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三化学实验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三化学实验计划范文1
学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搞好班主任工作:
1. 首先积极按时完成本学期学校的各项工作计划。
2. 进一步搞好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工作,在开学初,针对我们班的特点,请在这几年中考中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来为我班的学生做两节课的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从被动学习的状态逐步转入到主动学习的正轨,那么为了能够让他们学得更好、考得更好,了解每位学生的强科与弱科,将学生按需分配给我们班的科任,争取更多人的支持,把这个工作做好,这个工作做
好了,我们班的中考备考工作大概也就成功了。
3.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在现阶段就开始动起来,把一些有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减少到最少,课间,中午多与学生聊天,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4. 对每一次考试成绩做好跟踪,把临界生的名单和人数把握好,这是我们班工作的核心,因为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整体,我们班学生的成绩是两头小,中间大,把中间这部分的学生都能搞上去,那么我们班就成功了。
5. 在本学期,我还将充分利用班会课和学生家长会的形式,跟学生交流: 让我校以我为荣,报答父母养育恩;跟学生的生活贴近的知识和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知识;学生现在的学习状态能否合乎中考的要求;老师的经历和当今社会的形势;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正常男女同学交往; 怎么样处理好开心与烦恼的事;被人误会之后该怎么办。 同时,还将在学校德育处的安排下,有目的地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有目的地让学生干部主持班会课,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群众威信;有目的地让团干部主持班会课,提高全体团员的团员意识,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
初三(3)班班主任
初三化学实验计划范文2
关键词 内地新疆高中班 预科化学课程 学习经历 学习需求 学习态度
1 问题的提出
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强新疆人才培养工作,国家自2000学年开始在北京、上海、天津等12个内地经济发达城市设立内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简称内高班),招收新疆品学兼优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就读高中[1]。其后,内高班年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共在24个内地经济发达城市设立内高班[2]。内高班学制4年,含预科1年。学生不分民族统一编班,使用汉语文授课。预科重点补习初中的汉语文、英语和数理化课程,以达到初中毕业水平[3]。除预科一年独立编班外,内高班在高中三年实行与办班当地学生混班办学[2]。
笔者所在学校自2002学年开始承担设立内高班的任务。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内高班预科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和一定的学习能力,符合学习高中课程的基本条件。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是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起点,内高班预科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适当的重构以适应客观实际的要求。化学课程是中学重要的理科课程,也是中考和高考的考试科目之一。因此,极有必要了解内高班预科新生的初三化学课程学习经历和对预科化学课程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所持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判断和行为倾向[4],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包括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同伴交往等内容,它既是学生在以往化学课程的学习结果之一,也是影响其在日后化学课程的学业成就和学习表现的重要因素,内高班预科新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值得人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笔者开展相关主题的问卷调查以进行较全面的试探性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以笔者所在学校内高班预科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由于学生分别来自新疆各地区的城市或农村,且由新疆教育主管部门分派,研究对象也具有随机抽样的特点。其中,男生17人,女生28人;学生均为“民考汉”(指参加所在地区中考时使用汉语答卷,主要报考汉语授课的高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或“汉考汉”考生,其中24人曾在新疆区内初中班(简称内初班)学习;学生的内高班升学考试物理与化学科目总成绩为40.5~144分(总分150分),平均分为114.4分,90分以上的有37人,120分以上的有22人。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2.2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是笔者自编的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共分为个人信息、学习经历、学习需求和学习态度4部分,问卷内容由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已咨询过化学教育领域专家和资深中学化学教师,并且作出相应修改。在调查问卷正式施测前,笔者已反复完善调查问卷各题目的文字表述。
个人信息部分了解学生的性别、生活地区等背景信息。学习经历部分有2道题目,分别了解学生在初三参与某些化学学习活动的频率和拥有的化学课外辅导书的数量。学习需求部分有3道题目,分别了解学生对预科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需求、愿意参与哪些化学学习活动,并由学生自陈具体的学习需求和期望。
学习态度部分参考PISA 2006科学态度素养的维度[5]和学生问卷中科学态度的部分项目[6]来设计。学习态度部分有45个项目,分为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同伴互动3个量表,共7个分量表。其中,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量表分为化学学习自我效能(5题)、完成特定化学实验的自我效能(6题)和化学学习自我概念(6题)3个分量表;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量表分为对化学学习的喜爱(6题)、对特定化学实验的兴趣(6题)、化学学习的工具性动机(6题)和化学学习的未来性动机(4题)4个分量表;同伴互动量表包含6个项目。这8个量表均是李克特4点量表,学生需要从每个项目的4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选项,分别给予4、3、2、1分。项目得分愈高,愈代表学生对项目内容持有正向的态度(非常同意、非常有兴趣、轻而易举);反之,则代表持有负面的态度(非常不同意、非常没兴趣、不能完成)。整份量表并未经过试测,但在本研究中,整份量表的Cronbachα值是0.91,各量表的Cronbach α值在0.71至0.87之间,符合量表编制的要求。
2.3 研究程序
问卷调查在内高班预科第一节化学课实施。笔者先向学生介绍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笔者所在学校化学课程开设安排和广东省高考的基本情况,随后即实施问卷调查,学生填答问卷的时间是20分钟。所有回收问卷数据均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3 调查结果
3.1 学生的初三化学课程学习经历
根据调查结果,53.3%的学生表示经常进行化学实验,46.7%的学生表示有时进行化学实验。这表示学生在初三化学课程具有不同的化学实验经历,近半数学生缺少充足的化学实验训练。另外,24.4%的学生表示经常参与化学专题研究,高达75.6%的学生表示以往较少参与该类活动。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缺少系统地进行实验探究的经历,可能缺乏足够的科学过程技能,其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易受限制。
在师生课堂互动方面,55.6%的学生表示有时会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这部分学生欠缺个人表现的主动性。这可能是他们自信心不足而畏惧回答教师的提问,也可能是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已经习惯了直接接受的学习方式所致。
分别有35.6%、46.7%的学生表示有时、几乎或从来没有在课堂上独立进行化学主题内容汇报,只有17.7%的学生表示有较丰富的经历。这一结果与初三化学教师的教学内容安排有关。相对而言,曾参与该类活动的学生具有较多的学习和表现机会。
只有13.3%的学生表示经常阅读与化学有关的科普书籍和刊物,分别有64.4%、22.2%的学生表示有时、几乎或从来没有阅读过这方面的资料。这表示大多数学生较少阅读与化学有关的科普书籍和刊物,他们了解化学知识的渠道可能仅来自初三化学教科书和化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本研究同时以学生拥有的化学课外辅导书的数量作为衡量其化学学习机会的一种方式。40.0%的学生表示没有化学课外辅导书,28.9%的学生表示有1本,31.1%的学生表示有2本或以上。学生拥有的化学课外辅导书数量越多,代表其相应的自学的机会越多,以上数据均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机会有较大差异。
3.2 学生对预科化学课程的学习需求
84.4%的学生认为预科化学课程在复习初三化学课程内容的同时,应该补充适量的高一化学课程内容,11.1%的学生认为应该直接根据高一化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4.4%的学生认为仅需要复习初三化学课程内容。许多学生在陈述题都表达出预科化学课程需要复习和巩固初三化学课程内容的意见,希望教师能够做好初三和高一学习内容的衔接,“细讲一些对我们来说较难的知识”,“多讲初三上、下册几个重要单元”,更“希望自己在预科这一年把初中落下的功课补回来”。
笔者列举6种化学学习活动供学生选择(可多选),按照选择率的高低依次是:经常到化学实验室上课(86.7%)、经常亲身完成化学实验(73.3%)、进行一些化学专题研究(64.4%)、独立设计和完成化学实验(44.4%)、较多个人发言的机会(40.0%)、有大量的化学习题训练(40.0%)。许多学生在陈述题也重复提出相应的要求,希望教师“在课上多讲一些有关化学的课外知识”,“任课老师上课时不要太严肃”、“上课生动有趣,不要太枯燥”等。
3.3 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
3.3.1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是学生个体对自己有效解决化学学习问题、克服困难的一种自我知觉和评价。该分量表各项目的平均得分在2.62~3.04之间,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77.8%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清晰了解在化学课程遇到的学习困难,86.7%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克服学习困难,但只有55.6%的学生表示自己能够理解最难的学习内容。“最难的学习内容”是因人而异的,但是近半数的学生在面对自己认为困难的学习内容时缺乏自信心。虽然有72.7%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化学课程要求的化学实验,也只有53.3%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具有熟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男、女生评分的t检验,男、女生的评分在该项目上有显著差异(M男=2.94,SD男=0.90,M女=2.43,SD女=0.74,t=2.074,p=0.044<0.05)。与女生相比,男生在“具有熟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这一问题上更具自信心,这可能与男生更倾向于动手实践的心理特征有关。
3.3.2 化学学习自我概念
化学学习自我概念是学生个体对自己拥有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学业成就的一种自我知觉和评价。该分量表各项目的平均得分在2.36~2.96之间,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概念处于中等水平。75.6%的学生认为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容易的,66.7%的学生认为其很容易就学会新的知识和一直都具有良好的表现,62.2%的学生认为其很容易就了解新的观念。59.1%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在化学课程的测验或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但只有38.6%的学生认为化学是其初中阶段表现最好的科目之一。这意味着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能力和个人表现持负面、消极的态度,学生的初三化学课程学习经历对其化学学习自我概念影响甚巨,而这种负面影响又会延续不断。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男、女生的评分在“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容易的”、“我很容易就学会新的知识”这2个项目上有显著差异(项目1:M男=3.35,SD男=0.93,M女=2.71,SD女=0.71,t=2.593,p=0.013<0.05;项目2:M男=3.18,SD男=0.88,M女=2.64,SD女=0.62,t=2.378,p=0.022<0.05)。以上数据表示男生比女生更强烈地认为自己容易学习化学课程,这一结果也符合人们认为男生容易学习理科的社会印象。
3.3.3 对化学学习的喜爱
对化学学习的喜爱分量表是了解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内在动机。该分量表的项目得分越高,越能表示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动力是出于对该学科的爱好,能够从该学科的学习中获得满足和喜悦的感受。97.8%的学生表示不会放弃化学课程的学习,93.3%的学生喜欢获得化学课程的新知识和乐意完成习题。在对以上项目持肯定态度的学生中,可能有一些学生是考虑到化学课程的重要性而表示同意的。结合其他项目的回答情况,即分别有88.9%、86.7%的学生表示在学习化学课程时会感到愉快和对学习化学极感兴趣,这能够充分说明学生对化学学习持有强烈的喜爱态度,具有较强的化学学习内在动机。
3.3.4 化学学习的工具性动机
化学学习的工具性动机分量表是了解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外在动机。该分量表的项目得分越高,越能表示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动力是由于肯定该学科具有的独特价值,并且认为该学科的学习将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需要或未来的发展。学生对6个项目均持肯定态度,即肯定化学的独特价值,对化学学习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动机。对于努力学习化学课程将获得何种收益,100%的学生认为能够增加对科学的认识和了解,97.8%的学生认为有助于了解生活上的一些问题,91.1%的学生认为能够应对高中的学习任务和考试,但只有77.8%的学生认为能够带来学校和教师的良好评价;在未来发展方面,88.9%的学生认为将对其未来从事的职业带来帮助,84.4%的学生认为能使其人生前景变得美好。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的态度与化学课程宣扬的“化学是中心学科”、“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化学能够造福社会”等观念相一致。
3.3.5 化学学习的未来性动机
化学学习的未来性动机分量表是了解学生在未来学习化学课程或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的意愿。88.9%的学生愿意在高中阶段多修读一些化学课程,只有46.5%的学生愿意在大学就读与化学有关的本科专业,分别有38.1%、32.6%的学生愿意在大学毕业后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或研究。以上数据一方面表示学生具有多元化的学习兴趣和就业愿望,另一方面也让人怀疑:这是否由于化学“有毒”、“危险”的负面印象促使学生对就读与化学有关的本科专业、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或研究失去兴趣?对于在该分量表中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教师有必要为其提供额外的学习机会和持续维持其化学学习的未来性动机。
3.3.6 对特定化学实验的态度
完成特定化学实验的自我效能分量表和对特定化学实验的兴趣分量表借鉴了PISA 2006以具体情景了解被测者对某些科学主题具体态度的测试方法。2个分量表选择的6个化学实验均来自人教版初三化学教科书。2个分量表分别了解学生对完成这6个化学实验感到的难易程度和兴趣程度,学生对这6个化学实验的态度评分分别列于表1和表2。
学生对这6个化学实验的自我效能评分相差颇异。只有实验3、5和6的平均得分在3分以上,其中得分最高的实验3达到3.34分,91.0%的学生认为该实验容易完成,该比例也是6个化学实验中最高的。得分最低的实验4为2.60分,55.5%的学生认为该实验完成困难;事实上,该实验的实验步骤并不复杂,其得分不高可能与部分学生不熟悉该实验的具体内容而给予低分有关。除实验3以外,24.2%~55.5%的学生对其余的5个化学实验感到完成困难。这说明部分学生的实验自我效能较低,需要接受适当的化学实验训练,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自我效能。
学生对这6个化学实验均感兴趣,这6个化学实验的平均得分均在3分以上,分别有77.8%~90.9%的学生表示感兴趣。得分最高的实验6达到3.50分,感兴趣的学生比例总共达到90.9%,表示非常有兴趣的学生比例也达到61.4%。另外,学生对一些化学实验既感兴趣又感到完成困难,6个化学实验在自我效能和兴趣这2方面的得分排序无必然联系。
3.3.7 同伴互动
同伴互动量表是了解学生在化学课程中与同学互动的意愿。88.9%~95.6%的学生对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化学课程学习经验或知识总结、讨论双方遇到的学习困难等持肯定态度,10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与同学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化学实验。以上数据均表示虽然学生间相互认识的时间并不长,但对相互交流、合作和帮助具有较强的意愿和较开放的心态。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评价同学的化学课程学习情况持中立态度,对该项目选择同意的学生比例仅达到60%。选择不同意的学生可能是考虑到同学间的人际关系而选择回避,也可能是以往缺乏评价同学学习情况的经历而对自己的评价能力存疑。另外,男、女生的评分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化学课程学习经验或知识总结这2个项目上有显著差异(项目1:M女=3.43,SD女=0.63,M男=3.00,SD男=0.71,t=-2.105,p=0.041<0.05;项目2:M女=3.43,SD女=0.63,M男=2.94,SD男=0.90,t=-2.131,p=0.039<0.05),至于是何原因促使男生具有相对较弱的态度则待日后深入探讨。
4 讨论与建议
4.1 预科化学课程的设计
概而言之,学生对预科化学课程的学习需求可以归纳为以下4方面:巩固基础、适当提高、强化实验、激发兴趣。笔者将在日后的预科化学课程中尽量通过合适的教学活动逐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笔者在接手预科化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时,曾对该课程的定位思量良久。笔者认为预科化学课程必须能够顺利衔接初、高中化学课程,因而不应该是对初三化学课程的重新学习或简单复习,而应该是通过深化初三化学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减少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产生的各种迷思概念,建立或健全完整与科学融贯的心智模式,形成精致的化学知识和严密的知识结构。在落实上述要求的前提下,教师有必要以专题形式适当穿插补充高中化学课程重要的基础知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使学生能够从更宏观的视野反思初三化学知识,并为高一化学课程的学习分散学习难点和减轻学习负担。
本研究发现学生的化学实验经历差异甚大,学生对进行化学实验有强烈的愿望。化学实验不仅是一种认识化学知识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解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希望通过一系列引导式实验或开放式实验,逐步让学生形成提出假设、下操作性定义等科学过程技能,切实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体会科学是实验探索、论证和解释的过程。
某位学生提出“化学方程式带加汉意,多教读法,有便于背诵”,这显示部分学生通过机械记忆学习初三化学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整理方法也成为预科化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本研究同时发现许多学生对于在公开场合发言持保守或抗拒的态度。合理地组织语言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学生必须具备和不断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笔者拟选择一些重要的初三化学主题知识,由学生整理其内容并作口头汇报,籍此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整理和口头演说能力。
4.2 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学生对化学学习具有中等强度的自我效能、自我概念和未来性动机,具有较强的内在动机、工具性动机和同伴互动态度。PISA 2006将对科学学习的自信心分为科学学习自我效能和科学学习自我概念2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否具有充足的自信心将影响其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对未来的学习期望,而且自我效能与学习表现很可能是互惠的[5]。一些研究已经显示自我效能、自我概念与科学学习成就有密切关系。刘燕儒[7]使用PISA 2006芬兰、加拿大、爱沙尼亚、日本、香港与台湾6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探讨自我效能与科学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显示学生的自我效能与科学学业成就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且自我效能对科学学业成就有影响力。陈玉桦[8]使用PISA 2006台湾的数据建立科学学业成就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内在动机对自我概念与科学学业成就有直接影响效果,而且内在动机较工具性动机强烈;工具性动机对科学学业成就没有直接影响效果,必须透过自我概念对科学学业成就产生间接影响效果;自我概念在个人动机与科学学业成就之间起到中间变量的作用。换而言之,增强学生对科学学习的自信心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业成就。由此可见,除了常规的教学设计,如何激发学生形成正向、积极的化学学习态度也是教师在预科化学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不可否认,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厌倦和逃避与化学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不无关系;教学呆板、只重视机械记忆、忽视化学实验、一味强调解题训练都可能是造成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渐趋负面、消极的主要原因。因此,预科化学课程需要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结,提供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这或许能够为学生带来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3 未来的研究建议
虽然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有必要持续不断地追踪学生化学学习态度的变化情况。日后可以尝试建立动态的化学学习态度调查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水平,为实施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囿于研究条件,本研究仅以笔者所在学校内高班预科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记名调查且人数有限,未能深入分析不同化学学业成就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有何差异。笔者计划在日后尝试联系广州其他设立内高班的高中,采用整群抽样对所有预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获得更深入的研究结果。
内高班预科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预科化学课程也具有独特性,但却一直鲜见与之相关的教学研究报道。内高班预科化学课程的设计、学生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表现等主题也值得日后深入研究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内地有关城市开办新疆高中班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教民[2000]2号
[2]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扩大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规模的意见.教民[2005]10号
[3] 教育部.关于印发《内地新疆高中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民[2000]8号
[4] 杨治良主编.简明心理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75
[5] OCED. PISA 2006: Science Competencies for Tomorrow′s World, Vol. 1 Analysis. Paris: OECD, 2007
[6] OCED. PISA 2006 Student questionnaire. pisa2006.acer.edu.au/downloads/PISA06_Student_questionnaire.pdf
初三化学实验计划范文3
一、初中化学教学的问题及现状
从教学安排的短期目标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足够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从长期目标来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并服务于国家,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基于以上两点,纵观我国的中学化学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支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长期的纯理论记忆背诵使他们无法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课堂学习效率大大降低,逐渐感受到掌握吃力并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还有,学生通过长时间学习掌握的大多为基础理论知识,他们不会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容易在实际运用中出现迷茫、手足无措的情况。长此以往,这些情况越来越严重,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厌学心理逐渐增强,在缺少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的状态下,教师同样感受到授课过程困难,课堂氛围低沉,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好。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⒈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好感
任何一门课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改善课堂学习状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桥梁,为他们指明方向,提供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各个方面关心帮助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让他们认可老师,认可这门科目,并对这门科目树立正确的态度,认真学习。因此,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规范自己和学生的言行举止,创建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逐渐了解老师的课堂教学步骤,同时知道自己下一步的任务,形成自觉的学习习惯。
2.强调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科目,正确有效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相关概念和结论,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水平。在初三化学学习过程中,课本上出现的很多实验都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研究讨论,探究实验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带领学生去附近的工厂、村庄等地参观学习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直作为主流,学生的自学能力退化,学习效率低下。近年来,受新课改的影响,各地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学习,建立互帮互助学习小组,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竞争意识,进而提高小组整体的成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计划,安排学习任务,强调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在学生出现问题困惑时,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逐个解决疑难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独立学习、积极钻研进取。
4.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师水平。
初三化学实验计划范文4
关键词: 化学复习 有效性 夯实基础 注重系统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的时间只有两个月,怎样在这两个月内让学生巩固过去所学知识,而且通过复习加深、拓展知识,并进一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提高熟练程度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呢?我通过数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化学复习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学生成绩,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制订合理、周密的复习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合理、周密、可行的复习计划,是做好化学复习的前提和基础。各阶段和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一开始就要在时间上做好周密的安排,切忌头松尾紧,或像踩西瓜皮那样踩到哪里就滑到哪里。一般情况下,新课会在3月下旬结束,然后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进行全面的复习,通常会安排两轮复习。
二、夯实基础,抓好每一轮复习
(一)一轮复习重基础
一轮复习,大约一个月左右。虽然时间并不充裕,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还要以“章节”进行复习。上课以自己整理的讲义为主,为了帮助学生将前后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将前后有联系的知识编写在讲义中,并根据相关的内容,复习能力自测中的部分章节。
下面以第五章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开展一轮复习的。我们将第五章的知识划分为三大块内容:金属的性质;工业炼铁;钢铁的锈蚀。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整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氯化钠、碳酸钠等物质的鉴别、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等一些与本章有密切联系的第七章的部分基础知识。对于基础的知识,通过阅读换醒学生的记忆;而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以思考题的形式整理在讲义中。如在金属的性质中,设计“为什么不能用浓硫酸、硝酸和浓盐酸制取氢气”、“设计实验证明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发生了什么反应”等一系列问题。课堂重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一些难点知识,注意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讨论固然会浪费一些时间,但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如何证明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经过一两分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言。一个学生的方法让另一个学生挑刺、补充。很快学生得出统一的几点认识:一是必须证明两种物质,二是可以用盐酸及一些其他的物质证明碳酸钠,但是在证明氢氧化钠的时候出现问题。有学生提出用酚酞,很快被人驳回;有学生提出用硫酸铜,这时大家都非常赞同。我适时地站出来驳回这一方法。经过这两次的争执,学生感受到氢氧化钠的证明受碳酸钠的影响,于是又开始思考如何除去碳酸钠。这个问题的解决确实耗费一定的时间,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解决不能用酚酞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等一些其他的问题。而且学生亲自参与整个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
(二)二轮复习重系统
一轮复习以章节知识展开,主要是为了夯实基础知识。基于一模试卷中学生的答题情况及化学知识的系统性,我们在二轮复习中对复习内容做了重组,选择典型物质为切入口,老师编写专题进行复习,通过专题形式从纵横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类、联系,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二轮复习中我们主要选择二氧化碳、铜、氯化钠、氢氧化钠等几种物质为专题,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物质组成、物质分类)、元素化合物(重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计算(式量、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计算等)、化学实验(主要仪器名称、重要的基本操作、实验的过程分析、现象分析等)有机地整合。以氯化钠为例,谈谈我们是怎样进行复习的,主要有三块内容:一是认识碘盐:以社会热点抢盐风波(幻灯片上播放市民排长队买盐的图片)引出食盐氯化钠,这样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呈现给学生一幅由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让学生从微观上了解氯化钠,从而培养学生看图获得信息的能力。二是氯化钠的获得:首先介绍工业上从海水中晒盐的方法,而从海水晒盐得到的是含有泥沙的粗盐,因此紧接着讨论如何除粗盐中的泥沙,这样还复习过滤和蒸发操作的相关知识,在这部分还编排一个思考题:写出能生成氯化钠的可能的化学方程式,这个题目要求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三是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这块内容旨在复习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精选作业、进行试卷综合训练
练习的选择有针对性,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在练习选择上做到三点:一是“围绕重点集中练”,即结合所复习知识,围绕重点,及时练习巩固;二是“变换形式灵活练”,即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变换形式,稍加难度,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三是“新旧结合综合练”,即将新旧知识结合,加深理解,学会运用,将已有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课堂上主攻选择题,美节课当堂进行30道选择题的训练,花25分钟时间做完后,马上进行左右同学交换互批,老师针对错误高的题目,作详细讲解,关键是讲透彻,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学生真正弄明白这一道题。这样趁热打铁,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每周做一次综合试卷,题目都是老师精心挑选和自己编的,重点针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运用不当的方法、不够严密的思维等,经过训练进行矫正。
化学虽奇妙,教学有高招。化学教师作为对学生教授新课、指导复习的总指挥,一定要紧紧咬住中考这一最终目标,进行周密安排、狠抓基础、强化练习。我相信,通过这样的精心准备,必然能使学生在考试中做到胸有成竹,从而确保学生考出最佳的考试成绩。
初三化学实验计划范文5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兴趣、稳定兴趣、乐于阅读
我国古代教育主张“寓知于乐,以趣激学”。初三化学是学生学习
化学课的启蒙入门阶段,对于启蒙阶段的教学,应特别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学生正处在兴趣广泛发展,求知欲强的时期。只要注意激发与培养学生对比学的兴趣,以致发展成乐趣,就会保持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就会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平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兴趣。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指出:“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初三学生初次接触化学,急切期望了解什么是化学,学习化学有什么用,怎样才能学好化学等问题。我抓住这种求知心理认真地设计了两节绪言课。
第一课时开始,我不急于介绍化学是研究什么的,而是先演示镁带的燃烧和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实验所观察到的夺目强光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奇妙的现象,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鼓舞了学生的激情,我顺势又引导学生对比镁带燃烧后的生成物和镁带的不同,碱式碳酸铜颜色的变化及澄清石灰水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化学要观察实验现象。在学习对常见的两种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再来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二课时,我给学生介绍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奔腾的铁水,飞溅的钢花,五光十色的塑料,巧夺天工的合成纤维,初病去疾的化学药品等都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得到;防火、防锈、污水净化等离不开化学;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方面化学更是大显身手。我还结合青少年喜爱科学幻想的特点,告诉学生人类不但能合成自然界里存在的物质也能合成自古以来没有见过的物质。人类幻想将来实现人工合成“粮食”并不是空想,只要我们掌握了“酶”,就可以将植物内复杂的变化应用于生产人造淀粉,这将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估量的大革命。使学生不但认识到化学在科学领域中的作用,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对社会肩负的光荣使命,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做好实验,培养兴趣
一进入初三,学生就对化学课有兴趣,主要是对学生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学生眼中,化学老师就像是一个魔术师。化学实验好象在变魔术。作为化学教师要把握好这一时机对今后的教学里显得特别重要。学生对化学实验特有的好奇心,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转化成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积极、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1、利用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化学是初三新开设的学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一开始就让学生预习后,有目的地听课,把书本知识和教师的授课内容融合起来,把知识的传递作为一个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一个过程,一种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观看演示实验的热情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渴望。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实验,尤其是学生实验更需要学生在了解化学实验的目的、手段、方法后,再手操作让学生有限的实验充分发挥作用。
2、让学生参与教师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材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而教师的作用是要设定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的情景,是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而不是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
课堂上大胆让学生动手做演示实验,学生在做好充分的预习的基础上,课前在老师指导下反复练习,确保课堂实验成功。由于学生参与课堂演示实验,课堂气氛变得宽松和活跃,学生观察实验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学们在仔细、认真观察实验的同时,也关心着同伴实验成功与否,上台演示的同学则可以享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即使是失败的教训也可以使他终身难忘。
那些学生能荣幸上台演示呢?根据实验类型与难度,挑选学生时可以作为对学习上有明显进步学生的奖励。也可以作为学习成绩欠佳,而动手能力较强学生的鼓励,更可以推选优秀学生作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
多数的教师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来做。如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以及酸碱盐的性质实验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更是化学实验中的主角。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双手更加灵巧、思维更加成熟。
3、合理地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合理设置问题情境把学生吸引进去,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每堂课教师一走进教室,就有不少学生围过来,异口同声地问:“今天这堂课做哪个实验?”下了课,有的七嘴八舌议论着刚才的实
验,有的默默地回味着那些奇妙的现象。我们抓住学生喜欢动手实验的心理,注意实验教学的深化工作。如做金属和盐之间置换反应的实验,铜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是因为铜比银活泼而铜在氯化银的水溶液中并未发现置换出银的现象,为什么呢?经过启发引导,使学生认识到金属活动性的差异是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内因,铜确实比银活泼,但铜要从银盐中置换出银是有条件的,必须从银盐的溶液中才能置换出银,而氯化银虽属银盐,但不溶于水,不能配成氯化银溶液,所以铜不能从中置换出银。这说明内因通过外因才能起作用,经过对实验的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步骤,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掌握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使学生通过实验能有所得,会更加兴致勃勃地学习化学。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使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三、化整为零,突破难点,稳定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是化学用语,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及有关计算。对于这些难点的克服,我采用有计划、有目的地合理安排课程顺序,分类总结知识点,强化训练等方法,分散难点,突破重点,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愉快地学习,这样就使学生从观察实验现象所产生的暂时兴趣,经过有目的的思维加工形成学习化学的稳定兴趣。学生反映说:“这种方法既轻松又愉快,愿意学习化学。”
1、从头抓起,化整为零。从绪言课开始时,就将所接触到的用中文读音与元素符号、化学式共同交代,结合外语发音,通过读、写、练、要求学生记住。这样每上一节课,学生便掌握几种元素符号和物质的化学式,克服了到后来一下子要掌握24个元素符号及不少化学式的困难,同时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介绍顺口溜,利于记忆,使学生愉快地学习。熟记化合价,才能正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化合价都是一些数字,记忆起来枯燥无味,非常难记,我们把常用的化合价编成顺口溜。还有原子序数顺口溜,酸碱盐溶解性表顺口溜,金属活动性顺序顺口溜,常见原子团
化合价顺口溜等。在课堂上让学生齐读、朗读,这种方法印象最深,甚至终身难忘。
四、培养兴趣,乐于阅读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化学课本肯定没有小说、连环画那么轻松有趣,致使一部分学生认为课本枯燥、味如嚼蜡,越学越糊涂,从而产生畏惧,厌烦情绪,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缺乏阅读兴趣。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所谓化学的阅读能力,就是通过阅读化学课本和课外化学资料,获取化学知识,用以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首先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与美,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阅读。在培养阅读兴趣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编入的一
初三化学实验计划范文6
关键词: 初三化学 遗忘 记忆方法
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化学知识记不住,记住的又遗忘太快,遗忘是记忆的天敌。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他以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依照这样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帮助学生与遗忘做斗争。这里将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归纳如下:
1.改进教学方法
1.1加强实验教学
神奇美妙的化学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这种直观的视觉体验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学习硫、铁丝等物质燃烧的现象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对比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则是蓝紫色火焰,这样的体验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效果更好。又如铁丝燃烧时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或者细沙,如果老师直接将答案硬塞给学生,则会缺乏说服力,学生也容易忘记。如果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剧烈现象,那么理解记忆水或细沙的作用就变得容易。当然在条件允许时,某些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动手,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深学生的印象。美国一位教育家曾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做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加的,我就完全理解。”
1.2善用直观教学
初中化学是学生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开端,而这些微粒是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所以学生往往会觉得这部分知识较抽象、难理解,当然要记住这些知识就更困难。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图片、动画等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1.3组织学生有效地复习
教师应抓好新课前的复习提问。提问的目的首先是巩固学生的记忆,减少学生的遗忘,其次是为新课作一定铺垫。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机会抓好平时的复习,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如:学生考试时,本来记住的内容,因为紧张,怎么也回忆不起来,越急越想不起来,这是一种情绪干扰。为了排除一些干扰,平时要注意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考前的临场指导就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根据对遗忘规律的研究,已经贮存的知识信息,若不反复运用强化,则将会自动丧失而使获取的知识流失。所以在教学中经常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如有代表性地让学生做些上节、上章以至于上册的习题,增加一定数量的综合题,可多次刺激,强化记忆,减少遗忘。
2.引导学生使用恰当的记忆方法
2.1编顺口溜记忆
初中化学知识容量大,记忆难,很适合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记忆。如刚接触到化合价时,记忆化合价是令学生头疼的事情。因此可以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成如下口诀:“一价钾钠银氯氢,二价氧钙钡镁锌,铝三硅四都固定,氯氮变价要注意,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可把金属活动性顺序编成顺口溜:“嫁给那美女,身体细纤轻,总共一百斤”。学习酸碱盐时,识记物质的溶解性都是比较困难的,可帮助学生编一些顺口溜帮助记忆。而且顺口溜记忆效果往往可以持续更长时间。
2.2拟人化记忆
把重点易混淆内容用更生动形象的话表述。例如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应先通一氧化碳,把玻璃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喷灯加热,当红色氧化铁完全变为黑色时,要先撤酒精喷灯,等玻璃管完全冷却后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初学这个实验,学生容易被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弄晕。那么可以用拟人手法用生动形象的两句话记住操作关键点:“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灯迟到早退”。同时这一句话的模式可以用于氢气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步骤。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化学知识,又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
2.3关键字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