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河道治理工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研究
〔摘要〕
文章通过对赤峰市红山区西旱河的防洪现状分析,从工程总体布置、河道设计等方面,提出西旱河的治理思路及工程设计方案。同时,针对工程设计符合相关规划、与工程占地的协调性以及改善河道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体会
1工程概况
西旱河属英金河的二级支流,下游段穿赤峰市中心城区而过,后于赤峰市城区松洲大桥下游700m汇入锡泊河。西旱河位于赤峰市城区南侧,由城南南山山洪沟多年发育形成的穿城河道,汇入锡泊河,洪水来源于赤峰市城区南部的文钟村和黑沟门村的瓢家杖子沟、马架子沟、三眼井沟。由于20世纪90年代在西旱河上游瓢家杖子附近修建的3座塘坝,受塘坝的滞蓄作用,近些年西旱河从塘坝下游至十五里铺的中上游河段基本没有泄洪;西旱河中段河道在21世纪初期,赤峰市市政相关部门在十五里铺附近沿路修建2孔直径为2.0m的地下圆涵,使西旱河上游的洪水经涵管汇入西旱河下游城区段,导致目前西旱河中游河道已基本没有痕迹,已经被城市开发利用;西旱河下段现状从老城区穿过,现状沟道深1.0~2.5m,沟道宽度不一致,开口宽3~15m。河道两岸为城市道路和居民房屋,部分段落楼房林立,扩宽河道及新建堤防难度很大。现状西旱河沿岸无防洪堤或防洪堤级别很低,防洪能力大都不足10年一遇,远远低于赤峰市百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的要求。
2工程设计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重要性
摘要: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想有效提高河道治理水平,满足人类供水以及防洪、灌溉要求,必须要充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开发力度。本文主要分析研讨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河道治理工程中应用生态水利的原则,明确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方法,旨在实现河道生态系统恢复,增强生物群落互存关系,提高自净能力。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水利;施工
根据水利工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各项污染性问题,通过河道治理工程能够有效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生态水利工程必须要确保生态系统用水需求,能够有效实现生态平衡发展,防止河流断流与植被退化、水生物锐减等各项生态问题,切实改善生态循环系统。所以,必须要正确认识到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应用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方法,才能够实现河道治理工作有序发展。
1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
河道治理是传统实用工程,是古老活跃的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起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有着紧密的关系,也引起了国际科技界的广泛重视,成为环境领域中的重要话题。生态水利指的是以生态企业管理为中心,以生态平衡要求与法则为中心,基于生态角度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研究,能够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构建良性循环体系。提高河道治理水平,满足人类的多元化需求,必须要加强生态环境工程的开发力度,确保生态环境稳定发展。生态水利将人与水土置身于统一的范畴内进行综合考虑,兼顾人与自然的众多利益关系,在生态水利规划以及设计施工过程中应用多元化的方式,有助于丰富河道治理内容。河道治理中应用生态水利能够有效提高应用效率,改善堤坝结构,控制水源蒸发量,及时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选用先进材料有效改善水利工程性能,可以减少小型水利工程中的病害,同时有效保护水利工程的多样性生活环境,构建和谐生态环境。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有效应用生态水利系统,能够避免在建设中存在系统破坏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将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有效融合,切实取得良好的发展效益。
2河道治理工程中应用生态水利的原则
河流会受到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着河流生态环境的多元性发展。通过建设水利工程能够影响水生环境以及陆生环境,也会破坏河流周边的植被,或者是阻断自然河流,此种方法会改变河道以及附近流域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着陆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容易干扰生态平衡,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发展。要提高河道治理的生态化,就要遵守河道治理的相关原则,使河道空间环境更加优良。并且,对于河流形态以及空间异质性不断进行优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能够更加具有自然性,多种生物能够在河道中共同生存,形成生态性的生物链,有效地提高河道的生态性,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对于生物的损害。在治理河道时,要根据生物的多样性引进各种生物,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不断优化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能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保持平衡。在水利工程治理防护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整体性的原则,使河道治理范围能够进行拓宽,并且对河流当中的生态环境进行总体性的考虑,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和完善。
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生态修复技术
摘要:为了做好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要重视加强相关工作的建设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为水利资源管理与环境建设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重点分析了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能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技术参考,从而进一步确保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河道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技术
在河道水环境管理过程中,要重视提高生态修复能力,不断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一步加强实践管理能力,从而为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具体分析如下。
1制定完善的污染控制方法
1.1外源污染控制
优化河道水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对外污染源进行控制。在暴雨过后河道水污染的情况会加重,难以通过控制污染源、点污染源等方式完成预期的环保目标。需要利用多方位生态修复及时对雨水进行控制。通过使用雨水原位自动膜率设备,控制污染源,采用超低压膜过工艺,实现一体化处理膜过滤。可采用折叠式滤膜治污,实现自动化膜率,在截污的同时提升储水、过水的能力。在污染控制过程中,可通过设置水体贮存池,设置自动化冲洗装置对暴雨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积累,并最大限度地延长滤芯的使用周期。
1.2内源污染控制
谈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1河道综合整治方案
1.1拟定综合规划方案
1.1.1营造美丽的河流景观
为丰富河道内水流流态,稳定河势,丰富河流地貌形态,提高河流自净能力,修建潜坝,建设呈多形态河流生态湿地湖。
1.1.2确定河流的风格
不同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特征使河流的风貌有较大差异,侧重发挥河流的复合功能,确定河流的风格即河流本身。包括河流本身的空间结构(平面和纵、剖面形态,流水、河滩、壅水坝等)、河流空间中的景物等。
1.2工程总布置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探讨
摘要:文章采用水文比拟法、推理公式法、淮上法三种不同的方法对内乡县黄水河的设计洪水进行计算,通过合理性比较分析,确定采用水文比拟法的计算成果,为河道治理下一步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扎实的水文基础。
关键词:黄水河;设计洪水;水文比拟法;推理公式法;淮上法
1基本资料
黄水河属长江流域唐白河水系,系湍河右岸支流,发源于西峡县田关西北鸡笼山北侧五斗凹,盘山绕岭而下,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西峡、内乡县,于内乡县徐坡村汇入湍河。主河道全长43km,流域面积219km2,河道平均比降1/350,河床一般宽50~100m。带状河流,河道弯曲,局部切割严重。黄水河在内乡境内全长19.50km,流经赵店、湍东、大桥三个乡镇。黄水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80mm,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1.80%。流域洪水变化主要受暴雨特性及地形等因素影响,洪水涨落陡峭,一场洪水历时单峰约2d,连续洪峰一般约为4d。一场局部暴雨形成的洪水,是峰形尖瘦的孤峰,若全流域普降暴雨,将形成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的复式洪峰,往往给下游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根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黄水河在建国前发生较大洪水的年份有1632、1919年,建国后生较大洪水十余次,其中1964、1979、1996、2010年的4次洪水灾害较为严重。根据《防洪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结合黄水河段防洪保护对象(人口11万人,耕地1.60万hm2,内乡县城及2个乡镇及重要通讯设施)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确定防洪标准为20a一遇,临时工程洪水标准为非汛期洪水5a一遇。
2设计洪水计算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确定设计洪水推求方法。因黄水河入河口上游2.70km处湍河干流设有内乡县水文站,可利用实测流量成果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设计洪水;根据《河南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图集》的规定,流域面积200km2以下时,可采用推理供水法计算设计洪水,流域面积在200~5000km2时可采用淮上法计算设计洪水。因黄水河入湍河口以上流域面积219km2,略>200km2,可采用推理公式法、淮上法来计算验证设计洪水,三种不同方法的计算成果如下。
2.1利用水文站资料计算设计洪水
山洪沟治理工程设计研究
【摘要】针对目前进行山洪沟治理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本文以铜仁市碧江区丁家溪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为例,分析了山洪治理工程的设计原则与现状,并提出了优化山洪沟治理工程设计的方法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人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山洪沟治理工程;堤线布置;河道治理;清淤疏浚工程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防洪治理工程已经成为保护地区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山洪沟复杂的地质环境影响以及河道两岸农田比较集中的情况局限,使得防洪治理工程的作用效果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从实际角度入手,即在明确山洪沟治理工程设计原则与现状的情况下,找出河道治理工程的设计策略。这是实现地区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课题,研究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以作用于实践。
1工程概况
铜仁市碧江区丁家溪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主要作用对象所处的治理环境为:河段河床现状较窄,河道坡降较小,两岸房屋及农田较低,洪水到来时漫过稻田,对稻田造成冲刷,庄稼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工程设计人员应将防洪作为设计目的,对丁家溪Ⅰ段、丁家溪Ⅱ段、瓦屋河丁家溪段进行防洪治理,并对河道进行清淤,通过河道清淤,增大河道有效泄洪断面,降低设计洪水位。使项目区能抵御洪水侵袭,满足防洪要求,保护两岸良田、房屋建筑及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
2山洪沟治理工程设计原则与现状
河道工程治理研究3篇
河道工程治理篇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希望融入自然,接近自然。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感受,符合人们欣赏自然,追求幸福的意愿。目前,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正日益影响着生态环境[1]。生态水利建设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使得河流治理工程也从单一的水利工程演变为环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治理工程主要有堤防工程和护岸工程等。我国传统河道治理的主要形式:一是蜿蜒形天然河道的线性化或渠道化;二是河岸、河床的混凝土化。上述措施破坏了河流本身的生态平衡,导致河流生态功能丧失。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水利设计理念,遵循生态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的整体效果。
1生态水利设计理念
生态水利工作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已成为科学的设计理念。为了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发挥河道应有的生态功能,基于国外河道治理理念,我国学者、专家提出生态型河道建设的概念。生态型河道建设是基于传统的河道附加的生态学原理,并根据原始河道及其用途进行生态设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3]。随着生态河道建设理念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出现了大量成功的治理方案。同时,也说明生态河道建设可以极大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发挥河流的生态功能。生态河道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创造多样化的动植物群落,这是河流生物生存的基础和关键。为了方便工程设计中植物种类的选择,避免选种不当造成损失,要对一般河道生长的灌、草植物进行筛选,比较相同或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的生长情况和河岸保护效果,建立完整健康的生态水系。
2生态水利的应用原则
2.1根据植物固土能力选择
固土是保护植被的基本要求,即种植的植被应能保持水土和坡面稳定[4]。河岸边坡容易坍塌,因此防护植物需要选择根系发达、抗侵蚀能力强、水土保持良好的物种,如紫花苜蓿、狼尾草等。
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探讨
摘要:
现如今,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现象此消彼长,针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迫在眉睫,其关乎着河流水资源的供给质量与水量。为了加强对中小河流的治理,我国相继建设了一系列的工程项目,但是在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管理方面不够理想,产生了诸多的不足,本文就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及管理予以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地理条件相对复杂,河流纵横交错,数量更是不可计算,其中以中小河流为主。为了支撑治理工作,诸多大型的治理工程项目被相继建成,其在河流治理工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河流疏浚、河堤加固等工作提供保证,防洪效果大大提升,保证中小河流的稳定运行。如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还处于待成熟阶段,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1、规划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