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种植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产种植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1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0.前言

玉米,早熟禾科,是一年生谷类植物。其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雄花花序穗状顶生。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後成谷穗,玉米具粗大中轴,小穗成对纵列後发育成两排籽粒。谷穗外被多层变态叶,称作包皮,籽粒可食。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也很广。世界上整年每个月都有玉米成熟。中国的玉米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玉米用作饲料、食物和工业原料,在许多地区作为主要食物,但营养价值低於其他谷物,蛋白质含量也低,并缺乏菸草酸,若以玉米为主要食物则易患糙皮病。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1.提高玉米产量的种植技术

玉米是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要想使玉米增产,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是关键。我认为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1.1选择适当的玉米品种及合适的播种时机

选用优良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优良品种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对自然条件、生长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选用良种时必须根据品种的特点和适应范围,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做到因地制宜。播种前将种子摊在地上或席上5~6cm厚,连续晒2~3d即可,温度高时,切记将种子摊在水泥地、沥青地或金属板上,以免温度过高烫伤种子。为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播前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或用20%粉锈宁150~200g加水1.5~2.5kg,拌50kg种子,以防治丝黑穗病,也可用质量合格的玉米种衣剂直接拌种,可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减轻病虫危害,为苗齐、苗全打好基础。选择好了玉米的品种,还要掌握玉米的播种时机,由于干旱是制约玉米高产的关键,而春旱、伏旱、秋旱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核心,因此更要做到适时播种,春季多大风天气,土壤含水量低,蒸发量大,失墒快,因此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尽早播种,抓住现有墒情,抢墒播种,为充分利用春季反浆水,并使玉米需水高峰与降水高峰同步,以减轻旱灾的影响。一般情况下5cm地温稳定在10℃即可播种。

1.2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田间管理(育苗移栽,合理密植;施肥及病虫妨害等)

玉米播种完毕,在生长过程中,更加需要科学的管理。

首先,要在玉米播种的时候就要懂得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合理密植能够保证绝大多数的太阳光照射到玉米叶片而不是地上,能使玉米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玉米产量,一般情况下,在同等条件下,早熟矮秆、叶片上冲、株型紧凑的品种密度宜大,晚熟高秆、叶片平展的品种密度宜小;一般肥地种植宜密,薄地宜稀,水浇地宜密,旱地宜稀;玉米生育期长的宜稀,生育期短的宜密;地势较高,气温较低的宜密植,地势低,气温高的宜稀植,此外多风地区宜稀植。

其次,在玉米的生长管理过程中,要掌握玉米的施肥技术。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各异,因此在各个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也会不同,氮素是玉米一生吸收矿质最多的元素,其它依次为:钾、磷、钙、镁、硫。苗期由于植株小,生长慢,对养分吸收数量小,玉米苗期需肥占全生育期肥量的20%;拨节孕穗到抽穗开花期,玉米生长速度迅速加快,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齐头并进,吸收占全生育期的85%。开花授粉以后,吸收量下降,此阶段占总需肥量的13%。

此外,要重视基肥。玉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中要重视磷钾肥。施用种肥可以壮苗;若土壤肥力低,基肥不够或者没用基肥的方法,施用种肥效果明显,使用时采取条施或者穴施,注意要与种子隔开或者与土混合,防止烧苗。氮、磷、钾合理施肥是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玉米需氮量较多。幼苗期占2.1%,虽然需量较小,但作用很大,此期严重缺氮,将不形成果穗而造成空杆,轻度缺氮发生老苗现象,产量显著下降。拔节至抽雄开花的穗期占51.2%,此期氮不足,影响花粉发育不能正常授粉结实,百粒重下降。后期占46.7%,缺氮严重减产。玉米需磷比氮少得多,磷对根系发育、雌雄穗分化形成和改善玉米的色泽与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幼苗期占1.1%,缺磷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紫苗。前期缺磷后期难补,生长中期5-8片叶、需磷最多,占63.9%缺磷对子实的形成不利,后期需磷占35%,缺磷严重减产。玉米需钾时间早,吸收量也多,从苗期开始吸收钾肥,孕穗期吸收最多,开花期钾的积累达到高峰,后期减少,因此钾肥宜早施底肥。

病虫害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时刻威胁这玉米的生长发育,要及时发现玉米的病虫危害并及早进行防治,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圆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纹枯病、玉米锈病等。要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对症下药,以玉米大小斑病及圆斑病为例来说,玉米大斑病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可以采用以下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良种;(2)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3)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玉米小斑病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防治措施有:(1)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2)加强栽培管理 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3)药剂防治 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 50-75千克,隔 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玉米圆斑病病斑在叶片上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及防治:(1)加强检疫,应特别注意不从病区调种,并选用抗病品种。(2)药剂防治,可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重点喷洒果穗。每亩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75公斤喷雾,一般连喷2次,间隔7-10天。

1.3适时收获

最后一个环节便是玉米的收获阶段,收获过早,过晚都会大大减少玉米的产量。一般情况下,玉米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有光泽时便可进行收获收获。

2.结语

本文通过对玉米的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导农民耕作,已达到促进增产丰收的目的。

推广新技术,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农民生产,不仅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很好的促进了新农村的健康发展。对农业、农民、农村等各方面均有积极意义。 [科]

【参考文献】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2

关键词:花生 高产 种植

一、选用优良品种,搞好播前准备

俗语说“好种出好苗,好苗夺高产”,选用优良品种是夺取花生高产的关键措施。海花一号及鲁花一号花多针多,抗逆能力强,增产潜力大。早中熟品种中花5号果型大、品质优。中花7号果型中、食味品质好,适宜食用或加工食品。中花6号抗连作引起的青枯病。种植户在选择品种时,应详细了解各品种的特性,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及生产计划,加以正确选择。播种前剔除霉烂、变色、已发芽的种子用温水浸种和25%多菌灵拌种消毒。有了良种, 还要搞好造墒,保证足墒下种,以确保一播全苗,并为花生整个生育过程的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用麦麸8kg与呋喃丹1.5kg拌成毒饵施入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

二、适期早播,合理密植

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是高产的关键因素。在适宜播种期内,播种越早,生育期越长,籽粒越饱满,产量就越高。因此,尽量不要拖延播种期, 要抢时抢墒播种,一般表层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即可播种。还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掌握合理密植这一关键技术环节,通常中早熟中籽粒花生每亩20000~22000株左右,中熟大粒花生每亩应在18000株左右。

三、加强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花生出苗后及时查苗,对明显缺苗的田块要及时补苗,达到苗全、齐、匀、壮。花针期要及时查防害虫, 确保植株生长稳健。花针下扎前,进行中耕或中耕培土2~3次, 用手压分枝,让其早点接触地面,以利于花针早点入土,提高有效果数,增加产量。

2.合理追肥

钙是花生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 除了追施草木灰和二铵外,还要追施一定量的钙肥。钙肥不仅能提高花生的光合强度, 加速光合物的积累运转与分配,同时还可以促进荚果充实饱满,提高花生单产。在结荚饱果期,可根据实际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及绿风95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籽粒的形成。如果长势过旺,可及时喷缩节胺1 000倍液或B9来控棵促果。

3.科学灌溉

花生具有“地干不扎针,地湿不鼓粒”和“喜涝天,不喜涝地” 的特点,所以要满足花生生长的需求,保证花生正常发育, 获得高产,就必须做到旱灌涝排。

四、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

褐斑病病斑较大,呈暗褐色圆形,外缘有黄色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比褐斑病小,呈黑褐色圆形,周围无黄色晕圈。可选用抗病品种,和合理轮作,来减少褐斑病、黑斑病的发生。发病初期可喷洒7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每隔15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

2.花生锈病

花生锈病最先在底叶开始发生,叶片产生小形黄色疱斑,周围有黄色的窄晕圈,表皮开裂后会散出铁锈色粉沫,发病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脱落。发病初期可用25%粉宁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全田喷雾。

3.茎腐病

苗期子叶呈干腐状黑褐色,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水浸状黄褐色病斑,最后腐烂成黑褐色。后期发病,先在主侧枝处或茎基部生水浸状黄褐色病斑后为黑褐色,植株地上部分萎蔫枯死。合理轮作,精选种子,对种子进行消毒可有效预防茎腐病的发生

4.根腐病

发病植株较矮,茎基部呈黄褐色水浸状,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发病初期可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全田喷雾。

5.蚜虫

蚜虫不仅吸食花生汁液,还会传播病毒。因此应及早清除田间周围杂草,减少蚜虫来源。在发生早期(窝子蜜期),可局部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6.地老虎和蛴螬

地老虎和蛴螬是目前影响花生产量的最主要的虫害,不仅危害严重而且危害期长,常造成缺苗断垄现象。因其常在地下活动,隐蔽性很强,防治困难,所以需要多种措施结合来综合防治。

首先,要合理轮作,尽量在前茬是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的地块种植。其次,可在秋季深翻土壤,使其被鸟雀啄食或曝晒而死,减少虫源。也可在播前整地时,每公顷用3%甲拌磷颗粒剂22.5~30公斤或3%颗粒剂呋喃丹22.5~30公斤均匀撒施于田面,浅翻入土;或将杀虫剂拌入有机肥内做基肥使用。在害虫孵化盛期和幼龄期可用50%辛硫磷或9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也可用辛硫磷颗粒剂加细土撒在花生根际。

五、适时收获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3

关键词:品种;地块;施肥

1 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好玉米优良品种,是秋季产量增收的关键问题。再好的种植方法,如果种子不好,也不行,所以农民一定要对种子的选择引起高度重视。好的种子要品质好,抗病能力强,发芽率高,单株生产能力强,增产潜力大。所以在选择种子时,要选择雄穗分支少的品种。要选择穗位在1.1 m以下的品种,低穗位品种重心低,不易倒伏;要选择果穗均匀的品种,有的品种边行优势明显,地头玉米果穗大,地中间果穗小,甚至有花粒、缺行等结实不好的情况,要想客观评价一个品种,必须走到地中间看果穗是否均匀,只有田间果穗均匀的品种才能高产、稳产。

2 选好地块

不是每一块地都适合高产,也不是每一块地都适扣地膜。如严重不平、多年杂草丛生、盐碱化较重以及旱沙地、漏水严重的地块都不适合扣地膜。要选择积温低,土层厚,保水性好,灌溉方便的地块进行扣膜,提高单位产量,以期提高经济效益。

3 精细整地

扣地膜的地,一定在松土前把茬子打掉,并要进行深松土,大约20 cm以下,深松后用磙子压平,如有大的土块再进行滚压。经过深松的土壤,可使玉米扎根能力强,肥力吸收好,提高玉米营养成分的利用。

4 提前早播

地膜玉米早出苗就得早播种,但也不能过早,一般可选择五一前后播种,如是第三积温带要推迟时日,早播可以提高玉米营养物质的积累,可提高抗病、抗旱能力,使玉米取得高产。

5 一次保全苗

要想高产,就要播种出芽好,种粒饱满的种子,确保一次出全苗。可采用膜上穴播的方法,株行距固定,播种深度以为5 cm为宜。也可提前十天,先覆膜,待地温提高时再行播种。如果播后发现缺株少苗,可在缺株的临近株穴,留双株来补足密度,但如果出苗率不足一半,建议毁种重播。

6 合理施肥

如果要达到亩产吨粮,就要施足肥,供给幼苗育足的养分,促进苗期生长,增强对干旱、低温、病害等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亩施肥量50~100 kg,种肥包括少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底肥40 kg,追肥10~20 kg,可以用尿素10~15 kg,可以用复合肥10 kg加尿素5 kg。为了不使土壤板结,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可以适量使用农家肥。尿素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在施用尿素时一定要施于土壤中,这样才能被作物吸收和利用。如果地表撒施,会在土壤表面上分解形成游离氨,部分挥发损失。如追肥量大时,其挥发的氨还会熏伤作物的茎叶。如尿素追施后立即浇水,会使肥效降低。所以使用尿素做玉米追肥时,应在玉米孕穗时,开沟条施或穴施,深度为10 cm左右,施后应覆土紧实,夏天2~3 d后浇水效果最好。

7 合理灌溉

玉米抗旱能力强。苗期、拔节期对水的要求不高,只要浇足水,苗出齐即可。不能浇水太多,大水漫灌会造成出苗慢、苗发黄,严重时还会造成缺苗。特别是播种深的地块,更要控制浇水量。但出穗到成熟期,一定要保证水份充足,这时就要适当采用喷灌、滴灌漫灌等方法,保证玉米籽粒丰满。

8 合理密度

通过多年观察,许多农民朋友在种植玉米时,为了提高产量,加大玉米植株密度,有的达每亩6000株。密度大会使玉米抗倒伏能力下降,会使土壤肥力和光能浪费,最终结果造成减产而不是增产。玉米合理的密度应为3000~4000株/亩。如果是稀植大穗型的品种一般建议密度3000株/亩左右,如密植型品种密度在4000株/亩。

9 促进矮化

因为地膜玉米的生长环境好,株型高大,会出现倒伏现象,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要使用生物调节剂,促进玉米植株矮化,使玉米根系粗壮,穗位下降,结大穗,籽粒饱满。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4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玉米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当中的主要研究对象。玉米种植技术的更新,玉米产量的提高对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只有在玉米的产量提高之后,才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也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有力保证。

1 超高产玉米种植的重要意义

玉米具有高产、易活以及抗病虫害能力强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玉米众多优点的集合使得现在很多的农民都选择种植玉米,因为玉米的种植给了农民十分广阔的选择空间,给了农民种植的欲望。另外,玉米在进行收获之后留下的秸秆还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玉米收获之后,一部分可以用来满足当地农民的生活需求,一部分可以售出作为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此外,玉米还是很多工业产品的原材料,比如说食品以及酿酒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大力的发展玉米的种植技术,提高玉米的种植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超高产玉米在种植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每一种植物在自然的生长过程当中都具有着一定的规律,人类在进行农作物种植之前都需要对这个规律进行了解和掌握。人类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时候都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当地的环境因素以及土壤状况因素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考虑,然后根据农作物自然生长过程当中的规律,对农作物的种植技术进行一定的改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于玉米这种农作物来说,具有下几个特点:

2.1 从生长的温度上看,玉米比较适合生长在气候比较温和的地区。玉米的种子只有在环境温度处于二十五摄氏度到三十摄氏度的范围内的时候才能够正常的发芽。并且玉米在进入正常的生长阶段之后,环境当中的温度尽可能的不要低于十八摄氏度,否则会影响到玉米的正常生长。在玉米开花结果阶段,气温需要达到二十六摄氏度左右的时候才能够满足玉米授粉对于温度的要求。当玉米进入到灌浆期以及果实成熟期的时候,需要将环境当中的温度控制在二十摄氏度到二十四摄氏度之间。如果在灌浆期以及果实成熟期的时候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就会影响到玉米之中淀粉酶的正常运行,这样就会造成玉米的果实不饱满,出现很多的颗粒干瘪。

2.2 玉米对于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即使是一些地区的粘土以及黄土高原之中的沙土都能够很好的满足玉米的生长要求。但是,通过一定的实验数据表明,玉米比较适宜的在PH值六点五到七范围之内的土壤当中生长,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条件都能很好的满足其生长需求。

2.3 玉米在生长过程当中需要的矿物质元素,任何一种土壤当中含有的矿物质元素都不是圆满的,这也就意味着,当一种土壤当中缺乏一种矿物元素的时候就只能够通过施加肥料的方式来满足农作物对于这种矿物元素的需求。通过相关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如果将玉米的产量控制在每平方米土地的产量在一千千克左右的话,那么土壤就需要为玉米提供大约十三千克的硫酸钾、三十一千克左右的硫酸钙、五十千克左右的硝铵以及三十三千克左右的尿素。再就是还需要一些其他种类的矿物元素,比如氮元素,也是十分重要的。

3 特高产玉米在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

3.1 玉米的选种

由于玉米的种植历史已经很久,在这个漫长的种植过程当中,玉米的种类已经出现了很多,完全可以说玉米的种类是十分复杂的。最常见的几种玉米品种主要有甜玉米、糯玉米、高油玉米以及蛋白质玉米和紫玉米等等,为了更好的提高玉米的产量,我们在进行玉米品种的选择时需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选择一个适合当地实际条件的高产、高收益、易成活的品种。同时还需要考虑的就是当地农民的种植技术以及管理技术。对于技术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可以尽量的选取一些种植技术要求不高,产量又比较高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3.2 种子的处理

选好玉米的种子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对玉米的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首先就是将玉米种子通过适当的阳光晒晾,促进玉米种子内活性酶的活动,能够很好的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然后就是对玉米种子进行浸泡,浸泡的时候分为清水浸泡以及药水浸泡。清水浸泡单纯的就是为了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药水浸泡则是能够在很大的几率上降低种子自身所携带的病菌。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5

一、高产栽培法

1、选种

选择适应当地生长、在有效生育期不贪青、株高90~110cm、分蘖率高、秆强不倒、抗病性强、不早衰、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中晚熟品种。如龙粳19、垦稻18等。

2、育苗

秧盘育苗时,把用水稻壮秧剂(15kg/袋)配制的营养土撒放在秧盘里用平板刮匀、刮平,去除多余细土,用播种器适量播种。播种后覆0.5~0.7cm厚营养土,用微喷浇透水,待苗床没有积水时。每40m2苗床用1支丁扑乳油灭草剂封闭灭草。秧苗一叶期控制温度在25~32℃,秧苗二叶期在25~28℃,秧苗三叶期在20~25℃开始通风炼苗,在离地面60cm高的挡风膜上部放风控温,随时观察苗床的干湿度和棚内温度,防止秧苗青枯病、立枯病的发生。发现病情及时喷施立枯净等农药。

3、插秧

秧苗移栽当天,起苗前施入磷酸二铵100g/m2作移栽送嫁肥。此肥不可早施.过早施用会产生肥害。机械插秧规格为26cm×13cm、30cm×10cm,机械插秧株行距保持整齐一致确保24万~28万穴/hm2,为水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在旋耕整地前施入水田基肥,通过旋耕搅拌,达到全程施肥、深层施肥目的。

4、水肥管理

灌溉方法以浅水为主,增温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同时根据水稻各个时期的生理生态要求,采取晒田、间歇灌溉和深水灌溉相结合的方法,调节和促控水稻生长发育。立秋后,田间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浅水增温,晚上深水保温,增强根系活力,加快生育进程,实现安全成熟。

二、病虫害防治

1、水稻纹枯病

氮过量、密植、灌水过多均易导致纹枯病严重发生。一般以分蘖盛、末期至抽穗期发病为盛,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更烈,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危害穗部和深入到茎秆内部。水稻纹枯病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药剂防治。

(1)栽培防病。以肥水管理为中心,肥料应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

(2)药剂防治。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或过迟(抽穗期以后)。药剂选择:5%井冈霉素水剂2250mL/hm2或12.5%纹霉清水剂1500~3000mL/hm2。或20%纹霉清悬浮剂900~1500mL/hm2,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0~hm2,对水750~1050kg/hm2喷雾。

2、水稻稻瘟病

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1)科学田间管理。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肥。巧施穗肥,适时晒田。

(2)种子处理。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浸种48h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48~72h,直接催芽,或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h。洗净后催芽。

(3)药剂防治。叶瘟应在发病初期(病叶率3%时1喷药保护。穗瘟在抽穗初期喷药保护,以后视天气情况决定喷药次数。药剂选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40%富士1号1500z4hm2,或40%克瘟散乳油2250~3000g/hm2。

3、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分为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螟虫危害严重时可造成白穗。防治方法:用15%雷钻乳油1350toldhm2,或13.5%钻心炮乳油1350mL/hm2,或13.5%伐克乳油1350mL/hm2,或13.5%决斗乳油750mL/hm2。或10%金佛乳油600mL/hm2,或辛乳油1350mUhm2对水900kg/hm2喷雾。

(1)二化螟。应在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防治。

(2)三化螟。第1次用药在水稻大肚期(破口期前3d)防治。7d之后可再用1次。

(3)稻纵卷叶螟。江宁区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条件适宜,发生危害的程度就重。在新的小虫苞出现时施药防治,水量要足,喷雾均匀。

三、收获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6

整好地、保住墒,这是农民在经年累月的劳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整地是保全苗的关键。在准备种植玉米的地块,整地以深松为主体,可采取翻、松、耙、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地。一般地块的深松需要达到35cm以上,每隔三年最好深松一次。在此基础上,进行浅翻或耙茬起垄,肥料要深施,起垄后镇压达播种状态。一般要求顶浆起垄后及时镇压,这样处理后的地垄有利于保墒。

2施肥

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肥料效应,通过土壤检测确定相应的肥料品种、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按照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底肥与追肥结合的原则,实行平衡施肥。施肥原则为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巧施粒肥。施用的有机肥料以腐熟农家肥为宜。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玉米底肥施用量一般为施农家肥15.0~22.5 t/hm2,无机肥使用氮磷钾比例以3∶1∶3为宜,应施48%尿素750 kg/hm2、45%硫酸钾复合肥30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或玉米专用复合肥750 kg/hm2。追肥可根据玉米生长情况适当追施。玉米齐苗后,视苗情长势而定。5~6叶时,结合间苗、锄草,拔节肥施尿素150~300 kg/hm2;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重施攻穗肥,施尿素300 kg/hm2。抽雄期,酌情巧施粒肥,施尿素75~150 kg/hm2。施底肥采取穴施或条施,要求深施匀施,先施有机肥,后施化肥(不接触种子或幼苗),然后覆土。追肥采用穴施,距植株5 cm左右开穴,施肥后及时覆土。有条件的可采用配方施肥。

3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3.1选种

目前适合当地种植优质、丰产、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根据东北的气候特征和土壤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避免盲目乱引,严防越区种植。

3.2种子处理

播前5-7d要进行晒种,大约需要晒种2-3d,晒种的目的有两点,首先是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其次是增强种皮透性。同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选种,去掉小粒、秕粒、残粒、杂质等。为防止地下病虫害,在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在地下害虫重的地块,选用20%的呋喃福种衣剂,精确用药,一般按药种比例为1:50进行种子包衣。在地下害虫重,玉米丝黑穗病也重的地块,则应采用另一种农药,按种子质量的0.4%用立克秀湿拌种剂,随种肥按每亩用甲拌磷颗粒剂2-3kg标准播种下地。

4播种质量要高

4.1适期早播:当土壤5厘米处地温稳定通过6-8℃,土壤耕层含水还在20%左右,即可开犁播种。最佳播种期要随行季土壤墒情适当调整,干旱年提前3-5天,多雨年份推迟5-7天,以确保全苗。采用气吸式精播机垄上精量点播,一般情况下,播种与施肥作业一次完成,种子和肥料间距应保持在侧5cm深3cm。

4.2镇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播种,播后都要进行镇压。镇压时间与镇压器种类的选择与土壤墒情有密切的关系,当土壤墒情较差时,应及时采用重一点的镇压器;土壤墒情较好时,应及时采用轻一点的镇压器。

5田间管理

生产中如遇特殊情况缺苗断垄严重,要及时补苗。玉米顶土出苗后,需及时查苗,发现缺苗严重,应立即进行补苗,采取移栽补苗或催芽补种的方法。移栽时从田间选取稍大一些幼苗,用移苗器带土移栽,移栽后立即浇水,保证成活率。间苗在3~4叶时进行,定苗在5~6叶展开时完成,拔除小株、弱株、病株、混杂株,留下健壮植株。定苗时不要求等株距留苗,个别缺苗地方可在在定苗时就近留双株进行补偿,必须保证留下的玉米植株均匀一致。为了减少劳动用工,间苗、定苗可一次完成。玉米根系对土壤空气反应敏感,通过中耕保持土壤疏松,利于夏玉米生长发育。一般中耕2次,定苗时锄1次,10叶展时锄1次,人工锄地。用除草剂在玉米播种后进行封闭处理的田块或秸秆覆盖的玉米田,可在拔节后到10叶展时进行1次中耕松土。

6病虫害防治

防治丝黑穗病,除选用抗病品种外,还可采用种子包衣剂+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以种衣重量的0.2%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50%的辛硫磷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750~1 500 mL/hm2,对水7.5 L,拌600~750 kg炒熟的玉米小渣子制成毒谷,随肥撒施播种沟内,防治效果非常好。防治粘虫,6月上旬在粘虫3龄前,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速杀丁800~1 000倍液,或马氰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雾,也可用草把插在田间诱蛾产卵,集中消灭。防治玉米螟,在6月中下旬第1次放赤眼蜂,放18.0万~19.5万头/hm2,1周后再放第2次,放10.5万~12.0万头/hm2。每次分3~4点,将蜂卡别在玉米植株中部叶片背面,以免受雨水冲刷和阳光直射[4]。别蜂卡要用牙签,不要用大头针,以免产生不必要的伤害。防治效果为70%。在玉米心叶末期,在玉米大喇叭口内投放30%辛硫磷颗粒剂3.75 kg/hm2,或2%呋喃丹颗粒剂3 kg/hm2,防治效果也较为理想,可达85%。在成虫羽化初期,21:00至次日4:00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玉米蚜虫严重影响玉米花粉散出和玉米正常授粉,形成秃尖、中部少粒等现象。因此,当田间蚜量超过2万~3万头/百株时应及时撒5%甲拌磷颗粒30.0~37.5 kg/hm2对细沙进行熏蒸。

7适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