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

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范文1

实体经济的持续低迷,择业、就业,创业成为大学生最为苦恼的事情,为了让广大的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场能力,我们有必要组织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来磨砺自己、提高自我。

活动目的 此次大赛的目的是通过比赛帮助学生尽早树立危机意识,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化“被动就业” 为“主动择业”,让他们认识自我,有目标地发展自我,从而赢在职场起跑线。

活动主题

关注就业,认识职业,成就事业!

大赛主办方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

大赛承办方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发展协会各部门

大赛协办方

南京财经大学职业发展协会

南京邮电大学职业发展协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职业发展协会

南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职业发展协会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发展协会

大赛指导单位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

大赛比赛时间

12月16日下午1:30(时间有变另行通知)

大赛比赛地点

行政楼报告厅(地点有变另行通知)

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团队奖一名

一等奖:奖杯,证书,MP4

二等奖:奖杯,证书,摄像头

三等奖:奖杯,证书,电脑键盘

团队奖:奖杯,证书,U盘

大赛流程 :

1、主持人开场白

2、第一环节——展示PPT

3、第二环节——情景模拟

4、颁奖

大赛环节策划

第一环节:展示PPT

每位选手有五分钟的时间,通过PPT的展示和个人演说,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展示给大家。

第二环节:情景模拟

请快速阅读关于你所扮演角色的描述,然后认真考虑你怎样去扮演那个角色。你将与其他两个人合作,因为你们三个角色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进入角色前,请不要和其他两个应试者讨论即席表演的事。请运用想象力使表演持续?? 5分钟。

活动效果:

1、帮助大学生学习一些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

2、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职业规划竞争力。

活动预算 宣传预算: A 横幅:冠名公司2条 单价 60 元 合计:120元

B 海报: 8张 单价 1元 合计:8元

C 喷绘写真 2份 单价100元 合计:200元 打印复印支出: A 策划书 6本 单价 4元 合计:24元

B 报名登记表 单价16元 合计:16元

请柬与证书的开支:

A 请柬 15份 单价2元 合计:30元

B 证书 6份 单价 4元 合计:24元

会场布置开支:

A 横幅 1 条 单价 60元 合计:60元

B 席卡 20个 单价1元 合计:20元

C 背景 1个 单价100元 合计:100元

D 奖品费用 合计:650元费用预算总计:1252元评分标准

个人奖: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评分标准(满分100):

1、设计书的完整性(30分)

内容包括:

①自我分析(5分)包括价值观、兴趣、性格、技能等

②职业分析(5分)包括社会环境、行业环境、人际网络资源、地域优势、学校专业优势等

③职业定位(5分)人职匹配程度,优势、弱势、机会因素、威胁因素等

④短期(从现在到毕业后五年)计划(5分)

⑤实施方案(5分)

⑥评估调整(5分)

2、设计书的科学性、可实施性(40分)

①能对自身及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分析(10分)

②能结合自我分析及外部环境设立合理的职业目标(10分)

③能根据职业目标指定合理的短、中、长期计划(10分)

④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10分)

3、设计书的创新性(10分)

视角新颖,见解独特

4、职业规划设计的逻辑性(10分)。

作品逻辑清晰、组织合理,准确把握职业规划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5、设计书的文笔(5分)

条理清晰,文笔畅达,结构合理

6、作品美观性(5分)。

版面大方美观,形式新颖。 现场展示和情景模拟(共100分)

1、现场展示 (60分)

①作品表达的完整性(15分)

能够准确表达作品内容,把握职业规划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②自我表达力(15分)

普通话标准清晰,语言流畅,语速适中,表达简洁。

③表达的生动性(15)

表现力强,有感染力,控场灵活有效,能够调动观众气氛,现场互动效果优良。

④仪态(15分)

着装得体,仪态端庄、大方。 2、情景模拟(40分)

①个人的才艺和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是否到位,角色的把握是否成功(20分)

②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能通力合作,使表演生动,传神(20分)团体奖:

①建立信任(4分):要建设一个具有凝聚力并且高效的团队,第一个且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建立信任。一个有凝聚力的、高效的团队成员必须学会自如地、迅速地、心平气和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弱点、失败、求助。他们还要乐于认可别人的长处,即使这些长处超过了自己。

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范文2

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的压力日益增大。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由共青团南阳师范学院委员会主办,经济与管 理学院大学生创业协会,营销与交流协会以及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共同协办承办“南阳师范学院第二届职场竞聘大赛”。

二 活动目的

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招聘的平台,使广大同学全方位地了解招聘的相关知识技巧,并提供一个实际展现自我的舞台。通过此活动,架起一座学生与企业沟通的桥梁,搭建学生与企业交流的平台。使企业能够走进校园,了解高校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展开人力资源工作;使学生能够根据此次实践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做好职业规划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另外,在竞聘过程中将以权威的指导、最直接的交流、最公正的态度为广大参与者将来求职就业提供宝贵的经验。

三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共青团南阳师范学院委员会

承办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创业协会 营销与交流协会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

四 活动主题

走进职场 赢在竞聘

五 活动对象

南阳师范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

六 报名方式

(1)参赛选手通过电话或者短信报名。报名内容:姓名、联系方式、所属学院,专业,年级。

(2)在报名点报名。东西区餐厅附近报名点报名。

(3)在所在学院报名

七 活动总流程

(1)报名阶段

(2)举办培训讲座(使同学们掌握简历制作知识以及应聘、面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海选阶段(通过对个人简历的选拔,择其优秀者进入复赛阶段)

(4)复赛阶段(使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应聘,更有权威指导帮助提高应聘者的水平)

(5)决赛阶段(通过紧张激烈的现场比赛,给同学们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

八 活动具体安排

(一)筹划准备阶段

1、寻找赞助商

2、活动宣传

3、联系评委、邀请嘉宾和媒体

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范文3

关键词:职业规划;高职院校;职业能力

作者简介:殷凡(1980-),女,河南洛阳人,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讲师;牛丽(1980-),女,江苏连云港人,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苏州 215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课题“软件外包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开发与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JN1322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212-02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总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大大增加。而高职生毕业求职时上有本科生的压力,下有中专生的竞争。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高职毕业生缺少就业前的思考和心理准备,没有一个完善自我的概念,对自己的发展计划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深究这种状况,原因是学生们缺少必要的就业前职业规划,缺少对职场的前瞻,因此造成了部分学生刚踏上工作岗位就有了职业失落感,所以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应该做好职业规划,为将来求职做好准备。[1]

一、高职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与不足

1.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据统计,在填报高考志愿时:35%左右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专业;28%左右的学生通过调剂确定专业;18%左右的学生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9%左右的学生由长辈安排专业;7%左右的学生为将来的就业选择专业;3%左右的学生盲目选择专业。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入学后对自己的专业缺乏兴趣,没有学习动力,对自己人生和职业方向没有任何规划,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即使在能够就业的学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带着盲目性和临时过渡的打算走上工作岗位,导致频繁跳槽。自己的专业得不到发挥,能力无法展现,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同时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人力资源管理上的负担和不必要的损失。[2]

2.职业规划指导课程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指导

在国外,青少年很早就接受了职业规划教育,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在我国,多数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一词仍感陌生,如果能够对其职业取向进行早期的分析和指导,学生就能够改变无知的被动状态。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往往临近学生毕业时才匆忙地开设,将职业规划指导与毕业生就业指导混为一谈,认为毕业生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万事大吉了,至于这份工作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则不得而知。[3]这种指导,在提高毕业生面试技巧、让学生了解择业和签约过程等方面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但是对提高毕业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力、调整就业方向及进行创业教育等重要方面,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3.职业规划指导内容缺乏个性化特征

西方国家的教育大多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使学生树立起自我成长的成才意识。[4]由于每个学生都具有个性化特征,就业时又面临选择多、期望高、易急躁、易偏激等各种情况,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帮助其确定就业意向和进行职业潜力开发,确立职业目标。除对全体学生进行集中式职业辅导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咨询和辅导。关注不同学生对职业指导的特殊需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投入。职业指导内容应该避免单调、枯燥,要给学生提供其需要的职业信息和职业规划的知识。

二、针对高职生职业规划不足的改善措施

1.正确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提升职业规划技能

现在行业和职位众多,待遇、名望、成就感和工作压力都不一样,选择最好的未必是合适的,选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一定要对个人进行全面的自我剖析和自我透视,分析社会需求,择己所长,要以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体价值观一致、收益最大化等职业规划原则为指导,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时发现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在实践中不断确认和调整,逐步清晰和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人和职业应该互相选择、适应,才是成功的职业生涯,只有职业生涯的成功才能促使自己在行业中赢得优势。

2.职业规划指导全程化,注重培养职业能力

职业规划教育与指导不应是暂时的、阶段性的,应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同时,针对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教育和指导:针对新生,可在入学教育中就促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目前就业状况;针对老生,帮助他们了解用人单位情况和职业需求现状,鼓励和督促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直接感受就业市场;针对毕业生,主要指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技巧等就业技能。在教育指导中,始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决策能力、交往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应变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的办学宗旨。

3.成立职业规划指导部门,进行全方位指导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建设,成立职业规划指导、择业心理咨询、职业发展协会等工作部门。加强职业规划工作网站的建设,为开展全面的职业指导活动搭建平台,使其成为学校与学生之间、学校内部相关部门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信息沟通的最大平台和最快速的通道。配备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兼具实践经验的教师,在各阶段的教育中把学生的学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以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逐渐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调动学生潜能,积极引导学生和用人单位达到人与职业相匹配的最佳效果。

4.与专业机构、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的职业规划指导、测评

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工作的基地建设,与专业的职业生涯服务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所、各级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测评中心等机构合作,建立覆盖面更广的职业规划资源服务平台,让它们介入教育的全过程。[5]可以经常邀请行业相关企业来校举办报告会、招聘会等,使学生能够及早了解就业趋势和就业现状、本行业文化及发展前景;定期聘请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人力资源专家等进行专业设置论证,学校针对当前的就业前景预测、社会需求、行业发展规模和具体要求,有目标、有规划设置专业培养计划,定单式培养满足用人单位全方位需求的专业人才。只有紧密结合用人单位的需要,不断以需求来检验和评价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是否正确,才能提高企业对学生的吸纳力和学生对行业需求的适应力,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成功就业的目的。

5.跟踪毕业生就业状况,建立职业规划指导评价系统

针对已经毕业的学生,学校应该仍对其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重点了解他们的个人发展现状、对工作的适应程度、对就业指导教育的意见和要求,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不断完善职业规划指导教育。对未能毕业的毕业生,应该分析其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融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同时,建立一套考核体系来全方位评价就业指导工作的完善性,考核体系不仅要考核高等职业院校的“一次就业率”,还要重点考核服务对象对就业指导机构工作的满意程度。把服务内容、服务水平以及服务态度等基本服务要素都纳入到考核范围中,除此之外还要考核职业规划指导对服务对象职业生涯塑造效能方面的各项指标。只有通过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才能客观对职业规划指导进行改进和完善,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就业、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的目的,形成良性循环。

三、结论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是高等职业院校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针对目前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与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对个人进行全面的自我剖析,使其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清晰、明确,有效缩短学生由“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时间,实现由择业、就业逐步发展到职业、事业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职业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曾伏云.大学生就业与职业规划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

(1):18-19.

[2]李颖.尽早做好职业规划,使学生赢在起点[J].时代教育,2008,

(3):16.

[3]王炳忠,吴斌,等.大学生全程化职业规划与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文教资料,2008,(7):164-165.

[4]周祥龙.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

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范文4

关键词:职业发展类社团;指导;学生竞赛;科研调查

作者简介:吴志锋(1981-),男,广东江门人,五邑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讲师。(广东?江门?52902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133-02

高校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载体之一,是学生参与学校活动,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重要方式。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以及锻炼交往能力的重要活动。实践证明,学生社团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促进学生就业也有很大的作用。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更是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方面大有帮助。该类社团受到学生的“热捧”,社团在招新时录取率约为10%。但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从学生竞赛和科研调查的角度,提出指导和发展该类社团的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在高校发展迅速,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管理制度不规范,社团活动表面化和断续化,社团组织整体稳定性不足,专业教师指导缺失,经费与活动场所等难以保障,社团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制约着社团的发展。

1.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指导和资金来源

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由学生自发成立的兴趣社团或协会,主管部门为校团委,指导教师为团委或由社团聘请的辅导教师。以这种方式成立的社团,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高,有很强的探索意识和尝试精神,但是普遍存在教师指导不足和学校重视不够的情况,造成社团发展缺乏外部环境或资源支持,活动开展中碰到不少的困难及社团发展方向迷失等问题。另一种是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议成立。以这种方式成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较多,虽然也属于团委管辖,但实际挂靠在就业指导部门,也有专职指导教师。这类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在经费支持、企业人脉、活动开展的外部环境中会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社团合理的管理制度(运转机制)还没有形成,在一些管理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如筛选社团的指导教师,是由团委还是就业指导部门聘任,指导教师是否应该选定有心理学、教育学或者有企业背景的教师担任。在实际中,社团的指导教师多是兼职的指导教师,更替也较为频繁,未能有延续性的教师指导,导致社团管理与发展不能有效延续;如何把企业资源人士纳入到社团运作中也是一大困惑。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因挂靠在就业指导部门,是高校内与企业接触较多的社团,具有较强的对外性。但实际运作中,社团缺乏有效揉合企业、学校、毕业生的途径,社团往往只是举办一些讲座、论坛、兼职实习等“表层次”的活动,没有把企业的相关活动与社团的发展有效耦合。制度上的不完善、“双重身份”、企业资源整合不足使得社团在发展中处于尴尬的位置,很多活动流于表面,影响了社团活动开展的效果。

2.注重社团的服务功能,忽视成员个体成长

作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教育的新载体——社团,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为高校推进就业指导与服务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实践了学生社团“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理念。目前,由于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人员紧缺,高校在开展校园招聘、招聘信息、毕业生派遣咨询、毕业生鉴定、档案咨询、校友论坛、模拟面试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繁多就业事务中,都开始借助于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的帮助。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成立的目标就蜕变为就业指导部门日常工作的“外转移”,社团成员每天都在做反反复复的就业服务工作,而不是身在一个职业生涯探索的兴趣团队。目前,很多高校都忽视了此类社团的核心性质,仅把其当做一般的学生社团看待,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就业指导部门交予的“工作任务”,把社团只当作“老师延长的手臂”或“学生业余爱好组织”,学生只是了解就业指导表层的事情而没有进行内化吸收,如此必然导致了社团为其他学生提供的就业服务不专业、不深入。另外,因为缺少实际锻炼,在就业竞争力方面和其他学生相差无几,从而使整个社团失去了吸引力。当前,面对逐年增长的毕业生数量和繁多的工作安排,不少高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都疲于应对就业指导部门交办的就业事务,大大限制了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的发展,也忽视了社团个体成长。据笔者了解,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成员的流失率很高,而问题的根源是很多成员认为社团的活动只是完成就业指导部门事务性工作,留在社团收获不大所致。

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社团 创就业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7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tudent organizations about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continue to grow. How to guide the associa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workers need to research an new topic about how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associations and how to expand employment service functions of college.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employment ability

1 高校就业社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就业创业工作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的共青团组织要做到服务青年就必须抓住青年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就要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青年的重中之重。”①国家支持高校就业创业类社团的发展建设,鼓励学生成立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的社团,建议高校加强对创就业类社团的指导。

创就业类社团以服务学生、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宗旨,以就业创业实践活动为载体,由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自发组织,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提升自身就业创业意识和职业素质,实现理想就业。目前就业创业类社团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个高校的就业创业类社团功能定位上也有所不同,一般可分为职业规划类、就业服务类、创业实践类或者综合类。职业规划类的定位多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就业服务类社团的定位一般为提升就业能力和技巧,而创业实践类社团侧重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学生创业创造便利的条件。以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创就业协会为例,目前社团主要以就业服务为主,开展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相关的培训,举办模拟面试大赛、毕业生就业经验交流会,进行毕业生情况调查,接待招聘单位,为学院招聘会服务,社团发挥着引导大学生提升就业意识和能力、带动大学生就业、为大学生创就业服务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在学生中受到欢迎。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创就业社团仍然以就业服务为主,创业类社团发展缓慢。

2 高校创就业社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作用

2.1 为毕业生搭建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增加就业机会

创就业社团一般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类的相关信息,给学生发送相应的招聘信息并传达最新的就业政策。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社团利用新媒体手段使信息搜集和更加高效、便捷和多样。目前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创就业协会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能源多看点”,以此为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各类招聘信息,转载就业形势政策,并编辑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相关内容,为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搭建平台。

2.2 为社团成员提供实践平台,提升社团成员就业能力

创就业类社团在提供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同时,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以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创就业协会为例,社团由大四学生担任会长、副会长,大三学生担任部长,大二学生为部员。会长主要负责统筹规划工作,与指导老师沟通,更多地接触用人单位,参与组织工作,锻炼策划能力,并为自己应聘提供机会。部长参与组织完成就业接待服务工作以及相关的就业培训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部员主要完成一些基础服务工作,参加相关培训学习就业技能,并联系大四毕业生,了解毕业生的情况,并结合自身提高自己的就业意识和能力。社团为其成员提供了实践平台,提升了社团成员的就业能力。在就业服务工作中,社团成员于企业的直接接触也为其提前适应职场环境、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提供了平台。

2.3 为低年级学生提供正向引导机会,推动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

创就业社团对大学生就业意识前移有着重要作用。以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创就业协会为例,社团策划了一系列经验交流活动,其中包括采访优秀的大四毕业生以及在工作岗位上已经有所成就的往届毕业生。这些采访接触活动都是由低年级的部员完成的,促进了低年级学生和毕业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积累相关的就业经验和人脉。在低年级学生中营造了良好的就业氛围,也为学校校友跟踪调查提供了便利。另外,通过就业讲座、模拟面试大赛等活动的开展为学校就业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2.4 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机会,促进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

目前创业实践类的社团虽然还较少,甚至不成熟,但是这类社团的兴起为学生创业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天津市各个高校都建立了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条件。目前以学校创业实践基地为平台,一些校级的创业类社团发展相对较快,为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成立发展提供了平台,这些创业团队在创业实践基地中施展才华,锻炼自己并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学校的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

3 高校创就业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就业社团过度重视服务功能,社团发展受限,吸引力低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社团注重的是服务功能,帮助就业指导老师完成就业服务工作,这样往往忽视了社团成员的个人发展。工作主要以招聘信息、招聘接待服务以及毕业生档案整理等工作,社团成员虽然能够在与招聘单位的接触中了解招聘单位的需求、直接接触面试现场,但是很多社团并没有把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社团的具体发展活动中,大多还是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这样就导致了社团成员并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很多高校的就业社团都存在着类似的社团特色不突出、成员建设不合理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业社团很难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社团。

3.2 专业培训和指导不够,缺乏职业规划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目前各个高校的创就业社团大多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社团成员就业创业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社团的指导教师基本上都是学院的就业指导教师,并没有相对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师。另外,普遍都存在对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忽视,只是注重社团活动的数量,而缺乏专业的长期规划。

3.3 创业类社团起步较晚,科技含量较低,存在时间短

创业类社团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年来才开始兴起,处于起步阶段,兴起的过程中热情有余而理性思考不足,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经验、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相应的创业理论体系还未建立,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高校创业类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另外,目前大多数的创业项目都是一些餐饮类、娱乐类等科技含量不高项目,投入少、风险较低。少数科技含量相对较高一点的也只是软件开发等少数行业。大多数团队并不能与自身专业相结合提高科技含量。由于这些原因,也使得目前的许多创业团队不能在毕业之后坚持,缺乏前瞻性的市场眼光,创业项目运作时间较短。

4 高校就业社团建设促进大学生创就业工作的对策

4.1 建立科学合理的就业创业服务机制,提高就业创业素质

首先,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和推进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机制。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奠定基础。其次,加大扶持力度,增加经费支持。目前大多数就业创业社团还是聘请学校就业部门的教师进行指导,缺少校外专业人士的指导。社团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必要邀请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职业指导师、企业高管担任指导教师,这样有利于提升社团成员认识的高度和广度,提高社团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学校在活动场地、活动条件等方面为创就业类社团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社团也需要通过一些赞助等方式筹集资金。

4.2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开展创业成果转化工作

大学生创就业社团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参与创业实践,尤其是创业实践类社团更要利用好校企合作的机会。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和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就业创业活动提供机会。使学生的科技成果能够在与企业的合作中迅速转化为实际效益。这样一来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科技含量,促进大学生科技水平的提高,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实际相结合,提供学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

4.3 建立系统专业的高校创业培训机制,提高创业水平

高校应该根据学生创业社团的实际情况,组织专业的教师定期对社团成员进行培训,增强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几率。邀请成功的创业团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指导,提高创业水平。高校之间也可以加强交流,创建高校大学生创业社团联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条件。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第二课堂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推动创就业类社团的发展,是真正把服务大学生创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对提升大学生的创就业能力有重要意义。

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范文6

关键词:澳大利亚高校;生涯辅导;实施;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103-05

生涯辅导于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欧美各国,至80年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在澳大利亚各高校,生涯辅导开展得积极有效,对大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在校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普遍较弱、生涯决策能力偏低的现实背景之下,澳大利亚高校的生涯辅导无论是从政策保障、机构设置还是从实施方式等,都对我国高校生涯辅导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一、高校生涯辅导的基本政策和领导机构

1. 基本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澳大利亚通过国家立法制定了“职业发展纲要”,其中对职业成熟程度、职业指导的内容、职业考试及评估等作出了规定。进入21世纪后,澳大利亚政府还制定了旨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涯辅导的一系列政策,如政府颁布的《学校教育国家战略的阿德莱德宣言》,总理的青年道路行动计划报告《通往未来的足迹》,以及为使所有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而由各州或联邦就业、教育培训部签订的《前行协约》。为使生涯辅导实践与国际接轨,澳大利亚政府吸收、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生涯辅导政策,如《澳大利亚职业发展蓝图》就是借鉴加拿大的《加拿大生活/工作蓝图设计》和美国国家职业信息统筹委员会的指导方针改编而成的;同样,澳大利亚版《真实的游戏》也是国际合作的结果。这些国家层面上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该国生涯辅导的开展,使各类生涯辅导制度化、系统化。同时,在推进生涯教育的过程中,除颁布法令保障其顺利实施外,政府还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2. 领导机构

(1)全国性生涯辅导管理机构 澳大利亚设有全国就业、教育与训练委员会,其职责是向就业、教育、训练与青少年事务部部长提供建议。1992年,该委员会制定了加强职业指导人员培训的战略计划,确定了职业指导人员的6项基本能力: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与其他能力相互作用并为其他能力做支撑);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能力;职业辅导能力;课程与项目设计能力;组织、管理和咨询能力以及信息资源管理能力。

最近,澳大利亚实施了一项新的举措,即成立《国家职业信息系统》。这一系统为所有的澳大利亚人提供以网络形式呈现的综合性的职业探索与信息服务,旨在消除以往州政府传达职业信息的方式与联邦政府不一致的缺陷,体现出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以及其他一些社会机构通力合作的意向和行动。这一系统提供的信息涵盖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地区或劳动力市场需要以及薪资状况等,同时也可用来评估个人的兴趣和能力,对潜在的职业进行匹配,帮助人们提高职业影响判断能力。

(2)学校生涯辅导实施机构 早在19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就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咨询服务协会,该协会是高校为需要就业咨询的人员提供服务的专业协会,其前身为澳大利亚全国毕业生就业指导员协会。1982年,联邦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将职业指导规定为高等教育学生服务条款之一,使得高校生涯辅导制度化。

澳大利亚高校的生涯辅导主要由生涯中心承担,生涯中心为在校生、毕业不久的学生、大学教师以及各学院提供一系列的生涯辅导与就业服务。其服务包括:网站与职业网站的在线服务信息;毕业生就业与临时就业信息;获得职业经验和工作经验机会的信息;指导学生的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开办职业发展研讨会或讲习班;制定生涯教育活动计划;介绍推荐招聘单位;举办职业交易会或交流会;提供生涯服务资源(包括纸质的和多媒体的信息及与学生的生涯活动相关的文印);进行个人生涯辅导、非预约指导和在线指导。

二、高校生涯辅导的实施方式和主要特点

1. 实施方式

(1)面向在校学生的生涯辅导 澳大利亚高校对在校学生的服务主要有以下3种:1)非预约指导。指导时间一般为15分钟,主要针对那些可以马上回答或解决的问题、需紧急讨论的事件、关于简历与申请表的具体建议以及很难回答的面试问题等。非预约指导可在规定的时间段里随时进行。2)职业网站。只为在校生与毕业不久的学生提供职位信息和与职业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临时工作、兼职工作和假期工作,还包括职业研讨会及招聘单位介绍等信息。在职业网站上还提供一些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谋得职位的优秀申请书、面试技巧以及网站通讯目录。3)职业规划指导。生涯中心的网站大量有关职业规划的文章,从各个方面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如个人职业指导:此项服务需提前2周预约,主要面向在校生和毕业不久的学生,帮助其制定职业规划或作出职业决策。在此项服务过程中,生涯辅导人员也会指导学生选修职业课程,指导学生准备就业或继续深造。新方向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注意并认识自己的兴趣、价值观、技能以及其他影响职业选择与规划的因素。由于该指导需要完成一个用于追踪辅导的报告,时间一般为60分钟,因此参加该活动的学生需预约2次:一次是预约新方向指导活动,另一次是预约会见生涯辅导人员。图书馆资源提供:生涯中心的图书馆资源有各种各样的免费参考资源,包括书本资源、视频资源、与谋职相关的出版物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这些资源里快速获得与工作申请、面试、选拔考试、找工作技巧、职业规划、具体职业领域、通讯目标、海外学习及工作有关的信息。专题讨论会:为学生定期举办职业规划或谋职方面的专题讨论会,主题涉及简历与求职信的撰写、审查工作申请、毕业生就业与申请、面试技巧、如何突出招聘所需条件、面试练习与测评、寻找兼职工作或假期工作等。

此外,生涯中心还通过很多实用的网站如大学数据统计网、毕业生在线、澳大利亚毕业生职业网、毕业生机会网等为大学生提供生涯服务。

(2)面向校友的生涯辅导 澳大利亚的一些高校不仅为在校生同时也为毕业2年内的校友提供生涯服务。其服务项目包括研讨会、咨询及图书馆资源共享等。需要找工作的校友也可利用生涯辅导网站获取职业或工作信息,需要继续深造的校友可以在大学的研究生院找到有关研究生学习的各种信息。此外,学校还专门设有校友办公室和校友办公室网站。这些活动与设施既有利于对校友的生涯辅导,也加强了学校各部门之间生涯辅导工作的联系,提高了生涯辅导的效率。一些高校不仅为校友提供生涯辅导服务,还利用校友资源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生涯服务,例如,生涯中心鼓励校友在生涯中心的网站上自己的简介或职业经历以供在校生借鉴、了解或参考,校友也可参加有关职业或工作的研讨会。这些措施均有利于帮助在校生进行生涯决策。

(3)面向留学生的生涯辅导 澳大利亚高校的生涯中心也为外国留学生提供生涯辅导服务。留学生从入学第一年起就可通过生涯中心了解国际招聘单位的聘用信息。生涯中心也指导留学生在学习期间如何找兼职和义务工作,如何有效地准备工作申请,如何进行面试准备。留学生注册登录一些高校的职业中心就可了解有关职业空缺或与职业相关的信息。专门面向留学生的具体服务形式有:举办职业规划或其他主题的讲习班或研讨会,开办讲座阐释获得国际性工作与实习机会的要求,举办国际招聘会以吸引留学生回国效力,以及提供一些与留学生有关的信息资源,如《留学生归国――有用网站指导(覆盖13个国家)》、《留学生机遇:有用网站指导(全球)》、进入“走遍全球”在线的“国家指导”(涉及23个国家),等等。

2. 主要特点

(1)早期性 澳大利亚生涯辅导的早期性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生涯辅导从中小学就开始。大学的生涯辅导是中小学生涯辅导的延续,有一定基础。澳大利亚在小学、中学阶段就设有职业教育课程和生涯辅导活动,向学生介绍不断变化的职业市场及社会需求,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选定升学或就业目标。学生升学时,学校提供多种心理测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人格特征等,并为学生报考合适的学校和学科提供参考意见,这为今后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起到了启蒙作用 [1 ]。二是生涯辅导从大学生入学就开始。这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定明确的生涯目标和生涯规划,还能使他们在校期间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并学会适应、学会决策,以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生涯目标。

(2)全面性 从辅导对象看,不仅面向本科生,也面向研究生及留学生;不仅面向即将毕业的学生,也面向入学新生和毕业后2年的学生及已工作的校友。从辅导内容看,不仅涉及面试技巧、简历撰写等,还通过个人辅导帮助学生明确生涯目标,确定潜在的职业兴趣,进行课程选择;不仅给毕业生提供全职工作信息,还为在读生提供兼职、假期工作、临时工作及实习机会等。从辅导方式看,不仅有讲座、小组研讨会,还有个人咨询辅导;不仅可进行非预约的短时指导,还可接受预约长时的个人指导;不仅提供图书馆资源,还提供在线的视频、音频资源以及校友的“人脉资源”。

(3)网络化 澳大利亚高校基本实现了生涯辅导的网络化。有关生涯规划的视频、音频等资料非常健全,学生从学校生涯中心的网站上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该中心生涯辅导的每一个细节并依此确定自己需要的服务。对于需要预约的服务可以在线进行预约,有些咨询可在网上直接进行。这些都使得生涯辅导更加快捷、方便、灵活、有效,真正体现了生涯辅导“以生为本”、“重在服务”、“讲求实效”的精神。

(4)协同性 澳大利亚高校的生涯辅导并不单独依靠生涯中心,而是围绕生涯中心其他部门也参与其中并相互协调合作进行。例如,许多高校的生涯中心与档案部门联合对学生、毕业生及校友的推荐信、信用档案等资料进行管理;校友会也与生涯中心合作加强学校、校友与招聘单位之间的联系,校友关心并参与对在校生的指导,而校友会里校友的培训及一些生涯辅导方面的服务也可由生涯中心负责 [2 ]。再如,有些高校对学校工作人员的生涯辅导由生涯中心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进行,学校人力资源部门为学校工作人员提供生涯发展的机会,生涯中心则为学校工作人员提供这些服务的宣传并组织相应的培训或指导。

(5)针对性 澳大利亚高校的生涯辅导注重对学生的个人辅导,根据辅导对象的特点及其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主要表现为:一是利用各种心理测评工具指导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人格特征等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估并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生涯规划;二是对不同的对象提供不同的服务,如给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提供生涯探索服务,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给留学生提供留学、兼职、升学信息,给校友提供职业信息,为学校工作人员提供挖掘潜能的工作,等等;三是为特殊群体提供专门的生涯服务,有些大学有专门为残疾学生提供的职业探索辅导、就业服务指导等,有些大学还为留学生提供跨国工作信息并开展专门针对留学生的生涯辅导。

三、澳大利亚高校的生涯辅导给我们的启示

1. 注重素质教育导向的生涯辅导,树立发展取向的生涯辅导观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个性并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生涯辅导的目的不只是协助学生个人达到和实现某一职业目标,更重要的是辅导学生在‘衡外情,量己力’的基础上,帮助其设计出科学、合理和可行的生涯发展方向,并为以后的人生奠定基础” [2 ]。因此,生涯辅导作为高等教育的新领域,既适应了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又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其最终目的与素质教育的目的相一致,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 ]。在我国高校,虽然素质教育已得到了普遍认同,各高校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素质教育的内容过于空泛。很多学生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仅仅停留于表层,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思考素质教育的具体含义,致使素质教育的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现行教育未通过有效的方式将大学生普遍关注的职业问题与素质教育紧密相连,而生涯辅导则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生涯规划辅导侧重于帮助大学生解决人生理想、职业方向和学习目标问题,而这些恰恰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这样认为,生涯辅导与素质教育融合,才能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多种能力的持续发展。

作为目前我国大学实施生涯辅导的主要机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主要是对毕业生提供一些诸如面试技巧的培训和讲座以及提供职业信息等,目的是帮助毕业生顺利、快速地找到工作,从而实现高就业率,完成学校布置的指标任务。这种指导有很强的功利性,很少从生涯发展的视野和素质教育的理念长期、系统、科学地开展,致使有些毕业生虽然找到了工作,但仍会在工作中迷茫。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各种因素导致的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矛盾的潜在致因。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以“高就业率”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却不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生涯辅导服务,致使学生在面对就业时感到种种困惑和无奈。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就必须抛弃为就业而指导的短视行为,树立发展取向的就业指导观,开展系统、科学、务实的生涯辅导,使生涯辅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从生涯发展的角度看,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生涯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前一阶段的发展任务不能有效完成就会影响后一阶段的规划,职业选择也不仅仅是在毕业时才考虑。因此,大学的生涯辅导应以学生长期的、系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

2. 将生涯辅导贯穿于各个阶段的教育,扩展大学阶段生涯辅导的内容

澳大利亚的生涯教育开始于小学,从小学到大学都有生涯辅导课程和活动。因此到大学阶段,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已较强,一般都清楚自己打算从事什么职业,该如何做出人生决策。我国生涯教育开展得较晚,基础教育阶段缺乏生涯认识、生涯试探、生涯准备等的引导,注重的是书本知识的教育 [4 ],生涯教育基本没有或形同虚设,因此到了大学阶段,大学生的生涯意识不强。大学生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作出人生重大决策时不能寻求或得不到专业指导,故在进入工作世界后许多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不太满意,职业认同度低,工作幸福感低,发展动力弱。因此,我国应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从小学就开始进行生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生涯意识,在大学阶段注重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生涯辅导的积极性并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使其主动地关心自己的生涯发展,积极地接受生涯辅导,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各类资源进行综合素质的自我完善,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澳大利亚高校生涯辅导的对象为所有在校及已毕业的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学校就通过测试、调查、观察、对话等多种途径获得较为全面的学生信息并建立学生档案,把这些档案作为生涯辅导的基本依据。档案中有:学生的身体状况、智力、特殊能力、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身心特点,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情况、学业成绩、课外活动、闲暇兴趣等。同时,生涯辅导的内容亦非常广泛,涉及到职业心理测量与评估、职业偏好的确定、工作或职业的实践探索和体验、求职应聘、学习和职业规划与决策等。在我国,大学生涯辅导的内容主要集中于职业咨询和就业指导,辅导内容窄而少,难以对学生的素质提高和生涯发展产生全面而持续的影响。改变这种局面的可行方案之一,就是借鉴澳大利亚高校生涯辅导的经验,由“就业指导”转向“生涯辅导”,以学生生涯发展涉及的方方面面为工作内容,扩大生涯辅导的项目。

3. 重视生涯辅导与心理学技术的结合,选用科学有效的测评与咨询工具

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特殊群体,心理素质尚比较脆弱,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教育转轨的社会变革时期,大学生常常会遇到种种矛盾、困难和烦恼。资料显示,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而且大部分学生对压力的处理缺乏信心。他们主要在就业、学业、人际关系、经济、情绪、性格、适应及恋爱等方面表现出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其比例甚至高达76.1% [5 ]。这些心理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影响到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及择业心理。因此,应重视心理学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价值,充分发挥心理测评与咨询技术在生涯辅导中的作用,将心理测评、职业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咨询纳入生涯辅导的范围之内,对学生进行诸如职业常识、自我认知、择业决策、就业准备、面试技巧、生涯发展等方面的辅导。

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首要步骤是要对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等清楚了解,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但人的自我认识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因而需要利用一些业已开发且行之有效的测评技术或评估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化的评分报表及评量结果将会大量应用,心理测评技术在生涯辅导上的应用范围亦可进一步拓展。西方心理测验和心理咨询的工具和技术已在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得到初步应用,但由于它对生涯辅导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并未被广泛运用。所以,在引入生涯辅导理念的同时,也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开发适合我国生涯辅导的测评工具。

4. 完善并强化相关政策和制度,提高辅导机构和人员的专业化程度

政策与制度是大学开展生涯辅导的保障。经合发组织(OECD)曾提出要求:各国的生涯辅导人员与政策制定者要建立战略联盟,以使生涯服务政策的有关条款得到落实。在澳大利亚生涯辅导发展过程中,政府出台的法律或政策保障了生涯辅导的顺利实施,政府提供的财政支持促进了生涯辅导的快速推广,政府划拨经费培养的一批批专业化的辅导人员使生涯辅导得以有效地进行。就我国而言,由于生涯辅导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政策和制度的不完善制约着生涯辅导的实施,因此急需政府尽可能快地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为大学开展生涯辅导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和财政支持。

澳大利亚高校设有专门的生涯辅导机构并拥有专业的辅导人员,生涯辅导队伍专业化程度很高。我国高校的生涯辅导机构则主要挂靠在就业指导办公室,没有独立的机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大部分是没有接受专业训练的“兼职”教师 [4 ]。生涯辅导作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其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专业要求,否则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就难以保证。为此,我国应对高校生涯辅导人员提出专业性要求,例如,制定严格的资格认证和审查制度,对生涯辅导人员的知识、技能及经历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获得资格后应有监督与审查机制,以促使生涯辅导人员不断地评估自己并主动提高专业能力,使他们的知识、观念、技能等适应新的需要和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淑欣,鲍德媛.中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比较与借鉴[J].职业时空,2005,(10):58.

[2]于祥成.大学生生涯辅导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6,(1):85.

[3]郑琼梅.生涯辅导――高等教育的新功能[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