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助理总结及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设计师助理总结及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设计师助理总结及计划

设计师助理总结及计划范文1

关键词:中职;服装设计;项目教学

随着艺术类职业院校毕业生日益增多,就业竞争日益增大,且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不够专业,市场接受程度越来越低,教育与就业脱轨的现象更加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运而生的有效教学、工学一体化、项目教学等先进理念开始广泛地进入中职教学课堂。笔者在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尝试通过项目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

(1)中职生整体素质下降。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在初中毕业时都会首先报考普通中学,无奈之下才进入中职。普通高中的大量扩招,导致中职生的整体素质近年来有了明显下降。

(2)中职生对专业不感兴趣。大部分学生报读中职时并不了解专业特点,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没有真正的学习动力,对所学专业没有热情。

(3)中职生美术功底差。服装设计专业对美术基础有一定要求,比如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技巧,但大部分学生不具备很好的美术基础,也谈不上有较好的审美观。

(4)中职依然沿用普高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职生的总体素质已经在改变,但我们的教学模式却没有做出相应的改革,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并且有些教材是十几年前出版的,显然已跟不上时展的潮流。

了解了中职生的特点,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在专业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服装设计专业中的运用

(一)在传统的专业基础教学模式中巧妙地融入项目教学。

在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融入项目教学,不单纯是将“项目教学”当作一种教学方法看待,而是将其精髓融入到传统的专业基础教学模式中,使中职生刚开始接触专业课时就喜欢上自己的专业。“项目教学”的核心是引入切实可行的项目活动,让学生通过有兴趣的项目,在资料的收集与处理、设计方案的提出与比选、项目实施与完成等环节中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设计的活动里,从而在攻克项目系列难点的过程中,提升有效学习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以专业基础课“三大构成”为例,按照传统的课程要求,学生需要认识一系列“构成”的专业术语;区分一系列“构成”符号的形式元素;在纸面上按照所学的形式美法则完成作业练习。学习基础理论比较抽象、乏味;完成基础练习比较枯燥、单调,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在项目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在课程的不同阶段引入不同的教学项目。例如在“构成”符号的认识与运用阶段,把“T恤衫设计”项目与作业结合,因为“T恤衫设计”的图案对绘画功底要求不高,难度不大,且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果然,学生热情高涨,动手能力强,通过自己大胆、新颖的设计,把抽象的符号绘制在T恤衫上,并在校园公开日穿着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引来许多羡慕的眼光。随后,笔者还组织学生专门举办了“T恤衫设计”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二)以现实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设置“项目教学”课程。

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基础,一个有针对性、难度适中的教学项目对于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非常有利。

就中职教育而言,首先要注意职业岗位的设计要切实符合中职生的能力特点,切忌过高定位学生的职业岗位目标,使学生因目标难以实现而放弃努力。以服装公司设计部为例,中职生一般不胜任设计师的职位,大都从设计师助理做起。这个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协调、配合设计师完成相应的设计任务,做一些辅助的琐碎工作,不要求有自己的设计想法,但悟性要好,具备准确领会设计师设计意图的能力,动手能力强。其次,按照职位能力要求建立“项目教学”课程教学大纲。有了职业岗位目标,就可以细化课程培养方案,将企业对每个岗位应具备的具体能力要求作为教学方向与考核办法紧密结合。例如,与“华歌尔”内衣企业合作的项目教学中,学生承担设计助理的角色,由企业的专业设计师带来设计方案与设计思路,与学生进行沟通,再由学生按照设计助理的要求完成、实现设计师的设计构思。设计助理工作必须经过辨别面料、选择面辅料、测试面料、与设计师沟通、跟踪内衣版型、完善产品配件、到工厂跟踪生产以及检验成品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评价,让学生的专业学习更加具体化、职业化,目标更加清晰化。

总之,教学项目的确立一方面要根据服装设计教学大纲进行,即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体系和技能,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项目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的个体条件选择教学项目,形成差异化和层次化的项目教学。

(三)根据中职生的能力特征及时调整“项目教学”过程和评价。

项目计划制定后,必须根据计划实施。值得一提的是,方案的实施要注重交流的充分性,即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企业之间的充分交流与探讨。针对项目实施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小组成员密切交流各自意见;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好的方法;教师掌握项目的难度和进程,配合企业顺利地完成此项目。

在开展“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还会碰到实际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的情况。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必须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能力特点、心理特征及时调整教学要求和指标难度,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例如,中职生理论学习较困难,对书面资料的归纳、总结能力较弱,所以在服装设计项目教学的环节中,前期服装市场调研与分析、服装方案设计的子项目要设计得难度适中,步骤性强,尽量做到每一步都有示范性作业给学生参考;但是因为中职生的动手能力强,后期制作阶段可以采用鼓励性的方式让学生大胆、放心地动手操作,考核难度也可以相应增加。

“项目教学”的教学评价应一直贯穿整个实施过程:一方面,针对各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另一方面,针对项目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项目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最有效的评价依据就是毕业生是否受到企业的欢迎,是否能顺利胜任企业的相关工作岗位,这也是中职教育的最终奋斗目标。

总之,中职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必须从现有的单一模式中解放出来,大胆引入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项目,以企业所需要的设计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中职生的身心特点开展项目教学,从而培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专业设计人才。

(作者单位: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邓玉萍.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探析[J].艺术探索,2011,(6).

设计师助理总结及计划范文2

关键词:顶岗实习;艺术设计;企业

近几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艺术专业联考招生放宽等因素影响,部分学生的文理课程基础薄弱,高中阶段对美术专业学习的不系统,本身的绘画基础和手绘能力都不强,导致学生学习盲目和质量下降,最终削弱了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十分严峻。这对我国高职院校培养模式提出挑战,针对这个情况,在对2014届毕业生实习指导中,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117名学生,56.5%从事专业对口工作,89.5%学生毕业后通过几个月的实习才能上岗,而不能毕业后直接上岗,延迟转正时间。这些数据都预示着,现今培养的学生与企业脱节,无法快速胜任相应的设计工作。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而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而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中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顶岗实习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加大校企合作,推动顶岗实习。

1顶岗目的

结合学院培养计划,带领2014级艺术设计专业多名同学到“江西三维环彩科技有限公司”为期两个月的顶岗实习,岗位为公司的室内建模设计师及3D设计师助理,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研究积累了一定经验。此次顶岗的目的:第一,了解江西艺术设计专业中动漫产业的发展情况。第二,企业对行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了解室内设计师及3D设计师在企业中的工作范畴与工作职责。第三,学习公司的行业管理模式,并让个人的设计思想尽量向企业靠拢,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和实际的操作技能,并将在企业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日常教学中。第四,对顶岗实习进行总结反思,把理论与实际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高素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2顶岗内容

江西环彩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是省内第一家涉及3D打印这一新领域的公司,以三维打印为切入点,全面覆盖包括三维数据处理、三维模型建模及修复、虚拟现实场景建设、3D产品打印等业务,为3D行业提供全面技术研究及技术服务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业务主要有三维数据处理、三维模型建模、虚拟现实场景建设、3D产品系列打印等。主要技术是运用3D全彩色打印机结合高性能复合材料,给客户提供最佳的打印效果。该技术广泛用于航天和国防、医疗设备、高科技、人像、建筑、工业、创意产品等。

顶岗的学生在公司系统地学习了3D软件(3D建模、材质贴图、灯光、VRay渲染等),在几化练习后,进行任务式订单操作,打破了学校的工具教学,并完成了公司的三维模型建模订单,得到了企业指导老师及客户的肯定。

3顶岗成效及总结

3.1顶岗实习职业式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角色转变

企业实习期间,公司大部分老员工都是从各个职业院校刚毕业的学生,有泰豪动漫、工业技术职业学院等,他们已在公司顶岗半年至1年,上班6天制,时间为8点30到17点30,没有迟到早退,工作时安静无喧哗,没完成任务的还需自行加班,这些实习人员的积极认真、自觉自律、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影响到我们的学生,让其迅速适应到职业式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中。角色转变也让学生学会遵守企业的相关规定,并积极争取和努力完成企业指导老师的项目作业。而与学校强调的出勤三令五申管理模式相比,确是千差万别。所以,今后的课堂教学,也需引入任务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提前预演实习,感受企业氛围,转变学习态度。

3.2顶岗实习促进教学提升并检验教学效果

(1)顶岗实习能更好检验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此次顶岗发现学生到企业不能明确的理解项目要求,需要企业指导老师多次指点,完成项目质量和效率均不高,这就反映出平时的课堂实训难易度太低,学生积极性不高,完成效果不佳,缺少实习预演的机会,导致上岗不能直接上手。所以,平时教师课堂的教学实训需与企业需求挂钩。

(2)顶岗实习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经验不足,通过带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可以从课堂到企业,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又能结合企业要求更好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进而才能共同探索出一条成熟、有效、互利互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3)顶岗实习提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在顶岗期间,到慧佳传媒公司回访,看望了与系部合作培养的12级完美动力合作班毕业生。完美动力推荐5名学生就业,只有2名学生留在慧佳,其余3名学生均因公司安排的拍摄任务太累而违约辞职,这也让我们思考学生吃苦耐劳精神需提升和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而在三维环彩公司的同学以职业人身份顺利完成了2个月的顶岗,这也提前培养了他们的适应能力及实际的工作能力。2015年12月他们分别被策动设计机构、在中堂装饰设计有限公司、道和设计公司、左岸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提前录用。根据顶岗实习后企业反馈的意见,在新的教学培养计划里加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与训练》等必修课程,由企业设计师担任教学,让学生入学就能清晰了解自己的专业,并有计划的规划和学习。

3.3促使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

设计师助理总结及计划范文3

《sketchup草图大师》项目化教学组织与实施

1.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一直接受的是传统教学方式,理论学习兴趣较低,软件学习依赖性较强,缺乏自主钻研精神,学习态度较为散漫;基于以上几点,笔者在课制定课程整体设计时,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强调转变学习态度。

2.课程整体设计

将基于岗位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室内设计助理”的岗位需求与素质要求进行剖析,提取训练技能点,设计项目,尽可能做到技能点和项目的融合性。项目设计依据由简到难的原则设计了A线引导项目、主导项目、提高项目和B线课外项目,在项目中设计了若干子任务,通过引导项目让每位学生了解项目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基础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的训练,然后采用团队形式完成主导项目;准备了大量教学文本和教学素材,设计并制定与项目化教学相匹配的和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课程整体设计。

3.项目化教学的课堂组织与实施

(1)第一次课梗概

第一次课主要介绍项目化教学学习方法、学习情境、项目介绍及实施条件、设计团队组建、课程考核体系和相关资讯发放及项目化教学模拟,让学生了解项目化是什么、怎么学、能学到什么。

(2)项目的单元设计和实施

课程项目单元设计以“百叶窗模型制作”项目为例,项目的单元设计和实施主要以“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整改”七个阶段展开,具体如下:

①资讯阶段:向学生提供本单元任务书,任务书中展示所需要制作的百叶窗完成图、面的创建和旋转、等距多个复制等知识点、教材及其他资料信息,各设计师依据任务书自主查阅资料进行前期学习准备。②决策阶段:与其他设计成员及设计总监交流沟通,探讨任务完成要点和方法,备齐基本材料,制作汇报PPT。③计划阶段:制定定任务工作计划。④实施阶段:根据任务资料方法及计划,完成工作任务,设计总监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成员汇报任务完成过程、方法、遇到困难及解决办法。⑤检查阶段:将完成稿交给设计总监审验,听取设计总监及其他设计师建议,找出错误及原因。⑥评估阶段:评价计划进度情况,评价制作效果,评价设计人员工作态度,进行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与总结。⑦整改阶段:依据设计总监及其他设计师的建议,进行整改,完成此次任务。

高职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Sketchup草图大师》课程项目化教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形成了较好的职业素养,但在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高职院校具有普遍现象,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1.完善教学资源建设

问题:教师是做好项目化教学的关键元素和根本保障,大多数的高职教师在设计软件教学上仍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电子信息资料库、项目化配套教学场地、课程改革体系相配套的教材体系等配套资源较为缺乏,许多教学设计受条件限制无法实现。

建议:加大对项目化教学团队的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加强对项目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快项目化教学配套的体化教室建设,加大项目化配套教材开发力度。

2.加强校企合作

问题:“项目”是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化教学的关键,高职设计类软件项目化教学中受各方条件限制,更多的是由任课教师确定项目内容,考虑是项目的可实施与操作性,忽视了项目与工作岗位联系的紧密型;项目考核采取教师评价、师生互评和自评三方评价体系,注重项目过程考核,但在项目完成后缺乏企业专家的考核评价内容,造成项目的学习和考核与工作岗位之间的脱节。

建议:深化校企合作,加强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双方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制定职业岗位标准、开发课程项目化教学、参与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同时行业企业专家为专职教师介绍行业技术发展方向、提供人才需求信息等。

3.逐步转变学生学习态度

问题:项目化教学的成功实施的关键就是学生的主动配合,花大量的精力在课外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高职学院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态度差异较大,如果只靠项目化教学的教师来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而且痛苦。

建议:学生入学就开始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让其转变思想,适应项目化教学方式,同时狠抓学风建设,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改革的兴趣和积极性,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能让学生通过项目课堂有所收获,学习态度自然会改变。

设计师助理总结及计划范文4

张雷是近两年在设计界声明鹊起的新星。

“飘”是他迄今为止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作品。这是一把提取了油纸伞工艺、利用传统宣纸制作材料,结合现代设计语言和生活,纯手工做出来的竹纸椅――在模具上将竹纸一层一层地烘干打蜡叠加成型,椅子的周边依然保持纸的原始附着形态,纸张迭起飘散,故取名“飘”。

在这个设计中,张雷试图让传统纸张的柔性、触感和温度在现代设计中延展,既充满想象力,又不掩饰其年轻和探索性。“飘”,意味着传统与现代在相互溶解,相互探索对方的边界,一切未完待续。

凭借“飘”以及随后的系列竹纸椅的设计,近几年张雷已经获得20多项国际设计大奖,其中包括2012年米兰设计周唯一大奖、红点概念奖及亚洲最具影响力奖。

“飘”像是追问者和接引者,张雷在他的设计中传达出的核心价值是,设计要怎样重新定义传统?中国式造物的基因谱是怎样的?

现代设计的中国源代码

出生于1980年的张雷,从浙江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不停地换过工作。2009年,他放下国内的一切,去意大利学汽车设计。当时他的想法是要进法拉利或兰博基尼当设计师,而在那边的经历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欧洲的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谱系,他发现似乎随便一个设计都能找到它的本源,更让他惊奇的是,意大利小镇上的小男孩们的梦想,不是要当法拉利的设计师,而是做一名法拉利工人。“因为法拉利的每台发动机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型号,每台发动机只有一个模具,只对应一个师傅。每台都是唯一的,是手工艺品。”张雷说。

“刚到意大利时,我狂练草图,练设计能力,后来发现即使图纸画得比他们好10倍,也设计不出来他们设计的东西,因为我没有他们的血液。”张雷意识到这一点后,决定马上放弃,连汽车设计师都不做了。

2010年,他回到杭州余杭区,同时也带来了他的两位设计伙伴:德国同学Christoph和塞尔维亚女设计师、后来成为他妻子的Jovana。意大利之行,让张雷意识到设计需要重新找到自己的本源,中国造物的谱系需要重建。回来之后,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对中国传统工艺的解构和再设计上。“飘”就是那个时候的第一代成果。很快,在“飘”的设计思路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一个更庞大的计划。2012年,由张雷创立的“FROM余杭融手工艺材料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

其实,“飘”是一个偶然的结果。余杭以纸伞闻名,在当地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30年前。张雷几人在余杭一带考察,跟着当地的几位老师傅学做纸伞,但几个月学下来之后,他们的想法完全变了。他们发现,纸伞的制作工艺复杂,当地总结了一套做法,叫“一根毛竹、5根棉线、18片皮宣纸、36根伞骨、70多道工序。”这么一套做下来,一柄3米宽幅的伞,一个人一个月也只能做两把,而最终每把只能卖到100多元。不仅如此,消费者还不怎么买账,因为不实用。

如何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现代人身上延续?纸伞制作中有一道工序,是用桃花纸糊伞,做成伞面,最后刷桐油防水。张雷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泡在作坊中,有一天,他们突然想到,这样做出来的伞面其实已经很牢固,如果把它做成椅子、灯具或其他现代生活用具,那么纸伞的72道工序就意味着无限的可能。

“飘”是一个反思和融合的结果,由这样一个带有实验性质的产品,张雷一下子找到了现代设计的中国源代码。

一个活着的库

有一次,张雷去到黔西南考察,在当地一个最穷的地方,布依族人的老房子都拆了,当地人连自己的寨子都找不到,但在很破的老房子里能找到一段残存的旧时候的罗马柱。张雷认为,这就是意大利价值观输出的力量,它可以绵延千百年,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国界差别。而工艺既是生活方式,也是价值观,是一套从材料到设计的综合编码。

“设计如果没有自己的底层基础,任何创新都是山寨。”如果没有去意大利留学,张雷早期创办的“品物流形”估计仍是中国众多“山寨”设计公司中的一员。虽然大家都在说中国没有价值观的输出,但很少有人找到根本原因所在。

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跟传统是彻底割裂的,而中国的传统工艺无一不是从古人衣食住行中而来,其种类众多、历史悠久在许多方面都是世界之最。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器物至今仍能引起全世界的审美共鸣,因为是基于自然形式的流露,通过这些器物让现代人也能“感受到自身周围的韵律,并且能够本能地回应它们”,著名汉学家、英国人苏利文在他的《艺术中国》中如此感慨。

中国古代器物有着与自然最深沉的和谐感,体现在古代工艺的聚集方式就是“材料-村庄-宗族-手艺”,四者是个有机体。这种模式在中国曾经很普遍,比如安徽泾县小岭村曹氏宗族和宣纸已经维系了700年,而现在村庄迷失在城镇化当中,宗祠不复存在,手艺后继无人,甚至连做宣纸的竹林也在退化。

这几年,张雷与他的团队经常在中国的乡村考察,见过太多正在从我们身边消逝的传统手艺,更加坚定了想要做点什么的想法。创立“FROM余杭融手工艺材料图书馆”的目的,不仅是张雷“品物流形”的团队去对接传统,他还希望有更多的设计师和团队参与进来。

为此,张雷组织了专门的团队,近5年来一直奔走在广大的中国乡村,去发现和记录传统工艺,将它们从材料到工序逐一进行拆解、收集,然后将它们原汁原味地搬到余杭融图书馆,并对全世界免费开放。

图书馆每月从全世界邀请3位设计师驻场,设计师可以对图书馆里任何感兴趣的材料或工艺,进行全新的阐释和设计,每位设计师还会有专门的助理带他们去相应的老作坊,去与老师傅们交流商讨如何完成最终的成品制作。

每年,他们还会邀请12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设计师,每年以不同传统材料为主线,分别为竹、丝、土、铜、纸,进行当代设计探索,设计品组成名为“融”的展览,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巡展。

当下有很多设计师在做传统手工艺再生,但往往是做竹编相关的就研究竹编,做铁器就研究铁艺,到了图书馆之后,“本来研究苗绣的,可旁边还有铜、锡等几百种材质和工艺,当他创作时,以前的物理反应变成分子层面的化学反应,也就是说,设计师可以在底层就开始创作。”张雷说。

曾经有一位捷克设计师来图书馆驻场,他原本是设计玻璃器皿和花器的,可一个月之后,他设计出来一把椅子,同时借鉴了油纸伞的支撑结构和熔铜的工艺,而成品制作则由著名的朱炳仁铜作坊完成。后来,他定做了一批作品,又在捷克办了他的个人展,最终把中国手工艺伴随价值观带到了捷克人的生活中。

对张雷来说,“融”是一个承诺,通过激活传统材料和工艺的这个“库”,让设计师重新反思自己过去的设计,探索不同的思维边界,同时,也希望籍此让中国传统手工艺结合当代设计重返世界舞台。

价值的修复

“中国的古人就知道了用核桃、茶叶、薯莨等做布染,在太阳底下能晒出蓝黑色;用含铁的淤泥去泡,泡完后布料会呈F红色。”张雷说,手工艺是祖先对待自然材料的方法,反过来,材料如果离开其产地也就没有价值了。“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把这些方法重新解构,用设计的方式进行传播。”

手工艺也是古人如何对待人、氏族及宗教的方法,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现代中国人与自己的传统割裂已久,但是张雷认为,这些仍然是中国人本能或基因里有的东西。比如,中国人与祠堂、寺庙和古诗词的关系,肯定比与意大利教堂具有天然亲近的关系;再比如江南士大夫和北京大爷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而现代中国设计需要的是文化血液重新被激活。

张雷常跟人说,他的主业是生活,业余才是一名设计师、策展师或摄影师等等。有一次他去三峡电站参观,就被震撼到了,他得知三峡的一个发电机卖5亿元,其中4亿元给了西门子,因为里面一个耐高温的材料中国无法自己生产。尽管中国花了大力气去研发这种材料,但是“材料被研究出来的入口找不到。那个材料是一位科学家为了自己兴趣在研究其他东西时突然发现的。”

苗绣也是这样,以前苗族姑娘一辈子就绣两套衣服,一套嫁衣,一套寿衣,她们认为灵魂在衣服上,绣好之后就压在箱子底下。如此绣出来的衣服异常精致,可惜现在很多针法已经失传,几十年前的样品还要从日本买回来。目前世界上最完整记录中国苗绣针法和工艺的书,也是30多年前由一位日本人用尽其后半生在云贵实地采集、汇总的。

日本在90多年前成立了手工艺复兴研究中心。中国台湾也有类似的手工艺研究机构,最有名的是黄永松创办的《汉声》杂志,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收集、记录中国各地的传统工艺。

张雷的余杭融图书馆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中国传统材料图书馆,不仅记录和解构,更希望去重新修复和建立现代生活,设计与传统工艺之间的关联,帮助更多的设计师去激活和找到自己的入口。

2017年,是图书馆建立的第五年,在过去的5年中,他们拜访了超过30 个自然村落,近百个手工艺作坊,收集了2000多种材料,先后有50 位来自12 个不同领域的设计师,共设计了近70 件当代作品。

设计师助理总结及计划范文5

关键词 订单式 项目化 教学改革 教学创新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的进程中,“全装修”时代逐渐来临,整体家居备受追崇,因此空间环境中家纺的整体配套设计、陈列展示尤为重要,为了能够更好地营造适宜的居住氛围,吸引眼球,需要真正了解客户需求,进行整体搭配设计。《家纺配套设计与陈列》课程虽然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式,但受到原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制约,与企业要求依然有较大差距,缺乏实际项目操作的实战经验。

1《家纺配套设计与陈列》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1.1“虚拟”项目缺乏企业实践指导、实效反馈,学生积极性不高

目前,《家纺配套设计与陈列》课程是以项目引领型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分析不同风格室内环境中纺织品的配套关系,灵活运用配套法则进行特定空间环境中纺织品与纺织品之间,纺织品与环境之间的整体设计。同时具备根据陈列设计技巧进行不同环境的整体纺织品配套展示设计的能力。但“项目”多是教师结合以往经验设定的“虚拟项目”,学生们训练的配套设计能力和制作的方案针对性不强,再加上是“虚拟”的,没有企业人员实践指导和实效反馈,学生们的重视程度不高,积极性差。

1.2教师自身仍需不断加强与企业联系,以便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教师因受工作环境的限制,对市场需求、企业实践还是缺乏应有的和足够全面、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因此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指导还有待提高。学生由于学习环境较为封闭,对专业知识的用途、未来工作环境等方面容易迷茫。因此课堂创新需要实际的“订单式”项目,让教师在辅助企业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同时让学生在实操项目中体会工作过程,学习专业知识,让企业提前进入人才培养阶段,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实现校企互利双赢。

1.3“统一化”教学,学生个性、兴趣难以发挥

目前,高职学生的培养有统一的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及相同的教学任务和进度。导致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家纺配套设计与陈列》课程虽然采用项目化教学,但相同的项目并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目前为了培养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自定项目,但由于学生缺乏实际认识,因此多是无目的性参考网络上现成内容,自己可发挥空间较小。因此需要调整“统一化”课堂为有目的性、多选择性、项目化的“订制”课堂。

1.4学习环境及实践条件较为单一

目前《家纺配套设计与陈列》课程的教学场地多为计算机机房和家纺陈列实训室。由于条件有限,实训室里场景比较固定,因此当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时,可以实操练习的场地有限,再加上实景搭配需要购置的材料、道具费用较贵,不能够经常更换,所以学生无法真实感受自己设计作品应用到特定环境中的效果。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设计方案被采纳的部分可以通过企业实施,这样降低了学习成本,学生也受到了鼓舞,同时企业也可以降低设计成本。

2“订单式”项目化的《家纺配套设计与陈列》课堂教学创新探索

2.1课堂教学创新对策

(1)将传统教学课堂向企业实战课堂转变,按照“订单式项目”实施的要求设置课程内容。将企业正在进行的项目带入课堂,由企业设计师、教师以及客户共同指导,企业实践与系统理论相互融合。

(2)将全班统一化教学模式向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分小组实践转化。引入企业多项真实项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进行自由组合。按照企业当中的分组模式,组织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

(3)课内培养真实工作技能操作能力,课外培养延展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注重自身实践经验积累。课内给出实际项目,设计师及教师共同帮助学生了解项目需求,课外要求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开展设计,然后课堂上分组讨论、沟通汇报,相互交流。通过课内外的共同努力达到学习目的,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2.2n堂教学创新方法

(1)订单引入:邀请企业设计师通过视频会议、兼职授课等方式,结合企业实际工作计划,向学生们的教育方式、教学成果“下订单”,完成特定家纺配套、陈列展示的项目。

(2)项目分析:结合学生兴趣,依照企业模式成立不同项目小组,学生借助网络、市场、实地考察等渠道收集信息,进行分组讨论,初步形成自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和企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方案制作: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方案设计方向的探讨、分析,并通过网络与设计师、客户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客户的搭配要求,借助数字资源面料数据库、淘宝等网络资源,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虚拟实训软件等进行搭配方案的制作,完善方案,并上传至网络课程作品区,互提意见。

(4)项目汇报:项目方案制作完成后通过网络或到公司,进行方案汇报,听取设计师及客户的建议进行最终方案的修改。

(5)项目验收:最终方案以组为单位上传至网络课程的学生作品区里,师生可以进行不同阶段作品对比,总结学习成长过程,互相评分。企业可以对上传的作品进行验收,并邀请专家针对大家存在问题进行指导性点评。采用网上评分与过程评价综合考评,最终考核成绩以师生、企业、专家评价共同组成。

3订单式项目化课堂教学创新效果分析

3.1以“订单式”项目为载体进行校企共培,实现合作共赢

采用“订单式”项目化教学方法,引进企业正在进行的多项真实项目,学生在企业人员的指导下,同步操作。一方面,学生可以更为直观的感受企业实践,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吸收采纳学生方案中可行的部分,实现校企共赢。

3.2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灵活订制课堂教学内容

传统课堂教学采用与教材相对应的知识点传授,容易与市场需求脱轨,订单式项目化课堂创新能够以企业实际进行的项目为出发点,结合具体实施过程,向学生传授完成了该实际项目所需要的知识点,并进行拓展。通过同步实践检验理论知识,让学生们活学活用。

3.3课堂上进行“角色转换”,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通过实际项目引入,让学生分组,分别担任“家纺配套设计师”、“设计助理”、“陈列设计师”等角色,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项目自主完成设计过程。鼓励学生自行动手收集资料,形成自己的“资源库”,设计制作切实可行的项目方案,企业设计人员、客户通过QQ、微信等信息化工具及参与课堂听取项目汇报,提供真实反馈意见,对学生工作进行指导。学生们完成“接单-分析-设计-操作-汇报“一体式项目实操全流程,激发学习主动性,从而积累真实项目经验。

4结语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下,教师以企业实际项目进行教学课程组织规划,可以很好的促进校企共同培养设计人才。企业提供“长期性”和“阶段性”订单项目,介入教学指导,在互动中对学生实践指导的同时,收集可行方案,拓宽企业设计途径,建立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企业不仅仅是一个可供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培养人才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家纺配套设计与陈列》课程将逐步实现从“学校教育模式”向“校企教育模式”的转化。让学生们在实践中适应社会需求,为学生专业培养、就业、创业提供有效支撑,也为企业实际项目的进行提供有力的辅工作,促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凌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创新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4.

[2] 邓泽民,张国祥.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第三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5.

设计师助理总结及计划范文6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服装工艺设计课程

一、引言

为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现代服装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服装行业发展中对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开展了应用型纺织服装工程人才在本科教育阶段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程。

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作为服装专业承前启后的专业主干课程,它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配合我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出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设计两门课程的改良建议。

二、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

1.专业知识的掌握

(1)了解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了解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3)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知识和工程实践知识。

2. 能力素质要求

(1)能够及时了解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先进技术,提出改善服装结构 与工艺方面的方案;

(2)能够用科学方法和观点,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或新兴技术,解决服装产品生产和试制过程中的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工程实际问题;

(3)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及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改的实施措施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堂的教学内容,能及时反映服装结构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制定相对动态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育教学方法等[1]。定期支持相关教师到服装企业挂职锻炼,以便及时把服装行业中的新动态、新规范、新设备、新工艺、新管理机制等纳入教学内容中,使教学与生产实际更相符合。教学中,还可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的体制,努力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专业实体“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使培养应用型纺织服装工程人才的目标得以实现。

2. 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师引导学生课堂实践,全面理解基础知识: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动脑筋,在实际训练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服装与人体的关系;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思考学习[2]。打破以前那种枯燥的公式记忆、被动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由此得到训练培养。

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由设计款式,并说明款式特点和结构原理,然后由师生共同提问并开展讨论,最后由老师作出评价和总结。这种方法不仅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审视效果图、款式图并把它们变成结构图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最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服装结构教学与工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工艺设计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两门课程,结构设计是工艺设计的前提,同时又需要在工艺设计中体现和理解。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讲解的基本款式应在工艺设计中进行实施和制作,使学生对服装的平面结构有进一步的理解。

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服装的结构具有两维和三维双重性的特点,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它是两维的,平面的,但制作成成衣后,穿着于人体上,它又呈现出三维的、立体的特征。以往的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仅仅采用在黑板上进行平面制图的方式,学生要从平面的结构想象其立体形态,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由于工艺课程的课时有限,不可能结构课程上讲解的所有不同款式的服装都能进行制作,因此学生对其制作方法也不能直观的理解。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课件中动态的展示相关款式的三维形态和工艺制作过程,可以增强结构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3. 改革课堂实习模式,抓好实习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中,一般是在理论讲解、操作示范结束后,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性要求进行练习。这种模式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操作应变能力的培养,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3]。因此,老师在实习过程中必须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从而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开放性实习教学模式,这种实习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自练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4. 积极推进课堂之外的企业实习:通过企业实习,学生可以了解服装企业的工作环境,掌握服装生产基本技能[4]。学生以一个样板助理设计师的身份参与企业的样板设计开发工作,既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最好实践,也是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最佳途径,同时经过实习,由企业和校方共同组成的工作组对学生实习结果作出具体评价,并提出建议,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改善,为就业走向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5. 加强校企联合:学校教育不能闭门造车,要充分反映杜会及企业的需求,要积极发挥社会及企业在教学中的作用,由单一型办学转变到多元型办学,充分利用社会力量,采取多种途径,与企业联合办学,形成“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商业运作,实现“零距离上岗”[1]。在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自己的产业基地,即以学院服装公司为依托,建立服装开发中心,利用自己的设计科研力量创立服装品牌,形成策划、设计、制作、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基地,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的同时,又把企业、市场及科研课题引入学校和课堂,使教学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学与设计、教学与市场结合起来,形成产、教、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宋艳辉. 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6,(2):93.

[2]罗琴.《服装结构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惠州学院学报,2006,26(2):115-117.

[3]陆洋.提高服装实习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文教资料,2006,(5):171.

[4]赵锦.关于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企业实习的探索与思考[J]. 现代企业教育,2007,(2):21.

作者简介:

夏蕾:(1976.11—),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讲师,现任教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研究方向:服装结构与工艺,人体工效学。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