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和父亲一星期两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和父亲一星期两次范文1
小义是我班新转来的一名学生,家距学校有二、三公里远,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不算太远,可他却经常迟到,有段时间里甚至天天迟到。而即使是在学校里,他一天也至少要迟到两次——总是上课了几分钟后才匆匆进教室,偶尔有一次不迟到也是踩着铃声冲进教室。尤其是冬天早晨的第一节课,有时课已经上了30分钟了,他才在教室门口打报告。同学们都取笑他:“快放学了,还来呢。”即使这样,他第二天还照常迟到。我问过教过他的老师,没有不为他头疼的。有时找他谈话,他就直截了当地说:“起床晚了,所以来迟了。”没有一点羞耻感,老师拿他也没办法。
面对这位学生我陷入了沉思,他似乎一点也没有时间观念,对于教师的训斥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久而久之,抵触心理会越来越强。我该怎么办?不能再这样任其发展下去。如果“情”通“理”达,以心换心,是否有可能使“浪子回头,顽童成金”呢?
于是,在课下时间,我找到小义的同村同学了解情况。通过了解发现小义家庭情况特殊,父亲卧病在床,只有母亲能干些活,哥哥在外打工,家中小义还算是个壮劳力,作为孩子本应享受童年的快乐,可他却早早当家。农村有个风俗,儿子大了父母就要为其盖房娶妻,父母为了给哥哥攒钱盖房,累出了一身毛病,房也盖起来了,人也累倒了。年幼的小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他每天早晨早早起床,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再匆匆吃饭上学,因此,经常迟到,学习成绩也在下降。就这样,日复一日,养成了迟到的习惯,再加上教师经常训斥他,时间长了,心理也麻痹了,对教师的谈话也无所谓了。听了这些,我心里有些酸楚,小义并不是一个“差生”,他很孝敬父母,爱劳动,虽然由于一些原因,耽误了学习,但上课还算认真听课,再加上小义脑瓜聪明伶俐,如果改掉迟到的坏习惯,教师帮助其补习功课,他应该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对于小义的迟到,我决定从他爱劳动,孝敬父母这个优点来进行突破。我将小义叫到办公室,亲切地和他交谈:“小义,我知道你迟到可能有某些原因,你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平时爱劳动,能体贴父母,但这儿毕竟是学校,作为学生就应该遵守学校的规定,你说对吗?”小义有些吃惊,以为我肯定会像其他教师那样训斥他一顿,然后定些条条框框让其遵守。听到我的这些话他开始有些腼腆,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保证再也不迟到了。”听了这些,我心里有些欣慰,但想到小义迟到的习惯已经养成,如果让其一下子改正这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告诉小义:“老师不要求你立刻改掉这个坏习惯,咱们制定个计划,如果你每天能比前一天早到五分钟,老师就不算你迟到,我相信你不出一星期就能改掉这个坏习惯。如果实在起不来床,我可以每天打电话叫你起床。”小义听了之后也表示:“请老师放心,不用叫我,请看我的表现吧。”果然,从第二天开始他来得早些了,趁热打铁,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就这样,在我的鼓励下,一星期过去了,他能够早早地来到学校,但孩子要想改掉一个坏习惯谈何容易,他偶尔还会迟到。在课堂上只要发现其有进步的地方,我就适时地表扬他一番,找出他的优点进行鼓励,然后给小义制定了有效的补课计划。渐渐地我看到了一个自信的,不再迟到的,学习认真踏实的,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的小义。新学期开始,他还被选为了体育委员。
其实迟到在学生中间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也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问题,但又不是很快能改掉的毛病,尤其是那些爱迟到,又没有时间观念的学生。对于教师的批评,学生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该迟到还是迟到。教师这时就要针对不同的迟到原因,进行情感渗透,耐心引导,以便做到因生施教,因情况施教,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和父亲一星期两次范文2
张大爷的老伴去世大半年了,儿子老张很有孝心,为老爷子请了钟点工阿姨,张大爷的午饭、晚饭都由钟点工阿姨做好,老爷子只要到点吃饭即可。尽管钟点工阿姨顿顿做新鲜的,可是张大爷吃不多,也吃不下。老张周末来看望老爷子,总见到冰箱里有许多剩菜。
张大爷抱怨:“年纪大了,牙齿掉了两个,胃口也差,吃什么都不香。”老张赶紧带老爷子上医院装假牙,牙科医生也是热心人,说起自己的老父亲也曾吃不下东西,一来因为有便秘,二则整天窝在家里,运动量太少,所以不容易饿,不饿当然食而无味。
老张连连称是,以前父亲好歹还做一些家务,自从请了钟点工阿姨以后,父亲什么活都不干了,原本以为是给老爷子享清福,岂料,缺乏运动的老年人更不健康。
改善身体状况,吃饭自然香
针对蛀牙、牙齿掉了或者有牙周炎等疾病
【解决方法】治疗蛀牙、牙周炎,陪伴老人装义齿,同时,烧煮的食物宜软糯可口。
随着年龄的增长,舌头上的味蕾约有2/3逐渐萎缩,味觉功能下降
【解决方法】每天吃适量的新鲜时令蔬果,因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刺激味蕾的作用。每天做两次口腔运动,叩齿咽津,促进唾液分泌及消化的同时,延缓味蕾老化。医生建议,老年人一定要戒烟,抽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抽烟对于味蕾也有损害,让人的味觉功能下降,食而无味。
老年人的胃肠功能减退,容易积食、便秘
【解决方法】每天进行一定量的户外运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安排太极拳、慢步走等运动。哪怕是年迈老人,也可以在家里来回走动,并且打圈按摩腹部,持之以恒,有助于促进肠胃功能。坐在轮椅车上或长期卧床的老人,则需要家人帮助其运动肢体。建议每天喝一小杯酸奶,有助于排便。
他们是怎样快乐进餐的?
魏巍最爱“胡辣汤”
作家魏巍享年88岁,他生前嗜辣,特别喜欢喝女婿李新志做的“胡辣汤”。这道“胡辣汤”用料考究,里面加了鲜活海参、冬虫夏草、西红柿、胡椒和醋!可谓酸辣味全。
年过八旬的魏巍多种疾病缠身,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先是搭桥,后来又装了起搏器。家人为魏巍制定了严格的食谱,这位喜欢美食的老人不得不循环往复地与白水煮山药、蒸南瓜、青黄瓜为伴,偶尔吃一些瘦肉,还要限量。
魏巍特别爱吃红烧肉,但每食此菜,很有顾忌,生怕冒犯了亲人们的肺腑关爱。老人家往往环顾诸位后,痛快举筷,口中念念:多少天了,素为帅,今少食,无大碍。
医生点评魏巍的饮食:
适当吃酸辣,有助于增进食欲。老年人总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种疾病缠身,限制糖、盐的摄入很有必要,但是酸、辣不忌,吃辣和得胃病没有必然联系,也可在食物中加酸开胃。
平时饮食有节制,偶尔开荤没关系。老年人喜欢吃软糯的红烧肉,一星期吃一两次,没什么大碍。
《红楼梦》里贾母的饮食经
研究《红楼梦》里老祖宗贾母的饮食,发现相当科学合理。贾母喜食蔬果,厨房里的柳嫂子说:“大厨房里预备老太太的饭,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吃到一个月现算倒好。”
一个元宵节晚上,大家聚会玩乐,贾母感觉有点饿了,凤姐说准备了鸭粥、枣粥,贾母都嫌油腻,挑选了清淡的杏仁茶。再好吃的东西,贾母也不多吃,只略尝尝,比如:一顿吃半碗红稻米粥、两口鸡髓笋、一点儿椒油莼薤酱。贾母还特别喜欢和儿孙们聚在一起,她说:“我老了……不过嚼得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玩笑会子就完了。”
医生点评贾母的饮食:
多吃蔬果,有益健康。贾母吃的菜蔬天天不同,营养均衡,且能有效防治便秘。
饮食清淡,少吃多餐。老年人胃口小,宜少吃多餐,而且每次都不饱食,有助于长寿。
儿孙绕膝,心情愉悦。子女、孙辈陪伴老年人一起吃饭,说说笑笑间,老年人一定会吃得比平时多。
专家提醒:食欲不振原因多,对症施治效果佳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消化内科教授顾同进
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每日的饮食量也会减少,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可称食欲不振。食欲不振是指失去正常的进食欲望,致使进食量明显减少。引起食欲不振,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系统的各种疾病,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引起,如慢性心衰、慢性呼吸衰竭、尿毒症、内分泌功能减退等。防治老年人食欲不振,首先要积极治疗引起食欲不振的原发病。对症处理,可用消化酶制剂、促胃动力药等。
因胰腺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大多因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减少,可服用胰腺消化酶制剂——得每通;
因胃体或全胃萎缩引起的食欲不振,可给予稀盐酸、胃蛋白酶合剂;
和父亲一星期两次范文3
为了讨爸爸欢心,我努力学习,年年考试得第一。我还参加学校的各种文艺活动,不为别的,只希望有机会让爸爸看了会开心地抱抱我。可六年里,爸爸从没翻过我的作业本,也没参加过家长会。每次,当我兴高采烈地把成绩单拿到他面前,换来的只有一句:“还行,努力吧。”
1999年2月14日,是我上初一后的第一个生日。我向妈妈提议,在家好好过生日。其实,我是想借此机会和爸爸聚一聚,因为我发现爸爸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那天,我满怀期待地坐等了一夜,等到的是爸爸一夜未归。
第二天,爸爸一回来,妈妈就把他叫到卧室里,关上了门。我偷偷紧随到门口,听到妈妈愤怒地说:“你忘了?女儿的生日你能忘,情人节你怎么没忘啊?”“是呀,情人节我就是忘不了,怪只怪女儿不应该在2月14日出生。”爸爸有些激动,声音渐高。我不知道爸爸和谁过情人节去了,但我猜想那个人在他心目中一定比我和妈妈重要,我觉得爸爸之所以不喜欢我是我还不够好。
爸爸38岁生日时,我提前半个月就准备好了给他的生日礼物,我想用这种方式来感化爸爸。我要告诉他,虽然我的生日他忘了,但他的生日我却牢记在心。我要让爸爸知道,女儿是多么希望能给他带来快乐,也多么期待父亲的爱。我悄悄地把准备好的礼品盒放到爸爸的床头,还用床单的一角盖了一半,希望能给爸爸一个神秘的惊喜。然后,我坐在妈妈准备的一桌丰盛的晚餐前,乖乖地等着爸爸回来。
晚上9时、10时、11时过了,爸爸还是没有回来。我呆呆地盯着妈妈那张因失望而变得憔悴、黯淡的脸,一种强烈的酸楚直冲心头。我使劲地屏住呼吸,不让眼泪流出来,可对面的妈妈已经泪水涟涟。“妈,你别哭,爸爸会回来的,只是晚一点而已。”在劝说妈妈的同时,我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了。妈妈替我擦了擦眼泪,强笑道:“好女儿,妈妈没事。你爸太忙,等他忙完了就会回来。”那夜,我和妈妈嚼着冰凉的饭菜,谁也咽不下去,我们的心更冷了。
夜里2点钟,我被一阵激烈的争吵声惊醒。尽管房门关着,我还是清楚地听到爸爸的叫喊声:“我说过,你如果不想离婚就别多管闲事。”妈妈“呜呜”地哭:“你可以不管我,但你能不能考虑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你又拿孩子来压我!若不是为了孩子,我会跟你过到今天吗?告诉你,我今生最后悔的事就是跟你生了女儿,我的一生就毁在女儿身上了!”“你别太过分了……”没等妈妈的话说完,只听“砰”的一声闷响,我赶忙推门进去。妈妈躲过了爸爸向她扔过来的礼品盒,而礼品盒里面的杯子连同我的心一起碎了。
我从来就不知道是我毁了爸爸的一生。我盯着爸爸因酒精过量而涨红的脸,不停地眨着眼睛,尽量不让眼泪流下来。爸爸仿佛意识到自己言重了,上前一步想抱我。我本能而叛逆地甩开他的手,从地上捡起礼品盒,跑回了自己的房间。我趴在床上号啕大哭,直到哭累了就睡着了。
这场风波之后,我对爸爸少了几分期盼,没有期盼也就不会失望了。偶尔听到爸爸妈妈房里有争吵的动静,我也懒得去听了,只在门上敲两下以示“警告”,他们便安静了,
电视剧里的故事 怎么会发生在我家
2002年,我考上了高中,为了躲避家里的冷清,虽然学校离家很近,我还是选择了住校。每天我都和妈妈通电话,一个星期只回家一次。尽管这样,我还是希望每次回家都能见到爸爸。不知是不是凑巧,每次都能如愿。我问妈妈,爸爸是不是在家的时间多了,妈妈说:“他一个星期只回家两次,我看有一次是专门等你的。”听妈妈这样说,我心里有了一种暖呼呼的感觉。但一想到爸爸一星期才回家两次,平时妈妈岂不是很孤独,我的心又凉了。
高二开学前,爸爸主动跟我说:“你回家来住吧,我经常不在家,你妈妈一个人太孤单。”我心里暗暗地嘀咕:“怕妈妈孤单,你为什么不在家陪她!”我找了个借口:“我要上网,家里没有电脑。”当即把他的要求顶了回去。爸爸看了看我,说了声“好吧”,转身走了。就在爸爸转身的那一刻,我后悔了。我忽然发现爸爸转身的动作变得迟钝了,还有他的语气,明显比以前温和了。爸爸已经43岁,或许他回心转意了。
第二天上午,电脑公司送来了一台崭新的电脑。我高兴极了,心中暗喜:爸爸真的回心转意了。然而,我回家陪妈妈之后,爸爸却把一星期回家两次改成了一次。
“真不知道爸爸葫芦里卖什么药。”疑团在我心里翻滚,不弄明白我不甘心。于是,我开始关心爸爸的日常生活,追问爸爸不回家的原因。当然,这些都是徒劳,爸爸给我的唯一答案就是工作太忙。
妈妈见我询问爸爸时言语有些尖酸,而爸爸又表现出强烈的反感,便有了几分担忧。她提醒我:“小虹,爸爸的事你就别管了。大人都管不了的事,你一个孩子能管什么?”听完妈妈的话,我觉得妈妈真是太软弱了。我问妈妈:“你还爱爸爸吗?”妈妈平静地笑了:“什么爱不爱的,都这么多年了。我这一辈子,有了你就是最大的幸福。”妈妈的话让我有些感动。猛一抬头,我发现妈妈的鬓角有了几丝白发,再看看她那张因岁月蹉跎和家庭不幸造成的未老先衰的脸,我告诉自己,绝不能让妈妈就这样糊里糊涂过一辈子,起码她是有享受幸福的权利的。
于是,我跟踪爸爸。我悄悄在他的单位门口守候,看他每天下班后都干什么。一个星期过去了,我疲倦不堪却没有丝毫发现。但我没有放弃,坚持守候。那天,我口渴难忍,就到对面的小超市买了一瓶矿泉水,一出超市大门,就跟爸爸碰了个正着。然后他叫我跟他去一个地方。我有点儿心虚,战战兢兢地跟着他上了出租车。我们来到一户小院里,几个八九岁的孩子在嬉戏玩闹,从房里走出~位40岁左右的阿姨。那位阿姨看起来温柔和善,她拉我进了屋。
阿姨热情地给我倒了杯水,这时,爸爸领着刚才在外边玩的一个小男孩进来,对他说:“来,快叫姐姐。”姐姐?该不会……我的心不禁“怦怦”地跳起来。爸爸叹了口气:“唉!小虹,你已经长大了,有些事情也该知道了。”他指了指那位阿姨:“她就是我在认识你妈妈之前彼此私订终身的人。这么多年,我们一直都在一起,她还为我生了个儿子,也就是你的弟弟。”天哪!这种只会发生在电视剧里的故事怎么会发生在我家?“爸爸,你在开玩笑吧?”我惊恐、慌张,觉得难以置信。“是真的,这些年我不但委屈了你和你妈妈,也委屈了他们母子。直到现
在,你弟弟的户口还不知道往哪儿上。”我再也听不下去,转身跑出那个小院,一口气跑回了家。
奇怪的是,这次我一滴眼泪也没有流,或许是这些年的泪水流得太多了,或许是这件事发生在经常夜不归宿的爸爸身上已经不足为怪了。
晚上,我主动睡到妈妈床上,试探地问:“妈妈,你当初为什么不同爸爸离婚?”“唉!都这么多年了,还提这个干什么?”“可是现在这样你并不幸福呀,我也看不出你有多爱他。”妈妈诧异地看了看我,沉默了一会儿,说:“小虹,你真的长大了。妈妈之所以不同意离婚,是因为不想让单亲家庭的名分影响到你,再说妈妈能力有限,怕自己养活不了你,让你受苦。妈妈是苦过来的,可你不行,你经不起风吹雨打,妈妈也决不容许自己的女儿吃苦。”
我被母爱的伟大震撼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吃苦,妈妈宁愿付出一生的幸福。相比之下,爸爸为我做了什么?对了,他曾经说过“我的一生就毁在女儿身上了”,这算不算为我付出了一生的幸福?我不知道。但有一点我很清楚,妈妈和爸爸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而他们又凑合着过了18年更是错上加错。这天,让爸爸妈妈离婚的念头在我的脑海里产生了。
当我理清头绪向妈妈说了我的想法后,妈妈并没有感到惊奇,反而微笑着问:“你想清楚了吗?”我回答说:“妈妈,我想清楚了。我已经长大了,你不用再担心没有能力养我,因为我很快就可以养你了。”妈妈笑了:“让我好好考虑一下。”
我终于得到父爱了,从此心不再冷
爸爸又是一夜没有回来,我知道他是在那个“家”。我忽然很想见见他,我想自豪地告诉他我长大了,没有他,我和妈妈会过得更加快乐。出于报复的心理,我来到那个“家”,打算大闹一场。
可是,当我走到窗口前听到里面传出的欢声笑语时,我的心软了,一种向往令我情不自禁地朝里面望去。只见爸爸正陪着他的儿子玩电动车,阿姨给爸爸拿来西装催促他该上班了。爸爸抱起儿子亲了一口,然后从床上跳下来,他的动作敏捷得仿佛年轻了10岁,那神采飞扬欢乐无比的样子丝毫找不到往日的黯淡与灰心。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呀!这便是我18年来一直渴望而不曾得到的。
我的心忽然平静了,这么多年来我做的一切努力,不都是希望爸爸快乐希望爸爸幸福吗?现在他幸福了,我还能说什么呢?他虽然没有亲过我,也没有给我买过布娃娃,但是为了给我一个完整的家,他也付出了近20年,这还不够吗?难道只因他的幸福不是与我和妈妈分享,我就有权利干涉吗?不,我只能说我有责任使妈妈像爸爸一样幸福。
我和妈妈进行了一次彻夜长谈。妈妈经过再三考虑,也觉得这个时候,离婚是最好的选择。他们很平静地分了手,爸爸很快和那位阿姨结了婚。他们结婚那天我没有去,因为我已经和妈妈踏上了武汉到广州的列车。但我送了他们一张贺卡,是我亲手做的,那上面写满了我对爸爸新生活的祝福。我知道,即使没有我的祝福,爸爸一家也一样会很幸福,但我清楚爸爸更希望得到我的祝福。
我和妈妈到广州是投靠妈妈的亲戚,我叫他唐叔叔。唐叔叔对我们母女非常热情。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唐叔叔除了在物质上帮助我们之外,那份关于亲情的爱他也给了我。2005年,我在唐叔叔的帮助下考进了广东的一所大学。
人大学的第二天,我收到了爸爸寄来的贺卡和一支精美的钢笔。卡片上写着:“亲爱的小虹!爸爸生平第一次这样称呼你,也第一次感到是那么的想念你!听说你考上大学了,爸爸为你感到骄傲。这支钢笔虽不值钱,但它凝聚了一个不配做父亲的父亲对女儿最衷心的感谢和发自内心的忏悔!希望这支钢笔所蕴涵的意义,能补回我欠你的18年生日礼物和18年的爱!”
手捧着钢笔与卡片,我的泪水潸然滑落。我默默地告诉自己:我终于得到父爱了,从此心不再冷。
妈妈为了让我过得更好,也在外边找了一份家政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我看得出她过得很开心,因为有我抚慰她受伤的心。另外,在不久的将来,唐叔叔也会成为我们家不可缺少的一员。
【点评】
亲情是真情挚爱的双向流动
读罢这个真情故事,你一定有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一个多么懂事的女孩,一个多么感人的亲情故事!
什么是亲情?亲情是一条独特的心灵溪流,是真情挚爱的双向流动,不仅仅从父母的心流向儿女的心,还应该从儿女的心流向父母的心。但是,亲情的溪流往往是只有流去,难有流回。就说婚姻吧,父母遭遇了不幸的婚姻,真正的不幸往往在于,为了孩子不能结束不幸的婚姻,更不幸的是已经长大的儿女不能理解父母的心头之痛,甚至为了自己把父母强拉在一起。我知道这样一个故事:父亲和母亲已经没有了一点夫妻感情,但是已长大的女儿坚决反对父母离婚。为了女儿,父母无奈地艰难地长期地忍受着煎熬。女儿也固执地为了她心中的那份“团圆”,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迫父母维系那种婚姻。惨痛的结果是:母亲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女儿留下的是无尽的痛悔!
我在进行心理咨询的工作中,也碰到不少年轻的朋友为父母要离婚而慨叹自己的不幸,甚至历数父母给自己的伤害,唯独不会替父母想想,不会想想不幸婚姻的当事人内心是怎样的滋味。两相对照,不是更显出故事中女孩主动劝父母离婚的难能可贵吗?女孩有对父母深深的理解,有对父母深深的爱。有这样的儿女,作为父母,即使经历了不幸的婚姻,也是天下最幸福的父母了。而且,女孩也从父母那里获得了更多的爱,更多的情,更多的幸福。这都是因为,亲情是双向流动的真情溪流。
和父亲一星期两次范文4
我挺恨他的
在我经营的拥有100多名员工的公司里,每年的“重阳”节,都要搞一个盛大的自助餐活动,邀请员工们的父母来公司里做客。我规定,每个员工都要亲手盛上一碗汤,端到父母面前。
看着员工们双手捧着汤碗的虔诚,看到年迈父母开心的笑容,我的思绪总是像插上了翅膀,飞回许多年前大山里的石板老屋,眼前,浮现出父亲的身影。
他是一个强壮憨实的男人,8岁之前,我崇敬他又害怕他。
那一年,舅妈突然去世,扔下两个孩子,大的4岁,小的还不到1岁。他对舅舅说,把小的送到我这儿来吧,养一个是养,养两个也是养。当时,我最小的弟弟还不满两周岁,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养一个孩子和养两个孩子是绝对不一样的。再说,几个姨妈家的情况都比我家强,我家又不缺孩子,干吗还拿亲戚家的孩子来疼!
在我排斥的目光中,表弟还是进家了。照他定下的“先尽老的,后尽小的”规矩,年龄最小的他,理所当然先拿到好吃的。第二年夏天,饿绿眼睛的我总算等来了新麦上场,当母亲把擀得又长又细的面条下到锅里时,表弟竟想向锅里下筷子往自己碗里捞面条。
我不能忍受,冲过去夺下表弟的碗,并把他推倒在地。
“打住,反了你了!”我的小手被一只长满硬茧的大手紧紧攥住,威严的声音震得我耳膜发疼,“扶他起来,把面条还给他!”
我号啕大哭,学都没去上,一个人靠在老屋后面的柴草垛下,哭得手脚冰凉,渐渐昏睡过去。
他轻轻地抱我回屋,一遍又一遍呼唤我的乳名,“珍珍,你大,他小,你有娘,他没娘,他是在咱们家,你要明事理。”
“可是,我饿呀!”我的泪水涌了出来。他摩挲着我的头,深深叹口气,“哭吧,哭哭就好了,都怪你爹我没本事。”
我在他的骂声中离开了他
那个阴影一直到表弟12岁回了自己家也未能消除。为了摆脱对父亲的怨恨,我拼命学习,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镇初中,接着又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马上就要冲刺大学了,可是高二下学期,我却猝不及防遭遇了一场初恋,学习成绩直线下滑,落榜回家。
他让我去复读,我除了掉泪就是摇头。强烈的沮丧和自卑使我抬不起头,屋门也不愿出。他急了,把一根扁担一副水桶扔在我脚下,吼道,“那就跟我下田去!”
我恼怒地盯着他的背影,双脚却不由自主地随了他去。是啊,不去复读,不考大学,除了下田我还能做什么?
正值溽暑盛夏,骄阳似火,我每日跟着他攀上爬下挑水育苗,肩膀压肿了,脚掌打起了血泡,脸晒脱了一层皮,他不停,我就不能停,一停他就骂,好像我不是他的亲生女儿!
在短暂的歇工,山风凉爽地掠过额头时,忧郁与迷茫便来叩问:这,就是我的青春,我将来的全部人生么?如果没有奇迹发生,我将终老在这沉闷压抑的大山里。我突然不寒而栗,而再看父亲,居然一副乐陶陶的样子,好像天生有才,完全能够改变这块土地并让它生金长银似的。
那一天,我身体不舒服,好想在家睡一晌。母亲都同意了,可他不答应。我气得直哭,向他摊牌:“我要去县里复读,现在就去报名!”正在吃干粮的他,停下咀嚼打量着我,欣喜地跺脚喝道:“那你还不快走!”
我扔下水桶就跑,心里充满了能再次远离他的。10个月的复读,我只回了两次家,上大学后,更是以节省路费为由,春节都没回去。毕业后,我在距家乡400公里的省城找到了工作,不久便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安乐窝。他的面容,已在时间与空间的长期隔膜中,渐渐模糊。
我结婚时,他没来参加婚礼;生儿子办满月酒,他也不来祝贺。但我没有料到,在我和丈夫下海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之后,他却突然来了,一呆就是三天,罗罗嗦嗦,絮絮叨叨,叫我不要坑蒙拐骗,不要偷税漏税,一定善待员工……听得我耳朵起茧,心里发腻,问他什么时候走,他说只要我保证让他放心立马就走。我要开车送他,他死活不肯,非要我步行陪他去火车站。
至今我都不能忘记那种强烈的反差:一个全身名牌、时尚优雅的商界女精英,扶着一个布衣土鞋的山村老汉,走在流光溢彩的大街上。一路诧异的目光,已使我汗水涔涔。当他终于坐进车厢,拉开架势还要絮叨时,我呵斥他:别说了!
他立刻缄默,低头去剥一颗橘子。隔着车窗,我看见两行浑浊的泪从他黝黑瘦削的脸上滑落。
我一下子怔在那里。
人生若只留遗憾
此后,他再也没有来过我家。他得病的消息,是母亲辗转传来的。胃癌,已经是晚期了。
他更瘦了,眼窝深深塌陷下去,我要他去大医院做手术的主张,他坚决反对,“我都73岁的人了,就像一个熟透了的老瓜。瓜熟了,蒂也该落了。”
从母亲那里得知,他的病是早在春天时就显现出来了,催他去医院,他说没事。他更勤快地下田,在岗坡地的角角落落又开出四块荒地来,秋后,单这些地块就收获了整整4麻袋黄豆。他嘴里念叨着,“豆子好啊,能放,日后还能增值。”
他发下话来,不到“那个”时候不许我再过来。
初冬时节,闲下来的时候多了,他开始盘点自己一生的功过,说这辈子最对不住的是一个远房侄子。那年,二儿子娶媳妇,向侄子家借的是两个大盘子,打碎了,还人家的是小盘子。
冬至过后,天气更加寒冷,他已经懒怠起床了,可仍然不准母亲吭声,要静静等待“瓜熟蒂落”。直到新年来临的前一星期,他的呼吸渐渐衰竭。
我匍匐在床前大哭。他微笑着,喃喃地告诉我说:“是老父无能,欠你太多,什么也没给你留下。”
父亲去世后,怕母亲一个人在山里孤单,我就说服她来城里享福。可母亲执意不肯,几次催逼无奈,勉强过来住了几天,回家后就病倒了。接着,在卖一袋黄豆时,被人骗了,给了她一大把假钱。
赶到母亲的病床前,将几倍于卖黄豆的钱塞到母亲手里,母亲却执意不肯收,她说不能要我的钱。
和父亲一星期两次范文5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63-02
高热惊厥,是导致小儿惊厥的重要原因,很多数据显示幼儿患病率是3%-4%,中国调查数据是3.7%。尽管大部分高热惊厥患病儿童远期预后不错,不过出现癫痫的概率仍然比较高。所以,高热惊厥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本人自2009年——2012年,采用定惊汤预防和治疗30例高热惊厥患病儿童,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患者选择 国际医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年提出,由于高热引发且没有别的原因和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惊厥,有以下一些危险因素,并处在高热惊厥症状出现的间歇期病人,作为治疗对象。第一次发病年龄不超过16个月;超过二次的热性惊厥发作情况;直系亲属中有热性惊厥史的;第一次发作展现出复杂型。比如发作时间,超过15到20分钟,以及一天之内出现2次以上的病情发作。
1.1.2 患者资料 30例都发生在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半岁到1周岁9例,1到2岁之间的16例,2到4岁之间5例;第一次发病体表温度达39℃-40.℃病人20例,38℃-39℃发作的病人10例;惊厥持续时间在不超过两分钟的14例,两分钟到五分钟的8例,五分钟到10分钟的5例,超过10分钟的3例;仅仅发作一次者7例,两次的14例,超过两次的9例;直系亲属里面有高热惊厥症状的13例,有患癫痫的2例。病症表现:短时间丧失思想意识30例,浑身抽搐24例,四肢不对称性抽搐13例,脸色蜡黄27例,没食欲者振21例,粪便溏薄者19例,粪便干燥者7例,舌苔微红24例,舌苔发白4例,舌质发红6例,舌头薄白15例。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30例都是在疾病发作后三天以内做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轻度异常病人10例,中度异常的3例,基本正常的有17例。
1.2 治疗方法 30例均采用口服中药定惊汤治疗。方药组成:柴胡0.5g,白芍3g,白术3g,云苓3g,太子参1g,陈皮1g,半夏0.5g,僵蚕1g,胆星0.5g,钩藤1g,蝉蜕(去头足)1g,炙甘草1g(此为2岁用量,0.5岁-1岁者减1/3量,2岁以上-4岁者加1/3量)。加减:若舌质红、大便干者,加蚤休、元参、酒大黄等。疗程:若系初次发作,每日煎服1剂,连服1周后改为每周服2剂,1个月后停药;若系2次发作者,每日煎服1剂,连服2周后改为隔日服1剂,再服2周后改为每周服2剂,继服1个月后停药;若系2次以上发作或有癫痫病史者,每日煎服1剂,连服2周后改为隔日服1剂,再服2周后将此方做成丸剂,每丸6g,每日服2次,连服半年。
2 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高达27例,治疗效果无效的3例,治愈率为90%。
3 病案举例
某患者,男,2岁,2010年9月8日来我院就诊。六个月以前由于发热抽风,体表温度40.3℃,思想意识功能丧失,两眼上视,手脚抽搐,脸色和双唇发绀,大约持续三分钟缓解,以前在一家医院被诊断“高热惊厥”而入院诊治。一星期前再次发作,症状和以前相似,发病时体表温度39℃,持续时间2分钟,经过治疗患者病情渐趋稳定。来我院时精神萎靡,脸色微黄,食欲欠佳,粪便溏薄,舌微红苔白润。脖颈发软,心肺均正常,腹部发软,病理反射没有引出。该患儿没有大脑疾病和传染病历史,也没有外伤病史。母亲身体状况正常,患儿父亲曾经有高热惊厥病史。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服用定惊汤60天,在以后两年时间尽管出现过感冒发热三次,不过都没出现惊厥症状。
4 讨论
第一次出现高热惊厥以后,大概有三分之一患者可能会二次发作,且大约会有一半的患者出现1次以上的反复发作,其中76%的二次发作是在第一次发作后一年以内,92%在两年之内发作。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高热惊厥前若不出现神经系统反常,不管是高热惊厥再次发作还是惊厥持续发作,都不会出现惊厥性脑损伤的状况,因此不能对高热惊厥幼儿患者长时间服用抗惊厥药物。不过高热惊厥幼儿智力发育低与癫痫出现概率是正常幼儿的6倍和8倍,所以主张幼儿短时间用药,来降低此种疾病复发几率。虽然抗惊厥药和癫痫药对该疾病的治疗有积极效果,不过长时间服用会有很大的副作用,给孩子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副作用小的中药在此方面展现出其独特优势。
长时间以来中医来对高热惊厥的治疗累积了丰富经验。尽管出现急惊风的原因不一样,不过该病机理是相同的。病人在发作期间,外邪已去除,惊风停止,痰热已不是主要病因,在临床上病人往往展现出没食欲,睡眠不佳,焦躁不安,易激怒,性格怪异,脸色发黄,眼睛周围青紫色,粪便溏薄,舌头微红,苔发白等症状。所以幼儿稚嫩的身体,容易被外邪所伤;且小儿不耐高热,热旺会导致惊厥;脾不正常会影响食欲,这是惊风发作的身体原因;第一次发作后肯定有风痰隐伏,是以后反复发作的病理原因。所以笔者认为,健脾和健肝与豁痰熄风定惊是有效治疗该病的科学方法。
定惊汤能够使病人健脾益气;柴胡、白芍养护肝脏,敛阴熄风;陈皮、半夏理气化痰;僵蚕、蝉蜕、钩藤助白芍熄风定惊;僵蚕、胆星、半夏豁痰熄风;甘草调和诸药。合理服用该药方,可以健脾胃,痰无所生;正气足,肝气平,惊风自息。治疗没效三例之中,第一次发作都是在出生仅17个月以内,第一次发作有复杂性表现,其中发作超过两次的,直系亲属之中有高热惊厥症状上的一例,有患有癫痫的一例,脑电图不正常的一例。该研究还是在初始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药剂,开展大样本的临床疗效观察,该药剂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机理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等.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73.
和父亲一星期两次范文6
女人每个年龄段会需要不一样的男人,
因而,女人这一生,
至少需要6种不同类型的男人。
这无疑是对丈夫的高要求,
他得像慈祥的父亲,
像善解人意的兄长,
能扮演随叫随到的男闺蜜,
也能充当给予无限温情的情人……
最重要的是,他能根据女人的需要,
扮演最适合的角色。
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百变丈夫,
简直是来自星星的男人,
但幸运的李娜真的遇到了!
即便在“周一见”漫天飞的4月里,李娜也不用着急上不了头条。
年初刚夺得职业生涯第二个大满贯的她,排名已稳居世界第二,还以2013年1.2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再次登顶中国体坛财富榜,其赞助合同甚至超越鼎盛时期的姚明、刘翔。
她随随便便发条微博就能引起关注。不久前,有网友言语尖锐地评论她:“去年多少个发球胜盘局都没拿下,今年蠢得变本加厉。”李娜不满地转发了这条微博并反击说:“你这样请问你妈知道吗?”并配以不屑的表情。这条微博在深夜,仅仅几分钟后,就引来几百名网友转发评论,李娜担心会引发更大的风波,赶紧删掉了这条微博。
为这类事情,姜山没少说她。出道多年,李娜依旧个性鲜明、敢爱敢恨,不做作、不虚伪,也因此惹来不少麻烦。
朋友们都说,李娜的个性是姜山惯的。集丈夫、教练、陪练、助理等多个角色于一身的姜山,甘愿成为李娜背后的男人,提供她各个年龄段最需要的爱。
正如美国知名临床心理学家史蒂文・克雷格所说:女人这一生,至少需要6个丈夫。
当然,这不是在提倡换老公,而是男人和女人在各个年龄段需要的爱不同,彼此要顺应对方的改变才能更好地相处。
就像姜山对李娜这样。难怪记者一赞美她“幸亏中国网坛有李娜”,她就急忙补上一句:“幸亏李娜有姜山。”
16岁李娜和“父亲”姜山
父亲早逝,姜山补足了李娜缺少的父爱,“在他面前,我可以安心地做个孩子。”
缘分,冥冥中自有天意。李娜和姜山的第一次交集是父亲促成的。
那是1995年,13岁的李娜刚进湖北省省队,大她两岁的姜山已是中国网球青年队的主力,是众多女孩心目中的男神。有一次李娜在外地打预赛,没有零用钱了,父亲便到队里托人带给她。刚进队里的宿舍,就看到四个人正打扑克牌,父亲一眼相中了姜山:“能麻烦你帮李娜带几百块钱吗?”
姜山应承下来,他的成熟稳重总让人莫名信赖,这点和李娜的父亲很像。
第二年,父亲因先天性血管狭窄去世,留下大笔债务。14岁的李娜不得不坚强起来,撑起整个家,“妈妈是个出纳,工资不高,我得充当起顶梁柱。”她把工资卡交给母亲,每天都希望自己能多打几场比赛,把父亲生病欠下的债还清。母女俩常通信,每封信都问对方钱够不够用。两人穷得要死,但都拼命向对方保证:我很好,我有钱。
李娜打网球很卖命,把膝盖磕得鲜血淋漓也不管,等到休息时,才走到水龙头底下,把伤口上粘的沙子冲一下,胡乱涂抹点红药水,接着上场,又接着摔倒,新伤叠在旧伤上,旁人看了都心疼。
但她从来不哭,清寒艰苦的生活让她变得坚硬,以至于很多朋友都觉得她是个彪悍到不需要任何呵护的女孩。但她自己知道,内心多么软弱无力,多希望有人像父亲那样鼓励她:“你是最优秀的。”
“你要自信,你很优秀。”队里配对混双,李娜和姜山分到了一组,姜山不经意的鼓励,戳中了她心底最柔软的位置,她的眼眶温润了,突然觉得有了依靠。
“多帅啊,像韩国明星。”女队友们夸姜山,李娜竟会觉得心里美美的,朝夕相对,仰慕渐渐成了爱意。
李娜不是能藏着掖着的人,1998年情人节,她主动送了姜山一盒巧克力,哪知姜山早对她有疼惜之情,16岁少女和18岁少年很快走到了一起。因为姜山总能像父亲一样给予她鼓励和关怀,旁人口里的早恋,成了历经磨难的李娜心底最深的依恋。
20岁李娜和同学姜山
少女时期压抑了情感,但李娜一直想度过最快乐的青春时光,拥有最美好的爱情记忆。
李娜和姜山的混双配合了4年,也悄悄地下恋了4年,压抑的情感、枯燥的训练,因彼此的陪伴而不那么孤单。
恋人间的眼神和举动全然不同,队里的领导早识破了他们的恋情,2001年的全运会和全国网球总决赛,李娜和姜山两次在临上场前被告知拆开,另换队友,没给任何理由。“或许是因为运动员间不准谈恋爱,体制之下,我们感受不到尊重。”
李娜叛逆地在胸口文上一朵玫瑰花和一颗心,高调示爱,而姜山选择了退役。半年后,伤病和压力压垮了李娜,她写下一张退役申请放在宿舍的桌子上,压在拿了多年的网球拍之下,毅然去了姜山所在的武汉,年轻的心想要追求自由的爱情。
2002年9月,20岁的李娜和22岁的姜山走进了华中科技大学,过上了一直盼望的校园生活。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闻专业,梦想成为站在运动员角度报道的体育记者。
每天,他骑着自行车带着她去上课,知道文化课比普通学生差,他们从不迟到早退。老师在课堂上放PPT,他们在台下奋笔疾书抄笔记,李娜抄奇数条,姜山抄偶数条,正好能凑出一份完整的笔记。
没有比赛的生活如此惬意。李娜终于接触到网球以外的新世界,姜山带她去打羽毛球,学跆拳道和舞蹈。李娜老逗他:“快像老师说的那样劈叉!”姜山面红耳赤:“不行了!我真的不行了!”
更多的时间,他们像普通大学生那样,约会、恋爱,晚上到夜市逛小店,李娜买水果,姜山淘碟片,他们一直觉得那是爱情最美的时候,“从来没有那么轻松过。”
24岁李娜和丈夫姜山
稳重的姜山缓和了李娜的急躁,让她不再在意别人的眼光,更无畏地前进。
2004年,队友们和领导频频到学校劝李娜归队。李娜一直很犹豫,她热爱网球,但停了两年,早没了自信,姜山安慰她:“我觉得你和世界高手没区别。”
在姜山的鼓励下,李娜重新归队,到世界各地征战。留在武汉上课的姜山一直远程遥控,每打一场比赛,都仔细帮忙分析,鼓励李娜勇敢追求梦想。
然而,美网结束后,李娜却意外成了“全民公敌”。2005年10月,李娜在一场比赛中输给了彭帅。输球后的她很沮丧,有记者过来采访:“你觉得在国家队训练感觉如何?”李娜不假思索地说:“我觉得国家队各项措施很不完善,也没有针对球员个人的系统的训练。”
很快,“李娜炮轰国家队机制”的新闻就变成了大字标题,被不断转载和夸大,李娜成了“全民公敌”,网管中心主任公开训斥了她:“你绝不可能代表中国出战北京奥运会。”
姜山第一时间挺身而出,陪在她身边,教她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正确应对媒体。
“把文身挡着点,说话别那么冲,看起来像个坏女孩。”姜山劝她。李娜反唇相讥:“坏不坏是一个文身决定的么?”
但风口浪尖上,什么都是错。有人在新闻图片上看到文身便指责:“李娜竟然文身!她凭什么文身!”
李娜这才怕了,姜山建议她别看新闻,更别再发声:“越说越错。”有媒体提问,他帮忙挡枪子儿,空了还给她抄一些缓解心情的语录:“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事情平息下来后,姜山领着她去拍了婚纱照,反复表达甘苦与共的想法。2006年1月27日,他俩去民政局领了证。没有选黄道吉日,没有婚礼,领完证吃了顿好的便完事,八年爱情长跑终于修成了正果。
26岁李娜和教练姜山
只要在比赛场上看到姜山,李娜就有动力拼下去。
从2006年起,姜山便成为李娜的教练,“她那臭脾气,除了我,还有谁能适应。”姜山是她的教练,也是她的出气筒。
李娜脾气暴躁,一处于劣势就火大。“你刚刚不该那么打。”姜山建议。李娜狂吼:“你要是看不下去就滚出去!”这是赛场上常有的情景,是李娜自我放松、解压的方式。
李娜吼完后会反思和调节,往往能打出好成绩。有不少专家都批评她的做法,但姜山不介意,“我懂她,她对我发火和跟我分享快乐是一样的心情,因为我是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而若打出好球,李娜会立马在人群中搜寻姜山的影子,只想看到他的微笑和鼓励。
他们努力做到公私分明,李娜打球状态不好,姜山就离场,给她空间调整;而她打得好,便呐喊助威,给予正面支持。李娜不喜欢外界过多关注自己的私生活,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姜山总与她保持至少两个人的距离。在姜山的帮助下,李娜的世界排名上升了两百多位,到2010年,跃进了世界前十。
2011年4月,伴随着李娜成绩的起伏,姜山的教练地位开始摇摇欲坠,“即便称呼他教练,心里也想着是丈夫,总忍不住吼他,停止了进步。”
李娜主动提出换教练,姜山表示理解,随后却不辞而别。
“他去哪儿了?回国了吗?怎么回事?”李娜慌了神,没法好好生活、好好比赛,一停下来就到处打电话找他。
她想起姜山常说“再这样我就走了”,而她每次都无所谓地回答“那你走吧”,等他真的走了,她才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强势、任性和暴脾气。
一星期后,当姜山重新出现在李娜面前时,李娜重重地推了他几下,后又紧紧地抱住他。重新回归的姜山解释是为了给彼此思考的空间,他已然找准了自己的新定位,甘心只当她的心理医生、陪练、助理和粉丝。
但这给李娜留下了阴影,有次做梦,梦到她和姜山在路上走着走着,姜山忽然不认识她了,惊醒后李娜就对着姜山一顿猛掐。但她也学会珍惜,在夫妻出现矛盾时,找自己的原因。
“没有他,我没法比赛。”李娜坦言,“我一停下来就习惯在观众席搜寻他的身影。”
在姜山的陪伴下,2011年6月,李娜第一次拿下了大满贯,世界排名跃居第四。掌声、欢呼声响起,李娜的团队成员都哭了,她在人群中寻找姜山,那个支持自己走到今天的男人,好想躺在他的臂弯里听表扬。她相信这个最忠实的粉丝一定会像往常那样说:“你很牛!”这是最高的褒奖,比拿到任何奖杯都值价。
32岁李娜和终身伴侣姜山
夫妻双方需要不断改变自己,满足对方的需要,成为适合彼此的人。姜山做到了,李娜也一直在努力跟上他的脚步。
现在的李娜,一下场就收起自己的强势和霸道,做姜山最普通的妻子。
她学着小女人样黏着姜山。姜山跟朋友聚会吃饭、打牌,她都乖乖跟着。有时姜山打牌到半夜,李娜在一旁看着,不想看了就倒在旁边的沙发上睡觉,完全没有网坛一姐的架子。
“总得给他舒缓的空间。”球场外,李娜什么都听姜山的,吃什么、去哪儿,姜山一提议,就颠颠儿地跟着走。
姜山喜欢开玩笑,她就配合地和他拌嘴。姜山常说:“当年,我十分兴奋地跟你求婚,让人沮丧的是你居然答应了。”李娜还嘴:“我也觉得,我做得最错的事就是选了你。”
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哪怕调侃也充满乐趣。在今年大满贯赛场上再次夺冠,李娜都不忘送上调侃:“现在,我的丈夫在中国更有名了。我要谢谢你放弃了一切,陪我旅行参赛,给我当陪练,帮我解决饮料和拍线的问题。你做了那么多,谢谢你,你是个好人。你也太幸运了,能娶到我!”
继而又认真地说:“今年的冠军算是迟到的礼物,希望你会喜欢。”去年此时,李娜曾承诺会送澳网冠军奖杯作为他们的七周年结婚纪念日礼物,但因两次摔倒与冠军失之交臂。而今年,李娜终于得偿所愿。听到这里,姜山的眼眶湿润了。
不少人都觉得李娜总欺负姜山,连某牛奶产品为他们设计的广告词也是“健康我就能欺负你一辈子”,但姜山知道:“她就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所以后来广告词变成了“你健康我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