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方案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方案设计范文1
关键词:动力设备拆装;实践教学;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80-03
一、引言
目前航运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与海运安全形势的变化对海船船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船员出现了结构性的短缺,专业化的高级船员紧缺情况日益严重。轮机工程专业作为航海类院校的一大主干专业,应结合21世纪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认真研究航海类专业的特点,加大改革力度,培养出适应现代航海事业发展的新一代轮机管理人才。学生要成为管理级的轮机人才,必须要考取海船轮机适任证书才能上船任职,海船动力设备拆装实践是轮机工程专业考取海船三管轮适任证书重要的、必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本方案设计目的是:研究一套有效的、实用的实践教学方案为学生考取适任证书创造良好的平台,通过拆装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故障、处理故障的能力以及提高实际管理与维修技术的综合能力。为此我们设计了动力设备拆装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
二、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1.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兼容操作级与管理级的要求,具体规划如表1所示。
2.设备与人员配置。将柴油机零部件拆装检验测量中的主轴承拆装、曲轴拐档差测量、喷油泵拆装、喷油器拆装、空气分配器拆装单独出来,与增压器拆装、分油机拆装、辅助锅炉拆装一起统称为单项拆装,其余项目合在一起称为柴油机拆装。按每班40人将每班学生分成8小组,每组5人。将专业课程教师与实验室人员组成实践性教学实体,共同完成学生的综合训练,动力设备拆装需配备指导教师4名12人次。设备与人员配置见表2。
3.拆装操作流程。动力设备拆装操作流程可参见表3。
(1)柴油机拆装由2名教师指导,每个教师负责1个项目(2小组),每小组至少拆装1个缸。
(2)其他单项由2名教师轮换指导,保证每天有4名教师进行指导,每个教师负责1个项目(2小组)。
(3)喷油设备、泵浦设备每个学生1套,其他设备每5个学生1~2套。
三、方案评估与分析
实践教学方案充分考虑了国际公约和国家要求,同时考虑了专科教育的特点与连续性,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内容,能够满足新规则要求和未来船舶轮机管理的需求。采用集中训练的方式操作,能够让学生对动力设备结构组成与拆装检修等有深入的理解并掌握基本技能。但该方案项目过多,又采用集中训练方式,需要配备至少4名指导教师进行轮换,特别是学生班数多时,教师工作量大,易于造成工作疲劳;学生分组较细,实践教学场地要求较大,易耗品消耗较多,因此要求保证易耗品的连续供应。
四、教学实践情况
该方案与评估先后在我院航海类轮机工程专业轮机091、092班和轮机101、102班专科共四个班,进行动力设备拆装三管轮评估项目教学实施。结果表明:采用集中拆装操作方式能在学生评估完理论项目之后给予必要的实际技能综合训练,方便于教学的计划和安排,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动力设备拆装三管轮评估项目的通过率,其中09级通过率为83.5%,10级轮机通过率为97.7%。表明该方案在实施中的可行性和持续性较好。随着指导教师对方案实施的熟悉性增加,相信学生的评估通过率会稳定在一定的高度。本课题组认为既要满足未来发展需要又要立足于我院实情,采用本方案,可以增加和强化理论教学时的现场教学,同时结合新编《动力设备拆装》指导教材,保证动力设备拆装实践性教学的严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拆装过程的控制和指导教师的教学。
五、结束语
我国航海教育的特点之一是:船员短缺导致船员培养的周期缩短,实际与理论存在一定脱节,不利于船员素质的提高,因此新的规则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条件。现行培养海船船员的国际新标准《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于2012年1月1日生效,我国在此基础上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规则条例第十条明确了适任考试是取得适任证书的条件,适任考试涵盖理论考试和评估两部分内容。我们应该改变过去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性教学的思想,将航海教育的重点从传播知识转移到实际技能的培养上来,即更注重实践性教学的投入、研究、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满足21世纪对航海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经1995年缔约国大会通过修正的)[Z].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89-294,5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Z].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8:218-221.
[3]黄加亮.陈景锋.动力设备拆装实践性教学改革方案比较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1,(3):76-82.
教学方案设计范文2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教学方案 语法 创新
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目标、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英语教学不仅要充分发展人的智力因素,还要依靠其他一切心理因素,英语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心理因素之上。情感因素直接影响英语学习,轻松愉快的学习英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高中英语教学更符合实际要求,让学生学得更透彻,笔者认为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做好基础教学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量的积累是最重要的一环,一个英语学得好的人,一定具备大量的词汇量,许多词汇不仅能脱口而出,还能拼写出来,并很好地与他人交流。增加词汇量最好的方法说到底还是背单词,但是背单词是件很苦的事情,老师可利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比如情景刺激法、互动互背法,最重要的是及时复习。学习英语需要长时间坚持,否则很容易遗忘。因为很多生活中常用词单词书上没有,所以要课外补充一下,比如看电影电视剧、介绍英语著作等。老师要时刻引导学生,用大段的时间背单词,效果并不好,长时间枯燥记忆易造成催眠效应,以至于背单词的时候犯困。而用若干个5分钟~10分钟的时间段替代整块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空闲就可以看。听力练习是最基本的对话,而且发音一般很标准,多听能够提高单词的重复率。听的时候分精听和泛听两部分,精听是指每个词都要弄懂,泛听最重要,掌握语速和语调,以及总体印象都要靠泛听。泛听中听到的词,才是真正应该记住的词,所以别害怕精听的时候什么都听不懂,精听的意义在于找出没听清的那些词,泛听要听精听已经听过的内容,温故而知新,是进步的源泉。增加词汇,要看什么用途,如果以长期的英文学习为目的,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文章,把不会的单词记在本子上,有空复习,假以时日,一定会提升很快。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后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对英语产生兴趣,才能投入学习当中,才能让老师的教学更有效果。老师在课堂中应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游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师可通过成语接龙游戏、猜英语谚语游戏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单词afraid时先做动作,将双手放在胸前,装作害怕的神态,让学生猜afraid的意思,这样在表演中即可带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普遍喜欢富有幽默感的老师,表情冷漠、语言乏味的老师,课堂气氛会显得枯燥。幽默是一种艺术,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在教学中应充满发挥自身的幽默感,将这种感觉带入教学、带入课堂,它能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身心疲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每节英语课都有所期待。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课堂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因为教材难度的加大,过多进行书本知识教学与训练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教师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讲解。多媒体课件可充分利用动画、音乐、图形、文字等进行生动教学,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周还可安排一到两节经典英语电影放映课,为学生讲解每部影片的背景含义。教师还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相关的文化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开始普及,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高中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得到改革。英语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如果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结合,就能让英语课堂更有活力,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英语知识,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结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借用高科技信息资源与设备可以让教师英语教学发挥自身的特长,达到教学目的。
四、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
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去留心班上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一些对英语放弃或信心不足的学生,老师可以进行多方位的开导,夸其所长,找出他的薄弱环节进行点拨,让其对英语重拾信心。同时,课外是师生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的好机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机会跟学生谈心,从而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必要时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比如篮球赛等。如今很多学生喜欢上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创建一个专门的英语讨论群,在群里多发一些与英语有关的文章、视频、诗句等。鼓励学生在群里尽情发表与英语有关的言论,可在每周的一个指定时间,在群中引出一个与英语有关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当然,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分组英语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和讨论中对英语有更多的了解,同时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与默契。
五、合理安排练习作业
因为高中课程都比较重要,所以各科的作业量比较大,英语作为一门主科,老师可进行作业量分层。在布置作业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作业,同时应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层次加以区别。适当减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作业量,让他们多做一些基础的东西,比如背单词、做基础英语语法练习等。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则多布置一些阅读与写作方面的练习作业,尽量避免给学生布置大量的、机械的、毫无针对性的作业。老师要认真地对每位学生作业进行审阅,保证他们的作业质量,使学生能够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英语知识技能。
教学方案设计范文3
关键词:会计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8.075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会计综合实训》是我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主干实践课程,属于“职业技能”培养模块,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该课程坚持走职业教育之路,以会计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遵循实用、够用和管用的理念,以会计操作技能训练为特色,通过在会计综合实训中心,结合手工模拟、电算化模拟以及分岗模拟、混岗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打造一批能胜任出纳、税务、成本核算、工资核算、收入与利润核算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内容涵盖《会计职业基础》、《企业财务会计实务》、《税费计算与申报》、《成本核算与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实务》、《会计信息化》等多门课程,在所有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8周的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它即是对在校期间所应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的总结与考查,也为学生面向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以素质为基础,就业为导向,能力为中心,社会需求为依据,确立了“一核心、两原则、三对接”的课程设计理念:一核心是以“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两原则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师打造、学做一体”的设计原则;三对接是“与市场需求对接、与职业标准对接、与企业岗位对接”,化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具体表现为:
(1)课程实训项目以企业真实会计岗位为载体进行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的要求。坚持“学校与企业合力开发”,“教学名师与注册会计师精心打造”的课程开发理念,将企业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各项元素及对会计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融入课程。
(2)课程实训资料以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为背景,充分体现实践性的要求。遵循“立足濮阳,服务河南”,这一专业定位,选取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行业以及学生熟知的企业,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设计实训内容。
(3)课程与企业、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一线专家共同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开放性要求。课程专职教师与会计工作一线专家共同开发实训教学资料,营造符合职业要求的实训环境,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在“教、学、做”的过程中掌握会计职业技能。
课程组通过对会计工作过程的分析及归纳,将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及其所需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分解转化为课程的实训项目。如表1即是按照“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所设计的会计职业基础实训项目的学习情境任务。
3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安排
《会计职业基础》实训内容的选取是根据我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来确定。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以及往届毕业生,与校内外专家一起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深入了解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与工作任务,将出纳、会计、成本核算等岗位所应处理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上紧密结合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本课程结构为“项目化”结构。根据会计工作过程的需要,对应不同的能力培养设计了两部分(单项实训、综合实训)5个大项目(会计职业基础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成本核算实训、手工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操作实训)26个子实训项目。本课程所有实训项目根据其实训内容与要求的不同,均配备了校本实训教材、PPT、实训项目讲义、核算流程图、仿真会计资料、用友ERP U8软件等教学内容辅助资料,使每一个实训项目都可以通过手工模拟、电算化模拟等手段进行不同层次的强化训练,保证实训项目设计与实施的针对性;同时,各单项实训目标均为会计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学生经过实训后,可掌握大中小型各类企业会计工作的全部技能,基本可实现“零距离”就业,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领会、吸收与应用,指导学生通过观看教师课件演示、课程网站以及往届学生作品展示,使学生了解工作流程,培养其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二是会计操作技能性知识,采取先做后学再教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操作方法是,指导教师先根据每项任务的实训目的、实训设计,安排实训程序。由学生独立或是分小组(3-5人)完成任务,并汇报实训过程及结果,通过展示学生所完成作品,指导教师进行总结点评。详见表2。
手工实训实训要求:通过对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实际业务的处理,初步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操作方法及过程,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会计理论与知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本实训项目指导教师主要起到辅导作用。独立完成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从日常业务处理、成本核算与分析到对账与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过程。
电算化实训实训要求: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用友ERP U8V10.1软件的应用,能够熟练地进行实际操作。本实训项目指导教师主要起到辅导作用。学生完成对账套的创建和基础档案的设置;总账系统的初始化、日常业务与期末业务处理;薪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以及供应链业务处理;生成会计报表全过程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刘晓敏.课证赛融合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财经界,2015,(16).
[2]李猜.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
教学方案设计范文4
(一)确立以职业素质发展为方向培养目标。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本素质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主要包含体质、智质、知识、技能和品质等。对个人而言,在获得、保持和提升职位过程中,知识和技能仅占15%,而85%是“得体行为”,换言之由职业素养所体现的“得体行为”是职场竞争的成功关键。因此,从满足企业的岗位人才需求和学生职业也竞争力的发展的需要出发,营销类的行业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应以职业素质发展为方向,探索“能力本位、多方联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精通业务、外语沟通能力强及职业素养优良的复合型人才。商务礼仪素养作为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纳入人才培养目标。
(二)明确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课程任务。当前高职教育的课程任务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商务活动流程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内容结构。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情境实施课程教学,以项目引领和任务驱动促使学生学习实践,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商务礼仪教学应依托于英语教学,进行真实有效的语言输入;任务的开展与英语交际相融合,任务的难度由浅向难,依次推进且有延续性;过程评价以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和行业评价等相结合。
(三)确定以职业能力为标准的课程任务标准。创设仿真商务环境,以情景教学为主,设计若干项目,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标准,使学生能有效完成商务活动并有较好的礼仪素养。建立与职业资格考试体系接轨的实践课程测试系统,诸如“剑桥商务英语”(BEC初级和中级)、商务礼仪培训师资格证考试等,为学生早日适应“职业资格制度”和目标岗位就业创造条件。
(四)组织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高职院校设置礼仪课程,只是作为一门独立的礼仪知识和培训课程,往往失去外语教学这块“土壤”,割裂了商务礼仪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因此我们把商务礼仪融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渗透礼仪素养,充分体现其社会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中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将教学内容分为6大模块,即仪表礼仪、语言交际礼仪、职场礼仪、商务活动、会务礼仪、涉外商务礼仪,并融入到相应的8个英语教学项目中,即求职面试、公司介绍、产品介绍与销售、品牌管理、商务会议、商务旅行、商务宴请及创立公司。
二、行业英语课程中商务礼仪素养教学实施方案
(一)课程内容充实与结构调整。商务礼仪教育和行业英语教学相结合,是以项目为载体,将礼仪素养教育渗透到语言文化教学中,因此在课程内容和架构上可融入相关的知识,如商务礼仪发展历史、商务礼仪对个人发展成功的案例、商务礼对社会价值观的作用及西方的礼仪习俗、禁忌等。
(二)课程实施要求。国际营销专业的行业英语以听说为主,重在以英语情景模拟对话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商务礼仪素养的养成意识并付诸实践应用。1.实施环境:以多媒体教室为主要教学地点,同时可选择校内咖啡吧和校内创业院内的公司办公室为教学场地,进行有效的英语言输入和行为示范。以英语为目标语作为交际语境,提供给学生真实、有效、充分的语言输入,同时对具体环节的商务礼仪进行示范,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习俗等,引导学生养成相应的礼仪素养,并提供相应的科学方法进行操练。2.任务形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情境教学,按业务发展路线和职业成长为轴线进行8个项目学习,从初入职场求职面试一直到自主创业开办公司,完成系列的任务,前后衔接,循序渐进。以求职面试的项目为例,语言教学注重如何填写英文的个人简历(resume)、口语对话注重面试(JobInterview)对话技巧,在教学中通过roleplay,同时融入了商务礼仪的仪表、着装、站姿、走姿和坐姿等实训内容,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3.任务实施: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案例导入、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尤其突出听说训练,分解商务活动环节、分析、演示商务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并对学生进行情境模拟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礼仪意识并养成得体的仪态举止和行为规范。此外,依托校企共同体进行顶岗实习,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内化企业文化,强化入职前职业素养教育培训,借助校企合作进行的一些活动,诸如产品推介会、新闻会等也为学生的商务礼仪实践提供机会,丰富了商务礼仪教育的内容。4.任务拓展:凭借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土壤,积极创设英语文化和礼仪文化的大环境,使学生在使用英语过程中,形成礼仪意识,养成有效的礼仪行为。校内的大型庆典活动诸如校庆x周年、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国际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等,都是学生进行英语实践操练和商务礼仪实践的有利平台,也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积极开展校内第二课堂的英语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的拓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依托校企共同体进行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场所,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内化企业文化,强化入职前职业素养教育培训,提升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对企业的性质、宗旨、制度和价值观等有了更深入直观的了解,对岗位的职能要素和素质要求有了更具体的感知,经由培训师将商务礼仪的素养教育和企业文化相结合,培训效果更明显。同时,借助校企合作进行的一些活动,诸如产品推介会、新闻会等也为学生的商务礼仪实践提供机会,丰富了商务礼仪教育的内容。
(三)课程实施考核评价。行业英语听说课分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大部分,分别占60%和40%。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认知考查、行为评价和项目测试进行及学习档案进行考核,采用教师反馈、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价。该课程总分为100分,其中商务礼仪素养占20分,其中定量考核占10分,非定量考核占10分。礼仪素养考核分计算公式:职业素养考核分=定量考核得分×10%+非定量考核得分×10%。非定量考核指标包括态度(A)形象设计、(B)举止仪态、(C)英语沟通能力、(D)国际化意识、(E)团队合作等若干个方面,分别设置相应的权重和分数。评定时分别给予优(90分)或良(80分)或中(70分)或差(55分)的评定。非定量考核分计算公式为:非定量考核分=(A+B+C+D+E)×10%×20%。此外,结合职业认证资格考试,诸如BEC剑桥商务英语考试和礼仪培训师资格认证考试等,以考试促进教学和就业,实现礼仪素养教育的动态完善。
三、商务礼仪教育融入英语实践教学
(一)加强第二课堂商务礼仪素养的拓展。凭借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土壤,积极创设英语文化和礼仪文化的大环境,使学生在使用英语过程中,形成礼仪意识,规范礼仪行为。校内的大型庆典活动诸如校庆x周年、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国际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等,都是学生进行英语实践操练和商务礼仪实践的有利平台,也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积极开展校内第二课堂的英语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的拓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
(二)依托校企共同体提升商务礼仪教育。第三课堂是依托校企共同体进行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场所,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内化企业文化,强化入职前职业素养教育培训,提升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对企业的性质、宗旨、制度和价值观等有了更深入直观的了解,对岗位的职能要素和素质要求有了更具体的感知,经由培训师将商务礼仪的素养教育和企业文化相结合,培训效果更明显。同时,借助校企合作进行的一些活动,诸如产品推介会、新闻会等也为学生的商务礼仪实践提供机会,丰富了商务礼仪教育的内容。
四、结束语
教学方案设计范文5
[关键词]物流信息系统 实践教学 方案 模块化设计
一、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系统逐渐被物流企业作为一种必备的业务工具,所需人才也必须是既懂现代信息管理又懂物流实际操作的复合型人才。许多学校由于条件限制,采用验证模拟性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缺乏真正的物流信息商务操作,严重影响了物流信息系统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如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通过模块互动方式打造物流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方案,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逐步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及课程定位
物流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它以经济学、管理学、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等为基础,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学生通过学习,须掌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及实务操作。课程内容包括:物流、信息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物流设备、物流自动化、信息系统化、自动识别及采集技术与设备、自动存取和分拣系统、生产物流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规划程序及方法;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内容、模式和运行管理方法;数据库技术、EDI、GIS和GPS等内容。一方面,作为一门综合交叉学科,要求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过一门课程来全面系统掌握其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满足当今信息化环境下的主流技术和操作技能,要求教师授课时考虑到教学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面向企业需要,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因此,课题组将课程定位为:教学内容要面向企业应用为目的,理论联系实际,以企业业务流程需求为引导,结合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发展方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创新能力,学生能够用企业的角度规划适应其战略目标的信息系统和熟练的系统操作技能。
三、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设计
1. 设计思路。随着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广和普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也随着发生变化,教师也应探究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代的教学方法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式为启发引导式,追求教与学的协作化,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多年的教学研究,课题组摸索出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具体做法是:采用模块互动、网络和多媒体、小组讨论、与企业协作等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提高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意识,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全面提高。
2.实践教学方案的模块化设计。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解决现实中的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本课题采用基于认知、验证、虚拟、实境等环节的实践教学方案,构建的实践模块,内容包括:块任务、能力指标和知识要素,如表1。
3.实践模块设计的灵活性和分散性。根据教学需要可以调用其中任一模块来支持理论教学,同时通过理论教学又进一步完善和体现实践模块功能,达到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二者相互支持和促进,彼此互动,使学生理论学习和能力训练有机结合。物流信息系统模块化实践教学方案的实施,是基于科学合理的理论课程方案,充分体现理论模块够用、实践模块适用要求,以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灵活性和分散性需求,针对不同专业开设有物流管理课程,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对物流理论和实践的需要,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可以必修或选修一个或多个实践项目。课题组提出了如下的实践教学模块与理论模块互动设计,如下页表2。
四、实践模块化教学方案的实施
本方案采用以物流信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以服务专业为宗旨,统筹安排实践性教学内容,增加综合化程度,形成系列化、层次性教学环节,并注重各环节之间的连贯与支撑,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地实施实践教学。每个理论教学模块之中均有若干次实践教学,使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同步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对形成职业能力有较好的支撑及促进作用。课题组与贵州某软件公司合作,参与企业不定期的现场实践,并邀请该企业网络工程师到学院给学生授课,介绍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紧密结合,缩短学生上岗适应时间。通过该模块的实践,不但使学生形成对计算机网络、企业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的感性认知,并且还具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的能力,掌握信息系统规划技术,同时还将受到严格的管理类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训练。
1.实践模块一和模块二定位为基础模块。基础模块要求在课程的分散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将分散的理论知识点做到与实践一一对应,以实对虚,引导学生完成与之相关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不脱节。
2. 实践模块二至八定位为业务模块。业务模块以物流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公司提供的物流系统,生动地体现物流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应用,而不是向学生强制性灌输高深的专业理论。通过相应的业务软件系统,避免传统教学的枯燥和难以理解,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体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能了解一般的业务及管理知识,熟悉最基本的业务操作流程,对物流信息系统环境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为将来到企业岗位打下起码应有的一般商务技能。
3.实践模块与毕业实习相结合。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建的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学校、企业、学生的长期合作、相互支持的实践教学资源环境。这有利于将企业实践与专业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之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同时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创业的意识,最终实现知识技能与企业实践无缝对接,为毕业论文(设计)提供素材,为今后学生职业拓展或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五、方案特色与创新
为了进一步消化理解物流信息系统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我院在理论教学中,采用上述实践教学方案,使学生及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已成为比较突出的办学特色。
具体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采用组建项目团队或模拟公司进行创新实验。在业务模块中,相当于给学生构建了一个创新能力的实践模块。即指根据教师指导或学生自己提出的设想在虚拟环境或实验室中进行开发和创新,让他们自己去摸索设计思路、分析系统结构、总结原有系统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创新实践过程,使学生主动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2.校企优势互补,进行课程置换与整合。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的培训体系纳入到专业的教学体系当中,综合高校教学与企业培训的优势,进行课程置换与整合,使教学内容同企业的岗位需求密切结合,缩小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学生未出校门即体验到了企业的氛围,完成了理论到实践的跨越。通过校企互动,确保物流人才的培养紧跟市场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3.校企合作开发和编写教材,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理论知识的课程内容体系采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等多种方案方法来构建,而技术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体系采用工作过程或行业、企业标准以及相关的职业要求的方法构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整体实践经验。通过课程置换与整合这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后,开设的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获得了学生的大力支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4.基于方案具有专业性和分散性特点,各实践模块拓展为其他专业的选修和科研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至两个专业实践模块,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和系统设计,它属于创新应用的实践教学层次。其实践内容主要是虚拟操作的分析性、研究性、设计性的实践训练,是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具体专业活动的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得到充分的提高,在实践教学进程时,教师自己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案,尤其是在各模块实施过程中,教师加强了与实践基地及企业管理人员的联系与交流,共同制定实践环节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施方案,全程参与学生实践环节教学,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
六、结束语
该实践教学方案可以使学生对物流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实践环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程实施灵活机动,系统性强,使学生置身理论与实践交替互动的氛围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仅具备了从事系统操作的基本知识与能力,而且拥有了爱岗敬业的热情和乐观态度,树立了创新意识,增强了上岗自信心。在该实践教学方案中,始终贯穿物流信息系统模块化设计,互动式实施,体现了先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创建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技能培养与岗位要求相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必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为我国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或相关专业实施开放式实践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朱琳.浅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134-135
[2]吴海殷.电子商务实践操作教学的模块设计研究[J].中国市场.2008(19):156-157
[3]冯燕芳.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实践教学设计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铜仁学院报.2011(5):116-117
教学方案设计范文6
【关键词】学习 学生 初中物理 兴趣 教师 实验
我们多年的不断探讨中,总结出了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案,即根据不同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导学方案来突破存在的难点。
一、场景导学
教学中如果单纯的传授知识而忽视了方法和思路的诱导,那将是一个无形的巨大损失和错误。具体教学时,教师都要精心诱导学生领会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策略方案,从而逐步形成学生的各方面的成长基础。
以“八年级第二章 第一节 动与静” 为例。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与研究运动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子改变则称为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也就是说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可以说是运动的,也可以说是静止的,那这与学生们脑呆瓜里对于运动和静止的定义相互矛盾。在他们的认识里,窗外飞舞的蝴蝶是运动的,墙上挂着的五星红旗是静止的,如何解决矛盾呢?在这里,我们设计这样的一个场景来诱导他们思考:“视频中:一辆停在站台的列车中有2个孩子,小女孩脸朝站台,小男孩脸朝窗外的另一辆列车,一会儿后窗外的列车开动,小男孩会认为自己的列车动了起来,发出列车终于启动了,但小女孩说没有动,谁对谁错呢?”看完视频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思考:视频中小女孩说火车根本没有动的,是静止的,而坐在同一辆火车中的小男孩说火车是运动的。你说他们俩谁说的对了?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之后的问题就可以通过这个视频让同学们自己来分析,
他们两个都说得对。因为他们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小明说火车是静止的,是选择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火车是静止的。小华说火车是运动的,是选择窗外运行的火车为参照物,他们坐的火车相对于窗外运行的火车的位置有改变,所以说火车是运动的。
接着我们将结合生活中常碰到的场景来再次的引导分析。例如:老师抱着物理课本在教室里面走动,问同学们,老师手中的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然后再进行分析说明。这样本节课的难点就可以轻松破解。
二、实验导学
之前,我们组的一位老师就开了一次全校的骨干教师公开课,他当时选的课题是“阿基米德原理” 这节课的内容是这样的:1.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2、进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我取其中: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这一知识点为例子:我们是设置以下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A、将鸡蛋投入桌子上的装淡水的杯中,我们观察到 。
B、当往水中慢慢加盐,并不停地搅拌,最后我们将观察到 。
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并得出结论。
在实验中,他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加盐后,鸡蛋浮起来了,也就说液体的密度变大了,浮力变大了,即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有很多老师都有去听课,当时座在后面的我听到了一些老师说,当物理老师真好,可以有实验做,可以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如此,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是一种五官并用的,全身心参与的体验形式,有些自然科学的学习必须与实验为基础,这是一种规律。我们通过开展探索性学生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同时通过实验告诉学生要实事求是,事实胜于雄辩。
在我们的物理教学中,我们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利用瓶瓶罐罐做实验,物理老师们经常会主动的到医务室拿些废弃的针筒、药瓶,还有早餐吃后留下的吸管等为器材,与学生一起做实验。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例如:在上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的时候,我可以随手找几个东西,如喝水的茶杯,空矿泉水瓶,三角板等,然后让学生闭上双眼,当我敲击任意一个东西的时候,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们自然情绪高昂。
二、类比导学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些东西不知道它的特点是触碰不得的,例如电,我们的生活里离不开电,那么电是什么?电线里的电是怎么一回事?如此陌生。此时我们可以选择以电流有些相识点的水流做类比。
所以我们设置以下几个问答:
问题一:什么是水流 答:水分子的定向移动
问题二: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定向移动 答:水往低处流,水发生定向移动的条件是要有水位差即水压。
类比水流,电在电线里面流动好比如水在水管里流动
问题一:什么是电流 答: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问题二:电荷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定向移动 答:电荷发生定向移动的条件是要有电位差即电压。这样,在认识水流的基础上去认识电流,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结论:我们也感觉到了,导学案有以下的几个作用:1,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它可以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途径,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高效。2,它是学生学习的随堂笔记本,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备份材料,可以给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提供第二次记忆。3,它是学生课后复习的必备材料,通过导读提纲可以让学生轻松的回顾学习过的内容。所以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应反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编写,我们应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有效提高对教材的处理水平、情境设置能力,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要求,设计不同的导学方案,方能有效的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