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就业指导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就业指导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化;视角;高校;就业指导;创新
在大学教育角色中,大学辅导员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不但是学生在教育事业中的开拓者,也是学生们日常十分信任的朋友,是高校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的一盏“指路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事业的发展,就业指导工作也呈现出了新的发趋势。在教育系统中,就业职工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程序化的发展流程,而大学辅导员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广大高校教育辅导员要进一步加深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化。
一、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价值意义
根据国家教育部做出的统计数据表示,截止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经突破了750万,增幅达到了10%以上。随之伴随而来的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就业指导工作就是针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而设置的。从根本上说,高校辅导员作为指导大学生发展道路中的引路者,在学生的就业工作中也肩负着同样重要的指导任务。在四年大学生时光中,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最全面的教师,在增进学生的发展前程上具备重要的价值。
二、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优势
(一)辅导员角色的发展优势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生理年龄在20岁左右,已经具备了初期的自我意识和发展思想,具有了较强的思想主见,在性格特点上浮动较大,并且呈现出了一些独特的“青春个性”。对于家人、教师的意见,大学生往往出现了一定的逆反心理,难以理解和听从。但是,高校辅导员教师因为在大学生生活中的特殊性,所以具有倾听者、引导者、规划者、咨询者等多重角色,所以在开展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有一些明显的发展优势。这是因为,辅导员工作本身具备的覆盖面较强,几乎涉及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o导员教师和学生在知识背景、生活阅历和专业背景上相互融合,相互熟悉生活和学习的各项特点。这也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多的便利。
(二)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责任
在高校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融入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始终。甚至可以说,辅导员在学生入校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就业教育启蒙。这是因为,大学时期是学生在校园和社会之间的过渡期,开展日常教育工作,特别是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他们肩负着引领学生认识自我、感受自我的重要任务,所以在辅导员教师的职业指导中,他们的工作中肩负着帮助学生制定就业指导的发展依据。
三、当前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理念存在着不足
在当前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分布情况来看,大多数辅导员在岗辅修的专业都是中文、思政类专业,在就业指导、社会工作等专业方面进有所涉猎的辅导员所占的比例较少。因为这样的专业分布现象,导致一些辅导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只要让学生在生活、思想上不出现偏差就可以了,对于有其他的专业问题、职业规划等教学任务不必探究。导致一些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教育理念十分保守。
(二)就业培训的机会较少
受师资水平的影响,很多辅导员教师都是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的。这无形中增加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压力和难度。同时,对于高校辅导员教师来说他,他们工作十分琐碎、零散,难以对就业指导工作投入较多的精力。导致辅导员教师难以具备较高的学习层次,校内外培训机遇十分匮乏,业务能力和自我提升素养都的机遇都不够丰富。
四、基于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策略
(一)转变就业指导观念,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首先,广大高校辅导员教师要结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学校和社会就业指导的发展规模。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全面的拓展,从而保持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贯彻到日常教学生活中;其次,调整教学观念,使就业指导和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相互贴近,建立一个“就业中心+班级辅导员+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体系,使辅导员能够保持科学的就业理念,促使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沿着一系列系统化的发展步伐迈进。在就业指导观念的转变上,要紧跟时代就业思潮,根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理念,确保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二)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实践带动高校就业能力
辅导员教师要针对当前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增进自身的实践能力。摆脱“毕业就是失业的发展”困境。首先,高校要大力强化对高校辅导员教师的业务培训、制度建设、教学测评。要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岗后、常态化的就业指导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人才测评、就业信息管理等方面,对高校辅导员教师指导工作体系的构成进行全面深化。同时,辅导员教师要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手段,组织学生走企业、下基层、进岗位,使就业指导工作变得更加切合学生实际情况,更加符合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教育需求。
总结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化的发展难题。为此,广大高校辅导员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增进创新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娥.对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教育论丛,2013(06)
就业指导工作计划范文2
论文摘要:加强高职生的就业指导是保证高职学生顺利就业、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就业指导要针对学生中较普便存在对职业期望职过高等心理问题,结合社会需求来发展,此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就业指导工作效果的重要方面。
一、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发展,就必须为学生的出路着想。学生的高就业率,一方面说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得好,另一方面说明学校培养的学生面对人才市场是“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而说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都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反之,如果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方面都合适,就业指导工作却跟不上,学生的就业率也不会高,使学校为培养人才所做的前期工作都付诸东流,没有用处。因此,为保证高职院校自身的各工作环节的良性循环,保证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搞好就业指导工作是当务之急。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高职生由于在校学习任务较重,对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缺少了解,在职业选择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些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估价自己,脱离现实,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些毕业生缺少全局观念,在处理事业和待遇方面,看重的是利益,只看眼前而没有长远打算;一些毕业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不愿意到基层工作。这些均需要学校去做耐心细致的指导。由此可见,加强高职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二、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具有针对性
就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以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对高职生的就业指导,既要针对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又必须围绕社会职业需求标准进行指导,这样才能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一是要针对高职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高职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就业期望值偏高;追求利益过多;职业目标不够灵活;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等。由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只有深人到学生中去,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学生就业思想动态以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受益,也才能使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取得好的效果。
二是依照社会职业需求标准对高职生开展就业指导。学生就是学校生产的“产品”,“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毕业生能否受到社会的欢迎,很大程度上要看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职业的需求。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社会职业的需求标准,毕业生就能顺利就业。否则,就会出现毕业生和职位需求错位等问题。所以,就业指导者要认真研究社会各行各业的职业需求标准,并把这种标准与学生专业情况做对比,分析学生对社会职业需求的适应程度,从而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三、加强就业指导的有效途径与要求
1、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是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应纳人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并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程,贯穿于高职生从人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就业指导课的内容既有职业道德、就业心理辅导、求职面试方法技巧等相对稳定的内容,也要有根据每年就业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反映新情况、新趋势的就业市场分析内容。
二是开展求职创业成功人士的专题讲座。根据学生求职的意向及求职心理的实际情况,邀请企业界成功人士、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优秀毕业生到校作专题报告,这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就业指导方式。为了保证活动不流于形式,有较强的实际效果,把专题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由专家主讲,后一部分由学生根据他们切身关注的问题提问。对专家主讲的内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小组要把关,要保证其内容的生动性、直接性和时效性。
三是顶岗实习和参加社会实践。将毕业实习与推荐就业相结合,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按职业劳动者的要求进行社会角色的实习,使他们能充分认识到竞争、就业、生存等问题,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和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行业职业现状形成直观感性的认识,并在实习中调整自己对职业岗位的认识,调整自己的择业心理,择业方向。
2、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准确定位,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择业;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充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本专业在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方面的要求,掌握过硬的本领,以便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帮助毕业生掌握有效的求职技巧和良好的求职技能,以便在职场上“推销”自己;帮助毕业生克服择业的心理障碍,正确的认识自己、估计形势,沉着、冷静地应对在择业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对就业做好心理、思想上的充分准备,使自己较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加强与用人单位、劳动人事部门及社会就业中介服务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搜集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
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者队伍建设
1、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是具有组织就业活动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者要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才学、市场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要了解市场、了解和掌握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善于协调社会、企业、家庭和学校等各方面的关系,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二是具有较高调查研究的能力。积极反馈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有关信息。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开展跟踪调查和跟踪服务活动,帮助毕业生解决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推荐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做好对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并在对这些信息的整理分析中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使之为学校制订就业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起到参谋作用。
2、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培养
一是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在大量的日常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逐步成为一名有丰富经验的就业指导工作者。
就业指导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就业指导 小组工作 就业小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43-02
距2012届高校毕业生离开校园4个月后、2013届毕业生就开始考虑找工作了,据江苏省教育厅调查,江苏仍有4万名2012届毕业生未就业。《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加上2012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导致2013年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更多。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大学生求职难成为当年最明显的特点,有专家指出2013年并不比2008年的就业形势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一 就业指导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指出,就业指导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就业指导也可以称为“职业辅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为被指导者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其求职与择业,为其与具体职业的结合牵线搭桥,充当两者的“中间人”;广义的就业指导则是指以被指导者的自身特点、意愿与社会职业的需要相协调为前提,帮助和指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为其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济和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
就业指导起源于美国,1894年美国加州工艺学院推行就业指导工作,1903年美国的帕金斯最早提出就业指导的概念。1908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指导机构——波士顿地方职业局。1911年,哈佛大学开设就业指导课。在我国,1916年清华大学开始就业指导相关的工作,并于1923年正式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拉开了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序幕。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必修课,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
就业指导的总目标就是协助大学生作出职业选择、解决就业问题,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工作岗位并适应职业生活。大学生就业指导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可采用授课、报告、讲座、咨询等多种形式。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成立就业小组,可以丰富就业指导形式,促进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二 小组工作
小组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为了达到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而进行活动的人群。小组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Group Work直译而来,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1949年美国小组工作者协会指出,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互动与方案活动达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目标的完成。小组工作的目的在于根据个人能力与需求来促进个人成长,使个人与他人、团体与社会之间达到适应,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权利、能力与独特性。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会依赖群体经验成长和发展,当个人出现生存能力方面的问题或心理行为有偏差时,通过小组工作,可以恢复人的原有能力达到社会化。在小组工作中,通过不同成员之间经验的交流分享,可以丰富和扩展经验和见识,改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成员发展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适应危机情景,促进个人成长。就业小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成员间的互动活动,解决就业问题。
小组工作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从小组的组成、工作结构、成员的参与程度、工作目标等方面来划分。就业工作小组是从小组的工作目标来划分的,就业小组也可以再继续细化,根据毕业生去向分为国有企业就业小组、民营企业就业小组、外资企业就业小组、事业单位就业小组等;根据求职职业分为专业技术人员就业小组,商业、服务业人员就业小组等;根据求职行业分为金融业就业小组、教育就业小组、房地产业就业小组等;从求职地域分为本地就业小组、外地就业小组等。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有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和互动模式。在就业小组中主要采取的是互动模式。在互动模式中,小组被看做是一个互助的体系,成员依靠小组其他成员作为自己解决问题、建立信心的资源。互动模式下的小组以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来实现小组目标,组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小组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在实施过程中,小组工作者,即就业小组中的指导老师,以协调者的角色在小组中发挥作用,不断启发组员主动考虑问题,及时了解成员的需求和期待,挖掘小组的积极潜力,动员组员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强化发展目标,为成员提供信息,充分利用相关资源为实现小组目标服务。
三 就业小组工作过程
就业小组工作过程是组员与指导老师共同参与的过程,可分为准备、开始、冲突和后期等阶段。
1.就业小组准备阶段
以毕业班的时间为参考,就业小组准备阶段集中在9月份。准备阶段的工作有就业意向调研、招募与选择组员、目标确定、制订工作计划、做好就业准备等。
第一,求职意向调研。在确定开展就业小组之前,要考虑学生的求职意向。求职意向包括求职地点、求职行业、职位等内容。求职意向越明确对就业小组工作的开展越有利。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学可能求职意向不明确,可以做一些职业测试,从而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方向。
第二,招募与选择组员。根据求职意向,将需求相似的成员分到一组,人员较多时还可以从性别、兴趣爱好等再细化小组。一般一个小组在3~50人之间。
第三,确定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就业小组的工作目标是就业,不同的就业小组会有不同的就业目标,如外资就业小组会锁定一些外资企业作为目标,银行就业小组会将银行作为目标。为达到就业的目标需要制订一系列的计划,如学习计划、实践计划、交流计划等。
第四,就业准备。就业准备有就业的心理准备、求职材料准备等,就业心理准备主要包括树立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力、增强应变能力;求职材料准备有就业推荐表、求职信、个人简历和各类荣誉证书等材料。
在就业小组准备阶段,指导老师主要的任务是组织开展求职意向调研工作,组织各就业小组的人员招募,为各小组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完善学生的就业准备材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2.就业小组开始阶段
就业小组开始阶段集中在10~11月份。主要的工作是就业信息的收集、就业经验的积累等。
第一,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共享。就业信息的收集要把握真实性、实用性、针对性等原则,就业信息收集的渠道多种多样,如各大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各类人才市场信息、互联网等。在就业小组中,收集信息的同时还需要做到就业信息的共享,相互告知,把握就业机会。
第二,就业经验的积累与交流。在收集就业信息后,投递简历,进入面试、笔试等环节,不同的行业领域会有不同的就业经验要求,就业小组成员在就业过程中会积累一定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进行交流、借鉴,从而促进组员的成长与发展。
在就业小组开始阶段,指导老师主要的任务是提供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指导、制订小组规范、指导各就业小组开展工作等。
3.就业小组冲突阶段
就业小组冲突阶段集中在12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就业小组工作开展之后,因组员的需求、条件相似,在应聘中会因竞聘同一个职位而产生冲突。在这个阶段,各组组员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情况,在互帮互助的前提下开展良性竞争。指导老师在这个阶段要在冲突未出现时让组员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冲突出现时要及时协调,并尽量引导、维护组员关系,较好地处理就业竞争冲突。
4.就业小组后期阶段
就业小组后期阶段集中在6~8月份。经过前三个阶段,就业小组中部分成员已经找到比较合适的工作,个别组员仍在为找工作而努力。找到工作的组员要做好对未找到工作组员的交流指导,并为入职做好准备。未找到工作的同学,会在自己的努力和组员的帮助下继续求职之路。
指导老师在这个阶段要对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加强入职观念教育,并指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消除攀比心理等。对于未就业的同学,需高度重视,在提供就业信息、求职过程指导的同时,要关注其心理健康。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显得更加重要,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成立多种样式的就业小组,在发挥指导老师作用的同时,让需求相似的同学通过互动的方式相互帮助、成长,从而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4万毕业生未就业 江苏2012就业形势“寒冷”[EB/OL].人民网
[2]陈红艳.广东首场大学生招聘会昨鸣锣6人抢1职位[N].新快报,2012.11.18
就业指导工作计划范文4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人才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就业为导向,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的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造就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加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与此相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一分配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新型的就业制度转变。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自主权利。学生除了考虑就读学校名气、层次和自身的兴趣爱好因素外,也考虑到了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但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各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探索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寻求应对的办法,克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弊端,就成为当今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和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单是学校哪几个部门、哪些教学院系的事情,而是学校所有部门、所有师生员工的责任。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纳人学校的工作全局加以全盘考虑,统一布置,精心安排,动员、组织协调好所有部门、所有师生员工都参与到此项工作之中。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划拨专门的工作经费,制订专门的工作计划,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良好运行和有效开展,努力达到“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水平目标。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要从贯彻落实和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来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要从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来理解此项工作的实际意义,要从与每一个专业、所有教职员工生存相关的角度看待此项工作的切身关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强调并树立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思想,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处处要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并保证各项指导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完全依赖社会、缺乏自主创业精神的状况,培养通过自主创业来实现自我就业和帮助别人就业的远大抱负。打破只想捧“铁饭碗”,只愿到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狭隘就业观,树立到企业特别是到民营企业施展才智、展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新时代择业观。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重视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直面现实的择业心理。毕业生走向社会,要生存就必须实现就业,要就业或择业就会有竞争。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压力较大,这是不能躲避、也无法回避的现实。毕业生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有各种各样的考虑,有不同的意愿和思想动向,这些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疏缓和减轻就业的心理压力.使之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社会的选择,以积极的努力争取人生命运的改变。尽力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端正就业心态,克服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和认知障碍。及早发现一些思想问题,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把各种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安排要前移,工作重心要下移。从一年级开始、从新生入学时开始就要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就开始设计未来的职业蓝图,规化人生的发展走向,从而学生能够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和能力素质结构,真正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明白今天的学习是明天生存发展的基础,明天的成功有赖于今天的勤奋和努力。同时,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要下移到院、系、班级,充分发挥院、系、班主任和广大教师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能动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得到应有的服务和关心,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爱和温暖。这样,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才能体现个性化、个别化的服务要求,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加强社会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工作
实施毕业生跟踪调查,是学校掌握培养人才质量状况的一种有效途径,表明了学校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鲜明态度。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既掌握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了解了就业市场的基本行情,而且根据其所反馈的信息,作为学校专业设置、专业结构调整和制定下一年度招生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认真对待,积极进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人才质量和社会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克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只管闭门造车、不顾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
社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分析与毕业生跟踪调查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系。前者是事前的预测,后者是事后的验证。必要的预测和验证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可行性预测,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一个专业有无市场、有无生命力、有无发展的活力,只有通过社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才能得出判断。但最终的结果与初始的判断是否相符,是由毕业生跟踪调查来加以验证的。所以新专业的设立、专业结构的调整、招生计划的制定与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预测,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处理好了二者的辩证关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才有针对性,人才培养质量才可以说是合格的,办学才会有活力,高等教育也才能呈现蓬勃生机。
三、转变和改革办学机制,以就业为导向,以毕业生就业为杠杆,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改革.以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为最终育人目标
高校毕业生除了掌握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之外,更应强调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之后,高等教育其实就是提升一个人基本素质的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同样都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要求。所以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与创新,都以围绕着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多向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文素质的丰富和完善。高等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丰富、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涵。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素养基础之上的。高等教育应该就是一个让人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活、学会独立、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人生社会化过程,它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以基本的人文知识为基础,构建个人知识能力的基本框架,勾画出个人潜力的大致发展方向。所以我们要鼓励、支持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帮助他们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构建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夯实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基石,这不但可以促进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有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
四、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指导工作计划范文5
资环学院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为了保证人才的充分利用,切实发挥人才的作用,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我院根据学校安排,在招生就业处的指导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做好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XX届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院领导重视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也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件大事,毕业生就业率也被作为考核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生教育是学校发展的命脉,学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曾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门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虽然学院领导重视此项工作,但由于学院相关鼓励措施尚未出台,导致参与学生就业的教师相对较少。
二、多次举办就业讲座,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对学生的就业动员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新生入学期间,重点是目标分解。通过对专业介绍、分析近两年的就业形势,从新生入学起就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同时指明目标和努力方向,将三年的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学年,实行目标管理,使新生入学后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第二阶段放在二年级,重点是准确定位。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树立高职升学的目标;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强调加强实践能力和技能的提高,要求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争取多拿一些奖证,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同学们基本上能找准定位。第三阶段的就业动员工作放在三年级上学期,重点是降低学生期望值,合理定位。动员会内容:进行正确自我评价,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介绍上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包括联系方式。分析当年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就业方向,适度调整期望值。教育学生从实际出发,调整好心态,根据自己的成绩、能力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处发展潜力,合理定位,既不能缺乏自信心也不能期望值过高,以避免求职理想与现实出现的较大的反差,导致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导致失去所有机会。特别指出现在学生中存在的一次择业定终生的误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动员学生到基层工作。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的、更好的适应目前的就业形势,正确认识和处理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咨询、就业形势报告会等方式,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逐步更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观念,避免期望值过高的现象。在对于用人单位的选择上做到不再将目光仅仅放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上,应当考虑实际情况先就业再择业。此外有意识的增强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择业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遭遇挫折的时候,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就业,在遇到问题时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建立信心。对学生如何抓住机会、参加面试以及如何签约一一作了具体的指导。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和抓学风建设的过程,通过对毕业生的教育,促进学风建设。
XX年11月至12月份,学院组织毕业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教师所做的讲座,从求职技巧,求职心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我院还邀请校外有关专家为学生进行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院领导结合专业、企业情况跟学生谈就业,学院还举办模拟招聘会,不仅提高学生的求职技巧,同时还教育学生,切实转变择业观念,端正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取向。
三、班主任积极落实各项推荐工作
为更好地做好毕业生的择优推荐工作,班主任定期到本班调查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清楚是否每位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单位,未落实的是否有意向单位。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实际困难的每一位毕业生的情况,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提供准确的依据。此外,学院专门为毕业生建立了资源库,将有需要学院再推荐意向的毕业生的个人资料登记造册,只要有信息,有合适的需求就通知他们,使他们能早日落实就业单位。让毕业生自始至终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愉快地走上社会,正面人生。鼓励学生参加高职升学考试不仅仅可以让学生继续深造,有新的发展空间,也是我们提高就业率、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一种途径。
XX年1月份由班主任组织毕业生认真填写推荐表,同时组织毕业生上传求职信息到高校就业网,以便于利用现代化手段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4月8号左右组织毕业生参加我校举办的“双向选择洽谈会”,与社会和用人单位广泛联系,推荐毕业生;3—7月份邀请多家单位(如云南斯泰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九河农资股份有限公司、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到学院招聘毕业生,院团委及班主任认真做好接待工作以及推荐工作,努力做到用人单位满意。共3页,当前第1页1
四、拓宽就业途径,缓解就业压力
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把就业的目标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或国有大型企业、外企和政府机关,致使这些地方在某些领域人才饱和、供需失衡,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许多人找不到工作。而另一些不被看好的行业和领域却出现人才匮乏。应该说: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只是人才的相对过剩。 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带给就业工作的压力,逐年加重,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当代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逐步发生转变,使毕业生接受“先就业后择业”这一理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工作。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开阔思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就业政策,制定符合我院专业特色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建立并健全相应的网络机制:
(1)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建立网络平台,及时向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基本情况,向毕业生就业信息。
??(2)与用人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需求网络,定期向用人单位了解需求情况,建立长期、稳定的双向合作。
??(3)人才网络:建立政府支持体系(如:学校成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积极开辟毕业生就业市场,实现统一管理,把毕业生推向社会,为其创造更广阔的就业天地。
根据历年经验,采取
了实习安排与就业推荐结合的办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目的的选送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毕业生参加实习,让实习与就业挂钩,以有利于就业率的提高。要求班主任能掌握每个毕业生的求职动态、意向和签约结果,及时统计学生的意向和签约情况,以便向用人单位推荐时有的放矢。对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学生以个别谈话的方式,帮助他分析形势、正确评价自己,力求学生保持清醒头脑。
在学习中我院非常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多次组织学生座谈英语学习心得,各班主任开班会也不厌其烦的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突出优势,增加学生就业机会;在毕业生分配工作上计划好,下手早,工作细,抓落实,讲服务。同时,我院近年重视毕业生取证教育工作,也为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业生开始实现从凭各种证书求职,向靠岗位证上岗的转变。鼓励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公务员考试,鼓励部分学生参加国家和地方就业项目,如到边远地区支边、执教,响应为西部服务的号召;努力创造条件,使部分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推荐相结合。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我校XX年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已基本结束。在本年度的就业工作 中,多方搜集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妥善安排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截至目前,我院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9人,考取公务员4人,签定正式就业协议20人,参加国家、地方就业项目30人,就业率达到70%;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90%。
五、认真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
我院毕业生有一部分回到生源所在地,参加第二次就业分配;还有部分毕业生参加地方公务员考试,这些学生就业情况关系到我院就业率。学院通过团委、在校研究生、班主任与毕业生网上或电话联系,在毕业生中做调查,及时反馈毕业生对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工作的看法与建议。建议以学校牵头编写毕业生文件汇编及就业指导手册,将有关国家就业文件和政策编辑成册,使毕业生人手一册,做到人人知政策,用来更好地指导毕业生的就业。
进一步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开设必要的毕业就业指导课程,并将其纳入学院的教学管理中。使同学们了解基本就业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和需求及时弥补自身不足。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考取各种必要的资质证书,积极地接触社会,为将来的就业积累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低,奖证偏少。
2.我校缺乏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就业渠道不够畅通。
3.学生潜意识存在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误区,导致少数同学好高骛远,挑肥捡瘦,不愿到基层工作,不愿到外地工作。
4.个别同学签约不慎重,还有悔约现象。
5.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和条件。
6.少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总之,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围绕着“巩固就业率,提高签约率”的总体思路,努力提高就业质量。以上是我院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我们会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本着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力争做好今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共3页,当前第2页2
???? 资源与环境学院
XX年9月19日
资源与环境学院XX年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资源与环境学院组建于XX年5月,已经经历了四个年头,四年来学院教职工人数始终保持在30人左右,特点是高学历人数多,科研力量相对雄厚,班主任主要是由年轻老师担任,发展至今已有三个硕士点,研究生人数为84人,三个本科专业12个班级,近630名本科生。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为此,经研究,我院对XX年届毕业生就业制定就业工作计划方案。
一、07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我院XX年年本科毕业生共有154人,其中环境科学96人,农业资源58人,研究生23人。
二、加强就业工作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学院在9月份成立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服务和协调工作。
组长:段红平
副组长:杨志新 高召华
成员:王吉秀 董艳 秦丽
三、学院就业工作计划
1.继续举办就业讲座,加强学生就业教育,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2.采取措施,鼓励班主任加强落实各项推荐工作。
3.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拓宽就业途径,缓解就业压力。
4.认真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
5.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采取措施调动教职工的协助学生就业积极性。
6.研究指派专人联系就业单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建议:在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上,若确实需要车辆,可适当考虑予以安排。
资源与环境学院
XX年9月19日
就业指导工作计划范文6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党的xx大会议精神,认真领会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巩固学校招生成果,提升学生就业层次和质量,拓展对外合作企业,创新招生就业工作机制,求真务实,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二、工作目标:
以学校整体工作为核心,强化招生就业工作。通过加强招生就业工作,切实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效益。一是招生工作方面。针对20xx年的招生严峻形势,做好20xx年的招生准备工作,招就处要调动每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全面招生,全员招生,全程招生。注重学校形象宣传,创新招生宣传方式,邀请和吸引教育媒体、社会媒体更加关注我校的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取得的成绩,积极做好20xx年招生筹备工作。二是就业工作方面。努力构建多渠道、立体化就业工作网络,在原有就业渠道基础上,充分挖掘潜能,进一步拓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开拓市场,多方、主动搭建与企业的互动合作平台,及时收集相关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继续加强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就业服务、就业指导,完善就业跟踪调研体系。
三、工作措施:
1、总结近几年招生工作经验教训,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招生工作,借鉴兄弟学校的有效经验和方法拓展生源空间,坚持宣传、定点联络、全员招生的方针,立足我县,再向外县扩充,建立相对稳定的招生网络,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源基地,全力做好招生工作。
(1)、精心组织,提前安排准备,切实做好20xx级高一新生的预录取、收费、报名、登记、信息汇总上报等工作。
(2)、加强市场调研,紧贴市场设置专业,开发具有前瞻性、市场需求大的特色专业。
(3)、借鉴兄弟学校的有效经验,并与各初级中学多方联系,深入沟通,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源基地。
(4)、早准备、早谋划、早安排,制定20xx年招生方案和招生计划。制作20xx年招生宣传简章,及早做好文字、照片充实、版面设计等工作。
(5)、建议学校及早召开招生工作动员会,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专门的招生宣传队伍,落实招生指标和招生任务,形成群策群力,全员招生的工作机制。
(6)创新思路,多渠道探索开展招生工作。面对当前招生工作的严峻形势,根据今年招生工作的信息,我们了解到,全县及周边地区初级中学的领导、教师、考生及家长对我校的办学实力知之甚少,信息渠道依然不够畅通。对此,我们在采用常规模式招生的同时,积极探索招生工作的新模式,多渠道、多途径进行招生,形成招生工作的新格局。
2、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广开门路多渠道拓展就业途径,优质高效的做好实习生就业推荐工作。
(1)、摸清学校待就业学生人数,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重点考虑合作企业,为本学期的学生顶岗实习和学生安置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岗位和企业就业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切实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指导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成才意识,为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及今后的创业成才奠定基础。
(3)、强化就业制度,严格按就业程序操作,确保就业工作质量稳步提高。
(4)、加强对学生就业跟踪调查和服务工作,要与已就业学生
和企业保持密切联系,通过QQ、电话等方式及时沟通,了解掌握企业的工作环境、用工信息、新上项目、薪水待遇以及学生在企业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为学校下一步就业安置工作夯实基础,确保学生就业满意。
(5)、重视和加强实习工作。提前拿出实习方案,做好实习安排。本学期,招就处将会同教务处加大实习检查力度,对就业班学生的实习提早计划,提前联系实习单位,切实做好学生的实习准备工作。
四、工作安排:
现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1、3月份:
(1)制定部门工作计划;
(2)做好学生控流工作(3月20日前);
(3)协助会计室核准高三职高班缴费工作;
(4)做好江苏万宇鉴定考试工作;
(5)落实好高三职高实习工作。
(6)抓好各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培养和就业 创业指导工作;
(7)多方联系企业,做好高三年级社会实践调研工作;
(8)分组到各生源校调研招生工作,摸准各生源校实际在校学生数;
2、4月份:
(1)加大校企合作办学力度和深度;
加强校校合作,推行五年一贯制大专班,提高招生吸引力;
(2)积极开拓我校和西部招生,扩大生源市场;
学习外市县招生经验,起草县关于20xx年中职招生工作安排意见;安排好高三年级综合班社会实践工作;
(3)上报20xx年招生计划1200人(县内1100人,省外 100人)。
(4)做好江苏京一鉴定考试工作;
(5)做好江苏省高新技术考试工作。
3、5月份:
(1)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法;
通过电视招生广告等形式,宣传我校中职招生情况;
(2)准备20xx年招生工作的相关资料,完成20xx年中职招生简章;
(3)出台20xx年招生方案;
(4)配合县教育局召开20xx年招生工作总结暨20xx年中职招生工作会议;
(5)完成本县各生源学校两轮招生宣传工作;
组织全县初中学校部分初三年级班主任及部分学生和家长到我校参观和介绍我校办学情况。
4、6月份:
(1)全校教职工赴各生源校预录取工作;
(2)请电视台记者进行学校专题报道,介绍学校概要、招生计划等;
(3)录取考取本科的学生电视台点歌工作;
(4)县局实行预录取旬报制度。
5、7月份:
(1)全面招生,巩固、稳定生源,实施包校包组责任制对20xx年“未升学人员“一对一”上门招生宣传录取工作;
(2)做好新生报名接待工作;加强网络联系,加大跟踪服务力度;
(3)举办一期就业招聘会,提供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平台,参会企业主要是签订了联合办学的企业,采取多家企业与学生同时见面的策略,提高就业满意度;
(4)完成学校临时安排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