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交流轮岗个人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交流轮岗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交流轮岗个人总结

教师交流轮岗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 义务教育;校长教师;流动制度;建议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2-0082-03

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那么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实施后有没有达到政策的预期目标?对此,笔者对江阴市亲历交流轮岗的50位校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走访了部分交流学校的校长和市教育局组织人事科的领导,收集了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和翔实的素材并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中梳理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

一、教师轮岗交流工作的现状

1.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已普遍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各地都普遍实行了义务教育学校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比如,江阴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省教育厅、省委组织部、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工作的意见》(苏教人〔2012〕19号)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行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2012、2013年交流的专任教师达1128人次,比例大致为11%;轮岗交流的正副校长总数达45人次,比例大致为9.1%。

2.校长教师交流的实际效果一般。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工作,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这是“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预设目标,但从实际效果看:只有约15%的受访人员认为效果较好;60%以上的人员认为交流轮岗效果一般;更有10%的交流学校的校长认为交流效果较差,认为有些城区学校“淘汰”下来的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去后,虽然能解决农村学校部分紧缺学科的师资,但他们的工作绩效难以让人满意,对接受学校所能获取的效益不大,甚至起到负面影响,对学校管理还可能会带来诸多的麻烦。

3.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是标不是本。尽管校长教师交流是以“抬高底部”促进均衡为总体思路的,但在访谈时不少校长教师却认为:校长教师交流是标不是本。他们认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仅靠校长教师交流是不够的,多元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才是合理的。更有部分交流对象比较“偏激”的认为:削“尖”补“底”,貌似对“底”很公平,但对“尖”又何尝公平?我们又要削多少“尖”,才能补起“底”?即使“底”补起来了,难道这就是人们要的所谓教育公平――低位均衡?所以校长教师交流更应该“关注交流的成效问题,更应关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影响教师轮岗交流的因素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一件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好事,但要把好事办好并非易事。目前,要将校长教师交流常态化、制度化,还存在不少阻力和制约因素。

1.政策价值的认同问题影响校长教师的交流。校长教师交流政策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流校长教师个人主动性和专业才能的有效发挥。但当前对交流轮岗制度的舆论氛围偏向于交流的强制性,大多是把参与高一级职称的评审和职务提升等功利性目标作为制约手段,来推动教师交流。由于对此项政策的价值和积极意义的认同不足,教师和派出学校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导致选拔交流教师的标准不高,专业能力突出、敬业精神强、影响力大的教育教学名师很多学校一般不会主动纳入派出交流对象之中,但这些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名师恰恰是农村学校最需要的,仅是为完成交流指标任务,这对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的目标达成度而言可能会大打折扣的。

2.交通、生活等后顾之忧影响校长教师的交流。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交通、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成为被交流校长教师的后顾之忧。以江阴这个县级市为例,区域范围较大,东西距离近70公里,南北距离近30多公里,这一地域特征对于较大范围的教师交流在客观上形成一定制约。绝大部分教师的居住地距原学校相对较近,交流后交通不便、上下班路途时间变长、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照顾不到家庭及费用支出增加等成为交流校长教师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因此,江阴市目前教师交流的广度还不够,主要局限在镇域内交流,跨乡镇、跨区域的交流由于体制等原因,很难有效地开展。

3.办学条件生源状况等影响校长教师的交流。由于城乡办学条件、生源状况的差别较大,尤其是学校管理制度,学校文化氛围也各不相同,有的差异甚至还比较大,实践中有部分教师难以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交流学校的生源及工作环境,等到适应,轮岗期限又将至,教学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所以,“无论是从薄弱校到优质校,还是从城区校到农村校,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学校的校园文化、管理方式,成为摆在很多交流校长教师面前的‘拦路虎’”。特别是一些很有发展前途的校长或骨干教师,在交流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通过自身努力很难带好一所学校或一门学科的建设时,就会觉得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失去工作热情和信心。

4.配套保障措施不到位影响校长教师的交流。在与亲历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访谈中了解到,被交流的教师从服从安排去交流学校工作到逐步产生对交流轮岗的抵触情绪,其重要的因素在于交流轮岗的配套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城区教师到农村校工作后,生活保障落实不到位,尤其是乘公交或自己开车上班,每个月的交通支出很大,在现有绩效工资发放政策的限度下,无形中冲抵了工资收入,降低了生活水平。也有受访者反映,交流派出时原单位承诺的优惠条件落不到实处,如评优评先两头不着落;原是学校中层的,回去后别说提拔,可能原先的位置都没有了,成了其他同行的笑柄,令他们对自身发展的前途担忧;教师派出交流后,派出学校从此对你不闻不问,你如同一个路人!失去“娘家人”的关怀与支持,你这个“外嫁媳妇”还有什么颜面可存?你会感觉如何?因此,教师交流派出学校和接受学校是否关注配套保障措施和交流教师的管理等实际问题,是影响教师交流的重要因素。难怪有些被交流的教师呼吁:要明确交流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领导安排任务时的相关谈话要留有笔录,签字为准。

三、推进教师轮岗交流的建议

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当然,要达到省定的15%教师流动比例标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只有制定好相关的政策、机制和措施才能保证校长教师流动的常态化、制度化。

1.着力进行价值引领是推进校长教师交流的前提条件。推进校长教师交流应在充分调动校长教师积极性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会得不偿失。为此我们在政策设计和工作组织上,应着力进行价值引领。作为一名校长或教师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自己的管理或教学岗位上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有了价值感才能具备崇高的职业感,才能产生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实现专业发展的强烈愿望。

价值引领首先要帮助校长教师明晰交流的目的意义。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加强城乡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次要宣传和展示校长教师交流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典型事例,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让交流的校长教师从中获取专业自信和成长的快乐;还必须加强流动校长教师的培养,以缩短他们交流后对新坏境的适应期,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区域文化较好的对接和融合。一旦校长教师自主自愿流动的积极性被调动,就有可能使得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顺利的推行。比如,江阴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通过几年的价值引领和扎实的工作,使得这项工作呈现了良好的势头:2012年骨干(市级教学新秀以上)教师交流138人,占全市1320名骨干教师的10.5%,正副校长交流11人,占全市240名正副校长的4.9%;2013年骨干教师交流181人,占全市1559名骨干教师的10.5%,正副校长交流34人,占全市257名正副校长的13.2%。

2.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校长教师交流的关键措施。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推进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化的关键因素。可试行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

一是改革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是推进校长教师交流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各地可因地制宜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的任期或聘期年限,设定交流的期限和交流的对象以及按照教师总数划定交流的比例。访谈中了解到目前教师比较认同的交流期限为1~3年,交流教师恳切希望教育行政部们要明确交流期间教师的人事关系。今后可逐步试行将教师从“单位人”变为“系统人”或“区域人”,以推进校长教师的交流。

二是尝试学区管理改革。各地可以以乡镇或一定的行政区域设定学区,试行学区管理,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的新举措。学区的设定有利于实行区域内设施、设备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和人力资源共享;可以建构教育共同体,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推进校长教师交流工作,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三是创新学校办学模式。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还可以通过创新办学模式,比如创建教育联盟或教育共同体、实行集团化办学、捆绑式办学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并带动校长教师的自然流动。江阴市还将根据地域特点,继续做好中心校和非中心校 (完小、办班点)教师的交流,鼓励优秀教师前往任教或任职,帮扶非中心校的发展。

四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在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化的同时,更要完善激励保障措施,调动校长教师的积极性,建立校长教师交流的长效机制。在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的基础上,要明确交流校长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系数,给予流动到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以适当的补贴。妥善处理好交流校长教师合理的利益诉求,调动和保护好交流校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江阴市教育局还拟定相关政策,对交流校长教师在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对职称晋级、学术荣誉的评定等定出具体的加分细则。

3.着力建构信息平台是推进校长教师交流的辅助手段。校长教师交流难就难在城区教师派到农村难,难在大部分校长教师对原有学校有较强的归宿感,存在不愿交流的情绪。对此,教育主管部门要畅通信息交流平台,了解交流校长教师的个人关切,加大人文关怀。加强流出学校、流入学校和交流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慰藉,尽量减少对派出人员生活、工作、心理上的干扰。教育工作是良心活,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的合理流动方能取得实效。

另外像江苏苏南经济发达、现代化程度高的地区,“校长教师交流工作还可以通过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把远程教育作为校长教师交流的辅助手段”。可以构建信息化平台,利用远程视频系统、电视网络、名师课堂、疑难解答等手段加强远程资源的辐射,推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这样也可以减少校长教师因刚流所造成的压力,任职交流、挂职学习、结对指导等柔流不失也是推进校长教师交流常态化、制度化的辅助形式。

当然,校长教师交流工作从艰难起步到有一定成效,从行政强制推动到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必然要经历“探索――总结――反思――提高”的推进过程。相信各地在政策、制度层面的设计上一定会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校长教师交流办法,以取得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李改.推进教师交流工作的现状与政策建议[J].人民教育,2014,(7):29-31.

教师交流轮岗个人总结范文2

(一)选好合作企业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关键选择那些在养殖技术和诊疗技术水平方面能够代表时代前沿和发展方向,在区域或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这样的实习单位会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视野,为积极主动投入实习工作、增强自信心奠定一定的心理基础。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从2002年开始探索教学改革,在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2009年起先后与北京百年栗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北京京城马汇马术俱乐部、北京金犬特卫诊疗中心、承德石创养殖有限公司、承德金羽养殖有限公司、承德伴侣动物医院、承德博爱动物医院等多家大型养殖企业和动物诊疗机构签订轮岗实习基地协议,并安排08、09、10和11级学生进行轮岗实习。大型动物诊疗机构和集养殖、销售、深加工为一体的企业,用人量较大,便于安排整建制班级分组分批进行轮岗实习,学习各种技能,深入生产与管理,保证学生实训实习质量,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施全方位的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双赢合作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目前许多合作方式是学校把学生送入企业承担基础岗位工作;企业一般将学生安排在劳动力比较集中的岗位,工资一般为正常雇工的三分之一,可节省部分工人工资。除此之外,指导教师有必要深入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教师在企业参与工作可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习和生活上的各种难题,还可以及时化解矛盾,使顶岗实习能够有序、稳定运行。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协调与沟通,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派实习带队教师全程跟踪,做好实习学生的思想工作,解决生活困难,加强安全保卫等。学校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保障顺利完成生产实践教学实习。

(三)企业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参加实习的积极性实习期间,企业应制定详细实习计划,如分期分段的时间、人员分组、明确的实习目的等,并提供给企业生产部门,以便企业按计划进行生产安排,按周期进行人员岗位调整、互换或个别调换,尽可能使学生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掌握较多的生产实践技能。企业在学生校外生产实践实习中按照协议统一安排学生的食宿和交通等,分配学生参与生产实践与管理,间隔一定时间,调换工作岗位,发放生活补助或见习工资,以便学生掌握更多的岗位知识,学到更多的岗位技能,为企业创造应有的价值。通过这些措施,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实用技术的主动性。

二、畜牧兽医专业轮岗实习模式创新

(一)根据学生实习人数和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确定轮岗人员和轮岗时间由于养殖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及工作环境卫生防疫的特殊性,要求全年均有员工在岗、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人员不能频繁更换,因此,我系根据合作企业生产的周期确定学生分组数量和各组轮岗实习时间。例如,在承德石创养殖有限公司实习的学生多在育雏工作岗位,蛋鸡育雏期为60天,因此将学生分成6组,每组实习2个月。学生不间断的轮岗实习使每批学生都参与蛋鸡育雏全过程,尤其对雏鸡饲养管理、疫苗接种等生产过程能够完整体验,企业也能保证生产人员及生产秩序的的稳定。实习小组轮换时留下两名学生帮带新一批实习学生一周,使新到的实习学生尽快熟悉实习环境和生产要求,顺利进入生产实习状态,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学生从第三学期开始分组轮流到企业进行体验式顶岗实习。大一在校内学习部分专业课程如动物微生物、动物药理、动物病理等课程;大二校内开设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兽医实验室诊断、动物群发病概论等课程,这种有计划地分组轮换到校外生产实训基地进行实习,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校内实践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在实践中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职业素质。

(二)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实习管理,实施过程监督轮岗实习指导教师在每批学生实习前2周内向学生布置实习任务,召开实习动员会,发放实习指导书。由教研室主任进行轮岗实习动员,提高学生对实习活动的认识,介绍轮岗实习岗位概况、轮岗实习安排、轮岗实习要求和注意事项,重点介绍相关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及时与轮岗实习单位取得联系,落实实习单位指导人员。学生轮岗实习过程中,专业老师同时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对轮岗实习进行巡查,及时掌握学生实习情况,解决实习中出现的困难与矛盾。学生要写实习日志,记录每天实习的主要内容、出现的错误、取得的经验、个人收获和体会等,真实的反映一天的实际工作情况;实习报告主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每天的实习工作对实习进行总结,自己学到了什么,生产中存在什么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轮岗实习活动结束后,实习基地岗位的直接领导对学生综合表现进行评分,同时要求每个学生作出个人实践活动总结,包括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教师需及时收缴实习报告和实习成绩考核表,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写出实结。

(三)制定实习单位与师生共同参与的实习成绩评定制度轮岗实习成绩评定以往仅仅是通过最后实结来评定,过程监督机制并不完善,经过我系领导及指导教师与企业领导多次协商,制定了考评方案。使轮流顶岗期间轮岗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评定成绩、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三部分组成,该评价办法受到师生和企业的一致好评。实习单位评定成绩占实成绩的50%。实习单位按照顶岗实习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实习学生的具体考核方法,真实客观的给出各岗位实习成绩,并对学生实习表现进行排序;同时,实习单位根据每批学生的实习情况对每批实习学生做出总体评价,依据总体评价结合个人表现排序,评出每批学生的实习成绩。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成绩占实成绩的20%。学生轮岗实习结束,由实依据本组成员完成实际工作、服从领导、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吃苦耐劳等实习期间的表现给出自评分;学生回到学校后,本专业内及时召开实结交流会,即相互之间交流实习期间的收获、心得、体会等,实习小组成员结合顶岗期间每个人的表现,对本组内的成员做出客观准确评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实成绩的30%。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顶岗实习日志、实结报告、实习表现考核评定成绩,其中顶岗实习日志占教师评分的35%,实结报告占教师评分的35%,实习表现考核占教师评分的30%。

三、结语

教师交流轮岗个人总结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本着“城乡一体、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的原则,有效开发和利用全县优质管理资源、教育资源,为城乡教师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促进全县教师专业成长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提升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组建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用3年时间,实现城乡学校教师校长合理流动,教育资源合理调配,理念文化合作共享,质量管理共同提升、学生教师同步发展的目标,全面推动全县教育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均衡、协调、内涵发展。

三、组建方式

以县城6所学校(幼儿园)为责任校、联合14个乡镇学校、各民办幼儿园,在全县组建6个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即教育督导责任片区):

初级中学联盟三中责任区——联盟校:县二中、县三中、县四中;

城乡小学联盟南关责任区——联盟校:南关小学、三合小学、古城小学、鼎新小学;

城乡小学联盟解放路责任区——联盟校:解放路小学、北苑小学、中东小学、航天小学;

城乡小学联盟建新路责任区——联盟校:建新路小学、东坝小学、西坝小学、天仓小学;

城乡小学联盟东大街责任区——联盟校:东大街小学、大庄子小学、芨芨小学、羊井子湾小学;

城乡幼儿园联盟县幼责任区——联盟幼儿园:城乡各学区幼儿园、各民办幼儿园。

联盟责任区责任学校校长为联盟责任区召集人,负责联盟责任区开展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各联盟学校实施具体工作。县教育局选派到各联盟责任区的干部为联络员,负责指导、督促联盟责任区学校各项活动的实施。

四、活动内容

1.学校管理同步推进。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在相互尊重各校办学自和特色的基础上,成立联盟责任区责任学校校长领导下的校长联盟,分工负责参与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学校工作管理。联盟责任区要充分发挥各学校在日常管理、制度建设、师资优化配置、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校长座谈、联盟会议、现场观摩等形式,交流学校管理策略,使学校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要切实开展好校级领导互研互学、中层干部互动互学、管理资源互通互学等形式的管理互通工程。各联盟责任区每学期要召开2次以上校长联盟会议,要将每月工作安排、重大活动开展、管理制度的改革优化及时通报,要建立定期的研讨例会制度,每学期确定1-2个主题,开展1-2次“学校管理专题研讨”活动。城区学校校长和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中层干部到农村联盟学校挂职锻炼或拔高使用,全程参与学校的管理。农村学校校长和有培养前途的中层干部,分期分批到城区学校挂职学习。各农村学校也要以对岗互派和对口指导的形式,积极开展责任区内中层职能管理人员互动、指导和交流。

2.教师校长双向交流。联盟责任区校际间领导、管理人员、教师的交流是活动的重点,也是教育均衡的关键点,各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要大力开展城乡挂职交流和师资双向交流活动。要建立管理人员、师资互动交流方案。可通过校长联盟会议,根据各学校学科需求自主提出教师交流计划,报教育局审批后进行人员交流。要妥善解决联盟责任区内各校教师结构性矛盾,促进师资均衡分布。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中“建立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机制,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今后每学期选派一部分教师和校长,进行为期不少于一周的城乡轮岗交流。城区学校要重点向农村学校交流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同时优先考虑没有农村工作经历或农村工作经历少于5年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农村学校要让年富力强、有培养前途的教师进城学艺、挂职锻炼。要建立骨干教师引领制度,充分整合联盟责任区内名师资源,建立名师团队工作室,以名师蹲点、互动指导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联盟责任区内名师带徒、带教研(备课)组、带课题的“三带”活动。同时,联盟责任区内学校可以“组团”到教育名校进行“影子培训”,以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整体提升联盟责任区内师资水平和课堂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3.教育教学统筹安排。各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的大型教育教学活动要切实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充分体现联盟责任区优势,努力提高校际活动的效益。各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每学期要组织一次以上的大型活动,营造校际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围,促进联盟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要制订联盟责任区教科研总体计划,各成员校共同参与教科研活动,实现联动互通。要建立联盟责任区内学科研训组织(区教研大组),集聚联盟责任区内名师和各校教研组长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联盟责任区内学科联片教研制度和主题式活动计划,通过开展联盟责任区内的学术论坛、教学沙龙、教学业务培训和课题研究等活动,交流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科研方法,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4.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各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内教师之间可以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心得、困惑进行坦诚的交流,在贡献自己经验、思考与智慧的同时,不断引发思维的碰撞、分享彼此用心经历的实践、思考与智慧的重组,从而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与发展。各联盟责任区可大力开展“手拉手、共进步、同成长”一对一的互助活动,实现城乡孩子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开展“班级与班级结对”、“学生与学生结对”的联谊活动,建立稳定的互访交流机制。利用节假日等开展艺体特长交流、综合素质展示、学科竞赛等联谊活动,促进城乡学生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要大力开展城乡学生“生活体验”活动。通过“走进乡村、享受自然”和“走出乡村,体验城市”同吃同住同学活动,让城里孩子感受农村的纯朴,让乡下孩子增长见识。可组织学生到联盟责任区内到其它学校、家庭相互亲身体验学习、生活环境。联盟责任区内学校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献爱心”帮扶活动,动员有条件的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对贫困生开展图书、学习用品、衣物捐赠等资助活动,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更好的完成学业,让城乡学生共享社会温馨,共同进步。

5.质量管理同步提升。各发展联盟责任区要加强区内各学科的教育质量管理合作,积极开展联盟责任区内学校在教学进度把握、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合作,做到“调研共同进行、问题共同分析、措施共同研讨、质量共同提高”。城区学校凡获得县级以上名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称号的,要与一名农村学校教师结对帮扶,开展好“青蓝结对”活动。教研室将搭建平台开展“师徒同台献艺”、“名师赛课”、“青年教师教学展示”等教育教学展示、观摩活动。从今年起,“发展联盟责任区捆绑式”教学成绩考核将在各校考核中占一定的比例。

6.特色文化形成优势。各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首先要加强各校显性文化的研讨。学校环境布置、师资活动是学校文化的直接体现,联盟责任区各学校要努力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积极向上的师生活动文化,以树立良好的学校外显形象,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其次要加强制度文化的交流。联盟责任区各校要不定期加强对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与干部队伍建设、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文化内涵与特色建设、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文化内涵与特色建设、师生评价与激励等管理制度的专题交流与研讨,分析制度的造成环境,明晰制度的约束性、激励性和时效性,以此推进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规范、科学和完善;再次要注重精神文化的构建。精神文化是师生共有的价值观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联盟责任区内各校要不定期开展精神文化构建研讨。在构建精神文化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又要注重从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经验的积累中汲取丰厚的内蕴,培养独特个性的精神文化。

五、保障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组建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是缩小城乡学校办学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我县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各学校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意义,切实制订实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努力在教育资源共享互补、教育教学联动互助、师资配置交流互通等方面有创新、有突破、取得实效,不断促进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2.组建领导机构。县教育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县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教育督导室主任肖占全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教研室主任马秀萍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同时,建立局领导班子成员包挂教育联盟责任区制度。每位局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联系一个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参与指导计划制定、重要活动开展、绩效评价与督查,每学期至少听取一次专题工作汇报,研究协调有关重大问题。

3.构建运行机制。联盟责任区工作头绪多、运行操作需要探索和总结,因此各项工作必须立足精细化管理、注重统筹协调,讲求实用性、有效性。各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要根据教育局总体要求,2013年9月25日前由责任校校长牵头召开责任区校长会议,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并与包挂局领导衔接报批实施方案,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启动运行。逐步建立、完善联盟责任区内的校长联席会议制度、分管校长和教导主任例会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质量监测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以及校本培训、校际交流、人员互动等各项制度,各项制度与实施方案形成书面文件,于2013年10月25日前由联盟责任区责任学校印发各联盟学校落实,并报教育局教研室备案。

教师交流轮岗个人总结范文4

一、全面完成校舍重建任务,硬件水平大幅提升。

xx年,我们全面完成了76所学校校舍的重建任务,xx年春季全市5万余名师生全面告别板房,入驻永久性校舍。全市教学设施设备均达到xx省xx装备标准,学生生机比达9:1,校校有电子白板,班班通网络,多媒体教室、远程视频教学互动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覆盖城乡的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和崭新的xx教育装备,给步入后援建时代的xx教育注入了生机和动力,我们进一步加强了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借力重建,xx学校硬件建设达到县域领先水平,省内外的单位、团体、组织、嘉宾纷纷慕名而来,参观我市学校灾后重建成果。

二、加强师资培训,狠抓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xx年3月组织全市38名中小学校长赴江苏无锡挂职培训。4月组织校长、副校长参加xx的专项培训。5月组织部分学校的校长参加省级专项培训; 6月-7月将全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分管小学副校长分为5批先后参加xx省教育厅灾区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7月校级干部、教导处管理人员参加教育部、儿基会组织的爱生学校理念远程培训。在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的援助下,务实有效地开展教导主任65人培训。10月组织我市中小学41名校级干部赴江苏南通挂职学习一个月。

二是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建立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机制。结合布局调整,通过提拔、轮岗、交流、调任等方式进行了70余名干部选任。截至目前,7名师培中心的教研培训人员到镇乡学校任职,10名城区学校的干部到镇乡学校任职,9名镇乡学校的干部到城区学校任职,2名干部在城区学校之间交流,6名干部在镇乡学校之间交流。一大批城区学校和教师培训中心的优秀干部交流到镇乡学校,提高了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xx教育形成了学校干部良性流动、管理水平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2、培养教师职业精神,增强教师队伍集体活力。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倡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加大对有偿补课和体罚学生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强教师骨干队伍的考核和管理工作,注意教师骨干队伍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发挥,今年我们推荐了3名教师参加xx省第九批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

教师交流轮岗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中历史;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377-01

合作学习能发挥群体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各自优势,改变了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一、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课堂中,都是老师说,学生听,从幼儿园阶段起,就一直延续着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形式。特别是高中历史课,传统教学方式更是根深蒂固,学生从未进行过任何讨论,只是一味的老师说,学生记,不少学生并不适应合作学习的方式。例如在课堂中,不少学生之间的交流都只有两三分钟,热闹的教室很快又安静下来,学生们不善于思考,不懂得讨论,合作学习成了形式主义;有些合作学习小组看似热热闹闹,讨论激烈,但细心观察会发现,小组内部没有分工,没有合作,发言的只有少数几个表现积极的学生,其他同学在旁边默默不语;有的课堂则一味的进行小组内学生间的交流,教师缺乏有效指导,学习成果不显著。

二、提高合作学习成果的方法

1、指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有的学生适应了传统教学形式,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有的学生则只在乎自己的想法,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这些都不利于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先指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学会倾听和交流,既能独立学习思考,又能参与团队合作。

2、调整分组策略

首先确定小组人数。通过教学实践发现,4-6人小组为最佳模式,这样组内每个人都能充分参与到学习讨论中,可以避免因人数过多而导致学生发言机会减少,同时还可以避免因人数过多造成话题分散,无法集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我将班级分为9组,每组5-6人。

然后确定小组组织领导方式。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内可以设立固定职位,如主持人,记录员,发言人等等,明确职位可以使小组内成员各司其职,讨论顺利进行,例如在讨论中断时,主持人应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提出新的话题,记录员可以记录讨论过程和结果,从而使教师了解到该小组合作学习所取得的成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各职位不应固定人员,而是让学生在不同职位上轮岗,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

3、采用多种合作学习方法

互动法。小组内成员担任不同职位,然后围绕同一话题,同一目标进行讨论学习,互相之间可以进行补充,共同完成同一项学习任务。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并且不同职责的扮演,可以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锻炼。

辩论法。根据教师设置的题目,学生分为正反双方,参照辩论赛的形式,每位学生都可充当辩手表达己方观点。辩论法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了能充分论证己方观点,学生需额外参阅大量资料,作为对教材的补充,这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联想思维,尤为重要的是,辩论法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竞争意识。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能深刻理解其意义,而且能加强记忆。历史教材中有不少历史事件可以改编成小剧本,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一《卓尔不群的雅典》中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因为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所以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召开一次伯利克里时期的公民大会,在会上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雅典民主中的抽签选举、公民大会为最高机构,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陪审法庭是司法机构。此外,角色扮演法还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此外对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及舞台表现力都有很好的帮助。对于平时胆子小的学生,通过参与历史剧的演出,还能极大的锻炼其勇气。

4、教师应积极而谨慎的指导

虽然合作学习是学生做主导,但教师也应积极的参与其中,而不是任由学生漫无目的的讨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巡视,认真倾听,但要谨慎的进行指导,要做到适时适量的介入,确保讨论不偏题即可,更多的还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避免对学生的讨论做过多的干预。一旦学生在讨论中遇到困难和障碍,可以给予一定的点拨和指导,使学生克服困难,进而增加对合作学习方法的喜爱。

三、对合作学习成果的总结评价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当前的优点和缺点,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新课程倡导进行发展性评价,使学生既是评价过程的参与者,同时又是受益者。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的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同时通过对他人的评价可以为自我要求作参考,使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收获更多的成果,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建立健全的人格,这也是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一个重要部分。

教师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即时评价就是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发言讨论进行及时的评价,可以从学生思考的角度,发言的内容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而总结性评价则是在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对这一过程的整体总结和评价。通过分析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情况,帮助学生理顺思维,指出学生思维方法的优缺点,引起学生对合作学习过程的回顾,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升华。

参考文献:

[1] 陈秀芳.谈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J]. 教学与管理 2008(31)

[2] 翁聪良.我思故我在 新火试新茶――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师素质初探[J].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8(01)

[3] 张道权.高中历史“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实施[J]. 教育导刊 2008(06)

教师交流轮岗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合作学习 合作模式

一、精心的准备是顺利开展活动的基础

1.1选题时遵循科学的原则, 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活动或任务了然于胸

备课阶段, 在选题时教师要遵循科学的原则, 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以此来选择所需要的学习材料,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其“最近发展区”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在这里,许多英语老师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学生间还存在层次性差异。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选题时,要完全兼顾各个方面的因素显然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最好的一种处理方式就是按照各层次学生的比例设计任务,让学生明确该做什么事情, 要达到什么要求,并且可以在小组活动中及时地对任务作出适当地调整, 这样就可以避免有些学生由于知识积淀薄弱,或对外国文化知之甚少,或语言词汇量不足,而在用英语表达时出现的“捉襟见肘”的现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1.2认真调查, 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也是一门艺术,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将前后桌拼在一起而组成一个讨论小组,这种分组方法在除英语以外的其他科目的课堂也常常采用,老师和学生也习以为常,这种分组方法是种表面化的分组。其实在分组时,除要考虑前面提到的一些因素外,甚至还可以考虑男女生搭配, 学习成绩好坏等,以3- 5人小组为最佳。在这里也体现了层次性的理念,男生和女生存在着性别方面的思维差异,男女生搭配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学习;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合作小组的人数限定在3-5人,既为每个人学生提供了发言、讨论的机会,也是将层次性差异缩小到了一个合理的区间。在确立好小组成员后,还有一个工作要做,即选一个中心发言人和小组长,中心发言人实行轮岗制,从而做到人人参与。

二、严密组织是完成学习目标的保证

2.1明确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变化

前面在分组时谈到了教师要考虑给予学生点拨的机会,也即明确了教师在合作学习时所扮演的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要审时度势,与学生一起讨论, 一起设计对话, 一起表演……既能在此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 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用母语交流的习惯,在营造一个外语交流气氛的过程中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更能促进师生之间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2.2设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版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因此,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注意汇报时的语言要使用类似于“we think ...”“we are sure ...”等,而不要使用“I think ...”“I am sure ...”等。若时间实在不够,也可做其他方式的处理, 如在杜郎口中学看到的,学生将自己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或成效写在教室周围或教学楼走廊里的黑板上,注明个人姓名或者小组编号,接受所有人的评价和学习。其次,制定科学的评价表。评价表可以分为教师对小组的评价表和小组自评表。前一个表由教师来填写,可分为以下几个项目:(1)They worked together well.(2)They didn’t speak Chinese so much.(3)They did it all by themselves.(4)They used th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后一个表由小组成员自己填写,项目可以根据活动的目标任务灵活多样。

2.3及时归纳总结,为以后活动积累宝贵经验和教训

事后总结环节与活动过程中的评价有着不同的作用。事后总结尽管也是算是一次评价,但它着眼于整体评价,评价的对象是一次完整的合作学习活动,是对准备阶段和组织实施阶段所有工作的一个总结。而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即阶段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讨论或表演汇报过程中的表现,并按照一定的细化标准对此作出客观的评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时, 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注重总结环节的工作,及时做好、做足,不但要反思总结本次活动中产生良好效果的好的经验, 还要认真深度思考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