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学生自我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习学生自我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习学生自我报告

实习学生自我报告范文1

根据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计划,实习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并通过实习帮助学生充分消化和吸收在校期间累积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今后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方式

实习形式是根据实习单位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校(院)承担的科研任务,采取集中与分散、实习与教学相结合等形式进行。原则上统一安排实习单位集中实习,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完善相关手续以后批准同意单独实习;实习经费的来源与使用按照学校统一规定处理。

三、实习要求

1、服从学校(院)、系和实习单位的安排(有能力自己安排实习单位的可自己联系)。自觉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规定、劳动纪律和保密制度。敬业爱岗,勤学好问,刻苦钻研。

2、不得随意收受有碍执行公务的任何钱物或赠品。

3、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实习者,要有医院证明和书面陈述报告,向指导教师和学院办理请假手续,同意以后方可准假。实习期间请假,应经指导教师同意,未经批准,不得擅离实习单位,否则按无故缺课处理。无故缺课达三分之一者,不予评定实习成绩。

4、对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教育批评,经多方教育无效或情节特别严重者,可暂停其实习,及时报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并按照校纪校规作相应处理。

5、实习期间应注意安全,保障身心健康。

四、实习领导小组

五、实习时间

1—7周为实习时间,学生于4月2日返校。

六、学生实习注意事项

1、认真落实习计划。实习的顺序可视具体情况作些灵活调整,但规定的实习任务必须完成。在实习中要积极主动地完成承担的任务,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

2、遵纪守法,讲文明、讲礼貌。虚心向实习单位的同志学习,自觉接受他们的指导。

3、严守相关机密,自觉爱护公共财产。借阅的文件和资料不得丢失和损坏。

4、认真填写半月一次的汇报表,并按规定的时间寄给指导老师。

5、实习结束后,及时将专题调查报告送指导老师评阅,认真写好个人实结与自我鉴定表,交实习部门与企业单位联合签署鉴定意见。

七、指导老师职责

(一)实习动员阶段:

1.2月16日召开实习动员会,向学生具体布置实习安排。

2.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开展实习前的指导工作。

(二)实习中间阶段:

1.辅导员及指导老师每周至少与外地学生联系一次,并做好联系记录。指导老师每周走访本市学生实习单位一次,并做好走访记录。

2.及时回答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协助领导小组组长处理突发事件。

3.指导与回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三)实习结束阶段:

1.4月2日学生实习结束,指导老师要及时收齐实习材料,按学院要求填好实习情况统计表。

2.召开实习交流会,负责评定实结成绩。

3.评定实习专题调查报告成绩。

4.按学院要求评定实成绩。

5.按归档要求负责整理好实习全部材料,以备学院、教务处检查。

八、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实习成绩由实习鉴定成绩和实习报告成绩两部分组成:

实习鉴定成绩依据学生毕业实习鉴定表中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给定,占总成绩的70%;

实习报告成绩由毕业实习指导老师给定,包括遵守纪律、学生自我评价和考核意见等,占总成绩的30%。

九、实习报告要求

在实习结束后必须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毕业实习报告”,根据自身在实习岗位上的工作经历,写出对实习内容的认识、理解和体会。实习报告要求条理清晰,不得抄袭,不能只是简单的工作日报或者有关资料和说明等。

实习报告的格式,整个毕业实习报告分两个部分:标题,正文。

1、标题:主标题,副标题。

主标题统一为《毕业实习报告》,副标题根据自己的工作和体会来定。副标题要求能反映工作和报告的性质或者自己的工作感想体会等。

2、正文:大体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实习目的,减少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及实习要求等;

第二部分实习内容,结合生产实际或以具体工作为背景;或按照学院教师指定课题开展的内容;

实习学生自我报告范文2

关键词: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研究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220-02

1 顶岗实习的内涵、目的与意义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其定位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高职院校的实习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和探讨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有较大的益处。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推广实施“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到企业参加半年以上顶岗实习,但是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运行体系和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有必要引入过程管理的方式以此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效果,解决当前存在的各项问题。

2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过程延续学生实习的整个过程,以顶岗实习时间为一年为例,其管理过程应当从上一年的7月开始,直至实习结束,前后持续时间为十七个月,实习管理过程周期较长,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2.1 管理机制不健全,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对顶岗实习这一特殊的课程未进行配套的考核评价体制改革,多数院校仍沿用传统的实习考核办法。即使学校安排了实习指导教师,也是走个过场,未能切实发挥作用。大部分高职院校以学生在实习结束时上交的实习报告、实结、实习鉴定等材料作为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的依据,存在评价方式单一,无法反应出实习真实情况等问题;鉴定材料虽有企业盖章等,但流于形式,几乎全是优秀,无法体现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

2.2 顶岗实习企业方面问题 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问题上,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学校组织举行招聘会,邀请企业来校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而大部分学生也能够通过学校渠道落实好实习单位。但是在顶岗实习的理解上,企业和学校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学校侧重于“实习”,而企业则侧重于“顶岗”。

从表面来看,企业接收实习生等同于招聘新员工似乎是一桩好事情,然而问题是,在企业这样的定位之下,学生进入企业无法实现定岗实习的真正目的,只能充当廉价劳动力。

2.3 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及适应能力有所欠缺 学生元认知模糊,自我评价过高或者过低,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在选择实习岗位工作的时候,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更容易焦虑,失落。另外,由学生从学校走到企业,学生过渡到职工,环境的变化,角色的急速转变,体力、脑力劳动工作强度的增大,使学生产生不适应感。

3 过程管理理论内涵及在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3.1 过程管理理论定义 过程管理即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循环,是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在休哈特统计过程控制思想基础上提出的。它主要运用在企业管理中的质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是通过对活动每一个细小环境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全面的质量管理,过程管理理论包涵了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和过程改进四个部分。

3.2 过程管理理论在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根据过程管理理论,将顶岗实习的管理过程分为前期策划、中期实施、检查、后期评价与反馈。前期策划是根据目标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建立提供结果所必要的指标和计划;中期实施是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检查是根据目标和计划,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测,并报告结果;后期评价与反馈是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3.2.1 前期策划工作 前期策划是保证顶岗实习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顶岗实习前期策划工作是实现过程管理的前提。学校教务处负责全校的实习指挥工作,制定实习手册,二级院系招生就业办公室从事本学院的顶岗实习具体分配任务。系、教研室则负责实习工作的大纲制定,实习工作宣传,实习工作纪律约束等。

3.2.2 实施管理

第一,实习指导教师管理。

学校各学院指定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可以专兼职,学院统一聘任、管理以及考核。教务处、教学督导处统一制定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对实习指导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与监督。学院制定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的相关办法,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职责、聘任、管理与考核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第二,实施细则。

①实习指导教师阶段性点名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指导工作总结。实习指导教师填写考勤表,定期检验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工作质量,以及学生的思想状况。若有学生工作懈怠、离职等现象发生,实习指导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与纠正。通过阶段性地检查、汇总可以促使学生在实习中不断总结工作中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自我分析,找出弥补缺点的方法。

②提交实习鉴验报告与顶岗实习报告。这要求每位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都要在实习结束后,出据一份企业的实习的证明,证明实习期满以及工作中的表现。学生顶岗实习报告是学生的自我总结。两份报告交给实习指导教师,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和效果评价的依据。

3.2.3 考核评价与反馈

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的衡量主要标准是学生的实习效果,其中包括学生实习思想态度、实践技能、书面总结三个方面构成。思想态度是指学生实习的动机明确,做到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实践技能是实习的主要目的,这部分的成绩是由企业指导教师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评价,教务处招生办等部门负责成绩汇总作出最终评定。书面总结即实习鉴定报告和自我总结,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所交材料进行实习效果评定。

4 对策分析

4.1 加强企业调研,创造优质实习环境 企业调研应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中,每学期每年度需要对社会企业的人才市场需求和用人规格进行分析与调查,及时了解高职院校所对应的岗位人才招聘数量,企业对专业的要求等信息,学校作好计划,适时地进行专业调整与设置,为校企合作打入基础。

学校有义务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实习环境,保障学生的各项权益,有权利把一些责任心较差,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的企业排徐在外。

4.2 深化教育改革,做好实习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分为学生思想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实习前,学校教务处、就业办公室应做好实习动员宣传工作,使学生及时了解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实习不仅是大学三年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更是学生踏上社会,掌握理论知识、培养个人能力的大好时机。

在思想上,学校应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指导工作,从思想上鼓励学生实习,提前预见实习各种困难,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优良作风。对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实习工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趋势。专业的调整与建设,师资与企业能手的相互联合与协作,可以加强高校实习工作的水平,同时更可以提高学校内部的教学与与实践的契合能力。

4.3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现顶岗实习管理的持续改进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有效评估的前提,高职学院应成立由学校、专业和实习单位合作领导组成的顶岗实习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负责顶岗实习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各专业应建立由辅导员、专业指导教师、企业管理者、师傅、同事为主体组成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内容应引入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为高职院校对实习生进行过程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导,也为学生指明了努力方向。评价主体选择辅导员、专业指导教师、企业管理者、师傅、同事,是因为他们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实习信息,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进行全方位的客观考核评价,从而避免评价的主观性与片面性。

参考文献:

[1]姚从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心理困扰及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2]刘香萍.加强顶岗实习管理促进高职学生就业[J].南昌高专学报,2010(02).

实习学生自我报告范文3

关键词:高职;会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本文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研究》(课题编号:GJXHZ2013-31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3日

一、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原则

顶岗,顾名思义,就是在生产、经营一线的诸多岗位从事生产性劳动。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前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们转变观念,从大学生活、学习中转换到现实社会,了解社会,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通过实习,可以增强岗位意识。要增强岗位责任,就必须顶岗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脚踏实地的工作,兢兢业业地去做,只有这样,才能磨炼和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感,这是现代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实习,可以强化专业技能,增强见识和工作经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有了适当的顶岗实习并能顺利拿到一份顶岗实习合格证,这对今后走向社会,应聘岗位时,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学校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时,应严格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结合企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把学校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并学习致用。

二、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一)实习单位分散化。会计专业由于其工作岗位的特殊性,每个单位不可能同时容纳多人进行实习,而会计专业的学生数量又比较大,导致学生的实习单位较多,比较分散。

(二)实习岗位多样化。会计岗位的多样性以及实习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状况决定了会计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时,首先选择的实习单位性质不一,有的去制造业,有的去商品流通企业,还有的去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其次实习的岗位大多跟会计相关,但也存在着差异,比如有出纳、材料会计、库管员、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助理等岗位。

(三)实习指导松散化。由于存在实习单位分散、学生数量较多、实习岗位多样等特点,导致管理存在松散化,学校不能深入到全部实习单位进行指导,平时只能依靠实习单位的人员进行管理,容易产生脱离于学校管理之外的感觉。所以,学校务必增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强化过程监督和指导。

三、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近年来,我院按照“实习前动员,实习中督导,实习后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抓好顶岗实习的每一步,确保学生在顶岗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实现就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一)实习前动员

1、严密规划。在实习前,一定做好严密规划,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包括实习目的、方式、进度、内容、岗位、管理、实习报告或实习手册的填写以及实习成绩评定标准等多项内容。从教育过程来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虽然教育行为没有发生在学校,但是实习过程依然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对高职学生来说,它更是一个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的重要步骤。学校在组织学生实习时,不能以为只要学生不出事,就不用再管其他了。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对于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来说,更是要将行为和思想指导渗透到学生顶岗实习的细节之中。

2、做好动员。做好规划之后,要提前进行学生顶岗实动员,吹响实习的号角,宣传动员主要包括:一是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二是实习期间的安全教育;三是顶岗实习主要内容的教育。通过动员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实习目的和意义,提高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并制定自己的实习计划。

3、寻岗定岗。顶岗实习能否落实到位,关键是要找到数量充足、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首先,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他们在学生的顶岗实习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次,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联系当地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多渠道、多方位进行寻岗、定岗,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实习岗位。确定岗位后要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台账,全面掌握学生的实习单位、联系方式等,把好实习的第一关。

(二)实习中督导。学生的实习单位、岗位确定后,真正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校、企业和学生必须三方联动,进行过程督导和管理,把好实习的第二关。

1、学校过程督导。学校层面,务必做到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实习指导教师,实施“全过程指导、无缝式对接”,要求学生做到“每周有日志、每月有汇报,结束有报告”。由于实习学生比较分散,教师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进行实时指导,建立师生之间的联系。

(1)每周日志。实习日志记录着学生每天的工作内容和实习体会与收获,每周至少要求学生写1~2篇实习日志,随时记录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法,通过实习日志,记录着自己的成长过程,为以后工作积累经验。

(2)每月阶段性汇报。一个月结束后,学生应该对整个月的实习做一个阶段性的汇报,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情况,或者倾诉工作中的苦恼与欢乐,有哪些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可以共同去分享实习的收获。

(3)实习报告。实习全部结束,每位同学要完成一份完整的实习报告,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实习报告包括个人实习计划、实习单位简介、实习过程、收获与体会、实习单位评语等内容,作为顶岗实习的重要档案进行留存。

2、实习单位实战指导。实习单位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起到了直接指导的作用,学生的实习情况应全部在实习单位的掌控之中。从考勤、职业道德、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实践技能、专业指导等多方面要求学生,将学生视同单位员工,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进行管理,严要求、强管理。

实习学生自我报告范文4

写作在线是一家专业各类公文稿件的文化服务机构,拥有近百名的专家团队,全方位、多角度为您打造最具实用价值的公文材料,毕业实结,会计实结,个人实结,实习报告总结,实结范文,教育实结,实习工作总结,实习自我总结,顶岗实结,销售实结等。

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实习更接近于一次独立学习,而不是一份真正的工作----虽然早已知道那是在大学里。当我到达时,我可以选择愿意学习的科目。我选择了人工智能,在这之前对此没有一点真正的概念。我和高教授工作,他是学校最有威望的教授之一。高教授正在研制一种能够学会闻并且分辨不同化学物质的电子鼻。他有几个研究生学生,每个人发展不同的运算法则,他们编写程序,从电子鼻中提取输入数据并教会网络运用嗅觉分辨。他们给我一个标准运算法则,让我改进它-----为了了解这个主题的基本知识,这个任务就意味着大量的阅读和对材料的研究。最初三个星期的时间大部分都花在阅读教材,研究初始运算法则以及阅读科技文章上。接下来三个星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对初始程序和运行测试进行各种启发式修正。我没有在这个领域做出重大突破,但我确实学到一些东西,并且做出一个相当不错的终极产品。

我住的是华东理工大学留学生公寓的单人房间。令人满意的是,公寓里有餐厅,也有洗衣机,而且还有单独的浴室。总体说来,我对住宿条件比较满意,不过我在房间里待的时间不多。

写作在线是一家专业各类公文稿件的文化服务机构,拥有近百名的专家团队,全方位、多角度为您打造最具实用价值的公文材料,毕业实结,会计实结,个人实结,实习报告总结,实结范文,教育实结,实习工作总结,实习自我总结,顶岗实结,销售实结等。

我在中国的经历与我所设想的大不一样,有几个原因。对于工作经验我多少有点失望,因为我更象一个学生研究者而非雇员。这不能完全算一次国际培训,更多的是在中国进行我在美国所干的同样的事。然而,工作本身既不耗时间也不很严格。我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且我对到上海市区里去也很积极。学校位于商业区外,周围环境较差,我就尽可能到城里去。结果,我每周在一所学校教两个小时的英语,并且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他们邀请我看电影和戏剧,还教我烹饪。对于这类事情我记得比工作多。

不过,我的最有意义的文化交流不是和中国人。由于住在留学生公寓,我的大部分好朋友都来自非洲,东南亚以及中东。与这些人交流很有意思,他们也是我将保持联络的人。在上海外出,尤其是在晚上,你会在非常舒适的环境中遇到来自世界各地,思想开放的人。

实习学生自我报告范文5

根据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的特征,本文从实习情境创设、交互性社会交往、专家指导情况、反思与实习评价四个方面对H大学工科本科生企业实习参与度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本次工科实习的调查对象是H大学工科院系的大四学生,施测时间为2011年的5月底(该校大四学生毕业时间为6月份),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从15个工科院系中随机抽取5个为样本,并按照各样本院系具体学生人数的20%发放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问卷759份,回收率为72%;经过对无效问卷的剔除,共得有效问卷694份。1.实习情境创设现状。针对实习情境创设现状的分析旨在了解企业是否提供给学生充足的、真实的实习环境和实习任务,这是学生在企业中进行有效学习的保障。H大学工科本科生企业实习参与度调查涉及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形式和实习内容。(1)在实习形式方面,分别有26.2%和29.8%的学生以分散及分小组的形式进行企业实习(见图1),有43.8%的学生以整班或专业集中的形式进行实习。学生分散实习有其优势也有不妥之处,原因在于实习资源有限,实习人数越少个人所得实习资源就越多,因而,实习环境提供的任务难度和复杂性都会随之增加,个人在环境中得到意义建构的程度也会增加。但是绝对分散的实习使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社会性建构成为弱点。新手之间的交流往往能够架起通往专家级别的阶梯,因为新手面临同样的问题、具有类似的思维习惯,更容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同等情境下的合作沟通能力并获得不同角色的观点,丰富学生具体工作的社会意义建构,因而,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交流从而导致社会性建构不足就成为分散实习的弊端。与分散实习相对应的另一端就是多人数大规模的集中实习,这种实习将有限的实习资源作最大程度的分割,使每个人获得的实习资源变得非常少,这种情况下实习环境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都会大打折扣,不会收到良好的实习效果。(2)在实习内容方面,本次调查设计了7个选项(参观、听企业人员作报告、生产线下操作、生产线上操作、工艺设计和程序设计、产品设计和结构设计、创意设计),基本涵盖了工科学生实习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82.9%的学生只接触到一到两种实习内容,接触到三种实习内容以上的学生只占不到20%(见图2)。并且数据显示,284人次的实习内容是参观,听企业人员做报告的人次数为201,而生产线上以及生产线下操作人次仅分别有59以及47人次(见表1)。这意味着,大部分学生作为情境中的学习者,并没有得到合法的参与实践的机会,他们在情境中处于绝对边缘的位置。情境学习的有效性在于使学习者切实地参与到情境中,与情境中的其他社会实践者产生交互作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强化和深化概念化知识,并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企业实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在实际的企业运作环境中了解企业和行业在知识上与文化上的特点,完成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解决问题是完成知与行完美结合的必要手段,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模仿都没有进行更遑论去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他们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法的边缘参与者,只是停留在换一种环境进行理论学习的阶段,这不利于学生实习效果的提高。2.学生企业实习的交互性社会交往现状。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的交互性社会交往包括学生同伴之间的交往、学生与企业人员的交往以及学生与实习指导教师的交往。为了获得以上三个方面的信息,本次实习参与度调查对学生与同学交流频繁程度、合作分工情况、与指导教师交流程度以及与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交流程度分别展开了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实习任务在四个调查项中得分最高,而学生与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交流得分最低;需要注意的是,四项调查的得分均在平均水平上下波动,说明有相当的学生在实习中不能获得满意的社会往。同伴、企业人员与实习指导教师构成了学生企业情境下实践共同体的主体,为学生顺利建构社会意义以及形成关于职业的多样化观点有重要作用。情境学习要求学生、专家、同伴及教师构建实践共同体,在实践共同体中,学生的身份不断发生转变,他们通过完成实践任务沿着旁观者、参与者到成熟实践示范者的轨迹前进———即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逐步到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意识的认知与共同体实践的具体行为和该行为的社会意义密切相关,这也是实习作为学生进入行业之前重要阶段的意义所在。而实现这种意义的途径之一是实习学生与实践共同体中的其他主体之间的频繁互动。如果实习学生无法与其他主体之间实现交互性社会交往,就不能顺利完成身份的转变,实习对学生的效果也会随之下降。

提高工科学生企业实习效果的策略

企业中专家可以将情境下的专业思维方式在新手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传递给新手,这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是单一地从理论上获得的,而是在长时间的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在实际操作中这些知识与学校中所学的基于理论的知识起到了互补的作用。学校指导教师是可以把学生理论知识进行逻辑性概念化的实践共同体,系统化概念化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环境进行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因此,学生与校内外专家的互动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数据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深入地在实际情境中与专家进行交流(见表3、表4),这显然是一种学习资源的浪费。 罗格夫(Rogoff)就曾经这样描述学徒制中同伴的作用:“那些相对来说有更多技能和理解的同伴常常能找到更有效的方式来实现思维共享,从而拓展新手的理解。更有技能的伙伴也会帮助新手设定问题解决的子目标,让新手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能够应付的方面,从而帮助他们解决难题”。由此可以看出,同伴交流尤其是与有优势的同伴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调查数据显示,能够经常与同伴交流的学生只占总体的39.8%(见表5),交往的不足不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社会性意义的建构。

反思与实习评价。反思是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它既是行为主体对客观环境刺激的心理反射,又是调整认知过程、适应客观规律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品质要求。反思是深化学习知识的有效手段,反思在情境学习中是自发自动形成的,在实习情境下最能体现学生反思过程的是有关学生实习成绩的评价方式。外部的评价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并以外部的思维方式促使学生反思,故学生的反思常带有他人的角色意义。而学生自我评价则是以自我思维方式进行的反思,是一种自发的、更触及学生意义建构深处的行为。实习日记、实习报告是实习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自我评价方式,实习指导教师以及企业指导教师评价是最常用的外部评价方式。H大学工科本科生企业实习参与度调查中列举了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答辩、实习指导教师评价、企业人员评价等5种评价方式。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H大学实习评价的三个特点:第一,实习笔记记录的频率与学生收获自评呈微弱的反相关(如表7)。笔者结合对学生的访谈发现,有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实习笔记的作用,认为实习笔记是不重要和无效的,故在完成实习笔记的过程中存在着应付和转抄的问题。但通常要求每天都要记实习笔记,导致学生认为实习笔记浪费了他们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反而影响了实习的效果。第二,对评价方式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参加过口头答辩的学生与没有参加过的学生相比,其在专业知识、表达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综合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5方面获得了更高的满意度(表略)。纸质的实习笔记以及实习报告都比较容易敷衍,而口头答辩的形式会无形中给予学生压力,使之拿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习的过程中。第三,对五种评价方式的调查数据显示,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指导教师评价是选用人次最多的评价方法。这说明,H大学的实习评价还是比较倾向于纸质版的评价以及校内指导教师评价,企业教师在实习评价中的参与度比较低。企业教师评价能给学生带来职业角色的价值观是学生获得实践共同体社会意义的重要依靠,但是由于H大学实习评价方式的缺陷,导致企业指导教师评价的缺失。 评价是促进学生反思的手段。实习评价的方式越科学,越有利于学生的反思,使学生尽快在情境中获得意义建构。H大学学生实习评价虽然起到了提高学生实习效果的作用,但总体上评价方法还是局限于纸质评价,评价方法比较单一。与校外指导教师的合作评价也非常薄弱,评价主体也比较单一。

企业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真实的实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充分的实习环境中学习专业实践知识、行业知识以及社会责任是实现学生情境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最基本的条件。很多企业出于经济原因不允许学生真正参与企业日常生产,学生无法接触到真实的情境就无法很好地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缺乏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随之企业为培养人才付出的成本也会提高。因此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真实的实习情境是企业的责任,也符合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学校应保障学生能够得到足够的实习资源和环境。首先,学校应该尽可能地保障学生能够得到最大的实习资源和最充实的实习环境。某个特定实习环境下的实习资源是有限的,学校应尽量避免过多的学生去分享有限的资源。在笔者走访大四实习生的过程中,学生反映,某些院系会将整个班、整个系安排到一个实习地点实习,造成了僧多粥少的情况,学生往往因为缺乏操作机器而没有多少机会能够去进行真正的生产实践。这种敷衍的实习带来的结果是更大的实习资源浪费。其次,学校指导教师的角色须转变。在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监控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实习指导教师应基于专业将与实践有关的知识进行概念化和系统化,及时对学生产生的困惑给予解答,积极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以了解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瓶颈。相对于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密切,学生心理上的交往屏障往往要小很多,因此,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将对学生实习效果的提高产生巨大作用。当前,由于指导教师主要在校内工作,学科知识全面但尤其缺乏实习现场的实践经验,无法在实践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因此,学校指导教师应多与实习场所接触,注意积累实践经验,以便能够结合其学科背景指导学生的实习过程。再次,企业实习评价多元化。评价不仅有评定的功能,还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对学生的行为有着很大的心理影响。企业实习评价的多元化要求评价方式和评价者都要多元化。因为,不同的评价方式代表了不同的评价思维对被评价者的判断,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反思,如口头答辩评价方式能够很好地避免学生偷懒的现象,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投入度。评价者多元化是指在实习过程中,实践共同体都具有评价学生的权力。不同的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社会意义拥有不同的判断。尤其是企业指导者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职业意识的生长以及实践经验的累积,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工程的意义建构。企业实习评价的多元化可以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在提高评价真实性的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做到全面发展,也将会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实习过程进行反思性总结。

实习学生自我报告范文6

Abstract: The medical ethics are adjust between the medical personnel, the medical personnel and the patient as well as the standard of conduct which relates with the society, the school edition the process which forms in the medico medical ethics quality are playing the unreplaceable influential role.

关键词:医学生 医德 医学教育 高职高专

key words: Medico medical ethics medical education quality high specially

作者简介:贾长喜,1981年5月生,男,汉族,河南商丘人,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本科学历,法学学士,商丘市法学会理事,现任教于河南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国化教育、高效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经过10年的飞速发展,以高职高专为主要模式的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医疗卫生人才,丰富了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对推动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医疗卫生需要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然而,近年来广泛争议的医德医风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医学教育领域,引起社会对医学高等教育素质培养模式的深入思考。作为培养基层一线医疗卫生人才的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医德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将其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医德教育着力培养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医德素质,为社会打造从内到外、从品德到技能双合格的真正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

一、 招生录取环节

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真正加强对道德标准的把关。几乎所有高等教育院校在招生简章中都概括性地规定了德、智、体条件,部分高校还将“德”条件做了一定的细化。然而,由于 “德”的抽象性和考查的难度,实际录取过程中的确难以把握这一标准,但是作为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率先积极探索道德标准衡量和考查的机制和模式,在培养对象遴选过程中真正重视道德标准的把关,为下一步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 入学教育环节

新生入校伊始,对医疗卫生职业的内涵知之不多甚至一无所知,进而更谈不上对医德内容及作用的理解。因此,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将医德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部分。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职业认知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医疗卫生职业的基本内涵,认同职业的崇高性、服务性、人道性、公益性和特殊性,激发自我职业选择自豪感和使命感及优良医德自我养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通过医德基本内容教育,组织新生集体宣读《医学生誓词》,让学生认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人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社会主义医德,懂得医学是维护人的生命和增进人类健康的科学,懂得医务人员对人民群众和社会所必须承担的重大道德责任,领会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精神实质,对医德有一个整体的基本认识。可以通过将医德教育与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学生日常道德教育入手,延展到职业道德教育,进而具体到医疗卫生职业道德教育即医德教育,让学生懂得医德也是一种职业道德,是处理医疗卫生职业伦理关系的特殊的道德规范,认识到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校自觉遵守学生道德规范,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才会有良好的医德。

入学教育环节的医德教育工作,就如在白纸上作画的第一笔,又如在心灵播下的第一粒种,应被充分重视起来,抓好、做实,为教育对象职业理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 在校教育环节

高职高专医学生一般学制为三年(部分院校开设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教育),而在校理论学习时间仅为2年,相比本科医学生而言,时间紧、任务重,基础课、专业课、公共课基本充斥了四个学期的所有时间。然而,在集中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报告、调查参观等多种途径对他们进行集中的医德教育。

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新的教育途径,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医德培养和教育工作:

第一,把传授专业知识、医学技术和医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医德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为人师表,传道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以身作则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和教师职业道德。只有教师具有崇高的师德和高尚的灵魂,才能影响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医德和纯洁的灵魂。另一方面,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精选教学案例,在日常教学中发掘医德教育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医德教育并非只是德育教师的任务,更是所有教育教学和管理人员的共同责任。

第二,重视榜样引导作用,邀请专家、名医、学者开展讲座、报告。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当结合像2003年非典、2008年抗震救灾等时事形势,适时邀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物开展讲座或报告活动,从正面引导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讲座人或者报告人可以是“重量级”名人,也可以是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甚至可以是一名患者,只要能够打动被教育者的心灵,都是有助于医德培养和教育的。

第三,以医德为主题,通过征文、辩论、演讲、社会调查等形式,开展学生参与性较强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理性认识医德、抒发内心情感、辨明是非曲直、表明远大志向,将理性道德和感性道德结合起来,引导其自我培养高尚的医德。

在校学习不只是医学生基础及专业理论学习的关键时期,更是医学生系统了解医德理论并形成医德意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面向基层一线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更应该充分重视对在校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为他们形成高尚的医德奠定坚实基础。

四、 实习教育环节

实习环节是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而形成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他们初步接触医疗一线,将医德理论初步印证于现实生活并转化为自我医德行为的最初过程,在此重要时期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医德教育对他们医德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该真正加强校院全方位合作,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实习生的医德教育。

首先,医学院校在实习生离校之前,应明确提出实习期间医德培养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实践技能的同时将医德理论应用于实习过程,进一步加强医德规范学习,充分认识医德在社会生活重的重要作用,学会运用医德理论分析现实医患关系和医德医风问题,为自身高尚医德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实习医院在遴选带教人员时不但要注重医术的高超,更应加强品德标准的把关,以求品德高尚、德行合一,同时加强对带教人员的教育培训,使他们首先认识到医德教育在带教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在接受实习生以后安排实习之前,应结合医疗实践进行集中的医德、伦理、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提出严格要求,使他们通过实习自觉形成较为明确、系统的医德意识、伦理意识和心理素质。

再次,实习医院应组织实习生参加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通过生动的实例进行医德教育,让实习生有机会了解、接触现实医患纠纷案例,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医学院校还应安排人员在学生实习期间加强与实习医院之间的联系,定期访视,了解实习生的医德培养状况,挖掘优秀典型并进行表扬,发现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纠正不足,强化实习生医德自我培养和教育能力。这样不但有利于现有实习生的医德教育,更有利于学校今后的医德教育工作。

五、 就业指导环节

经过理论学习和实习以后,医学生迈向社会实现就业的前夕,就业指导也是对他们进行医德教育的重要环节,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该把握住这一机会,结合在校理论学习和实习环节对他们医德状况的调查情况,通过开展讲座、组织参观、讨论、征文、辩论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将来职业责任,正确认识平凡与高尚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投身医疗卫生一线基层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志向,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医德教育。在此期间,还可以通过具体表彰在实习环节挖掘的优秀典型,模糊批评某些违背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对他们进行医德自我培养的科学引导,让他们发现自我不足进而自觉改进。

六、 跟踪调查环节

学生就业以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并非完事大吉了,还应该进行必要的跟踪调查,搞好“售后服务”工作。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的这一时期,城乡、区域乃至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条件、待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别,不可否认地影响到医学生就业后对待现实的心态。学校应通过座谈、访谈、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加强与就业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毕业生的技术和道德“质量”,与就业单位联合进行必要的进一步教育。对于在此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和“瑕疵”,也有利于增强学校教育的针对性,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理论和医德教育。

总之,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该首先明确自身培养基层一线医疗卫生人才的办学定位,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大力开展全方位素质教育,将医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切实加强医德教育的实效性,努力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出技术高超、品德高尚的一代又一代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这才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立成,刘家全.医德教育与修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