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字故事;教学
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其逻辑性与抽象性更强,同时,数学学科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以及从事研究工作的基础性学科与工具性学科,无论在哪一教学阶段,数学学科教学都非常重要。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困难,许多教师在没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之下,无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下降。而数字故事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晦涩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学生积极性得到调动,学习效率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字故事的意义
(一)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点,大多是数学基础概念知识,在这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无法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深入认识,也就无法对数学概念的真谛进行真正理解。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教学初期只能通过概念以及课上例题讲解,使学生依葫芦画瓢做出简单的题目,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数学教学内容以及问题设计加深,致使许多学生对知识点以及数学概念理解困难。同时,由于数学课本中一些内容稍显枯燥,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将数学故事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引入小学生通常都比较喜欢的《西游记》,对故事情节进行编排,将孙悟空的形象通过动画以及视频、图片的方式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表现,将使小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视野得到扩展,学习兴趣也相应得到了提升。
(二)提升学习效率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吸引学生注意力,往往会通过对书本上插画进行讲解以及黑板板书形式,但是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并不能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部分教师使用各种题目练习增强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对抽象概念进行简单讲解,希望通过与概念相关的练习题目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最终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并学会自主运用,这种题海战术的运用,使许多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思路停留在不停的做题、解题过程中,对知识点并没有进行深入理解,数学学习兴趣也不断下降。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字故事教学,则可以使枯燥的数学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趣的小故事设计更能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对故事的发展与其中的知识点抱有浓厚的兴趣,对知识点的理解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改变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不断的习题练习理解知识点的教学模式,而是先帮助小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再通过做题进行巩固,如此一来,既节约了教学时间,也使课堂教学不再枯燥单调,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字故事的运用
(一)以数字故事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最好动力,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效率也就难以得到提升,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以数字故事为引导,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数字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题中引入数字故事《高斯的故事》,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多动脑,寻找解题的规律与方法。在高斯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提出了一道数学问题“1+2+3+......+100=?”,班上其它的小朋友都觉得问题太难了,没有办法计算出来,而高斯大胆的举起手,告诉老师他算出来了。数学老师非常惊讶,让高斯讲一讲他是如何计算出来的,高斯回答:通过面上的问题我发现1+100=101,2+99=101、也就是说按顺序将50前面的数与后面的数相加,都能得到101,最后50+51=101,由此,可以得到这道计算题的答案是50×101=5050。对于高斯的回答,老师感到非常的欣喜,觉得高斯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通过0521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类似数字故事的引入,学生紧跟故事的发展,在故事的最后理解到学习数学应当多开动脑筋,大胆思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利用数字故事创造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生活经历有限,数学课程设计应尽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已有生活体验与理解能力,才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对知识点进行理解与探索,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应尽量生活化,使学生易于接受,才能在掌握知识同时学会运用知识,使新的知识得到迁移。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小学生创造一个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况,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数字故事本身以多媒体为依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声音或者动画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可以将本课时教学内容以教师想创造的情境完整展现在学生面前,还原故事真实性,同时吸引学生眼球。例如在进行十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的数字故事,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减法的概念。“小明帮妈妈去水果店买了六个苹果,在回家的路上,袋子破了,掉出了一个苹果,被小红捡去了,那么小明回到家后,袋子里面还剩下几个苹果?在此上,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回答:“五个”,教师又问提出问题:“为什么是五个”,学生回答的内容多种多样,但是都知道少了一个苹果。这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6-1=5的算式,边写还边讲解“-”“=”代表什么,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一知识点。
(三)借助数字故事,化解教学重点与难点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将数学重点与难点融入数字故事中,引导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既品味出故事的寓意,又将对数学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理解,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进行平均分知识教学时,许多小学生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可能难以理解,要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引入《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数字故事进行教学设计:白雪公主到森林里采摘了7个苹果,回到家后,将苹果平均分给七个小矮人,每位小矮人可以分得1个苹果。教师在此处可以假设,如果白雪公主采到14苹果,每位小矮人可以分得几个苹果?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入,教师可以继续提出:如果采摘了15个、16个苹果,应该如何进行分配?学生带着疑问结合数字故事进行理解分析及验证,可以加深学生对分数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在后续教学中,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学生将很快找到解答的思路,提升学习效率。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应顺应时展形式,不断发掘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通过在教学中引入生动、易懂、有趣的数字故事,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浅显易懂,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提升学习主动性,进而实现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贺华.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16,27:83.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童话故事;课堂教学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制能力很差,再加上小学数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枯燥,题型也很单调,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很难得到提高。如果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演绎成生动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上都像听童话故事一样,不但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一、用童话故事导入教学
小学生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数学教师采用形象多样、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引入教学,能够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加减混合”一课的导入,笔者编了这样一段《西游记》中的童话故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天,孙悟空从山上摘了许多桃子,猪八戒一看有桃子吃,口水瞬时流了一地。孙悟空逗猪八戒说:“八戒,你看,我左手拿了4个青桃,右手拿了5个红桃,给师父吃了2个红桃,如果你能猜对我手上现在总共还有几个桃,我就给你吃。”然后请学生也帮猪八戒算算,孙悟空手里还剩下几个桃。学生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他们有的用数手指的方法,有的用画画的方法,有的用摆小棍的方法,总之是用到了他们能想到的各种方法进行探究。最后,学生都得出了正确答案,孙悟空手里还有7个桃。接着,笔者和学生一起分析他们计算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教他们学会运用加减混合进行具体的计算,既方便又准确。
二、在童话故事中学习
小学生已经知道了不少童话故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对这些童话故事进行简单的修改,将数学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进行学习。
例如:坐井观天的故事,学生应该都听说过。青蛙坐在井里,以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告诉它:“天无边无际,大得很!”青蛙不信,继续坐在井里。不久,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井里,青蛙过来和蜗牛打招呼,告诉它可以互相作伴。蜗牛告诉青蛙,井外的世界很大很美,井底又黑又冷,它一定要爬出去。青蛙半信半疑道:“这井有12米深,你背负着这么沉重的壳,能爬上去吗?”蜗牛坚定地点了点头,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傍晚时分,蜗牛终于爬了4米,它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后天傍晚就能爬上去了。”蜗牛太累了,便决定休息一会儿。但醒来后,蜗牛发现竟然从井壁上滑下了2米。无奈之下,蜗牛只好咬紧牙关又开始往上爬。傍晚时分,蜗牛又往上爬了4米,可是到了晚上睡觉时又滑下了2米。就这样,爬上去滑下来,再爬上去再滑下来,再爬上去……最后,坚持不懈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受蜗牛的影响,青蛙最后也跟着跳出了井底,看到了井外面的美丽世界。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特别兴奋和激动,笔者适时提问:“请同学们算算,蜗牛爬上井台总共用了几天时间?”学生都认真计算着蜗牛到底用了几天爬出井。
三、用童话故事化解教学重难点
因为童话故事具有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便于理解等特点,所以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难点融入到童话故事中,让学生在听童话故事的同时,细细品味其中的寓意,这样等故事讲完,教学的重难点也差不多已经被化解。
例如:讲到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一概念,很多学生很难理解。笔者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进行讲解:白雪公主有7个苹果,她把其中的3个苹果分别平均分成了3份、6份和9份,让七个小矮人分别取其中2份、4份、6份。话音刚落,很多学生都产生了疑问:“白雪公主平时都是很公平公正的,这次怎么偏心了呢?”笔者积极引导:“请学生思考白雪公主的分配平均吗?为什么要这样分?”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开始进行比较、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原来白雪公主还是正直和公正的,小矮人拿到的苹果是一样多的,只是表现出来的方式不一样。这样学生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
四、让学生自己演绎童话故事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不少图片,这些图片不但包含了一定的数字信息,而且还包含一定的情节,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图片编成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然后到班上进行讲述。这样做的作用有五点:一是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图片中提供的数字信息,加深印象;二是可以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可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在讲述或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眼、耳、鼻、口等多处感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用童话故事演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去了解数学,领悟数学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赏识教育;鼓励;素质教育
自己的行为或者语言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赏识是人性中的一项基本需求。基于这一特点,赏识鼓励教育在当前教育界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就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情况而言,赏识鼓励教育的实施还处于一个基础层面。因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数学教学中对此进行了研究,颇有感触。
一、利用赏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让学习氛围更融洽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强、不像文科科目只要懂得勤劳、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学科。对于刚接触数学科目的小学生来说,一味地强制灌输知识给他们是不可取的。我认为在课堂上构建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们鼓励与赏识是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之一。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恰当的表扬,对于学习成绩不见进步的学生不是进行严格的批评,而是以鼓励为主。让他们幼小的心灵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能在失败中感受到帮助,从而让他们的自信心更强,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日俱增。班里有一名学生数学成绩一直很差,上课经常开小差,课后作业也是抄写其他同学的来应付“交差”。为了能激起他学习数学的兴趣,我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我了解到,是因为他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是读数学的料。我对他做了很大的思想工作。很快,在一次教学中,他终于第一次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虽然回答得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我及时表扬了他,夸他是个勇敢大胆的好孩子,同学们也马上以热烈的掌声回应。终于,老师的赏识和同学们的鼓励让他重新找回了信心,让他由一个原本不爱听课的学生变成了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老师问题、作业按时认真完成的好学生。他渐渐地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数学成绩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充满赏识与鼓励的数学课堂氛围,不仅可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兴趣,学生之间也学会了互相欣赏,互相宽容。
二、利用赏识激励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其思维创新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一座蕴藏无限潜能的宝藏,潜能能发挥出多少关键在于教学者能给他们创造出多少机会让他们展示。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学会欣赏学生,给予学生肯定,不断地鼓励学生,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逐渐养成勤于动脑动手,敢于提出新建议,能够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任教的班里有个学生很聪明,但是一直数学成绩处于中下水平,更别说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从一开始就关注他,发现这个学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于是让他担任所在小组的数学学,每天负责该组的数学作业收发。他没有想到我会对他委以重任,于是在学习过程中用优秀学生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学生的数学作业变得工整起来,每次都按时完成,不用像以前一样要催三四次才慢吞吞的交上。课堂上认真的听讲,而且一有问题马上举手提问,在班级数学学结上我对他给予了及时的表扬,并鼓励他继续努力,他在表扬和鼓励中建立起了学习的自信心,学习上不仅数学成绩上升,其他学科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老师的鼓励和表扬给了他动力,也让他潜在的学习潜能发挥了出来。
此外,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也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进行合作和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或者是具备很强的分析能力,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去关注他们,发现他们,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正确的引导他们将自己的长处用到学习上,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在赏识鼓励中建立起学习自信心。
三、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实施赏识鼓励,贯彻褒贬结合的原则
随着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多样化,教育过程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种教学方式都有其利弊并存的特点。实施赏识鼓励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赏识的对象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家庭环境、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等等,切记不可采取一样的模式。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份身心发展小档案,以便于因材施教的实施赏识鼓励。比如一些学生性格开朗,适合公开表扬赏识,而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可以采取谈话鼓励的形式。对于优等生,要注意褒贬结合,鼓励他们发扬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中肯的给予一些批评性的建议,做到褒贬结合,对优等学生而言能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
综上所述,赏识鼓励教育好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因此,教学者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语言,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潜能,让每个孩子在人生的第一个学习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刘卫红 胡节.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2005(17)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4
教材分析
本课剪纸故事是融剪、刻、说为一体的剪纸课,表现内容为人物,表现形式是非对称性的独立纹样。剪纸故事要求学生大胆地直接剪出人物外形,用刀刻划出人物细节,并将剪、刻完成的人物形象经组合粘贴在一起编成故事说一说。剪纸故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剪纸的形式,表达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情和了解的故事,借以抒发内在蕴涵的情感,同时通过对剪纸这种独特形式的学习来和民族艺术更为贴近。
本课采用了大量的学生作业,都是学生课堂即兴所作,内容表现出儿童的生活和情感。对学生来说,更具有亲近感。这些剪纸人物造型大胆简练,对于美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也很具启示性。
教材中安排了制作步骤、小提示,可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教材中还呈现了一组人物所用的道具,学生在制作相关人物时可以用这些道具来搭配,借助于道具所体现的工具特点将有助于确认表现剪纸人物的身份。
学习屋中选用了民间剪纸作品《老鼠上灯台》。学习屋的内容旨在激发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兴趣,可让学生由此出发,在课后利用互联网及图书馆的资源,深入对剪纸艺术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思路
本课学习内容为剪纸人物,不但要剪出人物的造型,还要能在此基础上挑选合适的人物经组合构成新的画面并编辑成有趣的小故事。
本课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随意剪出人物的外形,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应该让学生抛开对称规则,依靠视觉平衡和对人物形态比例的基本了解,按自己的意愿剪,尽量做到自然、流畅。
人物内部挖剪也有较大难度,可改剪为刻,用刻刀加工细部,可获得剪刀无法比拟的优势。启发学生用刻刀(或裁纸刀)进行剪影的刻划,如刻出人物的五官、服装上的花纹图案等。学生可能首次使用刻刀,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刻纸小训练,如:在其他纸上练习刻画直线和弧线。让学生能了解和适应刻刀工具,做到刻得干净利落,随心所欲。并提醒学生使用刻刀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在剪刻出两三个人物后,让学生根据所剪刻人物的动态神情,将这些人物之间进行联想和组合构图,还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剪背景、道具,编成一个故事。组成故事画面,是人物剪纸的延伸。贴好后,对大家说一说这个故事,学生一般都饶有兴趣地用这种方法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也可让两个学生合作,将两人所剪的人物组合在一张画面上,再根据画面所构成的效果编故事,两人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个故事。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丰富了本课的学习内容。
在评价过程中,可对学生的剪纸人物作业和学生所编的故事进行双重评价,评价应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初始阶段、深入阶段和终结阶段,教师可对学生积极尝试剪制的学习热情加以肯定,表扬并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在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和个性,看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像和个性成分。
教学选择
本课所要使用的学具如剪刀、胶水、彩色纸等,比较容易准备。在条件较差的地方也可以选用单色纸完成作业,应予注意的是所剪作业用纸应与背景衬底用纸有一定的层次区分,以便画面形象变得鲜明饱满。
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教学时量限制,可以一人单独完成剪纸故事的作业,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由两个人共同完成一幅剪纸故事的作业,还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编制作业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建议
1.教师应提示学生随手剪的时候注意手随心动,心中应想着要表现的人物的动态和特征。可以从头,也可以从脚,或者是自己想开始的任何部位开始剪。
2.剪完人物外形之后再剪刻出人物的细节,例如:眼睛、发型、衣服的花纹等等。让学生尝试用刻刀,要使用垫板。教师示范刻刀的用法,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可以用对折后剪的方法,也可以用剪刀凿穿后剪的方法。
3.粘贴可以采用局部点粘,即在剪出人物的适当部位,涂少量胶水即可,但要注意贴得平整、洁净。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 (画面)
教师讲述故事,课件出示画面。
二、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L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文字草稿
三、讨论、演示分工合作过程
1. (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清三位同学来跟老师合作示范。
2.先分工再进行组合。 (学生讨论怎么分工)
3.教师示范剪刻步骤。
①随意剪出外形。
②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在这些民间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的细竹和花纹的处理?花纹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民间剪纸作品)中闽民间剪纸最常用的花纹就是锯齿纹和月牙纹。 (课件出示)
③组合粘贴。
准备粘贴了,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底纸上。
出示几个剪纸人物,你能给他们编个故事吗?
④添加道具。
故事“剪”完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完善的?——添加背景、道具等。 (课件出示剪纸道具)
教师在投影仪下示范剪出外形,
课件出示:游戏。
教师投影仪下示范刻出 花纹
课件出示:民间剪纸作品,并放大作品进行分析。
出示剪纸人物范图
课件出示:剪纸道具
四、欣赏:
剪纸故事作品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本组展示板L,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评述作品。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展示板展示作业
五、学生合作完成剪纸故事展示、总结
1.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5
1.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往往觉得枯燥乏味,课堂上一般是以图片或具体的事物形式展示,单词和句子反复出现易让学生乏味,呈现方式过于直白和单调,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而运用故事教学法,故事的情节则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a bag,a tape,a book这几个单词时,教师讲了潘多拉魔盒的故事,然后转化场景,让学生扮演神话中的众神,把魔盒里的内容换成课文中出现的文具,每个学生在魔盒中拿一种文具然后问:what’s this ?让学生用It’s a…的句型进行回答,并在黑板上写出这个单词,从魔盒里拿出的文具就奖励给那些回答的正确也写的正确的学生,这种寓故事于教学的方法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动口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求知欲。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很多老师都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很头痛,他们在课堂上不参与教学互动,更不开口说英语,课堂气氛就容易变得死气沉沉。在不同的故事角色扮演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文水平选择相应角色,进行英语口语的练习。通过故事教学法,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可以让内向的学生开口说英语,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心。例如,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3AUnit 6《colours》教学中,教师头戴灰太狼头饰 (brown),其他学生充当喜羊羊(red),沸羊羊(green),懒羊羊(white),暖羊羊(yellow)等,狼想吃羊,但羊羊们说我们回答错了颜色就要被灰太狼吃掉,老师扮演的灰太狼问:“What colour is it?”不同颜色的羊回答自己的颜色,喜羊羊答道:“It’s red”,懒羊羊答道:“It’s green”,它回答错了,应是It’s white,他就被吃掉,接着用What colour?提问,每个同学都能开口练习,同学们也在轻松的氛围下记住这些颜色和问句,而不是机械地背诵。
二、小学英语中故事教学的应用
1.故事教学在字母教学中的应用
三年级对学生要求掌握字母的听说读写技能,但字母怎样写,写在什么位置,这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难题。因此,有效地进行字母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例如,在教学生书写F和f时,F像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f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它是所有字母里个头最高的一个。融入故事进行字母教学,将字母的具体形态和位置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这样给以让学生记忆深刻,并对字母的记忆产生兴趣。
2.故事教学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用故事将一个个零散的单词串起来,可以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在学walking,jumping,running,swimming,flying时,将这几个单词串成一个小故事,On a sunny day ,a little pig was walking in the beautiful park ,he was so happy to sing :“walking walking walking .”Then he was jumping ,at that time ,he saw a tiger,he was so scared that he shouted :“running running running ” The tiger is running after the little pig . Is piggy back to the wall when there was a fairy turn the pig into a bird, the pig flew, and delighted to shout Flying, Flying, I 'm Flying. Now, the tiger cann’t fly, watching the bird fly away.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尝试着翻译,不仅区别了词汇的不同意思,而且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听说想中学习了词汇,提高了教学效率。
3.故事教学在句型教学中的应用
在讲解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这单元中的句型Would you like …?What about…?等句型进行扩展会话时,教师营造具体的氛围,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进而掌握句型,老师可以让学生模拟在外野餐,老师说:“Would you like an apple?”学生回答:“Yes, please./ No, thank you. ”apple也可用其他的事物替代,邀请朋友来品尝你的食物,以这样的形式展开,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就能真正掌握这些句型。
总之,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融入故事于教学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小学英语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探索学刊,2011(2).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范文6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本着“多学、常思考”的宗旨,本学期我除了经常阅读有关的专业资料和网络信息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并经常到有经验、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那里去听课。在学校组织的“三制”、“三课”中,我们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将学到的知识与经验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中来,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创建有效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了创建有效课堂,这学期我研究的小课题是:“如何创设有效数学情境的研究”,是想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他们真正体味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本着这一原则,我主动参加了我校组织的自愿上一节创新的课,在教学“抛硬币”一节时,我采用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情境中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来感知问题的可能性,在一系列的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中学、玩中学、大大的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的兴趣。并且在与同行们研讨时既能提高自身水平,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自主、创新、高效的教学效果。
三、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 ,本学期每位教师平均每人听课不少于20节,好的教学设计16篇,反思16篇,学习笔记10000字等。并且认真备课,作业批改仔细,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真正做到了课前有准备、课后有反思。
四、认真落实培优补差,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