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设工程安全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设工程安全论文范文1
1.1技术含量低,劳动力资源投入量较大
对于电网建设工程来说,其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主要是进行简单的线路设置和安装。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劳动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入量较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成本。另外由于施工人员的数量较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建设工程,在管理中很难形成一定的管理体系,这样就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1.2建设工程的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对于电网的建设工程来说,人员的流动性大、作业的危险性较为突出是其最大的特点。而从我国电网建设施工人员自身来看,其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由于建设工程的主体就是施工人员本身,如果其在施工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那么就很难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而且,在具体的工作中,其职业道德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些施工人员由于专业技能不足,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愿按照相关的设计图纸来进行,施工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地培训。
2进行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
在电网建设工程进行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包括组织各个监管部门,同时要根据工程的安全程度来建立安全委员会,这样才能实现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全面地管理。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将责任落实到施工人员个人。在建设人员明确责任的基础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能够增强其责任意识。只有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要求,同时根据相关的管理规定来对其施工的安全程度进行管理和控制,才能保证整个电网建设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2.2完善规章制度,保证监管质量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或者是企业来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电网建设的工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要在工程施工之前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安全目标的制定,并且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建设中,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权威性。为了保证电网建设的安全性,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另外要加大对重点项目以及风险性较大的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最终优化监管质量。
2.3规范监理,提高施工的标准化
电网的建设需要专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人员来对其进行监管,这也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这一监管机构要对施工单位的相关安全管理方案和设计规范等进行及时审核。如果出现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是其他的问题要及时改进和完善。然后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已经通过批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管理方案来进行施工和管理,要严格按照监管制度来进行。因此,要对监理机构和建立制度等相关的方面进行规范,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网建设施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其中施工的技术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育制度、安全施工制度以及责任制度等等。
2.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
由于电网的建设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因此,需要在建设工程进行中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为了有效地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需要组织开展一些检查大会或者是相关的竞赛活动,对于不符合施工的制度要进行及时的修改和完善。按照不同季节和不同施工阶段,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覆盖的基建安全大检查,积极评价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状况,沟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全隐患整改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施工项目部认真完成整改,并形成闭环管理。
2.5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确保安全目标实现
安全风险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与施工进度、质量和施工协调管理密切相关。实行施工区域化管理,执行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佩戴袖标,施工人员佩戴胸卡制度,明确施工区域责任人、安全监督人员及文明施工负责人。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现场布置条理化、机料摆放定置化、作业行为规范化和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六化”要求。加强施工协调管理,尽量避免交叉作业、高空作业、带电作业,降低安全风险。认真督导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充分。
建设工程安全论文范文2
(1)建筑业安全生产现状。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事,但建筑业一直是事故多发的行业。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业是高危险、事故多发行业。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的单件性和类型多样性、施工过程的复杂性都决定了施工过程中不确定性,施工过程、工作环境必然呈多变状态,因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建筑施工多在露天、高空作业,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而劳动者素质相对较低,这些都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2)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安全是和谐社会存在的基本要求,是人民生命与健康和国家财产的基本保障。安全生产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危的头等大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重要标志,是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国家与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要求施工企业具有较高的安全生产能力。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近年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走上法制轨道奠定了法律基础;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正式实施,是我国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所采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措施;2004年正式实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使得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做到了有法可依,标志着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从以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看出,施工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能力,才能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需要。
(4)安全生产是影响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手段落后、安全生产的技术含量低、安全防护技术陈旧、安全的科技研究薄弱等仍然是制约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在建筑市场的竞争中,建设单位选择中标单位时,不只要求施工企业具有较高的工程质量、进度、成本控制能力,同时要求中标的施工企业具有较好的安全事故控制能力,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由于安全生产的弱势,带来安全事故损失严重、安全保险费用增高,降低了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在市场准入、工程保险、安全投入产出效益等方面的影响下,使这类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占有一席之地。
建设工程安全论文范文3
1.1破土施工安全管理
第一,对于油库建设现场的地下状况需进行全面考察,对其地质、水文、地下排水及供水管道、电线电缆及不明杂物等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二,指派专业人员进行动土施工方案的制定,并制定实施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1]。第三,对于施工中挖出的坑、槽等也应加强关注,对其内部是否存在一些易燃爆物质、毒害气体等进行检查,将安全事故的发生隐患彻底消除。在确保危险隐患完全消除后,再组织人员进入现场施工。
1.2高空施工安全管理
第一,高空作业通常是指在离地面两米及以上距离进行的施工作业。在工程建设中,为了确保安全管理质量,对于一些能够在地面上完成的工作避免采用高空作业方式,尽可能的减少高空作业次数。在高空作业中,相关工作人员的身心状况均需满足标准要求。针对一些患有恐高、高血压、心脏病的工作人员严禁其实行高空作业。第二,高空作业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因此在作业前需做好全面准备。如在脚手架搭建,在屋顶、杆塔、陡坡、吊桥等地进行作业时,相应的在地面处需做好安全网的设置,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工作人员在施工时,还需注意带好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滑鞋等。在此类作业中所受到的天气影响较大。因此,为了全面确保施工安全,需加强对天气状况的关注,在一些雷电、台风天及时停工。第三,对于安全作业环境也应实行严格化的保护。在高空作业处不可出现除工作人员之外的人观察、逗留。高空作业严禁在不稳固结构上进行,避免出现踩踏事故,导致人员伤亡。
2油库工程验收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
2.1油罐试漏试压安全管理
在对油库工程进行验收时,需对其油罐等容器进行试漏试压处理。第一,依照相关的验收规范完成各类安全试验。第二,在充水试验操作中,需注意对水质、温度及进水速度进行科学选取[2]。第三,针对固定顶油罐的稳定试验,需注意在确保其充水至最高液位后,运用放水方式进行试验。在试验操作中,应注意以一个缓慢的速度做降压处理,避免发生油罐吸瘪事故,在升至试验负压后停止,查看其是否出现变性状况。第四,在针对固定顶油罐的强度、严密性的试验进行中,在其水位处于设计液位的下1米时,应开始实行缓慢充水升压处理。
2.2输油管的试压试漏及吹扫
在输油管的试压试漏、吹扫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较高,如爆裂事故,极易导致工作人员伤亡。因此,在油管试验中,需注意加强安全管理。第一,试压操作时,需注意划定好规定,严禁外来无关人员进入。对于施工现场的来往车辆、行人做严格限制处理。除却在严密性试验中可巡线之外,其余时间不可沿管道巡线。在试验中,如果出现泄漏状况,不可做带压处理。第二,在试漏操作中,介质的选取应为空气。在压力试验达标后方可进行试漏工作,试验采用的压力值应为设计压力。第三,在管线清扫中,应注意相关警示标志的设置,压力保持在0.1-0.25MPa范围内。指派专人看护,避免出现管道爆裂的状况。
3结语
建设工程安全论文范文4
摘要:概述了建筑安全与结构安全的关系,论述了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相关知识,并从建筑设计必须与结构设计相结合、合理确定设计安全度、进行防火防爆设计、考虑建筑结构的耐久性等方面提出了取保建筑安全的设计措施,最后提出了结论。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安全设计
1建筑安全与结构安全的关系
建筑结构安全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结构不安全会导致墙体开裂、构件破坏、建筑物倾斜等,严重时甚至发生倒塌事故。如墨西哥城在1985年9月地震中,不少三角形建筑均遭到严重的破坏。从结构角度而言,平面形状是三角形的结构迎风面较大,在水平风力作用下,它受力的效果,即抗弯曲变形和抗侧移的能力比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正多边形、十字形、工字形、口字形等平面形式的高层建筑要弱很多,而使得建筑物安全性较差。
2结构设计安全度
2.1结构设计安全度的概念
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目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赋予结构以适当的安全度,使结构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所预期的各种功能要求,一般来说,建筑结构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是: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且在偶发事件中,仍能保持必须的整体稳定性,即建筑结构需具有的安全性;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即建筑结构需具有的适用性;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因此可知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是评价一个建筑结构可靠(或安全)与否的标志,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对这些性能的度量,即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可靠度(或称安全度)。
2.2安全度与工程事故
关于工程事故与设计安全度的关系,有人认为国内发生的工程事故与现行规范的安全度没有关系,规范的安全度是够的。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的结构设计方法与现在近似,当时所用的混凝土强度很低,只有110#-140#,比现在的C15还低,其施工手段也很落后,混凝土用体积配合比,人工搅拌,没有振捣器。而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却很少,如北京饭店、王府井百货大楼等一些建筑物,使用至今已逾45年,而且都经过了唐山地震影响的考验,因此可以说,现在的安全事故与结构设计安全度是没有连带关系的。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一些工程事故往往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施工质量差、设计有毛病、结构安全储备又偏低,加在一起终于酿成大祸,这类情况不是由于野蛮施工和管理腐败,较高的安全度总是与较低的失效概率相联系,这是客观规律。
3确保建筑安全的设计措施
3.1建筑设计必须与结构设计相结合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少数建筑设计帅把结构设计摆在从属地位,并要求结构必须服从建筑,应以建筑为主。许多建筑设计师强调创作的美观、新颖、标新立异,强调创作的最大自由度,然而有些创新的建筑方案却在结构上很不合理甚至无法实现,这无疑给建筑结构的安全带来隐患。
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合理确定设计安全度
结构设计安全度的高低,是国家经济和资源状况、社会财富积累程度以及设计施工技术水平与材料质量水准的综合反映。确定工程的安全度在一定程度上需以概率和统计为基础,但更多的须依靠经验、工程判断及综合考虑。
与国际上一些通用标准相比,我国混凝土结构规范设定的安全度水平偏低,有的偏低较多。这体现在涉及结构安全度的各个环节中,如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用的荷载值比国外低,材料强度值比国外高,估计结构承载力所用计算公式的安全裕度低于国外甚至在个别情况下偏于不安全,对结构的构造规定又远比国外要求低。
3.3进行防火防爆设计
建筑消防设计市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现从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两方面来讨论:
3.3.1建筑的防火分区问题
《建规》3、2、1条规定了厂房的防火分区,其中有一点需要注意,即厂房的防火分区是和该厂房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及占地面积有关。虽然《建规》中规定封闭楼梯间的门为双向弹簧门就可以了,但作为划分防火分区用的封闭楼梯间门至少应设乙级防火门。因为开敞的楼梯间也是开口部位,是火灾纵向蔓延的途径之一,也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计算面积。
3.3.2安全疏散设计问题
很多大型商业建筑在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诸如首层中部疏散楼梯无法直通室外、中庭回廊容易滞留人员、首层疏散距离超过规范要求等。商业建筑卖场的疏散距离应执行《建规》中5、3、8第三款(不论采用任何形式的楼梯间,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从房门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的规定,即22m,如再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疏散距离再增加25%,为27.5m。但如果在商业建筑的卖场每家店铺均设有到顶的隔断墙,并设有安全疏散通道,疏散通道两侧的隔墙耐火极限≥lh(非燃材料),房间隔墙耐火极限t>0.5h(非燃材料),则房间门通过安全疏散通道到疏散出口的距离适用40m和22m的规定等等。
3.4考虑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结构耐久性不足已成为最现实的一个安全问题。现在有这样的倾向:设计中考虑强度多而考虑耐久性少,重视强度极限状态而不重视使用极限状态。重视新建筑的建造而不重视旧建筑的维护。所谓“安全”,包括保证人员财产不受损失和保证结构功能的正常运行,以及保证结构有修复的可能,即所谓的“强度”、“功能”和“可修复”三原则。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渴、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大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
建设工程安全论文范文5
【关键词】工程项目;合同结算;监管;合同纠纷
一、建设工程合同结算的含义
一般来说,在工程验收合格后的28天内,承包人要向发包人递交工程决算报告,如果发包人没有该要求的,承包人应该对该工程及相关资料承担临时保管的责任。工程竣工后,工程的验收报告需由承包人发给发包人,验收报告必须完整,结算资料要详细,另外这些事项的完成要在承包人认可工程验收报告的28天内进行。在工程结算报告递交给发包人认可的28天内,承包人不能进行正常的工程资料结算,或者工程结算价款不能及时交付的,要及时说明。
发包人在确认承包人递交的竣工结算资料后的28天内,应该支付工程竣工结算的工程项目款。承包人应该将竣工工程项目资料交给发包人的时间,是在收到发包人支付工程结算的项目款的14天之内。发包人不能以不正当的理由或者拒绝支付工程竣工的价款,如违约,在一个月后,发包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违约金。
二、如何加强建设工程结算的监管
1.提高合同双方的法律意识
健全工程合同条文,严格遵从合同条款形式进行工程结算。
建设工程合同一经签订,就将合同双方捆在了一起,建设工程合同中的所有条文都跟合同的双方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时,如果合同双方对合同中的具体条款,尤其是对工程合同中的违约条件和责任未做具体审查,就贸然签订工程合同,这样工程合同双方的纠纷就将会不可避免了。在工程项目的施工期间可能会产生的一切风险都不要进行口头的担保,应该用明确具体地合同条款形式进行规定。在工程合同中应该有应对可能产生的问题的具体条文,以降低工程建设的风险。因此,在签订工程合同的过程中,合同双方应该对合同条文的严密程度和一些具体的条文进行严格的推敲和审查,尽量避免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就产生纠纷,而终止了合作。提高合同双方的法律意识,健全工程合同条文,严格遵从合同条款形式进行工程结算,以保障工程结算的有条不紊地进行。
2.选择适合的工程价格合同形式
现如今,建设工程合同有三种形式:固定价格工程合同形式、可调价格工程合同形式、成本加酬金工程合同形式。固定价格合同要求工程的承包方必须承担在工程建设施工期间发生的所有的风险,且也要为不能预测或无法想象的意外付出相应的代价,风险系数比较高,因而一般报价也较高,这种合同形式适用于工程量不太大但是能够精确计算,工程期比较短,技术含量不高的建设工程项目;可调价格工程合同分为总价可调工程合同和单价可调工程合同,该合同可以规定调整建设工程的价格范畴,这样可以使工程建设期间出现的不可预料的风险得到合同双方合理的分担,其能适合应用的范围也会比较广泛;成本加酬金工程合同是承包方预付该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并按约定的某一种方式支付工程项目资金的一种合同形式。工程合同的形式选定后,在该工程项目结算审计时就应该严格遵从已经确定的工程合同价款形式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如,某桥梁工程,约定的工程合同价款结算为固定价格工程合同形式,但是由于工程的承包方缺乏经验,没能预测风险,在该工程建设期间市场上的各种施工材料大幅涨价导致该桥梁项目工程发生了严重的资金周转困难,没有能够如期完成该桥梁工程。然而后来在竣工结算时,承包方又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企图逃避误工责任和试图弥补在建材购买上超出款项。然而该桥梁承包工程合同选择的是固定价格工程合同形式,所以该桥梁工程的承包方应当承担合同责任。因此,在工程合同结算时必须严格遵从工程合同条文精神进行工程结算。
3.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建设工程合同结算的监管,尽量避免合同双方发生纠纷
在我国,建设工程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基本上都是通过项目工程合同条文确立的,对建设工程合同监管也是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项目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近年来,经过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对工程合同监管工作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对于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而言,应该把建设工程合同结算监管的工作作为整顿改善和改革工程建设市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使工程合同监管制度进行普及。2004年国家财政部和建设部共同了财建[2004]369号文件《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初步规定了建设工程合同结算的方法和方式。
4.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结算监管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为企业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要做好合同结算监管的工作,首先,就必须要求工程合同的监管人员具有高素质、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求监管人员能够实事求是,公正监管。其次,监管人员还应该具备审核预算、工程标底等工作的能力。第三,监管人员要熟悉合同备案管理,建筑法规和工程招标和投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应对各种工作上变化。最后,在建筑公司中应该实行工程合同监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同样是增加建设工程合同结算监管效果的一项十分重要手段。建议在建设工程管理机构中设置注册造价工程师的岗位,专门管理工程的合同结算事宜,这样就能在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三、加强建设工程结算监管的意义
在我国,建设工程的投资结构主体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投资的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政府投资比例逐步降低,个人出资、多人合资、中外合资以及外商独资等投资主体的比例不断增多。由于利益的驱使,投资主体增多必定造成投资市场的混乱,在工程建设中就会出现许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情况,这必将带给工程的安全和工程质量极大的问题。因此,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遵循建设工程合同条文的精神,加强建设工程结算监管。
建设工程的合同结算直接涉及到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利益,关系工程投资方的投资效益和工程承包方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工程合同结算的监管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对于承包方而言,只有严格按照工程合同如数结清工程价款工程款,才能避免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企业内部运营成本,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投资方而言,按工程合同结清工程价款,才能控制投资的造价,进而赢得更大的投资效益;对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而言,合同结算可以避免合同双方的纠纷,保证的工程竣工接受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承包方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
因此,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结算监管是保障合同双方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减少建设工程安全问题和避免合同纠纷的有效途径,更是工程建设各方共同关心的大事。
四、结语
工程合同结算监管是项目工程建设的竣工后十分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搞好工程结算管理维护建设主体各方利益的有效手段,所以合同的规范性与严密性有益于工程竣工结算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建设工程项目与其他工程不同,工程项目的结算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还可能会碰到各种出乎意料的问题,因此承包方和发包方都应该对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给予高度的重视,应该对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审查后才签订工程合同,尽量避免问题和纠纷的出现,使得工程合同的结算工作能够按照工程项目的合同条文的规定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琰钊.明确合同备案意义 加强动态监督管理[A]. 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 2011
建设工程安全论文范文6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足,对策
建筑业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难度较大,且具有危险性。据统计,建筑业的生产事故频率、灾害率要高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每年建筑业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频繁和严重的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现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1.建筑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1.1政府监管不到位
一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有关加强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行动不力、措施不到位,使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实施有效监管,有些地区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比如,有些地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人员缺编,没有经费来源,没有处罚依据,安监站的安监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免费论文参考网。
其次,管理权和处罚权分离削弱了安全管理的力度。免费论文参考网。有的城市将违反建筑安全生产行为的处罚权由工程安监部门改为城建执法局,使管理权和处罚权分离,削弱了安监工作力度,致使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得到有效整改。
1.2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不够重视
安全责任意识不到位。领导不够重视,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没有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于是就出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不健全,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只写在纸上没有真正贯穿于整个施工当中,甚至有些施工单位根本就不签订安全保证责任书。也有些施工企业没有设置专职安全员,致使安全施工监管薄弱。还有些施工企业没有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施工中出现员工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不按技术交底作业等一系列现象,而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1.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建筑施工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建筑业从事一线作业的建筑工人中,除技术管理人员外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差,也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不高,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二是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且综合素质不高,甚至有些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1.4施工安全监理未认真履行职责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理工作,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但很多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监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免费论文参考网。一些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只重视质量,追求效益,不重视安全,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还不清楚、不熟悉、不掌握,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理职责和安全监管作用得不到发挥。还有些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工作态度消极,不能主动开展安全监理工作,对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督促建筑企业进行整改,不能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致使安全监理形同虚设。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施工现场的合理规划及布置
提高现场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的策划水平,并进行科学的定量化管理。将各种宣传、警示标语、安全防护设施、危险源辩识和控制措施等管理与技术资源都纳入策划范围,并要深入到每个单项工程和施工作业的现场中去。在工程开工前,按照策划内容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由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及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布局力案。通过合理化布局能够充分的展示公司的企业形象。因为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的门户,也是施工企业对外宣传的窗口和企业综合实力水平的体现。只有布局合理,才能为日后的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2抓好安全基础建设,保障安全费用投入
安全教育、培训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活跃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再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也需要人去创造。就以往发生的事故来看,大部分事故不是因为装备不好、制度不完善造成的,而是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大量的违章操作所导致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源头管理,实现本质安全。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和意识及安全技能和行为规范,在企业内形成“人人讲安全、处处重安全、时时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从而弥补一些管理装备上的不足,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
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无序竞争,有一些建设工程项目低价中标,安全生产管理投入的资金不足;还有一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认识不到位,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经济的关系,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没有真正的将工程安全管理所需资金落到实处。稳定可靠的安全环境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的必要途径。所以,我们必须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费用的足额及时投入。
2.3切实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首先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并加以落实。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始终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检查,严明奖惩”。积极主动地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安全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安全生产需要齐抓共管,在采购施工所需材料时,必须选择正规厂家并经安检部门推荐备案的产品。淘汰落后的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安全生产的综合防御能力。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级抓级,逐级抓落实”,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超前预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隐患。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减少降低事故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谢苏丽.建筑施工安全的新对策[[J].中华建筑,2007,(7).
[2]邓龙海.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7,(7).
[3]党宏斌.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努力方向[J].建筑安全,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