新的定义,《横传》和《楼顶作品》亦是。第二,布朗舞作的前卫性是多方面的,除了打破传统作舞的空间,而且舞者融入百姓中成为一分子,并改变了观舞的习惯和常规意义。第三,创造了舞蹈表演巨大空间的物理概念,从传统狭窄的舞台概念扩展为亭台楼阁、花草湖泊等室外的广阔空间,使舞蹈回归生活和自然。可见,这些作品全方位无不打着“先锋派”布朗的烙印。 

二、“后现代舞”时期“界碑式”的编导大师

后现代舞的另一位大师代表——默欺·堪宁汉。他的历史地位很特殊,不仅是美国古典现代舞的奠基人之一,而且是后现代舞的“先锋派”舞蹈家,编导大师的杰出代表。他是跨越两个时代分界的重要人物。首先,堪宁汉师从古典现代舞大师格莱姆,他的先锋性就是他对师父的“反叛”。堪宁汉率先开启了一阵“纯舞蹈”之风,通过实验性的表演和编创,彻底与格莱姆为代表的古典现代舞,无论从审美观念、训练体系、动作技术,还是舞蹈空间、戏剧结构等方面一统天下背道而驰,开辟现代舞的新局面,引领了一批时代先锋。堪宁汉创建了最具代表性的后现代舞的动作理论和技术体系。第一,他开创了与格莱姆心理刻画式分道扬镳的“纯舞蹈”。他对纯肢体动作的痴迷与实验所谓是到了极致,作品《空间点》中的舞姿、动态、节奏,连接和空间布局淋漓尽致体现了他的“纯舞蹈”的编排技术和创意点。第二,堪宁汉首创“机遇编舞法”,在中国古代哲学著作《易经》——“以变为本”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下,通过“偶然和拼贴”的随机元素开展生发。然而,堪宁汉在此基础上是以一种偶然与必然的关系中寻求舞蹈本质的内核。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强调求“异”求“变”,以新为本的舞蹈创作理念贯穿创作始终。这种方法貌似烦琐,但却能有效地避免编导家重复自己,协助他们搞出不同于他人,甚至不同于自己过去的作品来。因此,“机遇编舞法”在整个后现代舞时期非常具有先锋意识的代表性价值和革命性意义。一方面,打破舞蹈编排创作方面的思维定向;扩宽舞蹈动态与空间衔接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作品内容往往含混、不确定模糊性强,从而使意义的宽泛性扩张。其次,随之而来的是他开创的“堪宁汉技术”,这个极具个性化风格的创造,为他的编舞技术奠定了扎实的训练体系。该技术借鉴格莱姆技术中“收缩——放松”的精华,同时借鉴芭蕾“腿部的灵活”优势,将两者有机结合。“堪宁汉技术”吸收各家所长,在不全盘否定古典芭蕾的基础上,又借鉴了令他背道而驰的古代现代舞的经典训练技术,将两种经典舞风有机结合,以此为基础融入了时代的特征。对于影响力深远的“堪宁汉技术”而言,已然成为风靡整个世界舞坛的训练技术体系。欧美各大院校纷纷运用此动作技术原理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舞蹈学者。该技术无论从语言体系、技术构成,还使编舞观念均秉承了后现代主义舞蹈艺术特征的特殊要求,即:个性、原创、观念、时代。由此,“堪宁汉技术”便是踏着时代脚步而行的最好体现;同样也是堪宁汉先锋派舞蹈的典型“话语”。通过以上这些艺术特点充分证明了堪宁汉对纯舞蹈的挚爱追求。他认为舞蹈动作本体的开发与灵活度的扩宽,是纯粹肢体语言的强势回归,他已然对表现心理和情感的舞蹈不感兴趣,全身心地探索和实验动作本身的意义。

三、结语

阅读全文

文学界对于后现代文学的理解

 

20世纪中期,现代西方文化经历了一次次新的裂变,随之全面推进到后现代时期。随着一次次理论撞击和兼容,后现代主义逐渐崭露头角,并迅速扬弃现代主义而成为风靡当代西方的“显学”。西方文学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历史发展之后,几乎穷尽了所有的风格技巧和叙事模式,而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无疑给文学带来了新的生命活力。   一、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在小说领域之内的一种文学代表形式。在后现代主义之前,小说在形成了一种人人可以效仿的模式:生动而有趣的故事、一个或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发展的情节。现代主义认为,现实不仅是表面的、客观世界的人和事,它还包括人的内心世界,认为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活动是一种比外部世界的真实更重要、更本质的真实。现代主义小说就推翻了现实主义小说的表现原则(模仿现实)和方式(叙述故事),在小说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方面进行了内部革新。但并未触动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整体性、封闭性、单一性,依然保留着它与其他文学形式和体裁区分的外部边界,仍然注重“类的纯洁性”,竭力保持文学语言和艺术技巧的纯粹和高雅。   二、后现代主义小说主要审美特征   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自给自足的体系。它本身可以产生意义。后现代主义的元小说对小说这一形式和叙述本身进行反思、解构和颠覆,在形式上和语言上都导致了传统小说及其叙述方式的解体,在宣告传统叙事无效——非合法化的同时,确定了自己的合法化方式。后现代文学小说探讨这一语言系统与小说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就使作品不断展示它有意识采用的文学语言和惯用手法,清楚地、明确地显示出其人工制品的特征,揭示了当代社会中的危机感、异化感以及压迫感与不再适应表现现代经验的传统文学形式之间的脱节。把陈旧的惯用手段的消极价值转化为潜在的建设性社会批评的基础。后现代小说往往建立在一个根本的、持续的对立原则之上:在构筑小说幻象的同时又揭露这种幻象,使读者意识到它远不是现实生活的摹本,而只是作家编撰的故事,意在暗示。在创作小说的同时又对小说创作本身进行评述,两种过程紧密结合,打破了“创作”与“批评”的明显界限,合并为“阐释”和“分解”的概念。   三、我国文学界对于后现代文学的理解   后现代主义风格特点:比较注重人性化、自由化,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更加注重设计的人性化与自由化。注重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统一,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现代主义的简洁性、单一性。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等设计手段,以模棱两可的紧张感取代陈直不误的清晰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杂乱取代明确统一,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多元化的统一。   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先锋派、新历史、寻根小说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式的尝试。但余华、残雪、马原、格非、贾平凹、莫言、韩少功、陈忠实这一代作家的创作或者只是模仿西方的手法形式,并没有真正地切入传统精神的魂髓。因此这一时期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创作只是有形无质、有名无实的飘浮、隔膜于时代和民族灵魂的创作,是一种伪装模仿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性贫乏的实验。因此难以为继,昙花一现。这一时代的作家受到时代条件和个人文化底蕴的限制,还不能真正地领悟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和反抗虚无主义和生存异化的内在精神。王小波在“智、性、趣”的口号下,把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解辖域化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寻找精神家园融合在一体,在中国乃至世界,为新千年时代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开拓了前路。   后现代主义在我国最先兴起于诗歌创作,有为数不少的新派诗人在经过了一小段时间的谨慎评估之后像是忽然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争先恐后地在中国诗歌运动的现场开始了后现代主义的诗歌实践,同时急不可耐地走上前台,向身陷日常生活的紧张漩涡不能自拔的愚昧大众进行后现代主义的诗歌布道,并以先锋的名义、以诗歌运动的形式把这种主义向前猛烈推进,甚至造成了空前紧张。后现代主义写作在中国文学里成绩最大并不在诗歌,而是以“痞子文学”著称的王朔小说,以赚取大众眼泪为目的的当代传奇达到高潮而盛极一时,王朔因此博得了“神州第一侃爷”的美誉。少年作家韩寒《三重门》、《零度以下》等反映新新人类离经叛道生活的成长小说,也可以说是后现代小说在我国的黑色幽默作品。   结束语:   后现代主义在我国进入21世纪后,依然能够如狂飙巨澜般影响我国文学。如何借鉴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抵御其不良文化因素的影响,是每个国人不得不深思的问题。透析这股思潮的文化观,把握其精神实质,抵御西方不良文化观念的影响,对建设我国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小视的现实意义。

阅读全文

后现代主义社会文化研究

一、后现代主义人类学概说

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与社会思潮与产业革命发展紧密结合的,本文将直接从后现代人类学基本定义入手,与传统人类学范式对比,解构传统的方式与建构的逻辑,及这些在虚拟社会文化中的应用以及与传统的不同。进一步梳理后现代主义的历史逻辑,之后引出各个作者转向的原因;以及后现代主义的从现代性到后现代主义———后工业时代思潮由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延续的背景、特点与转向,来讨论后现代主义人类学是什么、对于人类学发展的意义、特点与贡献,以及后现代主义人类学在20世纪10年代以来的最新走向。同时,也将顺带讨论后现代主义文本的空间与虚拟社会文化文本的第四维时空性的对接;以及,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与尚未完全“结构”的虚拟社会文化的不确定性的对接。从宏观上看社会科学学科的划分在本质上即是一种有意而为的、筛选有限社会文化符号的结构功能主义,而后现代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日趋僵化、不断重复赋义的意义建构僵局(不断的重复赋义和意义再生是学科研究异化、走向诠释学和哲学诡辩的企图,而忽视了学科建设的实证研究本意)。后现代的出现则以有意识的反叛、达到了无意识打破上述僵局的目的———后现代至于传统的关系、与反传统的意义(实证和意义重构)及源流。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虚拟社会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人类学交集中几个必须注意到的问题。

二、网络社会文化的新发展与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隐喻

网络社会的本质是符号的社会,是一种新的语言、新的话语符号系统,而这些构成网络话语系统的符号则是普遍性的、超时空的、超文化的,是“普世”的。网络社会的书写在于对现实社会的投射,即“隐喻”。同时,因为后现代主义具有表达和指涉的不确定性,而网络社会疆域又具有超时空性;因此,后现代主义人类指涉的不确定性与研究的方向性(只有方向、缺乏具体指涉和理论、概念体系),其虚拟社会文化研究的定性的探索性、反传统性、过渡性。只有当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虚拟社会文化在第四次工业浪潮成熟之后,成为普世的、普及的(程度等同于第二、第三次技术革命在当时的全方位的、基础性程度)社会基础知识,虚拟社会文化的秩序(经济、政治、文化、与书写系统)完全并行于传统秩序,并与之达成制衡之时,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探索性的、过渡性的探索成熟之后;完全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人类学的虚拟使得社会文化研究才真正完成其系统的、理论的概念体系填充和建构。

三、后现代主义人类学与虚拟社会文化研究的展望

首先,我们认为当代人类学研究的主题是后现代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与虚拟社会文化实证研究的整合。其次,全球一体化时代的人类学研究在信仰、价值、分类的趋同、异化与整合中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的问题与研究视野的转换。在《后现代社会理论》中,瑞泽尔对后现代社会理论的14点批判。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后现代主义的反思所反应出的后现代主义与虚拟社会文化的如下相通之处。首先,瑞泽尔提到的后现代社会理论家的反现代主义缺乏明确概念化的趋势,以及他们“精于批判但是对于‘社会应是什么样’却缺乏任何见解”。恰恰对应了网络社会在当代的发展阶段。其次,瑞泽尔笔下所言的后现代主义学者因缺乏一种能动主体方面的理论而对主体和主体性不感兴趣,则正对应了当代对于“虚拟社会文化的主体是什么:是人、是媒介、还是互动方式?”的模糊定位。第三,瑞氏所指出的“某些后现代社会理论家有一种至少把某些社会现象物化的令人烦扰的趋势”则恰恰与数字化的虚拟社会文化文本中符号化、文本化的沟通本质相对应。在后现代主义反对对文本做过度阐释、乃至反对文本本身之时,虚拟社会文化所依赖的恰恰是二位一体的“作者—读者”所赖以存在的生存方式。第四,瑞氏笔下的社会理论家过于满足与对他们自我定义的问题的沉湎,而忽视了对时代性问题的关键;则可认为是虚拟社区建构在文本之上,后现代主义对于文本的质疑,恰恰迎合了虚拟社会文化读者制造文本的特性。在虚拟社区中,读者即作者。必须要反复重申的是人类学关注的是文化,文化是社会结构的文点/以后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作为支撑,而后现代主义则是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的符号标志/后现代意味着转型、反思和不确定性-即描述了由工业社会到全面数字化社会的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和大众心理特点,虚拟社会的全面来临则会是后工业社会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终结,至此,缺乏事实描述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将因社会生产方式形态/全面数字化社会的到来而找到理论在生产力和定型了的社会结构结构中的支撑。

四、后现代主义人类学与虚拟社会文化:开放式的小结

阅读全文

后现代主义观对大学生的作用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崛起的一股哲学文化思潮。它主张非哲学、非中心主义、反基础主义、非理性主义、后人道主义、解构主义、视角主义、多元主义方法论。20世纪80年代,它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从西方传入我国,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对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6号文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分析,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的主要载体、途径和方式   学术界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的主要载体、途径和方式的研究较为薄弱和零散,成果多为对大学生开展的一些典型调查得出的结论。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具体渠道,有作者认为大学生了解后现代主义思潮大部分是通过大众传媒。根据大学生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了解的调查,当代大学生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接触大部分是通过一些非正常学习特别是一些流行的大众传媒的方式。[1]许多大学生通过后现代小说、后现代电影、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作品、电子媒介、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后现代主义、接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2]但有学者认为课堂教学渠道依然是高校学生了解社会思潮的基本渠道,但课外渠道的影响正日益突出。[3]当代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方式,目前呈现出接触领域的生活化趋向,接受时空的交错与压缩趋向,接受层次的感性化趋向和接受过程的散点化与渗透性趋向。学者们在问卷调查与访谈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社会思潮影响青年学生的主要方式是渗透式,其次是参与感染式,灌输式的方式所占比例极少。[4]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矛盾的“悖论体”,它在对人们所坚信的理性、真理、本质、价值等历史观念进行彻底颠覆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困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设想。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尊重个体的主体认识,呼唤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推崇平等对话,具有批判精神,这些内容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后现代主义的消极内容如相对主义、怀疑论等也渗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使大学生容易堕入迷失之境。1.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从大学生的认识论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思潮有助于大学生思维的解放和自主、自我意识的觉醒。后现代主义否定确定性,对僵化的思想进行抨击,对保守给予嘲讽,解放以往陈腐的头脑,代之以活跃的、开放的思维,极力反抗与消解权威主义,使当代青年呈现活跃、开放、自由、大胆、多样性的思维模式,增强了他们的开放意识与宽容性归纳意识。[5]后现代主义反对整体性、同一性,倡导非中心主义,反对本体、本原,为当代大学生注重自我发展、彰显个性提供了精神支持,使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体的独立性、独特性。[6]   从大学生世界观的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思潮有助于大学生更理性地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后现代主义者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重新审视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界,提倡持续发展,承认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7]这样,后现代主义思潮有利于大学生女性意识的觉醒,有利于大学生加强关爱自然的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8]从大学生的政治观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后现代主义思潮反映了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中暴露的梦幻性、欺骗性、虚伪性和毁灭性,有助于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精神世界的迷惘,了解现代资本主义所带来的人类内心深处的心理事实和痛楚。[9]2.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从大学生的价值观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思潮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放逐理想”,导致了终极目的的消解和价值理想与生活世界的若即若离;多元的话语空间使青年价值观呈多元分化趋势。[10]传统、现代、后现代价值观三重结构并存于青年价值结构之中。价值观的多重标准必然导致青年选择的迷茫,也可能导致选择尺度的遗失,致使他们的价值标准虚无化。[11]   从大学生理想信念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思潮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后现代主义的非主体性逻辑否定主体对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认识,主张“人”的虚化,从而否定了人的理想信念。[12]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放逐理想”,使大学生对社会理想、人生理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之类的话题不屑一顾。[13]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大学生中被消解,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信念更是荡然无存。[14]从大学生的政治观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思潮造成大学生政治观模糊。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中心、确定性的解构和消解,大学生在政治观上也显现出“多元化”以及“怀疑一切”等倾向,致使部分大学生政治观念缺乏,政治意识模糊,政治立场不坚定。[8]很多大学生对过去的政治信仰和一元化指导思想持怀疑态度。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趋同论”、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的“怀疑论”、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的“取代论”等,在青年中间具有一定的市场。[15]从大学生的道德观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思潮造成了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消解。后现代文化中蕴含的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对于各种道德规范与社会责任的漠视,行为方式的随意化,弱化了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15]   后现代主义使大学生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放弃了适德原则、真诚原则,进而以极端个人主义、实用利己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16]许多大学生在“消解”权威中道德认知发生模糊,在“解构”价值中道德情感趋于淡漠,在“颠覆”主流中道德意志渐趋软弱,在“否定”现实中道德实践走向虚无。[2]从大学生的行为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思潮使大学生行为异化。青年时尚文化的低俗化,运作的商业化,价值标准的多元化或者虚无化,以及理性精神的缺失,直接导致青年行为模式的异化。[11]在行为目的上,方向感不明朗,权威遭到消解;行为方式的个人化日趋趋向明显。[5]#p#分页标题#e#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根源探析   大学生迷失于后现代境况中不能自拔,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从文化根源看,由于后现代主义讲求反理性主义、反中心主义以及主张解构一切既定规范,导致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极端的颠覆性因子,诱引着人们为了追求新潮而诉诸于全面性的破坏和颠覆,[17]后现代主义思潮通过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作品如后现代小说、电影对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18]从社会根源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社会评价标准出现了多元化,社会生活的世俗化使得理想信仰的“崇高”失去了往日的光环。[19]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与社会现实中不道德和道德异化现象冲突,加之社会缺乏补偿激励德行主体的完善机制,导致道德权威缺失。[2]现代文明之压抑和异化的极端反应导致青年走向迷失之境。[17]从主体根源看,当代大学生面临青年期统合危机,面临学业、适应社会、生理认知、重建价值判断等各种压力;同时具有反叛特质,呈现青年成长期固有的反叛心理与标新立异特性。[17]他们的人生观、价界观又尚未形成,人文精神和审美趣味还有相当的缺失和易变,容易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20]从学校根源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完人”教育,轻“专才”教育;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交流;重普遍性,轻个体差异;思维古板,缺少灵活。[1]不少学校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的现象,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中错误、消极的东西未能给予及时、充分的批判,使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青年的人生信仰产生了巨大冲击。[19]从网络根源看,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失范行为出现,网络消解了传统权威力量,网络无实体交往导致了人性危机,网络交往的不确定性导致人际淡漠。[2]青年长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同时又缺乏相应的理论修养。网络的复杂性致使青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19]   四、有效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消极影响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重任。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状况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我们必须探求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首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后现代主义思潮。“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的共识。”[21]具体来说,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引领”政治信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价值目标;以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引领”精神生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和个人道德修养。[15]   其次,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注重差异性原则、注重针对性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处理好批判与建构的关系;处理好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1];处理好“硬权力”与“软权力”的关系;处理好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关系[22];处理好个体关怀和社会超越、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的关系。[23]再次,引导大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思潮作为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思批判性向度以及解构策略所蕴涵的批判、解放精神和尊重差异、关注边缘、提倡个性化、多样性等精神。[24]但是,后现代主义蕴含着解构、虚无等消极内容,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后现代主义理论,就需要对理论本身进行一分为二的批判性研究。[2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发掘内蕴于后现代思潮中的辩证理性,用以规范和指导自身价值观的重构实践。[26]   再次,合理借鉴后现代主义的有益思想,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法创新。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对全人教育目标的质疑,对现代知识观的批判,对教师绝对权威的消解,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解构。[27]那么,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师生关系上,要改变知识权威观念,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要注重人文关怀与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上,提倡对话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上,反对同一性,崇尚差异性、创造性。[28]在具体操作上,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后现代主义的消极内容,让大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16]   最后,积极建设校园文化。后现代主义思潮主要通过大众文化在高校传播。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接受新思想、传递新观念和修身明德、立言正行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就要注重努力营造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8],时刻关注大学校园文化中出现的新现象、新特点;打造高雅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创造后现代健康高校校园人文氛围,营造后现代健康高校校园文化环境。[28]   总的说来,现有的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已有一定的深度,学者们也提出了自己独特和新颖的见解,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材料。但以往的研究,方法上还是存在问题的: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是采用平线移植的方法;在教育理论上,简单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方法套用到中国教育之中;在把握这一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上,缺乏实证调研,没有切合大学生的实际;在内容上,没有全面把握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未能清晰明确地分析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也就很难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尤其是这一思潮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对策尚未得到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总结。   因此,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分析、总结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大学生的研究成果,以便从总体上把握这一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针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影响方式等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对策做出系统的理论研究。#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论文

一、后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及其在服装设计上的影响

20世纪初,艺术上出现了许多标新立异的流派,如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等,无论是现代主义哲学还是现代主义艺术,都想要从传统的理性主义的约束中

挣脱出来。然而现代主义在各个领域推翻理性主义的试探并没有带领人们摆脱战争的阴影,也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各种本质弊病,于是作为对于现代主义的反思,加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全面思考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产生了一种脱胎于现代主义但又批判现代主义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服装设计方面,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大胆、活泼、非功能性的,充满活力的人性化的设计。由于受到后现代个人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服装强调与众不同,在设计上突破固有的定论,全球时尚中心也由之前的以巴黎为中心发展成巴黎、伦敦、纽约、米兰、东京等多个时尚之都。

二、英国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的成长土壤

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艺术家约翰•拉斯金和诗人威廉•莫里斯就发起了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即工艺美术运动,这场运动可以看做现代设计运动的开端。英国是最早意识到设计培养不应该只局限于设计师的国家,设计关乎全民,做好全民性的设计教育才能够提高一个国家民众的整体素养,从而更好地让设计服务于国家经济。英国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以各种形式对大众进行设计素质的培养,提出设计的目标是“优良设计”。这就让英国民众对于设计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了解,好的设计不但可以节省成本,从而振兴国家经济,而且能够让生活更美好,从而促进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这样的普遍意识与英国人追求生活品质的性格一脉相承,设计可以恰如其分地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从而使得设计在英国受到普遍重视。英国平面设计大师赫伯特•斯潘塞认为英国应该在设计上体现自己国家的风格,而不应该单纯接受当时比较盛行的国际主义风格,于是他将英国民族艺术与国际主义融合,出版著作《现代版式设计先驱》并创办杂志《版面设计》,试图找出一种可以代表英国的平面设计风格。他的举动无疑激发了英国本土设计师的热情。

三、结语

在今天这个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启迪、促进服装的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1944年,英国政府就主持成立了工业设计协会,此举使得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专门为工业设计作支撑的国家,这也是英国工业设计史上的里程碑。20世纪50年代之后,伦敦、东京、米兰、纽约等各大城市纷纷加入了世界时尚之都的队伍。英国服装设计在世界上的地位迅速提高,其原因不能仅仅归结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包容性,更重要的是英国本土设计师长期处在英国精神的土壤中,在任何情况下均为本土设计着想。后现代主义设计是一场席卷全球的设计改革风暴,英国服装设计在接受这场风暴洗礼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将符合自身的本土设计精神推向世界。全民性的设计意识批判性地吸收后现代精神,政府在教育和社会中对于设计的投入,无疑为英国服装设计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探索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正是在这种社会土壤的长期孕育下,才出现了薇薇安•韦斯特伍德、约翰•加利亚诺、亚历山大•麦克奎恩、保罗•史密斯等一批世界级服装设计师,使英国的服装设计在后现代巨浪的冲击下后来居上。中国的服装设计发展时间较短,在后现代洪流的冲击下,怎样让中国的本土设计品牌走向世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当下的中国服装设计要在世界时尚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仅是设计师的责任,更重要的是提升全民的设计素养,让全民设计素养的提升成为培育优秀服装设计师的土壤才是关键。

阅读全文

后现代传媒背景下的道德构建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媒环境的道德缺失问题日益得到学界的重视,传媒伦理学已经成为应用伦理学中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现有的研究已认同当今传媒环境的后现代特征,但是,在后现代语境下关于道德缺失和道德重建问题的相关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拟以时下的新媒体为切入点,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分析新媒体影响下的传媒环境的后现代特征和存在的道德冲突,并结合伦理学的相关内容,探索重建道德的路径。   一、新媒体影响下的后现代传媒环境   后现代主义思潮营造出的后现代精神影响着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在社会上,以进行多样化的变革代替统一、整体的状态;在政治上,以横向交流代替纵向管理;在道德上,以承认多元化代替凝固的道德准则。虽然不能断言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精神无疑对中国社会文化和实践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至少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尤其在以高科技发展为基础的传媒领域,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使传媒环境更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的传播时代在模式建构和总体理念上,似乎无意中融合了后现代主义的动态哲学[1],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去中心化   后现代主义打破了现代主义营造的权威理念,反对普遍性和总体性,它提倡的多元化、复杂性最能表现在新媒体的去中心化实践中。新媒体的去中心化是Web2.0时代所带来的传播方式的革新,从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转变,从高度集中的信息传达方式向分化松散转变。依托网络技术的提高,多点到多点的传播方式使得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送者。尤其近年微博的流行,人们能便利地随时发出信息与其他网民分享和互动。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弥补了传统媒体传播时效性的缺陷,让信息能第一时间呈现在受众面前,并且互动的特性提升了反馈的效率和传播的速率。但是,去中心化后,人人成为信息的者,如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则成为一大难题。   (二)泛娱乐化   在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网上把关的难度较大,对网络上不健康信息的过滤一直令人担忧。由此所导致的网上基于低俗内容的炒作现象屡禁不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媒体的产业属性决定了其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在市场化的冲击中,后现代主义解构了统一的价值准则,又未及时建立起新的价值导向,反而主张以价值的多元化来适应社会的新环境。此外,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如非逻辑性、非连贯性、游戏性、无深度性等,对传媒的内容也产生影响。这些让原本可以控制的娱乐化趋势达到了泛滥的境况。   (三)虚拟化   后现代主义的反理性和不确定性的理念在传媒领域体现为传媒环境的虚拟化。这里的虚拟化主要指两个方面:第一,不真实性;第二,虚构性。就前者而言,人人都是信息的者,网络中泛滥的信息难以得到确证,真实性不能保证。近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就因网络谣言问题遭到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的点名批评。原本处于现代主义状态中的传统媒体依靠把关人,虽不能保证信息全部真实,但在现代性标准价值准则的导向下,一直能以具有真实性的权威示人。而在后现代主义情境中,一切准则都被弱化。就后者而言,在网络中,人们都以虚拟的昵称、代号与人交流,这是一个符号与符号对话的时代,而不是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时代。无需直接附带责任的匿名式发言使行为和行为后果之间由于缺失具体行为人而产生了脱节。   二、后现代传媒环境下的道德困境   后现代主义解构了被现代主义建构起来的道德准则,抛弃“神”的权威和理性权威的人们又重新回到了“道德模糊性”的时代。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以前从未享受过的选择自由,同时也把我们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人烦恼的不确定状态[2]。处在去中心化、泛娱乐化、虚拟化传媒环境下的后现代传媒也同样陷入了道德不确定的冲突之中。   (一)道德价值体系:解构与建构的冲突   后现代“返魅”对现代“去魅”的反抗,让原本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凭借理性力量建构起来的道德准则瞬间瓦解。在后现代传媒环境中,道德价值体系解构与建构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传媒环境看,在面对道德抉择时,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仍然处在博弈的过程中。以高科技发展为基础的传媒领域,尤其受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普及的影响,传媒环境向后现代化方向发展。但是,后现代性仅是现代性自身的超越,中国社会并没有完全处在后现代社会阶段,因此只能说传媒环境在现代化的轨道上呈现出后现代化的趋势。所以,当后现代传媒环境中的主体进行道德判断时,后现代主义多元化的道德价值体系与现代主义统一的道德价值体系共同发挥着作用。最典型的是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道德准则冲突,人们一方面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畅游”,另一方面又将受到现实社会规范的约束。是解构还是建构?两大相悖的准则最终难以归于一点。第二,从整个社会看,在后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下,传媒和社会的相互影响让价值观重新整合陷入困境。后现代主义影响着传媒环境,使得传媒环境中原本的道德准则,如党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人文关怀原则等逐渐解构。在道德模糊性的时代,多样化、多元化的标准与选择让传媒能使足全力“唯利是图”。由于传媒具有超广泛的媒介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以及意见领袖和议程设置作用,它总引导着受众朝哪个方向思考和行动。根据德国传播学者纽曼的沉默螺旋理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确实有着强大的效果。这种解构不仅使传媒环境下自身的道德价值体系难以建构,而且导致整个社会陷入道德恐慌和无序。传媒对于色情、暴力、怪诞等非道德甚至反道德的嗜好,使得社会公众对真善美等普遍道德原则与社会价值观整合丧失信心[3]。因此,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传媒道德准则在陷入无序状况之中时,又反过来致使社会道德进入无序状态。在循环往复之中,建构道德价值体系的力量显得相当无力。#p#分页标题#e#   (二)道德选择标准:“义”与“利”的冲突   “义”与“利”的问题是人类伦理所面临的几大根本性问题之一。按照现代主义理念,人们普遍追求统一的道德准则,传媒伦理大体能依归“义”大于“利”的抉择。但是,随着传媒市场化的进一步拓展,国内外传媒环境竞争日益增强,传媒伦理准则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后现代性的价值多元化。后现代传媒在“义”与“利”的抉择中,更多地依据情感主义,对哲学理性进行压制。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利”的追求源于传媒的产业属性。因此,在决策中为了能更好地应对竞争,不得不弱化或放弃道德准则。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有限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瓜分,为了在市场上立足,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趋利的产业属性都更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其次,何谓“义”,何谓“利”,以及它们的界限在后现代主义眼里已经模糊不清。换句话说,“义”与“利”的冲突在后现代语境中进一步扩大。网站本应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但为了获得注意力和点击率,赢得利益,有些门户网站上时不时会弹出裸露的色情广告,更严重的是一些以“兜售”色情内容为主的色情网站。除了门户网站传播色情信息,由于网络是双向传播的互动模式,网络受众作为新一代的传播者,其中不乏一些人缺乏道德素养、道德意识,不惜用裸露镜头炒作,并借助于网络广泛而高速的传播特性,使自己名声大噪。例如,2011年的干露露浴室征婚门事件,在网络推手“非我非非我”的帮助下,干露露的母亲冲进澡堂给女儿拍的征婚视频迅速被“广而告之”,视频之大胆让网民瞠目结舌。人们不禁提出疑问,网络的道德底线在哪里?此类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后现代社会碎片化的道德语言和道德现象中缺少普世价值的准则。姑且不论普世价值是否可以实现,但一些道德现象的底线伦理还应值得把握。   三、后现代传媒环境下的道德重建——“他律”与“自律”的动态融合   《后现代伦理学》的作者齐格蒙•鲍曼和《德性之后》的作者A.麦金太尔从两种截然相反的角度探讨后现代道德重建的问题。但是,笔者看来两种理论探索都有一些致命的缺陷,无法让后现代传媒环境真正走出道德碎片化的境遇。在此,总结二人的经验和不足,笔者试图构建出一条后现代传媒环境道德重建的路径。   (一)齐格蒙•鲍曼:个人主义——“个体道德”   鲍曼试图用碎片化的思维解决后现代的道德危机,把道德的重建给予个体道德的自觉性之上。他认为后现代道德没有既定的基础,不存在一个道德规范准则可以建立的基础。他主张道德是地方性的,并且不可避免的是非理性的——在不可计算的意义上,因此,不能表达为遵从非个人的规则,不能描述为遵从原则上可以普遍化的规则[2]。同时,他主张“为了他者”的道德,当且仅当针对“我”时,责任才是有道德意义的,否则,强加于他人身上的责任便失去了道德的意义。这种依归于个体而非外部的道德似乎很有实践力,但理论本身存在着许多现实困境。例如,碎片化的后现代,个体道德失去了可靠的伦理规则,不确定的个体道德如何负担起“为了他者”的责任?个体道德的自觉性如何实现?当个体道德自觉性得到良好实现时,在交往的过程中,两种或多种个体道德如何处理矛盾从而达到平衡?个体自由的宣扬和权威的丧失反过来促进多元化,多样化的道德标准无法实现统一,结果导致永无止境的争吵,是否会走向道德的虚无主义和道德怀疑论?   (二)A.麦金太尔:社群主义——“回归美德”   麦金太尔与鲍曼在个人主义的问题上有着迥然相异的观点,他回归到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用社群主义批判自由主义和情感主义。他认为诉诸个体道德的道德重建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道德准则,这完全是个人意志的体现。同时,建立在“为了他者”基础之上的道德也失去了他者的意义。他者仅仅作为一种手段,并没有起到真正的链接作用。当然,在麦金太尔回归美德的实际意义上,我们要打上一个问号。因为亚里士多德所宣扬的德性论是基于古希腊城邦共同体之上,与当今社会的社会形态截然不同。   (三)融合“他律”与“自律”的尝试   笔者认为,任何一种道德的建设不能单单地架构在一种主义或者是一种意识形态上,而应立足于现实。后现代主义固然没有现代主义发展的成熟与完善,但就是因为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与反思,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所以不仅不能舍弃其中任何一个,更应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换句话说,道德重建的努力既要从后现代的趋势出发,也要考虑到现代化的实际。因此,在进行后现代传媒环境的道德重建时,应同时把握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道德特征——前者要建构道德规范,注重“他律”;后者要解构道德规范,注重“自律”。“他律”与“自律”动态融合,以应对新环境下的道德冲突。   新媒体影响下传媒环境的后现代化特点也要求“他律”与“自律”的动态融合。承载着高科技的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运用,使得传统媒体僵化的传者、受众关系得以打破,传媒环境进入互动的双向传播状态。传统媒体下明确的信息发送道德规范和信息接受道德规范不完全适用于新媒体下模糊的角色定位。在模糊的角色定位和模糊的责任归属下,单纯依靠原有固化的道德准则很难有效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这也是新媒体相关方面的准则规范效果不佳以及迟迟未能制定完善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传媒环境的道德准则只能依托于原本现实社会的道德准则,但仅能起到底线伦理的作用。所以,人们更多寄希望于内省式自我约束的道德意识发挥作用,让具有超越性的“自律”精神带动“他律”规范的设立。但这并不意味着抛弃“他律”完全实现“自律”。#p#分页标题#e#   传者、受众作为道德主体,其内在的道德性的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的发育离不开道德规范的指引。只有在指引中才能上升为自觉的道德境界。否则,单纯依靠“自律”,在新媒体模糊的角色定位和责任归属前提下,很容易进入“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导致如“网络暴民”等类似的群体性事件。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观早已指出,作为社会道德,它只能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4]。马克思批判康德最早提出的具有人道主义个性自由特征的道德自律观,批判黑格尔作为绝对精神的道德他律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指出道德本质是他律的同时,不否认道德的自律性。他认为自律不仅仅是作为个体意志的表象,更是人类精神的内在制约,来自于并反映着社会存在。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建立起沟通“自律”和“他律”的纽带。道德主体借助于自然、社会规律的认识,自愿地认同并践行社会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心良心自主的行动[5]。当然,自愿也要建立在个体具有道德的自觉意向上,不然,仅靠规范的强制作用,为了其他的目的做出伪善的行为,最终也无法转化为自律。   综上所述,无论是社会现实状况、传媒环境的后现代特征,还是“他律”和“自律”的关系,均表明新媒体下的后现代道德重建,必须尝试“他律”与“自律”的动态融合。激励道德主体的“自律”精神,为“他律”提供基础;发挥外在规范的“他律”作用,将其内化为“自律”。在具体的实践层面,笔者认为,首先,发挥媒介道德净化作用,提高媒介和受众素养,培养道德主体的“自律”的意识和能力。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多元化的道德现实状况已摆在眼前,它蒙蔽了道德主体内心的道德自觉意向,使人们在进行选择时难以拨开迷雾。因此,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其本有的道德净化作用显得格外重要。门户网站、运营商等“把关人”应该首先站出来,做出表率,净化信息环境,这样不仅能提高传者和受众的媒介素养,而且能激励他们“自律”的道德能力。   其次,建设具有积极他律性的伦理制度和制度伦理,努力培养出自个体的德性伦理。伦理制度和制度伦理是“他律”在社会中的两种外化形式,两者相辅相成。伦理制度是制度化的伦理,是明示的道德规范;制度伦理是指制度中的伦理规范,是非伦理的规范组合。新媒体发展的短短几年中,相关的政策、法规纷纷调整或出台,例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但是,制度和规范的完善反而并未改善传媒环境中的道德状况。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跨媒体特征和较快的更新速度,使得传统按行业划分的管理体系和方法难以奏效,规则制定的反应速度赶不上产品的更新速度。另一方面,反映出现代性的规范与后现代化的冲突,同时,也反映出制度设立没有完全依托于个体道德的自觉意向,因此无法真正内化为个体的“自律”,它总是游离于个体之外,仅起到消极他律的作用。因此,伦理制度和制度伦理的建设,要基于个体的道德自觉性,确保制度的积极他律性。在此前提之下,道德主体才能自觉地遵守约束,并努力内化为自律,塑造出良好的德性。   “他律”与“自律”的动态融合,这是道德价值体系和道德选择标准冲突得到缓解的出路。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双重道德立场中建构出对传媒环境中的媒体以及受众都有所约束道德体系,这样才能在媒体与受众间建立一个良性互动的道德关系,使新媒体的互动性原则在道德方面也得以彰显。

阅读全文

谈后现代主义设计与办公产品设计风格

[摘要]对于办公产品设计风格的研究应该从使用者在办公工作与办公形态舒适角度的研究出发,利用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将其赋予新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总结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在办公产品中的实践应用,结合并探析后现代主义的设计理论特征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使其更好地分析办公产品在传统功能性到具有丰富设计理念内涵的转换,以及对办公产品的艺术审美、设计功能、设计活动进行解析。

[关键词]办公产品;后现代主义设计;办公产品设计风格

一、后现代主义设计背景

“后现代主义”一词是二十世纪后期被社会和艺术家们开始经常运用的一个词语,早期在绘画领域方面出现,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20世纪中期,其涉及文化、艺术、哲学等领域,用于艺术表达对现代社会的反省与认知。后现代主义的初期开端主要代表有波普艺术,表现出当时人们理解的现代文明特征和内涵。到20世纪7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逐渐失去原有的社会性、先进性。人们对其设计表现感到审美疲劳,在这种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注重装饰性、追求个性化、富有人性化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应运而生。当今,后现代主义设计主要研究在于抛弃现代的基本规范行为,导致有些艺术设计风格怪异,忽视作品的主观体现,产品功能感染力模糊等。后现代主义设计语言在赋予产品感性和装饰美的同时,也逐渐渗透到工业设计领域,主动赋予设计师情感体验在其潜意识里的创作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后现代主义办公产品特征分析

(一)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特征

后现代设计风格出现于美学形式上得以确立之后,某个特定的设计范畴并逐渐传播在其他的设计意识形态范畴。其设计风格体现了现代设计理念的不同态度。其中的设计风格要与现代的文化、现代的意识风格形态相互决裂,来打破与现代主义功能设计观念的束缚,强调产品的外观装饰,大胆地使用鲜艳的颜色来展现表达出与功能主义、完美主义等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作为一种表达意义和一种风格而言,后现代主义设计表现出一种随性、偶然,已经受到了大众的许多批评,在媒介、语言、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混合的不同面貌。理论家们各持己见,至今没有相对权威的定论,同时也是高科技信息技术下的一种必然产物,否定现代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思维理论方式取向为一种新的形式语言特征用来解释后现代主义社会衍生出来的种种新的设计现象,是对现代主义文化的一种批判与思考。

阅读全文

艺术消费视角下后现代文学论文

一、欧美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后现代主义的小说作品是一个矛盾逻辑的产物,追求的是真实的虚构和冷漠的抒情。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矛盾对撞中产生,在矛盾中发展,故意以麻木冷漠的态度,赤裸裸地向阅读者昭示小说作品纯属虚构。而在后现代的诗歌创作中,诗人常常采用反讽的手法,将自己的思想和文化进行含蓄化地表达,欲扬先抑的创作手法对读者形成了明显的感觉冲击力。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就是通过矛盾对立的统一结合,打破有形与无形的传统界限,将其糅合在一起,在矛盾碰撞与火花激荡中将作者的感情加以宣泄,并将这种感觉和思维模式借助文学的途径传递给读者,传递给世界大众。他们大声地向世界宣示,这世界没有什么可以不用文学手段表达的,文学并非清高地独立于世,而应该是和人们的现实生活真真切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与传播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文学表达的认识,扩大了文学创作的领域和范畴,创作的形式也有了较大的突破。美国作家冯尼格在其小说作品《绝佳的早餐》中,直接采用图画这一画面感最强的方式,将作品中难以言表的思想内容进行表述,拓展了读者的思维空间,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小说家库夫在《临时保姆》中,将小说的要素进行了划分和打乱,108个独立的片段单元使得小说的内容更为抽象,却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片段进行欣赏等等。这就是后现代文学艺术家们创作的手法和技巧,在他们心中,艺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他们将文学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更为广泛的阐述和发展。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冷漠孤独的法国新小说和充满嘲讽意味的美国黑色幽默小说。

二、后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消费趋势分析

西方后现代主义是继现代主义之后,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受社会的现代性影响,主要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所形成的产物。其鼎盛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受这一思潮影响,在西方当代文学中又形成了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元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投射诗、具体诗、语言诗等在内的不同文学流派。存在主义最早兴起于法国,其后扩展到整个欧美;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最早也是始于法国,继而漫延到整个西方文学界;“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源于美国;魔幻现实主义则由拉丁美洲开始,继而影响到整个世界文学;具体诗产生于德语国家和拉美国家,而语言诗则兴于美国;元小说的兴起地域要广得多,包括英国、法国、美国以及阿根廷等欧美国家。借助于全球化的力量,这些形成于欧美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创作思潮很快就影响到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学,并在东西方文学之间形成了相互碰撞、影响和渗透。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将消费对象逐渐锁定于文学的附加值上面。这种消费模式虽然并没有改变文学作品的使用价值,但却经过包装加工,大大改变了其内在的价值。人们就是借着此种消费方式,来提升自我的存在感和认同感,强调自我或社会地位的确认和证明。当今社会,所有的社会消费或者说经济消费,特别是文学的消费,都有一种欲望性消费的趋势,追求的是没有内涵的,肤浅的快餐文化,更强调的是一种身体或精神上的暂时性的快感获得和压力释放。

三、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消费现状的反思

文学对于人类自身来讲何以如此重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但是,无论有多少种解释,文学所具有的基本意识形态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学意义都是无法被抹杀的。文学的后现代性是当代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共同特征,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属于文学共生与发展的产物。同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趋势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是整个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产生的产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逆转性。首先,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后现代文学创作方法的多元性,使世界文学呈现出各个流派多元发展的态势,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与各国文化的交流。其次,受高科技发展的影响,网络文学的发展必定是利大于弊。虽然网络文学是对精英文学的化解,但网络文学的快捷性和娱乐性可以加快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速度,在当代人快速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中,网络文学对后现代文学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第三,电子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虽然是对纸质图书市场和印刷业的极大冲击,但是,图像式和网络式的文学作品对于人们的视觉可以产生更加强烈的冲击力并以更加快捷的传递方式传递给读者和观众。因此,以图像和网络形式出现的后现代文学,新颖的表现形式无疑为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一方面欧美后现代文学消费的产生和发展,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唯有消费才有发展,这是众所周知的不二定理。消费将原本高处不胜寒的,只属于贵族阶层欣赏的文化,向社会底层的文化素养不高的民众展开了双臂。在这里,无论高深还是肤浅,无论庸俗还是高雅,所有的文化、文学内容都被打碎打乱,并重新柔和形成了一种可以被所有阶层都欣赏和喜欢的文化形式。同时,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欧美后现代文学的消费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的影响。首先、人们对于文学的创作,需要浓厚的文化积累和创作灵感的碰撞,同样,文学的修养也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累加和积淀。但是随着消费趋势的大行其道,直接就导致了文学作品的程式化生产,追求的是快速,以满足消费者对快餐文化的需求。以迎合大众,追求庸俗肤浅快感的商业化过程,对于文学的价值提炼和积淀是非常不利的,偏离了健康、积极的方向。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趋势对于人们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学读者来讲,进行了消费至上,甚至拜金主义的价值观输出,从而攫取了大量社会财富。

四、结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