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年度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所年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所年度总结

研究所年度总结范文1

【关键词】固定资产;项目归档;控制策略

从2010-2015年,我所承担的多项国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入密集验收阶段,针对项目实施周期过长,工艺设备组成复杂的项目,我们采用了分年度、分阶段、分子项、分系统等多种做法结合的方式控制项目文件及时归档,避免了突击归档带来的一系列人力、物力不足影响质量问题,保障了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本文对分段控制归档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策略进行了阐述和总结。

一、明确收集和归档控制责任制

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规定,项目档案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施工文件、监理文件、竣工图和竣工验收各阶段文件。根据我院和我所情况,项目各阶段由不同的单位、部门来实施管理,文件产生错综复杂。因此,根据项目管理、实施及文件产生情况,明确档案工作牵头责任单位及文件的收集归档责任是做好项目归档控制的首要任务。首先,所统一构建档案工作体系,明确档案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从领导决策层、管理机构层、任务承担单位几个层面明确了相应的职责,管理部门间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同时,各部门明确设置专、兼职的档案管理员,从事具体的日常收集和归档移交管理,做到了专人负责、统一管理,从计划、收集、归档几个执行层面保障了档案的管理工作的常态化运行。其次,完善制度、明确归档范围。根据国家和院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相关办法,所办先后组织编制了《流体物理研究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文件归档管理实施细则》《流体物理研究所重大科学仪器专项文件归档管理实施细则》《流体物理研究所档案综合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明确了我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科研课题从立项、实施、竣工各阶段产生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范围及具体管理。最后,项目档案进行统一管理,项目一旦立项,档案管理部门即指定项目档案管理员,制定归档计划,按项目进度分段、分项收集整理,及时检查档案质量和完整性情况,并依据归档要求和合同进行追溯或考评,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性。

二、恰当控制归档时间节点

正确选择归档时间,对于维护项目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确保管理部门和实施单位正常的工作次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归档时间过早,会影响管理部门和实施单位对文件的使用;后续文件的频繁补充归档,影响项目档案的成套性和系统性,也影响档案部门正常的业务开展。归档时间过晚,文件长期滞留在单位或个人手中,容易散失、损坏,还会对文件形成部门造成负担;突击归档会增加档案部门对文件接收整理的困难,影响项目档案的质量。熟悉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掌握从立项审批、项目管理、基建施工、设备采购、竣工验收全流程的各项工作的重点,恰当利用招投标完成、子项验收、年度考评、成果鉴定、项目验收等时间节点组织归档,可保障项目归档工作有序进行,提高项目档案收集的质量和效率。

(一)招投标完成后收集工程准备阶段文件。根据《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的要求,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包括:立项文件、建设用地征地拆迁文件、勘察测绘和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和相关的管理(计划、财务、审批和单位)文件。该阶段文件涉及到的单位、管理部门多,产生的文件跨度时间长,类型复杂,使用频繁,文件的保密性也很强,是项目档案收集中的难点,适时控制收集时间是关键。在项目招投标完成后是收集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的较好机会。第一,通常情况下,招投标前已完成各种审批,具备施工条件,建议书、可研、勘察、设计、拆迁各阶段文件已基本成套,较为齐全完整。第二,招投标完成后,招标、评标、投标文件齐全、完整。此时,除中标单位文件外,其他文件较少使用,招标单位可及时整理移交建设单位,如不及时收集归档,极易造成文件缺失。第三,此时即将进入施工阶段,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项目重点移到现场的施工、监理管理,管理部门可对整个项目进行梳理,便于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的归档整理。

(二)子项工程竣工验收后收集施工文件、监理文件和竣工图。重大项目的基建施工通常按子项进行施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目前基建施工单位多数采用项目负责制方式组织施工,有项目时组建,项目完成后即解散。通常在验收阶段,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对城建档案整理规范和归档责任有明确要求(如: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对于涉及子项较多的项目,建设单位需抓住项目验收节点收集各子项的施工文件、监理文件和竣工图,按子项收集可提高项目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此阶段由于施工产生的文件资料较多,案卷内文件的整理工作多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由当地建设行业或档案主管部门规定,一些具体要求,如审批流程、原件存址、归档范围、卷内文件排序、保管期限等各地稍有不同,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有交叉或职责不同之处。此时进行施工阶段文件的归档工作便于各方之间的沟通交流,落实具体文件规范性整理工作,如文件的有效性、施工图的制作、验收会议资料整理、单项审计资料归档、缺失文件的追溯等,保障子项施工文件的齐全完整。

(三)年度考评和成果鉴定阶段收集科技文件。我所承担的国家固定资产建设项目还有一块投资比例较重的部分是主工艺设备的研制,涉及到各项子系统,其研制方式包括自主研制、委托研制、进口、物资采购等多种,涉及面广,程序多,通常由所属科研领域(研究室)按课题来执行。该部分内容按课题、系统、单台套设备进行收集整理,可利用年度考评、成果鉴定时间节点收集归档。2012年开始,我所制定了《流体物理研究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文件归档管理实施细则》《流体物理研究所重大科学仪器专项文件归档管理实施细则》,对按课题管理的设备研制项目文件归档考核办法做了相关规定,每年的第一季度结束,科研技术处提供上一年度的年度科研课题计划归档清单,所办公室制定归档时间计划进度,各领域(研究室)按照时间进度组织科技文件材料归档。课题负责人要对全套材料进行把关,并按要求初步整理成卷,填报归档文件清单,汇总并经相关负责人审查通过后,移交档案室。原则上要求每年第三季度前完成上一年度的科研课题的归档工作,归档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成果鉴定及科研人员职称申报。

(四)验收结论下达实时归档。项目验收前,由档案部门对项目档案进行单项验收,保障了项目档案的规范性、齐全性和完整性。此时,可抓紧补充变更、调整、整改、单项验收等文件,管理部门完成环评、职业安全卫生、审计、档案等单项自查情况报告、单项验收申请及相关验收总结。验收会上,还会产生技术总结报告、项目管理总结报告、专题影像片、会议验收结论等文件,此时应加强与管理部门沟通,实时归档,文件成形或处理完毕后即归档,可保障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利于后评价管理工作。

三、制定归档计划、业务指导归档进程

根据以上归档时间节点和项目工作计划,档案管理部门及时制定项目的归档及验收计划,对归档单位进行及时的业务指导,通过前、中、后期工作的介入,减少了整改的反复次数,从整体上提升归档文件的完整性,保障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前期:通过完善规章制度、签订合同时明确归档要求、加强档案人员业务能力培训等几个方面介入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二)中期:主要是加强与相关业务部门的沟通,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对承担单位进行收集指导,对科研、基建、设备、软件等进行分类收集指导工作,通过这些方法,及时有效地解决了收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掌握了项目资料收集状况,避免不清楚是否该归档、保存不好等原因造成阶段性缺失文件。(三)后期:主要是通过制定验收计划,参加验收,归档过程中加强重要、关键档案的质量检查、请档案馆帮助预验收检查等方面加强了监督检查工作,督促完成归档,保障了归档文件的规范、齐全和完整。

四、总结

通过以上办法的灵活运用,四年时间,我所完成了13个(总投资20多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档案的归档和验收工作。总之,要提高项目档案管理质量,档案人员必须跟踪项目,从源头开始,明确归档职责,抓住各个有利时机,制定计划,加强业务指导管理,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只有将档案工作控制到文件产生的各个环节,具体到每一份文件的掌控,每一次合同的交付,每一项验收中资料的审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项目档案的整体质量,确保项目档案收集的高效、系统和完整,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参考文献】

[1]王传飞、张斌主编科技档案管理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

[2]姬广鹏.电力企业跨区线路工程项目档案收集工作的实践.中国档案,2013(11):66-67.

研究所年度总结范文2

遥想第一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还要追溯到1997年1月11日。经历了“八五”以来能源,交通,原材料等方面的瓶颈约束的缓解,1996年经济的“软着陆”,《票据法》的实施和银行间人民币市场拆借率的形成,中国宏观经济为1996年资本市场的复兴和1997年的太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1996年十个月的牛市和年末极速跳水,广大投资者对于1997年充满了憧憬与困惑。在这样的背景下,主题为“回顾1986,展望1997”的第一届论坛拉开了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大幕。在第一届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第一次正式对外了中国资本市场(年度)研究报告。在该年的研究报告中,我们在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国货币政策和中国产业政策做了回顾与展望以外,重点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因素,风险区域,风险结构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中国人民大学贝塔系数”,这在当时的学术研究中是具有前瞻性的和开创性的。从这一届开始,理论的前瞻性和政策的可操作性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和年度研究报告的鲜明特点。

经历了1996年和1997年两年的发展,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敏锐地认识到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深化是一个相辅相成,协同前进的过程。早在1997年,我们就坚信“发达的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继续维持较高成长性的强大推动器。资本市场的深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这一命题今天已经为广大学者所接受,但在1998年1月10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资本论坛提出这一命题时,能够理解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论坛和该年的研究报告围绕“为何深化”和“如何深化”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我们当时提出的金融结构的实质性改善必需依赖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发展;中国企业资本形成方式的深刻变化必需依赖资本市场的深化,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改变金融风险结构,降低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风险“需要资本市场深化”以及“对投资主体结构重新进行制度安排:增加上市品种,包括可转换公司债、衍生金融工具”等观点在随后几年的时间中已经陆续实现。

《证券法》的出台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伴随着《证券法》的出台,1999年1月17:目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在北京亚运村国际会议中心主办了“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针对当时充斥资本市场的假重组,虚假信息披露等严重损害资本市场诚信基础的行为,论坛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证券市场的灵魂是信息的公开性,完整性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这是维系证券市场三公原则的基石”和“对投资者利益保护是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这一理念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论坛(1999年度)研究报告《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核心理念。该理念三四年后才为市场广泛接受。

2000年是跨世纪的一年。在这世纪之交的2000年,人们怀着对新世纪的美好期待,存在多种预言。我们也试图预期着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资本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所以,2000年1月15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和该年年度研究报告的主题都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十年”。在这世纪之交的论坛上,我根据研究报告的结论,对“未来十年”即2010年前的中国资本市场作了“预言”:到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总市值将达到13万亿元、占名义GDP50%的比重,那时上市公司的所有股权,法律上都允许流通;中国上市公司(A股和B股)总数超过2000家,上证综指超过6000点,深圳成指突破18000点;在多次重组的基础上,中国将产生5家左右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主体业务的,总资产超过5000亿元的国际性投资银行,与此同时,随着资本市场财富聚集速度的加快,中国将出现证券化资产达到100亿元以上的若干超级(自然人)投资者:市场交易制度和交易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现行的营业部体制将渐渐走向衰弱,证券投资基金市值将占股票总市值的25%以上,可流通的证券化资产占非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比重将达到40%左右:将分阶段推出股票期权,股指期货,外汇期货和期权等在内的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完成A股和B股的合并,除某些产业有股权投资比例限制外,大部分产业的资本性投资都将开放,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障碍已经消除;逐步完成中国资本市场规则与国际资本市场规则的接轨,“游戏规则”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市场环境有根本性改善。市场透明度大大提高,证券发行制度由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中国金融业发展模式将实现从分业到混业的过渡,金融监管也将从分业监管走向综合监管。在这预言提出之前,上证指数高点为1756点,深圳成指高点为4896点,总市值仅为2.65万亿,占当年GDP3225%,流通股仅占15%左右:证券投资基金市值不足总市值的3%。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我们满怀憧憬,但更多的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今天这预言大都已经实现。

2000年度的研究报告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勾勒了美好的愿景,但是我们也深深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条件下,实现愿景的道路并不平坦。上市公司融资的低成本和逆序融资、大小股东的利益不协同,机构投资者力量弱小,无法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等等问题都成为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实现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系列的创新。针对这一制度性问题,2001年1月6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了由我主笔的2001年度研究报告《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2001年度研究系统研究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整与国有股减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如何利用外资”、“资本市场创新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出路”等问题。以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观察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我们会发现“解禁限售”、“机构占据半壁江山”、“QFII”和“传统商业银行的上市浪潮”这些今天看来耳熟能详的词汇当时已有强烈的呼声和理论论证。

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地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和市场应

当分别承担什么样的角色?二者应当如何合作,从而构成一种更有效率的现代金融体系?针对这些问题,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的专家团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从而形成第六届(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研究报告――《银证合作:中国金融大趋势》。报告中提出的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如何合作则成为第六届(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核心议题。这次论坛上,“银证合作”明确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转型和市场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多年以银行体系作为主导的金融结构的背景下,“银证合作”的提出为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协作路径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式,并且为后来的“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也打下了伏笔。论坛和研究报告强调了金融体系的比较与演变,提出了金融市场化的趋势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变革,并且明确了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合作的必要性。2002年的研究报告和论坛提出通过资金互动、工具与业务的交叉、信贷资产证券化、技术平台的统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调整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等多种角度推动银证合作这一中国金融大趋势。

如果说2002年的银证合作是从制度层面剖析的具有现实市场意义和政策意义的主题,那么第七届(2003年)论坛和研究报告则给资本市场论坛带来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它从较为技术,专业的角度寻求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的制度基础和技术措施,探寻保证公司如实披露信息,保持足够透明度的公司治理结构,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以说是现代金融理论向技术化,实证化,微观化方向发展的一次理论探索。在此之前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是研究。三会“之间的制衡机制以及它们与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对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度研究。2003年的论坛和研究报告在深入分析资本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之后,在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市场化的逻辑联系,揭示了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试图理清公司治理结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努力探寻解决之道。这届论坛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整个研究团队的理论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从纯粹的前沿性的微观金融角度为中国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相关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很多关于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的重要理论文献都是在这届论坛和这年的研究报告出版以后涌现出来的。

在中国资本市场度过毫无生机的一年以后,第八届(2004年)论坛主题体现了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专家学者们对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变革的一次最重大的理论创新。第八届(2004年)论坛及2004年研究报告主题是“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裂与流动性变革”,这一主题实际上已经揭示了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不正常状态最根本的制度性原因是股权的流动性分裂即股权分置,这比2005年中国证监会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提前了大约一年半的时间。这届论坛客观上为后来的股权分置改革提供了系统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我们认为,这届论坛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当时在论坛作主题演讲时系统地提出了股权流动性分裂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危害”,虽然当时对于股权分裂的危害众说纷纭,但是这“危害”可以说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股权流动性分裂(股权分置)给中国资本市场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实际上奠定了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基础。在这危害中,最严重的危害是股权分置损害了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匹配机制,客观上使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处在不平等的状态,极大地抑制了中国资本市场发挥自身功能的效率。我们回顾2005年以前的中国资本市场,再看看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的市场,就可以想象这危害的解决具有多么大的现实意义。

一年后,第九届(2005)论坛如期而至。这届论坛可以说是历届论坛里最具有战略价值的一次盛会。论坛的主题“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国的战略选择”提出了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研究团队的全新研究结论。虽然当时股权分置改革还没有启动,但是几乎可以预计改革势在必行。一旦解决了这个制度性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以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地位呢?前几届论坛研究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又在哪里呢?我们究竟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呢?这些问题构成了第九届论坛的主题。2005年的论坛和研究报告在剖析过去20多年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目标和历史演进路径的基础上,从金融体系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金融功能的内生演变和金融体系的微观结构变迁等方面,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金融体系演进的长远战略目标,即构造个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可以说这届论坛总结了我本人和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整个研究团队的理论精华,是我们对中国资本市场理论研究的核心思想,是对以往各届论坛的一个总结,也是以后论坛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主题。

2006年1月7日召开的第十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主题是“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资本市场”,顾名思义是想展望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的中国资本市场,尤其关注与制度变革前的市场有哪些不同。如果说2004年召开的第八届资本市场论坛关注股权分置改革,系统提出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那么2006年召开的第十届论坛则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这届论坛里我们提出了关于股改后中国资本市场变化的“九大预言”,这其中,明确提出了资本市场功能正在从“货币池”向“资产池”转变,甚至警告股权分置改革后,由于动力机制的改变,资本市场上的虚假信息披露和透明度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这些问题从现在来看都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

研究所年度总结范文3

生物技术研究所面对新发展形式下的新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该所发展的科研管理制度。

1.1立题程序及课题管理

组织生物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对申报者撰写项目申请书进行论证评议,经审核同意方可申报,并将申请书、可研报告提交给业务秘书备案。由主持人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学术委员会随时对课题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于年终召开总结报告会,总结经验教训,并从中发现新的研究亮点,同时确定下一年的工作方案。因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科研课题者,课题负责人要写出理由。在项目申报中,该所积极支持和鼓励年轻人申报课题,设立所级课题,鼓励年轻人积极探索和创新,并允许失败。

1.2科技成果的申报

项目完成后要及时写出课题科研总结报告、课题工作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组织鉴定,并申报相应渠道的科研成果。成果申报按规定填写各种申报表、鉴定证书,并提前查阅检索,材料完备方可申报,同时将申报材料报所科研秘书备案。

1.3科技档案归档

科技档案由课题负责人按时立卷归档。获奖的科研课题,公布获奖等级后,整理立卷后移交所科研秘书保存,同时上交电子版材料。

1.4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科研经费到位后,课题负责人应将计划任务书及批准经费的详细预算交所财务,项目单独立账,并严格按照计划任务使用经费,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并由课题主持人、室主任、使用人、所长签字后方可报销。

1.5科研工作奖励制度

发表的论文被SCI等四大检索收录,按院奖励办法执行;在国家一级、二级和三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所里将分别给予300元、200元、100元的奖励。由学术委员会及科研管理秘书对当年的论文进行核实确认,于年终总结及下一年科研计划安排的工作会议上进行奖励。

2科研管理工作实践与成效

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奖罚分明,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1承担项目

“十一五”以来共承担了30余项研究项目,科研经费计500多万元。既有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农业部948重大项目,又有国际合作项目、黑龙江省攻关项目、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地方项目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既有理论基础性研究,也有应用研究。

2.2获得奖励情况

坚持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力求多出精品。在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奖励和好评。获得国家级、省级成果19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其它奖8项。

2.3获得专利情况

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3项。

2.4及著作情况

近5a百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2篇,国家一级刊物10篇。

2.5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情况

2.5.1马铃薯脱毒种薯气雾栽培生产技术该技术来源于农业部“948”项目“一种新型脱毒种薯生产技术的引进”。从1999年起开始在省内外转让和推广该项技术,省内外共转让5家,转让收益为59.5万元。截止到目前,推广该技术的生产面积已经达到12.3万m2,年生产脱毒核心种薯787万粒,推广脱毒种薯2万hm2以上,产值增加6800多万元。

2.5.2黑生101产业化情况黑生10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具有自主产权的花粉管导入技术培养的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自1997年推广以来因其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参加了省长创新工程的招标,中标后在建三江地区开发示范,与建三江垦区的4个农场对接,签署了协议。经过3a的实施圆满完成预定指标。其中,高蛋白大豆黑生101的示范推广,实现了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包括建三江农场、吉林敦化大豆加工企业)的结合。仅此一项使建三江七星农场及种植单位年收入增加了近10万余元。

2.6开放联合

2.6.1对外开放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

投资700万元建设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购进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199台套,从根本上改善科研条件。2006年11月被科技厅批准为分子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依托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功能是为全院30个研究所提供生物技术实验平台;为在读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提供研究和实验平台;对全省乃至全国全面开放,吸引和培养一流的农业生物技术人才;目标是在省级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成国内一流的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加速争创全国创新型一流农科院的步伐,推动黑龙江省作物分子育种快速发展。仅近2a中,来实验室工作的有30人次、16个项目,他们分别来自经济作物研究所、耕作栽培研究所、育种研究所、玉米研究所、苗木脱毒中心、谷物检测中心等10余个研究所和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蚕业研究所、黑龙江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另外,长期以来一直保持与国家级及省内大学等实验室的对外合作关系。其中有北京大学生命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所、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验所、中科院上海植生所及省内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黑龙江大学生命学院等单位。

2.6.2人才培养情况鼓励本学科青年科研人员

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为青年科研人员积极创造科研条件,采取“老中青结对”的形式,按不同研究方向和学术特长,以老带新。目前有2名青年科研人员攻读博士学位,其中1名已获得博士学位;5名青年科研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其中2名已获得硕士学位。在培养青年科研人员的过程中,提倡学术创新,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成果优秀的青年人才在职称评审和学术骨干选拔方面予以优先考虑。2006年新晋升助理研究员1人;2007年新晋升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1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2008年晋升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3人。2a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8名,为生物技术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2.6.3共建情况该所积极遵循“开放办院、开放办园”方针,通过“走下去、返回来,派出去、引进来”

面向“三农”开放,面向国际开放。积极响应省政府和院党组的科技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帮扶10弱县,派出3名优秀科技人员到经济发展较弱的贫困县担当科技副县长。

3国际合作

先后邀请俄方专家20人次,接待俄罗斯、独联体、东欧国家的专家80余人次。派出科技人员8人次。双方进行科技合作,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80份,经过评价筛选,育成新品种龙引薯1号;引进小麦、小黑麦、大麦种质资源200余份。先后与俄罗斯(亚麻、小麦方面)、美国(生物质能)、波兰(小麦生物技术)签订农业科技合作协议。

4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面对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农业科研单位科技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审视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同国内生物技术同行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要有长远目标,发挥自己的优势,得到同行的认可;二是缺少国家级项目支持,要积极做好储备,争取国家级课题的立项;三是缺乏能在全国占领一席之地的优势研究领域,能得到国家高层次奖励的成果少,发表的高质量论文不多;四是省级重点实验室运转资金不足,制约了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和运转;五是能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物化成果匮乏;六是尚未建立起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管理创新机制和科技创新体系。

5对科技管理机制创新的几点建议

5.1从观念上创新

实施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就要在观念上创新。应该注重管理者的思维创新,包括对科研的策略、地位、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认识创新。科研单位应立足科技服务经济、科技服务基层,开展科技诚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改掉过去等靠要的因循守旧思想,出谋划策,为科研单位争取大量的科技项目和资金。

5.2从服务方式上创新

实施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就要在服务方式上创新。要注重调动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两方面的积极性,就科研人员而言要鼓励为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就科研管理人员而言应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2]。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5.3从管理上创新

实施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就要在管理上创新。要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模式,要注重过程管理,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突出好项目、大项目,大力培植出新技术产业。

5.4健全科研机构,加强科研制度建设

要有效开展科学研究,必须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负责科研课题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经费管理、科研考核、科研档案整理、科研信息公布等。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术研究方向及中长期研究发展规划;对重大课题经费的合理使用提出建议并进行监督;协调本学科领域与国内相关的重大学术活动;对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人才培养、研究工作的进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等进行评估。科研工作要有专门的领导主管。

研究所年度总结范文4

英文名称: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

主管单位:华地地区13所经济管理院校

主办单位: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5097

国内刊号:34-1014/F

邮发代号:26-6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华东经济管理》(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华东地区十几所高等院校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发行的经济管理类学术性月刊。创刊以来先后被列为:北京大学图书馆遴选的首批 “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的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经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审定,该刊物为2008--2009年度、2010-2011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0年度第四届“全国百强社科期刊”。

研究所年度总结范文5

【关键词】组织过程定义 织过程改进 组织的过程资产

1 概述

组织过程定义与改进过程描述建立和维护一个可用的组织过程资产集和工作环境,以及对当前组织的过程与过程资产的强项和弱项的透彻理解,策划、实施和部署组织的过程改进。组织过程定义与改进主要分为确定过程改进时机、策划过程改进、建立维护组织的过程资产、部署和实施组织过程改进、过程改进总结共5个过程元素。

2 组织过程定义与改进过程的主要活动

2.1 过程改进的时机

2.1.1 分析并确定组织过程需要和目标

工程过程组根据公司的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和年度质量工作计划,结合公司现有组织过程资产情况以及项目实施情况,于每年年初,在上一年度的公司质量体系管理评审会议或软件工程化过程改进总结的基础上,确定组织过程改进的需要和目标,形成组织过程待改进项;工程过程组根据过程改进目标、现有组织过程资产及项目实施情况,分析出待改进项中的弱项。

2.1.2 评审过程改进目标

工程过程组结合过程改进的估计成本和工作量,对待改进的过程进行优先级排序,识别出本年度组织过程改进项;经软件工程化管理领导组评审确认后,形成《组织过程待改进项列表》。组织过程待改进项的收集时机。

(1)GJB5000A体系正式评价、就绪调查、内部评估后,收集本单位内组织过程资产使用及项目实施运行相关信息及数据,建立和维护《组织过程待改进项列表》。

(2)工程过程组按照公司年度过程改进策划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评估,对项目的过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开发库管理规定开发库是项目组内部使用,有访问控制权限的项目组成员可自行进行出库、入库和变更的操作。

2.2 建立维护组织的过程资产

工程过程组建立和维护过程改进计划,过程改进计划原则上在一季度完成,步骤包括:

(1)明确参与人员及职责,包括软件工程化管理领导组、工程过程组、项目组、厂级QA、组织资产库的功能管理组员。

(2)确定过程改进各个活动的时间进度、参与人员及完成形式。

(3)列出过程改进活动拟交付的工作产品清单。

(4)上述内容形成组织过程改进计划,纳入《软件工程化年度过程改进计划》中,由软件工程化管理领导组主持《软件工程化年度过程改进计划》评审。过程改进计划内容一般包括:年度过程改进目标;年度体系建设情况;组织级角色的任命;试点计划和推广计划;组织过程资产库的相关采集和维护计划等。

2.3 建立维护组织的过程资产

2.3.1 建立维护组织标准过程

工程过程组根据组织的现有的过程文件以及项目执行实际情况,编制或维护组织标准过程及其规范、规程、指南、模板、检查单等工作产品,形成组织的标准过程集。

2.3.2 建立维护生存周期模型

工程过程组基于公司各研究所项目的领域特征和软件产品的开况,开发出适合公司各类软件产品的生存周期模型,并形成软件生存周期选择指南。

2.3.3 建立维护组织标准过程裁剪指南

工程过程组按照生存周期选择的类别,对已完成的组织标准过程集,制定或维护裁剪准则及裁剪指南,形成标准过程裁剪指南。

2.3.4 建立和维护组织过程资产库

工程过程组根据组织过程需要以及项目的需求建立和维护组织过程资产库,组织过程资产库包括:标准过程库、历史项目库、风险库、测量库、工作环境标准列表、经验教训案例库、重用库;组织过程资产库的建立、维护如下:

(1)标准过程库:标准过程库功能管理员对体系文件的版本进行管理和,收集体系文件在使用中发现的问题,经工程过程组讨论后修改,原则上过程文件、规程、规范和指南的维护每年至少一次,模板和检查单适时修改,标准过程库功能管理员提出入库申请,经工程过程组审查通过,组长审批后入标准过程库。

(2)历史项目库、风险库、测量库、经验教训案例库、重用库、工作环境标准列表:项目软件负责人在项目软件总结一周内提交入库申请和项目信息到厂级QA处。功能管理员初审后,召集工程过程组会议审查通过,组长审批后入相应的资产库。功能管理员可以按季度收集汇总后一并开会评审,对资产库的维护每年至少一次。

2.4 实施和部署组织过程改进

2.4.1 确定需试点的过程

工程过程组根据软件工程化年度过程改进计划中组织过程改进目标和组织过程改进项,结合公司年度软件工程化推广实施计划中的项目,对于《组织过程待改进项列表》中和用户明确要求的过程标识、确定需试点的过程,并开展试点实施工作,内容包括:选择试点范围;确定试点参与人员;明确试点实施周期;项目组提出试点改进意见或建议;工程过程组中组织测量库管理员收集、分析测量数据;工程过程组汇总分析组织过程资产的适用性,并完成试点总结,试点实施总结由软件工程化管理领导组批准。

2.4.2 策划组织资产部署和推广活动

工程过程组策划组织资产部署和推广活动,标识、推广、使用和维护组织过程资产,组织资产的维护原则上每年度一次。

2.4.3 确保推广组织标准过程

确保在项目实施中运用推广组织标准过程,工程过程组负责予以指导。

2.4.4 收集组织过程资产改进数据

工程过程组结合年度推广项目的实施,按照组织资产库的功能管理组员分工,监控项目实施中对组织过程资产的使用情况,收集组织过程资产改进数据,并将与组织过程有关的经验纳入组织的过程资产。

2.5 过程改进总结

工程过程组对过程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组织过程资产的建立、部署和推广情况、所吸取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总结,对下一阶段和后续过程改进工作提出建议,形成《软件工程化年度过程改进总结报告》,工程过程组组织,软件工程化管理领导组主持《软件工程化年度过程改进总结》评审。

3 结语

组织过程定义和改进过程是巩固和维护组织过程资产的重要措施,组织过程资产的建设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展现。通过对公司组织过程的推进,编制和维护组织标准过程及其规范、规程、指南、模板、检查单等工作产品,建立了充实有效的组织资产,不仅缩短了公司项目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同时保证了研发的高效、准确。

研究所年度总结范文6

关键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区域试验;建议;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1-0028-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1.008

区域试验是由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在一定生态地区内进行的评价作物新品种的多年、多点田间试验[1]。它是审定品种的主要依据,是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的重要手段,是连接科研、生产、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2]。

1 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的基本情况

2001年至今由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原湖北省种子管理站)主持湖北省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区域试验工作,并选定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其中,2008 ― 2010年由湖北省襄北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负责区域试验汇总工作。区域试验为滚动式,即每年淘汰试验中表现差的品种,同时加入新的品种与保留下来的品种一起进入下一轮试验。15年总共审定品种34个,为湖北省的小麦安全生产、粮食增产及小麦品种的合理化布局做出了巨大贡献。并逐步形成了试验目的明确、试验管理科学、记载标准逐步规范、试验水平逐步提高的良好工作局面。

2 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15年来的工作进展

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种植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新换代以及种子经营市场化,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也在长期的试验总结中不断得到修改和完善。

2.1 完成了对照品种的更新

2002 ― 2003年度以前包括该年度的A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都是续试品种)都是以鄂恩1号作为对照品种,2002 ― 2003年度(包括该年度的B组试验――第一年参加区试的品种)以后直到现在都是以郑麦9023作为对照品种。在2002 ― 2003年中,A组对照品种鄂恩1号平均单产4 313.1 kg/hm2,株高103 cm;B组对照品种郑麦9023平均单产4 495.05 kg/hm2,比鄂恩1号增产4.2%,株高79 cm。新的对照品种郑麦9023不论是在产量上还是在抗倒性方面都有明显提升,对照品种的更换提高了审定品种的准入门槛。

2.2 提高了对照品种的汇总产量标准

2002 ― 2003年度及以前,单就对照品种产量而言,北部试点对照品种产量要求达到3 750 kg/hm2以上,南部试点对照品种产量要求达到3 000 kg/hm2以上,试验结果才能汇总。2003 ― 2004年度以来北部试点对照品种产量要求达到4 125 kg/hm2以上,南部试点对照品种产量要求达到3 300 kg/hm2以上,试验结果才能汇总。对照品种产量水平的提高对试验的种植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2.3 规范了记载内容、标准及方法

2.3.1 生育期记载科学化 2003 ― 2004年度以来,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改为从出苗到成熟的时间。改变了过去生育时间从小麦播种到成熟时的计算方法,更接近实际。

2.3.2 项目记载数量化 以前只用语言描述的部分性状,如粒色、落粒性等现在均采用数量化记载。这样既便于应用计算机储存、分析试验资料,又避免了因各试点记载标准把握不一,而使汇总单位无法准确定性品种性状。数量化记载方法的采用,即使记载不一致,取其平均数也可大致判断品种的某种性状特征。

2.3.3 性状记载全面化 2013 ― 2014年度由湖北省种子管理局指定几个承试点,下发《湖北省区试小麦品种描述性特征记载表》,对参试品种的描述性特征进行观察记载,涉及内容多达26项,标志着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在关注品种产量等涉及审定条件性状的同时,加强了对品种综合性状的考察和重视。

2.3.4 记载格式标准化 在湖北省种子管理局的组织管理下,先后制定并多次完善了《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记载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与标准》、《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主要病害大田调查方案》、《湖北省区试小麦品种描述性特征记载表》等,使区域试验的调查记载项目逐渐标准、规范。

2.4 严密了区域试验管理措施

2.4.1 品种以代号参试 2004 ― 2005年度到2010 ― 2011年度,参试品种由原来的实名参试改为由省种子管理局统一编号以代号参试,但同一参试品种在各试点的编号是一致的。2011 ― 2012年度以来,参试品种在用代号参试时,同一品种在不同试验点设置不同编号。

2.4.2 省去试验单位及相关信息 2010 ― 2011年度以来,区域试验方案上没有涉及试验单位、试验人员等相关信息,改变了过去详细标明承试单位名称、联系人姓名、邮编,电话号码等内容的情况。

2.4.3 对特定品种设置产量汇总标准 对既提供品种参试同时又承担试验的单位,若该单位品种在该试点的增产幅度超出全省平均增产幅度的5个百分点,则该品种在汇总时产量去掉该试点的结果。

这些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给“关系数据”、“人情数据”设置了障碍,使区域试验结果逐渐走上公平、公正的轨道。

2.5 完善了抗病性鉴定评价方法

2012年以前病害接种鉴定结果只作为品种评价的参考,对品种续试、审定并无大的影响。2012、2013年,赤霉病接种鉴定结果为高感的品种实行一票否决,不能续试,更不能审定,只有接种鉴定结果连续两年赤霉病非高感,又满足其他审定条件的品种,才能通过审定。2014、2015年赤霉病按高感指示对照郑麦98病指的95%置信区间上限值进行品种取舍,高于这个数值的一律淘汰。病害鉴定设置相应对照,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2.6 增加了试验类别及参试品种的检测项目

2013 ― 2014年度以来,为审定适宜鄂北麦区的小麦品种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增加了鄂北小麦区域试验组。2012 ― 2013年度以来,参试品种必须进行转基因检测和DNA指纹测试。这样,既能对参试品种有更全面的了解,又避免了品种的重复审定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3 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存在的主要问题

标准化、科学化、数量化、严密化成为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在近10年来稳步提升的显著特征。然而时代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均对传统区域试验提出了挑战,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按照目前的操作思路与方法也逐渐彰显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缺憾。

3.1 试验类别笼统单一

除按小麦适宜区域新增了鄂北小麦区域试验组,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不论品种类型(常规、杂交)、生育期早晚,还是适应土壤类型(旱地、水地),都集中在一起,根据参试品种的多少,随机分组试验。再根据试验的可比性而采用一切栽培措施均等量、同时进行的传统做法。这种试验结果只能反映参试品种在不同地区范围的相对适应和稳定程度,而淘汰了一些在特定栽培条件下综合性状突出的优良品系。

3.2 部分性状评价孤立片面

对参试品种的品质、抗倒性等重要性状没有相应的比较标准,只注重鉴定结果的具体数据,忽略了外在条件的影响,使评价结果缺乏说服力。

3.3 记载结果存在较大差别

虽然记载和测定的项目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但结果仍有较大差别,即使是遗传性相对稳定、不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也存在这种现象[3]。特别是一些由目测法进行的观察项目,如生育期、株型、穗型等,虽有一定的标准,但个人做出判断时常出入很大,由不同人员进行记载,易造成误差,影响试验的精确度[4]。

3.4 操作管理措施与大田生产存在差距

区域试验田间操作多采用蓄力耕作整地、锄开沟、手撒子、人工覆土等原始的播种方法,田间管理注重精耕细作。而目前大面积的小麦生产逐步向半机械、机械化高度集中的先进生产方式发展,加上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使众多传统手段逐渐淡出。区域试验往往使品种处于“特殊照顾”的最佳环境,大田生产实行区域化连片作业,无法满足每一田块的具体要求,品种需要更强的抗逆性能。两者不论在操作管理还是在生长环境上都有较大差异。

4 对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的建议

综合前面的分析,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的改进和完善是现代农业科技进步的具体体现,而其逐渐显露出的局限不仅与区域试验选用的思路方法相关,更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现代科技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村城镇化造成了原始劳动力的缺失等等,种种变化都对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的纵深发展提出了潜在的改进需求,为此,笔者认为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若要步入另一个新的台阶,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酌情改进。

4.1 根据生产实际,按水地和旱地设置试验组别

不同品种的适应性有广有窄,但没有一个品种能适应所有环境和一切栽培方法。水地土质黏重,通透性差,宜耕期短,整地困难[5];旱地土壤散碎、利于耕整,两类田块的土壤特性存在巨大差异。为适应地区内的各种差异,应做好品种搭配即在同一地区同时推广几个不同类型的品种[6]。分设水地和旱地两个不同的组别,让参试品种在适宜自身特点的土壤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增产潜力,既能筛选出不同类型的优良小麦品种,又便于品种应用于生产时按其审定类别直接对号入座。

4.2 结合相应对照品种评价参试品种

目前的对照品种郑麦9023品质优良,抗倒性较好,在做产量对照的同时,也可作为参试品种对应性状的对照,对参试品种进行评价。在一个品种不能作为某一个或多个性状的对照时,可另行设置对照品种。

4.2.1 抗倒性 小麦的抗倒能力除自身的特性外,与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管理措施等众多因素相关。多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郑麦9023的抗倒性较好,但在2008―2009年度,对照品种郑麦9023就在2个试点分别发生了4级和3级倒伏,面积达80%和60%;也有个别试点由于特殊原因,出现参试品种全部倒伏的现象。单纯强调参试品种在各试点的平均倒伏程度和倒伏面积是不全面的。应结合对照的倒伏情况分析原因,做出判断,得出结论。

4.2.2 品质 小麦的品质既受多基因控制,又受耕作栽培条件、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7]。不同气候、不同年度间相同品种的鉴定结果可能不同。郑麦9023自2002―2003年度作为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至今已有13年,在13年的品质鉴定中,12年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中筋专用小麦品种品质标准,应该说它的品质性状是比较稳定的。但在2009―2010年度中,郑麦9023在同时作为两组试验的对照品种时,它在A组的检测结果是品质较优,而在该年度的B组试验中检测结果是品质一般。这说明即使是品质相对稳定的品种,在特定条件下,其品质也有可能有所变化。笔者认为,对品种品质的评价除根据检测的具体数据外,应结合对照品种在该年度的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定性。

4.3 小麦区域试验应与小麦生产机械化接轨

在中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作业水平,小麦是最高的,达到93%左右,比其他作物高出了36%[8]。应弱化区试中对播撒均匀的过度要求,适当放宽播期、播量,调整目前区试过度精细的栽培管理措施,让区域试验更加接近大田生产,强调品种自我调节、自我补偿以及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注重品种熟期,淘汰生育期过早和过迟的品种,使其更加适应全国小麦机械化及机械的跨区作业。

4.4 加强区域试验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区域试验人员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是保证区域试验质量的重要前提,所以加强对区域试验人员的培训,提升区域试验人员整体素质,是提高区域试验质量的重要环节。应该说,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对区域试验人员的培训还是相对重视的,但多是栽培管理、病害识别、记载标准等方面的内容,而且是室内讲解。笔者认为,选择小麦生长的不同时期,针对记载项目,到田间现场讲解,答疑解惑,实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例如,苗期鉴定小麦的冬春性,成熟前鉴定小麦穗型等,以田间互动代替室内讲解,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小麦区域试验技术研究与探讨[J].天津农林科技,2009(5):5-7.

[2] 冀天会.全国旱地小麦区试10年回顾与问题分析[J].中国种业,2013(4):16-17.

[3] 王继滨,李惠东,李凤云,等.我国小麦区域试验中的问题与对策[J].作物杂志,2014(4):87-90.

[4] 马育华.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5] 张道海,周国勤,张 顺,等.信阳稻茬小麦的优势、劣势及出路[J].农业科技通讯,2014(9):25-27.

[6] 赵洪璋.作物育种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