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研修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研修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研修总结

小学数学研修总结范文1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这次暑期研修活动 学校不但制定了详细的暑期研修计划 在校园网也建立了马塘小学教师暑期专栏 让每位老师可以在网上集体交流 分享彼此的认识和思考 老师们也认真制定了个人的暑期研修计划 撰写了暑期研修日记和专业发展规划书 对于每次的集中学习 学校统一培训时间和地点 校领导与老师们风雨无阻 一起学习 交流 学校严格考勤 保持学习纪律 保证学习效果

二、专业引领

促进教师的发展7月13日 我们全体老师在学校共同欣赏了省特级教师樊志瑾的专题讲座 题目是 《做一个智慧而幸福的老师》 樊老师没有讲授枯燥的理论 而是用一个个具体而又生动的案例把她的教育理念渗透其中 我被她的精彩讲座所折服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 这样的几句话 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个幸福的老师呢 让学生变成越来越爱学 想学 会学 有追求 有理想的能达到这样的境界的老师才是最幸福的老师 听樊书记的报告 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心灵独白 字里行间无不感受到她质朴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7月27日 我们又有幸聆听了市教育会会长严清老师的专题讲座 题目是《教师成长中的几个关键词》 严清老师他以通俗幽默的话语 生动鲜活的事例给我们剖析了关于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内驱力 课堂 研究和团队四个关键词8月21 22号我参加了县骨干教师的培训会议 聆听了华东师范周合老师的《早期阅读新策略》 南京鼓楼幼儿园陈学群老师的《课程研究 促进专业发展》等几位专家的专题讲座 专家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 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 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受益多多

三、让教师在读书中升华自己的人生

小学数学研修总结范文2

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探究是教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喜欢自己教的学科,是我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几年中,我带领数学教师致力于研究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对学生“激发兴趣”,从而“引导探究”,初步形成了“激趣引探”教学法,最终目的是要形成“激趣”,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而探究能力的提高是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的重要前提,即“激趣—引探—促思—提能”。并力求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所有学科教师进行研究。

一、小学数学“激趣引探”教学法的核心概念

“激趣引探”教学法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精确把握,精心设置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学习积极期待,通过想象引发探究、解决问题。

二、小学数学“激趣引探”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激趣引探”教学法是以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理论、迪恩斯的数学具体化学具理论、学习动机理论为依据,并深受弗兰登塔尔的“再创造理论”的影响,他强调:“再创造”不同于初始的“创造”,关键词是“再”,它是指重复人类的学习过程,重复前人创造数学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前人已经创造的有关的数学知识。

依据这些理论,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激趣”和“引探”紧密结合进行了研究。

三、小学数学“激趣引探”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使学生产生“爱数学”的情感体验。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引发兴趣的方法很多,如,魔术、游戏、实验、猜谜语、讲故事等,要抓对切入点,选择恰当的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激趣。

如,教学《大数的认识》一课时,正值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学生非常感兴趣,我就适时让学生收集奥运会中有关大数的信息,设计了提问:“同学们,今年夏天在我国发生了令每个中国人都骄傲的大事,你们知道是什么事吗?”(学生抢着回答:“北京奥运会。”)然后,播放北京奥运会的视频,同时大屏幕展现和本节课教学密切相关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数字信息……最后把万以上的数字描红,导入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认识大数。把奥运会大数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学生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兴趣盎然地进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2.以疑引趣,自主探究,使学生产生“做数学”的情感需求。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进行“再创造”,必须经过学生自己探究、发现的过程,即在探究中创造。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心理的疑问和悬念,促使学生的好奇心变为强大的求知欲,产生主体探究意识。

师(出示46-25):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上节课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算式。

师:你能改变一个数字,使它成为本节课学习的退位减法算式吗?小组讨论完成。

生:把被减数“46”的“6”变成“4”,那么,44-25就成为退位减法算式了。

生(其他学生争着发言):还可以是43-25、42-25、41-25、40-25。

师:除了改变被减数的个位数字外,还有其他方法吗?(适时点拨)

生:还可以改动减数的个位数字,编成46-27、46-28、46-29。

师:大家已经和退位减法算式交上了朋友,请同学们动笔把刚才编的算式算一算。

教师让学生讨论后进行编题训练,使学生置于富有挑战性、开放性、新颖的创造情境中,变算为编,练一训几,经历两位数减法的退位法则再运用、再创造过程。学生主动参加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从“再创造”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3.合作交流,总结规律,引导学生于“学数学”中不断思考。

活动过程展示愈充分,学生体验深刻,就愈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学生在摆摆、数数、画画、量量等实际操作中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的联系,在彼此交流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如,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教师把知识与情境巧妙结合,提出问题:“同学们,最近乐乐家买了新房子,这是新房子的客厅平面图,他家计划在客厅铺地板,那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呢?你们能帮乐乐吗?”这样,使学生产生了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的愿望,学生探究得出了8种计算客厅面积的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发展。

4.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使学生生成“用数学”的内在动力。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蕴含着数学知识,通过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运用总结的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成功和自身价值,不断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向社会实用型人才发展。

《平移》一课中,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平移的巨大作用,我们观看天津西站的平移视频,学生感觉到平移就在我们身边,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5.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使学生在“玩数学”中发展思维。

课堂练习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知识的巩固,同时具有拓展延伸知识的作用。除注意从实效出发,对练习的层次、方式等作科学安排外,还要利用小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适时、适地安排一些游戏性的练习,这是提高练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将知识和游戏结合,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从乐学到爱学。而对学生的适时评价,激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开发了创造潜能。如,《小数除法》一课,教授时教师为学生总结了歌谣:小数除法并不难,除数化整放在先。整数除法作基础,关键对齐小数点。最后,教师又设计了确定小数点的游戏,促使学生在“玩数学”中掌握知识。

在教学法实践阶段,还要注意对学生的积极评价,激励学生在“学数学”中增强自信,体验成功。教师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别,创设不同情境,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专家评介:

十多年中,褚新红老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诸种问题,以“让教育成为幸福”为理念,追求“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数学”的教学风格,以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的“再创造”理论为依托,创建了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激趣引探”教学法。“十一五”“十二五”时期,褚新红和她的团队不断对这一教学法进行深入实践研究,形成“五步”策略,让小学生在“玩数学”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她多次主讲教法示范课,推广教法实施策略,并到北京等地讲座。

希望在褚新红领衔团队的努力下,让小学数学“激趣引探”教学法之花开遍津沽、弥漫华夏!(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毓珣)

褚新红:练就“精湛教学艺术”, 成为德才兼备的教育工作者

本刊记者 张 嵘 ■褚新红

小学生的数学探究有哪些特点?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大约从七岁开始,直到十二三岁左右,儿童在这一阶段的思维大多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所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积极利用,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头脑思维相结合,达到主动探究新知的目的。

“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习中您的教学理念提升体会有哪些?

■三年的培训中,“博学、深思、明辨、力行”的班训一直激励着我。“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遍请全国顶尖的教育专家为学员授课,带领我们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地培训。每一位大师、学者的思想都让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我得到了开阔的视野和思想上的启蒙,最大的收获就是提高了理论素养。同时,我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在今后从教的岁月中,要练就“精湛教学艺术”,同时更要树立“用爱耕耘一生”的信念,为基础教育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也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成为德才兼备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奋斗,实现学生、学校和我一起成长。

谈谈您作为首席教师领衔的团队的研修模式。

■我的首席教师领衔团队在调研的基础上,参照“北京吴正宪工作站”的六步研修策略,初步形成了“首席—队员—全体教师”的“1+11+N”的团队研修模式,形成了切实可行的研修策略,为最终辐射全体教师夯实了基础。一是谈心调研,形成研修计划;二是名师指路,提高科研能力;三是搭建平台,实现交流共享;四是研磨课例,精致教学过程;五是同伴互助,促进专业成长;六是反思引领,实现带动辐射。

小学数学研修总结范文3

【关键词】微课;教研;校本研修;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11-0057-04

当下,翻转课堂、慕课等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议题。微课作为翻转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成为一线教师和研究者热衷的对象。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其开发和应用的价值正逐渐被明确化。对于一种新的信息媒介,如何用好、用足、用得恰如其分,正是热潮之后的冷思考。相比于微课在教学中的如火如荼,笔者尝试在教师研修中将微课合理地引入,另辟蹊径,倒也别有洞天。

当微课遇见教研

那么如何物尽其用,使之有度呢?诚然,微课的引入,不只是一种技术的革新,而是它给教学带来的改变。移花接木,如果把微课用于教师的研修,以上问题不攻自破,而且可以继续发扬微课的优势,使教师一度陷入瓶颈的教研别开洞天。以专业素养提升为宗旨,化整为零,支持教师的碎片化学习;倡导个性,提升研修的实效;着眼课堂,解决教师燃眉之急;丰富方式,创新研修手段;共享资源,成就学习共同体;提升品质,加强素养的针对性提高。教研的创新最终落实到教学的翻新。现以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校本研修为例,浅谈微课视域下的教师专业研修。

1. 见微知著――整合资源,定位适度

微课对于教学和教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对于教学,教研中的微课更讲求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引领,主题明确、情境真实、结构开放、易于迁移,完全吻合快捷新颖的教研手段。微课之于教研,其目的不在于信息技术的翻新,而在于它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团队建设带来的全新改变。

入手于微,着眼于整。作为一种媒体,微课渗透至校本研修,实属教学行动研究,要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选题要契合教师的专业研修,围绕着课堂教学技能、技法展开。内容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化隐为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录制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方法,短时讲清讲透,教师、学生均可成为授课者。虽从小角度布局谋篇,但必是要点,不忘初衷,不失整体,目标明确,教师的专业提升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发展成长。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相对于纸质材料,微视频的观摩显得相对生动、方便。对于微课效度的开发,我们开设教研交流平台或自媒体平台,进行资源的聚集和展示。教研类的微课可分两大类,基于儿童课堂的微课研究,其范围较为宽泛,文化数学、游戏数学、生活数学、操作数学、经典数学等均可以纳入其下,以此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学生课前课后研学的素材。对于教师研修,专题进行教学剖析、教学反思、解疑释难、个性研究等均可形成校本资源库,方便教师查找和参阅,为不同时期、不同水平的教师提供了良好的范本。综上的素材源,不仅是材料的累积,更是校本研修的过程性体现。

微课视域下的校本教师研修,可以突破以学校为单位的界限,共建学习共同体,志同道合的同行均可介入其中,在微平台或自媒体上互通经验,传递信息,拓展时空,为研修的专业化和深入性带来了转机,也为校本教研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2. 识微见远――专业引领,挖掘深度

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微课对于教学而言并非仅解决一时之急,一题之解。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两节微课学习,习得方法,捕获思想。做中学,教师的微课研究正在于此。对内容进行取舍,替代繁复的讲解;变换教学方式,增补专业内容;减轻负担,重难点让学生自行补助;隐性知识,趣味化的演绎。

微示范。在微课开设的初期,教师团队要进行专业研修,针对优质微课进行专业引领。分析制作的要点,专业的解析,技术的应用,让教师明得其理,才能进行集体研发。以精题讲解为例,小学数学中有不少经典题例,是学生学习的范本,在微课中不仅要体现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渗透解题思想内涵,动静相宜,举一反三。如数学总复习中关于三角形认识的内容,可利用第三个点的运动,把三角形按边、按角进行分类。

微课内容:我们知道三个点可以连成一个三角形,如果移动其中一个点,你可以把它变成什么三角形?可以变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或是钝角三角形。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点越往上,连成的就是锐角三角形,点越往下,或是往边上移,连成的就是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也有无数个,除了这些以外,以这条底边为直径的圆上的点都可以连成直角三角形。

刚才所说的三角形是按角来分的,如果按边分,在图上的点又是怎样移动的呢?如果点沿着中间那条垂线(高)移动的话,就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将点移到三条边一样长时,就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看三角形的分类:如果按角分,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它的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如果按边分,可分成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和不等边三角形。

学生能够通过这节微课明晓整理的基本思路,优化分类的策略。教师则通过类似的微课,明白选材的一般方法、制作的基本步骤、技巧的应用及过程的体现。通过这样的引领,以小见大,挖掘深度,体现水准。

微研究。微课创作着实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它给教师提供了自由、开放的探索空间,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作热情。教学中,老师经常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如何释疑破难成为教师感兴趣的话题。文案形式的疑难解决不够生动形象,一时难以识记。而制作成微课则全然不同,既方便掌握又便于学习。如关于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通过自身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把教学过程制作成微课,进行交流。

第一幕:拿出一根绳子,用它围成各种封闭图形。

让学生发现用的是同一根绳子,说明长度一定,即周长相等,但围成的图形有大有小,说明面积不同。得出结论: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同。

第二幕:一个图形周长是24cm,请你把它画一画,再分别算出它们的面积。如图,可以发现这些图形的周长都相同,但围成的面积大小却不同。进一步可以发现,当围成的图形是正方形时,面积最大。从左列的长方形中看出,长与宽越相差大,面积越小,而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第三幕:用16个1cm2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并算出它们的周长。拼成的正方形周长最小。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发现:小正方形接触(接拼)的部分越多,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通过上述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定论:当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与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面积一定时,围成的正方形周长最短。

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全程微缩化,节省时间,增强了效率。这样的疑难热点,可在每个年级的老师间进行征集和微课制作,进行观点分享,互通有无,为教研的深入和针对性提供了范例。

微系列。微课制作的流行,其中一方面得益于它的简单易操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随意性。如何以统整的眼光来对待微课制作,使微课制作成序列、成体系,也是微课介入校本研修的内容之一。有了这样的研究目标,我们的微课就不只是迎合教学比武,而是更广泛意义下的教学研究,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服务。教研团队从高处着眼,整体规划,注重选题的专题化和系列化,让微课的研究有可持续性,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确保内容的新颖和启发性,使其观看性强、应用性更强。

随着教研的深入,借助于课题的研究进行微课的系列课程开发,如HPM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我们可以制作系列微课,基于儿童视角解读人类发展史中的数学知识体系,演绎数学的历史和文化。把日常的知识和文化性的内容通过录制积累、存储起来,形成资源,作为校本材料,以供学习。微课完全可以弥补数学文化渗透零碎化、随意性的缺憾。数学文化史的积极意义,让学生更懂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学。而教师通过此系列内容的制作,其中材料的找寻、设计、开发、联结等工作,不仅是数学材料的累积,对于数学文化的体悟会更为深刻,可谓是相得益彰。

3. 析微察异――同伴互助,提升效度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对于微课的研究,也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参与的热情和激情,在平等中开展对话,在自由的思想下开始创作。

众人拾柴火焰高。研制一节微课,从选题到脚本撰写、录制等,需要个人创意和团队的力量。教师们在谈论时,年长的教师通常由此感叹“录制微课该是年轻人的事”。其实不然,处于各个年龄层的老师均可发挥各自的长处。微课要求在短时内运用最恰当的语言和方式把内容讲清楚、讲透,需要教师对于教材有着清晰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团体各有所长,专业教师从教学角度进行把握,提高针对性和示范性,或从学生角度进行把控,提高趣味性和可学性;技术人员则从技术层面确保质量,保持画面清晰,简便易操作。在制作的过程中要相互学习,创新录制方式,发挥教研组团队的合力。

个性展示亮观点。课堂教学中,我们讲求同课异构,微课的教研,我们不妨也采用类似的方式。同一主题下的课例研究,在教研活动中同时呈现,扬长补短。教研活动时,就同一论点,呈报不同的微课,进行比较研究,深化认识,最终形成较为成功的微课案例。微课的教研,也是过程性的一种经历。教研组成员组成学习共同体,互联网的介入,自媒体的便捷易行,使个性化的内容被更多同行所见,使教师间的交流互动更为多元有效。

层次更高些的研究,则可以通过名师工作室,让教学骨干教师们从更专业的角度进行观点阐述。每一学期围绕着某一主题,一课一研究,一事一论点,从教材对比、教学方法商讨、数学观点阐述、难题解答、数学思想、文化史实等等,不拘形式,观点鲜明,认证充分,把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用个性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我的题目我做主。很多时候,课堂上的创意来自于学生,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令人称赞。有时不妨让这样的活动由学生自主参与。比如,就某种解题方法、学生的数学小发现、小实验等,如果录制成微课的形式,倒也别有趣味。有时教师的絮絮叨叨总也不能有效帮助一部分学生提高解题的精确度和完整性。让一些完成较好的同学,榜样示范,将某道题解答过程拍成视频,制成微课,便于其他学生自主学习,细致观察,最终掌握这类题的清晰解答步骤和思考方法。教学相长,将此类微课在教师教研中加以展示,教师间相互交流,分享教学思想,启发各自的教学,互助提升。

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微课这种媒介在教师研修中使专业化的释疑得以显现,把个性化的思考进行展示,把隐性的内容显示出来,通过这样一种传播快捷并密植的方式加以呈现,增强研修趣味,拓展研修角度,提升研修效度。

4. 防微杜渐――自我反思,体现程度

微课的制作、开发和利用,对于个人而言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天下事,必做于细”,微课的盛行不能变成跟风,流行一阵便过去了。认得其好,便要全力以赴,深挖其中的优势,不能人云亦云。在制作后期,还需反复斟酌和修改,在不断反思中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行改进,不断提升制作品质。研精阐微,全面展示演变轨迹,探寻教学规律,让教学研究走向精细化。

精益求精。在日常教学中,一位教师很少有机会录下自己的课进行观摩研究,微课的简易性恰好弥补这些不足,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听课者,教学语言精炼与否、教学流程清晰与否,均可通过事先录制进行有效调整。教师还可以借鉴网络上优秀的微课制作手法,博采众长,在自我修正和改善中迅速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精打细算。录制微课的内容并非随心所欲,需要进行一定的筛选,教师要选择最适合讲解、最能帮助学生通过这样的媒介引入理解的内容进行。或重点,或难点,或疑点,或需要反复强化,或利于针对性学习,择其一点设计教学,无形中对教师提高了要求,加深对于教材知识的整体理解,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

精研细究。在短时间内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教学节奏,快慢适当。要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应用,适得其中。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教师知识讲解与总结的能力。对于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类隐性的知识,做到讲透、讲深,无疑提高了教师研究力,每一节微课都是自我成长的记录。

精耕细作。做微课,需要了解并掌握许多相关的软件,比如PPT、录屏、截屏、降噪等,更快促进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师不要故步自封,要敢于尝鲜,跟上并赶超时代的步伐。在不断的尝试中拓展教学的视野,让教学因此变得丰富。微课,最终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体现制作的水平和提高程度,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用于教学研修势在必行。传统的教研有其优势所在,也应扬长避短,而微课的介入则改变部分烦琐冗繁的教研手法,突破一成不变的教研模式,以新媒体改革旧方式,合理定位,不可越位,造微入妙,见微知著,提升教研的品质。但无论手段如何,探究教研的实际、实效,实质,以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为核心,始终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斯苗儿.基于教学设计,把微课融进日常课堂[G].小学数学教与学,2015(6).

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小学数学研修总结范文4

校本研究既是学校的一种研究制度,也是教师的一种研究方法。

新的学期又在这希望的季节来临了,迎着轻柔的春风,着踏着国培送那教坚定的脚步,心中又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斗志。校本研修是新课改以来一直所倡导的一个十分利于教师成长的方法,对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为了使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有更大的提高,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校本研修方案。

一、工作理念

1.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

2.把新课改的精神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3.建立“学本式成长教育”的教学模式。

4.主动探索适合学生发展、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5.树立终身学习的认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学校教学现状分析

建堂中心小学共有46名教师,其中班主任18人,科任教师22人,多数教师能够进行业务学习,教学上能够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但主动学习的老师还是比较少的,多数情况是在被动的学习。

三、学习内容:

1.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及解读》、《〈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学科新教材等为主要培训教材。

2.以典范课例和专题课教学教研为媒介进行“研”“训”,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进一步提高师德。

4.学习如何更好的备课、上课、对学生评价及作业布置和批改

三、方法措施:

以县里各学科研修主题为主,我们学校根据学科组成研修小组,在县小教部指导下,在学校安排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实践。多研多磨在合作讨论的同时,要做好学习笔记。

(1)专题培训

交流研讨、教学设计、说讲评课等形式,将培训学习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每节校教研课要进行三备三研三思,利用平行班级来进行授课。                                                                                                                                                                                                                                                                                                                                                                                                                                                                                                                                                                                                                                                                                                        

(2)专题总结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对以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室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对其他教师的专题总结、论文、教案、观察日记等进行分析与系统整理。

(3)网上学习

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完成1400分钟的学习时间。

四、研修主要措施:

1.认真参加县里组织的集中学习培训,做好培训记录。

2.认真参加学校的学科小组校本研修活动,利用校教研课的讨论交流使教师能吸取同组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己的研修课程,发挥信息技术特长,努力提升使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

4.空余时间利用计算机进行网络研修。

 

 

 

 

 

附:县送教团队确定各学科主题

小学数学

提升“数与代数”领域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能力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的核心问题设计

小学品德

教材开发与使用

小学英语

基于“学本”理念,优化小学英语对话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软件的基本操作及运用)

小学科学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

 

附工作流程

三月份:

制订校本研修计划。组织老师学习“学本式成长课堂”的教学理念。

四月份:

进行网上学习,完成1400分钟的网上学习时间,进行研修手册和研修日志的填写。

五月份:

通过校教研课进行三备三研三思的研课方法,提高校教研的研究效率和引领作用。

六月份:

结合县里专家老师的示范课来进行本校的研课磨课,并与县里专家进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提升自己。

小学数学研修总结范文5

摘要:传统的复习模式往往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搞面面俱到的题海战术,结果是学生乏味,教师疲惫不堪。因此十二月份,数学课例研修设置了主题为:查漏补缺,形成知识网络;延伸拓展,发展创新思维——小学数学复习课的课例教学,以使我们的复习课更好的服务于素质教育,以完善和发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 现状 思考

一、对复习课教学现状的分析

通常,我们把数学课的基本类型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复习课也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新课标教材《数学》中,复习课约占总课时的15%,而在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实施中,每个学期的期末大概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进行复习课的教学。

长期以来,对复习课的研究、关注甚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复习课该如何体现“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适应新的要求?怎样上好复习课?其实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新授课目标集中,只需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几个“点”;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其别重要的是把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我们大多数教师的观念里复习课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回忆、再现、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如何上好复习课?有近一半的教师不愿意让听复习课,认为“不知道”如何上好复习课?对于复习课教学有很多的困惑,有时也想改变,但是迫于学期期末的考试,就只好一到复习就回归过去的“题海战术”、“灌输式教学”,新课改的理念在这里停滞。我们还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复习课就是记忆概念、公式、一遍遍重复做以前做过的题”,觉得“复习课没意思”。

二、重新认识复习课教学的特点、任务和功能

(一)、复习课的特点

一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根成片”,达到提纲率领的目的。

二是“通”,融合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同时,弥补缺漏,消除疑惑,得到提高。

(二)、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任务和功能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任务和功能是什么,不同的理念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认为: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任务应该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温故知新,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上好复习课的关键

复习课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进行复习课的创新教学,我们认为:关键是要体现数学思想的一个高度,惯穿数学方法一条主线,构建数学知识的一个逻辑框架。首先要确定好习题课的教学目的,其次是要确定好主题和类型,第三是要精心选择习题,第四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再反思自己的设计是否能真正体现某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进行修正。

确定教学目的--因为内容总是为目的服务的,对一节课而言,我们把教学目的缩小为一个教学目标来实现。没有明确目标的做题,学生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只能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确定主题和类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时间段落,我们就可以明确习题课的主题和类型了,习题课的一般类型有:1、单元习题课、2、章节习题课、3、总复习习题课、4、概念强化习题课、5、纠错习题课、6、方法归纳习题课、7、试卷分析习题课、8、知识结构整理习题课等等。

精心选择习题--习题千千万万,有难有易,就象散落的珍珠,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的类型,以及生源情况,围绕一个小主题,去精心筛选,然后再串成一条线,为主题服务。可以个个是简单题,可以是由易到难,也可以只由一个难题而展开。因此,我们要求数学教师胸中要有无数题,而且对每道题的结构了如指掌,落实到课上只有几道题的原因。

三、复习要注意的问题

(一)、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概念结构系统化

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统构成的,而系统都是有结构、分层次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在一定的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作纵向、横向联合的归类、整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记忆和运用。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辨。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二)、复习中要允许学生质疑问

难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应当面面俱到、满堂灌,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和评估反馈上。

(三)、复习中要总结知识,揭示规律,获得新鲜见解在复习中我通过总结以往的数学知识,使学生集中温习,集中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加强概括、分析、综合、比较,揭示解题规律和思考方向,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获得新鲜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等新课标的理念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悦,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华章》2010年33期

[2]童维静,找回数学期末复习的灵动本色——高段数学期末有效复习之兵法视角《吉林教育》2011年19期

小学数学研修总结范文6

我们通过自我研修、校本研修、科研培训等多种途径的研修,树立教师学会学习的理念,掌握学习策略,交流学习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现将我们的做法与同行分享。

一、 坚持向书本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通过自我研修、校本研修、科研培训等多种途径的研修,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在近一年的研修实践中,我校曾多次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先后学习了《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教师职业道德》、《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案例式导读》、《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新课标百题》、《青年教师》等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为了践行教师专业好习惯,我校在教师中开展“同读一本书,共塑好习惯”活动,每周三第七节课为全校师生共读书时间。教师们已经读完《今天可以这样做老师》、《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等书籍,并进行了学习心得交流。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使教师从中获得新理念、新方法,来服务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善于学习、善于思考、锐意进取的学习型教师。例如,一位老师的学习体会:

读《学习中的创造》心得体会

最近仔细研读了郑金洲老师的著作《学习中的创造》,本书讲述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书的第一章还提到“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学校教育对于儿童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育急迫需要一场超越过去的革命,那就是教育要具有走向创造的视野和情怀。

读过《学习中的创造》,使我想了很多,尤其在思考:我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能有哪些创造?怎样实现这些创造?创造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什么?自己当了9年的老师,每一年走的路各有不同。刚参加工作时的我,拘泥于教材,拘泥于设计,尤其是在一些公开的场合,对于学生“异样”的声音,紧张、排斥,就怕和教学预案有出入。回首过往,让我觉得对当年那些学生有一种愧疚之感。是学校让我们成长,是书籍引领我们思考,是课堂让我们实践,是学生让我们触动。

数学课堂中的创造,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指向开放、个性、实践。

开放。一节课,40分钟,对于所有的老师都是一样的,但课的背后,是迥异的。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而言,40分钟展现的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更多的思考、学习、准备等都沉在海面之下。只有海面下的冰山足够大,才会撑住海面上的这一小块。做到这些,面对课堂中的“异样”,才会有足够的敏感去捕捉,才会有足够的智慧去生成,才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灵动与舒展。

个性。曾幼稚地以为:老师的答案才是标准的答案。所以,曾很辛苦地去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曾抱怨学生好笨好笨……苦恼之中,是一本本书给了我解释:原来笨笨的那个人正是我自己。班级授课,有很多的好处,其中之一,就是可以在这样一个群体中,充分吸收别人的真知灼见,让个体的认识更加丰满与全面。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承认个性,更要利用个性,努力实现“1+1>2”的可能,为“创造”提供丰富的可能。

实践。实践是一种科学学习的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很从容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并得到启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不少的知识都需要学生的实践,这既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它的必要性。而且,实践类的课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要使学生能在学习中有创造,我想,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善于思考并乐于实践的示范者,为此,我愿意不断学习与改进。

二、坚持向实践学习,提升教研水平

学校根据上级研修课题确立了主导性课题:《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本课堂》,语文学科研修主题:突显学习主体,增强语用意识;数学学科研修主题: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构建生本课堂。以校本科研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制度制约、活动促进,形成特色,奖惩结合”为主体战略,全面提升科研服务于教育教学的质量。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成四个团队进行合作共研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团队共研展示评比,从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议课不同的角度交流汇报。

我校始终坚持了“以生为本、阳光教育”,教研活动的形式是组内成员一人说课、一人授课、一人反思、一人评课,学年组成员利用周二下午集体备课的时间共研,将集体的智慧展现出来。此次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展示自我、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教师健康快速的成长,形成教师间积极进取、相互学习、交流合作、勤于反思的浓厚教研氛围。让老师们明确了生本课堂就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关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模式的转型。我们的教师学会了研究,学会了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例如,下面短文:

一节年组教研课的反思

今天是我们四年组三位教师集体亮相的日子。首先由我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教学内容的说课,其次,是二班老师带领学生上课,再次是三班老师组内评课,最后各年组组长、主任、校长评课。这节课虽存在着小小的不足,大家却给了很高的评价。

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1. 备课反思。以往的备课都是教师单打独斗,而这节课是说——讲——评系列活动,需团队合力,捆绑发展,打造精品。我们三位教师利用周二下午 集体备课时间,课下时间,在一起研究、探讨。往往一个问题会有多种看法,一个环节会进行多次修改。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教案设计改了又改。这种备课的意义不但超出了“知识本位,”而且超出了“能力本位”,因为其中有智慧的形成,有人格的塑造,有和谐的构建。

2. 效果反思。

(1)教师课前准备充分。王老师为教学目标的达成作充分准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素材,如,制作精美的课件,为学生裁剪不同的三角形,设计打印学习卡片……在这一过程中,再次潜心研读文本,解读其深刻内涵,也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2)学生探究时间充沛。王老师在学生轻松计算出两个特殊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之后,让学生大胆猜想,再给予充沛的时间,展开学生间合作,不仅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激发学生多角度、多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关注学生,以生为本,这种课堂的灵魂是一个转变,转变的是师生的“角色”,师亦生,生亦师。

(3)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设计,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标指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王老师设计了画一画、猜一猜、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说一说、做一做等一系列活动,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学生之间讨论的方法,交流分享成果,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以上是我对本次课堂观察的课后反思。帕斯卡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人也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这启示我们,要学会反思,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书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

三、坚持向专家同行学习,提升专业化水平

1. 以培训形式向同行学习。今年我校进行了新教师培训暨捆绑发展师徒结对启动会。我校为九位新教师安排了导师,除了我校两位副校长和一位主任、两名老教师,我们还聘请了捆绑发展校二十五小和九小的两名主任和两名骨干教师为新教师导师,同时聘请二十五小书记担任我校教学管理导师,协助指导我校教科研管理工作。这项活动拉开了我校新教师培训的序幕,加强了我校新教师的队伍建设,为我校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召开全镇科研研修菜单培训活动,由两位参加国培的老师主讲。张老师《发展学生 成就自我》从如何改变心态,快乐工作这一角度将积极上进的阳光心态进行了完美的诠释;满老师《打响经典诵读的第一站》从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进行了辅导,全镇教师收获颇丰。

2. 以捆绑发展形式向同行学习。为促进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我校与船营二十五小学结成了捆绑发展校,在名校的帮扶与专业引领下,我校的教科研活动收获着累累硕果。2013年9月船营二十五小学综合团队的教师们来到搜登站中心小学,为我校送来三节精品课。音、体、美学科一直以来都是我校的薄弱学科,今天他们的到来真是雪中送炭。三节示范课分别是一年级音乐课《小青蛙找家》;四年级体育课《轻物投远》;四年级美术课《美丽的青花瓷》。三节课的精彩呈现给与会的领导和老师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新的教学理念在三节课中都得以体现,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收获着幸福与快乐。会后两校的领导和教师在一起进行交流,资源共享。兄弟学校的支持成为搜登站镇中心校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

2014年6月,搜登站中心校迎来了船营区数学名师工作室“送课下乡”暨捆绑发展协作体综合实践领域课例研讨活动,活动以课例展示与小组论坛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对数学综合实践这一领域展开深入而有实效的探究活动。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与搜小教师在新颖而独特的论坛活动中,展开激烈的讨论,有效的交流,大家集思广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工作室的成员真正发挥了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我们理解了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综合实践”领域,注重学科整合,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3. 以学科基地校形式向专家学习。今年我校进行了数学学科基地校开放活动,我校确立的活动主题是“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建构生本课堂”。活动中,教学副校长在“为学生的学而教”——生本课堂模式的构建”工作汇报中深刻的阐述了两年来我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学科研修,全面提高教师学科知识逻辑建构能力和学科教育能力。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展示了两节精彩的数学课,一节是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一节是四年级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区里两位数学教研员进行了点评,对这两节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两节课充分体现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让我们对生本课堂的构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懂得了运用课标理念设计数学活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坚持反思总结,提升科研水平

我校始终坚持行动研究,在平时学习和教学中,鼓励教师坚持写好周记和教学反思,随笔、读书感悟、教育叙事、教学论文等,及时进行检查和评比,评选优秀成果向上级推荐。每位教师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感悟撰写出相关的反思、案例、论文、叙事等。我校有多位老师撰写的文章发表于船营教育通讯。经过不断地反思与总结,在实践中探求与感悟,多数教师提高了自己的认识和教育能力,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科研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列举如下文章:

无声的教育

开学半个学期已经过去了,我和42名学生从陌生到熟悉,他们对我的好奇心、探索心、以及对抗的心理也逐渐在减少。

这是一个周一的早上,我和以往一样,6:30分我准时从家出发,6:40准时到校,可出乎意料的是,在上班的路上,遇到关同学的奶奶,聊了关同学在校和在家的表现,就耽误了十几分钟,当我来到班级走廊的时候,原本安静的教室像闹市一样吵杂。面对此景,我怒火心生,太可气了,都六年级了还没有自主性,我快步走进教室,正在“演讲”的学生立即停止,我目视学生不同的表情,有害怕的,有自责的,有无所谓的 ,还有幸灾乐祸的。面对这场面,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没有批评,没有大声斥责,我采取冷处理。“刚刚都在演讲的,请起立”站起来一多半的学生,里边有班长、学习委员。“请坐吧,今天早自习锻炼了你们的口才。”面对我的态度,学生察觉出我在生气,同时也在包容他们,站起来的同学都没有坐下,并且低下了头,已经不是刚刚的表情了。我知道了学生们在反思,在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但这时我还没有说过多的话,我继续默默地看着学生,不说话,也不批评,也不讲课,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教育就成功了。5分钟、10分钟……教室里传来了哭泣声,一些学生说:“老师我们错了,您原谅我们这次吧?”面对学生真正的悔悟,我原谅了这些患得患失的孩子。我相信,通过这次无声的教育,学生们会从思想深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会越来越好的。后来的表现,证明了我当初的做法是正确的,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真正懂得爱学生的老师,应该学会宽容。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的需要。突发事件是高度考验教师的驾驭能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