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如何提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素质如何提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素质如何提高范文1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急需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因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旅游业的兴衰。而发展高职教育是一条培养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的重要途径。世界旅游强国 ,首先必须是一个旅游人才强国。旅游发展史证明 ,在旅游人才中 ,导游员是旅游人才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才。作为代表性人才 ,首先必须是健康的人 ,怎样才算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 (WHO)认为 :“所谓健康 ,不仅在于没有疾病 ,而且在于肉体、精神、社会各方面的情况都正常。”也就是说 ,现代社会健康的人 ,应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三者的完美统一。随着社会的发展 ,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人们的心理困扰增多 ,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随着上升。在这样的环境中 ,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要。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导游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 ,导游员一年中很大部分时间带团在外 ,往往承担着很大的精神压力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更为重要。导游员应该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作为高职学校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呢?

高职学生不仅要具有优秀的思想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过硬的专业素质、牢固的创业素质和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学生一上岗就应具有“顶岗”的能力。因而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更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把旅游心理学教学与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这也应是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

我认为,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一.塑造学生热情开朗的性格,以适应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个性需求

旅游服务工作的特殊性对服务人员的个性品质有着特殊要求,即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善于同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的热情性格,要始终做到精力充沛、情绪饱满、性情温和、热情助人。因此,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热情开朗的性格。

(1)通过个性心理特征这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气质、性格的特征及类型,了解各种气质类型的优缺点;并通过气质、性格测量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类型及特征。教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注意塑造良好的性格和气质特征。

(2)开展课堂讨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想,畅所欲言;教师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内向型学生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诚心地接受他人的帮助。

(3)通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各种角色,塑造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例如,在讲授如何处理旅游者的投诉时,通过角色扮演法,设置情境,让学生轮流扮演投诉者、地陪、全陪等角色,既使学生直观生动地学会了如何处理投诉,又培养了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培养学生较强的自控能力

导游人员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十分自尊的人,是一个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放纵自己、感情用事的人。

(1)理性的心理品质

导游人员必须具有理性的心理品质,时刻明白自己的角色是“服务员”,自己的任务是为游客提供服务。一上团,导游人员应该很快进入角色并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要始终精神饱满、热情友好、笑口常开。

(2)不卑不亢

导游人员与旅游者、入境旅游团领队及其他人员交往时,应既不骄气又不胆怯,始终沉着自然、不卑不亢。

(3)双赢原则

旅游活动时,导游人员与旅游者及其他人员之间出现矛盾、发生纠纷是常有的事,旅游者有时会对导游服务工作挑剔、指责,甚至无理取闹。对此,导游人员不能感情用事,与之争高低,做“嘴上胜利者”,而要以理服人,并且理明则让,力争双赢,避免发生正面冲突。

(4)克服厌烦情绪

在较短的时间内,人们多次、几十次去同一景点,一般都会产生厌烦情绪。但对导游人员而言,这种情绪却是做好导游服务工作的巨大障碍。一名合格的导游人员去一个曾经到过上百次、上千次的旅游景点,都应该像第一次游览那样兴奋,并因此感染旅游者一起游览、一起欣赏美景,加上导游人员的精彩讲解,游览活动就有可能成功。可以这么说,克服厌烦情绪是导游人员做好导游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

三、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以适应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知识广泛性的需求

旅游企业工作人员的兴趣应该是广泛的,应在精通自己业务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导游人员,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古今中外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建筑、宗教、美学、民俗、法律、保健等知识,都应懂得一些。因为旅游者的兴趣爱好是多种多样的,要提供令旅游者满意的优质服务,导游就必须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广泛兴趣和爱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展和巩固直接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常常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有哪些兴趣爱好,然后给予热情的赞扬,并通过开展多种班级活动,让有直接兴趣的学生参与组织和管理,提高其活动能力,鼓励其巩固和继续保持正当的兴趣爱好。

(2)培养间接兴趣。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例如先出示某一旅游景点或某星级饭店招聘启示,然后设计“如果你是一名导游或去应聘,应具有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等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提出“普通话水平、导游证、英语等级证等软硬件你都具备了吗,你将怎么办”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订出学习考证计划,并指导和鼓励学生自学各种书籍,参加各种协会、兴趣小组、竞赛和选修课等,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

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以适应旅游行业艰苦工作的需要

意志品质是衡量一个人意志坚定与否的尺度。旅游从业人员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和各种不同的服务对象,要做好服务和基层管理工作,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因此,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1)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意义的教育。如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目标,指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因为只有认准目标,才能在各项活动中始终保持良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才能坚持不懈,从而达到锻炼坚强意志的目的。

(2)指导学生掌握意志锻炼的途径和方法。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有时布置难度较大、任务较重的作业,鼓励学生勇于向困难挑战,不断战胜自我,与各种困难做斗争;以及通过旅游实习等艰苦的活动,进一步检验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等等。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能力品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旅游行业对相应人才的需求

旅游从业人员要做好旅游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具备妥善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除了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应有广博的知识、熟练的业务技能外,还要求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认识能力、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较强的交际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最基本的能力品质。

(1)培养良好的记忆力。首先,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如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坚定记忆的信心;掌握自己记忆的黄金时间,善于多种感官并用;尝试运用回忆、自编提纲和顺口溜、联想、多次反复、尽量理解等加强记忆的方法。其次,提供材料让学生练习记忆。如提供一些电话号码、人名、菜谱、导游讲解词等内容,要求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练习记忆。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课堂发言、课下交流,注意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在讲授旅游服务人员的语言要求时,要求学生掌握服务性语言的标准和要求,要求学生使用规范的、优美的语言进行交流,并教给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技巧和方法。例如,要指出学生在对待宾客询问时常见的错误的服务语言,如“我不知道”、“这里不是问讯处”、“这不关我的事”、“现在不是上班时间”等。

心理素质如何提高范文2

关键词:幼儿教师; 钢琴演奏; 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52-001

为培养合格优秀的幼儿教师,打造一批业务娴熟,师德高尚的幼师队伍,近几年,萧县教师进修学校连续举办多期幼儿教师培训班。与普通幼儿师范院校不同的是,参训教师多为已从教多年的幼师和拟从事幼教事业的初、高中毕业生。为提高培训质量,检验学习效果,教师进修学校在学员结业时设立了验收环节。但在琴法验收中,一部分平时弹琴水平较高的学员,面对上级领导和验收专家老师时,竟做不到正常发挥,有的甚至手脚发抖而无法正常弹奏,极大的影响了验收效果。究其原因,还是这部分学员紧张怯场、缺乏自信心所致,是心理素质差的表现。

在平时的琴法教学中,在每次新课教学之前,都要对上节课布置的琴法练习曲让学员现场弹奏以检验作业完成情况(即我们所说的“回琴”)。我就对在回琴时经常表现出紧张情绪的学员进行谈心、调查、分析,总结出有两种学员易出现这种紧张状况。一是内向型性格学员。这类学员只要处于公开场合下,无论做什么都会紧张怯场,大多性格拘谨,寡言少语,不爱表现自己,特别是当要求她们在老师、领导或公众面前演奏时,时常表现的多虑、羞涩、缺乏勇气,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二是因自身技能水平限制而造成紧张情绪的学员。这类学员平时练琴时间较少,基本功不扎实,对自己的弹奏水平没有把握,所以在面对回琴或考试时,精神就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从而更加影响弹奏效果。

针对这两种类型的学员,我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取得了明显效果。

第一类:内向型学员

一、心理暗示法。将回琴地点由琴房转移到教室,要求学员面对老师和同学弹奏,以锻炼其在公众面前弹琴的心态。同时引导她们调整心态,给自己积极的内心暗示,排除外界干扰,别把自己想象成在表演。要调匀气息,摒弃杂念,以最好的状态去弹奏乐曲的首句,然后本着再练习一次的念头去弹奏。对于学员在弹奏中出现的问题,要委婉提出,并对其优点和进步之处大加赞扬,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

二、集体互助法。发动全体学员,成立了“传、帮、带小组”,将内向学员分别编入各小组内,明确小组长为学习监督责任人。要求内向学员在练习流畅后,先面对个别同学弹奏,得到认可再在小组内表演,等小组验收通过后就可以面对教师及全体同学演奏了。同时,鼓励小组内同学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鼓励,并对内向学员着重关注,及时给予辅导,以达到快速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三、增压提效法。对于琴法教学中出现的歌曲、练习曲,要求学员全部做到边弹边唱,并在此基础上,刻意安排内向学员进一步练习给别人伴奏。通过反复的伴奏练习,能够使她们集中精神去想键盘、看乐谱、听歌声,在锻炼的过程中淡化了紧张情绪,再到公众场合演奏时,心理也就轻松多了。

四、社会融入法。教师要拓宽渠道,组织各种跨年级交流及联谊活动,让内向学员多参加,多融入,并适当地给予她们展现自我的机会。还可鼓励她们多参加社会文体活动及公益活动,使她们在社会广阔的舞台上锻炼心理承受水平,体会自信带来的快乐及收获,从而迅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第二类:技能不足型学员

一、苦练内功法。因为自身水平限制,这类学员在弹奏过程中会出现肩紧、腕紧、掌紧、手指笨拙等状况。特别是弹奏较快的曲子时,就会表现的力不从心,而这些皆来源于她们的基本功不扎实。这时,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学员,掌握“用力”技巧。弹琴时力的来源在臂,击发点在指尖,要把力量从臂输送到指尖,就如同水从水管里流下一般。要把肩、肘、腕、掌关节、指关节等都看成能活动的连接部,而不是“关卡”,否则就会因中间某处关节用力而使力量传不到指端,从而造成手指的笨拙。因此在弹琴中,要求学员一定要对上述部位保持松弛状态,不可用力。对于因肩部用力而造成肩紧的同学,可采用“重力弹奏”练习法,让她们充分体会手指从键盘上方落向琴键时,那种肩部放松的感觉;对于腕紧的同学则可采用“断奏”的方法,去体会下键的力量与手腕的放松感觉。

同时,还要引导学员认识到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要明白“怎样弹及弹得如何”才是真实的程度和水平。要练出“弹”的感觉,不“敲”琴、“打”琴,更不要“按”琴,一切不正确的弹奏方法都会造成身体某部位的紧张。要让学生学会手在键盘上的“释重”、“休息”、“提腕”、“放松”,为正常弹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精力集中法。在琴法教学中,一些学员因为某些原因,表现的目光无神,精神恍惚,不能够集中注意力去练琴。在这种状态下,即使花费再多的时间也很难见效。教师要引导学员铭记“精神放松,艺术开始”的艺训,在练琴时消除杂念,全神贯注,不要在练琴时思考其他事情,要明白思想上的认真才是学习的灵魂,只有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练习中去,才可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才能在面对公众时消除紧张心理。

心理素质如何提高范文3

关键词: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心理变化因素;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的作用

随着现代运动水平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心理学有关原理与方法理论在足球训练和比赛中得到广泛地运用,心理训练也得到了世界足球训练界的格外重视。提高心理训练地效果,使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充分而高度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技能的掌握与竞技能力的提高,保证竞技水平充分、稳定的发挥。因此,在足球比赛中,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地对战技术和灵活多变的能力及较高的技、战术水平,而且更要具备最佳的竞技心理状态,从而在比赛中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1.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心理变化因素

1.1竞赛规模和运动员面临任务

规模越大比赛任务越重,运动员心理情绪就易激动,易产生高度情感即荣誉感、团队责任感。如一支学校足球队的运动员参加本校的比赛时,因队员分布个班级,技战术水平难以发挥,竞争对手较弱,那么运动员的情绪就不兴奋,也就不容易发挥出最佳水平。当参加省、市、区比赛时,竞争对手实力很强,比赛责任重,运动员们就必须全力以赴,在为学校球队争光的情绪感染下,注意力高度集中,兴奋性增强,这样运动员就发挥最佳战术水平。

1.2参加比赛的队伍水平实力对比

实力接近,情绪易于高涨,其实力悬殊较大,情绪就易低落,比赛都可望胜利,但同样也希望遇上势均力敌的对手,如中学生比赛时,对手都是各地区优秀队伍,要想取得一场一场比赛的胜利,全队上下必须全力拼搏,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但更为了战胜自己,相对手挑战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只有在强队面前获得胜利才是最后的胜利,要想战胜对方首先要战胜自己。

1.3训练水平与比赛经验

经验丰富,准备充分,球队整体训练水平较高易产生增力情绪,反之,则产生减力情绪。初次参加比赛时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记的水平,是因为赛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心情紧张和动作僵硬,反之和注意力下降,不能发挥出自己的训练的一般水平,可能比平时还要低落,这主要是心理情绪在作怪。那么,平时的训练要多从实战出发,在每一节训练课中有针对性的培养,有目的性的强化,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就可避免临场心理紧张现象的发生。

1.4参加比赛动机与训练目标要求过高

运动员产生的动机是否与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相联系起来划分,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能动动机包括:胜利的动机;成就动机;以及接受挑战的动机等;外在动机包括:教练员、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压力引起的运动动机。一般来说,内在动机能促进中学生对体育目标的追求,其动力更足,持续时间长,而运动员从事体育活动时既有内在动机也有外在动机,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主次分明,才能调动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积极性。所以运动员有良好的动机,即使遇到了困难也能克服消极情绪,引起良性的兴奋和振奋精神的状态,并充分调动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夺取比赛胜利。

1.5外界环境的干扰

比赛的胜利与失败,不仅仅受运动员自身条件制约,同时心理变化因素还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如:天气、场地、观众和裁判员等。这些外界环境的干扰,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变化。例如:在雨天进行足球赛,观众少,土地泥泞等;往往使比赛气氛冷淡,运动员不易调动积极性。反之,运动员就易产生兴奋的情绪,增强自信心。

2.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2.1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调控

运动技能的掌握过程,不仅是对肌肉骨骼动作的训练过程,而且也是智力训练过程,有些技术动作不能形成,往往不是由于肌肉运动本身原因,而是大脑水平低,缺乏必要的运动素质,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调控就是回忆学校技术动作,可找一处安静处闭目进行表像回忆,回忆以往比赛的成功体验和顺利完成部署的情况形成清晰的运动表象和概念,加深对关键技术动作的理解掌握,从而达到提高技术动作的目的。

2.2集中注意力训练

集中注意力训练是一种主要的注意力调节方法,集中注意力是指:人得身心倾向于某个目标不分心,不受各种内外因素干扰。实际上注意力的调节是运动员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这种能力即与先天神经系统的特征有关,又与后天进行系统的有意识训练和培养有关。

2.3放松训练法

放松训练是一种神经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其具体做法是:专心致志的自我默念放松,对全身肌肉群逐一进行放松,并配合呼吸调节。运动员清晰的感受到肌肉群的松弛程度,肌肉放松后,大脑神经也相应放松了,紧张情绪更加缓解,加速了消除身心疲劳的速度,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

2.4动机训练法

因为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动力,赛前激发运动员为对争光的荣誉感,拼搏精神,建立必胜信心,帮助运动员全面了解情况,树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信念,同时也要做好失败的自我接受准备,可见,良好的身体状态对比赛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练员在训练中多注意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训练。

3.小结

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在进行竞技训练的同时应加强心理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竞技场上发挥运动员的内在潜力。针对中学生足球运动员比赛的紧张心理教师或教练员平时应常用、巧用心理训练方法去帮助那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克服紧张心理,从而促进其运动技术水平的全面发挥。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田麦久,刘建和.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73.

[3] 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王崇喜.球类运动-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9-272.

[5] 杨立本.青少年足球训练法[M].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2000.

心理素质如何提高范文4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具体、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社会、为了学生,应与时俱进,多形式、多渠道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这是所有教育者、家庭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健康是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当今健康的含义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和人格完整而协调。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基本方面来判断个体的心理功能状态。一是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比如说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富于想象,爱幻想未来。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如果整天想入非非,甚至产生幻觉,那就心理不健康甚至不正常了。二是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绪、意志等心理过程保持完整统一。例如我们在遇到愉快的事情会感到高兴。如果一个人在遇到痛苦的事情却显得非常高兴,那多半这个人心理是不健康的。三是个性特征表现出相对稳定性。如果一个平常非常吝啬的人突然变得慷慨大方,这说明这个人心理反常。根据这些标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应符合以下标准:智力正常,情绪适中、人格统一完整、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人生目标积极向上、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中职学生处于青春发展期,这一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他们生理上的迅速成熟使其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希望能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力。然而,由于其心理水平有限,有许多期望不能实现,从而导致产生挫折感。其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他们希望尽快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并获得全新的社会评价。在这种追求当中他们感到种种困惑。另外由于性的成熟,他们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心理上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但同时缺乏成人那种深刻而稳定的情绪体验,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社会经验也十分欠缺。突出表现在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高傲与自卑等等矛盾现象共存。中职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但是他们内心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这种依赖更多地表现为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这一时段的学生渐渐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心理生活虽然更加丰富,但表露在外的东西缺少了。但同时又感到非常孤独与寂寞,不断寻找朋友,一旦觉得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这又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另外由于中职学生尚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评价,因此容易导致对自己的自信程度把握不当。几次甚至偶尔一次的成功,就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而沾沾自喜;几次偶尔的失利,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透顶而极度自卑。在他们身上往往高傲和自卑交替出现。同时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要直接面对社会和专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因此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为了让中职学生能更好地度过这一身心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中职心理健康教育。1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1.1中职学校应该切实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丰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使其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了解自己心理发展规律,掌握自我调适和消除心理困惑的方法;同时,可帮助其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掌握书本知识,而是着重于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触动,对个人生活、自身特点、行为习惯及人生规划进行深入思考,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完善和提升个人的人格与心理素质,发现并创造出个人的价值和资源,最终使其在未来的人生中成为自己的心灵导师。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需改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重视心理教育教学中的体验式成分,使学科知识得以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1.2学校的学生管理职能部门也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做为一个主要工作方面。例如我校学生科、团委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洪战辉先进事迹报告”、“阳光体育”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和体会。同时班主任加强日常教育工作,利用班会课对班级所存在的共有问题集中进行探讨。1.3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学校应配备一定的专职心理老师并建立心理咨询室。开放心理咨询室,针对个体进行心理咨询。同时可开展心理测评,对有相同问题的学生,比如新生的适应问题、人际交往、考试焦虑等等可开展团体辅导。并对可能存在高危行为的学生进行危机干预。2家庭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有关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80%与家庭的教育有关,因此,只有家长与学校、老师积极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家长与学校应经常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只有把学生在校的表现与在家的表现联系起来,才能找出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针对其心理特点进行正确的疏导。其次,创设优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是小孩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氛围、家长的言行、教育的方式,无一不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家长应规范自己的言行,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人格。最后,更新教育子女的观念,讲究科学的家教方法。作为父母单纯爱孩子是不够的,要在关心、体贴同时,客观分析孩子的思想、心理,与学校协作和密切配合,讲究策略、方式,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3整个社会为中职生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加强对学校周围环境的整治,比如抓好对网吧的专项治理、日常监管,和对网络文明建设的引导;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净化文化市场;坚决制止向学生兜售不宜阅读的出版物的行为。学校建立与社会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渠道,与社会相关部门联合举办各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德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的阵地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汉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J].考试周刊,2008,38:39-40.

[2]刘昱.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8:72-76.

心理素质如何提高范文5

一、影响高中学生数学解题的心理因素

1.思维定势。即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往往要求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但是,由于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在知识抽象性、密度性、独立性方面的差异巨大,很多学生仍然沿袭着初中的思维方式,从而对高中数学问题的解决产生很大影响。

2.学习动机。人的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地,学习活动也同样如此。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动机太强使人的心情过于紧张,不易发现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动机太弱容易被无关因素引到问题之外。而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太难、太抽象,从而失去了学习动机,严重影响了数学的学习。

3.意志。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的水平往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为衡量标准。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也常常因害怕困难,缺乏必要的意志努力所致。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发现,有些学生怕数学,例如有些同学害怕立体几何,于是一看到立体几何的题目就头痛;有些同学害怕应用题,于是考试一遇到应用题就放弃,以至成绩波动很大。其结果往往是简单的题目也放弃,令人懊悔不已。

4.情绪。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如学生考试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黑马”,但也常常会有成绩好的学生发挥失常,这往往就是考试时的情绪所影响的。由于情绪过分紧张,会使其思路阻塞,面对容易的问题而束手无策,有时甚至一些平时做过的题目也会忘记。如果学生能以轻松的情绪迎接考试,将有利于思考,打开思路,使问题得以解决。

二、培养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1.关注学习过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数学的高度抽象化与形式化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要真正地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自己把需要学习的东西找出来。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认识事物的实践过程中去,使他们在对问题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过程中,自己得出抽象的数学结论,使学生认识一种“思想”或“方法”的个性,即认识一种数学思想或方法对于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有效,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合理、正确地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能帮助学生改变对学习的消极态度,培养积极的认识欲望和求知欲望。如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设立较高的学习目标,对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适度降低要求,而在他们有了点滴的进步时就给予肯定,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具体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分层布置作业,甚至对考试的题目也可以进行分层设置。

心理素质如何提高范文6

【关键词】创新素质;创新氛围;创新技能

创新素质在青少年教育过程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是否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能否掌握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能否在工作中用创新的思维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建设的发展,少年强,则国强,开展青少年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对我国培养科技人才工程梯队及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从进校工作的10年里,见证了我院在培养青少年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我们仅仅处于探索期间。下面我结合平时工作情况和对我院学生的实际调查,谈谈培养我院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几点设想。

1 积极营造创新氛围

1.1 设立创新工作室

创新氛围的营造对创新教育的发展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校园里,尤其在我们的新校区,可以积极鼓励设立系创新工作室,并且可以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设立个性化的工作室风格和展现形式,在工作室内部布置各类激励创新的名言警句,让青少年能够置身于浓烈的创新环境中,在创新工作室的内部,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主管能动性,布置各类展示柜,将优秀的作品置于展示柜中,并且把作品的相关数据通过卡片的形式展现在作品的旁边。并且将作品的获奖证书置于作品的上方。让学生看到鲜活的作品,直观地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

1.2 积极营造校园创新氛围

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商,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要素不可少,我们可以在校园文化布置的过程中,有机的融入创新元素,如设立科技之窗,结合当前热门技术热点,如中国首艘航母舰载机起飞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技新闻来创造兴趣点来吸引青少年学生的关注,用兴趣引导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2 开设创新技能课堂

有了浓烈的校园创新氛围的营造,我们还需要将创新技能课堂的开设作为系统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来抓。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任何一项能力的掌握和培养都是由激发兴趣、主动学习到逐步掌握的循序渐进过程,而开设创新技能课堂则是系统掌握创新能力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我校而言,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开设创新课程,将该课程作为必修课定下来,创新课程的开设可以根据专业设置的情况,分别置于学生进校之初(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兴趣)和下厂实习之前(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之后,进行针对专业发展的创新技能培养)进行教学。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技能。创新课堂的培养还可以给教师发现创新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渠道。如在2010年下半年,我利用活动课的机会将创新公开课搬到活动课的课堂中,开设了一堂“我动脑我创新”的创新公开课,活动效果非常好,激发了十几个青年学生的创新热情,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中,有四个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纷纷交出了较好的创新作品,其中管金龙等同学制作的“V型活动镗孔刀夹具”作品在后期的反复改进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在全体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正面示范效应。所以适时地开设创新技能课堂对提高我院学生创新素质将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3 主动参加创新大赛

闭关锁国只能落后,走出去看世界才能取长补短,不断进步,近年来,各级各类的创新大赛层出不穷,有常州市的、江苏省的,有时还有全国性的优秀教科研创新作品的创新大赛平台。我们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对各级各类创新大赛非常重视,在学院和科研处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加了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对提高我院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如在2011年6月份,我们参加的常州市创新大赛中,我校师生在参展现场主动学习其他学校的优秀作品的创作思路,探究作品灵感来源,鼓励学生与兄弟学校的青少年交流,取经学经验,在参展结束后的总结会中,我们得到了非常大的收获。并且将有意义的“金点子”融入到了后期的作品设计和制作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创新大赛对于我们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思维灵动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 走出校园接触社会

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这是技工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只有得到企业的认可,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受欢迎的,我们的教育才能算是成功的,同样创新素质的培养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企业的认证,我们的创新教育同样需要在企业发展的轨道上向前推进,对我们青年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我们可以主动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前来我校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人才”等主题讲座。让企业技术高管和青年学生面对面地来进行对话,互相交流。我们还可以向企业申请部分技术难度适中的创新工作让师生共同来完成,让学生通过完成企业的创新项目亲身体会企业的实际需要。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到技校学生与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走出校园,接触社会,踏进企业是我们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终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