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籍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学籍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小学学籍管理制度范文1

为强化安全防范意识,严格上机操作程序,确保微机室设备和师生人身安全,制定本制度。

1、微机室要安装防盗门、防盗铁栅栏,钥匙由专人负责,并确保应急时,人员能安全撤离。

2、室内电源线路布置要科学规范,要定期检查,保证通风性能良好,要有防火、防盗、防静电、防雷击设备。

3、严格执行上机操作程序,严禁随意搬动机器,打开机盖或插接各种电源,严禁将书包及危险品带入机房,严禁吸烟,使用明火。

4、每堂棵都要定人定机,并有记录。杜绝室内无教室指导,学生自行操作的现象,任课教师与微机室管理员要做好检查、签字交接工作。

5、微机室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消防器材、防盗、防雷击等设施,作好通风防潮、防火、防盗、防静电、防雷击、安全用电工作。下班时要检查报警电源是否插好,关闭电源,门窗落锁,方可离去。

小学学籍管理制度范文2

二、对违反纪律的的学生,根据错误情节轻重、认错态度好坏,分别给予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的处分。

三、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予以警告处分。

1、殴打他人,情节较轻,无后果者。

2、经常不遵守课堂、食堂、宿舍、会场、课间操、自习、劳动等纪律,造成影响者。

3、一学期旷课三天者。

4、考试舞弊,情节较轻者。

5、损坏公私财物,态度不好者。

6、受通报批评,经教育不改者。

7、顶撞教师,不接受班主任批评教育者。

8、随意更改学校通知或乱写通知者。

9、无故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者

10、无故不上课,在校园内逗留或在宿舍装病睡觉者。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予以记过处分。

1、殴打他人,情节较轻者。

2、一学期旷课一周内者。

3、考试舞弊,情节较重者。

4、破坏公私财物,或私自动用学校设备、设施造成影响,有小偷小摸行为者。

5、扰乱课堂、食堂、宿舍、会场、间操、自习、劳动等纪律,情节严重或耍笑起哄者。

6、在校外不遵守社会公德,被有关部门处罚尚不构成违法者。

7、受警告处分,经教育不改者。

8、不听门卫劝阻,未经校方同意晚自习后擅自外出学校者。

9、未经学校同意,擅自留房校外人员者。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予以留校察看一年处分。

1、在校内打架,后果严重或影响极坏者。

2、一学期内旷课累计达二周以上者。

3、偷盗公私财物,或私自动用学校设备、设施造成很坏影响者。

4、有较轻盗窃行为,勒索学生钱物50元以内者。

5、谩骂侮辱教师或校内工作人员者。

6、违反规定走进“三厅”者(含电子游戏厅)。

7、在校内吸烟、喝酒、打麻将或其它赌博行为者。

8、受过记过处分,经教育不改者。

9、未经学校许可,在校外住宿,并造成极坏影响者。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予以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处分。

1、持械打架或勾引校外人员到校打架者。

2、一学期内旷课累计超过一月者。

3、有严重盗窃行为,或私自动用学校设备、设施造成严重损坏,或勒索学生钱物50元以上者。

4、谈恋爱,影响很坏者。

5、品质恶劣,道德败坏者。

6、煽动****、聚众闹事者。

7、违反校纪校规,情节严重者。

8、男女无故串动宿舍,造成不良影响者。

9、受公安机关拘役以上处罚或治安处罚者。

10、受留校察看处分,经教育不改者。

七、处理学生,警告、记过处分有班主任提出意见,由教导处上报主管领导批准;留校察看处分,由班主任提出意见报行政会审批;开除学籍、勒令退学处分,由班主任提出意见报校长办公会审批,报主管业务部门备案。

八、凡对学生进行处分,其处分决定应张贴布告或大会公布,并装入学生档案,同时将错误情节通知家长。

九、受处分的学生(开除学籍处分外),有显著进步表现的,可以解除处分。

1、解除处分,必须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班委会讨论,班主任、有关任课教师签署意见,上报政教处研究,报主管领导批准(受留校察看处分报校长办公会讨论)。

2、未解除处分的,处分材料装入学生档案,解除后转入校文书档案。

3、处分未解除者,一律不发毕业证,高三毕业班学生不予在本校参加补习。

小学学籍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 制度 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管理制度创新

一、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创新视角

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框架。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方面构成。

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特定制度的产物,是人在特定制度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表现。用这个观点看教育问题,教育改革本质上并不仅仅是教育内容的改革,也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命题方式之类的技术性改革,而更重要的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创立一套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和利用教师及学生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以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与西方人相反,我们向来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教学,轻技能培养;更关注技术创新,而忽视制度创新。这种思维方式是与传统的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但在当今市场化的社会,却有本末倒置之嫌。

作为上海办学历史悠久、基础条件雄厚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上海交通学校,为上海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学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但是,要谋求更深层次的发展,必须在稳定规模基础上走内涵发展之路,而目前在内部管理上,深感传统管理有余而激励与创新不足,集中统一有余而各部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足,行政调控有余而各部门自动协调配合不足,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重视制度建设。

二、学校管理现状与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1、制度的有效性

制度,本身可分为有效率的制度和无效率的制度,一种制度有没有效率主要取决于这种制度的交易费用,正因为此,一般把交易费用的概念定义为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而交易费用的高低,又取决于这种制度是否“激励相容”,即这种制度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否与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一致。当然,任何一种有效率的制度都有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还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而且任何一种制度都难免会有弊端,但是只有激励相容才能节约交易费用,只有激励相容的制度才是有效率的制度。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教学和实训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为了适应管理的需要,学校将原专业科改设专业系部,并增设专业教研室,统管中高职教育,学校在管理中的分工线条更为明确。当然,从古典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分工和专业化可大大提高劳动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学校在分线条管理后,上下衔接趋于紧密,线条内办事效率有所提高,但不可避免地会过度倾向于纵向一体化,从而在各自为政下忽略了管理线条横向协作的重要性,势必出现学校范围内的外部不经济,甚至导致制度失效。

2、制度创新的必然性

制度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因为它不具有专利性,是一种公共品,可以“搭便车”,人们可以简单的模仿由别人创造的制度安排,而无需付费,这样,进行制度创新的人就缺少激励,这类稀缺可视之为利益驱使下的制度稀缺。另外,从制度的可移植性来看,正式约束容易移植,而非正式约束由于内蕴传统和历史积淀,其可移植性就差得多。因为,一种非正式规则尤其是意识形态能否被移植,其本身的性质规定了它不仅取决于所移植对象的技术状况,而且更重要的取决于后者的文化传统对移植对象的相容程度。

因此,学校的发展首先依赖于内部决策者和管理者不断更新的理念。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对于一个勇于创新的团体或管理者而言,意识和理念往往成为正式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因此,在观念上,要求我们立足于未来,不断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其次,从学校管理总体上来看,缺少一种开放机制,与外部环境缺乏一定的沟通。随着学校组织边际的不断扩大,在理念上理应打破原来狭隘封闭的藩篱,整合现有资源,不断吸取兄弟学校办学的长处,根据学校实际借以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修正”或进行有效的创新。当然,这必须基于学校逐年积累建立起来的校园文化环境,要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3、现行制度与合作博弈

博弈又称为对策,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团体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团体的选择。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使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则是非合作博弈。

如果说竞争能够给人们带来活力与效率的话,那么合作就能够给人们带来和谐与效率。制度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规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合作得以进行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学校如同一个国家或集团的缩影,上级和下级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即非合作博弈;另外,学校工作虽有分工,但毕竟是个系统工程,学校一直强调各条线的工作要相互协调,但有时涉及到各线条本身利益时总会出现一些非合作现象。所以,学校在制定一项制度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必须强调合作、强调团体理性,强调一盘棋,把非合作博弈产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三、职业院校管理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考

1、学校管理者应树立创新兴校的理念

学校管理者支配和引导各个群体的行为,他们是否具有创新素质将直接制约和影响学校的发展和走向。管理者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产生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考;没有创新人格,对创新建议就不能果断的接纳,更不会激发全校教职工的创新潜能,制度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为此,教育管理者必须把创新作为基本的兴校理念,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创新素质,及时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广大教职工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并尽可能采取多样的活动方式,不断的激励和鞭策全体教职工,正确引导和促进教职工创新能力的发展。

2、正确看待“路径依赖”

诺思指出:“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初始的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惯性,因为沿着原有制度的路径和既定方向前进,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路径依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利益因素。沿着既定的路径,既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如果弄得不好,它们还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脱身而出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但必须认识到,制度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多次博弈的过程,是人们在社会分工与协作过程中多次博弈而达成的一系列契约的总和。一项好的制度,都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综合权衡后制定。好的制度应当体现并能够协调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求,从而获得大家的拥护,表现为长效性和相对稳定性。

学校组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与以往改革的关系是扬弃的关系,所以要建立新旧改革的有机联系,既不能过分依赖原有的途径,也不能想当然地设置一些不讲效率的制度,而应注重学习、总结,学别人之长,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我校汽车工程系曾在专业群开发、考证与技能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过成功的尝试,我们应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特点,要敢于否定学校旧有的、影响学校发展、束缚人性张扬的条条框框,大胆进行各项管理制度创新,提高制度的有效性。

3、注重规则的权威性

制定规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励和约束人的行为。在我国这个市场经济尚欠发达、特权意识较浓厚的国度里,人们尊重规则的意识还较淡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希望找到规则的漏洞,并利用这个漏洞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世界上最好的规则都有漏洞,对规则的遵守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素质,大家都遵守规则可以大大的降低交易费用。当然许多规则的实施除了激励、约束机制外,还需要人的自律。如果学校员工都有自律意识,那么整个学校的交易成本将会大大的降低,而最终受益于全体员工。

二是除了寻找规则的漏洞以外,人们还喜欢规则能约束别人,而自己是例外。如明明违规也要找关系通融一下,即规则对别人是硬的,对自己是软的。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最终规则就形同虚设了。规则的软化是特权思想和等级思想的一种集中体现,学校的管理者应增强各项制度的权威性,做到令行禁止。

三是有利时遵守规则,不利时违反规则。我们总有一部分人在遵守规则上“斤斤计较”,打小算盘,总希望游离于规则之外。而实际上,规则的好处来自于大家的遵守,尤其是学校的各级教育管理者理应带头遵守规则。

学校在注重规则制定的同时,要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使得全体教职员工形成人人遵循约定的学校竞争规则,认真履行承诺。学校管理者也应注重规则的权威性,切不可朝令暮改。

4、建立有效的实施机制

机制是制度赖以实践的保障,完善而巩固的实施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团体运行内部交易费用的降低,将会使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具有长期优化运作的意义。它为落实依法治校、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保障。但不可否认,在某些部门的实施中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什么原因?主要还是存在实施机制的有效性问题。所以为了实现学院的管理目标,将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与之相符的实施机制。

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应创设决策保障机制,可专设一支决策智囊团,定期研究和解决学校管理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对策,必要时制定新制度。其次要形成一整套与之呼应的监督机制,比如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校务公开监督机制,良好的督导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最后要制定好善后处理机制,形成一种“凡事有规则、凡事有负责、凡是有处理”的实施机制;最后,要创设自动协调机制,协调不同管理线条间的部门合作,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学生利益的最大化,使学校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卢永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修订版)[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小学学籍管理制度范文4

一、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根据季节和学生生理特点,开展防治疾病的宣传。

二、及时发现和向领导报告学生中传染病情,指导有关老师控制疾病传染和扩散,对疫情点进行及时消毒。

三、及时处理食物中毒和意外伤害事故,需要送医院救治的进行护送。

四、做好食堂食品卫生的监管工作,每天至少抽查一次食堂食品卫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政。

五、严格执行灭鼠药安全放置制度,防上中毒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师生饮用水供应的卫生监督、管理,督促有关人员及时清洗饮水设备,防止污染。

七、学校举办大型活动和学生春(秋)运动会,根据应急预案,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工作。

八、卫生室建有不适应某种场合或活动的特异体质学生名单,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的汇总工作。

卫生保健员工作职责

一、卫生保健员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在每一学期开始,应拟定学校保健工作计划及实施办法。

二、逐步充实学校卫生保健室的设备和用品,以保证卫生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应掌握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情况,每学年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体检。

对影响学生健康的不良因素,应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建立健全学生的卫生健康卡片。

根据不同季节,适时进行有关疾病的预防工作。

五、积极开展卫生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员工的卫生知识水平。

小学学籍管理制度范文5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根据XX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校内专心学习,放置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特制定《XX小学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构建学生健康成长体系,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保护学生的视力,为学生在校内专心学习,放置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教育,将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养成非必要不把手机带入学校、带入学校即统一管理的习惯。

2.进一步明确具体的保管学生带入的手机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的保管装置,确保手机的保管使用工作得到监控和实效。

3.探讨家校沟通的合适的方法,将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和家长沟通到位,共同做好本项工作,一起履行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

三、组织领导

1.各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大队部、教导处和班主任分工协调的领导小组。

2.教导处负责进行督查、大队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少先队值日队员加强巡查和监督工作、后勤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各班主任要督促本班的学生执行贯彻本方案要求。

四、具体工作要求

1.有限带入校园

各班主任通过多种手段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细化管理措施

各班级应将手机管理纳入班级日常管理,明确不得把手机带入教室,如果带入由本班班主任统一保管(可由班主任暂时锁在自己办公桌抽屉)。通过班主任手机、微信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3.加强教育引导

大队部、各班主任等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4.做好家校沟通

大队部、各班主任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督促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5.强化督导检查

学校分管领导要指导各班级细化手机管理规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各部门将学校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学籍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部队院校;管理;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197-01

部队院校就像一个个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统一大市场,各行各业都要基于这样一个大的组织平台开展自己的工作。但是,运用经济学的有关概念和思路探讨部队院校管理的文章还相对较少,但是向部队求管理、求方法的企业管理理论却大行其道。因为部队的管理确实有其独到之处,而且确实能够移植到企业经济管理的平台之中。本文试图浅析部队院校管理的制度经济学特征。

1 部队院校编制体制调整制度经济学内涵

部队院校编制体制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整编缩减,减少国家为培养部队人才的经费开支和成本。同时也是为了减少冗余,重点支持一些具有办学经验、拥有良好管理的大型部队院校。可以说,通过这一举措,国家可以重点突破,加大对各院校人才培养的力度支持,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高效性,达到了精兵简政的效果。过去,部队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盲目追求数量的多寡而不顾及培养的质量,导致一批又一批的军校毕业生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所学知识也是缺胳膊少腿,即不专,又不精。另外,部队院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但是,它的组织机构却是双重的。除了专管教学的各教研室,还具有一套行政管理班子,他们之间往往是职责不明,权利不清,导致了许多该管的事情相互扯皮推诿、不该管的事情争先恐后。除此之外,就是在行政机关内部,比如说部队院校的政治机关,有时候组织机构和干部机构就存在着严重的交叉和重叠现象。总而言之,这些都是国有企业中长久以来就存在的弊病。而只有实行准确严密的分工、整合相关教育管理资源、将权利和义务细化到某个机构、某个人身上,才能发挥部队院校培养人才的规模效应。

2 部队院校内部组织机构与交易成本

在部队院校的管理中,存在着两套机构的协调和配合问题,教学科研机构类似于“市场”,其中的教研室成员就是“市场”中掌握那只“无形之手”的人;而行政管理机构则类似于“政府”,其中的行政管理干部则类似于“政府”中的权力的掌控者。究竟在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听从谁的命令,服从谁的安排,还取决于很多的因素。即要考虑经济学中的成本问题,更要考虑交易过程中的激励问题。事实上,如果对分散的信息进行协调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那么在院校管理中,对两套机构的协调也应该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部队院校来说,同样存在着非常详细而周全的规章制度,建军这么多年,形成了大量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任何一项工作,作出任何一项重大决定,都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首先向有关人员草拟一份修改意见或意见征求稿,群策群力,发扬民主。这其中,有大量的信息和意见需要交流、协调和探讨。只有存在着这么一个组织机构,才能节约相互之间的信息搜寻成本。同时,各方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在机构内部迅速的传播和共享,从而节约了大量重复进行的交易成本。但是,部队是一个令行禁止的地方,直接管理在部队院校的管理中同样占据了主导地位。这里的直接管理是通过一个人发出命令或指示与其他的和工作相关的人进行管理来实现协调,当然在一个命令真正下达的时候,就是确定不变、必须得到执行的了。部队院校作为机构,同样,在运行的过程中必须界定清楚产权,优化配置各类教学和管理的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排他成本。排他成本是在人们想要确保不让他人擅自使用其产权时产生的。当前,军队院校的伙食保障大多开始实行保障地方化,将竞争和保障的权力交由地方,通过将保障引向市场并引入竞争,不仅像盘活国有企业一样搞活了企业、资源,而且提高了后勤社会化保障的质量和成本。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他们就必须在竞争中支付排他成本,而且必须想方设法提高保障的质量。协调成本是在个人与他人交往以结合他们所拥有的产权时发生的的。协调是减少摩擦、增进了解的必要,是信息和知识传递的必备手段,是减少信息非对称性以及降低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的充分条件。运用在部队院校的管理中,有利于提高制度执行和行政管理的透明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好民主和监督的功效,尽量减少“搭便车”和寻租问题的出现。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已经上升为一种正式规定,也是命令。在制度经济学中,这也被称作服从成本,也许在市场经济过程中这种成本会更大一些,因为这种服从还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普遍的接受,还没有上升为一种正式的规章制度。而且,这种服从与否的惩罚措施或者激励还未能够使人们铤而走险或者望而生畏。而在部队院校中,这项成本可能要小得多。

3 制度经济学中的组织对部队院校管理的启示

明茨伯格在1979年和1989年发表的两篇论文中,综合了很多早先对组织的研究,提出了六种组织类型。其中有一种叫做企业家组织,这种组织的主要协调机制是直接管理。对于部队院校的管理来说,这种情况较为普遍。部队是一个等级制度非常强的地方,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但这种命令不同于专制,更可以说是接近于民主。在以往的部队院校管理机构中,层级较多,战线拉得过长也是影响部队反应能力和时间的主要障碍,但是又不能盲目地进行撤并,而必须像管理一个企业一样,找出重复和交叉之处,减少不必要的程序,缩短命令或指示传递到末端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组织结构更趋紧凑,流程更加简洁清晰。部队实现的是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范围,提高了单个个体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集体领导也是充分发挥民主的表现,民主意义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可以减少命令或指示的随意性和失误性,有利于做出准确全面的考虑。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规章制度,都是在制度的约束下进行的。就像一个直接管理企业的企业家一样,他的直接管理永远都是有原则、有标准的,而不能随意而为之。当这种做法得到推广而上升为一种习惯和常规化做法时,就会大量积省大量搜寻成本,相关工件的进行就变得有章可循,其他功能也就能够实现标准化。在部队院校的管理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大量的、比较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这些做法和经验通过总结和提炼已经上升为一种习惯性的举动和做法,已经由一种非正规制度转变成一项正式制度了,这些制度也许并不完全类似于制度经济学中所说的制度,并不能完全依靠人们去自觉响应和主动遵守,同样,存在着委托-风险和道德风险。作为其中的一员,作为部队院校的管理者,他们也只是国家范围上的人。从而,也必然存在着难以预测的机会主义行为。正如一个企业需要发展一样,光有不成文的道德、习惯、风俗的约束,即使再加上成文的规章制度和条令条例也并不足以管好人、做好事。

参考文献

[1][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