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勘测设计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勘测设计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勘测设计论文

电力勘测设计论文范文1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011-02

我国工业经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了不少问题, 比如市场的分类和建立、物流渠道、调解机制和中介服务等。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在这个时期也经历了一个从计划到市场的过渡过程,勘测设计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到为买方市场。

电力勘测设计市场在大发展时期很难完全走向市场化,一些设计单位仍然处于等活的状态, 其中一些部门甚至一直是上级电力公司分配设计工程的情况。但随着当前设计市场的低迷,这样的局面已经很难保持了,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下,许多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加入到设计市场的竞争中来。那么为了保持盈利,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应该怎么做呢?

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适应市场,保持盈利,作者认为可以在企业内外两方面参考下面两点措施建议。

一、建立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薪酬分配机制

电力勘测设计企业要加强内功修炼,除了改变原来传统的管理方式,完善设计程序,提高工效外,要进行薪酬分配的改革。

随着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勘测设计单位逐渐由原来 的“纯”事业单位转为“自主经营、自负营亏”的企业化管理性质的“半”事业单位。勘测设计单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知识密集型单位,而且其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人才。但是,目前勘测设计单位面临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员工频繁流失。技术员工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受行业内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其传统的薪酬管理模式已经显示出较大的不适应性。因此,加强薪酬管理是当前勘测设计单位长足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薪酬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员工心目中,薪酬不仅是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的自身价值,代表单位对员工工作的认同。由此看来,勘测设计行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支素质一流、结构合理、具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而最重要的保障环节就是建立起对外具有竞争力、吸引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和激励性的薪酬制度。

1. 薪酬设计的原则

薪酬设计的原则一是战略原则。设计薪酬时必须从战略的角度进行分析,必须体现单位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要与国家发展战略和交通建设规划结合起来。二是公平原则。这是薪酬设计的最主要原则。薪酬设计要透明、公正、公平,让单位内部员工认可。三是竞争原则。薪酬水平在市场上要有竞争力,力争不低于全国同行业、同地区分配标准,能够吸引和留住所需人才。尤其在一些关键人才的薪酬标准上应当等于或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和竞争对手水平。四是激励原则。要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贡献大小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以充分调动积极性,激发核心管理人和技术骨干的工作积极性。五是合法原则。合法是建立在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尤其税法是决不可违反的,必须严格遵守。

2. 建立薪酬分层管理

薪酬分层管理设想根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任职资格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将岗位分为:管理、技术、后勤服务三大类。对于设计院领导层宜采用年薪制,由月基薪和年终风险收入组成,其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单位的年产值、资金回收率、利润率、中标率、精品项目个数、客户满意度等。对专业技术人员采用绩效工资制,由基本工资、项目奖金、年终效益奖和福利等组成,其绩效指标除产值指标外,还包括设计质量、技术创新数量、论文的数量和后期服务质量等。对后勤服务人员宜采用岗位工资制,由基本工资、月绩效工资、年终效益奖金以及福利等组成,绩效指标主要是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包括计划工作完成率、工作态度、内部满意度等方面。无论是何种岗位的人员,都应结合工作要求,使每个员工都能承担起职务工作责任,重在贯彻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原则,使通过职务工作显示出才干与业绩的人员获得更高报酬。

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电力勘测设计单位要走出去,受我国电力行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近年来新开工建设规模呈逐年下降态势,国内电力设计行业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凸显,行业竞争加剧。对此电力勘测设计行业要将目光投向海外,拓展市场空间,做国际总承包项目,寻找企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1. 在境外市场寻求机遇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电力行业建设企业寻求出路的时候,整个电力行业要注意到,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潜在发展空间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境外市场中,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刚性需求;东欧、拉美等新兴市场的潜力较大。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承包商普遍调整经营战略,中国企业凭借自身优势进行项目合作的机会增大。同时,与国内电力行业工程总承包开展比较薄弱的情况不同,国外电力工程总承包市场的成熟度较好,工程建设很多采用总承包模式,市场前景广阔。

2. 合作提升“双赢”砝码

勘测设计单位要进一步提高与窗口单位及发电集团开展战略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与窗口公司和高端客户群的密切合作和交流。比如紧密合作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能源集团、哈尔滨电站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窗口单位举办技术合作交流会等活动,在海外电力市场开发过程中各方应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选定目标市场,进行重点开发,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双赢。同时,需加强对目标市场的前瞻性研究,对重点技术课题进行重点开发、共同拥有知识产权,形成核心竞争力。交流与研讨,更密切了合作关系。

3. 以客户为本提供高效服务

为服务好客户,设计行业在“走出去”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使用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比如:同一个国家项目开发和执行尽量采用同一个生产、经营团队;经营丰富的老员工和年轻员工在同一个项目上采用双主设人制度;在外部技术方案评审和重要会议之前,请所有参建过以往该国家项目的设计人和工代一起参与院内评审和讨论;注重对项目所在国家各方面情况的总结,包括建筑材料、风土人情等资料;收集国外标准,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消化、吸收并用于具体工程,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利用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比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优质的工代服务是确保设计意图正确实施的重要措施,也是控制工程工期和造价的重要环节。除了采用常规的工代现场服务、现场巡查等方式外,还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远程视频实现院内和国外现场的及时沟通,指导问题的处理。

4. 发挥以设计为龙头的总包优势

通过设计优化,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通过运用三维设计手段,精细化设计,消除碰撞、优化管道,使采购与供货一次到位;在满足合同与强条的基础上,优化设计,节约了总承包商成本。通过将设计部纳入项目部管理,在土建施工图出版前,设计与项目组矩阵集中;将设计作为采购的全过程技术支持;推行精细化三维设计与项目材料采购管理软件融合使用等介入,实现设计与采购深度交叉融合。同时通过设计与调试的深度交叉工作,开展项目系统运行说明书的相关工作,适应项目进入调试阶段的要求。

现场项目管理方面,可以将设计工代纳入项目现场部的统一管理,编制工地服务计划,将主要专业主设人派往工地做设计工代参与现场项目管理,及时解决设计方案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施工符合设计技术要求,同时便于设计人员熟悉施工工艺,促进设计水平的提高。

5. 多途径有效控制风险

风险是影响海外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将风险降低到最低,要建立一套比较全面的海外项目风险控制体系。在国外市场调查中,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了解、掌握工程建设原材料市场的价格涨跌幅度和趋势,当地的人工价格水平、在项目报价时规避风险;重视国外工程项目信息收集、筛选,了解当地金融、法律、工程建设规范要求和劳工政策;积极与国内一些有国外市场开发和项目实施经验的单位沟通,吸取经验和教训;咨询驻外使馆商务参赞,了解项目所在国的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在前期项目开展过程中,认真听取律师的反馈意见;积极与银行、外贸公司等相关单位联系,听取他们的建议;同时,还认真听取院内设计部门涉外项目经验人员的意见,做到充分利用各方资源,降低项目风险。

三、结语

电力勘测设计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电力勘测设计企业要与时俱进,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设计模式,要不断调整经营思路,做出最适合当前市场形势的改革,才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勘测设计企业的经营之道。

参考文献:

[1] 金喜在. 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0.

电力勘测设计论文范文2

关键词:电力工程;线路;设计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电路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多方面的问题,而其中的成本投入则是重要一项。成本确定之前需要形成关于路径方案方面的选择,并有效控制线路经济效果,由此,可以改善条件满足区域设计方面的需要,这也是电力工程线路规划与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

一、电力工程线路的优化选择

1.线路路径选择

在对电力工程相关操作路径的确认方面应当坚持可以直接关联输电路基距离为原则,并应当考虑线路实际运行中的成本。同时也应当加强对电力工程实际造价等方面的问题分析。设计人员方面则应当在确定路径距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应当在不追加成本基础上绕开弯曲路段。结合相关数据显示,应当选择几何中心线路完成相关线路的铺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缩短不同用户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够有效避让植被以及水源地等,降低破坏范围。针对线路之中地形差异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障碍,也需要对多方面的条件实施关系平衡。

2.导地线选择

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导地线所产生的成本内容包括几个方面:线路型号、分裂数以及长度等。导线质量受到输配电等相关质量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质量。气候条件同样也会对线路产生一定的作用。线路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导线型号的问题。根据导线实际型号才能够确定工程成本,并完成整条线索的预算编制。线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当结合现阶段实际情况,并基于当前基础进一步对导线负荷等情况进行预测与充分评估。充分结合现阶段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对负荷进行有效预留,以此可以更好的降低线路出现修缮与重建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导线建设同样也会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地形同样也会十分复杂,造成电力线路在进行设计与要求方面也需要提高标准。对此,在电力线路工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河流、丘陵、植被及人口密度等的影响,尽量避开高低起伏不平的地形,为工程的施工提高便利。考虑到北方地区冬季严寒的气候,如果线路结冰,不仅会影响其强度,还可能引发各种各样的线路故障。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采用架空复合地线光缆,铺设相应的地线,确保地线与导线的有机结合,以保证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3.气象因素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向和南北向跨度较大,不同的地区气候变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东北地区冬季严寒,夏季温暖,南方地区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在电力线路工程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区域的气候特征,对气象因素的影响进行控制。例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电力工程设计方案可行性和可靠性的最大危害,就是夏秋季节的台风和暴雨,基本上,每年出现的台风都会给电力线路造成巨大的影响和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西北和东北地区,由于冬季气候寒冷且持续时间长,对于电力线路工程危害最大的因素是覆冰灾害,冰凌在线路上的持续积累,会导致线路的负担加重,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预防和清理,则可能会导致线路断裂,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成本控制与设计

在电力工程线路设计中,成本控制与设计是重要环节,对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都有着一定的关联影响。基于电力工程线路质量可靠的前提下,应用价格最优化、合理的线路,实现成本最低的工程线路建设;在对电力工程线路中应用的导线、杆塔、绝缘设施等要进行最优成本搭配,即通过合理设计降低工程总成本支出;在工程线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对线路具体长度、施工具体时间等进行预期设计与控制,进而降低线路的运行成本等。材料的选择过程中为提高成本控制效率,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即保证使用质量达标,材料使用安全,在工程线路设计方案完成后根据施工实际需要的工程材料数量进行选择,并避免出现选择型号错误,出现浪费材料的情况。在制定材料选择方案后要对其进行校对和检验,要保证每一阶段的材料供应及时,杜绝因材料供应不足而使用不和标准的材料,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例如,在对工程线路施工中应用到的绝缘子来看,杜绝采用蝶式绝缘子应采用耐张串型绝缘子,保证材料使用标准,保证使用安全。

三、改善自然人文条件

在落实到具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自然人文条件进行加强。这是因为电力线路的施工势必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例如植被、交通等环境的破坏等。因此,需要加强设计,兼顾沿线条件中的自然及人文条件等的改善。工程施工阶段需要确保按照规章制度进行,采取有效手段集中处理相关问题。针对可能会产生的事故情况,应当形成应对策略,避免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对电力工程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真正意义上确保电力线路能够得到稳定与安全运行。这也是本研究中的最终目标。结束语综上所述,结合当前阶段社会发展实际情况,需要加强对电力方面的功能与需求的增加。促使电力工程建设质量能够越加提升。电力工程之中的线路方面的设计问题同样也是其中的关键点。因此,应当基于质量、成本以及进度等方面给予加强,选择最优方案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向前发展。

作者:蔡文沛 单位: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捍民.地方电力工程设计院、所输配电线路设计质量、效率的提高与CAD软件的开发[A].云南电网公司、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云南电网公司、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9:1.

[2]张晓东.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电力线路设计[A].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测绘学会2004年度科学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2005:7.

电力勘测设计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麻湾引黄灌区工程,自1989年2月21日破土动工,至1991年6月末全部竣工,总投资4005万元。是当时全省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和黄河三角洲开发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当时东营市建市以来地方兴建的大型引黄灌溉工程之一。

东营市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城市,在实施国家级战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大背景下,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促进灌区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在此,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强化以黄河水资源为主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搞好引黄灌区综合治理、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项目建设,促进引黄灌区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一、麻湾引黄灌区设计规模

东营市麻湾灌区是在原打渔张引黄灌区工程基础上,调整、改建而成的。新建引黄闸和总干渠,贯通原打渔张灌区二、三、四干渠,进而成为独立引黄灌区。引黄灌溉既保障了农业丰收,又补充了地下水,淋洗了盐分,有效地保证了地下水位的稳定和水质;设计灌溉面积4.93万公顷;年引黄河水1.5到2亿立方米,实际灌溉面积在3万公顷以上。

麻湾引黄闸位于黄河右岸的东营市东营区龙居乡麻湾险工上。总干渠自引黄闸下向东南,穿过南展堤大孙闸经大孙村西,向东南直插原打渔张四干渠,顺四干渠向东至庞家节制闸,然后沿四干四支折向正南,横跨打渔张河、穿过支脉河,经广青路南闫家泵站提水后,过三干向南,在广饶温楼闸入二干。由麻湾引黄闸至二干温楼闸,总干渠纵贯2县区5乡镇, 全长33.2千米。麻湾灌区控制范围,即原打渔张灌区二、三、四干的控制范围:新广蒲河以南、小清河以北(通过二干十二支过清工程也可过小清河)、广南水库以西、东营市与惠民地区边界以东。

麻湾灌区设计规模:引黄流量60立方米每秒,1条总干,3条干渠,1条分干,控制面积7.02万公顷, 设计灌溉面积4.93万公顷。各类建筑物103座,其中较大型建筑物有麻湾引黄闸、 大孙灌溉闸、打渔张河渡槽、支脉河倒虹吸和闫家扬水站等5座,改变了灌区范围内靠天吃饭的局面。

二、麻湾灌区改扩建工程

(一)三干渠改造恢复治理工程

为了解决广饶县2800公顷和广北农场1000公顷农田灌溉, 1991年4月市人大代表视察东营水利工作时,张万湖副市长指示:由市引黄灌溉管理局牵头,组织广饶县和广北农场对三干渠下游进行工程恢复技术设计。设计由东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承担,1992年6月完成全部设计。

设计原则:既要保证三干下游用水,又要汇入二干5.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以缓解二干下游的供需矛盾,解决原三干渠供水范围没有包括的右岸 (其右岸原属二干供水范围,因偏远、地势高而难供水)供水问题。

该工程由东营市引黄灌溉管理局组织施工,于1992年3~6月施工,共完成土石方23.5万立方米,建筑物37座,其中有李庄节制闸、泄水闸、尾水闸修复、丁庄渡槽,干渠排沟生产桥12座,支门21座,完成投资147.09万元。三干下游的恢复治理,结束了广饶县丁庄乡和广北农场等单位40年来靠近干渠而又用不上黄河水的历史。

(二)总干渠渠首段衬砌工程

由于受东张铁路桥桥底高程限制,麻湾灌区在原设计中,引黄闸到东张铁路桥段渠底比降是1/11000, 在没有渠首沉沙的情况下,经一年运行,造成渠首淤积严重,因此对渠首需要进行改造。由东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将渠首渠底高程抬高75厘米, 将比降由1/10000调整为1/7000,将底宽由28米扩大到33米,将流量由60立方米每秒加大到80立方米每秒。 该工程由市引黄灌溉管理局于1992年9~12月组织施工,完成展区内2.3千米的砼板衬砌,投资150万元,有效地减少了水量流失,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引黄灌溉效率。 转贴于

(三)总干大孙灌溉闸以下衬砌工程

1998年6~8月,由东营市灌溉管理处设计并组织施工,对大孙闸以下3.2千米进行砼板衬砌,投资250万元,从此改变了该段渗漏严重的现象,进一步提升了干渠整体效能。

(四)四干渠改扩建工程

麻湾灌区四干渠是东营区和胜利油田用水的重要输水渠道。由于黄河近年来经常断流,造成四干下游农田和胜利油田广南水库严重缺水的困难局面。对四干进行改扩建,满足东营区东部4个乡镇和广南水库用水需求,由四干、五干共同向广南水库输水,实现“二龙抱珠”,是东营区和胜利油田多年迫切要求。根据东营市和胜利石油管理局《第七次联席会议纪要》,由胜利石油管理局供水公司委托东营市水利局勘测设计院,对四干渠进行改扩建设计。

四干渠工程改扩建工程总体布置是:扩建四干进水闸,改建北隋节制闸、大许节制闸,新建王岗节制闸;扩大四干断面,底宽由8~5米加大到18.5~11米;流量由15~5立方米每秒加大为50~30立方米每秒。干渠长度由30.30千米延长至32.28千米,终点到广南水库2号沉沙池。 在2号沉沙池前新建浮筒式扬水站,8台机组,设计扬水能力30立方米每秒(此站由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干渠为土渠,比降1/6000;其中4处弯道长1089米护坡, 护坡结构自上而下为:60毫米厚、30毫米厚聚苯乙烯保温板(阴和0.2毫米厚塑料薄膜。

整个干渠分为两段布置:四干渠首至东辛路:长8.07千米,北坝基本不动,搬南坝向南拓宽;排水沟设南岸。东辛路至广南水库沉沙池泵站:长24.21千米,南坝基本不动,搬北坝向北拓宽;排水沟设干渠北岸。麻湾灌区四干改扩建工程由胜利石油管理局和东营区人民政府组成施工指挥部,市水利局负责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1998年3月开工,10月完工,总投资4800万元。

四干渠改扩建工程完成改建长度32.28千米,土方329万立方米;改建四干进水闸(新增4孔) 1座,改建、新建节制闸3座(北隋、大许、王岗),改建支门36座,新建支渠扬水站18座,新建改建生产桥及公路桥21座;新修东辛路至庞家进水闸柏油路一条,长8.0千米;新建、扩建4处管理站(庞家、北隋、大许、王岗);四干下游沿渠道新建泵站专用电力线16千米,进一步提升了工程整体面貌,增强了节水综合效益,促进了灌区社会效益的发挥。

三、麻湾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来水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兴建节水型输水工程已成为弥补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措施。一方面是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另一方面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5左右。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93万公顷,现状有效灌溉面积4.00万公顷,实际灌溉面积只有3.33万公顷,因此麻湾灌区建设节水型输水工程已经非常必要。 麻湾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是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之一, 搞好灌区节水改造对促进灌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麻湾灌区节水改造续建北延工程

2010年6-9月间,由东营市水利局组织承建的东营市麻湾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总干渠北延工程”是以麻湾总干作为引水水源,以原打渔张总干作为输水渠道,将麻湾总干、曹店干渠、胜利干渠贯通,可以有效利用麻湾引黄闸的引水优势,实现引黄工程联合调度,水量互补,提高引黄供水保证率;同时,还可以联通广蒲河,老广蒲河、五六干合排、清户沟、广利河等城市水系工程为其建设提供可靠水源;另外,作为一条分干渠还可以向龙居、史口两镇供水,满足区域农业灌溉用水需要。

麻湾总干渠北延工程控制灌溉面积19.10万亩,设计流量20立方米/每秒,该工程严格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和《水利工程质量体系》要求施工。工程级别为3级,建筑物级别为4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衬砌渠首进水闸(设计桩号:0+000)--南二路桥(5+110)段5.11km渠道以衬砌为主的配套与节水工程;坼除重建生产桥3座;新建生产桥1座;维修生产桥1座;坼除重建支渠进水闸1座;新建支渠进水闸4座;改造支渠提水泵站2座。工程共完成土方(挖方)3.55万立方米;(填方)3.05万立方米,砌石6701立方米;砼及钢筋砼1141立方米。有效地改变了工程面貌,为保障东营市更加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和促进黄河水城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麻湾引黄闸新建闸前泵站工程

黄河是灌区的主要水源,因此,黄河水资源的丰枯影响着灌区的发展。为确保黄河不断流,黄河部门加大了统一调配力度,作为东营市麻湾灌区,每年的灌区用水高峰期是3月和4月份,也是黄河枯水期;为应对黄河水流量偏低、黄河调水调沙后河床下切造成的东营段引黄自流闸不能引水的问题、黄河水的供需矛盾和灌区灌溉水源严重不足。经过科学论证和多方努力,于2010年12月由东营市广饶县水利局承建的“麻湾引黄闸闸前泵站”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位于麻湾灌区总干渠首的引黄闸上游,设计引水流量40立方米/秒。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自流闸、引水泵站以及管理设施。共安装电潜泵10台,配套电机280千瓦,完成土方7.7万立方米,砌石450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3020立方米,工程总投资2415.55万元。2011年3月初达到了通水条件,5月底前全面竣工。2011年3-5月份在特大干旱、大河流量小、涵闸引水困难的情况下,完成有效引水1.12亿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5%。同时,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东营地区引黄灌区农业灌溉受黄河水源制约的“瓶颈”,保障灌区内居民生活用水和40万亩农田的适时灌溉。实现与麻湾引黄闸联合运用,恢复原打渔张总干,实现麻湾、曹店、胜利三灌区水资源的综合调配;可有效缓解黄河枯水期涵闸引水困难,彻底解决灌区供水不足现状。为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黄河水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力勘测设计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配电网;电网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电力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动力,而电力配电网的建设则成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能源支持和动力保障。农村配电网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乡镇居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的提高,制约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目前,我国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大量设施亟需升级新建,而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电力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做好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合理的完成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农村电网的损耗,同时还能大大提高电能的有效利用率。

一、工程设计阶段的管理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是建设项目工程的整体纲要,是造价控制的根本依据。虽然工程设计费用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对整个项目的费用总额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一个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的设计方案,可以缩短项目建设的工期,有效地节省投资,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1.明确电力工程项目设计的可行性

(1)充分分析项目的必要性,防止项目建设功能性重复导致的电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2)合理规划项目接入系统的方案,制定当前建设规模计划并提出长期规划,形成整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新上项目即面临淘汰的尴尬。

(3)全面评估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减少电能损失,充分考虑项目的占地补偿,对新建站点的站址和新建线路的路径方案要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勘测,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建设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节省材料,兼顾用电客户的负荷分布,使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4)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战略,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不能因为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坚决抵制以环境换经济的发展思维,避免环境污染导致工程建设社会效益的降低。

2.保障电力工程项目设计的科学性

(1)提高设计单位的技术业务水平,切实提高项目方案的设计质量。首先,应严格实行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内部审核管理和第三方同时对勘测设计人员进行监督,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程序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和评价分析。其次,应加强设计、造价人员的培训。使工程设计、造价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整个团队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最后,明确责任制。奖罚分明,促进设计人员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提高,避免渎职行为的发生。

(2)实行限额设计,严格控制整个项目的造价成本。增强设计人员对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意识,促使设计人员进行项目全寿命费用统筹分析。合理规划项目各阶段、各部分的资金投入,使投资得到合理控制,避免施工过程中因为无计划性造成的盲目浪费。

(3)对整个项目的合理性和深度进行严密审查,科学论证,尽量避免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施工过程中的重复性修改,导致资金的浪费和工期的拖延,造成工程造价的上升。

二、招投标及合同造价管理

投标单位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一个好的合作单位对工程建设的健康良好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合同是招投标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依据,其明确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招投标和合同管理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招投标的制度建设

制定专业的技术文件规范、指导公司的招标活动,避免招标过程中出现不规范、不合理现象,使招标活动有法可依、有理可据。

2.加强招标工作的监督管理

实现招投标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切实落实招标、评标、定标三分离的原则,规范招投标和物资采购环节的各种收费,防止不合理收费的出现,并且及时查处招投标中的违法行为。 3.保证招标活动公开、透明

本着公平的原则,招标活动应公开透明,对投标方公平对待,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投标方,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要保证工程质量。

4.加强合同管理,合理有效的使用建设资金

安排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签订的各种合同和协议,严格遵照执行合同的审查制度,保证合同、协议的合法性和严谨性,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严格按合同条款进行。合同生效后,承包合同总价就是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值,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定期对资金进行分析、预测,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及时与原预算的计划对比分析,采取相应措施,按工程项目资金使用计划,控制好资金的支出,从而确保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施工环节的造价控制

施工环节是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从而决定了整个工程造价的最优管理能否最终实现。在施工阶段做好造价控制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控制工程变更

建设过程中的工程变更往往造成工程造价的上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任何的变更都应经过科学严谨的论证,以确定设计方案确实不科学、不合理,从而导致工程无法顺利进行。当变更发生时,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程序操作,并且应由设计单位下达变更通知单,由监理工程师确认后签字生效,任何个人和单位都没有权利对工程项目随意变更,坚决杜绝变更的随意性。

2.加强结算资料和结算程序的管理

结算要根据合同条款、监理审核的工程量、设计单位或有关咨询单位编制工程预算、承包商的资金使用计划等具体资料来进行。对于工程变更要严格审查,加大签证等资料的审核力度。工程款要根据工程进度按照合同的规定进行支付,承包商的工程量要同时经过监理和业主的审核,并且相关款项必须由相关人员进行计算审核之后才能发放。

3.加强工程项目各环节的监督管理

对工程项目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对电力工程建设的可靠正常运行关系重大,任何的质量问题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从而最终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最优化进行。保证项目的质量首先要保证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其次施工各项流程要符合行业技术规定。最后要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作用,保证任何不合理的施工行为都能被及时的指出并限期予以纠正。

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往往造成人员和设备的损伤。事故的发生不但会造成工程造价的大幅上升,而且有可能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一定要加强注意,首先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要保证设备的操作以及工程的进行完全按照安全规范进行。同时,对于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制定现场事故紧急应对措施及处理预案,对突发的安全事故要及时妥善处理。

5.加强竣工审计

坚决杜绝计划外项目、重复多计工程价款、高套定额、高标准取费等违规现象的出现,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电力勘测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智能电网;通信技术;问题;对策

1引言

现阶段,我国电网系统日益完善,给智能电网的发展创造了巨大条件。但是随着智能网络的发展,智能电网与通信技术之间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相关研究工作人员除了要加强技术方面的研究,还应重视智能电网与通信技术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探究解决对策,确保智能电网通信的高效运行。

2智能电网概述

2.1问题的提出

由于电网系统相对复杂,使智能化电网的实现相对困难,为了提高智能电网的精准度,首先要对智能化电网和通信技术进行优化,解决二者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智能电网的高效运行。

2.2智能电网特点

2.2.1安全性能高

智能电网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电网运行的多种设备硬件,达到高效防护的目的,从而避免由于人为失误所导致的系统停止运行情况的发生。另外,智能电网和可以实现对数据的保护,防止外来系统的侵入,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还可以实现对数据的跟踪,以达到防止数据丢失的目的。

2.2.2稳定性强

智能电网系统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通信传输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信息传输的完整。即使出现问题,智能电网也会在第一时间保障用户的正常使用。

2.2.3自愈性好

智能电网遇到故障时,可以尽快完成修复工作,从而将损失降至最低。传统的电网系统故障会造成大量的数据丢失,不仅给用户使用造成影响,而且也给电力企业本身造成困扰。智能电网可以在遇到故障时,将原有信息进行保留,传送给后台操控人员,有效避免了信息丢失情况的发生,智能电网自愈功能架构运行

3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存在的问题

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现状存在较多的问题,给智能通信网络系统的建立造成了困扰。

3.1质量问题

现阶段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之间存在的最根本问题是质量问题,即通信信息系统接入网络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这给电网的高效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网络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通信信息在接入网络时一方面可能造成信息传输方面的延迟,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还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给智能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困扰。由此可见,对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优化,首先需要对通信网络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得到高效的维护和管理。

3.2稳定性问题

虽然智能电网系统必须保证通信信息的传输具有高稳定性,需要加强电网后台操作的稳定性能,以确保信息传输的高效进行。目前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整体稳定性较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包括以下2点:(1)网络因素造成的信息传输缓慢,这就使得通信系统的信号不稳定,从而导致出现严重的数据运行故障;(2)智能电网稳定性能降低,使通信信息稳定传输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给用户造成严重的困扰。

3.3安全问题

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优化要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之下。目前,智能通信网络系统存在一系列安全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较多,其中最关键的是网络黑客的存在,它会造成信息通信数据的丢失,从而泄露用户的信息,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智能电网通信数据传输过程中应当严格重视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从而降低企业和用户的损失。

4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4.1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可靠性

在信息运输数据的安全上要重点关注,保证信息不被破坏和丢失,通过加密等功能防止非法盗用,对侵害以及非法入侵要严格抵制。智能电网系统可靠性的提高是一项极具复杂性的工作,必须要在智能输入、短距离无线通信以及网络路由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使智能电网通信系统得到有效完善[1]。

4.2层次模型的构建以及标准体系的设计

要实现智能电网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顺利结合,就必须构建合理的层次模型和设计标准体系。一方面,构建人员要对电网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分析及划分,并对每一个模块的功能以及运行特点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要想使智能电网的运行始终保持高效状态,必须不断对智能电网进行优化调整,保证电网各个环节的运行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因此,需要预先设计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

4.3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

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具体包括以下2点:(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需要对信息传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制定解决对策,确保事故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有效将损失降至最低。(2)加强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智能电网系统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排查,将事故风险消灭在萌芽时期,从而有效确保通信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

5结语

电网通信系统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二者进行优化,通过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层次模型的构建以及标准体系的设计以及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等手段,确保通信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崟.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4):37.

电力勘测设计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本文分析了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1前言

工程测量通常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等部门,其基本内容有测图和放样两部分。现代工程测量己经远远突破了仅仅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工程的静态、动态几何与物理量测定,而且包括对测量结果的分析,甚至对物体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报。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马西斯教授指出:“一切不属于地球测量,不属于国家地图集的陆地测量,和不属于法定测量的应用测量都属于工程测量”。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我国工程测量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化”和“十六字”,所谓“四化”是:工程测量内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其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十六字”是:连续、动态、遥测、实时、精确、可靠、快速、简便。

2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现状

2.1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出现许多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仪等,为工程测量向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的作业方法。三角网已被三边网、边角网、测距导线网所替代;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具有自动跟踪和连续显示功能的测距仪用于施工放样测量;无需棱镜的测距仪解决了难以攀登和无法到达的测量点的测距工作;电子速测仪为细部测量提供了理想的仪器;精密测距仪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基线丈量。

2.2 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施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随着GPS定位技术的不断改进,软、硬件的不断完善,长期使用的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以一次性确定三维坐标的高速度、高精度、费用省、操作简单的GPS技术代替。

在我国 G P S 定位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各个领域,国家大地网、城市控制网、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与改造已普遍地应用 G P S 技术,在石油勘探、高速公路、通信线路、地下铁路、隧道贯通、建筑变形、大坝监测、山体滑坡、地震的形变监测、海岛或海域测量等也已广泛的使用 G P S 技术。随着D G P S 差分定位技术和 R T K 实时差分定位系统的发展和美国 A S 技术的解除,单点定位精度不断提高,G P S 技术在导航、运载工具实时监控、石油物探点定位、地质勘查剖面测量、碎部点的测绘与放样等领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3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使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历来就是城市与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常规的成图方法是一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的艰苦的野外工作,同时还有大量的室内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需要。随着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的应用和 GEOMAP 系统的出现,把野外数据采集的先进设备与微机及数控绘图仪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从野外或室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绘图的自动测图系统。系统的开发研究主要是面向城市大比例尺基本图、工程地形图、带状地形图、纵横断面图、地籍图、地下管线图等各类图件的自动绘制。系统可直接提供纸图,也可提供软盘,为专业设计自动化,建立专业数据库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打下基础。

20世纪8 0 年代以来,我国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发展很快,成效显著。由于技术标准和规范不同,国外研究成功的数字化测绘系统不适合国情,难以推广应用,只有依靠自己研究开发。1987 年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在国内首先完成了“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系统”(即 DGJ)的软件开发,并通过技术鉴定,1990 年被建设部列为第一批技术推广应用项目之一,在 80 多个城市及工程测量单位推广应用,同时又有十几个大专院校、仪器公司和工程测量单位,先后开发和研制出多个类似的数字测图系统软件。

2.4 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摄影测量技术已越来越广泛的在城市和工程测绘领域中得以应用,由于高质量、高精度的摄影测量仪器的研制生产,结合计算机技术中的应用,使得摄影测量能够提供完全的、实时的三维空间信息。不仅不需要接触物体,而且减少了外业工作量,具有测量高效、高精度,成果品种繁多等特点。在城市和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测绘、地籍测绘、公路、铁路以及长距离通讯和电力选线、描述被测物体状态、建筑物变形监测、文物保护和医学上异物定位中都起到了一般测量难以起到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出现,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该技术已在一些大中城市和大型工程勘察单位得以引进和应用。

航空摄影测量是进行城市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测绘与更新以及大型工程勘测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它可以提供数字的、影像的、线划的等多种形式的地图成果。目前,我国有 100多个城市或工测单位利用航测技术测制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籍图,最大比例尺为1/500 。采用的仪器除利用高精度的模拟测图仪和解析测图仪成图方法外,还用立体坐标测图仪与微机连接进行数据采集,经微机数据处理输入绘图机自动绘图。

3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展望

展望 21 世纪,工程测量将在以下方面将得到显著发展:

测量机器人将作为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影像、图形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设中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各种问题。

大型复杂结构建筑、设备的三维测量,几何重构及质量控制,以及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对自动化流程,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与监控的数据与定位要求越来越高,将促使三维业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程测量将从土木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扩展到人体科学测量。

多传感器的混合测量系统将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 GPS 接收机与电子全站仪或测量机器人集成,可在大区域乃至国家范围内进行无控制网的各种测量工作。

GPS、GIS 技术将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在勘测、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在人类活动中,工程测量是无处不在、无时不用,只要有建设就必然存在工程测量,因而其发展和应用的前景是广阔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