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实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布线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布线实训总结

布线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网络综合布线 教学设计 技术规范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45

《综合布线技术与施工》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依据,从综合布线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针对网络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培养网络布线施工,工程监理和企事业网络维护人员。本课程布线施工测试要求动手能力强,培养现场施工应变能力,对施工工艺和工程监理等反映高职水平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设计能力。正是由于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高,工程技术执行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学习的信息需求量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是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尝试,使用开放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本文以该课程的实训项目教学“PVC线槽的布线工程技术”为例,探讨高职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具体应用。

1 教学设计任务

1.1 课程概述

本次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单元是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工程技术的“PVC线槽的布线工程技术”项目实训课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水平子系统的基本结构、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原则、水平子系统的工程技术规范。本部分教学内容又通过水平子系统布线路径和距离的设计,熟练掌握水平子系统的设计;通过线槽的安装和穿线等,熟练掌握水平子系统的施工方法;通过核算、列表、领取材料和工具,训练规范施工的能力。

1.2 实训项目任务

本次教学设计提出的任务有:①设计一种全部使用线槽布线的水平子系统施工图;②列出实训材料规格、型号、数量清单表;③列出实训工具规格、型号、数量清单表;④安装弯头、阴角、阳角、三通等线槽配件的方法和经验;⑤水平子系统布线施工程序和要求;⑥使用工具的体会和技巧。

2 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设计计划课堂实训安排连续的4学时。教学所需材料、资源与环境包括:教材、教学用PPT课件、教学用动画素材、精品课程教学网站、Internet网络资源、理实一体化综合布线实训室等教学环境。

2.1 教学过程

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构建以网络工程布线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遵循认识实践、基本技能训练、网络工程项目的教学规律。实训教学流程分8个环节:需求交流、制定计划、图纸设计、器材准备、工程施工、工程测试、工程验收、点评反馈。

2.2 信息化应用于课堂设计

课前准备:①提前一周在课堂上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研读实训指导书,搜集、浏览课程教学网站。②实训指导教师在网络综合实训室模拟墙做出实训效果样板。③采取分组实训,3人一组,自由组合,指定组长扮演项目经理的角色。

本次教学设计的具体教学过程的安排如下。

3 总结

以上通过具体课堂结合课程教学网站等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散理论、突出技术规范的学习,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围绕当前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的基本概念、规范,布线工程中传输介质和器材、工具的使用,布线子系统的施工工艺、施工图纸的绘制,布线系统的测试、验收等内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按照“网络工程师”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最终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会设计、会施工、会监理、会验收”的目标。

高职综合布线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应用,教师以信息化技术作为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将综合布线工程技术规范分解于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以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娜.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车辆工程专业“热工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

布线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综合布线;实训;工程能力;项目教学

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计算机网络工程,信息工程、建筑智能弱电系统工程重要的基础设施,综合布线技术也已成为很多从事计算机网络、智能楼宇工程公司人员上岗必备的技能。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讲解综合布线技术的知识点,课程中间穿插一些实验,学生虽能学到一点实践操作技能,但是和工程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上岗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我们认真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结合市场人才要求,直接将综合布线项目建设引入课堂,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综合布线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从事工程建设的能力。

1 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管理与运行模式

根据学院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学院实训部下设建筑电气技术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主要职能就是根据学院、实训部统一制定的教学大纲与计划,具体组织实施电气、智能专业实践性教学任务:包括电气、智能专业实践教学大纲与计划的制定,电气、智能专业独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电气、智能专业实践教材的构建与编写,电气、智能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科研活动的开展与实施,电气、智能专业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实践基地的开放,开展对校内外电气、智能专业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工作,各项管理工作与管理制度的制订等。

我院独立实训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形成了一套由基础到专业,由简单验证到综合系统设计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从事工程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内实验、专业实训较系统地培养实际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能力。

2 综合布线实践教学环节项目教学探索

2.1 教学组织形式

项目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一个具体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并经过独立思考和教师的指导,自己解决问题,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根据综合布线系统课程特点,我们结合实际综合布线系统项目建设流程来确立综合布线技术知识体系结构,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测试和验收,使各个知识模块涵盖学生应掌握的工程知识,再通过项目教学法来体现这些知识模块的实际应用。学生通过参观样板工程和对设计、预算、施工、测试和验收5个知识模块的学习,切实地掌握了从设计到测试验收所必须的技能,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完成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独立探索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强化。有别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项目教学法下的实践操作教学环节采用四级教学法:

(1)准备。在此阶段首先应确定课题和明确教学目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选择劳动工具与材料,并唤起学生兴趣。

(2)示范。由实践指导教师慢慢地演示操作步骤,同时阐明,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指出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强调重点,提示劳动安全。

(3)仿做。学生按工作步骤操作,指导教师在一边作解释,巡视并纠正大的错误并给予帮助,表扬能正确掌握要领的学生,鼓励后进学生。

(4)应用。由指导教师给出应用练习题,学生独自解决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要正确,而且能较快熟练地解决问题,指导教师同样在一边指导纠正错误,表扬进步的,最后通过与学生谈话、提问、检查工作质量等方式评定出成绩。 在此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职业(岗位)专业技能,而且还应重视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包括守时、准时及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行为规范的训练,与人合作、协调、交往的能力,独立计划、组织、实施的能力,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建立模拟工程现场教学环境

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环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营造现场氛围,提高实践能力”的原则建立真实职业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下,工作要求、工作规程、标准规章与工程现场相一致,按照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能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

实训仪器应与工程一线使用设备、工具、机具相一致。我们模拟工程现场教学环境引进了非常先进的FLUCK测试设备(DTS1200)、光纤熔接机、各种机柜配线架、L1U、交换机、室外光纤、6类、5类UTP、大对数电缆、各种常用工具机具及模块、水晶头、管线桥架。

训练项目要真正体现与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安装、调试、测试验收相统一。实训过程中,首先由教师给出一个典型建筑底图,由学生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要求学生:采用AutoCAD或者Visio软件绘制出综合布线各类设计文件,包括设计总说明重要材料设备清单、总平面图、各楼层弱电平面工程图及管线预埋;根据施工、管线图纸,运用工具对楼层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安装,某一条水平链路管线敷设,某一个工作区安装,运用FLUCK测试设备测试某一条安装好的线路,做好验收文件记录。训练项目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体现专业领域的先进性,让毕业生能适应目前就业要求。

2.3 项目教学实践环节的成绩评定

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包括考查形式都应与理论教学有所区别。实践教学以技能训练、实际综合模拟操作项目为主,突出实际动手能力。考查内容分成应知、应会两部分。应知以笔试为主,考查学生在实际操作项目中的操作知识,包括操作过程中的劳动安全等;应会则以项目实践为主,在一定时间内,由学生解决一个或几个实际问题,以此全面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综合能力等。

该课程项目教学实践环节的成绩从学生遵守实验实训规章制度、实际操作能力、实验实训总结完成情况、出勤情况等方面综合考核,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该类课程成绩以不及格计。

(1)实验实训期间请假时间达该课程总学时的1/3以上者;

(2)实验实训期间旷课时数达该课程总学时的1/5以上者;

(3)不完成实验实训总结者;

(4)无独立操作能力,实验实训报告内容达不到合格要求者;

(5)不遵守实验室、实训车间规章制度、造成设备损坏者。

2.4 项目教学实践环境的安全机制

实践教学环境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实训车间安全管理制度、规章的约束;

(2)安全知识的学习、讲座、演示、救护操作并作为应知考查内容和综合评定项目;

(3)课前安全知识教育与提醒,强调注意事项并作预警,课内巡视检查;

(4)采用具体防护措施,如放置灭火器,设置急救医疗箱,对电气、智能设备进行多重保护并进行经常性的检修与维护等措施。

3 项目教学法实践环节的作用

项目教学法是培养学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这一教学方法中的作用格外突出,是衡量高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

项目教学法实践环节的改革,彻底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可以向教师请教,但提倡由学生自己寻找妥善的解决方法。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应用于项目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项目教学法实践环节的改革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受到企业的青睐,使高职教育更有生命力。通过模拟生产实际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更早地接触企业、接触工程实际情况,获得生产实际的感性认识,可以实现学生与工程实际的零距离接触,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教学与人才需求的接轨。

布线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综合布线;课程改革;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043-1.5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通信、计算机网络、控制和图形显示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展,建筑与建筑群服务功能的增加和通信要求的提高,使得建筑物的信息传输系统愈来愈庞大,传统的布线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建筑物通信的需要,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率先推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80年代后期综合布线系统逐步被引入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综合布线技术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工程和智能楼宇建筑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传统课程教学方式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我们必须要进行一些改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综合布线工程不但要求学生具备制作网线、打接水晶头等基本技能,还要具备合理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工程的能力。我们应该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的方法的教学改革思想。

三、教学内容改革

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以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减少纯理论的教学内容,把重点放在网络工程和综合布线两大块上。在网络工程中增加小型局域网组建、无盘网络、无线网络组建等小型网络工程建设内容,可以让学生比较快地接触到路由器和交换机设置,熟练掌握服务器的安装与调试。大型网络工程部分,结合学校校园网的实际,着重介绍校园网的设计规划和管理维护,综合布线部分则在前面的基础上,以工作需要,分模块来学习和强化必要的技术。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要动手操作完成每个工程项目,在完成整个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独立探索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环境改革

一般而言,我们都是在教室或者多媒体上课,为此我们要对学习环境进行一些改革,将教室搬进网络中心、带进实训室。每上完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带领学生参观网络中心,不仅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关的知识,比如什么是工作区子系统等,还要让学生了解到设计与实现一个合理综合布线系统的六个步骤:获取建筑物平面图;分析用户需求;系统结构设计;布线路由设计;绘制布线施工图;编制布线用料清单。通过观察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每个子系统的功能,以及基础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除了亲自参观、了解外,还要建设一个综合布线的实训中心,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实施工程。实训中心可以用模型展示各种布线环境,如建筑物、建筑物之间、穿越公路、地沟布线等。而工作区、水平区、垂直区、管理区和设备区都用实景设计,学生可以亲自布线、安装配线架、安装线槽、打接网络模块。布线结束后可以使用各种测线工具来测试施工线路和通道链路。

建立网络专业机房,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二、三层交换机的设置,路由器和防火墙的配置与调试,安装配置并监视网络流量,划分VLAN,组建无线网络等。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把企业引进校园、让项目走进课堂,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减少教学和企业经营的成本,实现校企双赢的目的。

五、教学组织形式

结合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改革思想,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具体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和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决问题。根据综合布线系统课程特点,我们结合实际综合布线系统项目建设流程来确定综合布线技术知识体系结构。包括整个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预算、施工、测试和验收,再通过项目教学法来体现这些知识模块的实际应用。在做每个项目之前,首先指导老师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由指导老师示范,慢慢演示操作步骤,同时阐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应该要注意的问题,为什么要特别注意,指出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提示劳动安全。接下来又学生进行分组操作,指导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并给予帮助。在每个项目练习中,指导老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独立解决,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提问、检查工作质量等方式评定得出平时成绩。在此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职业专业技能,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包括守时、工作态度、责任心、行为规范的训练、与人合作、协调、交往能力、独立计划、组织、实施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改革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考核成绩以平时成绩为主,并可以结合一下建筑图纸进行智能大厦楼宇设计方案的考核,让学生设计出总体设计方案,用Visio软件绘制出综合布线设计文件,包括设计总说明、主要材料设备清单、总平面图、各楼层弱电平面工程图及管线预埋、绘出管线施工图纸等。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考核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以及规划和设计能力。

七、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化管理系统不断增加,网络综合布线人才的市场也越来越大,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对课程进行合理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与校企的合作,才能培养出技术过硬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公儒.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综合布线实训室[N].省略/Html/

布线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综合布线;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综合布线技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工程技术,涉及智能建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有线通信工程、光纤通信技术专业学生岗位任职能力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现今,人们的生活也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了。企业也急需大批能够完成综合布线规划设计、安装施工、测试验收和维护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员,满足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但目前高职院校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以下是笔者对综合布线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认识。

1综合布线课程教学现状

综合布线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掌握娴熟的现场施工技能。但目前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理论与实践脱节

综合布线课程中涉及的理论部分,知识面广、内容多,这些内容基本上又都是综合布线的国家标准或是行业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将这些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去完成实践活动。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先集中讲授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训,这样的教学方法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学生对授课理论知识没有直观感受,完全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不能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又会造成理论应用干实践能力的不足。用人单位会觉得学生能力薄弱,即缺乏理论知识,不满足实际工程项目的要求;又缺乏施工技能,不能完成工程项目中的实际施工。

1.2课程学时分配不合理,重点难以突出

综合布线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集合。如果单纯突出理论教学,减少实践学时,学生在学习时难以形成对知识的深刻认识,只能死记硬背,效率低下,也难以将理论应用干实际工程,还会造成施工技能水平的下降,难以满足企业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如果单纯的突出实践,减少理论学时,又会造成学生只会技术却不懂设计,成为普通的技术工人,不利于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

1.3实践环节与满足实际工程间存在巨大差距

综合布线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的是实践场所和实验设备不够完善,综合布线课程实践项目多,对场地和工具、设备的要求复杂。其次是实践项目只能满足学生基本工程施工技能的培养,与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技能要求差距巨大,不但缺乏职业素养的培养,实践的模拟环境也与实际工程存在较大的不同,不能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施工技能,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最后就是综合布线课程实践项目的运行成本较高,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对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的实践训练,耗材花费比较大。

2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改革

2.1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综合布线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如何配置二者之间的授课比例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综合布线课程的原有理论教学包含了综合布线的系统组成与结构涉及各类标准与各种连接器件和线缆,以及规划设计、施工技术、项目测试与验收等诸多内容,如果全部通过理论课来讲解,学习不仅枯燥无味,也无法理解理论如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应该是学生更多的是应该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知识,从实践项目中去完成对理论细节部分的理解和巩固。目前课程的理论、实践比例为1:2,减少理论教学,突出实践。

2.2基于项目小组的实践教学

在实际的网络工程和综合布线工程中,项目的实施都不是一个人完成的,任何项目工程都必须与他人分工协作才能实现。小组作为一个整体,需共同应对出现的问题,合理的安排组员间的分工,并及时对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项目小组的教学方式除了可以训练学生的工程施工技能,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沟通、协作的能力。

2.3贴近实际工程的实践教学,加强职业素养训练

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适应和满足综合布线工程施工的要求。因此,学生在综合布线实践过程中,应按照实际工程的要求来进行,从细节抓起,从最基本的职业技能素养人手。例如:在项目小组进行项目实施前,应首先认真阅读并小组讨论实践内容和要求,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施工。线缆、线管等耗材和工具使用应进行登记记录,使用完毕之后应进行整理归位等等。只有按照实际工程的要求去完成实践项目,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的技能要求的学生。

2.4校企合作,企业工程师参与实践教学

学校在充分发展校内实训场所的同时,更需要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将市场上最新的技术引入学校,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企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实践教学中,也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企业工程师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有着更丰富的一线工程经验,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让企业工程师承担部分教学工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实际工程项目是如何进行设计和施工。

2.5注重平时、淡化记忆的考核方式

综合布线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熟练的工程施工技能,因此,在考核方式上应采取对学生平时工程施工技能水平和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考核为主。在理论考核上,可以采取开卷的形式进行,尽量淡化学生对理论的记忆,突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核。

3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布线人才市场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通过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进行综合布线方案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全面型人才,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综合布线工程项目实施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公儒.综合布线工程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郑少华.职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职业,2012(9):l63―164.

[3]李晶.工学结合下的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改革[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6):269,272.

布线实训总结范文5

一、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规范

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避免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穿戴的防护用品,是最普遍、最直接的防护手段,对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一定要宣讲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教育大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标准。作为维修电工,一定要穿好绝缘鞋,穿好保护服,并做到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

二、工具器材摆放要规范

职业技能训练是对学生全方位的训练,不仅在规范操作和设计工艺上,还包括实训工具、设备的摆放,材料、器件和加工余数的放置都要规范。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强调学生做到工具器材摆放规范。工具摆放要做到摆放整齐、取用方便。

三、工具使用要规范

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应定期检查、校验。在学生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按规范使用测电笔,使用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

一是在使用之前,首先检查试电笔里有无安全电阻,氖泡能否正常发光,再直观检查试电笔是否有损坏。

二是在使用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要用手触及测电笔尾端的金属部分,在明亮的光线下应特别注意确定测电笔的氖泡是否发光,如造成误判,将涉及人身安全。

同样,其他的电工工具使用也一样要记住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带电操作时,一定要检查工具的绝缘是否良好。

四、元器件安装要规范

学生在安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时,往往比较粗心大意,一些元器件的安装比较随意,带来了安全隐患。指导教师一定要再三强调元器件的安装规范,特别是涉及到人身安全的问题,一定要把隐患消除,如熔断器破损,要让学生更换新的,不能心存侥幸。

五、接线工艺要规范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装接进行板前明线布线的工艺要求是:

第一,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路并行导线按主电路、控制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紧贴敷设面。

第二,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

第三,布线应横平竖直,分布均匀。变换走向时应垂直转向。

第四,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第五,布线顺序一般以接触器为中心,由里向外,由低至高,按先控制电路,后主电路的顺序进行,以不妨碍后续布线为原则。

第六,在每根导线的两端套上编码套管。

第七,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要求接触良好,不得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

第八,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应保持一致。

第九,一个元器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多于两根,每节接线端子板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

电拖装板过程是训练学生接线工艺的过程,要求学生要按照规范进行接线。指导教师要按照标准要求学生规范接线工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六、通电试车前检查要规范

学生在装接完成后,指导教师要强调学生做好通电试车前的自查,学会规范自查。

一是按电路图或接线图从电源端开始,逐段核对接线及接线端子处线号是否正确,有无漏接、错接之处。检查导线接点是否符合要求,压接是否牢固。同时注意接点接触应良好,以避免带负载运转时产生闪弧现象。

二是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通断情况。检查时,应选用倍率适当的电阻挡,并进行校零,以防发生短路事故。以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为例,对控制电路的检查,可将万用表搭接在L1、L2两端,合上QF,观察万用表,阻值显示应为“∝”,如果阻值显示为零,则说明电路短路,应认真检查;按下启动按钮SB时,阻值显示应为接触器线圈的直流电阻值,如果阻值显示为零,则说明控制电路短路,如果阻值显示为“∝”,则说明控制电路开路,应认真检查控制电路;借助工具使接触器KM的动合触点闭合,观察万用表,阻值显示应为接触器线圈的直流电阻值,如果阻值显示为“∝”,则说明自锁回路开路,应认真检查自锁回路,如果阻值显示为零,则说明控制回路或主电路短路,应认真检查。

七、通电试车步骤要规范

布线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中职;电子实操;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在教育系统全面推开,掀起了新一轮的课题研究风潮,现代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改革的时代,教育模式、教育思想、电子教材等都在进行着全方位的改革,对于教学的目标要求提升到了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的层面上。广大的中职电子教师也在积极地探索教学的改革路子,但无论怎样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应是教学的主要渠道。所以教师进行恰当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应成为教育工作者们积极思考的问题。下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就电子实操课堂中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一番探索。

如何才能又快又好地设计出一个教学实操课堂呢?下面笔者就以制作“四人抢答器”课堂教学设计为例来谈一谈。

一、教什么?――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教学设计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首先要尊重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以及书本上有哪些可用的资源,如图片、资料等。然后是了解大纲,对大纲的要求、难易程度的把握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该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总而言之,就是对项目活动教学目标的确定。

例如,设计制作“四人抢答器”实操课堂中,该项目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五大基本技能,包括(1)认识电路;(2)元器件选择;(3)绘制安装布线图;(4)元器件检测与电路制作;(5)调试、排除故障的方法和技巧等。通过这五大技能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触发器的应用,学会根据电路原理图绘制电路安装连线图,并掌握抢答器电路的基本调试和测量方法。从以上分析中就很明确得出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即是学生的学习任务目标,这为师生们即将开始的教学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另外,在教学目标确立的基础上,除了要学生达到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当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沟通与合作技能、责任心与主动性技能、职业技能与问题解决技能、创新和革新技能等这些较为实用的社会技能。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记住自己的教学目标,并以项目的形式拟定教学活动及顺序。以制作“四人抢答器”为例,第一步,抛出基本问题:最优的知识竞赛抢答器应该具有哪些功能?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讨论。第二步,师生开展触发器相关知识的学习。第三步,学生对抢答器电路进行理论设计。第四步,抢答器设计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第五步,学生对所完成的电路进行分析与展示,等等。教师要想将教学目标设计得合理,教学活动进行得顺利,就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二、教给谁?――研究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真正贯彻和落实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首先对进行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如研究学生的专业基础,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学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源素质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与理解有一定的欠缺,但他们对于实际动手的技能会投入较大的热情,并且能通过努力有所收获。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教学相关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或添加。例如在制作“四人抢答器”课堂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理论知识薄弱的现状,教师可以选用视频或动画的形式来演示JK触发器的工作原理与电路功能。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让学生明白JK触发器(集成双JK触发器74LS112)的工作原理和该电路实现的功能特点,从而达到认识电路这一项基本技能。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的侧重点能让学生对实训内容充满信心和积极性。另外,对于绘制安装布线图这一基本技能,则要求教师先了解学生是否学习了DXP2004绘图软件或相关软件,对此软件掌握情况如何?如果学生能普遍掌握相关的绘图软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原理图到安装布线图的转换;如果学生没有任何相关的绘图知识,教师则可直接把安装布线图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顺利进入下一个步骤。

实现抢答器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电路制作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它既决定着抢答器的效果,也考验着学生的恒心与毅力。因此在这一占用课时较多的环节中,学生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对此,笔者采用了分组竞争、积分闯关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本环节共设置了三大难关,分别是插件关、焊接关和接线关,并对相应的环节设置相应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因为本实训采用的是万能板的电路制作,每一个环节都是有较大的自由设计与操作的空间,采用设关比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让教师及时跟踪学生的实操情况。

在研究学生时,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他们的兴趣,积极鼓动学生挖掘学习潜能,让学生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密切配合,乐于完成学习目标。

三、怎么教?――研究教法

在处理好教什么与教给谁两方面的问题后,下一步便是如何对课堂进行具体设计了。合理可行的项目构思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钻研教法主要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教学内容,二是针对学生。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编排。如何让学生尽快提起学习兴趣、很快地投入到思考当中?如何能最快地突破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实操技能?这些都是课堂设计中要涉及到的内容。笔者觉得在设计教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2)科学性原则;(3)趣味性原则;(4)成功性原则。对于电子专业技能的实训教学来说,实训效果最能反映出教学活动过程的成功与否,因此,教师所设计的实操内容要符合实际情况,切忌好高骛远。

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笔者主要采用了分项目教学的方式,如将每一个不同的知识点设置成可操作的项目,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规划设计。同样以制作“四人抢答器”为例,将实训步骤设计为:绘制布线图清点元器件元器件检测插装和焊接通电前检查通电调试和测量数据记录。让学生通过每一个步骤的训练达到相应技能的提高。如清点元器件,可以训练学生对元器件的选择技能;插装与焊接可以训练学生识图与电路制作技能;数据记录与通电测试可以加强学生对JK触发器的功能理解,提高分析、调试,排除故障的技能等。该制作属于电子实操数字电路中触发器章节里的内容,它充分体现了触发器的记忆与存储功能。由此可以延伸,在组合逻辑电路中可以编排“制作三人表决器”实训内容;在时序逻辑电路中可以编排“制作电子时钟”实训内容;在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中可以编排“双音报警器”实训内容;等等。总之,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位,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成功率高等原则。

其次是针对学生的课堂组织与管理。笔者采用了学生评价方案,主要分为过程性评价与成果展示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体现在实训评价表中,如下表:

其中包括出勤、实训过程表现、制作工艺、实训报告等内容。以制作“四人抢答器”为例,教师先预计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时间为10个课时,然后将实训目标分配到这10个课时中,教师对学生每次课中的具体表现作相应的记录,旨在跟踪学生的实训过程,掌控每位学生的实训情况,并针对具体表现作出具体的处理方案。对进度较慢的学生进行适量的辅导;对进度超前的学生进行适量的强度加大;给信心不足的学生加油打气,给表现优秀的学生予表扬。在教学中渗透着充满情感的德育教育,让师生感情愉快融洽。笔者还会以小组的形式,给定学生每个人和所在小组具体过程评价内容,让他们主动加强沟通与合作技能,促进实训的正常进行。

通过逐步分阶段目标的完成,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得到了一定的积累,成果展示成了学生实训作品完成的终极目标。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抢答器”效果,在作品展示上表现活跃,争先恐后去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通过展示会,大部分学生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对今后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此外,笔者还特意组织了班级相关的专业技能竞赛,把教学过程推向了。实践证明,该实训项目贴近生活,非常实用;较高的实训成功率也让学生对实操充满兴趣,更增强了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

在解决了“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三大问题后,实操课堂设计基本成形。另外,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学会对自己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每节课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要有反思,每星期对教学中的亮点和失误要有阶段性的总结,只有不断地总结和反思才能有所提高。

总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若能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将项目构思、学生评价等教育理念付诸于教学实践,相信一定能在实际教学中开拓出新的篇章。

(作者单位:东莞市轻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