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试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毕业试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毕业试卷

小学语文毕业试卷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试题分析;解题过程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小学语文试题主要的用途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试题内容应该以最新《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文为本”的方针,仅仅围绕实际教学和教材出题。只有这样,试题才能真正具有改进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和完善教师教学方法的效果,通过学生的考试情况,可以促进教师改善课程设计,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1小学语文试卷的特点

试卷以小学语文课程大纲为指导,题型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体现了“三重”原则,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现了“三维”目标。

①考查内容比较全面,充分考察了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试题难易适度。70%中档题,能够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很好的考查;试题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考虑了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要求,改变试题枯燥、毫无生机的要求,让学生兴趣十足、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考试中,让小学生体会到语文无所不在,语文如此可爱。

②加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与评价: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从小打好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夯实基础,明确要求,扎实训练。在试题中对字词句的考查要面全样多:选正确的读音,看拼音写字,形近字组词,补充成语,选填关联词语,按要求写句子,缩句,扩句,比喻句,拟人句等多种句式的变换,以及加标点,查字典等等。

③试题考察内容更加注重日常教学积累,试题源自教材,题目的形式又有别于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注重了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今后语文教学起到了明确的导向作用。如:把成语补充完整、“写出和人、水有关的词语、把“雾锁山头山锁雾”补充完整、请你回想本学期要求背诵的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等等类似的题目均表现出了这一特征。

2试题分析及建议

2.1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考试中的字词部分,大部分同学掌握的比较好,各个年级写字、组词题的得分率都是最高的,但仍存在较多问题。表现在:(1)错别字。一、二、三、五年级的看拼音写字都有错别字出现而失分,其它试题中也时常有错别字出现,作文中最明显。(2)书写不工整。有些学生试卷的书写质量较差,占相当比重的同学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可见小学教学中,错别字现象仍是“顽疾”。虽然,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强调写字教学,但识字与写字方法、能力的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长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也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因为新课程首次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了目标之一,可见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是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

2.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情感朗读”是语文学习的灵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历来失分严重,历次考试均不例外。分析其中的原因,还是和我们日常的教学有关:

①阅读教学--内容单一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面比较窄,学生阅读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因而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低,阅读理解的意识比较差,不能把阅读内化为语文素养。特别是,由于学生平时积淀少,词汇贫乏,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则更差,形成恶性循环。

②阅读教学-方式单调

有些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也非常重视,但是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往往又局限于课本知识。一些老师对课本以内的段落引导学生做反复的训练,忽视了对阅读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从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来说,学生的阅读时间有限,课堂内跟着老师的步骤走,课堂绕家庭作业、各种练习册走。自主阅读的时间很少,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3要扎实落实写作教学

习作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在语文试卷中占有很大的分量。考试各年级习作反应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 审题不认真,不能抓住中心,个别的还有跑题现象。②选材平淡,没有新意,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词汇贫乏,语句不通,表述不清,层次不明,内容不详。以上这些情况的出现,也给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积累、炼字、炼句、选材、立意,甚至要多组织一些活动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

此外,今后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学习,提升素质,转变观念;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教会学习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3.结束语

通过对语文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以后,我们认为,只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好以下工作,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①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做到学生内心所想的,都能准确的表达出来。在加强说话引导学生的同时,逐渐让学生能够用笔把它写下来;②注重学生对日常知识的积累,扩大学生阅读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动手、思考等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安玉华.李姝媛小学语文阅读试题案例分析[J].《黑龙江教育》.2004年15期.

小学语文毕业试卷范文2

关键词:西部山区 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小学生中华文化基础的主渠道,在整个小学教育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然而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语文教育客观效果并不明显。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对西部山区小学教育作一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

《小语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悟性,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育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教育,逐步加深爱祖国、爱民族、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陶冶美的情趣,锻炼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大纲的这些要求给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笔者认为,语文课绝非仅仅是读课文,总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解释几个生字生词那样简单。语文课本质上是利用语言这一工具传递文明、承继文化、激扬情感、升华心灵、增强审美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课堂中得到文明的浸染、情感的陶冶和美感的升华,从而真正理解生命的美丽和文明的魅力。至于对词和字句的理解则应贯穿于平常的读写过程中。现有的僵硬呆板的语文课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就是因为偏离了这一主旨,抛弃了语文的灵魂,把语文教育变成了八股说教。

二、当前西部山区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观念陈旧

在西部山区,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原因,语文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西部山区条件艰苦,很少有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到山区里任教。现有教师差不多都是中师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教育观念、教学方式都十分欠缺,所受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培训也尚不够系统完备。而限于学校条件,所谓继续教育基本上形同虚设,再加之上课任务繁重,下课后又要忙于田间劳作,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教研,进行知识和观念的更新。另一方面,社会对教师和学校水平高低的评价还完全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上,这也在客观上使教师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在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上,从而使整个语文教育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上。社会一再呼吁的素质教育仍然只是纸上谈兵。

2.教学方式滞后

基于应试教育的要求,众多的山区小学语文教师,至今沿用的仍然是流行了几十年的教学方式:将课文分解为字、词、句、段、篇等基本知识点,解释生字(词),划分段落、总结中心思想这三步曲进行教学。然后,“监督”学生拼命地抄写和背诵。填鸭式的语文教学手段,使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用心体会蕴藏在优美文章里的情愫和美感。被动地接受,死记硬背的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想的引导、情感的培育、文明的熏染、审美的过程都成了空中楼阁。长此以往,把一个个性情开朗、活波天真的阳光少年变成了暮气沉沉、木讷呆板的考试工具,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彻底烟消云散了。

3.教学资源匮乏

山区小学语文教育资源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及一些城镇学校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当东中部地区语文教育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多元化、系统化、立体化时,西部山区很多小学却由于教育投资不足,经费紧缺,连维修校舍和添置桌凳都很困难,至于增添教学用品,购置现代教学器材则几乎是一种奢望。有人戏称语文老师上课是典型的“三一”式:即一块黑板、一本教案、一支粉笔。而学校设备则是“三无”式:学校无图书馆、班级无图书角、学生无课外书。除了教室后面墙上的“学习园地”上学生们用笔抄写的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豆腐块儿外,你很难感受到一个学校应有的文化氛围。学生一天到晚除了学校那短暂而枯燥的一两节语文课外,其余时间便是在家玩耍或和家人一起进行农务劳作,语文课外资源完全处于“原生态”。

三、切实加强语文教育的对策

对于西部山区的小学语文教育,要改变现状,笔者认为至少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教育观念,切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教育的目的不同,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应试教育”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师生的一切活动都围绕一个“考”字转,培养的是僵化的工具。而“素质教育”的目标则立足于它的长期效应,语文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保证和促进学生身心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取舍。它要培养的是有理想、知文明、守信念、懂情爱、会审美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心智的公民。教学对象则面向全体学生,着重于提高学生个体的素质水平,在教学中强调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突出把外部的教育影响内化为学生个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重点。而转变教育观念的核心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学一线的教师。这就要求从根本上转变对学校和教师的考评机制,不再以升学率和简单的分数作为考核教学好坏的主要标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2.改革成绩评定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传统的只据考分定好坏的评价方法,既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也不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考评方法应该多样化,要跳出一张试卷的圈子。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考评中应注意以下两个结合:(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量化评价,又要对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进行质的鉴定。(2)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既要注重考试结果的静态评价,更要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知识积累的动态评价,从成绩考评思想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自觉摒弃片面追求高分的短视行为,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3.加大教育投入,添置教学设施。

适当加大对山区小学教育资金的投入。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必须发挥教育投资主渠道的作用,在国家财政增长的基础上,逐渐加大对西部偏远山区小学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同时应在政策层面上加大灵活性,允许地方政府在法律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多方筹措资金,用于改善教学条件。购买必需的教学资料、教学设备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报,建立并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设立班级图书角。

4.多管齐下,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

具体说,首先应加大对现有一线教师的继续教育支持力度,所有教师必须定期到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进修、观摩教学,学习先进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其次,应想尽一切办法吸引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自觉到西部山区任教,尤其是本地走出去的大学生,实现一线教师的及时更新换代,为西部小学教育输入新鲜血液;再次,应千方百计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真正促使广大一线教师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自觉主动加强教研,优化知识结构,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应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一些措施,派城里的教师下乡支教,安排骨干教师“送教下乡”,上好示范课,安排山区教师到城市学校听课学习进修,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胡如镜.山区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探讨.现代教育,2007.1.

小学语文毕业试卷范文3

——五(1)家长会发言稿

学好课本不等于学好语文

又是一年家长会,和家长们说些什么呢?回想前段时间单元测试后,个别学生成绩下降了,家长通过邮件方式表达对孩子成绩的忧心,还有的家长在试卷上留言,希望老师对他的孩子能严加管教。好像把希望放在老师身上,孩子的成绩就能上来了,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难道真的如此吗?看来在一部分的家长心中认为上好语文课、弄懂课本知识就能学好语文。于是萌发了利用这次家长会和家长们谈谈小学语文学习愿望。

一、从单元测试谈语文学习

(一)从分数看现象

从我们几次的单元测试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升入高年段后,语文成绩两级分化严重,分数在原来四年级的基础上有所下降。家长看到试卷第一反应是孩子的分数是多少,成绩下降,开始担忧,担心这样下去小学会毕业吗?于是不断地给孩子加码,让孩子置身于大量的题海训练中。

(二)从现象看问题

从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语文学习存在一定的问题。一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没有完全掌握,这些最基本的内容是小学阶段必需掌握的,也是能掌握的。在这部分孩子身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很多生字词不会写,平时的作业都不能完成。

改变,从习惯养成开始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好的学习习惯非但重要,而且应及早培养。它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一棵带有枝枝杈杈又弯弯曲曲的小树,长大能直吗?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古人说的“养其习于童蒙”也就是这个意思。

家长和教师同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者,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教师都承担着责任,在任何情况下,责任都是一个定量,任何一方如果承担过多的责任,就意味着另一方相应地减少了本应该承担的等量责任。希望这部分无法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家长担起你的教育责任,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查阅工具书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订正的习惯、读书的习惯等等。

通过分析单元测试,我们还看到一部分学生由于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弱,语文成绩有所下降。因为孩子进入高年段,在阅读理解方面要求更高了,再加上高年级文章更有深度,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常常感受到学生悟不到点,答非所问。

改变,从阅读开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儿童阅读的天地很广阔,孩子们应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当大人在告诫孩子读这个读那个,责备孩子不爱读书,可曾想自己读的如何?家长要以自己模范的行动引导孩子亲近书籍,养成阅读习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感悟、理解的能力,在阅读中丰富人生,增长阅历。

(三)从问题看语文学习

1、正视小学语文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我们必需认清语文这门学科在小学阶段以至整个人生中所起的作用。

2、树立大语文观

教材只是个例子,要把语文学好,光学好课本还不够,要在生活中学语文、运用语文。家长要树立这种意识,在生活中培养孩子观察、思辩、表述的能力。

3、以长远的发展看语文

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语文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大量的做题、追求分数只会让孩子的语文学习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二、语文学习具体做法

一是诵读经典

诵读是我国古代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从儿童时期就诵读经典,是一种意义深远,合乎人性的素质教育。目前在班上开展了诵读经典的活动,每人准备一本课外背诵本,以表格的形式制定背诵计划,坚持晨诵,每天一首,家长在背诵本上对孩子的背诵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价。晨读时为学生提供背诵展示的机会。其目的是希望在小学阶段让孩子在诵读经典诗文的活动中,能积累一定量的优秀诗文。教育家朱永新说过这样一段话,深有同感,与家长分享。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诵读经典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即是一种文化教养。让一个儿童接受经典诵读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要他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使他的生命陶溶出某种深度,使他及早受经典文化教育的浸润。

二是亲近阅读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这告诉我们,语文学习不能停止于课堂、滞留在课本,而应关注学生课外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持续、大量的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和语文素养形成的奠基工程。

前段时间家访,我重点看了孩子们的书柜,发现适合孩子看的书很少,作文书、教辅类书多,而文学类的书少。孩子在什么阶段读什么书家长要引导,读完之后与孩子交流,以亲子共读的方式建立阅读兴趣,引导孩子亲近阅读。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每天坚持读,逐渐形成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三、语文学习几点建议

1、对自己的孩子不仅要有期望,还要报以合理的期望。

2、多与孩子平等真诚的交流沟通。

3、帮助孩子学会了解并驾驭自己的情感。

4、亲子阅读,营造书香氛围,为学生阅读提升品质。

小学语文毕业试卷范文4

关键词:教学 学法 生活 检测 研究 脱节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中小学教学衔接的文章,对中学老师的苦恼深表理解,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同样存在着一些脱节现象,令人深思。

一、教法与学法的脱节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双边活动,是一对共同体,二者之间,毫无疑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知识储备、教案设计、教学状态以及课堂应变等一切活动都应该以“学”为中心,并为之服务,为之奠基。课堂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天地,绝不应该是教师展示个人智慧的舞台。

然而,这一人尽皆知的目标归属,在语文课堂却落实得不尽如人意。我听课时有记录师生活动时间的习惯:徐老师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师生各占22分钟和18分钟;王老师执教《最大的麦穗》,师生各占24分钟和16分钟;周老师执教《爱如茉莉》,师生各占19分钟和21分钟……以上列举的还是常态课,遇到公开课,教师的活动时间所占比重更大——用华彩的语言渲染情绪,用连珠炮般的提问博取紧凑,用多种的电教设备期望高效,用大量的板书彰显教路……“配角”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悉数耍了一番,不停地“填”和“灌”,忙得不亦乐乎,“主角”沦为旁观者,沦为听众,落得头脑清闲,只需眼耳相随,何谈自悟和习得呢?

无声无息中,鲜花在悄悄开放,麦穗在静静拔节,所需要的只是春风的吹拂。教师何不做那春风,不再为教法而殚精竭虑,而是致力于“导”学,使学生逐渐自求得之,落个轻松而高效呢?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白杨》,第一节课围绕重难点精心点拨后,极力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第二节课花了20多分钟让学生畅写理解和感受,教师只做巡视指点,这样的课堂,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辅学法,融听说读写于一炉,值得品鉴。

二、教学与生活的脱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来源于生活,也是服务于生活的基本工具。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认为:“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不是把语文教材单纯地还原为课堂表演和情景再现,而是要建立起大语文观,注重教学和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提高生命质量。其实,静下心来想想,在学生一生的生活经历中,尤其是参加工作、融入社会以后,读写固然重要,听说更具实际价值,更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一个专注聆听的人,传递出自身的涵养,对他人的尊重;一个侃侃而谈的人,不仅彰显出自信,还能有效地与他人沟通,架起合作的桥梁。现在的小学毕业生甚至高中毕业生,在与他人的口语交际中,羞于表达、词不达意、不知所云等现象比比皆是。听朋友说过一个极端的事例,他们学校新招的一名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在打电话之前,总是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在小纸条上,起初以为朋友在编故事,待确认后,不禁哑然——想想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脱节,又不禁怅然。

三、教学与检测的脱节

检测作为一种甄别、评价、调整的手段,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被各国广泛采用。这里所说的,是依据教材进行的教学内容与检测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令教师茫然。

正常情况下,试题的信度、效度、难度及区分度要大致相当,要覆盖教学基本要求,防止题目偏易或偏难。一份高质量的试卷,不仅能检测出教与学的效果,便于师生调整,还能提振师生的信心。遗憾的是,有些试卷的命题未能很好地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的内容,造成教学与检测的脱节。有一份三年级下学期的期末检测卷,让学生给短文中的一段话加标点符号,这与新课标中关于中年段“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的要求相比,显然是加大了难度。还有一份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的试卷,作文要求学生介绍家乡的美景,虽然与新课标中关于中年级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不相抵触,但学生年龄小,缺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和有序表达的能力,普遍感到为难。这样的试卷,考不出教学的真实水平,还令师生无所适从。

四、教学与研究的脱节

教研的目的无非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既是研究的起点,也是研究的归宿。目前存在的两种倾向,造成了教学与研究的脱节:一是在和谐的大背景下,研究与否对绩效工资影响不大,加上畏难心理,导致教师的研究积极性下降;二是贪图功名,不切实际地申报高层次的教科研项目,或成为“烂尾”,或草草收场,高耗低效。

小学语文毕业试卷范文5

大家好!

我是小学六年级二班班主任,任该班语文和综合科教学工作。今天我能在此和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欢聚一堂,进行毕业班教育教学研讨和交流,倍感荣幸。我认为这样的研讨会开得有价值,能让我们学校之间、同事之间搭起一个交流的平台,对促进我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好处。为此,我愿意把自己在小学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提出来,在此和大家交流、共勉。

一、摆正心态,团结协作,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做努力。

当今教育形势飞速发展,新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国家为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减免了学杂费。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队伍产生了消极影响,部分教师职业理想有所动摇,工作消极。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从你选择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实际上就注定今生选择了清贫和平淡。为此,我们应该时时以一颗平常的心来对待周围发生的一切,无论时世如何发展变化,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对那讲台下一双双充满渴求的眼光负责。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力量有限,但我们总可以尽力教好自己的学生,积极工作,努力进取,既不耽误孩子们的前途,也不虚度自己的人生。

毕业班的工作繁重复杂,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尤为重要,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多方面进行交流和合作,才能顺利开展。笔者认为,在这几者之中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和任课老师之间的交流更为重要。临近毕业的学期是学生成长的非常时期,需要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大力合作,我的做法是把自己的电话留给学生家长,一有情况及时和老师联系,共同商量教育对策。毕业班的教学任务紧张,各科教师都会拼命抓教学,所以学生容易出现偏科现象。为此,笔者,认为教师之间应该通力合作,及时交流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让学生的各门学科得到均衡发展,这对学生将来进入中学大有好处。

二、用心呵护,坦诚交流,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

小学生在临近毕业阶段,会涌现出许多阶段性的烦恼,比如对异性产生莫名的好感;会因为即将离别母校而伤心;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而与家长、同学发生许多摩擦;会对许多流行的东西产生兴趣,甚至模仿;会因为学业繁重而束手无策;部分学生会因为学业成绩差而自暴自弃,甚至学坏。这段时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学会理解孩子,这些情况的发生哪个是很正常的,关键是班主任应该重视对学生思想和情绪变化的及时发现和疏导,在思想教育上扶学生一马,送他们一程。我的做法是注意通过日记交流,了解学生们的内心世界,然后,在每周的班队活动课上开展相关的小话题讨论,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进行正确的疏导和心理辅导。

另外,作为班主任千万不要歧视和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们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如果知道老师看不起他,作为学生,他会对你产生怎样的看法。我常常对学生们说:“每个人都应该珍视自己的存在价值,学习不好并不完全是你的错,也不代表你将来什么做都不行,你没有必要为此而感到自卑和绝望。作为老师,我可以允许你学习不好,但决不允许你去道德品行不好,如果你因为我的教育而误入歧途,我会觉得这种失败比我在教学上的失败显得更可悲。”所以,笔者认为对待学业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首先应该尊重他们,平等对待他们,让他们学会珍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

三、抓基础,重能力,严习惯,搞好语文教学工作。

语文教学起着传承祖国语言和文明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即便是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20秋期,全市六年级语文教学情况抽测情况分析材料指出,抽测反映出学生的倾听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不强,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书写习惯、审题习惯和答题习惯较差。笔者认为,在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中,首先,应该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该记的、该背的、该默写的一定要掌握,该教会的基本技能一定要全面到位,使学生具有基本的语文素养和对学国语言文化的爱好;其次,语文课程的新理念渗透到了近年的小学毕业考试中,为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乐于表达,写出自己的真话实话,要大力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最后,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审题习惯和答题习惯,书写是学生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老师对试卷的评定,而在实际考试中很多学生由于没有认真领会题意和错误的答题习惯丢了许多不必要的分值。一张语文试卷是对一个学生语文学习状况的综合考查,也是考生和阅卷老师进行交流的唯一媒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试卷中体现出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展示自己的较强语文水平和能力,努力通过文字和陌生的阅卷老师进行交流。

四、激发兴趣,均衡发展,积极探索综合科教学。

小学语文毕业试卷范文6

汉字乃是中华民族之宝,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奋斗。我们从小就应该珍惜并将其发扬光大。原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早就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好字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而现在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一样把写字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每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均对写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说是这样说的,但执行起来还是挺困难的。

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改变学生写字的不良现状?培养书写责任心成了提高学生书写质量的关键。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责任心是什么?责任心是人内在的人格品质,是以认识为前提,以情感为基础,靠意志来维持,通过行为来体现的。书写责任心就是指学生能认识到写好字是自己的职责,知道写好字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克服书写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认真地完成各项作业,孜孜以求、任劳任怨、不辞辛苦。

而要提高孩子的书写责任心,教师必须坚持六个“一定要”。

一、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书写责任心的重要性

应该让学生明白书写责任心是个人学习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推动个人不断学习的动力因素,也是学生形成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等责任的基础。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责任心除了能使学生练得一手好字以外,还能让学生具有仔细、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行,一个写字很工整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办事很随意的人。其次,能使学生拥有耐心和尊重他人,书写是展示给他人看的。如果你把一份工工整整的作业交上去,这就是对师长、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二、一定要让书写成为更多孩子的爱好

很多学生喜欢看课外书,每当下课或空余时间,总能看到他们津津有味地手捧一本书。如果可以把自愿执笔练字也等同于此,让学生喜欢上写字,那效果一定是相当好的。以往写字在学生心中没有足够重要的位置,因为他们在书写中并没有体会到更多的快乐,反而是繁多的作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追寻快乐是生活的真谛,孩子也不例外。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更要重视学生写字的快乐,减少平时抄抄写写的作业,特别是语文学科,尽量设计短小精悍的作业,让学生觉得没有压力,但富有乐趣,也渐渐地使学生有自信心,也更有责任心。

三、写字教学意识一定要深入每一个教师心里

学生的许多认识及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可以对几个班级各科作业的书写质量做一个粗略的调查比较,不难发现:一般语文学科的作业中书写质量要优于数学、常识等学科。那是因为语文老师承担着教育孩子书写一手好字的任务,所以对孩子的书写要求相对于其他任课老师要多一些,更有责任心,长此以往,慢慢地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潜在意识:语文作业是要讲究书写的。

四、各门学科对学生书写评价标准一定要统一

很早以前,无论是语文学科,还是数学、英语学科等,在每学期的重要测评中对学生的书写质量是没有任何的评价机制的,直到新课标实施之后,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试卷里开始出现了卷面分以及书写题。然而,面对这道题目,无论是作为本班的语文老师,还是期末测试中的批卷老师,表现出了更多的心慈与手软。只要是正确的,只要书写不是太糟糕,一般都会满分赠予。于是,试卷中的这一改革性的题型设计便形同虚设。当然,出题者最终的目的自然不能达成。出现这一问题本身和我们老师有关,过分放纵其实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所以从此我们每一个学校都要统一书写评价标准,既然提出,就要去做,并且一定要落到实处。

五、家长对孩子的书写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无论是平日的作业,还是每一次测试,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极少提及孩子的书写情况,面对学生知识上的薄弱点,家长会一直纠结于心,但对于学生并不乐观的书写状况可以欣然接受。这样的家庭教育意识必然让学生对写好字的意愿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所以老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一起来承担起孩子书写责任心提高的任务。

六、社会对学生书写的关注一定要加强

作为一个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明显感知这几年社会各界对学生书法的关注渐行渐稀。具体表现:在五六年前无论是民间组织的,还是正规部门组织的书法赛多之甚多,获奖后的表彰也是极为隆重;但这几年如此的赛事渐少,且赛后的表彰也简之又简。虽然比赛将花费老师、学生更多的精力与时间,但我们往往能欣喜地发现,一次比赛后学生的书法技艺及对书法的兴致会明显提升。而这些班级中的书写佼佼者在赛中成功必将影响一批学生对书写的重视。当然这只是一个侧面,但无不真实地反映出社会对学生书写的在意程度。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社会上对孩子书写的关注加强起来,每学年多开展一些正规的比赛,可以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赛,或者业余的各项比赛。这是社会对孩子责任心的体现,社会的责任心必能带动学生自身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