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1
关键词:体育活动,心理健康
0.前沿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不稳定时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学习负担的日益加重,父母对孩子们的过高期望,都让青少年学生身心疲惫,诸多的压力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很多内外部因素都决定了心理健康应从青少年开始抓起。国内外众多专家已论证了体育活动有助于心理健康。但具体从各个体育活动情况等多角度进行研究的,可谓凤毛麟角。本文正是从这些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
1. 研究对象
浙江省杭州、丽水、嘉兴、舟山、温州、金华、绍兴、台州8个地区的青少年。
2. 研究方法
自制参与体育活动情况问卷。根据国内外通用的心理卫生调查问卷SCL-90量表,自制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自制调查问卷根据这10个因子共设35小题,评分均采用5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对上述地区15所中学共发放问卷1000份(采用无记名问卷式调查),回收问卷942份,回收率为94.2%,其中有效问卷912份,有效率为97%。男445份,女467份。最后将数据用SPSS软件处理完成,P<0.05(*)为显著水平,P<0.01(**)为非常显著水平。论文参考网。论文参考网。
3.结果与分析
3.1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SCL-90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见表1)。浙江省城市青少年SCL-90因子分均略高于国内常模。
3.2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统计与分析(见表2、3)。 根据表2、3显示,非常愿意和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占到了总样本的一半以上,并且意愿强烈的相对因子分偏低。
3.3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统计与分析(见表4)。表4显示,参与球类运动的人数达到了60%以上,同时因子分也相对偏低。论文参考网。
4.结论与建议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各因子分略高于国内常模,说明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非常愿意参加的青少年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其他学生,差异显著。选择球类运动的青少年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6项因子上与其他选项有差异性,并且得分在全量表中最低,即选择球类运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最高。浙江省8个地区间,台州地区各因子得分最高,并且与嘉兴、金华、绍兴地区有显著差异。
基于以上结果,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端正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加强体育活动的意愿,对于不喜欢运动的学生来说,不能强制性地要他参与活动,而是要慢慢引导,那样体育活动不但不能增进心理健康,可能还会有反作用。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自觉、主动、非常愿意地去参加活动,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多组织学生参与球类项目等需要相互配合的体育活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城市青少年,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在处理很多事情上,都会强调自我,而会忽视与他人的合作。球类运动项目大多是两队间的对抗运动,需要同队人员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胜利。因此进行这类运动,有助于中学生的互相交流,增进人际关系。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2
关键词 体育运动 青少年 情绪智力 情绪效能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7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emotional quotient and emotional performance of adolescents. Methods a psychological test was adopted to select 500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an positively predict emotional efficacy, and explained 21.8% of the variance. The total scor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otional efficacy of long-term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an that in sedentary group. Conclusion: individuals with high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ir emotional self regulation efficacy is high; long-term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of young people, thei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otional self regulation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e sedentary young.
Key words sports; adolescents; emotional quotient; emotional performance
1 研究背景
青少年作为社会的后备力量,肩负着建设祖国和造福社会的重任,而这些重任要基于青少年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青少年的情商水平和其情绪效能的高低,是心理健康状态的特征之一。高情商的青少年其情绪效能高,她们对情绪的管理和调控能力更好。青少年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会更及时和有效。情商的水平和情绪的管理能力已成为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黄双权,2011)。因此,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情商,提高其管理情绪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研究者关注的课题。
2 问题提出
有研究发现,体育运动的过程可以锻炼青少年坚持、忍耐等品质,体育运动项目的魅力可以让青少年体验到享受、喜爱、兴趣等积极情感;体育项目比赛中的合作或交流可以提高青少年情绪的表达能力、思维的条理性、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和品质的提高会进而促进青少年的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因此,长期坚持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促进作用。
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来说,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情商和情绪效能的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情商和情绪效能的影响。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情商与应对情绪效能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体育运动对两者的影响。本研究具有的理论意义是,丰富了有关情商和情绪效能的理论研究,其实践意义在于,为青少年学生提高自身情商和提高情绪效能的调节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对情商和情绪效能的研究,国内外并不鲜见。多项研究发现,情绪智力(即情商)不足会导致个体焦虑,处理人际关系紧张,缺乏自信,易退缩。体育运动对情商和情绪效能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却有多项研究发现,体育活动可以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幸福感,塑造积极的自我观念,可以改善并治疗消极的心理状态,如降低并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由上述,本研究假设:情绪智力与情绪调节效能两者密切相关,情绪智力越高的个体,其情绪调节效能越高。长期参与体育运动的个体与久坐少动的个体相比较,其情绪智力和情绪调节效能均会更好。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参与者
选取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和济南大学的大学生500人参与本项横断研究,其中200名为久坐少动者,300名为长期参与体育运动者。所有研究参与者均为自愿参与。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33份(久坐少动者188份,MageSD=20.53?.268;体育运动者245份,MageSD=19.83?.376),回收率为86.6%。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实证研究,主要采取心理测验法。横断研究设计,选取两组青少年,一组为久坐少动组,一组为经常锻炼组,发放心理测验量表。
3.3 研究材料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该量表已经经过多项研究的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为做进一步检验。
《情绪智力量表》,该量表选用王才康修订的梅耶和沙洛维的EIS自陈问卷,该自陈问卷的内容包括4个维度共33道题目,问卷内容包括:(A)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B)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C)个体对情绪理解、分析的能力,(D)对情绪的掌控能力。问卷采取李克特量表5点计分法,如“我知道何时向别人说出自己的问题,数字1表示非常不同意,数字5表示非常同意”,整个量表可以计总分,也可以独立维度计分,得分越高表示。为分析问题方便,后续文中均用维度A、B、C、D代表4个维度,本研究情绪智力量表的科隆巴赫系数 为0.889。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表》,该量表选用田学英(2012)修订的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中文量表,其结构包括感受正性情绪效能感、调节正性情绪效能感、调节沮丧/痛苦情绪效能感和调节生气/愤怒情绪效能感4个维度。4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71、0.783、0.762、0.785,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4。
3.4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回归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结果计算。
3.5 实施方案
(1)选取研究参与者自愿填写量表。(2)解释研究目的,要求研究参与者据实填写(3)发放并回收量表。(4)发放小礼品。
4 研究结果
4.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中,情绪智力量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表的各维度及总分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的结果显示,就情绪智力各分量表的得分和总分以及情绪自我调节效能各分量表的得分和总分来说,长期运动组均要高于久坐少动组。情绪智力与情绪自我调节效能的关系以及久坐少动组和长期运动组的差异,尚需继续检验。
4.2 情绪智力与情绪自我效能的关系
以情绪智力为自变量,以情绪自我调节效能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系数显著(P
4.3 久坐少动组与长期运动组的差异
对久坐少动组和长期运动组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显示,情绪智力分量表B、情绪自我效能1、情绪自我效能调节效能2的得分,在久坐少动组和长期运动之间未显示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
情绪智力总分和情绪自我调节效能总分及其他分量表之间显示出了显著的组间差异(P
上述结果说明,长期的体育运动有助于个体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水平,并有助于提高情绪自我调节效能感。
本研究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情绪智力量表》和《情绪效能量表》为研究材料,探讨了青少年的情商和情绪效能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了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情商和情绪效能的影响。研究为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5 结论与建议
(1)情绪智力高的个体,其情绪自我调节效能也高。(2)长期参与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其情绪智力和情绪自我调节效能要优于久坐少动青少年。
建议在青少年群体中大力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完善。由于本研究是横断研究,对因果关系的解释缺乏力度,后续研究应关注长期纵向的追踪研究,可能在对因果关系的解释更为有利;后续研究应探讨体育运动对更多心理变量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毛志雄,伦藻妮.有氧健身舞改善锻炼者心境状态效能的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9.32(6):112-117.
[2] 王才康.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心境的关系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4):228-229.
[3] 许远理.情绪智力组合理论的建构及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4.
[4] 徐小燕,张进辅.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综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8(6):80.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标准;心理素质标准;内涵;结构;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4,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0069-06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含义的具体化,它是心理健康量表制定、心理健康诊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构建及促进临床心理治疗的基础,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回答的实践问题。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国内外心理学界数十年来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可以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形容。有研究者对1987—2006年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后发现,讨论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但迄今为止,学者们仍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本文通过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的深入探讨,系统分析两者的关系,澄清两者的混淆,为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测量工具编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该领域研究的深化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
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的现实价值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9月)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2002年4月)强调:“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我们一直强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科学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对于从根本上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弄清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本质区别及其关系对于科学创建中国本土健康心理学和有效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都至关重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需要角度看,可为心理健康指标的确定及量表的编制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化解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的众说纷纭,从而改善目前研究者们将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状态与心理素质标准的心理品质混为一体的现状,建立在正确把握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本质内涵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测量指标和评价标准。从学科建设需要角度看,可以进一步从实证的角度开展相关问卷调查、追踪和实验研究,从而阐明两者的关系机制,“从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发展的动态过程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归因分析”,为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促进学科发展。
心理健康的标准各异,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其确定的依据不同、对“标准”把握的宽严尺度不同,而实际上这种方法论层面的差异可能隐含着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关系缺乏科学的分析和明确的认识。“长期以来,学者们就心理健康标准本身的研究较多,对心理健康内涵与实质的探讨较少。心理素质研究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编制了不少心理素质问卷、对心理素质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但是其问卷、其研究往往没对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梳理,内涵结构混淆不清,两者相互混淆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有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素质,或用心理素质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则直接用心理健康的问卷来测试心理素质,只是将心理健康的概念换成了心理素质。这些均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实践的效益。为此,有学者就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可见,对心理健康、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两种关系的正确认识,是解决和真正回答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重要理论前提,对于该领域及其相关研究也至关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
(一)健康的内涵结构分析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和“健康”结合而成的复合概念,因此要从根本上分析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有必要分析其属概念健康及其本质。
关于健康这一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一种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状态”,这是至今为止应用最普遍的、认可度最高的健康概念。该定义认为:健康不仅包括个体健康,还包含群体健康(社会健康),并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基本侧面形成了三维立体的健康观,SRHMS等国内外知名健康量表也是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对健康概念进行操作化处理的。此外,我国学者在国外四维健康新概念的基础上也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状态”,即除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外还包括道德健康。实际上道德健康也是社会健康的重要方面。
从上述关于健康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健康的本质是一种状态,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等基本方面。作为健康的子概念和人的整体健康状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本质上也应是一种状态,即一种完全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分析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幼儿心理健康尤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概念标准、种类、影响因素以及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矫治策略等方面研究的综述,力图把握当今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幼儿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很大,一个人健全的心理要从小培养。精神分析学派十分强调早期经验对个体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如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都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幼儿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个性特征逐步形成,各种社会性需要及行为迅速发展。幼儿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证。同时,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健康个性的形成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mentalhealth)的描述缺乏统一的标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最早提出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1〕概念的套用与“最佳状态”的难以把握使得该定义含糊不清。许多学者不满于此,尝试从其他方面来界定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
ArthurS.Reber在其编著的心理学词典中指出:“心理健康(或称心理保健),一般用来指明一个人的行为和情绪是在良好的调节和适应中起作用的,而不只是精神上没有疾病就行。”〔2〕ArthurS.Reber主要强调了行为和情绪的调节和适应性在心理健康上的重要作用。
郑日昌、陈永胜等总结了心理健康的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没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弗洛伊德学派大多持这种观点。我们可以把这种对心理健康的消极理解称为“生物医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另一种是指心理状态稳定,具有抵御挫折、迎接挑战、适应环境的良好人格素质,使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持这种观点。这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积极理解,也可简要地概括为“发展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3〕
关于心理健康还有其他几种理解。〔4〕心理学家卡兹那切夫等人主张从身心功能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们提出,心理健康既是个体保持和发展生理和心理功能的过程,也是个体持久地保持劳动和社会积极性的条件。
社会学家波姆(W.W.Boehm)主张从社会行为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
日本学者松田岩男主张从环境适应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又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从临床心理学上讲,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是心理正常范畴内的一对概念,而心理正常又与心理不正常相对,所谓不正常心理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碍(俗称“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有鉴于此,并根据以上几种对心理健康的描述,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精神病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与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虽然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没有提出统一的标准,但国内外有关资料把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5〕
1.智力正常。正常的智力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智力低下的人不能产生正常的情感反应和认知活动。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与成人相比,幼儿的情绪不太稳定,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常常时而哭、时而笑,这并非情绪不健康。但如果幼儿每天的消极情绪太多,如过多地发脾气,经常哭闹或精神萎靡,不爱说笑,行为被动,则应被视为情绪不健康。
3.意志健康。健康的意志一般表现为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持久的坚持性、明智的果断性、较强的自制力等。对于幼儿来讲,如果本应由他自己做的事或完成的任务,却总让父母代做或帮助;遇到一点点困难,如扣不上扣子、系不上鞋带,就哭鼻子;当产生某种需要时,如想要某件玩具或想吃某种食物时,就急不可待,稍有怠慢就大发脾气;做事完全凭兴趣或受外界刺激支配,漫无目的,等等,则表明其意志不健康。
4.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做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幼儿具有注意不稳定、做事的坚持性差等年龄特点,这是正常表现。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某名幼儿过分地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和做事有头无尾等问题行为,则应及时予以矫正。
5.人际关系的适应。就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言,他们是活泼好动的,喜欢与同伴嬉戏,不愿独处,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幼儿亦然。如果发现幼儿不喜欢与同伴交往,讲话甚少,胆小羞怯,或过分胆大妄为,攻击性强,这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表现,应引起成人的高度重视。
6.反应适度。人对刺激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人反应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这种差异在一定限度内是正常的。如果幼儿表现为对刺激反应的异常兴奋或异常冷漠,则是心理失常的表现。
这些都是描述性的、不可进行量化的评定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发展标准、临床标准以及社会标准等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作出判断。
笔者试图通过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相比较来归纳出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特点。北京友谊医院宣教科提出目前公认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为:(1)智力发育正常(IQ大于70)。(2)情绪稳定而愉快。(3)意志力强。(4)行动协调,反应适度。(5)有良好的人际关系。(6)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6〕从幼儿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来看,两者的衡量标准基本一致,但幼儿心理健康标准又具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
1.适度性。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强调与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合不同,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反应的适度性。显然幼儿在情绪、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发展不足,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幼儿在行为上反应过度或有过分表现,则应引起父母和教师的足够重视。根据反应适度标准,心理不健康主要与反应不适度有关。幼儿的不适度反应总体上看更多的是反应过度的问题。
2.发展性。幼儿期是儿童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标准也表现出这一特点。分析幼儿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看出,不管是从智力、情绪、意志、思想和行为的协调性还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性来看,青少年都要求达到很高的水平,而幼儿则只要求情绪健康、意志健康以及人际关系适应,更注重发展本身。另外,发展性的特点也表现为幼儿的部分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社会行为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三、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类及其原因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应行为,是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有的问题和障碍。〔7〕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有些问题会自行消失,有些问题却会日益严重,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杜代章(1995)总结出目前我国幼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1)儿童多动症。(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以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破坏行为、偷窃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4)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5)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额、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6)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厌学等。这些问题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们严重地阻碍着幼儿潜能的发挥,阻碍着幼儿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DavidGilliland等人认为心理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遗传影响(包括气质)、家庭因素(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父母婚姻不和、教养态度不一致)和环境因素(住房和经济不利)等。〔8〕通过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生理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大脑损伤、母亲怀孕时抽烟酗酒等。如儿童多动症、神经功能障碍等受生理因素影响较大。
2.心理因素,包括气质和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等。如自卑和过分敏感等性格和情绪问题通常主要受心理因素影响。
3.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指社会生活环境、家庭和幼儿园环境等。大多数社会行为问题、不良习惯以及学习上的问题都是由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通常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但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成长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环境,家长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心理品质以及家庭的气氛、父母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对幼儿心理问题的干预更多的是对父母家庭教育的指导,是一种家庭干预。可见,家庭因素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四、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矫治
研究(Garmezy,1985;Rutter,1989,1990)显示,有三个关键因素可以预防幼儿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自尊心、社会性和自主性;其次,家庭成员要温和,教养态度要一致;最后,要有鼓励幼儿个人竞争技巧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9〕幼儿的社会依赖性强,独立自主能力差,因此要预防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要培养幼儿的自尊心以及社会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幼儿个人竞争技巧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影响很大,教养态度粗暴或不一致都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预防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成员的教养态度不仅要温和,更要一致。父母和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包括物质和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此外,父母和幼儿园教师还应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幼儿园要建设良好的幼儿园班集体,促进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重视对幼儿问题行为的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与能力;开展心理辅导(主要包括人格辅导、学习辅导和生存辅导几个方面),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治有行为矫正、游戏矫治、家庭治疗、动物辅助治疗等几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1.行为矫正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学习原理,运用奖罚方法去改变或消除幼儿的不良行为或症状,并教给幼儿顺应社会的良好行为。这一方法在幼儿的补偿性教育中已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对儿童自闭症的治疗,相关研究均表明行为矫正法有良好的效果。〔10〕
2.游戏矫治法。游戏矫治法是指为幼儿创设一个特别的游戏室(角),通过游戏,让幼儿自发地、自然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问题充分表现出来,获得情绪上的放松,最终认识自我,并在幼儿园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控制自我。其中,个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幼儿本身的情绪而导致的问题比较有效,而集体性的游戏矫治则对解决由社会适应困难而引起的问题较为有效。高峻岭总结出游戏治疗对幼儿的各种环境适应不良、攻击和反抗行为、焦虑或恐惧、情感调整障碍、自我意识异常、智力低下、残疾或学习困难以及精神障碍疗效显著。〔11〕
3.家庭治疗法。家庭心理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治疗性会谈、行为作业及其他非言语性技术来消除心理、病理现象,促进个体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的心理治疗方法。家庭心理治疗首先对幼儿进行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再对问题幼儿进行家庭干预,对幼儿心理—行为障碍的治疗有良好效果。〔12〕
4.动物辅助治疗。动物辅助治疗是以动物为媒介,通过人与动物的接触,使病弱或残疾个体身体状况得到改善或维持;或者使个体通过有动物参与的活动,加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进而能适应社会的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干预方法。动物辅助治疗有助于缓解幼儿的焦虑,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尤其是可减少智力落后、注意缺陷、脑瘫等儿童的问题行为并促进他们的发展。〔13〕
五、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起步较晚,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比较薄弱,能够参考借鉴的文献比较少,相关的理论积淀不够深厚,因此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另外,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少应用于实践。有资料显示,美国有11%的儿童存在心理健康损伤,然而他们却只能依靠并不有效的健康护理系统进行治疗。〔14〕不仅美国有这种情况,其他国家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也基本上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缺乏实践的研究与应用。与此同时,受弗洛伊德学派“生物医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的影响,国内外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研究长期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教育协调整合模式转变,形成了只重“治病”不重“发展”的消极研究思路。
综合国内外相关资料,笔者发现当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可以有效推动幼儿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
1.研究对象全面化
心理健康研究最初关注的只是问题儿童,后来才对普通儿童进行研究,现在又加强了对天才儿童的研究。美国在1978年通过了《天才儿童法案》,各州开始关注天才儿童的需要,并为他们提供特殊的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但那时指导的范围较为狭窄和集中,仅仅涉及优生的学业跳级或者学习内容的丰富性、特定的社会心理问题、学业成绩不良等方面。现在学者开始从认识—学业需要、个人—社会需要和经验需要三方面来关注天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为天才儿童提供心理指导和咨询。〔15〕
2.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相结合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上,最重要的是应用于实践,真正为恢复或维护幼儿心理健康提供服务。随着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认识的深入,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心理障碍会对幼儿的未来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于是,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提供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英国的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机构(CAMHS)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建议,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健康服务。〔16〕
3.研究本土化
目前学术界普遍注重本土化的研究,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也不例外。美国和英国在这方面研究成果比较显著,我国以及俄罗斯、巴西等国家也都通过修订量表等方式,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对本国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本土化研究。
综上所述,关于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为幼儿心理健康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相关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与应用研究以及相关研究的本土化方面,需要研究人员作进一步的尝试与拓展。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84.
〔2〕ARTHURSREBER.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93.
〔3〕〔4〕郑日昌,陈永胜.儿童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7-38.
〔5〕张丽莎.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中国健康教育,2001,(3):154-155.
〔6〕蒋月容,孟庆玲.目前公认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J〕.小读者,2005,(2):57.
〔7〕邓萍.浅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EB/OL〕.〔2007-01-20〕..
〔8〕〔9〕DAVIDGILLILAND,PETERGALLAGHER,JOHNGROWCOTT.Developmentsinchildandadolescentmentalhealthservices〔J〕.ChildCareinPractice,2005,(1):51-61.
〔10〕黄伟合.关于儿童自闭症行为矫治法的几个理论问题〔J〕.心理科学,2003,(3):475-478.
〔11〕高峻岭.游戏治疗儿童心理障碍〔J〕.中华儿科杂志,2002,(5):271-273.
〔12〕JOELLENPATTERSON,LEEWILLIAMS,CLAUDIAGRAUF-GROUNDS,等.家庭治疗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9.
〔13〕宋玲,王雁.动物辅助治疗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89-93.
〔14〕GLIED,SHERRY,CUELLAR,etal.Trendsandissuesinchildandadolescentmentalhealth〔J〕.HealthAffairs,2003,(9-10):39-50.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5
论文摘 要: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生个体全面成长的教育途径的必不可缺的途径之一,尤其在学生心理成长中发挥着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通过研究体育与校园文化、体育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如何发挥体育在推进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优势,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 引 言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有不同之处。体育本身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与教育功能,决定了体育运动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实施于人际交往的环境下,使学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受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它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身体活动方式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提高他们的体质、调节他们的情绪、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与个性品质,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几乎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情感。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增进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 提高体育心理素质的意义及必要性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所面临的学业、升学、各类等级考试、就业压力越来越严重。再加上现实生活中学生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高,学生个性越来越强,心理问题渐趋严峻。这种心理危机现象蔓延下去,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也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2.1国内高校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发展现状
据对我国大学生相关调查发现,80年代中期23.25%的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20世纪初上升至约30%,其中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约占10%。从总体水平看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呈现出继续上升的趋势。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陈志霞等人运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对10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校园体育心理素质的提高越来越被重视重视,强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体育心理素质的而提高对于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搞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反而普遍存在在缩减体育课程的学时数的现象。
2.2体育心理素质的内涵与特征及现实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体现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1)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2)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3)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与自我认知度;(4)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5)完善的情感与情绪控制;(6)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平衡能力等方面。
体育心理素质简言之,就是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较高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个性和意志品质、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而体育则是人脑的思维通过作用于身体,来实现完成各种运动动作的过程。在运动的过程中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体育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有了初步的认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愈加明显。尤其是体育心理素质的提高对促进学生个体的过渡、成长、社会与环境的适应能力的作用。
2.3利用校园体育促进良好体育心理素质养成的可行性及意义
学校体育对学生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的积极影响是其他教育内容不可代替的。这点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历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邱远教授基于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先后于1999-2000年、2001-2003年、2002-2004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普查。其主要采用了SCL-90测试量表、实验组对照法、文献资料法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呈明显下滑的趋势,已经严重的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该研究对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并对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进行了有利的探讨,为我国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国内还有其他一些专家学者在该领域的调查和研究,也在体育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建议与对策。(1)利用体育教学的直观、实践性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与提高;(2)利用体育竞赛的公正性、公平性,推进学生个性品质与心理水平的完善与提高;(3)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各种压力、愉悦心情、调节情绪,促进学生情感发展;(4)利用体育活动的紧张性、竞争性、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应激性和适应性,完善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5)利用体育运动参与中体验胜利与挫折,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性心与成就感,尤其是性格比价内向型的学生;(6)利用体育活动的集体性、协作性、感染性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7)利用体育的参与性、娱乐性、积极进取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养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2.4校园体育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优势
(1)适用群体广泛;(2)能够有效弥补常规心理咨询室咨询工作的不足;(3)实施便捷,成本低;(4)效果明显,实用性高;(5)尤其适用于高校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6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社会适应;人格五因素
前 言
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并不是独立发展的。在运动员成长过程中,除家庭影响之外,更重要的影响人物就是教练员。由于单独考察每个因素并不能揭示因素水平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将教练领导行为、社会适应、人格等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察有重要意义。
一、青少年\动员社会适应相关研究
对社会适应行为最先展开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Leland(1973)。社会适应,简而言之,就是指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对于什么是社会适应,目前还存在争议。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对社会适应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在特殊教育与临床领域,研究者通常从适应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社会适应。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研究者更习惯用“Social Adjustment”来表社会适应。然而,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似乎并不重视对社会适应的内涵进行界定,而只是对社会适应良好或不良的特征进行描述。
陈建文(2003)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从个体对特定情境的适应过程分析入手,对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分析。聂彦刚(2005)以AAMR为理论依据,认为社会适应行为是个体如何运用内部心理资源,适应自我发展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社会环境的活动过程,是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在自我的监控下,充分发挥智力(认知)、人格(非智力因素)、知识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功能,以实现个体与社会环境协调的心理机制系统,包括良好适应行为和适应不良行为两个方面。杨彦平(2007)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个体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应对过程出发,认为社会适应首先是一种心理适应或人格适应,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系统对外在环境变化的应对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与调节过程,需要一定的心理资源和应对的机制。
青少年运动员有别于普通中学生,他们在兼顾学业学习的过程中,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竞技领域。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侧重关注青少年运动员社会适应的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余益兵(2009)对社会适应的解释,认为正确理解社会适应的内涵需要考虑:1)社会适应的文化期待性,2)社会适应的年龄特性,3)社会适应的内容领域,4)社会适应的自我同一与社会和谐的统一,5)社会适应是适应过程和适应结果的统一,即将社会适应界定为: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通过顺应环境、调控或改变环境或自我,最终达到与社会保持和谐、平衡关系的状态,它包括自我系统的和谐和个体与环境的和谐两方面。
二、人格五因素与青少年的研究
人格是一种稳定的个体变量,不同人格特征的人在社会适应的过程中会有所不同。研究表明,五因素结构能较好解释儿童青少年的人格特点。李彩娜等(2005)在研究中探讨了人格五因素对师生关于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发现,人格五因素中的情绪性、外向性、开放性、谨慎性和师生关系中的冲突性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显著预测效应。除了外向性,人格的其他4个因素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宜人性和谨慎性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而情绪性和开放性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张秋凌,邹泓,王英春,2006)。
三、青少年运动员社会适应状况的总体特征
青少年运动员的社会适应不容乐观。表现为积极适应得分较低,而消极适应得分较高,说明在两方面的适应问题上,青少年运动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社会适应水平有待提高。
余益兵(2009)在关于中学生社会适应的研究中发现,其发展有三个显著特点:非均衡性、非同步性和性别差异。但本研究中,青少年运动员社会适应的年级、性别差异不显著,而运动等级差异显著。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青少年运动员生活环境的独特性。与普通中学生在教室学习不同,本研究选取的青少年运动员均以训练为主。他们每天多数时间活跃在训练场上,而平时的训练上,教练员更多关注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而对于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关注较少。也就是说,对于青少年运动员,以训练为主的生活环境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较大(王英春,褚跃德,郭璐,2009)。进一步探讨有待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支持。
因此,在自我肯定、自我烦扰和积极应对维度上,有运动等级的青少年运动员得分显著高于无运动等级的青少年运动员。也就是说,优秀的运动员在积极适应方面表现良好,但也在消极适应方面存在问题。这可能是因为青少年运动员在取得优异的成绩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提示我们,为了让青少年运动员更好的成长、取得成绩,积极适应与消极适应的问题都要需要重视。
作者简介:周开祥(1989-),男,汉族,重庆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建文,王滔(2003).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4),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