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银行绩效考核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银行绩效考核方案范文1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4-0076-04
一、引 言
随着我国银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经营考核的理念和方法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绩效考核在保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如何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优化绩效考核方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由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Robert Ka.plan)教授和美国复兴全球战略集团总裁诺顿(David Norton)提出的“平衡计分卡”
(Bal.anted Score Card,简称BSC)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使用财务指标衡量绩效的方法,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等4个维度对企业进行绩效衡量,形成了一套新的经营绩效考核系统。其显著特点是将银行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银行的业绩评价系统联系起来,通过具体的目标和指标把银行的使命和战略转换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其核心理念是:只有“根深”(学习成长能力强)、“枝壮”(内部流程有效率)、“叶茂”(客户满意度高),才能“果好”(财务效益高)。这一核心理念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设计
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在整个商业银行考核中居于核心地位。本文在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进行优化和完善。
1.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方案设计的构想
商业银行在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方案设计时应实行包括分行卡、公司条线卡、零售条线卡在内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其中,银行分行卡对应分行整体绩效评价,公司条线卡和零售条线卡是分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在两大条线的进一步细化。一般地,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方案设计的构想应具体体现以下3个方面:首先,商业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在各项指标(如对私存款指标、个贷指标、VIP客户数及中间业务收入等指标)的设计上应根据银行特色建设、业务整合情况和历史原因进行综合考虑,突出规模发展和特色发展,注重平衡发展。其次,银行在设计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时,要突出客户基础指标、减少绩效考核均衡指标、同时促进业务规模、经济效益等规模指标与业务转型、客户基础、优质服务和风险控制等均衡指标的发展,实现分行与总行卡指标对口衔接。在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应用方面,应坚持以利润为导向、以战略执行效果为调节的应用策略,并补充市场占比调节系数,突出扩大市场份额的要求。最后,银行各个管理部门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设计要考虑各部门之间共性、个性工作,重点突出总行卡分管专业指标、部门重心工作、基础项目推进、定期反馈等主要指标。
2.确定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根据银行的具体实际,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的关键因素不超过8个,同时必须兼顾银行的多个层面,在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4个层面取得平衡。对商业银行而言,80%的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应当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在关键业绩指标的选取中,应该结合部门目标和岗位特征,全面分析和判断指标是否是“部门成功关键”或“岗位成功关键”,从而选取适当的绩效考核指标。因此,银行在确定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时,必须要有针对性,要瞄准战略目标,找出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关键因素。
3.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
国外对于商业银行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研究开展得较早,研究深入,方法成熟。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银行就确立了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理论界和实务界愈来愈认识到商业银行原有的以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的局限性,逐渐把客户满意度放在首位,开始重视内部程序管理、学习与成长等无形资产方面的因素,银行绩效考核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非财务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只有处理好非财务指标,有选择性地将客户管理、内部程序及学习与成长等方面的因素融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才是完善的。
本文依据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独特之处,在明确各层面战略目标之下,尽量保持商业银行原有财务指标,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层面,设计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首先,财务层面。商业银行绩效考核财务层面的指标设置应以利润稳定增长和不良贷款监管达标为战略目标,设置经济增加值、非利息收入等指标。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营运资金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指标,通过对该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银行获利能力在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同类银行的差异水平。其次,客户层面。商业银行是一个真正以客户为导向的行业,在设计绩效考核客户层面的指标体系时,可设置获取目标客户数、客户关注度指标。但是,绩效考核客户层面的指标体系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客户关注度、客户满意度的评价是客户的主观态度而不是其客观行动,因此还需要与客户保持率等指标相结合。再次,内部业务流程层面。业务流程是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一系列相关逻辑活动的有序集合,推进流程效率提高和案件发生最小化应为内部业务流程的战略目标,根据银行各单位业务特点、产品和部门的不同,商业银行在内部业务流程层面的绩效考核可以设置风险控制、产品和服务创新、合规经营等指标。最后,学习与成长层面。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学习与成长维度的绩效考核应该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增强员工满意度,使员工能成为训练有素且士气高昂的工作团队。本文设置各岗位胜任员工占比、员工保持率等绩效考核指标。
4.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合理、科学的指标权重是商业银行进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的重要前提。针对商业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的特征,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可以将定性和定量识别方法结合起来,其中,定性确定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定量确定方法可以用层次分析法。一般地,由于财务层面的各项指标体现的是银行的工作业绩,所以相应权重较高,财务层面的各项指标可以占比
40%左右;而对于像员工流失率这样的指标,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对银行未来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可控性较低,在实际工作中银行对其很难掌控,所以相应的权重就比较低。针对银行各个支行及不同部门的不同工作特性,各个层面指标的权重也会有所不同,相应的会各自有所侧重,但是一般权重都不应该超过30%,权重过高容易导致“抓大放小”对权重相对较小的指标不予以关注,而且容易导致考核结果有失公正;相反,权重的设置也不应该太低。太低会使得考核的指标缺少影响力而相关的部门不予以足够的重视。总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是完全可能制定出符合自己银行特点的指标体系的权重的。
三、商业银行实施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时应注意的问题
实施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是商业银行追求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可贵探索。在深刻把握平衡计分卡的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在实施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目标和指标设定必须因果相联,科学合理
首先是下级行的平衡计分卡必须与上级行平衡计分卡衔接,各部室的平衡计分卡要与本行的平衡计分卡衔接,岗位客户经理或专员的平衡计分卡与部门的平衡计分卡要衔接。其次是时间衔接。年度平衡计分卡的内容分解到季度,季度平衡计分卡的内容分解到月度。同时,为了避免银行管理层在多项指标中耗费大量的精力,减少银行在收集数据和监督活动中花费的时间和资源,测评的指标不应过多,要坚持精而不多,控制在20个以内;明确而不模糊,能够有效量化;关键而不空泛,要抓住关键绩效指标。
2.突出战略重点
设立商业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不封顶指标,对公为对公存款日均、中间业务净收入、有效客户指标;对私为储蓄存款日均、个贷时点、中间业务净收入、有效客户指标,采用按绝对值超额完成数加分制。突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重点。
3.注意沟通反馈
在商业银行实施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是一项需要管理层、各部门、各分支行、团队和个人充分参与的工程,只有各个层次对银行的整体战略、局部策略和阶段性策略充分认同,才能保证平衡计分卡的顺利实施。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与银行管理层、各部门、各分支行、团队和员工进行沟通和反馈,才能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如可以充分利用刊物、公告栏、会议等形式及时收集反馈意见,根据需要修正绩效考核计分指标,改进绩效考核的方案和流程,相关部门同时根据沟通及反馈的意见不断地对每个绩效指标进行有效的监测、评估和测算。
4.建立奖惩制度
为了使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顺利实施,真正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结果利用起来,商业银行需要在各部门及个人层次上将平衡计分卡的实施结果与奖惩制度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的优越性。
5.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专人负责
平衡计分卡是先进的管理工具,科学又复杂,必须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考核办公室,其职责就是根据商业银行每年的战略目标,按平衡计分卡的原理要求,对各个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同时,定期总结,寻找差距,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绩效考核成为一种持续的管理活动。
银行绩效考核方案范文2
班子成员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
1引言
在我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己经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特别是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日益重要,很多也利用到了绩效考核的结果。但是,真正能够将绩效考核工作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的却比较少。本文从绩效考核的现状入手,通过方法比较,结合案例分析,研究了如何在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中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利用考评结果,更好地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2C银行班子成员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2.1现行的考核办法
经营机构班子成员的季度考核得分与本单位考核得分及个人履职得分挂钩。
(1)对机构正职的季度考核
季度考核得分=营业机构考核得分×行员挂钩比例+个人履职得分(1-行员挂钩比例)±加减分因素。
个人履职得分中,行长权重占50%,其他行领导权重占50%。
(2)对机构副职的季度考核
季度考核得分=营业机构考核得分×行员挂钩比例+个人履职得分(1-行员挂钩比例)±加减分因素。
个人履职得分中,行长权重占1/3,其他行领导权重占1/3,支行行长权重占1/3。
2.2 C银行班子成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通过对C银行班子成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分析,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
班子成员的绩效考核成绩与其所在的营业机构得分、行员挂钩比例、个人履职及加减分因素有关。考核指标设置不能以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与归宿点,考核指标不是从战略的高度进行选择和设计的,不能充分体现银行的长期利益。
(2)考核体系缺乏系统性考虑
由于在考核体系设计上缺乏系统的思考,如在华夏银行太原分行对班子成员的考核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系统的提出一些具体操作方案,如由谁直接对班子成员进行考核、考核将如何进行、考核中的透明度及监督、考核的反馈工作、考核申诉制度、考核结果如何更好的运用等一系列系统具体的问题,从而导致考评的各个环节配合不好,考评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2.3C银行班子成员现行绩效考核问题的原因分析
C银行班子成员现行绩效考核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是由一定的深层次原因导致的。
(1)绩效考核目标不明确
一个银行要对一个群体制定一个适合的绩效考核制度,首先就是要目标明确,否则制定出来的方法肯定不能满足预期的目的。因此,本文认为在华夏银行太原分行对其班子成员实施的绩效考核方法中,绩效考核目标不明确是导致一系列问题的首要原因。
(2)对考核没有足够的重视
人力资源部只把它当作是一个日常所必须的工作去做,而没有考虑如何能做到更好的、全面的考核以及更好的利用结果使用激励手段,从而产生了一系列诸如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考核系统不完善、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方法单一、考核结果运用不合理等的问题,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态度不够重视所带来的这些问题,应当引起考核部门的注意。
3C银行班子成员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3.1考核主体、客体及内容
选择较为客观的考核者来进行工作绩效考核,是使评价客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考核体系选择各部门的不同考核者包括员工代表从不同角度进行考核,同时加入客户代表、股东代表,从而全方位、准确的考核班子成员的工作业绩。
3.2考核方法及实施流程设置
本文将采用平衡计分卡的考核方法科学全面的对银行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具体流程为:每季度第一个工作周内,各模块数据统计员及分行平衡计分卡管理机构对本模块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提交分行考评委员会办公室;分行考评委员会办公室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考评结果;分行考评委员会办公室将考评结果提交考评委员会进行审定;经审定后的季度平衡计分卡评价结果交人力资源部进行分配。
3.3考核指标的选取
首先须对平衡计分卡指标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指令性指标:由总行下达的硬性指标,直接与考评挂钩,指标赋有相应的分值。其中,扣减性指标不设置权重,扣减最高分不超过该指标所在的维度权重分。
指导性指标:未来考评方向性指标,由于信息较难获取,因此暂不与评价、考评挂钩,当年没有分值,但要对指标执行信息进行收集。
观察性指标:不与机构考评挂钩,但可作为对机构和经营班子整体工作情况评价的依据,没有指标值,但要对指标执行信息进行收集。
指标的选取按照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法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确定。
3.4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1)高层管理人员选拔
通过绩效考核可以为上级对分行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提供后备储蓄。绩效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人员分行予以记录在案,一旦某一位置出现空缺,上级可以立即从后备储蓄中选拔。
(2)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方案
这是绩效考核结果最为典型的运用,因为绩效考核结果为增加报酬提供了合理的决策依据和基础,杰出的工作业绩应给予明确的加薪奖励。
(3)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计划和发展对个人非常重要。绩效考评数据在评价一个高层管理人员优缺点
及确定其潜能时,都是十分重要的。
4结论
绩效考核是一把“双刃剑”,好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激活整个组织;但如果做法不当,可能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总之,要真正把绩效考核落到实处,企业在体系设计与组织实施过程中,就必须要有系统的眼光和思维,同时又要敢于迈开步伐,在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适时推动组织的变革前进,把组织推进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观念、行为模式以及能力结构的成长型企业。
参考文献:
[1]Merchant Kenneth A. Evaluating general managers’performances[J]. Strategic Finance, 2007, 88(11):12-61.
[2]Scarlett Bob. Management accounting-performance evaluation[J].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7(4):41-43.
银行绩效考核方案范文3
关键词: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其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发生了改变,当前企业已经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生的核心。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组成,其有效的建立有助于企业每个岗位任务和每个人的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整体绩效的提高。
一、绩效管理的概况
1.绩效管理的定义
绩效管理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管理的方法,主要是指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对企业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和使用,并且实现顾客期望的过程。一系列管理活动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中有效的绩效管理的核心,其主要的是通过建立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面谈与反馈—绩效结果的应用的管理循环,将之前主要偏重考核的单一模式发展成为考核、反馈以及发展员工的工作绩效的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一个绩效管理过程的结束是另一个绩效管理过程的开始,通过此种循环,个体和组织绩效将得到持续的发展。
2.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通常情况下会被认为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之人力资源的咨询作用以及在制定和执行企业战略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的加强。随之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的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当前一部分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的绩效评定成绩作为了衡量员工的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准,这样就会促进员工的积极性的提高,致使企业的员工都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能够获得自身应该得到的利益,企业也希望能够通过绩效的考核而选拔一批优秀的员工,所以绩效的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绩效管理作为人力管理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信息,也就会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企业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有效的对员工的工作的情况进行综合的评定,可以准确的了解到每个员工的专长,将员工合理的分配到自身专长的工作岗位,从而有效的实现人员配置的最优化,将绩效的考核的成绩作为员工升降职的重要的依据,这样就有利于实现公平合理的人员配置。
3.绩效管理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企业绩效的管理还不能够跟得上时展的步伐,绩效的管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由于企业对于员工的监督还比较的缺乏,也没有相应的激励制度,这样就会造成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的现象的发生。还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将绩效考核制度归纳到相应的资源管理中去,或者是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作用,这样很大程度上也就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在比较落后的位置,不利于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银行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绩效管理主要有绩效专员负责,其主要的是实现绩效指标体系设置和考核计划管理、考核过程管理以及结果反馈等业务功能。绩效指标主要根据银行每一年度的经营情况进行变动与更新,考核计划更具不同的岗位需求以及公司的经营需求进行实际的更新。考核过程管理主要的包括对整个考试过程以及考核题目的设置,考核过程的监督监管,保证考核过程的公开与透明。绩效考核体系主要包含了以下内容:首先是绩效指标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需要灵活建立多个不同考评方案。依据企业职位体系,每个方案中对不同的考核周期、不同的考核对象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应该多个角度进行考核。其次是考核计划管理,考核计划管理主要实现考核计划基本信息记录、被考核主体管理和考核主体管理,其中包括被考核主体的考核指标及其考核目标管理、考核主体的选择以及其考核权限管理。第三是考核过程的管理,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考核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过考核过程控制可以更好的实时监控考核过程。绩效考核的设置非常灵活,可以针对不同的考核项目设定不同的考核人和考核内容,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佷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比如:网上考核等方式。
三、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中考核的标准不清晰
当前在银行进行绩效管理过程中的相关的考核的标准还不是很清晰,并且不科学、不统一。这样就会造成绩效管理得到的考核结果不够全面,并且还会缺乏相应的科学性以及公正性,从而使考核的结果不会得到相应的考核者的认同,这样绩效管理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实际意义。
2.绩效管理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当前在绩效管理的考核过程中,其考核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也只是上属对下属的考核,这样就会由于个人的因素存在,而导致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另外考核者也有自身的不足,这样就很难全面的了解到一个员工的整体,从而也就造成了信息的片面性,相应的绩效考核的结果也会出现偏差。
3.绩效管理的考核不完善
当前,工作人员都希望绩效考核的成绩能够和自身的利益相结合,也可以以此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加的投入到工作中,但是大部分的银行只是将绩效考核作为一种形式,并没有实际的应用。这样就会对员工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同样也就会造成企业竞争力下降,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提高。
4.绩效管理考核的结果没有及时反馈给考核者
有部分银行会由于自身或者是客观上的原因,在其绩效考核结果出来之后,不反馈给被考核者,这样就会存在考核结果不透明化现象的发生,使被考核者没有办法真正的了解到相关的情况,不了解自身需要在什么地方进行改进和加强,这样就会影响到绩效考核的作用。
四、完善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措施
1.提升员工绩效管理的理念
当前,部分银行管理者的管理的理念还比较的落后,对于绩效管理还不够重视,这样将会严重的影响银行的发展和提高。其管理层应该从长远发展的目标来考虑提升绩效管理的水平的提升,以此来有效的实现银行的发展目标,相应的工作人员也要有相应的绩效管理的理念,不能够以一种敷衍的方式来对待绩效管理的制度。想要绩效管理得到良好的实施,就应该建立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促进运功绩效理念的提升,提升员工的积极性,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促进其不断的发展。
2.建立健全的绩效管理体制
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并且结合今后的发展的目标来确定相应的绩效管理体系,在此的基础之上还应该充分的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其他的管理方式,以此来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益,要不断的对绩效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此外还应该加强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以便及时的了解到绩效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应该及时的改正,找出最佳的解决的办法,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出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的作用。
3.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并及时对绩效考核信息进行反馈
在银行绩效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员工的考核,此外还应该按照先关的标准严格的制定绩效考核的标准,使员工能够对绩效的考核标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这样就有助于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的实施。在考核完成之后,要及时的将考核的结果反馈给相应的被考核者,使其能够直观的了解到自身的优点以及缺点,促使其及时的改正自身的缺点,发挥出绩效管理的作用。
五、总结
为了保障绩效管理目的能够得到实现,要通过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发挥出绩效考核的重要的作用,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银行的竞争力得到很到程度上的提升,促进银行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霍玉璨:浅析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商贸.2013,07(08):67-72.
[2]向丽丽:企业实现绩效管理的方法与技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3(15):142-150.
[3]林春英:绩效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目的与作用[J].科技与企业.2013,10(03):14-21.
[4]王 伟: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战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06(05):69-75.
[5]柯文进 马士成:浅析中小型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7(02):164-171.
银行绩效考核方案范文4
(一)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演化
在绩效评价的模式上,中国银行的绩效评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03—2007年。此期实行“分组赛马”考核体系:引入内部竞争,根据同组分行表现排名计算各行指标得分,鼓励争先进位。2008年1月至12月。此期建立矩阵式绩效管理体系,取消分组赛马,实行差异化目标管理和标杆超越机制,简化指标体系,突出对分行市场竞争力的考核,建立对业务板块的绩效指标体系。2009—2010年。此期建立了以战略为导向,紧盯市场先进标杆、以市场地位提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建立客户、产品两个维度的双向考核模式。2011—2012年。此期对境内一级分行分组考核,差异化设置绩效指标,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多头考核问题,取消公司金融总部、个人金融总部对分行条线的绩效考核,促进条块绩效协调一致、有机衔接。2013—2014年。此期在总结过去绩效考核政策运用效果、精简指标数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与内生动力机制相配套的绩效指标体系,对一级分行主要考核制约全行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性指标。第一阶段:党政领导干部考核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第二阶段:目标管理法(MBO)阶段,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一阶段以2004年最具代表性,这一年经国务院、银监会批准,中国银行改建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强内部管理。第三阶段:目标管理法(MBO)与经济增加值评价法混合使用阶段,从2005年至2006年。第四阶段:经济增加值评价法与“平衡计分卡”混合使用阶段,从2007年至2012年。考虑到总行对分行在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方面的激励和约束不够到位,容易诱发短期行为的问题。2007年起,总行开始借鉴“平衡计分卡”理念。第五阶段:关键业绩指标(KPI)法与经济增加值评价法混合使用阶段,从2013年内生动力机制实施以来至今。
(二)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宝贵的管理经验,但也走过一些弯路,绩效评价体系在具体执行中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绩效政策缺乏连续性,绩效导向、评价模式一直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缺乏一套公认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第二,对绩效管理整体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主要是过于强调绩效考核,甚至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但是在绩效目标设立、绩效过程管理、绩效反馈和绩效结果运用等其他绩效管理环节上重视度不够。第三,重视短期利益。由于各种原因,考核指标仍以传统财务指标为主,虽然简单明了、易于传导,却存在诸如容易忽视长远利益,过于注重当前利益等弊端。第四,重视局部利益。在总分行形式的组织框架下,各分支机构相对独立,各分支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与总行博弈的现象,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往往是分支行自身的经营业绩,而不一定会顾及整个集团的整体利益。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要归咎于传统内部管理流程与绩效评价体制的弊端。一直以来,“部门银行”带来的业务分割模式大大削弱了绩效考核的实施效率,加快流程银行建设,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健全战略导向下的绩效评价势在必行。
二、基于流程银行模式下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流程银行的内涵
流程银行的理论背景起源于银行业“流程再造”的理论:即银行为了在同质化严重的竞争环境下能够取得在经营成本、客户满意度、反应速度等方面的优势,以内部管理流程为核心内容进行的再思考和再设计。
(二)流程银行的主要特点
流程银行的特点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深入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从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产品设计、绩效评价等方面均要一切从客户需求出发,从客户反映出发,努力迎合不同客户的需求,或创造客户需求;二是强调扁平化的组织框架,要求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市场敏锐度,要由传统的“矩阵式”或者“金字塔”型的组织模式,转变为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扁平化组织模式;三是要求实现前中后台相分离,形成后台集中运行、前中后台之间相互制约的管理方式,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经营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的实践——以中国银行为例
中国银行的流程银行建设起始于IT蓝图建设,IT蓝图初步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和“全国一本账”。2014年,中国银行制定了机构整合方案,成立了“渠道管理部”,撤销五大总部,大量总行员工得到分流,虽然没有直接转为事业部制,但朝着扁平化管理的方向又前进了一步。
(四)构建与流程银行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流程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一般流程包括绩效目标确定、绩效指标选取、设计绩效指标框架及指标计分方式、绩效沟通与改进、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六个阶段,为构建与流程银行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关键在前四个阶段的工作。
(1)绩效目标确定。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绩效目标的确定与分解。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在明确考核的目标后需要将大目标分解成可以度量、操作性强、具有指导意义的具体小目标。若要构建与流程银行相适应的绩效目标,可以将战略目标定位为流程银行,并将银行流程的一般内容转化为用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为评价工具的具体目标。
(2)绩效指标选取。
绩效指标的选取要根据银行的战略规划、发展重点的不同而差异化制定,作为与“流程银行”建设相配套,以价值创造为终极目标,“平衡计分卡”为主要评价工具的绩效指标体系,指标框架一般包含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其中经济价值增加值EVA、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等经济资本指标将放置于绩效指标体系的首位。
(3)设计绩效指标框架及指标计分方式。
一般情况下,财务、客户维度基本分之和为60—80分,工作进程维度基本分为15—30分,员工学习与成长维度基本分为5—10分,各维度基本分之和为100分,其中财务维度基本分权重应明显高于其他维度。
(4)绩效沟通与改进。
确定各业务流程相驱动的绩效指标和计分方式后,应通过沟通,全面了解绩效指标进度、重点工作进展,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辅导,制定绩效改进方案,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绩效,提高技能。
三、结束语
银行绩效考核方案范文5
【关键词】农信社;网点转型
一、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网点转型工作现状
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成立于2004年,经过十年的改革发展,辖内成员行社88家,营业网点2502个,2013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资产总量达4756.53亿元,负债总额为4396.16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3816.94亿元,占市场份额为19.64%,各项贷款余额为2313.96亿元,占市场份额为17.87%。[ 数据引自2014年江西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报告]2013年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正式提出网点转型,下发可《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网点转型工作实施方案》、《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网点转型实施手册》并在全省范围内选取了新余农商行、赣昌农商行、湾里区联社为网点转型试点单位,三个单位分别以湾里区联社岭口路信用社、赣昌农商行营业部、新余农商行城北分理处作为试点网点,同时根据江西省联社的工作部署,分别制定了《网点转型方案》、《网点转型培训方案》、《网点布局及优化方案》、《客户维护方案》、《业务预受理方案》、《“四扫三进”方案》, 网点转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进行了网点功能定位分类
根据网点区位、业务状况、规模情况、客户对接群体、营业面积等对网点进行功能定位,其中新余农商行城北分理处定位为专业特色服务店、湾里区联社岭口路信用社、赣昌农商行营业部定位为综合旗舰店。在此基础上,试点单位也对辖内其他网点重新分类,如湾里区联社将辖内网点分为综合旗舰店、专业特色服务店、金融便利店三类,形成公务员消费贷款服务中心、下岗再就业贷款服务中心、按揭贷款服务中心等九大服务中心。
2.进行了网点内部布局优化
三家单位分别对网点内部布局进行了调整包括填单台位置、宣传折页摆放、座椅朝向等。赣昌农商行调整了填单台位置;湾里区联社对网点内部进行功能分区,分为高柜结算区即现金区、低柜信贷理财区、VIP客户服务区、自助银行服务区、理财区(分公开和私密)、客户洽谈区、网银和手机银行体验区。
3.调整了网点岗位设置
为解决人员紧张问题,三个试点单位分别进行了岗位设置调整,如新余农商行城北分理处原来6个综合柜员岗调整为5个先进柜员岗和1个非现金柜员岗位;湾里区联社将业务拓展部、小微事业部、票据中心入驻岭口路信用社办公,强化岭口路信用社综合服务水平。
4.进行了文明规范化导入
为实现网点文明规范化服务,三个试点单位都进行了专业培训,尤其是对厅堂营销技巧。如湾里区联社邀请北京深川公司对文明规范化服务进行跟踪培训;赣昌农商行营业部梳理了核心服务流程、营销起步曲提升员工合规意识、服务意识、营销意识。
5.开展了业务外拓活动
为改变传统被动营销方式,三个试点单位都积极开展“四扫三进”活动(扫街、扫楼、扫村、扫园区,进社区、进园区、进村组)。赣昌农商行对彩虹世纪城小区开展“四扫”活动,收集客户信息200多条;湾里区联社实行客户经理包片分区,建立客户信息档案,筛选重点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上门营销;新余农商行实行逐一上门宣讲政策、产品,维护老客户,拓展新客户。
6.对存量客户分层管理
为使客户价值创造与银行资源配置相统一,实现重点客户重点维护、一般客户优质服务。赣昌农商行营业部共梳理存款大客户400余户,分别划到不同客户经理名下维护,并与绩效挂钩;湾里区联社将客户分为普通客户、VIP客户、高端客户三种,分别由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网点负责人、联社领导管理维护;新余农商行石城分理处梳理高端客户50余户,网点负责人对外维护、非现金柜员厅堂维护、对公帐户网点负责人及非现金柜员拓展维护。
二、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存在的问题
经过系列转型发展举措,三家试点单位网点建设布局趋于合理化、员工服务标准及营销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厅堂营销分为愈加浓厚,客户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农信社诸多传统的诟病,如经营思想陈旧、服务不规范、风险防范薄弱、产品单一等问题得到改变,农村信用社社会形象得到提升,但在江西省农信社网点转型的路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思考。
1.金融产品问题
网点转型强调的是服务和营销,以什么服务,营销什么的关键是金融产品。从江西省农信社网点转型推进进程看,强调更多的是物理环境的改变和服务规范标准化,对推进农信社金融产品创新没有实质性变化。保险业务、贵金属销售等中间业务才刚开设,理财产品、基金业务、信用卡等其他银行常规业务均未开设,电子银行产品与其他银行相比毫无竞争力。如新余农商行城北分理处的定位是专业特色,现在开办的业务主要有存取款、汇兑结算、中间业务及小微贷款业务部的贷款出账收回等,金融产品传统单一,难以体现专业特色。赣昌农商行营业部、湾里区联社岭口路信用定位为综合旗舰店,很多业务还是传统的农信社业务,与其他银行相比难以体现综合。
2.员工队伍问题
网点转型的关键是人,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中面临着总量不足、结构性紧缺的矛盾,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推进业务经营转型,建设现代化商业银行还有不小的差距。2013年末,江西省农信社客户经理总数为7234人,占全省网点员工人数的39%,很多客户经理都是信贷工厂的“材料员”,营销能力和风险把控能力尚未达到现代银行客户经理要求。2013年末,江西省农信社大堂经理239人,226个网点配备的大堂经理,占城区网点的18%,根本原因是网点人员紧缺,如试点的三个网点仅湾里区联社岭口路信用社配有大堂经理1名。同时江西省农信社员工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如年龄结构矛盾、专业结构矛盾,如湾里区联社岭口路信用社全体员工都为80后,队伍过于年轻缺乏年龄梯度,产品研发类人才严重匮乏,严重制约着农信社金融产品创新。
3.管理方式问题
虽然很多成员行社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导入,但江西省农信社还处于经验型管理阶段。技术化、数量化、信息化的管理工具应用明显落后于同业。定性判断多,定量分析少,这使得对多业务的经营状况无法做出精确的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如客户管理系统落后,对于客户的贡献度只能人工统计,未能实现动态管理;理财业务系统不支持开放式理财业务,无法实现网上认购;县级联社无法进行手机银行数据分析;季度结息停留在手工阶段等,这些粗放式管理手段严重制约网点转型。
4.服务规范化问题
以独立法人存在县级联社,虽然江西省联社成立十周年,但是各法人联社服务标准现象普遍存在,制度文本薄弱,业务学习依靠师徒传授模式。现在各成员行社都是自行聘请培训公司进行文明规范化导入,每个公司的专业标准也不一样,导入后能否具有普适性,能否保证不与其他联社不冲突值得深思。如湾里区联社岭口路信用社第一批入驻的20名员工是在全省农信社选调的,工作初期因为各成员行社规范标准不一出现了较长时间的磨合。
5.绩效考核问题
为引导网点转型,三家试点单位分别对原有绩效考核方案进行完善,如新余农商行制定了《大堂经理等级评定办法》,湾里区联社出台了《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办法》,但是绩效考核的弊端仍然突显,一是考核内容没有体现网点转型。如赣昌农商行柜员和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主要由业务量和网点任务完成情况构成,而业务量主要是传统的存贷业务量,没有体现绩效考核对网点转型的引导作用;二是考核内容没有量化到个人。很多成员行社绩效考核主要考核单位及个人岗位,没有考核到个人。如湾里区联社个人绩效考核主要根据部门任务完成情况和个人岗位系数,虽然有业务量考核但是所占比重较小,考核中难以体现个人贡献度。
6.网点布局问题
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在网点布局方面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因为它肩负着贫困落后地区普惠金融的重要职责,所以农信社很难从盈利角度撤并一些亏损低效网点。江西省农信社乡镇网点很多都处于亏损状态,如湾里区联社2012年三个乡镇网点都是亏损,适者生存的竞争环境下,谁为农信社的网点布局买单值得深思。另外,农信社经营呈现强烈的区域性特点,强调区域金融服务,很难实现跨区域经营,这也限制了成员行社转型发展。
三、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建议
网点转型是江西省农信社的一场改革,先行试点情况很多经验举措值得学习推广,存在的问题同样在农信社具有普遍性,如何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加快网点转型值得深思。
1.强化网点转型工作支持
网点转型是一个概念性命题,对于成员行社尤其是网点、基层员工而言更需要的知道要怎样转。这就需要有一个至上而下的转型支持。政府应对偏远亏损乡镇网点予以补助,弥补因政策性网点布局带来的损失。同时放宽跨区设点的限制,鼓励多元化经营。江西省联社应建立长效引导机制,选派具有专业水准的专家进驻试点网点进行网点转型的跟踪辅导,将网点转型这个概念内化到网点经营管理的每个细节。
2.优化网点转型五要素
(1)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着力解决员工队伍结构化矛盾问题,尤其是综合素养问题。把好准入关,从源头抓起。江西省农信社人员招聘主要来自统一招聘考试、职工子女置换、派遣工,提高统一招聘考试条件设置门槛,部分岗位实行年薪制。把好培养关,培养塑造好。改变传统评价标准,强化营销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把好引进关,抓好薄弱环节。对紧缺性岗位做好人才引进,尤其是产品专业性人才及资源营销性人才。
(2)优化客户管理,实现客户分层服务。通过建立简单业务和低端客户向自助服务区分流,公司客户和年轻客户向网上银行分流,中高端个人客户向理财中心、财富中心和私人银行服务分流的多层次服务渠道体系,降低对中低端客户的服务成本,维护并挖掘中高端客户,提升中高端客户群体占比份额。
(3)优化业务结构,解决服务什么。一是抓好农商行改制工作。2013年末,江西省共有成员行社88家,大部分成员行社还是信用联社,严重制约经营范围及业务开办。二是多元化经营。通过营业网点多元化经营,加强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等不同产品的交叉销售,改变营业网点业务功能单一的局面,从而提高零售网点综合经营效益,如加大推广理财、外汇、贵金属、手机银行、资产证卷化、票据贴现等新兴业务。
(4)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服务。由江西省联社统一实施网点业务流程再造,改变当前各成员行社服务流程和标准不一的现状,实现业务操作和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
(5)优化绩效考核,实现考核精细化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加快推进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试点推广,改变粗放式绩效考核现状,将绩效考核和部门、员工贡献度紧密结合,考核到个人,最大限度激发部门和个人的能动性。
3.制定网点转型考核评价标准
江西省农信社制定了网点转型实施方案、编写了网点转型操作手册,三个试点网点环境更加优化、服务更加规范化,但是是否逐一推进了就是转型了,如何去评价网点转型的成效。因此,江西省联社应制定《转型网点验收评级办法》及《转型网点考核评价办法》,对通过验收的转型网点,定期进行考核评价,重点考核网点的网点功能、经营业绩、收入结构、产品类别、营销能力、服务规范、业务流程、管理方式、服务效率、客户满意度等。验收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网点转型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不达标的予以通报并限期完善或整改。
参考文献:
[1]余淑英.论我国商业银行网点的战略转型.福建金融. 2007, (8): 32~34
银行绩效考核方案范文6
一、改革绩效考评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的需要
经营绩效考评制度反映一个组织或团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文化,是一个企业员工的一种共同价值观念,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现代化企业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一个企业员工的工作导向,涉及到员工的切身经济与非经济利益,关系到企业员工的职业成功感、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激发。可以说:企业绩效考评制度的任何改变与调整,都将意味着企业整体文化的一次震荡,都将对企业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建设银行绩效考评与绩效工资挂钩分配制度已搞了十多年,特别是资产重组上市以后,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考评机制初步形成,朝阳分行现行的动态激励考核办法经过近两年的在持续改进中运行,激励效果明显,各经营单位业绩稳步提升,员工收入稳步增长,绩效工资分配关系基本和谐,从一定程度上讲:现行的绩效考评制度已经融入到了企业的文化中,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分配及各单位信息反馈过程中,我们发现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绩效管理思想还没有根植到每位员工心中,绩效考核方案的执行没有完全达到方案设计的初期目标,考核结果与实际存在一定偏差,个别员工对指标设计、收入差异存在不同认识。如:管理人员与经办岗位人员绩效工资不成正相关,经营单位负责人现买绩效工资不应参与本单位分配而应由市行统一发放,现买单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占比过大结构失衡等问题。因此,要建设一个对企业发展更加有利的文化管理制度,必须对原有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完善,对绩效管理的目的,意义,性质和特点,以及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的程序,步骤,方法,原则和要求进行进一步明确,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与标准进行进一步统一,使得绩效管理制度融入到建设银行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当中。
二、新的经营导向要求对绩效考评政策进行改革
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是传承总省行业务发展导向的载体,是二级分行所辖员工收入的杠杆和量具。当前,省市行的经营目标、市场环境和资源状况在变化,这要求我们二级分行必须对绩效考核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2009年,省行为加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员工费用配置办法讨论稿较08年有了较大改变,虽然基调仍是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但分解了经济增加值构成要素;仍然实行资金全额计价管理,但加大了利差考核力度;朝阳分行各经营单位之间经营环境、客户资源、业务功能、地理位置、资源配置、人员素质等方面尽管已有很大改变,但仍存在很大差异;现实状态下,朝阳分行绩优客户资源有限,资金成本率逐步升高,贷款收益率下降趋势明显,财务资源特别是能够用于营销激励的财务资源本就有限,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行费用预计零增长,甚至负增长。针对这种现状,朝阳分行党委确定了必须实现规模快速扩张、超常发展的方针,必须加大增量考核力度,对绩效考评原理进行阐明与完善,对原有考核指标进行调整改进。
三、应对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的需要
目前,本地区原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都已股改完毕,治理结构趋同,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已挂牌营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有上述要素都对绩效考评方案设计、考核方法、考核技术、考核指标设计等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建立、健全相对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利用有限的财务资源通过绩效考评的手段带动整个队伍的积极性,激励各经营单位、员工的价值创造力,提升员工动力和组织活力,平抑各经营单位之间存在的差异,使考核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各经营单位现有经营管理水平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动态的绩效考核办法,让其成为朝阳分行发展的基本动力。目前,当务之急是总结现有绩效考核方案的特点、优点和不足,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出台相对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办法,使绩效考评管理化、制度化,以达到通过绩效考评正确的引导员工行为,加强各经营单位、员工的自我管理,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发掘团队及员工的潜能,建立良好的员工与上级之间沟通关系,创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达到推动我行各项业务长久快速发展的目的。
第二部分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体系设计目的与原则
让所有的员工了解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基本目的,是让员工理解接受考评方案的基本要求,只有明确了目的,才能知道行动的意义。而方案设计的原则,则是体现了方案本身对企业管理方向了引导,是一个企业文化优劣的基本表现。
一、基本目的
1、朝阳分行进行绩效考评制度、管理办法的研究,意在通过对绩效考核的相关信息、调研信息和绩效考评管理方法的研究,更确切的了解各经营单位、员工队伍的工作态度、个性、能力状况、工作绩效等基本状况,为人员选拔、岗位调动、奖惩、培训及职业规划等提供信息依据,从而研究形成一套完善的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并使之持续改进制度化。同时,通过绩效考评的开展,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
2、通过研究,找到一种具有相对科学性、连续性、可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工具、技术、方法和标准。尤其在现代的信息社会,绩效考评制度的建立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考评制度与工作体系。
3、打造一支以先进的价值管理理念武装头脑的能打硬仗、善打硬仗、敢于拼搏的优秀队伍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绩效考评管理机构,改变绩效管理工作方法,改善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完善动态绩效考评技术、方法和标准,促进尽快实现党委“532”任期工作目标,最终实现员工收入与企业发展共同增长的目的。
4、通过对建设银行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研究,为建设银行二级分行提供一个需要建立的经营绩效考评制度架构及其核心的经营绩效考评制度模式,形成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解决经营绩效考评实践中在考评主体效率化、经办岗位与管理岗位差别化、绩效工资总量控制目标化、考评对象功能差异可比化、考评内容导向化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为员工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使命氛围,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
二、基本原则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经营绩效的考评制度,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制度建立完善的各种原则,才能把握企业考评制度的基本导向,把握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把企业的员工的命运、精神与企业的文化与前途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最大限度的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热情,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形成企业长期发展的基本动力机制。
1、以人为本的原则。西方现代管理学认为:现代企业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企业文化就是人的文化。今天,我们的企业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是从西方企业身上照搬某种僵化的模式来进行嫁接,而是要认真反省我们自己,从根本上理解人的基本权利,人的基本的尊严。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绩效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前提是对人的尊重,让企业员工有幸福感,让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统一,让员工的前途与企业的前途一致,充分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就是说:“人”才是经营绩效考评制度分析与研究的对象。所以,绩效考评制度建立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不能仅仅从企业的效益角度去理解绩效考评制度,这样一旦偏差就会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基本方向上的偏差,影响职工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我们要从企业与员工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寻找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最佳结合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制定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企业绩效考评制度与文化。
2、相对稳定性原则。员工的绩效考评制度是指用系统的方法、原理,评定、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动态考核可以随时反映经营业绩,克服年初等待计划的弊端,推动业务连续自动成长。考评的结果主要用于工作反馈、报酬管理、职务调整和工作改进。所以,要维护制度本身的系统性与稳定性,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就要在在一段连续的时间之内,绩效考评制度的内容和标准不能有大的变化,至少应保持1年之内考评的方法具有一致性。一个经常变化的考评制度,一定只有三种原因:一个是刚刚实施,很不完善;二是制度不科学,执行不下去;三是领导的意志决定一切,属于人治阶段,这样的绩效考评制度一定是名存实亡。
3、灵活性原则。稳定是相对的,必须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在考核力度、考核范围、二次分配方面体现考核与激励政策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和完善,规定考核内容变化比例和直接考核到个人的分配占比。考核办法相对固定,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动态调整指标的种类、分值、权重,适时评价各单位业务工作执行力、贡献度、管理能力、经营业绩。
4、公平竞争原则:要体现公平竞争,给所有被考核单位与员工提供一个平等的竞争平台。同时在考核指标体系设置时将剔除一些特殊或偶然因素。标准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执行上都必须是公平的,对于同一岗位的员工必须使用相同的考评标准;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要坚持公开性原则,员工要知道自己的详细考评结果,吃得住员工的推敲。
5、可行性原则。从内容上讲,考评制度必须是客观的,要符合单位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情况,避免由于光环效应、新近性、偏见等带来的各种误差;从执行力来讲,绩效考评制度必须是简单而且易操作的,执行的环节必须是明确而且不繁琐,
6、激励性原则。经营绩效的考评制度应该本着以激励为主,约束为辅,有付出就有绩效的指导思想。围绕分行党委提出的“532”工程目标、省行工资性费用分配挂钩政策,预测分配总量,控制在省行下达的年度计划额度之内。构建全方位考核体系,使绩效工资在基本保障、激励竞争、综合管理考核等构成方面保持和谐、平衡配置。在绩效考核内容方面,结合朝阳分行实际,成分激励职工的积极性。
第三部分当前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现状
近几年来,朝阳分行实施的经营管理业绩目标考核和评价,有力地促进了业务活动的健康发展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高。然而,从现行支行经营绩效考评机制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践有效性看,却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深入探讨解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经营绩效考核“导向性”不突出。绩效考核的精髓在于它是对绩效目标实现过程的一种控制,是通过了解和检验支行的绩效,并通过结果的反馈实现支行绩效的改进和提升,促进支行绩效发展。在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过程中,考核指标的设定是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参照系。可是,近几年来的支行经营绩效考核办法却表现出“导向性”下降,过分追求考核指标的“统一性”和标准值的“同一性”,考核指标的“统一性”难以有效地引导各个支行紧扣当地金融资源特色结构努力做好特色优势业务;标准值的“同一性”使得一些落后目标较大的支行缺乏努力完成目标的勇气,而另一些优于目标较大的支行缺失最大限度地超额完成目标的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全市经营绩效的更好提升。
二、经营绩效考核的“经营性”下降。
经营绩效考核,顾名思义,应当考核业务经营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然而,近几年来的支行经营绩效考核办法却表现出“经营性”下降,把内部控制、案件防范、贷后管理、文明服务等一系列非“经营性”项目列入经营绩效考核范围,并且其所占的基准分权重越来越大。
三、考评分配“预见性”不强。
近几年来的支行经营绩效考核办法,支行无法预先测算获知能够得到多少分,也不知道达到多少分可以得到多少费用资源。支行在无法预先测算获知能够得到多少分和达到多少分可以得到多少费用资源的情况下,只能做到那里算那里。不利于绩效考核对引导支行经营行为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混淆集体与个人绩效考核的关系。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法规规定,其分支行不能跨区域从事金融业务扩张经营,只能在划定的地盘内开展经营活动。由这一特殊性决定,各经营单位间地理位置、客户资源、资本性投入、所处环境及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差异,现有绩效考评办法未对此进行平抑。在各区域间经济金融环境存在明显差异的条件下,各支行之间的经营绩效水平差异,并不能表明支行行长本身的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工作努力程度的正向差异。对各支行行长的经营绩效考核采用统一的指标和同一的标准值,显然缺乏可比性和公平性。
五、考核挂钩费用陷入两难困境。
一是考核激励力度偏小,经营绩效考核挂钩费用占全部考核挂钩费用的比例偏低,未能充分起到经营绩效考核分配的统领激励作用。二是在费用资源总量严重紧张的背景下,若把考核挂钩费用比例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则落后支行的经营管理正常运转将面临困难;如果维护落后支行的经营管理正常运转,那么考核挂钩费用比例将较低,经营绩效考核激励力度不大。
六、全面性不够。
绩效考评体系不仅是对业务经营指标的考核,而且应对经营单位进行全方位的考核。目前,我行动态绩效考核只针对财务指标进行考核,未包含非财务指标(积分、服务质量、业务量、备付率、差错率等),不能完全体现经营机构实际工作内涵,造成考评体系失衡。
七、分配比例不合理。
考评方案分别考核管理岗位、经办岗位,造成部分经营单位管理岗位、经办岗位收入不成正相关,存在偏离。现买单绩效占比过大,冲击了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分配体制,导致网点、员工之间实际收入差距过大。考核指标设计上未直观体现人均效率。经营单位负责人参与包括现买单在内的所有的绩效工资分配,导致不公平现象。
第四部分建立健全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朝阳行新一届党委成立以来,为落实全行经营发展战略,引导各行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加快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分行以提高经营绩效和核心竞争力为导向,本着以激励为主,约束为辅,动态管理的指导思想,坚持“总量控制、适度平衡、激励规模扩张、弹性操作”的原则,对经营绩效和业务发展考评体系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考评激励机制,创新了绩效考评体系及考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考评体系的政策传导、业绩评价、经营导向作用,对带动全行员工队伍的积极性、促进全行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健全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基本思路
1、经营绩效考评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有统一的财务资源管理制度为支撑。过去我们的绩效考核制度由于缺少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保证,虽然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考评制度,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中出现或者存在着标准不统一、执行不统一、比例不合理、收入不公平等现象,严重制约了考评制度的执行,导致了一些员工对考评制度在认识上存在着很多的看法,难以达成共识,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
2、经营绩效考评制度反映一个组织或团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文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把绩效的考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执行当成银行管理的核心工作来抓,实行精致化、精细化的执行模式,融入到日常的经营行为中,形成企业核心文化价值观。
3、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灵魂是动态激励,是二级分行业务发展的引擎。动态的绩效考评方案,有利于形成长期的、务实的企业发展以及员工激励机制,成为企业发展的长期动力,保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4、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是传承总省行业务发展导向的载体,是二级分行所辖员工收入的杠杆和量具。所以在建立完善二级分行的绩效考评制度过程中,要认真贯彻省行的发展方针与要求,与本行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普遍性与特殊性充分结合起来。同时,对于下一级支行,也要坚持差异化的原则,根据各个支行不同的区域、业务及人员特点,制定确实可行的考评方案与指标。
二、建立健全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具体建议
1、考评制度体系化
考评制度体系化,使其在效应上形成互补。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营销费用、人力资源管理、积分管理相结合,配套执行,将更好的整体推动全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形成绩效管理网络化的制度管理文化。
2、建立外延型经营绩效考评组织
朝阳分行的绩效考评实行分行党委领导下的绩效考评委员会负责制,绩效考评委员会专门负责绩效考评政策的拟定、协调、政策落实等。市分行绩效考核委员会之下设立由相关业务单元骨干组成的绩效考评中心,负责完成日常绩效考评工作。绩效考评中心成员按业务特长、信息对称优势进行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原则分工,承担绩效考评相关工作:计财部负责绩效考评制度牵头拟定,绩效考核方案实施中的协调、汇总、数据公布、绩效工资配置工作;人力资源部负责按职位、责任中心完成落实到个人的工资表编制;绩效考评中心其他成员主要完成本条线职责范围内的绩效考核数据采集,考核指标设置、内容修订、权重设置的修改与完善建议,政策研拟、政策宣导等任务。
3、以竞争思想统领经营绩效考评制度设计
经过几年的运行,朝阳分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具体包括了以激励经办岗位员工为主的绩效考核动态激励办法,以激励经营单位负责人为对象的综合经营管理考评办法,以全行员工为对象的现买单绩效考评体系,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的经营单位负责人业绩评价约束方案,以营销费用配置为主要目的的单元竞赛考核办法和以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积分管理实施办法等。朝阳分行的绩效考评按作用不同分别出台绩效工资分配激励办法和费用挂钩竞赛办法两套制度。经办岗位人员和管理岗位人员的绩效工资分别进行考核。经办岗位人员绩效工资分配以绝对指标占比、相对指标排名赋分配置,管理岗位人员绩效工资以关键指标排名赋分进行配置,费用挂钩配置则采用标杆超越法。在具体考核上,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激发经营单位动态博弈,加大考核频点和考核结果透明度,按旬通报各经营单位各项业务考核数据水平(占比位次),按月考核预发放和年末一次性清算;每月分配绩效工资额度固定(分子),通过激励各单位竞争,改变各自在分母中占比份额位次,实现业务发展。改变了绩效工资以往的分配方式,由传统的“分工资”转变为能够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挣工资”的分配模式。使绩效考核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诱导性”作用发挥较为明显,体现了收益与风险平衡的导向。
4、合理划分上级行不同部门专项激励管理边界
绩效考评由各相关业务单元骨干组成的绩效考评中心团队分工负责,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各业务单元、经营单位负责人在综合计划、条线KPI完成和综合营销等方面的贡献大小,进行竞赛排名,并按综合排名赋分配置工资及费用。各业务单元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情况以及应该发展的重点确定考核内容,市行统一规定考核技术方法、确定各竞赛单元在综合排名中的权重。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上综合考虑人员、产品、绝对量占比、相对增长、抵减因素和基本考核目标、单元条线考核目标等多个维度。考虑到各经营单位基数规模差异,增量业务考核设“绝对”和“相对”两个分项指标,分别占绩效工资额度的一定比重,占比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