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工作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工作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工作要点

科技创新工作要点范文1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江西省2021年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要点》,结合宜春实际,提出以下工作要点。

一、夯实创业就业基础

(一)做大创业孵化平台。加强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星创天地、备案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青创空间、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平台培育力度,强化现有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力争新增国家级创业孵化平台(基地)2家左右、省级创业孵化平台(基地)5家左右。不断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建设和管理,推进建站单位与地方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快培育一批电商示范基地、企业和数字商务试点项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团市委、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引导开展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积极对接国家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引导鼓励双创示范基地开展创业带动就业活动。围绕托育、养老、家政、乡村旅游等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双创示范基地与互联网平台企业联合开展创业培训、供需衔接、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打造社会服务领域创业带动就业标杆项目。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引导社会资本发展社会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更大就业空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开展创新创业培训。贯彻落实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对符合条件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按规定落实好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完成全年培训1.5万人。加大“特聘兼职”教师扶持力度,提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配合省完善“1+11”创业大学培训体系,支持协助企业家及企业中高管学员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四)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深入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推动完善各部门和市、县联动机制,推进研发投入后补助,力争宜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7%。(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市统计局、市教体局、市税务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夯实科技创新平台基础。扎实推进新能源(锂电)、中医药、富硒等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大院、名校、名企合作,力争引进落地研发机构1个,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扩大科技创新平台规模,争取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10家,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依托省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产业、投资融合对接。积极争取江西网上常设技术市场技术交易补助,举办第二届2021’江西宜春产业技术对接会,对接“国家大院大所产业技术进江西”活动,为企业搭建对接桥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激发双创主体活力

(七)推进企业创新创业。落实宜春市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实施科技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开展全市“制造业50强”培育,力争在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方面实现突破,培育瞪羚(潜在)企业1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以上,制造业领航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业化小巨人企业20家左右。力争全年列入省新产品开发和试产计划项目达到30项以上,省级重点新产品立项50项以上。(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落实《江西省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措施,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活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深化科技成果“三权”、职称制度改革,用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和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岗创业、离岗创业、到企业兼职等政策。组建科技人员创业导师团队,为科技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辅导、创投对接等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科协、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培育高职院校双创示范基地和双创教育改革示范校。深入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专项计划,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对于符合条件在本市行政区内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稳定经营1年以上的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与高校、企业共建面向特色产业的实训场景,支持将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团队纳入企业示范基地人才储备和合作计划。(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团市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鼓励青年创新创业。联合省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创团工委及相关部门单位举办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举办“青领未来”专场招聘会、“青企雁行”走访交流等活动,实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计划,做好青创“引才引智”工作。(责任单位:团市委、市人社局、市教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引导新型农民创新创业。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大力培育农民大学生。积极组织参加省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发挥全国农村双创典型县樟树市的示范作用,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区、培训基地、见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创客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教体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支持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开展以“创领新赣鄱、美好新时代”为主题的创业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优先支持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实施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大学生创客和返乡能人等入乡开展“互联网+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创业项目。落实旅游业发展奖励政策,鼓励依托各地特色资源开发参与型、互动型、体验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完善支持返乡入乡创业的引人育人留人政策,加大对乡村创业带头人的创业培训力度,培育一批能工巧匠型创业领军人才。(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支持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建强宜春市退役军人企业家协会,指导各县市区建立退役军人企业家分会和就业促进会。培育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创新导师团队,鼓励开展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培训。加强退役军人孵化基地建设,实现县市区孵化基地全覆盖,省级孵化基地新增2-3个,市级孵化基地新增6个以上,县级孵化基地建设100%达标。深入开展“满怀忠诚讲尊崇,千行百业共拥军”等系列活动,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责任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十四)鼓励妇女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巾帼产业示范基地,举办“明月山杯”家庭服务兴业技能竞赛,参加省双创和家政大赛,开展“春风行动”女性专题活动,搭建妇女创业就业平台。实施女性创业就业赋能行动,开展巾帼创业就业“一县一品”下沉式培训,做好“江西表嫂”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妇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双创服务保障

(十五)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大力推行“一照含证”改革,依托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企业登记“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全市通办”,深化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探索推行“先证后查”“自主声明”“公开承诺”办事流程。持续推进降成本优环境行动,清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涉企收费。大力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措施,支持户籍业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依法落实各项支持创新创业减税降费政策,加强税收减免政策宣传,在双创示范基地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盘活闲置厂房、低效利用土地。探索采取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弹性出让方式供应工业、旅游及公共服务项目用地,推进工业标准地、标准厂房建设。(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市监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建设良好市场环境。建立反不正当竞争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废除限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消除制度隐性壁垒。持续深化市场流通领域综合治理,加强线上线下商品质量检测。开展宜春市“绿色生态”标准化建设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责任单位:市市监局)

(十七)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实施《宜春市科技创新资金后补助管理办法》,推进全市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对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大型科研仪器实行双向补助。积极争取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性创新解决方案的支持,探索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教体局、市发改委、宜春银保监分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工程,组织市“双百计划”评选,以中国科学院宜春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建设为依托,引进一批博士及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展企业“人才飞地”评选,鼓励企业在国内人才密集城市创建“人才飞地”。全年组织申报国家人才计划5项以上,新增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深入实施科技帮扶。实施“百名博士入园强企”行动,下派100名科技特派员入企帮扶,有效对接企业科技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00项,组建研发平台(含新型研发机构)1-2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制定实施金融大数据服务支持联动计划,推进大数据融资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贷款抵(质)押品范围。支持园区引进融资租赁公司和非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用好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和信用贷款等金融政策,“工信通”“科贷通”“映山红助力贷”“小微快贷”“微企贷”等政策向重点产业倾斜。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创建。(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市市监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宜春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加强信贷资金支持。健全市、县两级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实施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深入推进“小巨人”“独角兽”企业信贷培育计划。制定《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指导意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对接有机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新能源(锂电)、中医药、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拓展“科贷通”合作银行,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放贷量。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38亿元。(责任单位: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宜春银保监分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市监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凸显双创基地标杆

(二十二)进一步培育双创示范基地。加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指导开展评价评估,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新增培育1-2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二十三)推进基地改革创新试点。优先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与双创示范基地合作建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与双创示范基地合作开展设备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双创孵化专项债券、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创新创业公司债券和双创债务融资工具,支持在双创示范基地开展与创业相关的保险业务。在有条件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对无可抵押资产、无现金流、无订单的初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风险补偿。(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市监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积极开展双创活动

(二十四)开展“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积极组织推荐企业参加国家、省“双创活动周”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开展我市“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加强双创活动宣传,营造浓厚社会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举办各类双创赛事。举办创业引领者专项活动暨第三届马兰花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宜春市分赛、“创客中国”江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宜春区域赛等赛事,组织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江西省公共安全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课等活动。(责任单位: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举办其他配套活动。积极争取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继续开展“三请三回”活动,结合节庆、联谊、经贸等节点和活动,深入沿海乡友、校友、战友聚集地区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推动更多在外宜商返乡投资创业。组织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宣传推广宜春自主品牌。组织参加省第三届青年创业风云人物评选,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开展以品牌品质惠享生活为主题的“双品网购节”、第二届宜春电商直播网购节等活动,加快直播带货、内容电商、社交营销等模式应用。(责任单位: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团市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科技创新工作要点范文2

一、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的筹备工作有突破

一是会同县财政局先后到*、*、*等先进*市县进行了学习和考察,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的操作经验和管理办法,加快“创建”筹备工作。二是针对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相关问题向县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做了专题汇报,代拟《*县委、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的实施意见》,起草并积极运作《*县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实施意见》、《*县科技三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县专利发明资助实施办法》、《*县产学研合作经费资助实施办法》及《*县产学研合作实施方案》等鼓励科技创新文件。三是在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关怀和县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相关科技项目资金已初步统一纳入县科技三项经费中,总支出达907万元,占我县*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16%,科技投入基本达到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的法定比例要求。

二、在区域技术需求整理及科技成果项目申报方面积极作为

一是对全县规模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调研。了解把握、深入挖掘目前我县企业发展创新点,为在全县规模企业中开展企业创新试点活动奠定基础。二是积极开展重大技术需求建设征集活动。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筛选、确定、编写《甘薯淀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农村改厕清洁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等8个项目作为地方重大技术需求予以上报。三是积极组织阜阳市科技进步奖、阜阳市优秀专利奖申报工作。通过网站公告通知和电话联系,初步确定《龙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推广》、《标准化养蚕技术推广与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改进和应用》、《双侧输尿管结石手术创新》等8个项目申报市科技进步奖;县蕴旺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的瓜果脱水制蓉机和成红科技的无铅汽油生产技术申报市优秀专利奖。四是组织《鲜食玉米保鲜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三、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顺利实施

今年我县开始实施3项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一是《高产菱角推广种植及产品开发》、《煤矿塌陷区水域生态保护与渔业综合开发》两项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县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以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成立技术专家组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农民技术培训。《*县高产菱角推广种植及产品开发》项目已在六十铺、五十铺、慎城等20个乡镇完成种植面积0.6万亩。迪沟镇6000亩煤矿塌陷区综合开发治理项目进展顺利。二是五十铺名特优香草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项目发展迅速。香草专家大院首席专家安农大董召荣教授亲临现场指导生产和开展技术培训,80亩新繁育基地正在建设。

四、加大科技宣传培训,促进科技创新

一是举办*县*年科技活动周。5月17日—23日我局会同宣传部、科协、农委等部门举办*县*年科技活动周。特邀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大气专业博士生导师任保华教授在*二中为县直有关单位和广大师生举行“保护地球环境、保卫我的家园”的高端学术报告会;在黄桥镇郭彭村举行*县良种长毛兔科技示范繁育基地揭牌仪式;为新集镇韩庄村白灵菇种植示范户吴正支赠送一台电脑。二是与农业等部门合作,积极组织参与全省春季农业科技入户行动,邀请省农业专家对农民进行了春季小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养猪、养牛等先进适用技术培训。三是依托县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积极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以种、养、加等实用技术、技能为主,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五、知识产权工作逐步加强

一是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日、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企业调研等活动形式,加大了知识产权宣传力度,提高了全民特别是企业法人的知识产权意识;二是积极开展“雷雨”、“天网”专项行动。4月份,我局抽调专人配合有关部门集中组织开展以打击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及涉及专利诈骗行为为主要内容的“雷雨”、“天网”专项行动。三是专利申请及运用出现新局面,企业及个人申请、运用专利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年-*年5月,我县已申请国家专利55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外观设计13项);授权专利2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3项、外观设计6项);开发生产专利产品6项,主要为蕴旺食品机械公司研发的瓜果脱水制蓉机、削皮机、皮蓉分离机、切菜机,成红科技的无铅复合汽油等;引进运用专利5项,主要为安徽惠尔矿用设备有限公司的矿用导风筒热塑整体一次性成型技术、雷科环保制品有限公司的一次性淀粉纤维生物降解技术等。

六、党务、政务工作稳步进行

一是继续学习贯彻党的*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要点,科学分析*科技发展形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局机关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树立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廉洁高效型效能机关形象。二是加强科技信息工作,选派股室业务骨干到市局参加政务信息培训,制定信息报送奖励办法,加强科技信息网站维护,为各股室配备电脑设备,并对局现有电脑进行升级改造。三是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对我县科技发展规划、科技成果鉴定、项目申报、获奖情况等及时公开。四是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强化爱民意识、规范从政行为”、“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廉洁从政、促进科学发展”两个主题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积极组织系统全体党员捐款及缴纳“特殊党费”5950元。

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开展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的筹备工作,对照国家考核指标任务,补充完善各项软硬件,充分作好申报准备。

(二)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工作。以五十铺名特优香草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六十铺循环经济、黄桥良种长毛兔繁育等科技示范基地为载体,更好发挥基地在农业科技成果引进、转化、示范、推广等方面辐射带动作用。

(三)继续做好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管理、监督、跟踪服务、阶段检查验收工作。

(四)开展企业创新试点活动。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重点,以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促进产学研合作,开发新产品,引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推进规模企业技术提升。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专利申请量。加大对我县现有专利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力度,促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六)力争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活动落实到位。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切实推进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科技创新工作要点范文3

一、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必须落实到“创新思维,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上来

机关思想作风建设会议虽然每年都要开,但是在新的形势下,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就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意义。今年我们贯彻落实市机关思想作风建设会议精神的目的就是要工作创新、服务创优、提高效能、提高素质。今天我们召开大会就是要大家按照八方面对照检查,把纸上的表态变成自己的行动,要言而有信,履行诺言,坚决克服目前在我局机关作风中不适应科技创新工作发展要求的薄弱环节,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构建我们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全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实干型、廉洁型机关,为加快推进我市科技工作创造更加优质的政务环境。

当前,面对科技工作的新形势,更加需要我们以创新的思维拓展空间,以创新的服务破除障碍,以创新的机制构筑新优势。加强作风建设的落脚点一定要放在改变工作作风、创造工作实绩上来。要有“对工作非做好不可的使命感”的理念,努力培养“准确领会领导意图的能力、准确分析和把握形势任务的能力和不找借口、狠抓落实的能力。重视“自驱力”的养成,倡导“主动工作,完美执行”。近几年我们每年都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并分解到各个科室,我们也要求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各科室将目标分解到个人,量化到岗位。从这个月开始我们将从绩效、质量、负荷、作风四个方面执行新的考核体系,同时苏州的考核方案已经下发,我们各个科室从现在开始就要应对全年的考核,决不能失分,力争多加分,工作不能到年底再补。希望我们全体同志一定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走乡镇,下企业,掌握第一手信息,寻找和挖掘项目源泉,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抓落实上,把思想作风建设的成效落实到提高我们全局的工作效能上来。

二、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必须落实到“加强学习,增强才干,提高综合素质”上来

加强作风建设,要牢牢抓住学习。学习是一个人完善自我、提升境界的必由之路,是我们每一个人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科技创新的迅猛推进,科技工作的领域不断扩大,赋予我们新的工作职能、新的工作要求。所有这些需要我们不断增长才干。而增长才干的关键途径只能是加强学习。当前有少数同志仍存在“我就是这么点水平,再努力也提不高了”的错误想法,一定要坚决克服这种自负倾向和畏难情绪。如果我们不抓好自身学习,提升水平,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我们全体同志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工作动力。树立“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学习理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一定要结合本职工作,通过多学习思考、勤钻研做事,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协调张家港”等重大理论观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对分管领域、本职工作中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的能力,真正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工作的本领。

科技创新工作要点范文4

一、钨业在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防治污染方面的做法及成效

(1)探采选矿环节。为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公司树立了保护性开采的主导思想,按照“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思路,科学开发矿产资源,坚决杜绝采富弃贫、采易弃难,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被国土资源部评选为“首届全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矿山企业”。公司投入数亿元对这些矿山进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改造,兴建了淘锡坑钨矿废水和尾砂处理二合一工程、两大尾矿库及深加工工业区废水处理站和废水综合净化工程,通过积极实施井下低品位资源综合回收、精选厂、尾砂干排等重大技改和清洁生产项目,不仅解决了老国矿历史遗留的环境治理问题,而且实现了主矿种与伴生矿种的同步高效开发回收与综合利用,矿山采选废水和生活废水等三废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要求。2014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名单,省共有9座矿山入选,公司下属淘锡坑钨矿、新安子钨锡矿两座矿山名列其中。

(2)冶炼环节。公司以技术进步为依托,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通过运用“黑白钨精矿分解”、“离子交换新工艺”及“氨回收及脱氨转化”、“氨尾气回收利用的方法和系统”和“一种钨冶炼离子交换工艺废水的综合净化方法”等技术工艺和专利,使氨回收率大于95%,废水中砷、磷、氨氮、COD、PH值等污染因子稳定达标排放,生产每吨仲钨酸铵的碱单耗为800吨、用水量为70吨、氨氮排放指标为7-10mg/L,均大大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应。

(3)深加工环节。由于深加工工厂主要污染物来源于钨冶炼过程,主要污染物有废水、废弃物、废渣、烟尘、噪声等。为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源,公司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深加工厂区进行环境整治,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首先进行汇集,使部分废水用于锅炉水膜除尘,使烟尘和二氧化硫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达到了“以废治废”的效果。

(4)废水中钨资源回收。为进一步回收废水中的钨资源,公司自主研发出《废水中低浓度钨回收技术》,2012年共回收WO325吨,使钨冶炼总回收率提高了0.3%。这不仅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

(5)废钨综合利用。利用废钨综合利用技术,不但可以处理仲钨酸铵和氧化钨废料,还可以处理氧化后的钨粉和碳化钨粉以及钨的硬质合金生产废料,从而进一步提高回收率,具有重大的工业价值,并实现了钨冶炼不合格品的清洁生产,可以使钨冶炼生产现场更好管理,此外,还可以降低不合格产品的回收成品,减少能耗。

(6)落实安全环保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了安全和环保专门机构和管理制度,制定了安全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安全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有新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均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三同时”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近几年来,公司先后投资逾亿元对各矿山和深加工厂区进行环境整治,兴建了淘锡坑钨矿废水和尾砂处理二合一工程、新安子尾矿库、大余石雷尾矿库以及深加工工业区综合废水处理站和河道治理工程等,已实现矿山采选废水和公司冶炼废水中的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氨氮、总铜、总铅、总锌、总镉、总砷和总镍等污染物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要求,极大改善了企业周边环境,保护了职工和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积极承担了社会责任。公司本部深加工生产线则加强了防火、防爆智能监控、处置系统的建设,公司基础设施及安全环保设施日趋完善,一个和谐、快速发展的“钨业”业已成形。

(7)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矿山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研究,积极探索废石、尾矿、废水、废气中有价元素的回收利用途径,成功实现对工艺中产生的氨混合气体和部分废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

(8)积极探索节能降耗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途径,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一直以来,公司在加紧污染治理的同时,也逐步依靠科技,采用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了多项钨冶炼及深加工的新工艺、新装备。2008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白(黑)钨矿洁净高效制取超高性能钨粉体成套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白钨矿高效、洁净制取超高性能钨粉体的工业化生产,采用该技术后,公司冶炼钨渣中的WO3含量由2.5%下降至1%以下,还减少了片碱用量和冶炼废水的排放量,同时,废水处理盐酸用量也相应减少,每年可节约资金数百万元,使公司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目前,在清洁生产审核的基础上,公司对钨冶炼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冶炼废水回用处理开展了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等三项的实验工作,为公司生产废水全部回收利用在技术可行性方面奠定了基础。

二、钨业在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防治污染方面的做法及成效

(1)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产品研发项目的投入,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优先保障。投资引进新型节能设备,建设废物、废气、废水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2)在耗电量较大的粉末厂新建氢气回收系统、在耗电设备上研发出新型节能降耗产品。自主研发的“一种高温碳化炉”等节能产品获国家实用新型四项专利、两项省科技成果,在新建成投入生产的硬质合金厂大力推广使用节能减排设施、工艺技术。

(3)在废水方面,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对原有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了重金属废水处理和氨氮废水处理2套独立的处理系统。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采用氧化

+两级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处理系统采用多级吹脱+氨回收处理,2套处理设施在确保废水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同时,大大减少了重金属和氨氮的排放。

科技创新工作要点范文5

各粮食企业:

20__年,我县优质粮油产业和多种经营工作,继续坚持以实施“川粮优化工程”及全县“十大产业”为载体,强力推进粮油产业化经营,发展优质订单粮油,调整种植结构,突出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强化品牌建设;多措并举发展多种经营,着力推进旅游经济,大力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加强建筑等行业的管理,抓住灾后恢复重建的机遇,添措施、上项目、重质量、守信誉、不断壮大企业实力。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转化,优势服务向优势企业集中,快速推进我县优质粮油产业和多种经营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20__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省委“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和县委“融入成西经济圈、打造川陕后花园”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基本小康”的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以精品名牌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利益连结机制为纽带,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充分发挥特色生态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抓住机遇、精心组织、突破发展、创业创富。

一、目标任务

1、优质粮油产业、旅游、建筑经营目标

20__年,全县建优质粮油基地35.7万亩,收购加工粮油1850万公斤,实现工业总产值 805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500万元。

——优质稻生产经营。20__年发展优质稻13万亩(含核心基地特级水稻1万亩),全部实行订单收购,全县实现优质稻总产量5200万公斤,收购加工优质稻800万公斤,生产系列大米米520万公斤,实现产值1600万元,利税8万元,带动农户增收300万元。

——优质杂粮生产经营。20__年,全县发展以玉米、荞麦、大豆、绿豆、葫豆、豌豆、薯类作物等为主的杂粮品种,实现订单种植杂粮2万亩,辐射带动4.7万亩,收购加工原料100万公斤,实现产值 350万元,利税7万元,带动农户增收50万元。

——优质油菜籽生产经营。20__年全县发展“双低” 油菜籽15万亩,总产量力争达到1650万公斤,油脂公司收购加工油菜籽750万公斤,创产值3500万元,实现利税41万元,带动农户增收100万元。

——优质小麦生产经营。20__年发展优质小麦3万亩,产量1000万公斤,面业公司收购加工小麦200万公斤,创产值200万元,实现利税2万元,带动农户增收50万元。

2、品牌建设目标任务

在“__*”大米继续保持“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四川著名商标”及与“__*”系列条面、“__*”菜籽油在保持“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基础上,创省级知名品牌1个,四川著名商标1——2个,并做好“__*”牌杂粮系列产品创“a”级绿标工作,全面提升我县绿色品牌知名度。

3、优化产品结构

各龙头加工企业要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和特色优势,在体现生态特色优势、严格产品质量和强化监督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科学定位产品结构,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及时灵活地调整和更新产品包装与规格,按照“高档商品创牌子、中档商品赚票子、大众商品保市场”的经营策略,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产品覆盖面。__宾馆要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加快恢复重建步伐,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接待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__公司要在重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拓展县内外市场,抓住灾后恢复重建的良好机遇发展企业,通过强管理、重质量、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走出困境、快速发展。

二、 主要措施

1、用活产业政策,争取项目支撑。

认真研究国家产业发展和项目政策,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一是用好国家对符合鼓励扶持产业的企业税收减免及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减负。二是用好企业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引进新工艺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增添活力。三是用好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政策,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四是用好国家对农副产品加工的信贷政策,为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五是抓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努力争取中央拉动内需项目,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六是创造条件争取其他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最佳的发展环境。各企业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用活、用足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以企业发展为目标,加强管理,不断加强企业自身建设,钢化工作措施,制定和完善相应规章制度,确保优质粮油产业,多种经营健康发展工作。

2、转变工作机制,强化服务职能。

各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抓好各项工作 ,一要抓好基地建设,做好全程服务工作。加强与农技、农机等部门紧密联系,作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二要互相配合、加强协调,切实抓好产业规划、业务指导和市场动态分析,随时反馈信息。三要强力拓展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以销促产。四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适应市场发展,培训服务技能人才,强化内部管理,拓展经营范围,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切实转变工作职能。

3、科学规划布局,壮大产业基地。

优质粮油基地建设是粮油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各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目标,按照企业、农户(合作组织)双赢的原则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方推行土地流转,科学规划布局,一是改传统种植为科学种植,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确保粮油原料优质、农户增收、企业增效。二是按照“部门扶持、农户主体、龙头带动”的运作模式,加强科普宣传,建立发展专项资金,用好惠农政策。三是按照一村一品、一线一特、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促进优

质化、专业化发展,专用品种要单收、单储、单加工,以提高商品价值、提高经济效益。四是要认真总结前几年优质粮油推广的经验和得失,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措施,严格责任,决不能再出现品种不规范、布局不科学、服务不到位等现象,如再出现类似问题,将严肃追究经办人员和企业领导的政治和经济责任。

4、强化利益连接,实行订单收购。

充分发挥各粮油购销企业在优质粮油产业化发展、经营中的主渠道作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要及早规划、精心组织、加强宣传、引导,积极组织基地农户科学种植优质粮油。要及时与农户签订优质粮油订单,优质优价收购。1、2号优质稻分别按高出国家最低收购价20——25%和10——15%收购,同时做好二次返利工作;油菜籽含油率在38%以上的按每高出一个百分点增加(市场价)2——3%的价格收购;小麦和系列杂粮要按市场价格订单收购,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激发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5、弘扬企业文化,夯筑发展实力。

各龙头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成品粮油和食品的安全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特别是__粮油集团,要切实把握市场和质量要素,指导各成员企业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

以米、面、油、杂粮为中心,横向联合、纵深发展,形成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条,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实现粮油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跨越、由传统加工向现代加工跨越,在__粮油食品研究院的指导下,尽快开工生产白坯豆腐和即食豆干,继续研发后续产品,形成产——学——研的发展机制,提高粮油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经营网络、加强舆论导向、突出地方和特色优势,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统一宣传。各企业要充分利用电视新闻、网络媒体等媒介大力宣传我县优质粮油产品、宾馆接待服务、建筑施工能力等全方位展现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产品美誉度,促进我县粮油产业、多种经营快速发展。

6、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任务。

优质粮油产业、多种经营的规模发展是破解粮食企业发展缓慢的重要举措,旅游经济和城市建设是全县重点工作,各企业要高度重视、专题研究、细化责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发展思路,要完善制度,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和任务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的责任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积极努力,实现我县20__年优质粮油产业、旅游、建筑业有一个质的发展、量的突破。

附:1、20__年优质粮油产业发展目标任务表

2、20__年粮油工业、旅游、建筑经营目标任务表

科技创新工作要点范文6

关键词:“政行校企”;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124-2

0 引言

教育部2015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部署,按照落细落小落实的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以完善制度标准为重点,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主线推动继续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民群众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根据学校教务处的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5年工作要点、省教育厅朱华山副厅长和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王永全处长在2015年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王永全处长在讲话中要求:各高校要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在新常态下的重要性,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考察云南时的讲话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和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综合要求推进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产学融合、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深化创新创业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着力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工作要点和讲话精神促使我们对经济管理学院的转型发展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1 创新机制,开放办学、“政行校企”抓合作

体制创新、开放办学,为行业和地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我们学院要去努力做到和做好的事。探索建立一种由政府、行业协会、学校、企业四方共同参与主导的开放式办学、校企合作的新机制,使学校和企业在这种新机制下得到共赢。

根据普洱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在学校“以酒店管理为主干、以金融工程、国家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会场经济与贸易、食品质量与安全、烹饪营养教育等专业为支撑,打造旅游与服务贸易特色专业群”的主体构想下,我院自2014年4月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提高人才教育培养质量”的办学目标,积极开展“政行校企”合作,富有成效地进行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做法和经验。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着服务地方、合作双赢的原则,学院广泛开展与政行校企联合办学、目前我院“政行校企”合作基本情况如下:

①合作的行业协会(4个):中国烹饪协会、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云南省旅游业协会饭店分会、普洱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

②合作的院校与科研机构(4个):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通海职业高级中学。

③合作的企业(6个):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亚鹿回头国宾馆、西双版纳洲际酒店、西双版纳云投喜来登大酒店、普洱开元梅子湖温泉度假酒店、昆明阳光酒店。

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签订合作培养协议、合作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尝试多样化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五年高职高专联合办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等多维度合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政行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效率,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以及学校办学与社会需求的深层次对接,较好地履行了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2 创新机制,协同育人、“产学研用”促发展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关键在于“产学研用”体制的建立,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和组建创新团队,以“研”为灵魂,立体推进“产学研用”,以合作为纽带,推动高职教育政行校企协同创新,并把创新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以来自企业实际的技术应用项目研究支撑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省内重点行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调研论证,并依据自身办学优势,积极构建科学优化的学科专业体系。同时积极改造传统专业,增设新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高职高专层次为基础、以酒店管理为主干、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餐饮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为支撑的学科体系。

重视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加大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实践教学环境。从学院成立以来成功申请建设项目2项,筹措资金550多万元,将在学校的指导和支持下投入酒店与餐饮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形成对接行业企业、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强化仿真实践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较好地满足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夯实实践技能,突出个性发展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从而保证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通过行业调研和科学论证,我院对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中西餐方向)、餐饮服务与管理4个专业5个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修改,最终确定了以“政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结合实训平台在功能分区上的模块性和职业对照性,对准旅游与服务贸易专业群的生产、工作、服务过程,践行‘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全真实训’人才培养过程”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于2014年开始新方案的实行。

在“产学研用”思想的指导下,在专业建设、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钻研,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纵向和横向课题。(其中: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项,云南省财政厅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相关建设项目1项,云南省职业教育“产学研用”体系构建研究工作站(培育站)项目3项,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普洱学院校级课题1项,纵向课题1项);国内重要刊物上多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积极从行业企业引进人才,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与云南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以及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师带徒的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技能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青年教师队伍。

通过承办“2015年云南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个人赛)”的契机,以赛促教,以赛促建,完成实验实训基地的第一期建设。

3 新常态背景下经济管理学院转型发展工作思考

经济管理学院是普洱学院转型发展的排头兵,所以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与产业发展的匹配程度,为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我院的转型发展工作将创新工作方式,长、中、短期相结合,构建一套连贯、完整的工作思路,做到长远有方向、中期有目标、近期有计划、年度有方案,形成“谋划长远、规划中期、计划滚动、安排当年”的工作格局。

谋划长远,主要是根据《普洱学院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方案》为指导,打造旅游与服务贸易特色专业群和休闲与养老特色专业群。

规划中期,在《普洱学院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蓝图下,集中力量完成《经济管理学院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并落实到位。

计划滚动,是指筹划跨年度的改革发展思路,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行动方案。初步考虑以三年为一个基本单元,逐年滚动,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