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交流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土交流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土交流材料

国土交流材料范文1

近年来,省市积极创新工作理念,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保护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有效促进了绿色矿山建设。

严打非法采矿——遏制环境恶化

市位于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区域总面积623.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58.2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25.4%。本区矿产在种类上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已发现的矿种有煤、铁矾土、铝土矿、耐火粘土、高岭土、石灰岩、白云岩、方解石、水晶、铜等数十种,矿产地百余处。资源分布具有地域特点,铁矾土、铝土矿、耐火粘土、高岭土、石灰岩、白云岩、煤等矿产主要于北部中低山区,具有埋层浅,易开采的特点。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沿山村庄,人均耕地不足三分,过去,多数群众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从山上打材换钱,维持生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山区林木的管理,严禁毁坏林木,在此情况下,人们把目光转移到了采矿上来,尤其是从八十年代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也一路攀高,为沿山群众创造了“发家致富”的大好机遇。当地有段顺口留是这样说的“天天上山,金砖家搬;日日上山,快活如仙”。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形成了大人小孩齐上阵,男女老少同采矿的局面,由此造成了矿业开发秩序混乱,矿山植被遭到破坏,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问题,大量的非法采矿活动频频出现,禁而不止,重复反弹,成为矿管工作的一大顽症。

近年来,市不断加大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徐明新介绍,该市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持之以恒抓整顿规范,使矿业开发秩序从根本上得到了好转,目前,呈现出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为切实加强对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的领导,该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分管国土、安监、公安、环保、林业等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沿山乡镇政府为成员单位的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还定期不定期地听取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情况的专题汇报并进行研究决策。同时,频出重拳,实施集中整顿。每次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整治,都要进行广泛的动员和以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文件,明确目标任务,提出严格要求,确保取得实效。去年7月初召开的矿业秩序集中整顿活动工作会议,是该市历史上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一次会议。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主持会议,所有市政府副市长参加,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市长作动员讲话,参加会议的人员涵盖有关职能部门、沿山乡镇、行政村和矿山企业的负责人计18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自以来,该市就实施大规模的矿业秩序整顿达50余次,起到了强烈的遏制和震慑作用。第三,严格目标管理,每年都要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进行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对发生严重问题的单位,一律取消年度综合评先资格,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由于该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思路决定出路,措施决定成效,去年上半年,为进一步强化对非法采矿行为的打击力度,该市注重创新方式和方法,结合本市实际,利用3个月时间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长效机制的决定》,组建了矿山公安中队、市政府冶金管理办公室,核定编制,保障经费,明确职责,并实行了对举报非法采矿行为奖励制度等措施。同时,在市政府的财力支持下,去年以来投入资金70余万元,克服点多、线长、面广等困难,对非法矿硐实施了封堵计531余个,并以市政府名义 公告,将其作为公共设施予以保护,对擅自扒开者,按破坏公共设施罪依法惩处,此举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非法采矿。

国土部门作为矿业管理的主管部门,强化监管责无旁代。为此,近年来,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严格履行职责,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投入到矿管工作的资金就达100余万元。为了加大监管力度,经请示市政府批准,成立了西万、西向两个矿管站,主要职责就是对非法采矿进行制止和查处。并为他们购置了两辆新型北京吉普,专门用于矿山巡查,对非法采矿活动,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针对沿山群众受“靠山吃山”传统观念的影响,经常采取“你进我退,你打我逃,你追我跑,你疲”等游击战术,进行乱采乱挖活动,给矿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的实际,认真总结非法采矿的特点,创新方法和措施,积极探索矿管工作的有效途径,推出了加强矿管工作的“五定”方案。即:定区域,将所辖矿区进行划分,分组包片;定人员,将所分区域内的矿区划分到各矿管人员,责任到人;定硐数(沟数),要求各矿管责任人员对管辖区域内的硐址、数量以及露天开采点登记早册,制作备忘录,对自己责任区域内的情况必须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定职责,各矿管人员对辖区内的非法矿点要求做到3天巡查一次,做好巡查日记,发现非法采矿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立即制止,并逐级上报依法予以处理;定责任,矿管人员在日常动态巡查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履行职责,不得超期巡查,不得参与办矿,不得借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得推诿扯皮,不得隐报满报。“五定”方案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矿管工作的质量,对遏制“游击式”的非法采矿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安部门不仅积极参加市政府组织的整顿活动,而且,平时注重配合国土部门的非煤矿山监管,以来,共行政、刑事拘留非法采矿者30余人,有效弥补了国土部门在职能上的缺陷,为扭转矿业开发秩序的被动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池岭位于省与山西省交界处,是常平乡的一个自然村。今年以来,该所在对矿山巡查过程中,多次发现天池岭矿点有非法采矿活动。由于进入该区域必须经过山西省大口村,该所在打击该处非法采矿的过程中,非法采矿者听到风声后,立即携带采矿设施等转移到山西境内,躲避打击,伺机再采。该所将这一情况上报局里后,引起局领导高度重视,向山西省泽州县国土局去函协商实施联合执法,立即得到了相应。10月15日,泽州县国土资源局、晋庙铺镇政府、晋庙铺镇公安派出所和市国土资源局、常平国土资源所、西万国土资源所联合行动,对天池岭矿区进行集中打击。当天共出动执法车辆8辆,工作人员30余人,拆卸挖掘机一台,暂扣电瓶2个,液压管3根,液压缸1个,有力地震慑了非法采矿者。

该市常平乡山路平村和博爱县许湾村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地域之间互相交叉,当地老百姓俗称“插花地”。非法开采者利用这一特殊性,给执法人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当常平所来查时,他们就转移到博爱地界,而当博爱来管时,他们又转移到地界,给执法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因地域问题,市执法人员曾多次遭到欧打。这一带的开采管理也一直处于想管管不了的状况,非法采矿行为十分猖獗,矛盾突出。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市国土局与博爱县国土局经多次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建立责任共担机制,实行联合监管。7月28日,市常平国土所、乡政府、派出所及博爱县国土局监察大队、博爱县许良镇政府、派出所等负责人,一起来到该地段,并将山路平村和许湾村村两委叫到现场,指认地界。现场查看后,制定了详细的治理方案,要求要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一方接到举报或发现违法现象时,要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对方,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实施联合执法。这一做法为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7月31日夜晚11时30分,市常平国土所和博爱县监察大队同时接到群众举报,在该市常平乡山路平村和博爱县许湾村交界处有人在非法采矿。两个单位执法人员迅速出击,将4名非法采矿者堵到现场,并暂扣三轮车两辆及其它采挖工具八件。自联合执法以来,共查处非法采矿行为3起,乱挖乱采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实施治理项目——改善地质环境

10月16日上午10时30分,省市西万红土坡矿区,红绿黄三色旗迎风飘扬,氢气球牵挂着白色条幅标语在高高的天空中摇弌,巨大的彩虹门格外引人瞩目,往日寂静的山野笼罩在欢乐的氛围之中。“省级市西万红土坡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开工!”,随着市政府副市长董红倜的一声令下,礼炮冲天,鞭炮齐鸣,三辆大型铲车轰隆作响,开始作业,拉开了实施市西万红土坡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帷幕。

红土坡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区位于市西万镇西万村北。该矿区为露天开采,1958年起,经过38年的挖掘,对矿山地貌及地表植被破坏非常严重。粘土矿开采虽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也产生了大量的采矿坑、水土流失、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环境问题,诱发地质灾害和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地质灾害,所有这些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对矿区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关于建立矿山环境治理类项目库的通知》精神,于8月及时申报了市西万红土坡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2月被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立项。该项目投资300万元,治理面积约10万平方米,计划3月完工。

本次治理将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采用削坡、挖方、填方、废渣清理、挡土墙、土方调配、土地平整、经济林地、浇水养护等综合治理措施对破坏的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主要任务是:1、对治理区内的不稳定边坡进行削坡,削坡方量13552.6m3;土地整形挖方47374.2m3,填方91232.7m3。废渣清理30055.5m3。2、修筑挡土墙298.8m3,截排水沟865.9m;3、土地平整47886.75m2,植树9616棵;4、建立市矿山公司红土坡粘土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数据库。

据悉,同时开工的还有市神农山南坡采石场边坡治理项目。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神农山园区南坡采石场北邻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 交通专线―“云台大道”,南邻沁北工业规划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焦枝铁路的兴建,在北部山前1.2km长范围内开采石料,修筑铁路,造成山体千疮百孔,形成多处高陡险坡,严重破坏了地质地貌景观,并存在多处地质灾害隐患,对当地居民和游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严重影响着市的工业布局和投资环境。因此,市人民政府申请省财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专项资金260万元,对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神农山南坡采石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本次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采石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确保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道路交通畅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景区生态环境,维护旅游城市形象。项目主要任务是:(1)边坡工程治理:按照国家边坡治理规范要求,通过采用削坡16289.22m3、截排1422.62m、锚杆加固600m、挡土墙730m3等工程措施,达到边坡安全、稳定,满足生物防护工程的施工要求。(2)边坡生物防护(复绿):采用先进的边坡绿化技术对采石场边坡进行植被重建,喷播绿化面积10724.62m3,建立与周边景观协调一致的生态型边坡;(3)建设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神农山园区南坡采石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数据库。

建立健全机制——助推环境治理

为加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力度,解决矿主开发挣钱,政府治理买单的问题,市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缴纳”的原则,自去年起,对矿山开发企业实施收缴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目前已征收120余万元。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省实施〈矿产资源法〉办法》、《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等规定,该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是指采矿权人在开采矿产资源过程中及其在闭坑、停办、关闭矿山后为保护矿山自然生态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恢复植被等工作应缴纳的恢复治理资金。保证金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缴纳”的原则征收。凡在该市行政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的采矿权人必须履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义务,按规定标准缴纳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

国土交流材料范文2

1、会同水7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镇主要领导和涉及村社的书记、主任对水7厂供水主管网走线进行现场踏勘,根据设计要求和拆迁补偿平衡,最终确定主管网走线方案,并针对施工进场和后期维护对设计提出要求。

2、徐堰河保护项目初步方案交流,设计单位就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同时对下一阶段的设计内容进行了介绍,随后到现场根据方案情况和涉及到的重要节点进行了更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3、对大配套项目到安龙对大配套项目的相关资料和佐证材料进行整理和汇总,并根据情况及时向主要领导反馈了需要补充和完善的资料内容,便于下一步资金的申请。

4、与安德镇拓展区规划可研单位共同对规划方案和可研报告进行讨论和研究,最后根据规划实际情况对可研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

5、对川菜公司融资项目跟国土部门土地情况进行沟通和协调,并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2200亩土地内的用地情况和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向国土局的同志作了深入交流。

6、开始着手梳理安德镇基础管网的汇总工作,难度非常大,镇上资料缺乏,同时熟悉情况的同志又在外地挂职,基本上这一块属于空白,因此下一步的工作开展会比较缓慢。

7、同时根据胡书记的要求对目前的历史遗留问题的项目进行梳理,目前涉及到15个问题项目。

8、参加了市规划局组织的培训和学习,对现行政策下如何更好的开展农村工作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和思路,感觉收获颇为丰富。

9、重新对两路口幼儿园进行了选址,并划定了用地红线,同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定桩和打围、平场等工作。

10、代表镇政府组织安宁、安龙、广福三个村庄规划的修编工作,目前初步成果已完成,准备报局务会审查。

11、配合经环办合理确定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要求并确定项目性质和范围。

12、配合农综办协调设计单位编制精品园规划设计方案。

国土交流材料范文3

大家好!

我是××,来自××国土资源所。很荣幸参加这次县局组织开展的"建设效能系统,服务科学发展"的演讲比赛。我演讲的题目是<<夯实基础服务管理>>。

自1998年参加工作的十一年来,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所办事员,我觉得只有建立健全真实、准确的土地登记档案资料,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土地登记工作既是我们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又是我们工作的核心。

人类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已逐步显现出了它在现今社会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由国务院组织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土地大调查工作于20*年如火如荼的开始了。现已基本完成了农村土地调查。可是我们基层所最为关心的农村宅基地和集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工作尚未展开。我们现有的土地登记档案资料仍是二十年前第一次土地大调查的资料。既不完整,又不准确。由于当时的测量工具落后,导致误差非常大。有时同一原地的面积竟相差几百平方米。试问,这样的土地登记资料怎么还能在科技日益发达发达,法律日渐完善的今天得以应用呢?所以我认为,现阶段应尽快全面开展土地总登记工作,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初始登记工作。

新颁布的<<土地登记办法>>第九条规定,土地登记须由申请人提供地籍调查表,宗地图及宗地界地坐标等资料,同时还规定,这些资料的取得申请人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技术单位进行地籍调查。这些规定表明,权利人应当申请相关专业机构,获取地籍资料。而这些资料的取得恰恰是土地登记发证中的重头戏。工作量大,费用多,耗时长,在实际工作中,原本可由土地登记人办的土地登记申请,指界,地籍调查,收集整理土地权属证明材料等工作,都被乡镇国土所统包统揽了。

众所周知,各乡镇人员少,经费短缺,真正实施土地总登记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在地籍调查中,有时相邻宗地虽无任何权属纠纷,可双方却不同意在地调表上鉴章。阻碍了登记发证工作的进程。我以为,只能统一可以进行土地登记,登记公告土地登记情况。于公告期满后,直接核发证书。开展调查工作。可效仿第二次全国土地大调查工作时,从局机关和其他国土所抽调人员。分组开展土地登记调查工作。另外,国土所可下卦土地登记机构。按照<<土地人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在登记发证中收取佣金来弥补经费的不足。确保土地总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自税费改革后,国家陆续取消了大部分涉农收费。规定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只收取5元工本费。实际上仅土地证书。登记图表等加起来就远远超过这个标准。更不用说勘丈测量费,交通费,人员工资了。所以我认为,集体建设用地登记发证也应该收取土地登记费。不然宅基地登记发证将艰难进行。

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同时,举办的这次演讲活动。我认为意义重大,它让我们全系统干部职工能够欢聚一堂,各抒己见。增进了学习和交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举足轻重。我作为国土资源管理战线的一名普通职员。深感责任重大,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是我们的基本职责,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立足于本职工作,为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国土交流材料范文4

加强中日粉体技术交流 共促发展——访日本粉体工业技术协会海外交流委员会委员长辻裕先生

耐驰:在研磨领域中演绎百年传奇——访耐驰全球营销总监Gerhard Kolb先生

奔向绿色——粉体产业应走高效节能之路

粉体行业的“十二五”:挑战与机遇并存

粉煤灰的应用现状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研究

水玻璃复合材料应用研究的进展

悬摆和立式纵摆磨粉机的研究

政策法规

无机粉体

非金属矿粉体

金属粉体

纳米粉体材料

粉体设备

提高矿产资源税趋向全球化

德研究机构称2030年全球或爆发稀有金属争夺战

未来十年纳米科技将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萤石将走向“贵族化”

“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前景向好

叩响成功之门——粉体设备企业要注重品牌战略

驰骋在微纳米、机械密封王国——记密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建明

粉末涂料用环氧树脂的合成研究

纳米粉体之派勒超细纳米研磨技术交流

医药行业粉体样品的制备

路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工程特性研究和机理分析

纳米Si_3N_4陶瓷粉末的表面改性与应用

当前中国钛白产业如何走出困境

我国下达稀土开采指标一年内不受理新申请

工信部划定稀土出口“红线”

国家级矿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落户龙岩

“碳酸钙晶须增强高性能制动片”项目获中小创新基金支持

青海公益性勘查钼等矿产方案通过论证

包头市企业获稀土出口配额6268吨

日本经产省出台《稀有金属确保战略》

衡阳建10万吨钛白粉生产线助推行业发展

中国限稀土出口 全球科技业恐受创

“稀土低镍铬锰氮不锈钢”专利获内蒙重大自主知识产权

天威四川硅业多晶硅项目提前在新津试产成功

凉山州长张支铁调研西昌市钛白粉项目

颗粒特性专业测试行业的舵手——纵览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的前世今生

纳米二氧化钛对RTV涂膜半导体导电行为的影响

磁场诱导排列的纳米Fe/环氧树脂基有序纳米复合材料的电性能

脱硫用石灰石粉筛分过程中影响筛分效果的因素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微粉体喷嘴结构设计

多种肌肉纤维构成的动物类中药材——海马的粉碎方式探讨

二氧化钒超细粉体和薄膜研究进展

热处理对TiO_2/埃洛石降解亚甲基蓝特性的影响

8月起铅锌、铜、钨三类矿石资源税将上调

赣州将整合稀土资源控制萤石开采

建德市将全面整治碳酸钙行业环境污染问题

国土资源部:固体矿产储量国标正在酝酿修改

英国标准协会拟提出一系列纳米技术标准与指南

“稀土王国”赣州着手建设稀土资源储备库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稀土杂化及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获系列成果

浙江协成硅业投资40亿元在嘉兴建多晶硅生产项目

日本新工艺生产高吸水性金红石型钛白粉

江钨集团:《稀土分离过程废水综合利用研究》项目通过鉴定

国土交流材料范文5

一、形成及其相对封闭性

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管理对象是国土档案,即国土资源部门在日常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照片、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①。由于档案类型多样,形态差异大,质地多样,管理国土档案存在一定的困难。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信息化策略推动下,国土规划部门开始档案数字化工作,建立数字档案目录,使用计算机进行检索利用等。进入21世纪初,目录数据库已经完成,全文数据库不断增多,形成了大量的国土档案,相关管理部门开始建设国土档案管理系统,并不断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近10年来,尤其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引导下,数字档案馆基本建成。如武汉市国土规划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山东省济宁市国土一张图档案管理系统、安徽省安庆市可视化城建档案管理系统等结合自身工作职能,称谓“不同的数字档案馆”。目前,全国范围内,国土规划数字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满足特定区域内国土资源系统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而且能够满足T级档案信息数据的可靠存储和快速检索,对土地、地质矿产、测绘、综合文书、声像等各大类档案数据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实现了国土档案数、图、文“一体化管理”。②近年来,国土档案管理系统通过与GIS技术的结合,形成了“空间库、目录库、图文库”三库合一的数字档案馆管理模式,不仅将电子公文流程形成的电子档案、档案数字化后形成的档案进行统一管理,而且具有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和档案利用平台,实现了档案利用的电子化、平台化,初步建成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这种数字档案馆,通过与规划部门、土地管理部门、测绘部门等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

应该说,从国土档案到国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再到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化,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GIS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土规划管理部门不断创新的结果。然而,目前看来,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主要体现在:以管理为主,利用为辅;以系统内部使用为主,公共使用为辅;以土地规划为主,与其他部门的结合有限;以区域内利用为主,全国范围内的整体使用尚未形成。也就是说,数字档案馆的功能集中在工作人员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主要是单位内部国土规划部门使用,面向社会公众、面向其他管理机构、面向全国衔接的统一平台尚未建立,导致了国土资源规划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和“输出”与“输入”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是因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时间不长,其功能的完善需要时间;二是因为从已有的档案管理系统开发成数字档案馆是一个质的飞跃,这在不少单位并没有清晰的概念。

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促进其快速成熟。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是“数字档案馆空间范围内的人与其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复合体”,“是用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数字档案馆的结构、功能和管理运作”③。据此,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人、国土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地域环境等要素组成的完整统一体。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不仅涉及该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而且存在结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以及工作人员与数字档案馆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从而实现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和“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平衡。

二、开放性是基本体现

档案馆在社会中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门,它存在于社会之中,受社会的制约,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作用,具有社会服务性。档案馆不同于档案室,它保管档案的目的不是为某一单位、某一系统小范围服务,而是为社会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它的服务范围大而广,面向社会各个方面,遍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④这是自19世纪40年代至今档案开放的基本结论。数字档案馆的本质是档案馆。数字档案馆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将原有的馆藏档案数字化,并收集、采集、捕获有价值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技术建立分布式、跨地域的有序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以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为平台,以用户需求为根本,提供各种信息服务。⑤国家档案局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⑥指出,数字档案馆的四项基本业务功能“收集、管理、保存、利用”,一旦缺乏广泛的、本机构以外的“利用”环节,便不能称为数字档案馆。基于这种认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理应是服务社会大众的档案馆,是大众利用国土资源信息的开放性的窗口。

1.是自然生态系统基本法则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有输入和输出,而输入的变化总会引起输出的变化。虽然输出并不是立即变化,有时会延迟,但是决不会赶在输入之前。输出是输入的结果,输入是原因和源头,两者呈现一种动态的平衡。⑦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生产者、传递者、分解者、消费者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构成了一个信息生态循环。⑧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作为人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复合体,与外界环境有着不断的交流,其自身处于不断输入和输出的循环往复之中,通过信息传递和价值转化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交流,包括机构、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法则。

2.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第三次浪潮”的兴起,信息技术对档案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对数字档案馆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驱动作用。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存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web2.0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数字档案馆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集成了众多现代技术的复合系统。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在建设过程中主要依托3S技术、物联网、ArcGIS、WebService等先进技术,这些先进技术在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开发应用,本身就是一个种开放性的体现。同时,这些技术不断更新、升级,早期的国土档案数字化也不断发展成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不仅体现了技术的推动作用,也展示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的开放性。

3.是落实民生政策的必然要求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将民生问题与部门职能相结合,形成了全社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新局面。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显示了我国在推进政治民主化、打造阳光政府、满足公民信息获取过程中所做出的积极努力,也为进一步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社会价值、实现档案信息共享迈出了坚定步伐。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保存有国计民生的重要档案信息。例如,征地文书、土地调查、土地登记、违法占地处理材料等,详细地记录了土地开发利用过程的基本情况。这些信息不仅是确定土地权属的依据,也是征地、处理纠纷的依据,还是土地科学规划利用的依据。从这个角度看,落实民生,也必须将国土规划档案馆设计成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三、进实践应用

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符合数字档案馆本质与时展潮流,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有着广泛的实践应用。

1.应用视角

(1)多目标不同的使用者,对同一档案信息有不同的使用需求。例如,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的人口信息,可以用作学区规划,也可以用作住房区规划等。档案资源具有多目标的使用特性,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开放国土规划的档案资源的价值。

(2)多内容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含有丰富的专业化档案信息资源,在开放性的视角下,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载体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例如,同一主题下不同载体(纸质和声像)档案进行整合,或透过共同的地理坐标系统将各种不同主题的档案资源套叠,以方便对档案信息的深度挖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3)多途径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拥有调查、收集、整理的专业档案,是真实、完整、可靠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利用土地的不同机构(尤其是政府机构)和个人提供了保障。例如,有关机构进行土地规划、旅游规划、商居土地投入或个人进行土地置换、拆迁补偿等,就可以通过专业数字档案馆的平台进行咨询利用。通过协调“管”与“用”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4)多范围公路建设选线、垃圾场选址、工业发展区区位规划等空间选址,均需要利用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支持,再配合专业的数据库,整合专家系统,出台建设规划方案,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从而使决策的过程更加科学化。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整合了庞大的国土及规划专业档案信息,通过该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有利于未来空间发展。

2.应用重点

(1)与政府部门相结合,实现生态系统的区域开放性为政府部门规划服务是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基本任务。201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和住建部在28个市县开展了“多规合一”试点。⑨随之,其他市县甚至一些省级行政区也陆续提出。究其实质,“多规合一”就是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与政府部门结合,不同的政府机构利用数字档案馆平台,消除原有的市县规划下的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问题,以此来提升政府对于土地空间的管控能力,促进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和规划管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开放性应用最早体现在政府规划方面。在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建设以前,由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各种与规划相关的信息无法及时地传送,冲突时有发生。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拥有精准的土地档案信息等资源,通过信息的及时推送,打破了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国土资源与管理机关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进而为政府各部门之间搭建起了“桥梁”,形成了节约型的生态系统。

(2)与“智慧城市”相结合,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开放性为“智慧城市”服务是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功能的拓展。近年来,国土档案管理系统通过与GIS技术的结合,形成了空间库、目录库、图文库三库合一的数字档案馆管理模式。例如,陕西省西安市勘察测绘院建立了规划用地档案管理的GIS系统,科学管理大量征地信息和档案资料⑩;安徽省安庆市城建档案馆通过融合城建档案管理规范、著录规范和GIS技术,研制开发了“可视化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山东省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建立的“国土一张图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国土档案“数、图、文”一体化管理;武汉市国土资源局开发设计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初步实现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图文一体化查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人口激增,交通等问题开始凸显。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为加强城市管理,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框架和基础。“智慧城市”绝不仅仅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还包括人的智慧参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具有丰富的内涵。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整体开放性就是与“智慧城市”建设全面结合,充分展现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实现档案信息与地理信息、社会信息的融合与共享。例如,与实时路况结合,实现智能交通;与遗产资源结合,实现历史遗产的保护;与旅游资源结合,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等。总之,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与不同行业、系统或空间的结合,创建“互联网+”国土规划数字档案的空间,衍生出基于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新平台,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国土交流材料范文6

文书档案是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作发展史的真实写照。文书档案资源建设是文书档案管理的源头性工作,加强文书档案的资源建设对于档案部门服务领导决策、服务经济社会、服务人民群众有着重要的意义,各级国土机关特别县区级基层国土机关档案部门应切实加强文书档案资源建设。但是,长期以来,部分单位对国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从而使得档案管理工作逐渐被忽视,被遗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就基层国土机关文书档案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进行粗浅的剖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区局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淮阴国土分局针对档案管理基础薄弱,基层部分国土所档案工作严重滞后的实际情况,下大力气进行整改,并以此为突破口,规范内部管理。通过召开中层干部会议、举办专(兼)职档案员培训班、增加基层单位档案经费等措施,全面提升全局档案规范管理化水平,强力扭转档案工作的被动局面。目前,分局建成面积达188平方米,密集架15组30列、档案柜40组、设备齐全的档案室,已整理各类档案总数63662卷,其中业务档案63162卷,文书档案680卷、3189件。具体体现在:

一是强化档案管理意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分局根据工作实际及时补充完善各类档案的归档范围,在做好文书档案、业务档案收集的同时,特别注重会议记录、统计报表、会计资料、视听资料等重要文件资料的收集,确保了归档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夯实档案管理基础。近几年来,我局抓住部分单位改扩建的有利时机,提前谋划,提前介入,认真落实《档案室设置和管理规范》,共投入资金100余万元,为国土服务中心新购置档案柜280组,增设视频资料档案柜和空调设备,实现基层国土所档案室标准化、规范化。

三是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强化档案管理规范化。为强化国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我局专门将其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并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工作责任制、档案保密、借阅制度和档案传递制度等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国土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基层国土机关文书档案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应归档的文书档案收集不全。如:一些文件材料中有请示无批复或有批复无请示,一些重大活动的过程性文件资料收集归档不全,部门之间不平衡,部门移交的文件资料相对较齐全,且保存完好、归档及时;一些部门则相对重视业务卷宗移交,对文书档案的整理归档不够重视。

二是已归档的文书档案价值不大。各部门虽然对文书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工作,但大多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留存文件,极少考虑到文书档案的后期利用价值,一些有价值的文书档案资料时有遗失。一些部门为了自己利用方便,将重要文件在本部门存放,不愿或不主动移交分局档案室存档,还有的把原件留存,复印件上交。

三是对归档的文书档案开发利用不够。对文书档案中的信息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加工整理,缺乏系统性的调查研究,缺乏深层次的整合,开发利用远远不够。

三、原因分析

一是归档意识不强。在日常工作中,各部门收到一些上传下达的文件、领导交办的重要事项、经层层交办后,事情做完了,文件去向不明,而部门具体负责的人员因事务繁忙,也未跟踪收集,容易造成一些文件资料收集不全,归档不完整。还有部分人员认为现在网络、科技资讯发达,需要查询文件资料时可直接上网检索浏览下载,纸质文件资料不需要保存归档,因而不重视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二是档案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档案岗位缺乏既懂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又懂计算机管理的人才,一些部门对档案业务不熟,分类方案不懂,也很少有机会参加档案业务培训,不清楚哪些文件材料需要收集、归档,如何整理档案。档案员缺乏超前意识和创新能力,收集档案都是采取“你交我收”、一年移交接收一次的被动收集方式制约着国土文书档案资源建设。

三是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国土工作的着力点基本上都放到管理工作上,加上受人力、资金、精力的限制,领导忙于业务工作就忽视了档案工作。有的领导认为,“只要工作干好了,档案存不存无所谓”。基于领导的思想认识程度不高,自然影响到档案员对档案工作的态度,再加上日常工作任务的繁重,资金来源、装备保障、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不足,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资源建设。

四是上级机关拔入的基层档案的经费有时难以落实。基层档案资源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无偿服务、无偿使用的,查找档案只服务,不收费,不似地方综合档案馆查档服务是收费的。每年档案的递增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虽然上级国土机关拔入基层的经费中包含了档案费用,但有的单位更愿意把经费投入到其它工作方面,很少用在档案方面,每年档案的递增工作不到“万不得已”不递增,给档案工作造成很大的被动,档案库房演变成了贮藏室,且管理设施简陋。

四、加强国土文书档案资源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领导重视是保障。

凡事领导高度重视是关键,是最重要的保障,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也不例外。各级国土机关领导思想上一定要充分认识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对档案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应给予充分的保障和支持,配齐、配精、配强档案力量,形成自上而下的人员结构体系,让文书档案资源建设有强大的人力保障。同时,还要积极组织从事档案工作的专兼职人员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加地方档案业务部门举办的档案业务交流培训,到外地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学习,努力培养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以及管理水平。

(二)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是关键。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档案管理工作做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常抓不懈,真正列入议事日程,做到定期研究、定期分析、定期检查。二要增强责任感。要经常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档案法律法规,培养大家树立“档案工作人人有责”的责任感,提高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规范性。三是档案员要增强工作责任心。注意在日常工作中收集整理各类档案,特别是业务档案、文书档案、视频资料、照片资料,并防止档案材料丢失,为档案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