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生个人德育总结

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1

通过我们部门举办的活动以及其它部门的活动让我知道了想要成功举办一个活动是多么的艰辛。必须考虑到每一步,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不能有一丝差错,这就要求我们做事必须认真,细心,谨慎,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学生会的个人总结,方便大家学习。

学生会的个人总结1特别是有幸加入学生会心理部,我从一开始就喜欢这个部门,也不知为什么,我义无反顾的参加了这个部!能有幸成为这个部的部长,我感到很荣幸!使我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人和事,令我受益匪浅!不过一学期的学生会生涯马上就要结束了,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真是充满了苦涩和欢欣。从不适应到适应,从陌生到熟悉,从只身一人到团对协作。无论从哪个方面讲,收获的很多很多。

在思想方面,对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许因为喜欢,所以总有很大的热情去做好每一件事!我也不在因为学生会的活动而耽误自己的时间苦恼,每次尽管可能很小的活动,收获的却无法用量来衡量的。当自己真正的融入每次活动时,才会发现,收获的永远要比付出的多的多。一次次的活动开展后给我留下的总是那么多的经验教训,使我成长了不少!也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想不通到想通,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思想素质已经有很大的提高。

在学习和生活上。也因为进入学生会而发生改变从无所事事的状态变得紧张忙碌,同学们总是说我每一天都有那么的事要忙,但我感觉挺充实的。这样是一个很好的状态!学习上我也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是正因为这样,促进了我的学习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学会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而又丰富!

个人方面,我也通过学生会锻炼了自己的品质,由冲动的个性逐渐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冷静的思考问题。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不足,弥补过失。学会周密的计划一次活动,也增强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刚开始由于工作方式的不佳和经验的不足,在活动中总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也正是让我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进步!在一学期的工作中,我自己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是加入这个集体的第一学期,所以在很多的事上还停留在被动接受的阶段,用一种固有的思维,没有提出自己的想法,没有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每件事有没有更好的途径去更好的完成,这都是之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因个人的疏忽也偶尔造成了一些失误,使得整个学生会部门间未及时工作成果受到影响!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好的去完成每一件工作,做一名优秀的部长!也始终为经管系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同时,做为一名学生会的成员,自己始终提醒着自己我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我自己,是一个集体,是整个学生会的风貌。尽管一学期的时间很短,但我在很多方面都有提高自己。总之,因为这个团队,让我大学生活的开始就有了不一样的色彩,我会一直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一句话:真诚、用心、努力!我们就是最好的,要做就得做最好的!

学生会的个人总结2回顾这一个学期的工作历程,有收获,有遗憾,有疲惫,有欢笑。今天我要把我想到的,经历的都写下,希望能对我们体育部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弹指一挥间一个学期过去了,这学期的工作基本上已接近尾声。回顾这学期,我们学生联合会体育部在老师的关怀和指导下,与广大同学积极协作,顺利走过了它第一段旅程。在这个学期中,我们体育部的目标与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尽我们的全力,办好各项体育活动。积极认真的贯彻学校的各项政策方针、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紧密围绕学校的学生工作,在学风建设、制度建设、文体活动、日常管理等诸多方面,都积极开展了各项工作,不仅加强了自身建设,而且不断的进行自我超越,为同学构筑了一个服务他人、锻炼自己的舞台,为了学校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在院团委的领导关心与指导下,在广大同学大力支持与鼎力协助下,经过全体学联干部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体育部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就对本学期本届学联体育部的工作做一小结。

一、日常活动

1、为学生联合会吸纳新人进行严格的挑选,招收新人后,为他们安排具体的工作,并对他们进行指导,以期他们能独挑一面。

2、按时召开体育部例会,不断改进和完善体育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体育部组织以及参与的活动

1、开学伊始,学校举办了“新生杯篮球赛“。

在此期间进行了队员报名、拉拉队组织、后勤服务等工作,保证了比赛的正常有序进行。此次活动活更好的团结全系师生,增强我系师生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学生体质。在本次赛事中,我校新生篮球队都进行了激烈对决,队员们在场上顽强拼搏,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场下啦啦队的漫天呐喊,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把永不言弃的精神贯穿了比赛的始终,克服了赛程紧密等各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比赛任务。

2、十一月里,在我校举行了“流动杯“足球比赛,各系都踊跃参加,队员们在场上顽强拼搏,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场下啦啦队的漫天呐喊,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把永不言弃的精神贯穿了比赛的始终,克服了赛程紧密等各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比赛任务。

总之,在这个学期的工作中,我部所有成员合力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不断改善我部的工作。成员在组织同学参赛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自身修养、增强了个人素质,锻炼了自我能力,努力服务于同学,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精诚合作,各方联系,周密安排,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十足的努力投入其中,无论是从过程还是结果来看,我们都有所收获。我们会继续发扬风格,克服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前进。

下一学期,我部会一如既往的为全校师生举行各种体育运动,为丰富大学生活多献一份计,多出一分力。

我认为我们应该立足我校特色,开拓创新,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活动。比如,阳光体育知识竞赛。.由我部组织十人进行知识问卷.让我们认识了自身体育知识的不足,明确了弥补方向.。

还有学生联合会作为一个集体,切忌各行其是,只有各部间互相支持,互帮互助,与我校学生沟通好,每个学生联合会成员都踏实工作,多思考。那样,我相信我们的学生联合会会有更加骄人的成绩。

展望未来我们会不断努力,共同进步,更好的去配合和推进我们学生联合会工作的顺利发展,并使我校的学生活动越办越精彩。

最后谈一下我自己在学生联合会工作和活动总结的几点经验,也是我以后工作的目标。

1、在做事的时候,尽职尽责,不要对学长学姐有依赖的感觉,这样才能更好锻炼自己,让自己收获更多。

2、保持新鲜感,坚持到最后才是正确。

也许有些人加入学生联合会,时间长了,会渐渐厌倦,忘记了当初加入的目的,我不愿那样,只有积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更好锻炼自己,塑造自己。

3、团结协作才会更精彩。

我要说的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比如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更说明了这点,所有有关部门的辛勤才促成运动会的良好运行。

4、热爱生活,热爱体育。

时刻记住自己是光荣的学生会干部,是优秀的体育部成员,微笑面对每个人。

学生会的个人总结3光阴似箭,时光如白驹过隙般,转眼间又是学期末。在学生会也工作一学期了,站在学期末,透视在学习中心工作的这一学期里,回顾工作的点点滴滴。回眸过去的一幕幕,些许感动,些许充实。

似乎初进学生会记忆依然在心头展现,学期开始抱着锻炼自己的目的参加了学生会的招新,很幸运的被学长学姐们留下了。同样我有幸学长被学姐赏识把我带到了学习中心这个大家庭。

回顾在学习中心工作的一学期,还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见识到了许多大世面,这是许多同学所不能见识到的,不仅锻炼了我的口才,也培养了我在公共场合的讲话能力。通过我们部门举办的活动以及其它部门的活动让我知道了想要成功举办一个活动是多么的艰辛。必须考虑到每一步,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不能有一丝差错,这就要求我们做事必须认真,细心,谨慎,考虑问题必须全面。这点对我的影响很是深远,我会好好改善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努力完善自己。

一学期的工作,后期时的元旦晚会,大家都很辛苦,说真的一开始我心里多少有点郁闷舞蹈房也跑烦了不过这些情绪直到晚会成功举行就没有了,因为落幕那一刻我有种充实感,那种感觉很久没体会过了!那一刻精神也得到了彻底的放松,心里感觉很舒服。有成就感,至少我感觉之前的忙碌是值得的也是有必要的。让我知道没有付出是换不会成功与精神上的洗礼的。

工作是辛苦的,但是害怕辛苦哪来的充实与成功。

每一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每一次活动的收获,背后都充满了艰辛与感动。作为中心的一员,做好每一件事对整个团体都有很大的帮助。团体的意识是很重要的。感动我们学习中心举办的每一次活动,感动每一次活动背后老师、中心成员以及为活动付出的每一个人的艰辛。

在学生会一学期的学习,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组织、沟通协调、表达、决策能力方面提高了很多。意识到在工作中有效地沟通,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别人、倾听别人的意见、接受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解自己的盲点,从别人中看清自己。

一学期的学习,一学期的收获,自己付出些许,还是很感动中心的所有,是这个团体在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一学期将尽,回眸过去;点点滴滴,充满心中;感动所有,感谢过去!

一个学期的工作,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以后的工作更值得期待,明天会更好。

学生会的个人总结4站在岁末,透视过去一学期,工作的点点滴滴时时在眼前隐现,回眸望去过去的一幕慕,在不知不觉中充实眼睑。似乎初进学校的记忆依然就在心头展现!但我已深深地感觉到新一年的工作重担已向我们无情地压来,为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我必须在过去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能力进行进一步学习,加深认识。

首先,很荣幸加入学生会,我自己认为在一年以来不断学习,建立好的人际关系,以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但在这一年中生的事情太多了,也存在很多遗憾,为了更好的指导我今后的工作,现在进行下总结。

我工作负责,态度认真。每次面对部门的工作我都会充满热情,依稀记得在开展趣味运动时,早上5点多就准备,下午从布置到开展到收场,手头的工作是一个都不敢懈怠。

但是我工作不够积极,有很多活动本来要选择策划人负责人,我都没能在第一时间勇敢的承担,让我对自己很失望。

在此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成长:

1、提高领导能力,在师兄师姐的带领下,我要通过各种活动来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让我更清楚干事们的工作,而且让我学习到如何领导同伴们更好的协调和开展工作。

2、保持好的执行能力,培养自己的行动能力,身边的每个人都认为我做事很积极,但却觉得我只是听从被人的意愿,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

于是,我深刻的理解到我是一个会用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可是这一特征让别人认为我是一个没主见的人。因此,我今后会做到在听取别人意见的同时,及时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坚信自己的意见是有意义的。实现理想是自己所争取。

在学生会一学期的学习,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组织、沟通协调、表达、决策能力方面提高了很多。意识到在工作中有效地沟通,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别人、倾听别人的意见、接受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解自己的盲点,从别人中看清自己。

一学期的学习,一学期的收获,自己付出些许,还是很感动组织部的所有,愿组织部的各位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大家在一起玩得开心,各项工作也有序顺利的进行。

学生会的个人总结520_本届学生会在成立之后,在校领导和学生处、团委老师的具体指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学校创建本科院校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职能,在广大同学的鼎力协助下,经过全体学生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法,整体上完成了学期初定的工作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就即将过去一个学期的学生会工作总结如下:

一、贴近学生生活方面

结合我校实际,在新老校区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一次“学子之声”专题调研,以座谈的形式举行了“学生会与你面对面”,对于从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学生会及时做了总结,并向各有关部门做了反映,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通过这些活动,拉近了学生会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同学们对学生会的了解、信任与支持,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会成员的责任感。

二、校园文化方面

由体育部具体组织,成功的承办了首届“理想杯”篮球联赛,从中增强了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宣传部组织承办了“现场书画展演”,在展演中,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学生会也参与进来,并作了广泛的交流。

三、学风建设方面

组织举办首届“新科杯”英语之星大赛,在此次活动中也加强了与外校学生会的联系。协助团委举办了_年第一期成长论坛,并多次组织英语四、六级知识讲座,从中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力的促进了学风建设,为在校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无形中培养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娱乐文化方面

根据我校的特殊性,在新区举行了主题为“走进新区,你我共联欢”文艺晚会,在老校区举行了社团文化广角,主题为“同唱一首歌”文艺晚会。协助团委成功的承办了_“两只蝴蝶,与你相约”_签唱会,“_乐队”_签唱会,两场欢送毕业生文艺晚会,通过丰富的文艺活动,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情趣。

五、校园文明方面

学生会充分发挥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大学生伙食委员会的作用,结合第二十三个文明教育月,自律委员会组织学生定期抽查学生宿舍,有力的遏止了晚归和夜不归宿的行为,并多次维持大型活动的秩序,文明监督岗对校园内不文明行为给予了相应的制止。伙食委员会配合学生处、团委、后勤发展总公司对宿舍文化建设和教室、宿舍卫生的检查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

在过去一个学期的工作中,由于时间短暂,工作经验的缺乏,我们也深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现总结如下:

1、关于学生会网站,学生会各个部门和各系学生分会不能及时上传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档案管理和资料的收集工作存在较大的漏洞。

2、偏重对大型活动的开展,而忽视了对日常性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各系学生分会之间交流不够,导致一个系举办活动,受众群体的单一性,不具有全面性。

3、做好学生会工作计划,让学生会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致使学生会的一些大的活动,组织工作不能完全到位,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

整体学生会成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2

近年来,职业学校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了一定的力量。但在德育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德育作为全面发展人才观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为了使职业学校技术学生从本质上落实全面发展的目标,笔者基于过去德育教学经验,简要谈谈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

职业学校;德育;全面发展;策略

职业学校作为技术人员的培养组织,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在教育体制中,其地位日渐提升。在我国,政府针对职业学校的拨款不断增加,试图通过职业学校吸收更多的适龄人员,进而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业学校的数量,扩大了职业学校的规模。但是,随着职业学校数量增多,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规模的扩大,职业学校在技术培养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在德育建设方面的问题却不断涌现。对于德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基于多年的职业学校教育经验与当前的社会背景,全面看待当前职业学校的德育现状,分析造成德育建设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教学经验。

1中职学生的德育状况

笔者作为职业学校的一个老师,与职业学院学生朝夕相处,从宏观层面发现当前职业学校德育建设不容乐观,在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上不仅已经出现了普遍存在的一些德育问题,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1错误的自我认识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低,他们普遍存在厌学情绪。许多职业学校的学生是由于以前学习成绩不好而被迫进入职业学校,他们自认为在学习上是一个失败者,会被其他人“看不起”,认为就读职业学校是一种屈辱。这种消极心理一直笼罩着他们,使他们缺乏学习动力。这种自我否定,不利于他们养成优秀道德品质,他们对自己没有过多的期许。

1.2不当的社交态度

职业学校的学生自认为不是好学生,认为自己在他人眼中已没有良好形象,无需在意他人的想法。为此,他们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功利心严重。再加上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有明显的利益冲突。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职业学院的学生也过分重视自身的利益,在求学过程中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冲突。他们在进入学校后,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青春期潜藏的叛逆因子就会爆发,满足自身对利益的追求。因此,学生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不关注他人的态度,不严格要求自己,最终导致学生之间的冲突日益尖锐。

1.3素质低、态度劣

职业学院的学生素质普遍较低,言行粗俗。在职业学院学校,说脏话、打架斗殴等事件频繁发生。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是习以为常的,甚至在他们看来,打架斗殴是彰显自身能力的方式,说脏话是一种成熟的标志。他们盲目追风,不分好坏,全盘接收。

1.4德信意识薄弱

职业学院的学生普遍缺乏公德心,也不讲究诚信。职业学院的学生往往非常叛逆,认为公德心与他们无关,讲究诚信也是没有必要的事情。他们觉得公德心过于讲究,倘若生活中事事讲究公德心,就等于是对自我行为的束缚。并且,这些学生往往喜欢说大话,吹嘘自己,很轻易地就许下承诺以此来增加别人对自己的信服。但他们这些吹嘘往往是不现实的,许下的承诺也是难以兑现的。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德育观念上有待提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是职业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2当前职业学校德育问题的成因

职业学校的学生之所以在德育发展上问题重重,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基于职业学校的教学经验加以分析总结,发现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由学生、学校、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因造成的。

2.1学生因素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与学生进行对话,问他们“上职业学校是否会觉得‘失败’?”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上职业学校是一种耻辱。他们认为自己是学习上的失败者,想要别人的关注和关心,但是得到的却是别人的鄙夷。这种消极心理使得他们不思进取、缺乏信心和动力,对自身行为没有规范约束,导致个人养成萎靡的行为习惯和粗俗的言行举止。再加上,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小就叛逆,做过许多社会认为不耻的事情。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不纯洁,是个没有道德观念的人。这些自我认知,都是造成学生错误认识自我的根本原因,也是他们渐渐背离德育目标的重要原因。

2.2学校因素

不得不承认,当前中国的教育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从小到大的教育中,学生被灌输了“成绩第一”这样的观念,学校也是注重于学生智育方面的培养。虽然目前有的学校也开设了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在教学方式上显得十分枯燥单调,学校在德育方面更多采取的是传统说教手段,而对于逐渐追求自我的职业学生来说,这往往难以取得教育实效。

2.3社会因素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手段的发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能从多种渠道获得各种各样的消息。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负能量的冲击,学生往往会受到其荼毒,危害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当前社会娱乐风气盛行,同时伴随着各种各样娱乐方式而产生。在这些方面,国家和社会尚未建立健全道德规范约束机制,学生在进行这些娱乐消费的同时,个人道德往往会受到侵蚀。

3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德育状况所提出的改进措施

要想有效解决职业学校学生当前德育水平低下的问题,需要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从整体上,社会和学校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从局部看,学生个人也必须采取行动来端正生活习惯和作风。

3.1提高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就学生个人来说,在上述的分析中可以明确发现他们存在自甘堕落的倾向。笔者认为学生要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端正个人的生活作风,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习惯,时刻铭记“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一个讲文明守信用的文明好青年。同时,应该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理性面对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从思想方面与能力方面,共同促进正确人生观的树立,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2转变教育方式,发挥学校德育作用

从以上分析得知,学校的德育教育方式是有待改进的。当前,学校首先应转变德育方式,积极开展德育课程,创新德育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提倡学生个性发展,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性,使得学生真正融入德育教学,让文明道德深入学生心中,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德育建设中。

3.3加强校园风气建设,形成德育校园氛围

学校除了要改进教学方式外,也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一个良好的校园风气,不仅要做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要提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平台。学校不仅要做到校园风景园林建设,也要注重对于文明道德宣传方面的建设,比如标语牌、阅读栏,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共建文明学校。让学生在文明盛行的校园中,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

3.4加强教职工德育建设,形成良好示范作用

此外,学校也要注意教师职工队伍德育方面的培养。众所周知,教师对学生来说是榜样,起到示范作用。教师长期与学生相处,在德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才能实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3.5加强信息监控力度,营造文明社会风气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个人道德行为水平,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社会需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社会中那些负面言行,应该及时遏制。此外,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也要及时得到清除。同时,要营造文明的社会风气,加强社会公益道德的宣传,从而让学校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良性运转,促进学生道德品行的发展。

4小结

总之,对于职业学院的学生,德育建设是一个重要命题。教师要积极配合学校、社会,共同做好德育工作,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并逐渐成长为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以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韧卒.高职院校德育体系整合创新[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2]李维思.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实施“以美育德”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5.

[3]何红.“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3.

[4]黄素梅.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德育创新的探索[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3

学校对各类学科性课程要采取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强调培养人才要有技术适应能力,要有能力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同时,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在各个领域里技术设计和创造的潜在参与者,明确学习内容是涉及技术发展的社会过程。教学内容从职业工作(项目)选择内容和顺序,专业课程内容应以过程性为主,以陈述性为辅。课程开发的路径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包括学校的学习领域和企业的工作与学习领域,开发内容有职业描述、教育目标和内容时间的安排等。

2.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

以“育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当前创新教育的核心,其要求我们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个体发展,要因人而异,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接纳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关注学生自身成长的独特性,通过引导使学生走向多元化发展之路,这样才能让学生各尽所能,将个人潜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或亲人,都应当得到我们真心的关注。

3.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目前的“90后”青少年,他们是一个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和较强自尊心的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的更高的抱负和追求,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他们的思想与理念与他们的前辈有很大的不同。在对“90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我们必须坚持利用教师群体身正为范、德育为本的引领作用,提升“90后”中职生的思想认识;利用专业主题报告、励志成才教育、爱国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教育,在参与活动中得到个人体验,从认知方面进行品德升华。

4.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卡尔•罗杰斯倡导的“师生平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保证每个学生在班级里有自己的位置,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品德。教师尊重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5.总结

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4

1.“学校文化”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在人类学家克里福特·爵兹(CliffordGeertz)的文化观基础之上形成了几种有代表的学校文化观:第一种观点“做事方式”:学校文化即“学校群体成员的做事方式”,以大卫·斯图瓦德(Davie Stewart)为代表;第二种观点“内在实体”:学校文化即由信仰、价值和传统组成的“内在实体”;第三种观点“一种表征”:学校文化表征一个学校群体成员的价值取向、信仰、态度和行为,以班克斯(Banks)为代表;第四种观点“意义之网”:学校文化即共享的经验、集体感、归属感和团队意识,以瓦格勒(Wagner)为代表。在国内,顾明远指出学校文化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这一定义开启了我国研究学校文化的先河;石鸥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界定了学校文化;郑金洲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关于学校文化构建的意义已形成了共识:“学校文化建设是一种生成与发展战略”,“学校文化统领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制度与组织、行为与形象等”。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和策略,学者们也从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学校课程文化、学习型的学校文化、以及学校精神等等多种维度阐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但对于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校,具体的构建往往比较空泛,缺少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研究。

2.“师生个性发展”的研究现状

关注“师生个性发展问题”最早始于20世纪初,著名的学者有美国的杜威、前苏联的赞科夫、阿莫什维利等。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到1990年发表的《学会关心》,都无不把促进个人的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使命和追求的目标。在国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个性发展问题成为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专家、学者、教师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关注和研究。刘彦文、袁桂林从教育学的角度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出阐释,他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有优良个性的人,即摒弃不适合个体自身与社会的特质,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主体判断、主体选择和主体行为的能力。李永森从心理学角度指出多元智能理论是对模式化和一元化教育事实的批判,从而为个性化教育和主体分层教育在心理学层面提供了理论参照。

3.“个性发展与学校文化的关系”研究现状

在国外,教育心理学家不同程度地将“个性”与“文化”联系在一起:皮亚杰解释了个体发展中经由自身需要与环境特征的交互作用历程逐渐得到知识的发展;维果斯基提出“文化发展论”、“内化论”、“最近发展区”等认知发展的观点;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阐述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历程;科尔伯格也提出了个体道德发展的阶段论思想。但涉及学校文化的往往笼统或抽象,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从学校管理层面开展的具体实践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研究更少。

在国内,梁胜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大学生个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做一一探讨。王蓓蓓的《大洼县高级中学高中语文选修课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调查报告》,采用实地研究法,分别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个群体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高中语文选修课并未达到“发展学生个性”这一目的,报告提出了“教材个性化”、“教法个性化”、“教学组织形式科学化”的主张,并在实践中获得检验。他们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个性的全部发展过程;目的的一致性,它们发展的总体方向是相同的,师生遵守学校行为文化,恰恰是个体立身社会,成事立业的基石;内容的相关性,在学校文化浸润和个体内化下,学校文化的内容促使师生形成了不同的个性;条件的依存性,学校文化是展示个性的舞台和空间,个性是在学校文化许可的范围下存在、表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所以,两者可以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本课题致力于它们关系的实践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我校创办于70年前的烽火之中,初创者以“弘毅”——“弘大刚毅、胜重致远”为校训传承至今。作为学校精神的“弘毅”,“弘”即要有远大的志向、开放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富有包容一切的气魄与精神;“毅”即要有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强而能断,敢于经受挫折和磨难,艰苦卓绝而无怨无悔。弘毅精神铸就了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的学校文化,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形成了我校师生的“群体共性”,也成就了我校师生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群体特质。弘毅精神具有包容性、多元性,有利于促进师生个性的发展,研究学校文化、解读弘毅精神,对于我校构建较高层次的学校管理体系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解读弘毅精神的时代内涵,凝练学校文化中促进师生个性发展的特质;文献研究“学校文化”和“师生个性发展”,探索两者之间的制约和促进因素,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通过开展“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以案例研究为主要方法,对“学校文化”和“师生个性”交互浸润的过程进行实践研究,全面地发展潜藏在师生内心世界中的一切精神的、道德的、审美的、创造的潜能。

3.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以师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依靠以弘毅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管理学校,探索易于操作的学校文化建设机制。初步构建学校文化浸润下的学校管理体系(弘毅教育),并将这种机制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推广。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理论研究

子课题1 “学校文化”的文献研究

子课题2 “师生个性发展”的文献研究

子课题3 “弘毅精神”当代内涵的研究

子课题4 “文化浸润”的理论研究

子课题5 “弘毅学校文化”与“师生个性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

2.文化反省

子课题1 “环境文化”浸润我校师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子课题2 学校文化浸润下我校师生个性发展的调查研究

子课题3 弘毅精神浸润下历届师生个性发展的调查研究

子课题4 学校文化浸润下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与发展研究

子课题5 教师“特殊品质”与“个性发展”关系的案例研究

3.文化创造

子课题1 构建“学习型教师文化”的实践研究

子课题2 构建“多元学生活动文化”的实践研究

子课题3 构建以弘毅精神为核心的德育平台的实践研究

子课题4 学校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案例研究

4.文化实践

子课题1 多样性的校本课程促进师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子课题2 课堂教学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子课题3 行为文化浸润学生个性发展的案例研究

子课题4 活动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整体设计

“三驾马车”协同推进:名师引领——在主持人的领导下,名师工作室组织“理论引领”;部门推进——在主持人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组织“具体实践”;督导评价——在主持人的领导下,督导室、监察室、招生办、学生发展中心提供资源,督导组组织“评价督导”。

2.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调查分析(成功案例、现状分析)理论研究(弘毅精神当代内涵、学校文化浸润、师生个性发展、学校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弘毅教育等)模型建构+实践研究(多元学生文化、课堂教学文化、多样性的课程文化、师生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评估完善继续实践,区域推广。

3.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分析法:课题组及时搜集、整理、借鉴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走访、回忆的形式,积累成功案例并编著成案例汇编;调查课题研究前后师生个性发展的变化情况,为学校文化浸润效果的评估以及实践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3)实证研究法:课题研究强调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文化实践和教学实践,借助课题研究提升学校文化的功能。通过名师、骨干教师的试点与实验而不断地完善、扩大、推广课题实践的面,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地实践、交流、总结、反思、提高、再实践,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

(4)案例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从“师生行为文化与师生个性发展”、“弘毅精神浸润下历届师生个性发展”、“学习型教师文化”、“多元的学生文化”等不同视角,撰写成功和失败案例,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完善理论,最终形成“学校文化浸润师生个性发展”的案例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开题准备阶段(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

(1)成立子课题组,购买研究资料,组织课题组核心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2)设计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准备课题研究的基本材料;

(3)制定调查问卷表,调查研究目前我校师生个性发展现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理论与实践阶段(2011年12月至2014年9月)

(1)组织核心成员认真研究,结合开题活动中专家的意见,调整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人员,聘请专家指导小组。

(2)开展理论研究,撰写关于“学校弘毅精神浸润师生个性”的理论研究论文。

(3)开展文化反省,调查研究历届师生个性发展成功案例;研究学校整体教学风格、教研组教学风格和教师个人教学风格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研究教师教学风格的成因及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4)开展文化创造,在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创意设计大赛、案例评比大赛和实践大赛,撰写关于“学习型的教师文化、多元的学生文化”的理论研究论文,建设弘毅精神为核心的德育平台;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文化;建设促进教师特殊品质发展的教师文化。根据研究的结果,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进行总结与完善。

(5)开展文化实践,完善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文化的建设,完善德育体系和综合素质校本评价,完善学校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行为诊断等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进行行动研究和实践研究,开展实践大赛、撰写案例。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9月—2016年2月)

本阶段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的研究资料进行汇总,进行成果总结。撰写课题论文、研究报告、案例和专著。准备课题结题资料,完成结题工作。

六、创新之处及预期成果

(一)创新之处

“学校文化浸润”是师生个性发展的较高层次,它培养与造就着师生的共性,促使每个人具备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以及行为模式等,而“个性发展”则是学校文化浸润的必然要求与内在要义,浸润的结果是师生素质的整合、个性的发展,进而又提高了学校文化的品质。形象地说,学校文化如“溶液”,师生个性如“溶质”,“溶质”浸润在“溶液”之中,潜移默化,不断产生质的变化,同时也促成了“溶液”自身的发展。形象地说,学校文化如“溶液”,师生个性如“溶质”,“溶质”浸润在“溶液”之中,潜移默化,不断产生质的变化,同时也促成了“溶液”自身的发展。

(二)课题的预期成果

1.主要阶段性成果(限报10项)

(1)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汇编册

(2)学校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调查研究

(3)“弘毅精神”的现代解读

(4)弘毅精神浸润下历届师生个性发展的成功案例研究

(5)学校文化浸润与师生个性发展的理论研究

(6)“学习型教师文化”浸润教师个性发展的研究

(7)学校德育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8)师生行为文化与师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9)学校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案例研究

2.最终研究成果(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系列研究论文)

(1)构建学习型的教师文化,促进教师个性发展的研究(研究论文案例汇编)

(2)构建多元的学生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研究论文案例汇编)

(3)学校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研究(专著)

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提高;中职;德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02-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呈现多元化,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职业教育一样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反思当前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不难发现,德育仍以灌输式为主,常常流于教师的说教和学生的死记硬背,不顾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接受能力。学生毫无积极性、主动性,难以把德育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要求。在德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突破理论的抽象性的一个有效地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与德育实效性的概述

1.案例教育学。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德育实效性。所谓德育实效性,学校德育既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同时,又能真正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并能以最小的教育资源投入达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最佳水平。

二、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优势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1.用案例教学法紧密地将学生与社会现象联结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案例教学中将学生所掌握知识原理、规则,直接运用与现实的案例,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时案例分析针对某一个主要问题或现象,但它还涉及到解决该主要问题的相关内容。使学生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可见,学生通过案例教学不仅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

2.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德育课课堂教学着眼点不在于使学生获得那些确定的原理、规则,而在于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学会理论的运用方法,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养成科学的思维能力,逐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案例教学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训练的过程。

3.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德育差距。现阶段德育差距主要体现在德育要求与现有学生德育水平的差距,差距大小还因学生的自身的素质不同而不同,通过案例教学法让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生在分析、讨论、解决问题时,发觉和体察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引发学生反思并逐步减少差距。

三、如何用案例教学法搞高德育实效性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决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堂的应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的准备。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教师在课前必须大量搜集材料,制定一个有效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顺利进行的前提,我认为案例的准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接近性:心理学认为同龄的兴趣爱好更有接近性,所以案例选择的首要原则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接近他们生活的案例,容易引起共鸣并引导他们试着去解决。

(2)多样性:案例展现形式多样性。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学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已经不满足于简单“讲故事”式的案例分析。案例展示的要有多样性,如声频、视频、图片、动漫等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

(3)教育性: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必须产生教育影响和作用。案例来源于社会现象,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达到几个教育功能:一、个体思想的社会化。二、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三、富于学生社会角色。

2.案例的实施。一个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而案例的实施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课堂实施案例教学要做到以下三个环节:

(1)善于引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受到热烈、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案例教学法的课堂最大特征就是让学生自主化,就教师的角色只是引导,更多是让学生自己做主,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

(2)交流研讨。交流研讨是案例教学的精华部分,通过分组等形式让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每个人在共同经历中的反应从来都不是完全一样的,让学生在一起把各自的看法谈出来,每个人都可以分享其他人的思想,就会有丰富的内容,并且引起进一步的思考。

(3)总结归纳。总结归纳作为升华部分,教师的点评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整理思路,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这个环节要注重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的意义,一方面不同的学生他们所思考问题时的思路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不能几句话就能完全改变,另一方面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迈进,通过归纳总结寄语希望。

因此,学校德育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革应试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创造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新方法。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地做,去领悟和体验,最终将德育的要求内化为对自身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继学.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4.

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6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在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本工作总结来源于kxren.com)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内”,转变为“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