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段考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历史段考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历史段考总结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1

学校辞职报告范文篇【一】

您好,首先非常感谢这一年来您们对我的关心及照顾,让我学到很多也体会很多。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很多工作上的疏忽和缺陷您们都能宽容我并时时教导我前进,更是让我由衷的感激诸位院领导大鉴:

我在学校任教的续签合同,到明年元月15日将届期终。据合同规定,如一方有变动意向,应在到期前九十天知会对方。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在到期之日,结束我在本院的教学。

以下是我对决定的说明:

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当我对体制背后的国情渐有更深的认知,最妥善的办法,乃以主动退出为宜。

五年期间,我的教学处处被动而勉强,而光阴无情,业务荒废,我亟盼回到画架前独自工作,继续做个体艺术家。

我深知,这一决定出于我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国家的进步在于:个人可以在某一事物上抱持不同的立常我的离去,将中止对教学造成的浪费。

目前,第四研究室两位xx届博士生刚毕业,尚有xx届与 xx届在读博士生各一名,xx年、xx年毕业。另外,今年招进本研究室第一批研究生共四名,xx年年毕业。我的请辞,与这六名学生的学业有所冲突,如何解决,愿在我退出的前提下,与领导协商可行方式,恪尽己任。

兹付附件之一,是去年北京外办转请本院外办要我书写的述职报告,经已呈交,因所涉不包括今年,故略作补充。附件之二《教条与功利》,是前年应本院研究所教改会议要求所写,因写在纽约休假期间,回国过了交稿期,迄未呈交,今原稿附上。附件之三《我对本院‘学术评价体系报告’的意见》——这三份附件坦率陈述了我对教育体制与本院教学的质疑,谨愿诸位对我请辞的理由有所了解。另有附件之四及附件之五,希请垂顾。

本报告,将同时呈交清华校方、外办、人事办各一份。我的职衔、工作、居留及医疗等证件,合同到期时将会上交,俾便注销。目前借住的团结湖教工宿舍,其入住性质始终未获解释,何时搬离,听候指示。

再次衷心感谢学院对我的重用与信赖。我与自己的职称实难匹配,深感惭愧。五年教学是我弥足珍贵的人生经验,虽以请辞告终,但我对本院与教学的感情,恐怕比诸位所能了解的更深。

预先感谢院校领导予以批准。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

时间:

学校辞职报告范文篇【二】尊敬的学校领导:

首先感谢之前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让我担任1005班的班主任工作,也感谢1005班所有的任课老师及学生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从XX年8月底到XX年11月中旬,我担任1005班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竭尽所能,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虽然尽自己所能,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些疏忽或能力不足,所以,不能用十全十美来总结自己这一年多的工作。

我想,可能的确是因为自己能力有限,让自己在做班级管理工作时顾此失彼,所以在各次的月考,段考,学科竞赛或期考中,1005班都从来没得过一次第一。也许正因为这样,使学校产生了拆分班的想法。

然而,1005班在各次的段、期考中,前十名还是有人的,最差一次是上学期的期考,只有一人上前十,且是第十,但很多次还是有两人上前十名的,比如这次的段考,就有两个上前十名,一个是并列第二,一个是第四。从均分上看,月考时,在删除人数前,1005班只有英语是第五的,删人数后,就有三科还是四科是第五了,然而1005班只删了一个;段考时,1005班总均分第四,比第五的多了大概10分,比第四的少了大概4分,也只有英语和历史两科排第五,且历史与各班差距并不是很大,5分内,英语差距比较大,有9分左右。在删人数方面,1005班删了2人,一个是原1007班,一个是原1008班的,他们都是学校领导放上来的,但还有一个是原班的,开学时本应下放,听说是校长让留的,是班里原来成绩排名的最后一个,本次段考的倒数第三,不知为何没有删除,本人也没多问,因为本人觉得是领导的事,也不是很计较,倒数第一名的和他差距还很大呢,是本学期才转来的呢。校长总结到英语时说,可能是班风吧,因为英语同为一个老师上的(本人不敢苟同,因为还有其它科,同为一个老师上,不见得都差距同样大)。在前一百名中,1005班只有15名,按平均的话,少了5名,其他本人没去数过,在前200名中,1005班有40名没能占其他班的名额,但可以说是够本的。

月考前,就有领导说要拆分班,当然我无法理解学校的意图,因为学校也没人跟我们班主任说明过什么,或怎么拆分班的方法。1005班的学生在段考听到成绩后,都非常高兴,因为各科成绩,和总分排名1005班都还不错。我也高兴地告诉他们不会拆分班了,因为,我问校长,拆分班的事情时,校长说不清楚有这件事,我又问岑副校长时,他说不分。在家长会时,我还向家长说了不分班的事,因为班里的很多家长在开家长会前打话问过我。我也在星期天的晚自习时公布了新的宿舍管理方案。

然而,到星期二时,我感觉我受到了愚弄和侮辱。我无法面对学生和家长,他们会怎样看待我呀?我欺骗了他们,他们会这样想的。无法面对各位教师,因为这个班因为差而被拆班,拆班的理所当然的原因。

从情感上而言,我非常乐意与学生相处,解决学生中的问题,帮助他们的成长,愿意在班主任这一岗位上继续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能力上而言,我也相信在相关领导、前辈的指引帮助下,我的班级管理工作能力有长足进步,这也是提供给我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成长机会。但所有感受中不少的困惑让我暂时不能很好得调节自己的情绪与认识,在心态方面有不少偏激之处,我想,这并不利于现在的1005班的班级管理(现在的1005班学生,有很多从前面五个班下放来的学生需要老师帮助调节情绪)。同时,这种烦躁的心理也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在这种焦虑不安中偏头疼的老毛病更让自己的心情烦躁,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果,我不给自己较长的时间来梳理自己的感受,反省自己的认识,调整自己的心态,只是凭着一时冲动与卤莽,硬着头皮继续做班主任工作,我估计,很多事情可能会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辜负了学校相应领导、前辈对我的信任与帮助,也是对现在的1005班学生不负责任的。

此致

敬礼!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2

前些时,和一帮诗人朋友来到古都安阳进行文化朝圣之旅,并借此寻觅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诗性,对处于这废墟之上的小屯村,我似乎有着特殊的感情。这感情二是源自对这块土地上我曾目睹过的一段考古时空的记忆,二是源自对惊天地泣鬼神的中国文字的敬畏。第一次来到安阳小屯是在三十多年前,当时正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人员在此做考古挖掘,没有遮拦的田野里矗立着的灰褐色的帆布大篷格外显眼。站在篷子外边向里张望,只望到一派繁忙的神秘。尽管当时的帆布篷子把我与篷子内的四千年前的时空隔在两处,但那篷子却强化了我对那段我目睹的考古时空的记忆,也强化了我对甲骨文的认识。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三十多年后,在我要做这篇关于文化传承的文章时,那段我目睹的考古时空,竟然成了策动我此时写作激情的动机。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又一次站在安阳小屯这块长麦子也长“文字”的土地上时,我想到了南阳南召的一个人,他叫王永民,他开创的汉字信息技术“五笔字型”叫“王码”。就是这个从南阳盆地长出来的汉子,在世界都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并宣布汉字在信息时代已经寿终正寝之时,毕五年之功发明五笔字型——王码,解决了汉字进入电脑的世界性难题。也就是说,当计算机以信息革命之名改变这个世界之时,王永民以他的“王码”改变了计算机的世界,同时也续写了汉字文化与汉语文明的历史。从此,王永民被人们誉为当代的毕异。

从公元前两千年到公元后两千年,从安阳到南阳,从甲骨文到毕昇再到王永民,从把汉字刻在甲骨上到把汉字装在计算机里,这中间有着四千年的时空,也有着从中国到世界的距离。在这广袤的时空和诡谲的世幻里,我似乎看到一个令人惊异的现实和一条真实可靠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路径。这个令人惊异的现实是:传说中创造汉字的祖宗仓颉是河南人,或者说是中原人;有史可考的汉字文明的源头在河南,在中原;毕昇虽不是河南人,但王永民是河南人,是中原人。关乎华夏文明的汉字大体上与中原人有关,这让一个身为中原人的我感到荣幸与骄傲。在荣幸与骄傲之余,我也曾较为理性地思考过这一问题,觉得总是中原人推动汉字文明并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必然。毕昇就不是中原人,历史上不少为汉字书写作出贡献的先贤有中原人如李斯、钟繇、蔡邕、王铎,也有不少先贤不是中原人,如颜、柳、欧、赵四大楷书名家。那么,历史的必然是什么呢?事实证明,推动华夏历史文明发展的,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所有儿女子孙,无论他在中原还是在边陲,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大家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人,都有责任把我们先祖创造的伟大文化传承光大。而中原人呢?过去是传承和光大华夏文明的中坚力量,现在和将来仍应该是传承华夏文明的中坚力量,这应该是历史的必然。

其实,是不是中原人推动了汉字文明的发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汉字文明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对我们今天的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来说,有着更为广泛的启示性意义。我们知道,从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到用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汉字,这中间经历过用于书写的材质、工具和用于印刷的材质、工艺与工具的极大变化。而每次变化,虽不像计算机信息处理那样对汉字的使用有着生死存亡的冲击,但每次变化都在考验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创造能力,这样的说法应是合理的。这种对创造能力的考验历程,或者说,汉字文化传承的历程,给我们今天所说的更为广义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路径与方法,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经验。我把这经验大体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点似乎可资参考。其一,文化传承离不开文化创新,只有进行不断的创新,才有可能使宝贵的文化财富源远流长地传承下去,这一点是从汉字文化始终保有创新机能和始终有着生命活力上得到的。其二,文化的创新不是在割断历史的前提下进行的,而是在对文化史实有着充分的敬畏和创造性利用的基础上展开的。其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能把文化当做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独立存在的、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而应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建构我们新的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生活方式。文化传承不是恢复几个文化表演节目,也不仅仅是修复几个古建筑,更不是造几个仿古景点,而是按照某种文化指令或文化技能展开的实实在在的有着文化内涵的生活。这正是“王码”五笔字型被广泛运用在信息技术改变了计算机世界的格局这样一个文化创新成果带给我们的启示,用文化的语言来说也是一个“神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是为了推动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都是为了推动生产力的进步,都是为了使我们的精神人格更加高尚,都是为了使人类的理想更加高远。如果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做一种文化收藏。当做文化自身的自救或自乐活动,那么,这样的事我想还是不做也罢,杜绝最好。这最后的一点,亦是我从汉字文化的创新中所想到的。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3

高三年级副主任 )

一、本人分管工作

本学期,我负责高三(2)部教学管理工作。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本人全面落实、执行学校和年级组的教学工作计划与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以“教学六认真”和全面推进“1+1”高效课堂改革为准则,深入细致地做好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坚持做好高三(2)部教学方面的检查、考核和评比工作,坚持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对各个教研组和每位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周查、总结和月评比,并把检查的结果与每位老师的每月的教学奖励直接挂钩。一学期以来,在学校的各项检查评比中,我们高三(2)部的教学工作有三个单项工作两次受到表扬。在期中期考试中,我们文科部的总体成绩有明显的进步。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教学工作

1、本人积极参加学校、年级组织和各级各类业务培训;研读了《教学管理手册》、《泗中教科研》,全学期听了路阳、王铁军等学者的数场报告,做了读书笔记,并按学校要求写了心得体会。业务学习,使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上的帮助。

2、全面推进“1+1”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与各学科教研组长一起探讨高效课堂模式的标准,以实效为根本,坚持上好每周一课;和语文组的同事密切配合,精心编制每一个“导学案”,在高效课堂理论的指导下,全面优化课堂结构,牢牢把握“1+1”课堂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

3、本人任教的高三(27)、(28)班的语文学科在第二次阶段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本人分管的美术专业培训工作,在省统考中取得了达线率和高分段人数历史最好成绩。

二、存在问题

1、在抓教学管理工作中,落实“一惯性”原则的力度不够大,有时还存在着临时突击的现象。例如,在检查之前工作听课较多。

2、在工作方面,表率作用发挥不足,整个部内科研、学术气氛不太浓厚。

3、美术班学生因学专业的时间较长,势必影响文化课成绩。

三、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的艺术性,在工作中起到表率作用。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4

关键词:主动学习历史;学法指导;学习氛围

初三是初中学习生活的冲刺阶段,无论学校、教师或学生都非常重视。而传统的历史复习课总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一种从属的、被动的、依附的地位中,这样不利于学生日后学习和工作。本人根据这几年初三历史复习的实际情况,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人翁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口、动手,让课堂成为学生创新、展示才能的平台,获得成功的乐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尝试,以期抛砖引玉,集思广益。

一、真切关爱学生

对每一件事情,对每一位学生都漠不关心、冷冷淡淡的教师,在课堂上是无法溅起美丽的浪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也无法与学生形成强大的合力达到师生共鸣,教学效果当然就大打折扣了。几年来的教学生涯沉淀的一种难以言状的社会责任感,驱使着我,鞭笞着我:不求每一节课都精彩,但求每一节课都尽心、尽兴,尊重学生,让学生感觉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我用教师的真诚去换取学生诚恳的学习态度,用教师的真情去换取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师生之间这种亲和力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

初三的学生学科发展不平衡,有的甚至各科基础都较差,但我从不排斥他们,也从不自私地强迫他们花过多的时间在历史这门功课上,而让他们多注重学习薄弱科目,以弥补整体实力的不足。在课上、课下我都向学生灌输这样一种思想:中考最后的考分是各科的总和,哪一门学科落后都会影响到你的整体成绩。分数是你用辛勤的努力挣来的,前途也是你自己要认真把握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许多学生在我一年的细心关怀和指导中茁壮成长,最后中考都能如愿以偿,也给教师以满意的回报。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实践证明,消极、冷漠、沉闷的学习气氛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生动、积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则符合学生的求知欲,会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其主人翁意识。多年来我任教初三历史课,在上第一节课时,总是坚定、自信又面带微笑步入教室,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学生,然后直接点题:初一初二不管怎样,都是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想,你们面对的是现在,在这一年里,我们要并肩学习,共同进步,相信我们会达到双赢的。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迎来的将是学生对主动、积极和全身心的投入。

在平时,对于上课开小差或打瞌睡精力不集中的学生,我不是熟视无睹,也不是大发雷霆,而是告诉他们试着认真听课,终归会有收益的。对那些不愿听课甚至睡觉的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这样轻松、平等的气氛中,学生比较认可老师,心态也比较平和,对所学的知识记忆牢固,思路开阔,思维敏捷。

三、恰当的学法指导

恰当的方法指导是关键。课堂45分钟的容量毕竟有限,学习历史,切忌不分重点,乱背一通。在应考过程中,暂时性记忆并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更不能提高运用能力,只是暂时的应急措施。恰当的方法在历史学习中起关键作用,我的做法是:课堂是最重要的吸收知识的环节,要求学生对老师透彻生动的讲解要做好笔记;课余还要温故知新,这是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的阶段。如果说课堂容量是有限的,而课后的容量则是无限的,教师的指导不仅在课堂,更要注重课后。(1)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制订出总体规划,再制订出各个阶段、各个单元及章节的复习计划。在制订计划时还要指导学生按先总后分的原则、先综观全局,搭起总体知识骨架,树起知识树主干,然后再细致地复习,掌握各章节子目的详细内容,使“知识树”枝繁叶茂。在我的班级里,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份复习计划。(2)受遗忘规律的制约,复习全过程必须始终连续进行。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历史复习只要最后集中时间背诵几天,中考就可以得高分,这是错误的。因此要教育学生坚持天天学,不可贪求多快。同时,要指导学生坚持学新忆旧,边学边巩固,编制复习提纲,利用归类法、联想、列表、回忆、批注、建立错题集等,提高复习效率。

四、完善的教学方法

在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变革、完善教学方法,以使师生之间的这种合力达到最大。由于初三一年复习的容量大,所以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过关斩将,所有的知识点认真、仔细、严密地讲解复习;第二阶段以习题为主;第三阶段考前心理辅导。

针对这种情况,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很注意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点拨下自行梳理,内化知识,以保证基础知识的落实。要求每个学生自行设立基础知识体系专题本。把知识本分为:章节、阶段和专题三大知识体系。每复习一个单元要求学生自行做知识网络图,每周上交一次。由教师批阅后评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出来,以示鼓励。这样既可以落实基础知识,并且学生在做知识网络图的同时归纳整合,理清线索,慢慢的,这张知识网络就在他们的脑海中构建起来,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成功感。同时我把近五年的中考选择题按章节印发给学生(把今年不考的内容删除),要求学生每周根据中考选择题的考点为基础,重新从另一个角度出一道选择题。每天出三道,每周交给教师检查。这样我根据他们出的题目,把好的题目摘录下来用作平时课堂小测,当然每道题目标明出题者姓名。这种做法很有实效,学生可以自主地掌握和熟悉中考题和考点,又可以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中推动他们自身不断进步。最后,让学生自行总结考试情况(包括自己的考试和近五年的中考情况)。在平常的考试中要求每个学生自行设立改错本,把每次考试中做错的题目抄录下来,并对题目进行评析。这改错本是十分重要的,要求学生在每次考试前认真复习,改变自己在做题中固定思维,提高得分率。在第一次模拟考试后,要求学生把近五年的中考主观题找出来,并要求他们找出近五年的主观题的答题规范和出题的规律。从中使他们更进一步了解出题人出题的目的,让学生自行把中考的神秘面纱揭开,让他们感到中考并不难,并不可怕,从而树立自信心。考前的最后阶段以鼓励、表扬、安抚方式对待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坚强的自信心,勇敢面对中考的挑战,沉着稳定应战。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5

【关键词】施工项目管理;成本控制;解决问题

1. 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项目成本管理(project cost management):承包人为使项目成本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所做的预测、计划、控制、调整、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管理工作。项目成本管理就是要确保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项目,具体项目要依靠制定成本管理计划、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四个过程来完成。项目成本管理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为确保项目在已批准的成本预算内,尽可能好的完成而对所需的各个过程进行管理。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的“窗口”,生产和管理的基点,经济效益的源泉。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项目的运作质量,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项目成本管理直接制约着项目的经营成果。项目成本管理是承包人为使项目成本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所作的预测、计划、控制、调整、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管理工作。它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运用必要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对物化劳动和劳动消耗进行计划、组织和监督的一个系统工程,从项目中标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的每个环节,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2. 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2.1难以控制投标费用。

随着建筑企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如果报价成本高,就意味着生产费用高,使企业在投标价格上丧失竞争优势,如为了中标而盲目压价,则会使项目的耗费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致使企业亏损。有时投标单位为提高中标率,在报价时恶性竞争,相互压低报价,使造价降低幅度达到预算成本难以接受的程度,造成项目先天不足,严重制约了项目的效益水平。再者,由于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尚不规范,在财物投入上难以控制,投入和产出效益不一定配比,投标费用占企业管理费的比例偏大,且有逐年上升之势。

2.2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需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如果施工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工人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而造成人工费的浪费;如果材料管理人员现场数据不精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搬运费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会使工程成本增大。由此可见,财务人员只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的误区,就不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另外,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上普遍存在着重事后轻事前,重静态轻动态、重短期轻宏观、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习惯按传统思想观念想问题、办事情,靠完成产值来扩大投资,谋求业主多计价来实现成本盈利;在施工企业内部形成只要完成任务、质量达标,就可以评先进、树榜样,忽视了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

2.3资金管理缺乏预算控制。

工程项目前期资金宽松时,没有预留储备资金,花钱大手大脚,工程中期盲目促生产赶进度,忽视工、料、机计价与拨款程序,甚至出现超拨款现象,工程后期尾款与质量保证金追讨不力,变更补偿及材料补差工作不及时,整个项目及建设期间资金使用缺乏与工期配套的供求预算,资金使用往往前松后紧,使用成本较高,财务费用上升。

2.4缺乏合理的奖惩机制。

(1)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成本费用控制的主动权绝大部分在项目经理手中,但目前成本管理模式中项目经理的责权利没有充分落实,工程项目管理最终实现的经济效益的高低与项目经理、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个人经济利益无直接关系,因此项目经理不可能在直接关系成本费用高低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等方面去节约和控制,责任指标与工作职责不对应。例如,有些施工单位将整个项目材料费节超与材料供应部门人员挂钩,而材料供应部门人员根本管不了现场施工时的材料节超,其结果是受奖和受罚稀里糊涂,受奖别人不服,受罚本人也不服,这也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难点。

(2)成本管理的考核与薪酬相挂钩,考核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关系着能否调动各类人员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积极性。坚持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奖罚分明,是促进项目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是降低成本的关键。目前,一些施工企业因为责权利不相对应,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不利于调动积极性。如果没有事先确定奖惩办法和指标,每一年度或项目完工后“酌情”进行奖励,只奖不罚,奖罚不到位,是否拿到奖励、能拿多少奖励,取决于上级领导的看法。特别是一些长期受大锅饭思想影响的施工企业,赏罚不明更为突出,对于重奖的人往往只是意思一下,对于需要惩罚的人,由于碍于情面批评一下了事,奖惩不到位,不仅会严重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会给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5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管理和控制。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有些项目经理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3. 项目成本管理对策

3.1降低投标费用,加强投标报价压价管理。

首先,对建筑市场上的招投标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分清项目的立项和审批证件的真伪,判断是否具有跟踪价值,去伪存真。切忌听到信息就追,四面出击,做无效花费;其次,以本企业历史数据或同行业报价中标资料为依据,结合项目类别、投资主体、地区差异等因素分别制定造价最大降低幅度。造价最大降低幅度不应侵蚀直接成本和经严密测算的管理费指标,否则应考虑投标风险问题;再次,结合企业历史资料和当年工作目标编制投标费用年度预算,对其实行可控管理,并专设科目实行明细核算,便于对比分析,考核节余或超支;对投标费用实行与项目总价相关联的总额控制,纳入投标工作考核目标;对投标人员的奖罚要与投标结果和中标项目的利润水平相挂钩,中标项目的利润水平依照项目评估结果确定。

3.2提高对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施工单位要统一思想认识,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进行经济教育,灌输经济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员经济意识。对于施工作业队除组织大规模的教育外,可以通过大幅标语、宣传栏进行宣传。诸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建名牌工程,创最佳效益”等,使每一位职工都能把工程成本控制放在首要位置。领导干部要充分重视和支持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要将项目成本管理贯通到施工企业的全过程,用制度管理企业。各单位主管领导要亲自抓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没有主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成本管理工作很难做好。项目成本管理不能只注重事后核算,要将成本预测和成本控制齐重。提高工作人员对项目成本管理的全面认识,不能将项目成本管理简单地理解为节能降耗、减少支出等,要给成本管理以准确的定位。

3.3加强项目成本预算动态控制机制。

(1)成本管理要坚持规范化建设,不必拘泥于形式上的生搬硬套,要紧密联系生产经营实际和资源配置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调整、材料涨价、工程量清单的变更等会引起项目成本预算的变化。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应做出相应规定,及时调整责任成本预算,防止活方案对死预算现象的出现,使责任成本预算成为动态预算,但调整责任成本预算时应慎重,保证责任成本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持施工方案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建立成本管理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及时将责任成本预算与工程进度相结合,定期将成本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协调,并在检查后及时分析,总结成本节超原因,及时调整偏差,控制成本支出,保证责任成本计划的实现。

(2)责任成本的动态控制要保证各项配套措施到位,在人员配备上要因事设人,定岗定员,对工程内包队与外包队要公开竞标,择优录用,在材料、设备采购上要坚持比价格、比质量、比信誉采购,对需求量较大的主材、地材要创造条件实行招标采购。适时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随时监控和反映整个项目以及各工程队的财务状况、成本水平和财务成果,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及时纠正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偏差”提供依据。

3.4适时考核,奖罚到位。

责权利明确以后,为了调动各责任者的积极性,还要与成本分析结合,做到分阶段考核。企业应结合管理特点对工程项目考核的时间设定方法作出规定,按时间分阶段考核,可根据分析期末成本报表内容进行考核,考核时不能局限于报表上的数据,要结合成本分析资料和施工生产及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评价,以对下一阶段工作起到纠偏、鼓励的作用。待工程完全结束后,应及时对责任者进行最终考核,对分阶段考核出现的偏差,多退少补。

3.5加强质量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质量成本的综合值达到最低。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三者交叉的作用,必然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

4. 结语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6

这里所说的“到位”,包含着密切相关的三个方面:

1.超越教材认识,力争观点到位。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中。历史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观点统率材料,史论结合。而现行世界近现代史教材,已是多年来未变的老面孔,观念滞后现象严重。与当前高考命题者的认识存在较大差距。高考命题人曾多次表明,绝不会在学术观点上迁就陈旧的甚至错误的东西。相反,他们往往利用考试来促进中学教改。如1993年“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1994年革命与1848年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等高考试题,就已突出地显现了这一点。这种状况既然不是我们中学老师所能扭转,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千方百计地搜集大学教材,尤其是命题人的论著加以研究,力争在观点上、认识上与高考命题人尽量接近,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在高起点上进行。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问题、对帝国主义腐朽性的再认识问题、对门罗主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重新评价问题以及垄断组织的进步性等问题,史学界已有全新论断,命题人论著中也有明确表述。因此,在这些观点上,我们就应尽量与命题人保持一致,否则就有可能在高考中吃亏。

2.重视知识梳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历史知识结构,是指历史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历史教学内容如此之多,异常散乱,要想加以准确的记忆和深入的理解,就必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结构,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设计板书时,最好能用大小括号将有关内容按从属或并列关系联结起来,把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纳入到历史发展的整体中来,给学生以清晰深刻的印象,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使散现于教材中的琐碎知识有机地联成一个整体,这对于深入理解和准确记忆无疑是有益的。

3.补充重要知识,深入挖掘内在联系,做到分析到位。教材的表述,由于受篇幅限制,往往是简单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往往需要我们教师去挖掘和分析,有时也不得不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以使讲授更清楚一些。如在讲帝国主义国家德国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了德国统一后,俾斯麦长期控制首相大权。他的对外政策是典型的“大陆政策”,即把同欧洲大陆各国处理好关系,防止法国复仇作为重点,而不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以免造成新的矛盾。但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他的这种保守的对外政策已不能再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尤其是1888年,新皇帝威廉二世继位,他积极向世界扩张,与俾斯麦政见不合,俾斯麦终于在1890年递交辞呈。从此,德国开始向世界扩张,“要求日光下的地盘”。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从而同殖民地最多的英国产生尖锐的矛盾,并最终导致以英德矛盾的双方为核心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产生。这样分析,就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再如讲工业革命的后果时,我不但根据教材归纳出工业革命的三大后果,即它使生产力迅猛发展,东方从属于西方和两大对立阶级产生,而且还继续分析道: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他们要改变工场手工业时期或前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于是引发了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的潮流;由于英法等国加紧掠夺殖民地,引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从而引发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由于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而他们从产生那天起就不断斗争,从而出现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

二、练习讲求实效,习题训练到位

1.由浅入深,狠抓基础,注意能力。从知识的掌握来说,必须从基本的知识练起。如果操之过急,一开始便做大题难题,势必造成一些同学的畏惧和厌学心理。因此,训练应夯实基础,多做中小型的基础题,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扎扎实实地搞好量的积累,为质的飞跃铺平道路。实际上高考题中也常常出现由基础题组合而成的试题。为此,我们可以在训练中小基础题的基础上把几个相关的基础题进行合理组合。由于对这些基础题学生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答较难一些的大题自然比较顺手,进而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

2.练习形式多样化。除作业练习和课堂问答之外,还应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题思路。在专题训练或平时训练中,把一些重点专题归类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这种作法,既完成了繁杂的专题复习任务,又节省了时间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至于每日一题活动,即每天给学生布置一道较好的题,由学生轮流抄于黑板上,以训练学生答题思路。第二天答案上墙,根据反馈情况进行适当点评。因这些题多由教师精心选出,覆盖了教材各重点章节,质量较高,因此很受学生欢迎。

3.精心命制各阶段考试题。考试是更高级的练习。一般在题型方面与高考保持一致。但根据教学与复习的阶段,在命题内容方面应有所侧重。高二阶段侧重在夯实基础,适当进行能力训练。故应着重进行能力训练,兼顾基础复习。在高三的三个循环中,每一循环的试题都要明确体现该循环的特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第一循环单元复习题,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照顾到单元的边边角角,并体现出该单元历史事件的阶段特征;第二循环专题复习题尽可能纵横联系,左顾右盼,以开阔学生视野,能力要求自然应大大加强。至于第三循环综合复习题,侧重在进行考前模拟,利用典型的类型题进行解题和应试能力强化训练。

三、重视试卷讲评,力争讲评到位

讲评是考试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高三阶段的试卷讲评,具有非常重要特殊的意义。每次考试后由试卷反映出的学生复习中的得与失、成绩与不足,要通过总结讲评来解决。只有通过及时的讲评、全面的总结、科学的分析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知识的缺陷,砸实、巩固其基础知识,以期提高审题和解题能力与技巧,从而提高复习的质量,因此,在讲评中,教师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有的放矢,重点突出。讲评试卷绝不可不分主次的对答案,必须重点突出,有针对性,才能真正起到讲评作用。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评前进行认真批阅并作精心的准备,逐题统计失分情况。对比率相对较低的题不予讲评,只有部分同学出错的可于课下个别进行,或适当点评。只有错误率较高的题才集中精力重点讲评。这样一方面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出错率高,说明该题学生没有掌握好,学生也特别迫切地要求弄明白这样的地方,因此最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解决。比如,1848年法国革命的任务是:A.解决工人阶级的经济要求B.解决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C.解决工人阶级的政治要求D.解决国家体制的变革问题

此题在考试中学生的答案较分散,正确答案应为B,而多数同学选择的是A或C。可见,这一难点问题学生掌握得普遍较差。因此,我们在讲评时把这道题作为一个重点,进行深入讲解。首先回忆工业革命的后果之一,生产力迅猛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力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而在1848年发生革命。并重申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再把法国革命置于1848年革命的大背景中去理解。这样,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试卷讲评而最终解决。

2.分析不足,查找原因。答卷失分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欠缺(如答不出或答错);二属能力欠缺(如分析不透、表述不清);三是审题失误(如未看清题意和答题要求);四是技术性失分(如笔误等)。讲评时应结合有代表性的试题及学生的典型答案,进行深入分析,使出错学生在较深层次上弄清自己失误的原因,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传授方法,培养解题能力。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专门安排方法指导课,则往往缺少针对性且效果也未必很明显。而在讲评试卷时,由于能结合具体试题及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结合审题失误讲审题方法,结合答题弊病强调答题要求等等,效果自然会更好一些。如能补充典型试题进行学以致用的即兴训练,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