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教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营销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营销教育论文

市场营销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

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战略意义

首先,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高等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在办学观念、供给模式和运作机制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发展特点。在全球化的冲击下,随着西方国家大幅度削减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高等教育已日益表现出非公共产品的一面,具有半完全或完全竞争的特性。高等教育市场已逐渐从区域性的个别市场,演变成全球市场。为了应对这一变化趋势,在全球高等教育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许多国家都纷纷制定高等教育对外营销战略,使出不同的招数,利用各自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高等教育的对外营销活动。

其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其规则正在成为我国教育规则系统的一部分,成为约束我国教育国际交往的制度体系。中国“入世”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必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求生存、谋发展。为此,根据中国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制定合适的高等教育对外营销战略,开拓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市场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市场环境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却面对着前所未有的良好的环境。

从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来看,作为教育服务承诺的国家之一,我国可以充分利用最惠国待遇原则,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对外营销争取到更多的权利,使其在与外国高等教育的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我国还可以利用透明度原则,使政府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及时了解其他成员国在高等教育市场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措施,并有针对性的向不同国外教育消费者宣传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发展制度、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以及发展状况等。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利用透明度原则直接参与高等教育服务国际化新规则的制定,为我国发展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争取更多权利和创造更好的条件。还有是GATS规定“一成员可承认在特定国家已获得的教育或经历、已满足的要求、或已给予的许可或证明”,并鼓励成员国之间通过谈判和其他方式互相承认学历。我国高校所颁发的文凭必将得到更多的国家或地区的承认,这将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由于不承认或无法获得学历所带来的市场障碍,为我国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和在国外设立和创办更多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从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来看,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主要表现在各成员国对开放教育服务市场和贸易形式方面的具体承诺上。教育服务贸易有四种方式:跨境交付,指一个成员方在其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的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如通过网络教育、函授教育等形式提供教育服务;境外消费,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方境内向来自另一成员方的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如出国留学和培训;商业存在,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方境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如在其他成员方境内设立办学机构或合作办学;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方的境内提供服务,如外籍教师来华任教、中国教师到国外任教。从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来说,成员国对以上承诺越多对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就越有利。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的统计资料,截止2000年,对高等教育服务作出承诺的21个国家中,有6个对四种贸易方式作出了全部承诺。从不同的贸易方式承诺来看,对境外消费全部承诺的有18个,部分承诺的1个,不承诺的只有2个,这也就是说在境外消费方面,如出国留学和培训贸易方式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在已作出高等教育服务作出承诺的21个国家中,发达国家占将近一半(欧盟12国为一整体计算)。这也就意味着有能力支付境外教育消费的市场相当庞大,为我国开展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提供了丰富的市场资源;在跨境交付方面,已作出高等教育服务作出承诺的21个国家中,有16个作出了全部承诺,3个作出了部分承诺,也只有2个没有作出承诺,这表明在跨境交付方面,作出承诺的国家也占了大部分,这将使我国可以在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以满足国外教育消费者对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需求。虽然目前承诺开放商业存在教育服务方式的国家不多,全部承诺的只有7个,部分承诺的有12个,没有承诺有2个,但总的看来对我国发展高等教育对外营销是有利的。

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的目标市场和主打产品

如何利用以上有利宏观和微观环境,积极大力开展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的目标市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外营销的主要目标市场,从教育消费者角度来看,首先应该是海外华人、华侨,因为国外校友和华人、华侨对祖国传统文化有某种程度的认同感,希望了解祖国的语言、传统文化和现在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教育市场。根据未来学家奈斯比在《亚洲大趋势》一书估计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有5700万人;其次是外国人才市场上,那些为适应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需要而迫切要求获得中国高等教育消费者,近年来有这方面教育需求的消费者也日益增加;再次是对中国文化艺术以及语言感兴趣的外国教育消费者等等。从教育消费的地域角度来看,应该“加强周边,开拓欧美,兼顾亚非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交方针。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所面对的宏观和微观环境,考虑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外营销的主要目标市场,并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我们应该考虑以汉语、中医药、武术和戏曲文学等传统文化科学以及在国际上已经形成具有自身品牌自然科学优势学科教育为高等教育对外营销的主打产品。

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主要形式

为了积极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不仅要有明确合理的目标市场和具有特色优势的主打产品,而且还要有积极有效的高等教育对外市场营销形式。第一应该充分利用教育服务的境外消费形式,继续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为了进一步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我国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民间团体和企业界,以及高校内部相关单位应该进一步提高对留学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留学生教育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解决我国由学校统包统管的、单一的、半封闭的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已不能适应留学生教育快速增长的需要,如校外住宿、学生社团、勤工助学等问题。更好地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类别应该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学历教育的类别可以是进修生和研究学者。并应该对不同类别的留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手段,以促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大规模发展。第二采取教育服务的跨境交付形式,积极有效地发展对外远程教育。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日益提高,汉语就会成为外国友人乐于修习的外语科目,从而汉语教学也会成为我国远程教育一只有力的重拳。而且,通过远程教育,传递的是正宗的、纯正的中国本土文化,相对于各种培训机构之类,会更有权威,更有竞争力。同时在许多学科领域,我国也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这些也应成为教育输出的重要部分。第三利用教育服务商业存在形式,鼓励国内一流大学在海外设立各种分支机构和依托汉语、中医药、武术和戏曲文学等传统文化科学,通过与外国高校合作,在这些国家设立诸如汉语教学中心、中医药教学中心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等,直接在国外招收海外学生,为境外高等教育消费者提供服务。

市场营销教育论文范文2

1.1市场营销实践教材落后

当前我国的市场营销教材主要借鉴国外的相关教材改编而成,因此许多营销模式都是借鉴国外的营销手段,并没有结合我国社会的实际需要,缺乏我国市场营销特色,一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在教材上直接使用本科院校的专业教材。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系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材在实践教学和实训内容的编排方面存在着较大漏洞,缺乏实训内容,理论性知识过多,脱离了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从而造成教学效果与预想目标背离的情况。

1.2考核内容注重理论知识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多以理论考试为主,市场营销专业也不例外,以卷面成绩评判学生的市场营销相关实践技能,这样的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过去几年,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实行过程性考核,把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例如对学生的迟到、早退以及课堂纪律等进行记录,并算入期末考试成绩中,然而这些过程性评价却无法正确评判学生的市场营销实践能力。

1.3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对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而言,如今的专业教师多是刚从高等学府毕业的硕士或博士生,这些教师由于没有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容易在实际的市场营销教学中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必须是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1.4实训基地与市场营销课程的相关度不高

近几年,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经建立了市场营销专业的相关实训基地。然而,其中许多实训基地仅仅是在数量上增加了,在与市场营销课程的相关度方面却有所降低,一部分实训基地与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毫无联系。在真正需要运用到实践教学时,实训基地无法派上用场[1]。这方面的问题在校外合作企业实训基地表现得更为严重。

1.5学校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一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对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管理实践能力的相关方面的教学不重视,认为实践教学的效果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无关紧要;一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学生可以通过校外企业的实训指导人提高实践能力,对校内的实践教学工作考核和评价可以省略,导致市场营销的相关教师在学生的校外实训工作中缺乏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学生在实训过程的学习态度。

2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有效实施策略

2.1确定实践教学的方向

尽管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依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向和教学手段上目标不明确。因此,本文针对不同课程提出相应的实践教学的培养方向和教学手段,具体实施方案如表1所示。

2.2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应该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此外,在学校进行招生工作时,招生人员可以带领家长和学生参观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邀请企业的优秀营销人才到学校召开职业咨询会或营销讲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家长对营销行业的认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市场营销专业的学校中。

2.3增强专业教师的实训能力

由于目前许多专业教师均为直接从高等院校毕业的研究生,缺少一定的市场营销实践经验,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增强专业教师的实训能力。学校可以从两个方面对专业教师的实训能力进行提升[2]。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到校外实训企业学习,学校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本校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如给予顶岗实习的专业教师一定的学习补助等。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企业的优秀营销人才开展相应的市场营销课程,学校根据企业相关指导人员的时间灵活安排市场营销课程。这样的安排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市场营销实践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

2.4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创建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需要建立一套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合作方案,学校定期输送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帮助学校锻炼学生的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积极加强校企的深度合作[3]。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顶岗实习接触到社会对市场营销方面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营销实践能力,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良好规划。另一方面,企业也能够了解学生在市场营销实践工作中常犯的错误,从而可以有效应对即将面临的问题。对在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企业可以培养为储备人才。

2.5学校应该明确实践教育的基本流程

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不应局限在教材当中,而应当以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基础,以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依据,以提升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引导教师制作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市场营销教材。教师可以从实践主体和实践内容两方面入手,确定实践教学目标,对实践教学环节展开设计,展开实践教学的课堂实施活动,最后对实践教学的成果进行评价,从而制作出集教、学、做、练于一体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特有教材,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3结语

市场营销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现代教学手段;学生参与

只有对课程特点有准确的把握,才会相机确定恰当的教法与教学设计。为此,就要首先对课程特点进行精心研究。

一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特点

1)基础性与应用性并存

市场营销学应用性比较强,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市场营销学的内容组织与安排必须要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要注重讲授理论知识,又要注意将传授的基本理论与企业实际状况相结合。

2)先进性和创新性并存

营销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最新理念层出不穷,如营销发展的新趋势,绿色营销,网络营销等,作为教师要将一些前沿的理论适当引入课堂,这就需要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创新。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还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不断提高市场营销的教学效果。

二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研究学生,遵循规律是恰到好处的运用灵活的教法,并进而让市场营销课程焕发迷人的魅力的关键。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设计上要适实的考虑到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应和接受的教学内容和程度。要通过对教材的精心分析,让学生了解所学教材的特点、目的以及如何结合教材特点更好的使用教材。同时,还应让学生知道,市场变幻莫测,除了每门专业课都有不同版本、风格、内容、时间、系统性、质量的教材之外,相关参考资料也很多,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给学生指出主要参考资料可帮助、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率的课外学习。

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引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主要学习内容,交给学生一个以围绕核心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大框架,让学生明确各章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把握,使学生能把握住课程中的本源性的东西。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课外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讨论,扩展知识面,加深理解。预习、复习,案例的研究。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激发学生的个体内在潜能”为教育目标。

三现代教学手段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必要性

为了培养面向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必须采用现代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室的时空限制,由原来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发展到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教学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主要体现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以学生掌握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在教学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引入模拟教学、小组学习等方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的组织形式。重视规范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对营销专业的学生,特别注重对他们的市场营销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了感性认识和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了收集和组织材料、与人沟通和合作以及策划和商业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的创新素质,锻炼了一定的营销技能。

四现代教学手段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表现形式

(一)多媒体教学

这是一种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和解说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教学形式。这种方式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种方式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前、之中或之后。它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广告策略”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适当地通过教学软件向学生播放几则广告,通过教师的评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广告设计的原则”。

(二)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教学适应社会化要求的先导,它强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例如,在学习“顾客接近”时,可在教学中由学生自愿组成3—5人的模拟小组,在设定的情景下,模拟买卖双方完成交易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加深学生对“如何确定和分析准顾客”的理解。教师也逐步由知识传授者和教学监督者变为学习指导者和执调者,同时对于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活跃学习气氛大有裨益。

(三)案例教学

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设计,要求案例来自实践,同时又要经过加工提炼。案例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包括直接和间接、确定和不确定的资料,且答案应是多元的。案例教学能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市场定位”的知识时,先提出背景材料,由学生作为营销主管针对背景材料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由主讲教师进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例到理”,即引导学生运用案例,经过自主合作,群体思维撞击,寻找知识形成规律,发现基本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从理到例”,即给出基本概念,启发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发散思维,以例释理,以例证理,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训教学

这是一种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调查报告一般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做好组织、动员和事后的交流、检查,评价工作。如在讲授“市场营销调研”的知识时,可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5—8人的小组,按照设定的专题展开调查活动,并写成调查报告上交。这种实训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挖掘自己的潜能。

五市场营销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

(一)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时内容华而不实

以多媒体教学为例,许多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会使用许多动画及声音效果还会截取一些影片设置彩色文字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二)不注重专业教师的培训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现代教学手段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在现实教学中,常常是多媒体教学的老师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软件,实训教学的老师根本不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案例教学时老师选择案例时缺乏针对性和理论联系不紧密,模拟教学的模拟场景完全脱离实际情况,专业教师素质较低就无法保证现代教学手段按计划、按步骤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三)只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注重内容的创新

市场营销教育论文范文4

论文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我院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发展也呈现良好态势。然而,在我院高职教育发展一片繁荣、一路凯歌的同时,一些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也暴露了教学中所处的尴尬局面。本文是浅谈了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背景下,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听取并学习了有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报告。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意识到高职院校如果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优势,强化学院特色,亟待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使命。而作为高职教育,强调的是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培养的人才要适应工作岗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专业实践性教学是重要环节。在此,我结合几年来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感触,浅谈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有关的思考。

一、现阶段我院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突破

近年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有所变革,但大多数教师授课的方法大多沿用“原理+例子”的模式。虽然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也力争引进国外案例,但在传统的重原理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影响下,一个“案例”实际上只起到一个“例子”的作用。

2.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强化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动手”的机会,实训、实习时间不多,即使在实习实训期间多数情况下也不过是验证教师讲授的“原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经验的企业营销专家难以聘任

有经验的企业营销专家,特别是高级营销专家大多是企业的忙人,他们不可能按学院较为严格的课程表、严格的教学要求(比如说要求带齐“七大件”)前来学校讲课,且学院的课时酬金比较低,这个降低了企业营销专家来校讲课的积极性。

4.对实践教学深度的探究不够

在评估的推动下,我们学院开展了轰轰烈烈、前所未有的实践教学改革。但受诸多因素(例如经费少、指导老师少、场地有限、实训条件)影响,大多浮于表面,实践教学深度不够,还不能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高质量地完成专业技能训练。

5.实习指导教师指导能力不一,影响实习效果

由于我院许多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且受自身实践能力、社会经验、学历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正确、完美地指导学生完成实习实训任务,从而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6.缺乏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应该说,在市场营销课堂理论教学方面,学院都建立了一整套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尚不是很科学合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利于理论教学质量的监控。而对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却还不完善,没有形成较为规范的质量监控体系。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使得对于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指导教师各行其是,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改革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1.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与亮点方面的重要意义,彻底根除头脑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

2.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凸显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要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应该从改革现有课程体系设置着手。在课程体系中突出显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比例要增加。根据教学实践,专业实训课程的学时占该门课程总学时比例的60%一70%较为恰当,其他各种类型实践教学方式的学时比例也应相应增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突出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地位”。毫无疑问,这种变革将带来学院办学模式、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大转变,因此,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渐进式推进。

3.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中心是以学生的实践教学为主线,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从理论教学中细分出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理论够用”的前提下,切实提高学生专业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为此,需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合适的定位,强调培养人才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要尽快培养出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关键是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符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

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并使之有机地融入教学的实践中。

4.以实践为主导,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改革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及产学合作,因此在教学组织上应以此为指导思想,实施实践主导型教学。以自主创业中各项知识及技能的要求为主线进行教学与实践,并从中突出市场调研、营销策划、产品推销、销售管理等核心能力的训练,采取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的分段式教学,或完全以实训替论教学。

5.强化模拟实训室的建设,建立与实践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

模拟实训室是实践性教学体系得以实施的基本载体。虽然学院建有基础会计、电子商务等有关课程的实训室,但实训能力、实训效果却差异很大,且还没有真正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室,应该说,真正能够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的并不多。因此学院要加大投入,尽快建立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室,在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环境的仿真性。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会更有利于实践教学。

6.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实践模式,拓宽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

校企合作能使高职学校教育和职业社会培训相辅相成地发展。通过社会培训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课程的设置。产学合作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通过产学合作,既可以实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优化,又可以增强实践性教学的针对性。目前学院虽然与一些企业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但其合作的深度还很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合作的具体方式。

参考文献

[1] 雷平: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07年第03期;

市场营销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艺术教育;儿童音乐艺术

迄今为止,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对儿童艺术各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儿童动漫、儿童影视、儿童广告、儿童游戏、儿童音乐、儿童美术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使得儿童艺术越来越成为儿童精神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从近些年看,针对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缩水现象。造成儿童艺术整体研究结构上的失衡。以下将简要评述儿童音乐艺术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

“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音乐与幼儿生活的联系,注重幼儿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有机整合,提倡幼儿自主地感受、体验、探索和创造音乐,鼓励幼儿独有的个人感受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并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等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为该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有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李亚丽《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金亚文《音乐教学审美功效研究》、周洁嫦《音乐教学要善于创造美》、林白玲《从审美的角度调动学生音乐的兴趣》、程英《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初探》、陈岚《谈音乐审美教学法》、郑丽《幼儿音乐游戏中的审美体验》。

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

在儿童音乐领域,如何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一直是儿童音乐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这方面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也是最多的。为了能更清楚地呈现,笔者对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1.以国外著名教学法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覃晓宁《铃木音乐教学法给音乐教育的启示》、李琦《浅谈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育》、刘文靖《奥尔夫教学法浅识》、娜仁其木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小学音乐教学》、梁燕《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影响》、徐颖《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给我们的启示》、陆建珍《美国综合音乐感在教学中的运用》、崔伟《探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教育观》、谢春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的启发》。察觉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构成》。2.以针对目前儿童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刘莉萍《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及创新途径研究》、张卫民《点击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异化现象》、张占春《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反音乐教育”现象》、赵大刚《谈幼儿音乐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误区》、吴欣光《小学音乐教学误区》、侯杰《对综合艺术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3.以教材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赵继红《幼师音乐教材改革初探》、韩天寿、吴霞飞《从幼儿音乐教材视角谈学前教育管理缺失――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调查分析》、《小问题、大思考――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的调查分析》、王信东《云南省小学音乐美术乡土教材建设与研究》。4.以儿童舞蹈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夏珊珊《浅谈幼儿舞蹈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吴婉媚《儿童舞蹈教育浅探》、陈波《浅谈幼儿舞蹈的童趣性》、王萍《浅谈幼儿舞蹈的学与教》、赵焕生《浅谈幼儿舞蹈的编排技法》、齐娟《幼儿舞蹈教学新探索》、商策《浅谈幼儿舞蹈的创编艺术》、杨秀敏《幼儿舞蹈教学的生命线》、樊星《论基本功训练与幼儿舞蹈教材开发》、文畅《兴趣培养―幼儿舞蹈教学的成功所在》、朱宝仙《少儿舞蹈活动的几点思考》。5.以儿童钢琴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张应辉《儿童钢琴现状思考》、康晓蕴《浅谈儿童钢琴教学》、姜晓琳《怎样培养儿童的钢琴兴趣》、张丹宁《儿童钢琴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陈宇兰《谈儿童钢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杨振《谈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儿童钢琴教学》、罗魏《论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海宏《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几个心理问题》、李斯娜《学前儿童钢琴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薛瑾《儿童钢琴学习心理问题初探》。6.以儿童声乐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田丹《儿童声乐教学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臧欢《儿童声乐快乐教学初探》、魏桂珍《谈儿童声乐教学》、唐建平《儿童声乐教学的作用与训练方法》、赫嵘《关于从事儿童声乐教学工作的初浅探析》、张郁《儿童歌唱教学与训练》、李福《论赏识教育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宁馨磊《声乐早期教育中的快乐教学》、秦玮蔚《儿童声乐教育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李宝秀《浅谈儿童歌唱教学及兴趣的激发》、陶小卫《儿童学习声乐的教学体会》。

三、从儿童音乐心理角度进行的研究

儿童音乐心理研究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基础课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的:1. 从幼儿自身审美心理建构的角度,来说明幼儿音乐审美心理功能的发展与培育。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杜悦艳《论学前儿童音乐审美经验的建构》、薛瑾《钢琴教育与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魏欣《论音乐审美教育的心理功能》、尹娟《浅议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化教学》、孔起英《论儿童审美与艺术行为的心理机制》、印小青《论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发展的三个标志及特点》、张富生《音乐美育中的心理因素分析》。2.从幼儿智力发展的角度,来研究音乐教育对于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王子婴《幼儿音乐创造力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郑虹《儿童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霍华德•加德纳《艺术•心理•创造力》、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李芳《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杨望舒《幼儿多元智能中的音乐领域》、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武艳《多元智能理论对舞蹈教育的启示》。3.非智力因素对儿童音乐心理的作用与影响。张静《在音乐活动发展幼儿非智力因素》、张双琴《歌唱于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王诗春《浅谈钢琴学习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孙伟《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李馨怡《幼儿钢琴教育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分析》,余红梅《挖掘音乐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4.从美育的角度探讨音乐教育对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作用。修海林《美育与音乐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秦艳《幼儿音乐素质的结构与要素分析》、沈建洲《幼儿艺术教育的性质》,李小琰《童心•童话》,张殿柱《美育与儿童的全面发展》。

从上述研究成果看,我们可以看到从教学策略角度研究儿童音乐艺术教学的研究者是最多的。可以说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一般的选题范围。因为这一选题的研究者多是从事普通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在自己的研究或工作范围内选题,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从研究内容上看,大家研究的内容多是对儿童音乐艺术教学实践的思考与反思。当然,这其中不乏研究角度新颖、论述精彩的论文,但数量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感觉难有新意。因此,要想在这一领域进行突破,必须要求研究者避免材料的堆积,避免对问题表面的分析,应突破传统儿童音乐艺术实践的研究模式,过于阐述具体而细微的问题,而忽略将儿童音乐艺术领域中的理性思考纳入到实践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去,利用理性层面的辩证性思维来看待儿童音乐艺术感性层面的问题,从而获得客观、深入的结果。其次,从审美角度进行的研究成果也是很多的。“审美”是这些年来音乐教育领域出现的热门词语,可以说针对音乐教育中审美层面的研究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这是人们对音乐教育本质了解越来越清楚的表现。很多研究者纷纷从审美的角度展开对音乐教学的分析,其中又以对基础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最多。在“审美”这个热点、焦点上选题,这本身就意味着更受人关注,因而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我们看到在2004年郭声健博士撰写的《音乐教育论》书中,就对审美教育做了深刻的分析,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此后,更多的著作与论文开始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价值展开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数量很多,但往往多是泛泛而谈或者说是现象罗列。许多论文有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跑的感觉。因此,如要从审美角度进行思考,必须要求研究者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或者在别人不同的层面上选题,或者要从新的角度选题。从学科边缘或交叉点上选题,已成为未来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的一个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从两门甚至更多的相关学科上进行较深较独到的研究,也形成了一批有一定水准的科研成果。比如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等论文中涉及的学科就包括了心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知识内容。其实,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里,完全可以将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这样会有效避免撞车,较易获得突破和取得成果。比如湖南师范大学吴跃跃教授国家教育部课题《音乐教育对少年犯的教化功能及实践研究》将音乐教育学、犯罪心理学结合起来。魏豪扬硕士论文《社会音乐教育之音乐艺术培训市场营销研究》是将音乐教育学、文化策划学、市场营销学结合起来,对社会音乐教育活动中包含的客观存在的市场经营管理实践和现象进行解释和阐述。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当然,这类选题要求研究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跨学科综合与分析。否者,就会感觉一知半解而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最后,从冷门和盲点上选题,也是目前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冷门和盲点,或是因为远离当时的焦点、热点,或是一时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问题。或是尚未被绝大多数人意识到的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有,但还不多。比如以上列举的论文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体现。这样的选题由于有其本身的价值所在,一旦其价值被人发现,研究出成果,便会向热门和焦点转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相信这类选题还不少。

综上所述,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占据着勿庸置疑的主导性地位。这样的研究成为热点,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从国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内容来看,艺术与多学科知识的结合,特别是将心理学的实证方法运用于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已成为研究的常态。因此,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增加更多有价值的学术研究生长点,是我们儿童音乐艺术研究者急需要做的工作。毕竟,儿童艺术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可能性;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亦当如此。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

乐出版社,2006

[2]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幼儿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市场营销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二元制;课程体系

引言

随着房地产服务性行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房地产行业逐渐向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服务内涵逐渐趋向丰富,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国内房地产经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尚不规范,服务质量不到位,部分房地产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职业道德不强、服务不规范,从而导致了工作开展困难、企业效益差。为贯彻落实住房城市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建房[2016]168号)精神,鼓励中介从业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房地产行业迫切需要现代职业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二元制”人才培养新模式,来进一步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这些政策法规,为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职业环境。因此,根据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特点,设计相适应的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

“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青少年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这是一种企业与学校配合,实践与理论密切联系的职业教育制度,目的是培训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企业承担了其中大部分的经费和主要责任。接受“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要双倍甚至更多于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时间。企业是实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学生们在企业里的身份是学徒。

二、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目标

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国家高职教育的要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核心,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新机制,以“招工招生一体化、企校主导联合育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目标是:

(一)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

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模式主要是培养房地产企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利用所学的房地产经纪、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或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能否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关键在于能否构建起反映这一本质特征的课程体系。因此,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依据。

(二)以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

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标准要结合企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学生通过在校企的三年学习和学徒,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而且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又能顺利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课程方向

现代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出发,以职业岗位能力的素质培养为核心,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构建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包含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开发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要对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业务的具体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应依据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岗位划分专业方向,设计课程体系。

(四)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

根据企业对岗位和能力的要求,把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把专业基本知识渗透到专业实习、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将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从而构建“工学交替、能力递进、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教育方式全程化的“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三、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考试办法

招生对象主要为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在职员工。企业和学校共同作为培养主体,由企业和学校提出招生对象、专业、规模等需求;由省教育主管部T授权有关高等院校,采取“文化综合知识考试+专业基础考试与岗位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办法,单独组织考试和录取,开展专科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职工进入企业后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选拔出学徒班,并在学校和企业完成学业,形成职业院校教师、师傅、学生(学徒)共同参与的“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模式

以企业与学校二元主体、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企业与学校二元管理、企业与学校二元评价、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二元证书、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二元学制为主要特征,以全面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教学方式

采取“校企双主体、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校企对接技能岗位要求,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与学校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集中与分时授课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主干专业课合作企业参与率达到100%。学校应结合企业生产管理和学徒工作实际,采取弹性学制,实行学分管理。允许学徒合理安排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

(四)课程体系

适应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专业教学计划,共同研究整合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以及技能实践课,共同开发融合专业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生产规范、职业素养于一体的教材、课件等,形成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五)实训环节

企业要为学徒提供符合产业发展最新技术和技能岗位最新要求的实习实训环境。学校、企业共同研究制订实习实训计划和教学大纲。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要求,制定岗位实习实训考核标准,探索建立实习实训标准动态更新机制。积极推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学徒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团队式、项目式实习实训模式。专业课程实习实训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达90%以上。

(六)考核机制

建立以学徒自我u价、教师评价、导师评价、企业评价为核心的学徒学业成绩考核机制,校企共同制订学徒管理、教学管理、质量监控、教学实习安全责任、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等制度,从制度上保障项目实施;积极构建学徒班第三方评价考核办法,将现场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相挂钩,由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学徒岗位技能进行达标考核,课程合格即获取房地产策划师、助理市场营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四、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在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职教专家、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师傅共同参与,按照“岗位资格标准”,结合本专业就业需求和岗位能力培养,形成了基础素质、职业岗位能力和和综合实训等模块为主要特征的适合房地产专业“二元制”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一)基础素质模块

基础素质课程是为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服务的,开设基础素质课程使学生了解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以便于以后各部分内容的学习。基础素质课程包括房地产基础知识、行业透视、经纪人职业素养、门店接待、经济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等。

(二)职业岗位能力模块

职业岗位能力主要是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两个方面的培养。

1.专业核心能力对应课程。包括房地产营销与策划、房地产金融实务、房地产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法规、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经纪实务 房地产估价技术等课程。

2.专业拓展能力对应课程。包括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广告营销、商务谈判技巧、客户纠纷处理、商务礼仪、团队建设等课程。

针对以上职业岗位能力对应的课程,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理论课程教学;制定独立的考核标准单独考核课内实训课程;根据能力、技能培养规律,合理安排实训进程,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三)综合实训模块

在综合实训课程建设中,坚持以专业课为主体,以技能培养、实训操作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岗位合格为目标。贴近工作实际,强化能力培养。结合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以及本地区对人才的需要情况而设立综合实训课程,有针对性地完成就业上岗的培训,为就业上岗做好充分准备。综合实训课程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校内实训(包括房产交易实训、房友软件操作实训、交易过户实操等)、企业轮岗实训(包括门店接待实训、面对面销售实训、客户纠纷处理实训等)和毕业论文等。

五、结束语

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改进了高职校企合作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知识理论逻辑为导向的不足,结合“二元制”职业培训教育理论,对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延展课以及集中实训课进行整合,形成适应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开发要有一定的“弹性”, 使教学内容能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推动建立以学校、企业二元主导的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实施“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通知(闽教职成〔2016〕10号)文.

[2]王平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职业教育论坛,2014(7).

[3]陈妹彦.高职涉外酒店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设计.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