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核医学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比较影像学在核医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某高校2014级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28人,作为本次探讨比较影像学在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个大班,传统教学组有学生160人,比较影像学组有学生168人,两组学生的年龄、入学成绩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传统教学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方法;比较影像教学组,需要教师在进行疾病特点讲解时,配合核医学影像特点进行说明,采用多种仪器(X线、螺旋CT、MRI以及超声仪等)扫描出来的影像,介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有各种角度对学生进行疾病表现和发病机制分析,并让学生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疗效评价方式、预后处理等。两组学生所使用的教材,所学习的内容,课堂时间以及任课教师均相同,且学生期末所面对的考题内容和评分标准均相同。
3.效果评价。
给比较影像教学组的学生发放教学效果评价表,待其填好后上交。统计两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成绩,满分为100,100≥x≥90优秀、89>x≥80为良好、79>x≥70为中等,69>x≥60为及格,60>x为不及格。
耗散结构理论下核医学教育论文
一、核医学的发展与教育
核医学是将核技术应用于生命和疾病转化规律研究,进行疾病诊治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核医学影像设备仅为扫描机、γ相机,严重制约了核医学的发展。至90年代中后期,随着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PET)在我国的逐渐开展,核医学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医学影像诊断从单一解剖成像发展为解剖成像和功能成像的融合。2002年引进了首台PET/CT之后,我国的核医学进入了快速成长时期,至2012年大陆地区共有162台PET/CT(PET),498台SPECT,加之各种新型放射性标记探针的出现,使核医学发展进入了分子影像学的新阶段,在肿瘤个体化治疗、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然而,在核医学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以国内已有的PET/CT为例,每台价值均在千万元以上,但利用率相差巨大。统计资料表明2008年PET/CT单机最高检查量是最低者的75倍,即使是同类医疗单位、同种机型、相似工作条件,检查例数也相差3倍以上。从年医疗收入这一量化指标来看,2009年所调查的599个进行核医学诊疗的科室中,占全院年医疗收入比例不足1%者达51.19%。这些数据提示,核医学大型设备的闲置情况严重,新的核医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在疾病诊治中的优势,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核医学专业人员和临床医生对核医学知识的认知度、接受度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反映出核医学教育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核医学教育可分为两个部分,即高等医学院校中的《核医学》课程教学、核医学专业人员及临床医生的核医学继续教育。目前《核医学》课程为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通常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核医学》教材为主,而核医学继续教育多通过短期继教班培训的形式进行。然而,现阶段这两方面的核医学教育均存在较大的缺陷。首先,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核医学教育中的各种不足:①教材内容相对陈旧无法适应学科的快速发展;②教师侧重于本专业知识讲授,而相关专业知识欠缺;③学科内容广泛、信息量巨大,但学时数严重不足等。其次,对于核医学专业人员和临床医生,由于时间和工作的关系,已很难再接受较为系统的核医学教育,对最新的发展成果知之甚少,即使专业人员所接受的继续教育体系也较为支离凌乱,并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不多,难以形成有效的知识更新。因此,如何加强核医学教育,使医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临床医生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能够自觉应用有关的核医学知识,已成为提高核医学技术应用,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命题。
二、耗散结构理论与教育
耗散结构理论是1969年由俄国物理化学家伊里亚•普里戈金(IlyaPrigogine)在熵定律的基础上所提出,并因此荣获197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最初这一理论主要是表述和解释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复杂现象,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后,耗散结构理论已成为一种复杂性科学,其理论核心与方法原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所谓耗散结构是指特定、非线性的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使内部因素突破一定阈值,进而产生涨落,导致系统内部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在时间、空间以及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必须通过持续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才能维持。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在于将宏观系统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按照系统所处的不同状态分为平衡态、衡态和远离平衡态。其中孤立系统由于不与外界环境发生交换作用,在经过较长的时间后,系统内部的紊乱程度(熵)增加,从而使系统处于无序和混沌、并失去活力的平衡态。当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程度,但程度不高时,内部要素的变化较为缓和,相互间呈线性作用,则不会产生新的系统,即为衡态。只有当系统高度开放,并且持续与外界环境进行相互交换,不断引进负熵,使内部要素或子系统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协同和相干,突破一定的阈值,使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则临界点附近的系统内部微小的扰动或偏离(涨落),可能被放大,形成巨涨落,从而引起整个系统宏观上的突变,导致原有无序结构被打破,产生有序的、富有活力的新结构。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复杂性科学,为研究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复杂视野下的教育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教育系统的复杂性,进而分析和归纳出有效的对策,指导教育决策,进行各项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复杂性科学的一种,耗散结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各领域的研究工作,在高等教育管理和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也被用于指导医学各学科的教学工作。
三、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的核医学教育
核医学为综合程度和复杂性极高的医学学科,其内容涉及核物理学、核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化学以及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知识,并且正如前述,近十年来核医学学科发展迅速,专业知识更新加快,这对核医学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从耗散结构的角度分析,核医学是核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学科范围具有完整性,另一方面其发展过程又是核技术与医学各学科不断交融的结果。十多年来,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和药学的进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发出许多重要的靶向药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后作为分子探针用于核医学显像,产生了核医学分子影像学。另一方面,现阶段核医学发展也来源于临床各学科对疾病规律更为深入的了解,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认识程度变得更为真实和清晰,促进了核医学的技术进步。这要求核医学教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吸收和消化这些发展成果,因此,核医学教育本质是一种开放系统,需从外界持续引起负熵,使之达到远离平衡态,才能构成新的、稳定有序的教育结构。具体而言,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员不仅要求其掌握核医学技术的基本原理,也必须及时了解核医学发展过程中的新成果,不仅要求熟悉核医学的有关知识,也必须及时掌握相关临床学科对疾病认识过程中的新观点。近年来《核医学》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更新加快,继续教育得到一定的加强,但核医学教育的矛盾依然存在,技术应用不足的困境未得到根本改善。2012年中华核医学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与2009年比较,由于PET/CT数目的增加(2010年为133台),检查病例总数提高了98.42%,但主要局限在肿瘤显像(2012年占总数的77.4%,2010年为74.3%)和健康体检(2012年占总数的16.3%,2010年为18.1%)方面,在心血管显像(2012年占总数的0.6%,2010年为0.9%)、神经系统显像(2012年占总数的3.1%,2010年为3.7%)及其他显像(2012年占总数的2.6%,2010年为3.0%)方面应用较少,SPECT的应用情况类似,而现代核医学影像几乎涵盖人体所有器官系统,这表明大型设备利用的局限性并未能得到根本改善。从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当前核医学教育这一复杂系统仍然处于衡态,各要素之间为缓和的线性作用,未能实现有效的涨落突破,从而不能形成新的、有序的教育结构,反映到核医学学科这一更大的系统上,其构成未出现明显的改变和调整。
四、从耗散结构理论
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实习教学建设
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适应医学模式转变以及成长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途径,在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中具有重要地位,临床实习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存在如下问题:临床实习医院中缺少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临床实习教学中缺乏医德医风教育,无固定的临床实习指导教师,实习生考研及找工作等严重影响临床实习计划及缺乏对实习生的考核标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新模式,从而达到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全面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实习;教学;人才培养
医学影像技术是一门交叉性强的新兴学科,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等多个学科的相关内容,是利用医学影像设备获取、处理及分析医学影像信息,从而为疾病的诊疗提供临床证据[1]。临床实习是医学专业学生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及成长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2],是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形式,在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实习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开设的时间较短,临床实习教学模式不成熟,笔者就该专业的临床实习现状、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临床实习教学建设及策略展开阐述。
1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实习现状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根据亚专业分类,一般可分为放射科检查技术[普通放射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技术等]、核医学检查技术、放射治疗技术、超声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等多个方向,临床实习时间一般在35~48周[3],目前各医学院校临床实习安排略有差异(差异在于培养方向有无超声检查技术),以本校为例,由于培养方向不包括超声检查技术,具体的临床实习方向包括普通放射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核医学检查技术、放射治疗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及图像后处理等8个方向[4],可以看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实习的特点是在医技科室多个方向轮转式学习,其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强,且与理论知识学习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2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临床实习医院中缺少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在影像科室技术岗位上为患者提供检查服务的影像技师,又在医学院校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传授医学影像技术理论知识的教师[5-6]。目前,大部分在医院带教的教师多是一线影像技师,没有承担过医学影像技术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以本院为例,带教教师共84名,但承担理论教学任务的教师仅11名,86.9%(73名)的教师没有承担过理论知识教学工作。影像技师虽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水平的影像技能,但缺乏讲解系统的医学影像技术理论知识的能力。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探索
摘要:目的:探讨在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中开设“影像技术质量控制”课程的必要性。方法:总结我校在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中开设“影像技术质量控制”课程的情况。结果:通过开设“影像技术质量控制”课程,增强了学生对影像技术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在实习及工作中能正确开展影像技术质量控制工作。结论:在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中开设“影像技术质量控制”课程非常必要。
关键词:影像技术;质量控制;放射科;本科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各级各类医院培养影像技术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X线、CT、MRI等影像设备的操作,同时需要对所取得的图像是否符合影像技术质量控制要求进行判断和分析,将合格的影像图像提供给影像科诊断医师,让诊断医师能够进行正确的疾病诊断,为疾病治疗提供正确的信息。此外,每位技术人员需熟悉各种设备性能、摄影参数,熟悉各项放射科工作制度和遵守各种岗位职责,熟练操作技能,及时应对和处置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并具有一定的抢救能力,因此工作中开展影像技术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但目前尚没有影像技术质量控制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所以各学校也很少开设相应课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程中也很少提到这方面的内容。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从2013年起招收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看,学生毕业后能在岗位上较好地掌握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方法,但缺乏关于影像技术质控方面的知识,对放射科工作制度生疏,缺乏对操作过程中突发意外事件的处置能力,不能很好地开展技术质控工作。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从2017年起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中开设“影像技术质量控制”课程。现将我们的做法报告如下。
1教学内容与方法
1.1内容。教材采用浙江省临床放射质控中心袁建华主任编写的《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第二版)》[1]。课程内容包括“放射科管理制度”“放射科岗位职责及各级人员职责”“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与评价”,授课计划按32学时分配。见表1。在“放射科管理制度”中重点讲授与技术有关的管理制度。如在讲授“影像技术质量控制和评价制度”时重点讲解评价影像质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分析?如何持续性改进等。在讲授“危急病报告制度”时需讲解要报告的危急值有哪些疾病?各危急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是什么?如何报告?配以影像图片和文字说明,加深学生印象,以便在今后工作中作出初步诊断并第一时间告知诊断医师或临床医师。在讲授“放射科辐射安全管理制度”时,通过图片认识各种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告知书、指示灯等,强调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照射剂量,对受检者及陪同人员做好屏蔽防护,同时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减少不必要的曝光次数,用最小的剂量得到最优的图像。在讲授“放射科患者紧急意外情况的预防和抢救预案”时重点讲解在对危重病人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如何快速、简便及准确操作来减少对病人的二次伤害,在发生对比剂不良反应时,如何正确判断不良反应程度,对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何进行处理,病人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并配以相应的图片和视频,加强学生对医疗安全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在讲授“放射科岗位职责及各级人员职责”时,重点讲解技术类的岗位职责及各级技术人员职责,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讲授“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与评价”时重点讲解X线、CT技术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影像密度、对比度、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噪声、伪影及X线标准摄影体位、CT标准扫描体位等内容。对各部位符合技术质量标准的X线、CT图像配合文字进行讲解的同时,放入大量从临床一线工作中出现的不合格影像图片,并对其不符合标准的原因进行判断和分析,图文并茂,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以避免在今后工作中发生。
1.2方法。为加强学生对图像质量判断和分析,课程从2017年开始设置,并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由学生自行选择学习,至今已有85位学生参与学习。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课程教学。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程之后,毕业实习前的第6学期开设。授课老师由附属医院放射科负责技术质控工作的卫技人员或临床教师担任,要求授课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
1.3考核。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以观察图片的形式对不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的影像让学生进行点评,从中找出问题,进行分析解答。模拟病人发生对比剂不良反应,让学生进行判断和处理。提供出现危急病的病人图像,考核学生的处理方法。通过学习和考核要求学生掌握放射科管理和技术规范,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正确运用放射科管理和技术规范要求,并运用技术规范要求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研究性教学在医药高等教育的应用
[提要]对研究性教学在医药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从教学内容、模式、考核评价、成效及对导师的要求5个方面进行综述,应用研究性教学法授课时在内容方面需要重视知识的前沿性和系统性、强调学科交叉、注重实践性知识;开放式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Seminar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均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研究性教学法的授课过程中;在考核方式上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全面性和多元化;研究性性教学法在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此外,该教学法对教师的学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研究为该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医药;高等教育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为研究性教学法的两大理论基础,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研究性教学即采取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及与他人、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的自主建构,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系统知识、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目的。研究性教学法具有探究性、过程性、自主性、互动性、灵活性、开放性及实践性的特点。教学方法对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医药人才所至关重要。近年来,许多高等医药院校开展了研究性教学,包括预防医学[1]、临床医学[2]、医学检验、中医和西医专业的生理学[3]、细胞生物学[4]、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医学影像[5]、人体解剖等多门医学课程及药理、中药药理[6]、药物分析[7]、药事管理[8]等多门药学课程,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实践教学、无论高职、本科或研究生教育均有涉及。作者对研究性教学在医学和药学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教学效果及对导师的要求这5个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为该教学法的后续更有效地研究与实施提供参考。
1研究性教学法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1.1注重前沿性知识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几乎所有的教育者都认识到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和开放性,需要不断剔旧补新。徐道华[8]在药事管理学的研究性教学中,指导学生选择有一定前沿性的主题内容,查找文献资料、开展专题讨论;刘爽等[9]在医学遗传学实验的研究性教学中,给学生补充一些新理论与新检测技术的材料。研究性教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前沿性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此外,有关学者也指出还要注意前沿性知识与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背景、经验水平等相匹配。
1.2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医学物理师的价值及责任探讨
作者:姚旭峰 张树民 单位: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医学物理学是把物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的交叉学科。该学科以医学影像、放射治疗、核医学以及其他非电离辐射如超声、微波、射频、激光等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应用过程中的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和辐射防护与安全等为其主要内容[1]。发展至今,医学物理学在医疗服务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医学影像科、核医学科与放疗科。医学物理师(MedicalPhysicist)与医生、技师相配合,从事临床诊断和治疗,甚至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进而开发新的诊疗设备与技术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我国医学物理人才现状
在发达国家,医学物理师早已成为医疗机构的重要岗位。医学物理学科毕业的学生同时是精通物理和熟悉医学的复合型人才。半个世纪以来,医学物理学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发展迅速,很多大学设有医学物理学专业。以2007年数据为例,每百万人口中医学物理师的人数已经达到13人,而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的医学物理工作者不到0.8人。而放疗科中,放射肿瘤学医师与医学物理人员之比,我国31个省平均比分别为:1986年是10∶1,2001年是8∶1,2006年才达到4∶1[2],明显低于国外水平,可见我国医学物理师需求巨大,对医学物理师的培养也日益迫切。
2医学物理师的作用与职责
2.1作用
在肿瘤治疗中物理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肿瘤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物理师在保证辐射安全,提高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3]。在肿瘤放射治疗中,放射肿瘤学医师对整个放射治疗过程负责,而物理师则处理物理学的数据与保证实施过程的准确性。
PACS/RIS影像学应用
1比较影像学
1.1比较影像学概念
比较影像学是指以不同的成像设备为手段,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对疾病不同的影像检查进行综合比较,从而采用最有诊断价值的、最优先的影像检查方法。比较影像学教学模式是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以医学影像学为中心,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将疾病相关的基础学科(如解剖、病理和生理)、临床学科、影像技术学和影像诊断学等相关学科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教学方法。
1.2医学影像学见习引入比较影像学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不同的影像检查技术其成像原理是完全不同的,这导致各种影像学方法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及劣势。因此,针对不同疾病,甚至是同一种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不尽不同。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常过分强调影像学中某一种方法的优势,而忽视了其他影像检查方法的特长,使学生所获取的影像诊断知识比较片面,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面对各种影像检查技术出现选择困难。因此,我们在讲授时应注意比较教学法的应用,强调各种影像检查技术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和不足。比如,冠心病的影像诊断技术包括超声、冠脉CTA、冠脉造影、SPECT等。冠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都可以了解冠状动脉有无狭窄、闭塞等形态学改变,不同的是CTA不仅可以了解狭窄程度,还可以评价斑块的情况,不足之处是假阳性率较高和不能进行治疗。DSA是诊断冠脉狭窄的金标准,同时可以进行介入治疗,但该检查方法具有创伤性且不能观察斑块情况。这两种检查方法共同的缺陷是不能反映心肌局部的血流灌注与心肌细胞的活性,而SPCE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不仅可以诊断有无心肌缺血,还有助于判定缺血是可逆性或不可逆性,以及冠状动脉的贮备功能,但无法评估冠脉形态学改变,包括管腔和管壁斑块。不同的影像学检查对不同疾病,甚至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优势互补但不能相互替代。比如同样是脑出血,不同出血时期影像学检查的敏感性不同。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C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而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MRI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在影像学实习中采用比较影像学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医学生了解到不同影像检查在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诊断价值,更重要的是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医生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更为合理准确的影像检查方法,既能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能对疾病进行确诊及定位。
2传统影像学诊断学见习模式的弊端
既往我院医学影像学见习多采用传统模式,以典型的影像教学胶片和观片灯为主要教具,先复课理论知识,然后学生分组阅片、讨论。近年来,各种影像设备飞速发展,影像新技术及新方法层出不穷,影像诊断涉及的教学内容随之越来越广。一方面,传统的胶片因数量有限,已无法承载现代医学影像所蕴含的大量影像学信息,无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同病异征”和“异病同征”等抽象的影像学概念。另一方面,比较影像学教学模式需要从临床应用角度出发,要求学生将不同的影像技术所产生的图像、相关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等信息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检查申请单上相关的信息非常有限,学生无法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无法实施比较影像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此外,传统教学胶片一些固有的缺陷,如大小固定,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看清图像,使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医学影像技术理论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影像领域大型数字化影像设备广泛运用,影像诊断精确度越来越高,医学影像技术在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面成为辅助临床无可替代的学科,与之相应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也在增加。然而医学影像技术教育一直以职高专科教育为主,近年来虽有多数高校积极推进本科教育的发展,由于缺少相关经验,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仍存在各种问题。文章就医学影像技术本科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探索如何开展适应新时代新教育模式的医学影像技术教学。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本科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影像领域大型数字化影像设备广泛运用,影像诊断精确度越来越高,在疾病早期诊断和快速治疗方面,医学影像技术已经成为临床医疗无可替代的学科。因此,医疗卫生部门对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拥有较强实践能力、具备较为全面临床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面对社会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高的医学影像技术大学生,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过于简单粗放[1-4],已经不适应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因此,针对当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的新要求,转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思维,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影像设备不断涌现,医学影像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X线成像技术(其中包括X线摄影、钼靶、DR、CR、口腔颌面全景、DSA、电子束CT、CT、MSCT等)、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放疗技术、核医学技术、超声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规模较大的医院中成立了大影像科室,形成与医、工结合,医学影像获取方法与质量控制研究的独立专业。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医疗设备的投入逐年加大,大型数字化影像设备普及率越来越高。比如,CT的配置率在国内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二级医院中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而在三级医院,它的配置率已经达到100%。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配置率在二级医院几乎达到50%,在三级医院接近100%。影像X线机设备配置,三级医院中DR(digitalradiography)占76.8%左右,DR和CR(computedradiography)占23.2%;根据调查结果,三级医院都配备了DSA、遥控胃肠设备;多层螺旋CT设备核磁共振设备也都有配置,只是在性能上有所区别[5-6]。影像设备的和影像技术的革新,必然需要大量对熟悉各种影像设备及其原理和技术的相关技术人才。所以未来几年中,影像技术人才是较大规模医院主要招聘的对象。与医学影像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是,从事影像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学历偏低。在三级医院中,以本、专科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约占90.3%;二级医院本科学历约占68.6%,专科约占30.8%。乡镇医院则以专科为主占79.4%[7-9]。在基层医院中,还有许多医院并没有专门的影像技术人员,技术和诊断不分家,甚至是临床医生临时担任。即使配备先进的影像设备,如果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不能与之相适应,那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优势作用,结果只能是资源的浪费。伴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新发展,影像技术专业方向也越来越细化,医院对影像技术人员的分工更具体。有的医院已经开始让一部分影像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机器操作,另一部分人专门负责图像后处理,甚至一些医院根据需要还配备了专门的设备维修人员。专业方向的细化和分工的具体化,给未来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指明了方向。
2医学影像技术教学的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是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医学影像技术教育滞后,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首先表现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我国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采用的仍然是大课教学和小班实习的传统教模式。一般说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即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轻视基础理论,临床应用技能水平不高,培养出的影像技术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临床工作岗位。其次,医学影像专业的教学还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一是实习时间短与学习内容多的矛盾。根据学科教育的安排,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理论课较重,而学制设置较短,因而供学生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就相应的缩短了,一般院校只有六个月左右的时间。根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实纲要求,学生需要掌握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处理原则,熟悉病程资料;掌握临床常见病的影像诊断与处理原则;掌握DR、CT、MRI、DSA、超声、核医学、放射治疗等影像技术操作技能,熟悉各影像设备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保养维护,以及适应证、禁忌证,熟悉新项目、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和保养[10-12]。对于一个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掌握这样庞杂的知识,熟悉相关科室和部门,在较短的实习期内是很难达到优秀毕业生要求的。二是临床实践条件不允许。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医学影像设备种类多且价格昂贵,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学校没有经济能力大量配置使用尖端医学影像设备。在医院临床见习或实习过程中,学生面对大量患者,实际操作设备的机会较少,实践课往往变成教师向学生简单灌输知识经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操作指令的“理论课”,对应用型高素质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造成一定的困难。三是影像技术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由于历史原因,重视医学影像诊断而轻视医学影像技术,因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匮乏,整体上看从事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工作的教师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知识、新应用、新方法不断涌现,需要大量业务素养好、教学水平高的专业教师。目前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状况和教学水平,也是对完成培养高素质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任务的一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