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考试反思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考试反思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考试反思总结

高中数学考试反思总结范文1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执行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愿意对所学内容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单纯的理论传授很容易使课堂陷入沉默,使学生无法在45分钟内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通过建立讨论小组,实时讨论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提高学生的计算与操作能力,使学习变得更加简单有趣.例如,在讲“概率”时,涉及大量的实验操作,这需要小组人员分工合作来完成相关数据的计算统计工作,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相关规律.以常见的抛硬币题目为例,我们都知道实验次数越多,实验结果存在的误差也就越小,硬币正反面出现的概率也将无限趋近于百分之五十.在同时进行两枚或以上硬币的抛出实验时,为确保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常常需要进行一百甚至更多次数的硬币抛投.这时就需要以小组为单位,由其中一人进行硬币抛投,另一人负责记录每次抛出硬币的正反面,再由其他人进行制表、填表、概率计算总结相关工作.小组合作,能使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实验操作中,从而使他们在合作中提升执行能力.通过执行相关操作来提升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成为课堂主体

教师的适当引导是激发学生“执行力”、创造力的必须环节.相较于教材上的练习题,高中数学考试中的题目难度更大,对学生理解能力、计算能力的要求也就更高,这使得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进行适当引导,从而使学生能从更高层面理解所学内容.引导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通过在课程开始前、进行中、结束前进行针对性提问来实现课时进度的调节与重难点内容的强化,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有关专题内容的启发式提问.需要注意的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不能单靠“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这一模式来实现,对学生的启发也不能出现在每个问题之上.必须在学生初步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深入学习.这是确保学生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教师合理掌控教学进度的需要.

三、定期总结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例如,高中数学教材中涉及的函数知识,是高中数学中的难点内容,也是学好后续内容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由于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间的难度差异较大,学生在接触函数内容时会出现学习困难、理解不到位、不会做题等现象,从而导致其在这一阶段的考试时很难得到满意的分数.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定期总结所学内容的重难点,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习题练习来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同时,教师还应通过总结考试中学生的易错题和易错点,帮助学生认清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积极面对失败,及时弥补学习的不足之处,从而实现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反思意识,使他们在每次做题和考试后能对出现错误的问题、理解不清的知识点进行二次学习,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不懂的问题建立错题本或进行小组讨论,并通过加大同类习题的练习量来实现漏洞的补足.查缺补漏的反思过程,是提升学生“执行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重点的有效手段,而这一阶段的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高中数学考试反思总结范文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108-02

解题是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有助于学生降低错题率,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有效性。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因受到自身和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解题错误。尽管教师一再辛苦纠错,然而学生解题错误率却依然居高不下,有的学生甚至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同样的解题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对解题中出现的错误,缺少深入、正确的认识,导致错误分析与矫正乏善可陈,效果差强人意。心理学家伊德里萨?盖耶(A.Guyer)曾言:“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也说:“差错人皆有之,而作为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能原谅的。”错误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各种偏差与不足,体现了其对高中数学知识的自主尝试与建构情况,数学教师应将这种解题错误视为一种教学资源,以化腐朽为神奇的融错策略,将之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的求真人格,并在错误归因中,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数学思维提升。

一、高中数学学生解题错误认知误区及类型

(一)解题错误认知误区

在学生解题错误问题方面,一些高中数学教师还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粗暴对待解题错误,没有认识到某些解题错误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对错误归因只进行简单化、表面化处置,缺少深入的、系统的、动态的和个性的研究,甚至片面认为错误是因学生不仔细、不认真或学习不积极导致。二是缺少足够的纠错耐心,只对错误进行简单否定,缺乏对差错的欣赏与容纳,同时,也没有采取融错策略,将错误纳入教学资源,因而其纠错方式也比较直接和简单,例如,有的数学教师就是将正确解法直接讲解一遍,而对产生错误的根源却不加深析,也不对正误解法对比讲解,学生在改正错题的时候,也只是依葫芦画瓢,将教师讲解的正确解法重新书写一遍,其结果就是错误矫正比较低效或无效。三是缺少对解题错误的教育价值的辩证认识。很多教师只是看到了错误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干扰与阻滞,而没有看到错误自身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和资源性价值。远离谬误实际上就是丢掉创造,错误也是创造的沃土,没有错误就不会有反思与进步。解题错误也是对数学教学的诊断与反馈,一味地防错、避错,将会减少学生扩展认知范围的机会,扼杀其天然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大胆创新的探索意识。

(二)解题错误类型

关于高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问题,已有不少文献对此进行了研究。例如,付剑英(2016)在《高中生数学解题中错误原因分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中,将高中生常见解题错误分为三类:一是审题不严密导致的错误。二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的错误。三是解题方法与方式不当导致的错误。综合解题错误的相关研究,本文根据解题错误的性质,将高中数学解题错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1.主观性错误

这类错误多是因学生自身原因导致,例如,在解题过程中,由于不细心看错了题目、遗漏了条件、写错或算错数据等。主观性错误在数学考试中出现较多,这与学生考试中的焦虑、紧张心理有关。

2.知识性错误

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建构存在缺陷和不足,或者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解题过程中出现误解题意、概念混淆、公式法则误用及定理错用等。

3.逻辑性错误

从本质上看,逻辑也是属于知识范畴,但有时导致错误的根源是逻辑,而不是知识。学生因违背基本逻辑思维而出现推理无效,从而产生错误。例如,偷换概念、循环论证、分类不当、不等价变换等。

4.策略性错误

策略性错误是指学生解题时不会根据题目的特征,灵活选用恰当的方法,导致解题错误。

二、高中数学解题错误归因分析

归因分析是一种卓然有效的统计学方法,对高中数学解题错误进行归因分析,将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揭示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进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通过归因分析,可以发现,高中数学解题错误可以概括为:

(一)高中数学课程教材方面的原因

相较于初中数学课程教材来说,高中数学教材的抽象性与严谨性等都更高,教材的知识容量比较大,大多以简缩化、静态化的方式来呈现数学知识,且在素材选择、内容安排与组织等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使得?笛Ы滩哪讯燃哟螅?学习变得吃力,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极易出现错误。另外,高中生认知水平与思维水平发展不成熟,数学家探索过程中常犯的错误,高中学生也会不同程度地“重蹈旧辙”。

(二)高中数学教学方面的原因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都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不过,课堂教学是由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不可避免地带有不确定和生成的性质。由于受到教师教学理念、个体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深入,教学设计与教学准备针对性不强;教学重点与教学方法选择不当;不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教学;过于关注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教学反馈与调节缺乏灵活性等,都会导致课堂教学实效性不高。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解题错误也难以避免,或者说是情理之中。

(三)学生自身存的原因

高中数学逻辑性和理论性更强,内容难度也比初中数学加大,再加上学生认知不平衡,学习存在个体差异性,因而,出现解题错误不可避免。有的学生因初中数学基础不扎实,数学知识储备不足,在升入高中后,难以快速实现初中与高中数学的衔接,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导致出现数学学习出现困难或学习障碍;有的学生由于已有的数学知识产生负迁移,而干扰了对新的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使得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另外,高中生思想逐步变得成熟、独立,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动机不端正、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学习兴趣丧失等心理问题,也导致数学学习低效,降低了其解题的正确性,并出现各种错误(包括解题错误)。

三、降低高中数学解题错误率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融错课堂,从错误中求真求实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承认数学解题错误的客观性。没有错误的积累和创新,就不可能有数学科学的进步。基于此,教师做到以学生为本,积极构建融错课堂,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分析错误,反思错误,并从中做到求真求实。融错课堂的构建可分为两步走,即容错、溶错。第一,容错就是承认错误,容纳差错。错误不可怕、不可耻,关键是要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心理学家罗杰斯先生曾指出:只有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才能实现创新创造。在学生出现解题错误的时候,数学教师不能简单化处置,而应帮助学生调整对待错误的态度,使他们树立积极面对错误,用于探究和改正错误的健康心态,从而激发起学生乐于挑战、创新研究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介绍学生阅读《科学失误的故事》《科学家与错误》《数学大师的创造与失误》等书,让学生明白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并非是其具有先知先觉的能力,而是他们有一个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有一双善于发现错误的明亮的眼睛,有一个勤于思索的头脑。第二,溶错就是把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并非全都是一无是处。错误具有启发功能,教师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错题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进而带领学生在差错中求知和进步。例如,有些解题错误是因偶发性因素导致的,只要启发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运算并做好解题检验,就能很好地避免。有些解题错误包含一定的正确因素,教师要对其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使学生对其解题错误的认识更加辩证、全面、深入和客观,这样其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在以后的解题中就会自觉避免出错。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

在新课标理念下,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在进行数学教学设计和备课的时候,高中数学教师应综合考量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水平、已有知识储备、学习动机和水平等,以提高教学预设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思维过程的暴露,加强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的阐释与启发,并通过教学观察、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方式,来评价教学效果。收集各种教学反馈信息,并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师生应建立一种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思辨中引导学生建构起脉络清晰、结构稳定、普遍联系的数学知识架构与方法体系,以有效降低学生在数学解题中出现错误的几率。

高中数学考试反思总结范文3

关键词:思考;总结;数学;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162-01

大家知道初中数学知识点少而且简单,每节课老师讲的知识点少,并且反复强调;学生反复练习一个或二个知识点,比较机械,缺少独立思考和解题规律的总结,但考试成绩还不错。而高中知识点多且考察要求更高,逻辑性思维更强,学习任务加重。好多初中成绩不错的学生因为不会思考或者不善于思考和总结而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跟不上老师的讲课速度和进度,觉得数学难学,慢慢的开始掉队了。高中数学学习更加注重对知识的逻辑性思维的考查;更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方法的考查。

鉴于此,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认为在以下这几个时间段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并养成爱思考与爱总结的好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1.课前的思考与总结

在上新课之前做好预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预习不是简单地看看书就行了,而是要学生自学课本知识,并思考本节课将要学习哪些新的知识和习题,已经理解并掌握了哪些,还有哪些没掌握的,或者不理解的。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数,有所侧重去听讲。老师可以在课前把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给学生。比如直线的方程一节,在上新课之前,可以给出这样的问题:"如何刻画一条直线的倾斜程度?如何确定直线的方程?直线的方程有几种形式等。"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看书自学,去感受体会,去领悟和思考探索,总结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没上课,学生就基本掌握了新课中的知识点,简单习题基本解决。因此学会并养成课前的思考和总结对实现高效课堂功不可没。

2.课后的思考总结

在课堂上,时间紧任务重,数学逻辑性比较强,这就要求学生要求思维敏捷,注意思考才行。再者前后知识联系较大,学生注意力稍微不集中,再加上有些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在听课时就会有听不懂弄不明白的地方,如此一来,本来想好好听课的学习的,就不想再听下去了。正确的做法是:先要紧跟老师的讲授节奏,如果有听不懂和没听清的地方先快速地记下来,暂时跳过去,努力去继续听课。下课后找时间再把上课听不太明白和不懂的数学知识静下心来重新思考和分析,结合老师讲的方法,直到弄明白为止。这节课老师都讲了那些新的知识,哪些新的例题,我都听明白了吗,还有哪题不会的。比如立体几何这章,如何证明面面垂直,老师讲要先证明线面垂直,而要证明线面垂直,必须先证明线线垂直。学生课后要仔细思考线线如何垂直?有哪些办法?为何不能由线线垂直直接得到面面垂直?老师讲解例题的时候,他是如何去分析,如何去解决的,考了哪些知识,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做。真正弄明白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记录好总结和错题集。可见没有学会深刻的思考和总结,学生会"消化不良"的。

3.做习题后的思考总结

虽然不要求学生搞题海战术,但是不去做适当的习题也是不行的,否则学生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形;相反的情形是有些学生做完一题就做下一题,不去思考和总结,这都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学生在做完一道习题的时候,不要只是关注结果是多少做的对不对,更不要忙着去做下一道题,而是要更多的关注和思考这道题我要如何分析,如何入手,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能那么做。有些没做出来的,看看答案提示,我为何没想到这样做,还有别的办法吗。通过做题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思维能力,归纳出解题的一些规律和方法,体会万变不离其宗的实质,比如有一道向量题:已知A(3,1)B(-1,3)两点,O为坐标原点,动点C满足向量 =α・ +β・ 其中α、β∈R,且α+β=1,求点C的轨迹方程。除了设点C(x,y)带入求轨迹,老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得出C(x,y)点的轨迹其实就是A B两点所在的直线,这样思考问题就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不觉得难做了。再举一列:a,b,c是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c是斜边,点p(m ,n)在直线ax+by+2c=0上,求m?+n?的最小值。咋一看三边长和直线没有关系啊,好多学生懵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想m?+n?的结构和那个公式结构相似,经过学生的思考可以联想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这样一点拨学生就恍然大悟了。可见对经典习题的巧思妙想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学完一章后的思考总结

要想把高中数学学好,每学完一章节之后,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总结这一章节所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把课本知识由"薄读"厚"再由"厚"读"薄"。 学生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一览众山小。比如三角函数一章公式多变形多,学生大喊记不住,在做题的时候不知道该用哪个公式,如二倍角公式在化简求值一节的应用,可以点拨学生总结公式的应用遵循"三统一"的原则,即"角度的统一,函数名的统一,次数的统一"。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觉得公式太多,不知道如何用公式的困惑了。

5.考试后的思考和总结

每次考试后,都是一次检验和提高学生成绩的时刻。不过好多学生把答案对对就完事了,或者考不好就把试卷往旁边一扔,就不问了,反正考过了不会再考了。这些做法或者想法都是不正确的。我们要教育学生眼里不要老是盯着分数,要引导学生好好思考那些做错的题目,为什么做错了,是真的不会还是马虎导致的,我还能做出来吗?亲自再做做。考试时为何没想起来那,再思考一下,那些大题还能得点分数吗。总结经验教训,为防止日后再犯。应及时把错题搞明白并且收集整理在错题集上。对学生的数学考试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综上,学生多思考并归纳总结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规律,对提高解题能力和提升学习成绩很受用。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考试反思总结范文4

关键词:试卷评讲;暴露错误;评讲效果: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58-01

试卷评讲课是高中数学课类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型。通过讲评,可以把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通过讲评,使学生和教师明确在学与教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目前,数学试卷讲评课往往出现从试卷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形成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单一的评卷方式。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不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的新课程理念及要求。那么,应该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呢?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以"学生是学习主体"为教学指导思想,我在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尝试着对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法作了如下探索:

1.整理收集学生的错误解法,剖析发生错误的原因

绝对不能将试卷评讲课等同于上新课,因为试卷评讲不仅仅是旧知识的重现,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由于“先入为主”形成的错误定势,在重复做类似题目的过程中,同样的错误难免会再次出现,不易改正。因此评讲前必须深入研究,找到学生思维错误的根源。学生反复出现错误的地方往往是教师讲解不透彻的地方,没有真正让学生明白该怎样思考才是正确的。同时,教师应根据试卷批改的情况,精心备课,将课上的着力点集中到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学生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释疑,引导学生探究。根据学生测试中出现的情况,讲解问题要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讲解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找出学生答题出现失误的关键点,详尽分析、解疑纠错,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前要找出学生在理解概念、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这样讲评才会击中要害。另外,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造成失分的原因要找得准,敲得狠,注意集体引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答题习惯。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只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才会做到评讲时有的放矢。

2.充分暴露错误根源,不断引导夯实技能

在收集学生的解法,剖析错误的原因后,就应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好已经出现的错误,在学生易出错之处,或者容易出现错误的题型上,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通过总结,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常见错误有如下几点:

2.1 属于概念理解片面的:比如在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没有考虑该函数的定义域区间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而是直接根据解析式是否满足奇偶性的关系式加以判断所造成,这是学生极易忽视的步骤,也是造成结论错误的原因。 在该类型错误的讲解时尽可能再现概念知识的产生过程,师生一起分析,达到更好的理解。

2.2 属于公式运用的偏差的:比如用公式an=sn-sn-1求数列通项公式时,未注意条件n≥2的限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没有注意公比不能为1等。

2.3 属于审题偏差的:比如研究函数 的相关性质,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函数 就是二次函数,只会根据开口方向分a>0与a

2.4 属于计算方法技巧失当而出错的,要注重算理的讲解和计算方法的辅导。数学考试历来重视运算能力,80%以上的考分都要通过运算得到。要求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坚持长期训练培养,要能够根据题设条件,合理运用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提高运算的准确性。要注意算理,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提高运算的合理性与简捷性,对复杂运算,要有耐心。

2.5 属于做题格式不规范的。一些基础相对较好或思维较快但比较粗糙的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喜欢看看题目,稍微动动笔,答案一写了事。由于平时解题只是写个简单答案,不注意解题步骤和过程的规范,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些细节地方考虑不周全,考试中扣分过多。

3.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评讲试卷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例如在三角函数的题型中,往往会有多种化简方式,要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解题,探究让学生彻底明白这一类题的解决方法,思维得以提升, 这样评讲效果就凸显出来。

4.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的有限时间里让学生真正掌握我们最容易想到和掌握的大众化方法。学习数学离不开做题,但要精,并在做题后要认真反思、分析,总结出一些问题的规律,并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真正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努力争取达到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收获。

总之,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力求精讲精析,抓住典型的错例,择其要点加以点拨,充分启发学生思考,对重要的解题思维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归纳与训练。不断地改进评讲方法,才能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实效性,才能让学生能力尽可能的得到提高,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学桂 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从情感角度浅谈数学试卷分析《中学数学》2008·5

高中数学考试反思总结范文5

关键词: 高三数学教学 高效解题 解题策略

波利亚曾说:“深入了解数学的本质意义就是善于解题.”高三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高质量解题能力与高三的数学复习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高三学生来讲,不仅需要具备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还应该具备对旧知识的归纳、总结,并整合新知识的高效解题能力,下面笔者针对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几点高效解题的策略与建议.

一、储备知识,正确预测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倘若要正确、高效地解题,就必须储备足够量的知识,具备一定的解题功底,才能够更适应在解题过程中的正确变化与巧妙转化,否则根本就不能够更好地实施成功的解题预测,找寻更适宜的、正确的解题策略.

二、正确审题,找准突破口

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就需要在解题过程中正确审题,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在数学教学中,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时都信心满满,回答问题头头是道,但是下了课,解题时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审题技巧,也不能够有效地利用条件正确地分析题意,高效解题.所以,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培养其正确审题、找准突破口的能力,让其在有限的时间段内找到未知与已知条件的关系,并明确解题目标,不断挖掘解题要素,掌握到解题的最佳切入点显得尤为重要.

三、多解求变,拓展思维

四、反思总结,巩固升华

(一)对结论进行反思,把握解题知识点.

出题人出题的目的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究竟掌握了多少,那么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也应该猜测出题人的心思,深入分析题意,题中所包含的概念是否错误,能不能够从所给出的已经条件中找出最佳的解题突破口,能不能够正确掌握所考核的知识点,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解题的正确性.在整个解题过程中,还应该对整个解题过程展开深入的回顾与分析,并针对相关结论展开分析验证.

(二)反思解法优劣.

数学知识是相当多的,也是丰富多彩的,这就为解题铺设了很多条渠道与途径。虽然数学习题拥有多样化的解题策略,但是会殊途同归。对于一个题型来讲,就算是方法科学、合理,也根本不能够确保其所使用的方法与思路就是最有效的.学生不能因为答完题就觉得已经迈向成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展开反思,寻找出更多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途径,促进学生在不断思索的情况下拓宽思路,明白知识的规律性,并思考解法的优劣,在深层次上不断地学习、摸索、总结,达到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三)对解题定势进行反思.

很多大题中的条件与条件之间、结论与条件之间存在很密切的关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些表现上看毫无关系的问题,深入研究后会发现往往存在紧密联系,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必须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学生要是要明白其中存在的联系,就不得不对着从条件中的设问展开分析,并产生质疑,最后将所分析得出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展开有效深入的分析,整理出最佳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对解题深度进行反思.

解题结束后,还需要对数学问题的知识结构展开完善的、系统的分析与探究,能否将问题所蕴含的各种知识点展开纵向深入剖析,如何了解题型中所发现的知识的“点”,并从知识点迁移到知识面,对知识进行分析整理,构建一个系统的认知结构.

总之,对于高中数学科目而言,学生除了要接受更多的新知识外,还要加强对旧知识的总结和复习,在掌握了知识点的基础上,还应该学习更多的解题策略,才能够真正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并能够在每次数学考试中,充分应用习得的知识.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考试反思总结范文6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考试评价改革 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我想唱歌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可这压抑的心情多悲伤……”长期以来,作业占据了学生所有的时间成了唯一的生活内容,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参加实践活动。没有实践活动,学生的能力就无法发展,个性就无法张扬,没有实践能力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形成,创新精神的树立。简而言之,不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

数学减负,校长是核心,教师是关键。校长要正确地处理好“减轻学生过重的数学作业负担”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紧紧抓住“减负”的“枢纽”――数学考试评价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推进。数学教师要积极研究数学科考试评价改革,切实实现“减负增效”。

一、探究数学学科考试评价方法,推进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有利于学生整体发展。

学科考试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是我国当前实施新课程标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考试评价的重要举措。数学学科考试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这种评价体制,从表面上看只是数学学科考试评分方法的改革,实际上是学科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是减负增效的有效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1.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发展的潜力。

新的数学学科考试评价不应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而应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机制。不能让学生在分数的重压下喘不过气,抬不起头。更不能为提高分数,损害学生的健康。教师不应该以成绩为标准把学生分成“好学生”和“差学生”,而应让每一个孩子都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感到自己是可以学好的。

2.正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心理学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的能力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善于表达,有的善于记忆,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空间想象,有的善于动手操作。这种差异的产生,是与学生先天智力素质和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爱好的不同密切相关的。这种学习能力的差异,可以缩小但难以消失。因此,学生学习成绩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评估学生课业进展过程中,没有必要把一个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另一个孩子的学业成绩做横向比较,而应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采用个别化的评价方式,以个人发展为参照,尽可能体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

3.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等级评价改变了过去单一由教师评价的方法,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强化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主体意识。采用平时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中更注重过程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以往的横向比较转变为纵向比较,不断自我总结和反思,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实施自选等级的测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4.新的数学学科考试能够鞭策、激发师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数学学科考试评价的改革,其正面激励功能,可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愉悦,树立进一步发展的信心,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为主动的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合作学习。如高中数学的分项考试评价,能够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获得成功感,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并发挥优势,进而在优势项目的带动下实现优势迁移,促进其他项目的发展。学生由于某方面的成功,将有效地其他不足的方面努力,把积极的情感迁移到弱项的学习,带动劣势项目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斤斤计较分数的得失,可以放手进行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爱好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

二、充分发挥数学考试评价的诊断、反馈功能,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营造张扬学生个性的宽松环境。

考试具有诊断和反馈功能,能够检测被试在知识和能力掌握上的不足、问题及进步程度,提供调整和改进被试智育过程的信息。如分项考试,更利于教师在教学的各阶段、各方面发挥诊断、反馈功能,在教学中采取调整、改进、完善及补救措施,有效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数学考试评价不是消极地对数学教学结果测量和描述的活动,而应当积极地促进数学教学过程、方法的改革,成为改进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数学科教学评价要关注教学过程,使评价在学生眼中不再是一张张令人发憷的“考卷”,也不再是教师严厉目光下的“监督劳动”,而是学生活动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是师生增进了解、共同反省数学教学的经历,达成对教学策略与成效的共识,并共同谋求改进方向的过程。所以,在学科考试评价的改革中,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数学考试评价的诊断、反馈功能,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偶然因素,如临场心理紧张、粗心大意等,二是必然因素,即在知识和能力上确实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教师对考试反馈的信息需要结合平时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分析,做出科学的评判,否则,仅凭一次考试易造成“误诊”。

一次数学考试衡量只是被试智力的某几个方面,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智力测试的成绩与其后一段时间的学业成绩具有较大的关系,人们至今仍然没有弄清人的智力结构及其表现。数学考试评价只能发挥预测功能,而不是对被试者智力的一个终结评价。有的学校在实施数学学业等级评价制时,应注意为学生个性发展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如为了激励那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设“不合格”等级,对未合格的学生成绩暂不评定,而是由任课老师找学生谈话,鼓励他们下次继续努力,达到合格;学生对考试成绩不满意,可以要求重考,也可以设置A、B两种或A、B、C三种不同的试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任选一种水平的试卷考试,允许学生答完较低水平的试卷后,再选较高水平的试卷考试。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由此可见,消除传统考试弊病,以全新的观念探究数学科考试评价的改革,促使学校摆脱分数、考试的羁绊,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减轻学校、教师的压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利于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消除家长在孩子分数上攀比的现象,利于家长把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上。

三、正确认识数学科考试评价,更新考试内容,改进评价方法。

数学考试是素质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就考试的性质而言,它是一种对人的数学心理现象(学习结果)的测量。正因为它的测量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测量的内容极其广泛,所以考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测量。数学考试评价是教育评价中一个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注重教育效果的价值观是教育评价的基本精神。从教育模式的转变到教育行为的调整,考试改革将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是最早采用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国家。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数学科考试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数学考试评价的改进与调控功能。实际上,评价最主要的功能不是证明,而是改进。我国的数学考试评价至今仍过分看重一次考试、一张试卷,并且高考、中考等选拔性考试都影响到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陈旧、刻板、僵化的考试办法已经成为制约素质教育的“瓶颈”,过于看重分数,片面追求“高分”,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已造成了过重的课业负担。要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畔,不仅从思想观念上转变,还必须从制度层面上加以改革。考试制度、人才选拔制度与分流制度、评价制度都从制度层面制约“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些又都涉及考试问题,数学学科考试改革对实施素质教育负有重大责任。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考试内容和评价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采用两次测试,第一次测试合格者,再进行复试就是考试改革的有益尝试。

数学考试内容的改革,不是简单的内容增删、题型取舍等方面的形式变化,而是关系到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观和人文观。树立正确的数学考试指导思想,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是考试命题设计的出发点,注重张扬学生个性,注重各种层面学生的发展是考试的根本意义所在。数学学科考试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数学生理和心理素质、认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先天和后天的潜力都得到充分挖掘,数学考试评价的改革,要体现数学各个教育阶段教育的性质与要求,符合学科特点,有利于改进数学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要突破应试教育的模式,正确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作用,建立科学的数学考试评价体系。

四、减负后的考试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

学校正常教学阶段的考试的主要功能是检测、反馈、激励等,学校采取按考试分数排名甚至调位置的做法,无疑有违考试的初衷。为此,我们对学校提出几点意见与建议。

1.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必须通过某种知识性的评价和其他方面的评价,这是正常的。教师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这是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本身是很重要的,只要有学校存在,有教育存在,知识性的评价、智力的评价就会存在。

2.评价的方式是可以改进的。学校不能在考试制度上让学生产生挫折感。考试总会反映出一些学生比较优秀,一些学生比较差。学校的评价是可以引导的,比如评价能否全面一些。人不是完人,有的学生在知识性方面表现比较优异,有的学生在其他方面很有才华。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是完整的,评价应该是对人的一种全面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要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怎样在自己的水平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而不是整天想着自己的分数比同学低一分或高一分。如果学校不断地给比较多的学生以挫折感,就是学校评价制度的一个失败,学校没有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教育的真正意义,实际上是使每个人的个性在自己的身心素质上得到比较好的发展。

3.学生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比较脆弱,学校在挫折教育方面很薄弱。发生这种遗憾的事情,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学校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

总之,抓住“减负”的一个枢纽,积极探究学科考试评价的改革,是正确处理“减负”与提高数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其实践的关键在校长。只有通过校长推动教师,才能具体实施,才能形成一个特定的教改环境;只有靠校长、教师创造性的改革实践,才能闯出一方素质教育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张永红.抓住“减负”枢纽 探索考试评价改革.

[2]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200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