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建设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建设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常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长期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文对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了分析,从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的保护对策与措施。为促进常德市武陵区生态农业建设,开发绿色产业及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四)加强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把粪便治理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相结合,与发展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相结合,与美化环境相结合,与发展环保产业相结合
(五)推动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视农村能源合理开发,加强对沼气资源、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做好秸秆气化、沼气发电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引导农户从单一用沼气能源转向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广多种能源生态模式,从而缓解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六)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对地表水实行流域性综合治理,;重点治理污染严重的区域,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七)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对策和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了乡村工业和旅游业,显著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修复使本区农业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转变。
(八)增加生态保护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要遵循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制定生态保护和建设、恢复计划。
参考文献:
[1]雷鸣.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9):132-134
[2]刘晓丹.岫岩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3):37-38
[3]左长清.实施生态修复几个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2.9
[4]蒲朝勇.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3.9
[5]焦居仁.生态修复的要点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3.2
生态建设论文范文2
作者:吴智敏 单位:龙泉市林业局
对生态公益林实行严格的封山育林措施,提高了植被的覆盖度的森林蓄积量,减少了水土流失,充分发挥了森林固炭减排的功能,空气、水的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龙泉的天更蓝、水更清。依法治林取得实效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和凭证采伐制度,做到依法治林,实行森林资源源头管理,坚持木材凭证经营加工和运输制度,加强木材运输检查、巡查,狠抓木材非法外流,加大对各种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野生动植物的名木古树的保护,建立了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7个省级自然保护小区,保持了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培育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林业产业的的发展,积极培育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利用社会资金发展林业,培育毛竹主导产业,实施竹产业提升工程,培育和发展竹木加工业,增加林农收入渠道,变单一的木材资源经济为多元化经济。让原来从主要靠木材经济为主转变为多元化经济,保护了森林资源。通过多年的努力,森林质量稳步提高,资源结构逐步合理,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和发挥,林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目前龙泉有近2万m3的南、北食用菌干货交易市场,有专业和兼业营销户1200家,2010年市场交易额达到了18亿元。全市现有200多户食用菌干品经营企业,20多家鲜香菇加工厂,一些实力不断壮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大了技改投入,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发展较快,投建了香菇、木耳冷冻和深加工设备以及灵芝及灵芝破壁孢子粉生产线,较大幅度地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为发展绿色经济,提高幸福指数作出了积极贡献。菇耳生产与森林资源利用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长期以来,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是仅局限于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的生物资源。到了当代,由于滥伐木材破坏森林,形成生态灾难,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从而发展到森林整体的永续利用,并更注重森林的固碳、涵养水源、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效益的发挥,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课题。菇耳生产需要消耗森林资源香菇(木耳)是一种木腐菌,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菇耳生产是利用真菌在适宜的水分、温度条件下,对有机物(菇木和培养基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的腐解,香菇(木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积累的营养物质发育成香菇(木耳)。因此,不管是用椴木栽培,还是用袋料栽培,都需要消耗森林资源(主要是阔叶林资源)。根据目前的香菇培养基料,木屑约78%,麦肤约20%,石膏粉1%的配方测算,栽培1万袋袋料香菇(木耳),需要消耗阔叶林材积10m3,按出材率80%算,消耗阔叶林分蓄积量约12.5m3。菇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利用菇耳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特别是袋料香菇、木耳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结束了菇耳生产单一消耗阔叶树原木的历史,使枝桠等采伐剩余物,制材后的板皮、锯木屑等有了用武之地,1m3原木加工成板材,所产生的板皮约350kg、锯木屑约100kg,并随着菇耳产业的发展,价格上涨,也提高了作为生产原料的杂木价格。据调查,2010年龙泉每50kg阔叶林不同用途产值比较(表略),阔叶林资源用于生产菇耳是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森林采伐和木制品加工的剩余物得到了充分利用,龙泉市采伐阔叶林蓄积量年均5万m3(未包括胸径5cm以下的小杂木),采伐的枝桠等剩余物约为1.5万m3,2010年市外运入5.65万m3,按木材制品耗材折率标准计算,每年的加工剩余物达到4.5万m3,两项相加有近6万m3,能满足生产6000万袋袋料菇耳生产的原料要求。菇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阔叶林木屑等采伐加工剩余物的价格上扬,促进了周边省区阔叶林资源、木屑等采伐加工剩余物向龙泉等菇耳产区的流通,弥补了本地的森林资源消耗量。菇耳产业发展与阔叶林资源消耗不存在相关性龙泉市从1974年至2007年共进行了8次森林资源调查,阔叶林的蓄积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2),最高是1989年的666.67万m3,最低点是1999年的265.31万m3。龙泉市的袋料香菇主要是从1986年开始规模生产,袋料木耳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生产,后随着袋料菇耳的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根据表2各期的阔叶林年均净消长量与菇耳生产所需消耗的阔叶林蓄积量,制成对比。:阔叶林资源的消长与菇耳生产规模不存在相关性。从1989年至1999年的10年间阔叶林蓄积量下降了401.36万m3,年均净消耗量是40.14万m3,而该期间菇耳消耗阔叶林蓄积量年均为8.34万m3,仅占10年间阔叶林蓄积量消耗量的20.78%(未扣除利用边角料等剩余物的栽培量,下同)。2000年至2007年的8年间菇耳消耗阔叶林蓄积量年均为14.73万m3,而该期间阔叶林蓄积量反而是增长,年均净增长达18.72万m3。究其原因,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木材市场的开放,价格的上涨,人们把致富门路和发展经济的目标和希望都纷纷集中到木材的采伐上,造成了对森林的过量采伐;其次是林区农民自用材、薪炭材的过量消耗,木材加工企业的大量发展,都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导致了森林资源的持续下降。其三是随着人们生态观念的逐步形成,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林业主管部门加强了依法治林,坚持限额采伐,起到明显的效果;其四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好转,在农村推广节柴灶,许多居民、农户或改烧柴为用液化气,青瓷行业改烧液化气,节约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其五是2000年开始实施转变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林业发展战略,对生态公益林实行严格的封山育林,通过多年的建设,使许多生态脆弱区改变了林相,增加了蓄积。其六是近年来,以新的森林经营理念,不断加大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力度,采用多树种复合经营模式,培育阔叶林,大力推行针阔混交造林,实现了针叶纯林向针阔混交林转变。菇耳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菇耳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首先是在木屑的粉碎中产生剌耳的噪音;其次是在袋料接种过程中使用消毒药剂,造成空气和操作人员被污染;其三是杂木柴等原料的乱堆乱放、废弃菌棒的乱丢弃,造成了农村环境卫生的污染。
社会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的加强,农村的富裕,又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更加珍惜和森林生态系统所带来的良好环境,增强了林农科学经营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稳定增长,贯彻了龙泉市“发展绿色经济,提高幸福指数”的战略。菇耳产业的发展,需要消耗森林资源不管是用椴木栽培,还是用袋料栽培,都需要消耗森林资源(主要是阔叶林资源),对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有一定影响,但该影响是可控的。一是在森林经营理念上要有新的思路,要结合森林抚育等营林技术措施,引导林农采伐那些成过熟林,及丛生状的萌芽条和不能成林成材的下层木,留足能成林成材的目的树种,培育森林质量高、健康状况好、林相整齐的林分。二是龙泉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阔叶林年生长率能达到8.65%,每年的阔叶林蓄积量自然增长为39.14万m3,只要坚持依法治林,限额采伐,充分利用采伐和加工剩余物,在目前的菇耳生产规模下,可以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长期进行菇耳生产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菇耳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要着力于提高菇耳生产的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建设一批食用菌标准化生产中心,利用大型机械集中加工袋料食用菌的菌棒,建立高标准的无菌接种室,研发低毒的袋料食用菌的菌棒专用消毒剂,加快利用废弃菌棒生产板糠炭、生物质有机肥料等综合利用的研究工作。还农村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美丽乡村而努力。
生态建设论文范文3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道德;生态危机;福斯特;奥康纳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32-02
当代西方生态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的绿色运动思潮的重要理论。该理论是由威廉・莱斯、本・阿格尔、安德烈・高兹、詹姆斯・奥康纳、约翰・贝米拉・福斯特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创造、发展的,并引起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切关注。生态学的快速传播为各个国家探索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借鉴。那么,生态学和理论是什么关系?它的内容又是什么?它在生态道德方面有什么样的新内容?西方生态学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否有借鉴意义?本文意在从以上几个方面把握当代西方生态学理论,并为党的十以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种理论上的借鉴。
一、生态学理论是对的发展
关于生态学与理论的关系历史上争论不断。有些西方学者认为,理论中没有关于生态学的相关思想或者直接论述,据此认为马克思不是生态主义者;另一些西方学者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马克思是伟大的生态学家,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是最早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两派的观点再加以考察,以便厘清生态学与理论的关系。
英国著名的生态学者戴维・佩珀在《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中提到“并没有扎根于生态学,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解释强调的是人类如何改变自然并贬低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和自然经济的规律”[1]89马克思所在的年代是19世纪中叶,大量的工厂兴起,资本家雇佣大批的劳工生产大量的产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生活困苦,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马克思看到的都是带着血的钞票、肮脏的交易和裸的剥削。因此,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更关注的是如何使工人从资本家的奴役和剥削中解放出来。正如美国著名的生态学者詹姆斯・奥康纳所指出的“历史唯物主义事实上只给自然系统留下了极少的理论空间,而把主要内容放在了人类系统方面。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阐述中,决定物质生产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主要是生产方式,或者说是对劳动者的剥削方式,而不是自然环境的状况和生态的发展过程。……自然界之本真的自主运作性,作为一种既能有助于又能限制人类活动的力量,在该理论中却越来越被遗忘或被置于边缘的地位”[2]7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无法从马克思的原著中直接找出关于生态学的明晰的文本。
尽管马克思没有关于生态学的直接文本,但是“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一种深刻的、真正系统的生态世界观,而且这种世界观是来源于他的唯物主义的”[3]3。当代所指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并没有发生生态危机,因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们必须依赖自然而生存,人们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和感恩。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并要求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的,马克思实际上为我们改善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提供了一个深刻的世界观和有效的方法论。因此,我们发现生态学是理论在生态学方面的延续和发展,二者的立场和目的完全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学理论是对的新的发展和“补充”。因此,生态学理论是在当代的发展和延续。
二、生态学理论的主要思想
了解生态学理论,对我们吸取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有必要的。
“异化消费”理论。该理论由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首先提出。阿格尔认为生态问题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人们过度追求消费造成的。“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4]486。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单位通过媒体、政策和快速更新换代推陈出新的产品刺激民众,促进大众消费;另一方面,高强度高压力的劳动强度让人们不得不通过消费来转移注意力释放压力。因此,人们只能以消费和占有社会资源为手段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存在感,消费的目的不是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而是占有更多资源。占有欲的膨胀和永不满足的贪欲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源枯竭的趋势。而快速消费的结果是产品的消耗、巨额利润的产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发展。
“资本主义二重矛盾”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奥康纳首先提出的。所谓的二重矛盾是指资本具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两重矛盾。一方面,资本主义无休止的生产和追求利润导致自然界无法供给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受到严重的制约,利润严重削减,资金链断裂,最终爆发经济危机;另一方面,即便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仍要突破生态的限制,通过技术改进和寻求新的能源来达到掠夺自然资源的目的。
福斯特生态学理论。该理论区别于其他生态学理论,提出了两点自己的看法:第一,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性,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是追逐利润扩大生产,而生产的无限扩大需要无限的资源,生态系统本身的周期根本满足不了资本快速扩张的需求,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出现经济危机最终走向灭亡。第二,资本具有短期行为,为了利润,资本家会不择手段。福斯特指出“资本需要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回收,并且确保要有足够的利润抵消风险,并证明好于其他投资机会。……这样一来,资本主义投资商在投资决策中短期行为的痼疾便成为影响环境的致命因素”[5]3-4。
三、利用生态学初探生态新道德的内容
根据上述观点,新的生态道德标准应该具有两个基本内容:第一,将个人权利和社会正义适当结合,使生态道德与自由主义相对立,限制自由主义的过度发展和蔓延;第二,鼓励奉献而不是占有,西方社会的生态问题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人们更关注自己占有了多少资源而对怎样占有漠不关心,哪怕是牺牲生态环境、破坏环境资源,所以要提倡奉献,鼓励人们多讲自己为社会做了什么,少讲社会为自己做了什么。
四、借鉴生态学理论初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因此,借鉴西方生态学理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加强国企在生产上游中的地位,提高国企在资源性行业中的数量和质量。通过福斯特的生态学理论我们发现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本性。据此,一方面我们应该限制民营资本、外国资本在生产上游特别是资源领域的数量和质量,防止资本在资源领域出现“短期行为”,减少资本对能源的过度过快索取;另一方面,加强国家在生产上游的国家行为,不仅能让国企的利润以税收的形式惠及全民,还会让资源的开发有序进行,让国企的行为受全民监督,让资源的开发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有效地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早转变、淘汰低生产效率和重复生产的行业或企业。首先,通过货币政策增加低生产效率企业的贷款利率,促使该类型的企业尽早撤出或淡出市场;其次,利用法律手段提高粗放型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减少这种企业的新成立数量;最后,利用税收手段鼓励高科技企业出口科技产品,加快出口结构的调整。
第三,开展环境运动,将生态道德纳入到个人道德中,树立生态的“居住观”。首先,将生态道德纳入到个人道德之中,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道德缺少必要的生态观,为此应该将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生态安全作为真善美的标准,以此来改造传统道德;其次,树立生态的“居住观”,将生态的“居住观”列入到基础教育,从娃娃抓起,教育人们学会如何在“地球村”生活;最后,“环境运动应该选择一种和生态协调的以人为本,特别是以满足穷人基本生活需要以及确保生态长期安全的新的社会形态,保证环境公平”[6]93-94。
参考文献:
[1]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刘仁胜,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本・阿格尔.西方概论[M].慎之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生态建设论文范文4
一、“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矛盾助推了国家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伴随着环境保护的不断深入已走过40多年历程,既有理论研究上的贡献,也取得了一定实践探索的经验。然而,面对"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却仍显疲软和力不从心。目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究其原因虽然有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但究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造成资源过度开发。同时也存在改革体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这说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成为国家政府层面关注和重视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学术界掀起了讨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新热潮,学者们围绕"什么是生态文明制度?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怎样的生态文明制度?”对生态文明制度的概念内涵、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路径、框架结构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和研究,众所周知,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相应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应呈显出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新常态”阶段,那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这理应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然而就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触及到这方面的研究,不少生态制度还相对落后,重要的生态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尚需完善,制度体系有待深入探索和建构。首先,从研究的路径和方法看,现有研究由于缺乏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生态制度缺失缺位及凸显矛盾的深刻剖析,因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有待逐步优化。在研究方法上已有成果大多缺乏逻辑与历史、普遍共性与特殊个性、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量化指标考核和本质内容分析、宏观层面和微观层次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次,从研究的视角和学科看,目前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如对经济激励机制的研究大多为针对单一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缺乏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共同研究,故很多研究结论不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新常态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影响深远的实践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常态”的来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必定会沿着纵深方向发展。首先,在理论层面上:第一,“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将成为学术界研究发展的动向之一。生态文明制度构建如何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的大逻辑,首要的是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地位进行重新定位。第二,应进一步拓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研究视角,并丰富和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内容体系。在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研究时,必须摆脱单一的研究视角,加强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分析,开拓视野,借鉴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第三,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的研究。生态公正和环境正义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和主要任务,只有重视生态文明制度中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和探索,才能实现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其次,在实践层面上:第一,应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及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目前对生态文明制度的研究大多是宏观上的探讨,抽象的规范性和理论性研究较多,而从实证角度进行具体制度运行及实效性的研究较少。第二,要加速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试点实验。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不断地检视已建立起来的生态文明制度,并进行经验总结,才能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第三,应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制度优先领域”的实践研究。生态文明体系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依托健全的体系来激励并制约个人行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新常态背景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实践价值。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特别是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深刻意义、现实依据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生态缺位、法律制度缺失和体制弊端凸显为原由,探索了"新常态”视域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路径依赖和体系框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界深入挖掘生态文明制度思想,更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研究基础和方法论支持。
作者:夏广毅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生态建设论文范文5
(一)生态大农业与生态物质循环的助推器农业参与大自然的循环、大农业中各产业之间的循环以及农作物种植业自身包含的“无机—有机”、“二氧化碳—氧气”三大生态循环。农村图书馆应利用图书馆资源促进大农业内部全过程、多层次的循环,实现生产废弃物再利用,增加对可更新资源的循环使用,推动生态大农业与生态物质生生不息的循环演进。(二)传承、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场所农村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应利用传播文化职能宣传生态文化,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农民的生态危机意识,提高农民的生态文明认知程度,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观念。通过传承、传播生态文化,促进农村生态文化发展,为我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实践提供强大的生态文化支撑。
(三)促进信息生态平衡的生态信息中心由于经济发展差异、地方政府政策差异等因素,我省目前存在区域间、城乡间的信息差距。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的农村图书馆,应发挥信息服务的职能作用,致力于推进我省社会生态公平、信息公平,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这一弱势群体进行信息援助,逐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的信息鸿沟,推动我省信息生态平衡。
(四)进行生态教育的公共教室现代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农民的参与,加强生态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与推广,是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农村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应利用社会教育职能,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知识,倡导生态文明,进行环保科普宣传,开展生态农业技术培训,以提升农民生态能力,培育生态农民,为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生态人才支撑。
(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阵地目前河南省农村发展中存在着人与自然非和谐发展现象,主要表现在对农业资源掠夺式开发,农药、化肥滥用,农产品污染,农业废弃物肆意排放,农田生态失衡。作为学习科学、了解自然的知识宝库,农村图书馆应利用科学情报传递职能,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智力支持,通过传递科学情报,提供现代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的生态科技信息,为农民推荐科技图书、发放科技快报,举办科技咨询、专题讲座等活动,引导农民利用生态科技科学种植,减少农药、肥料的使用,改善和提升农业生态环境,生产绿色产品,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农村图书馆服务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策略
(一)积极履行农村图书馆文化信息传播职能,重点服务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农村图书馆应树立“大文化观”(包括社会伦理思想、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大服务观”,打破传统图书馆的思维定势,以服务河南农业为宗旨,以文化信息传播为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中农村图书馆的核心职能,主动投入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和新农村信息化服务大平台建设中,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方面注重彰显农村特质,满足我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需求,在促进河南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推进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等方面发挥农村图书馆的作用。
(二)优化服务模式,拓宽农村图书馆文化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
1、农村公共图书馆+其他类型图书馆模式。农村公共图书馆与区域内的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企业图书馆等各种文化机构、组织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空间集聚优势,和区域中的所有类型图书馆共享区域图书馆系统内的文化信息资源,发挥图书馆的生态效益。
2、农村公共图书馆+其他政府机构模式。一是农村图书馆与政府信息网合作模式,与政府信息网组成农村文化信息传播整合平台。由于种种原因,我省农民在网络信息与服务的利用上处于弱势,基层网站的建设和发展应以农民为中心来考虑。没有设立独立网站的基层图书馆应和政府网站协作,利用政务信息网构建文化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建立“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文化信息专题数据库,提供农村图书馆有关“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文化信息分类检索、政策信息解读、科技信息咨询等服务。二是农村图书馆与当地电视台合作模式,与当地电视台组成农村文化信息传播整合平台。据学者调查,在发达地区农村,电视仍然是农民的首选信息获取渠道;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农民选择信息的渠道更偏好电视。由此可见,作为传统大众传播渠道的电视,因其成本低、覆盖广、直观性强、传播速度快仍在现阶段农村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播作用。县级电视台在农村受众广、覆盖面大,在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服务上更具优势。农村图书馆应和县电视台之间拓展合作空间,建设有关“现代生态农业”电视频道,设置生态农业专题栏目,制作一些适合当地农民群众需求的农村实用生态技术节目。三是农村图书馆与县科技局合作模式,与科技局组成农村生态科技信息传播整合平台。农村图书馆应主动参与科技局的生态科技推广工作,制作生态科技进村入户的实用技术光盘,为基层群众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提供智力支持。四是农村图书馆与政府信息中心合作模式,与政府信息中心组成农村信息员培训平台。农村图书馆应积极配合政府信息中心搞好信息员培训工作,为农村信息员培训编写培训教材,提供师资力量。
3、农村图书馆+涉农部门+电信运营商服务模式。由于手机易操作、普及率高、可移动等优势,以手机为文化传播平台在现阶段信息化水平较低的我省农村更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农村图书馆应与涉农部门、电信运营商联合组成以现代通讯为支撑的农村文化信息传播平台,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在农村开展信息声讯服务、短信服务,将图书馆收集、整理、组织、加工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所需的文化信息通过声讯、短信提供给农民,如,与生态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信息、农业新品种信息、农业生态技术信息、农情预测、病虫害预警防治、气象信息等等。另外,还可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开展移动互联网服务,使农民利用手机上网获取网络信息,提高农民的网络信息利用能力。
4、农村图书馆+农村人际网络服务模式。农民较为依赖非正式信息传播渠道,偏好信息互动的口头传播。基于农民的文化信息获取渠道的偏好,亦鉴于目前我省农村图书馆人力资源的薄弱,在现阶段充分挖掘农村读者乡土资源、扩大服务联动效应不失为一条可行、有效之路。农村图书馆应与农村人际网络组成农村文化信息传播平台,把农民视为主要资源和合作伙伴。一是农村信息员人际网络服务模式。现阶段农民获取信息主要来自于人际传播,农村图书馆应培养一批业务素质好、服务意识强的信息员队伍,通过农村信息员和农民的面对面传播、交流与示范,传播生态信息,推广生态技术,及时有效地解决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二是农村能人人际网络服务模式。建立“乡村人才库”,将田秀才、土专家、农业大户的生态农业种植经验进行推广,如有基层群众需要,组织田秀才、土专家、农业种植大户在生态农业示范田现场传授,充分发挥他们在实现有机农业、低碳农业中的联动作用。三是乡村知识群体人际网络模式。吸收乡村知识群体为兼职农村图书馆员,利用乡村知识群体在农民中的正向影响力,使之成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兼职农村图书馆人才,发挥他们在传播推广生态信息、生态技术中的积极作用。
(三)细分服务对象,制定培育生态农民的分类服务策略
1、生态技术示范带头型。培育生态技术示范带头型农村科技能人,充分发挥他们在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示范带头作用,可以形成农村生态科技聚集,促进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农村图书馆可选择一些文化程度高、脑瓜灵、热心肠的农民为重点培养对象,为他们提供科技图书和农村实用生态技术光盘,培养他们成为生态农业技术人才、专业大户,并且利用他们所学生态科技知识,通过实地指导、咨询、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创业致富,使更多的基层群众共享生态科技成果。
2、生态文化引领型。实现文明的革命必须先有观念的革命,作为上层建筑,农村图书馆服务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应注重从精神层面的推动,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引领型农村文化能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通过宣传生态观念,提供生态化文化产品,培育人与自然和谐依存的生态农民。农村图书馆可加强对农村乡土艺术家、民间艺人、特色文化户的培训辅导,培养他们成为农村生态文化人才、骨干,成为农村生态文化发展的领军人物,支持和鼓励他们组建乡土文化团体,帮助他们创作、排演一些乡土气息浓厚、地域特点鲜明的文艺节目,如,戏曲、秧歌剧、小品、快板等,利用这种鲜活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原生态艺术形式,传播生态思想,宣传生态文化,普及科普教育,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生态建设论文范文6
积极方面的影响、水利工程设施在建设完成之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会体现出来,但是却能够有效的增加社会的经济效益。在水利工程设施建成之后,对于水利灌溉、减弱洪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自然灾害带来的威胁,从另一封面来说也为人民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活环境,使得人民的生活有了基本的安全保障。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相比与其他工程设施来说,成本较低,而且属于不会产生太大的环境污染的工程,在水利工程建成后可以大大减轻水资源缺乏的压力与地区之间跨流域调水的运输压力,并且在枯水期时也能解决部分地区严重缺乏水资源的问题。因此将水库的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不是没有理由的,在改善水库周边地区水质条件和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上,水利工程建设又起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
2.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消极方面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在水库建成后,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将会被改变,而水库在存蓄汛期洪水的同时也存蓄了非汛期的基流,这样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水位的降低甚至断流。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建成后周围将会出现很多生态环境问题,下游的天然湖泊容易面临干涸的威胁,入海口的位置将容易形成海水倒灌的问题,尤其对于航运业以及水产养殖等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库区周围地区在水库蓄水后,输水渠两侧的水分大量渗入地下后,地下水的水位同时被抬高,则库区周围附近的土地就会被浸没从而导致土地的盐碱化、沼泽化等问题。
2.2积极方面的影响
由于我国水资源匮乏,而且地理分布不均匀,因此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会大大改善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跨流赵小宏绥化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绥化152062域调水工程就是很好的例子,跨流域调水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地区的水资源危机,也大大改善了因缺水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困境。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南水北调工程作出了表率,这项庞大的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的解决了我国南北地区水资源严重分布不均的问题,在缓解了北方地区缺水危机,满足了工业生产用水需求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水资源分布不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除此之外,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有抵抗沙涝的重要意义,例如三峡这样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有效地解决了长江流域沙涝的问题,并且在建成后,由于库区聚集了大量的水资源,蒸发量也随之增多,水利工程设周边地区的空气湿度将会提高,这样不仅有利于周边植物的生长,也改善了周边地区的环境,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
3.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影响
评价体系为了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影响体系。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工程师应当认真勘察并且记录施工地区的周边环境,然后对于日后建设以及建成后将会产生的影响作出科学全面的评估分析。水利建设的工程师在设计环节中应当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不断完善防治手段来减轻水利工程建成后将会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制定科学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需要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对经济和生态环境这两个方面的评估结果,力求实现经济效益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利工程发展三者的协调共同发展。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个,工程师和相关科技人员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经济、人民等多方面的因素,认真评估生态环境的实际价值,从而做出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方案,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3.2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与选址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设计环节中,由于河流的流域状况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设计环节需要对河流进行重新的规划评估,在坚持生态环境可持续理念的前提下,保证河流流域规划的合理性与严谨性。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期,尤为重要的是选址工作,尽管水利工程的建设多多少少会给周边地区的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带来影响,但是工程师应当尽量选择对于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地区,并且降低移民率。这就需要工程师和相关科技人员在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初期做好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与选址工作,并且做好合理的评估与估计,将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最大程度的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作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