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情绪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压力情绪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压力情绪管理

压力情绪管理范文1

关键词:教师;情绪;情绪管理;沟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082—02

高校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需要面对着各种不同的压力,学校行政部门给予的教学与科研任务、职称评定、人际关系的处理、生活的压力等,对身处“象牙塔”的高校教师来说比社会上一般的其他职业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压力的存在。教师是个“高压力”的职业,在不同层次与类型的教育系统中,教师所面临的压力是不一样的。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及情绪管理在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下更值得我们关注。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及发展

早在192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索戴克就首先提出了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认为拥有高社会智力的人具有了解及管理他人的能力,能在人际关系上采取明智的行动。1926年第一份社会智力测验(George Washington Social Intelligence Test)被推出,问卷的题目包括指认图片中人物的情绪状态以及判断人际关系中的问题等。

心理学家巴昂(Reuven Baron)在1988年编制了一份专门测验EQ的问卷(EQ—i),也成为第一个使用“EQ”,即情商这个名词的人。真正让“EQ”一词走出心理学的学术圈,而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日常生活用语的心理学家是哈佛大学的高曼教授(Daniel Geleman),高曼发现一个人的情商对他在职场的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工作成就而言,情商的影响是智商的两倍,而且职位愈高,情商对工作表现的影响就愈大,可以看出,对情绪的有效管理能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

二、高校教师情绪管理的现状

职称评定、岗位考核、科研经费申报、学术成果发表、生活负担、上升空间等是目前高校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压力,整个高校教师情绪管理现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

1 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目前,中国社会的全方位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而高校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阵地,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变革。高校在改革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不同程度上对教师情绪产生了影响。比如,在高校中实行的教师考核制度及职称评审制度给青年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的心态产生了不稳定的影响。

2 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发展趋势

作为高校教师,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还要担负一定数额和层次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不仅体现了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也直接与工资福利待遇挂钩,决定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等级。可以说,科研与每位高校教师的利益都息息相关,因此争取科研项目与研发资金也就成为高校教师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他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科研上。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更好地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力量分配,如何在自我提高的基础上,使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进步,也是高校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和面临的重要课题。

3 教师角色的模糊与冲突

社会对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期待与要求,高校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多方面的角色,担负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和重担。高校教师通常对事业很忠诚,在工作上、生活上及学识上都追求完美与卓越,他们特别看重精神生活的质量,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期望很高。高校教师在面临着生活的改善、待遇的提高、个人成就的肯定等内在需求满足的同时,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真、善、美”形象的最佳体现者受到社会群体的关注。当角色扮演与需求满足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冲突时,高校教师面临着高乎普通人的多重压力和谴责。因而,教师角色的冲突与模糊,从根本上会影响其工作成绩的取得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4 人际关系复杂的处理过程

在高校中,行政和科研往往是紧密联系的,许多高校的学术委员会成员通常是行政权力领导兼任的,有很多的机会拓展自己社会网络的范围,获取教学和科研的多方面有效资源,促进自身发展。而部分高校教师只是潜心于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没有时间和机会与相关群体、组织和机构进行沟通和联系,因而在获取资源和信息等方面就会明显地滞后。同时,复杂的行政指令和程序,也使得高校教师在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时相形见绌。

三、情绪管理对高校教师的影响

1 情绪管理能维护身心健康的平稳发展

英国哲学家斯宾说过,生命的潮汐因乐而升,因痛苦而降。当然,情绪上的良性感染与反馈,能促使体内免疫球蛋白A血清素和各种酶的生物活性水平提高,改善肌体的生化代谢和神经调节功能,促进身心的健康。

目前,高校教师身心状况令人担忧,据调查显示,82.2%的高校教师反映压力大,教师生存状况堪忧。近几年来,高校教师中屡屡出现“生命透支”和“英年早逝”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教师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变化除了会导致自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还会迁怒于学生、同事、家人等相关群体,降低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

2 情绪管理能促进人际关系的良好交往

情绪管理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和调节方式,对维持积极向上的沟通与表达,建立和谐统一的态度与信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清楚、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有效地调整情绪状态并完成有效沟通,为建立、维系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情绪管理中对他人情绪的察觉并作出正确的调整和评价是高校教师提高师生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四、高校教师情绪管理的方法

1 转移注意、调整心态

高校教师在工作及生活中遭遇到消极情绪的困扰时,可以将注意力转到自己有兴趣或愿意从事的工作上,使自己的心境较快地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达到心理平衡。

2 锻炼意志、自我提醒

在处理不良的情绪时,有时会因消极情绪的刺激而作出不理智的举动,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自我提醒和意志的克制,减缓情绪造成的不良后果,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交流、保持沟通

高校教师要学会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加强与外界特别是科研机构、相关组织、行业等的交流与学习,还要善于与同事、家长,特别是与学生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宽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和有效沟通,以及较强的交流能力会大大降低繁重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的出现。

4 合理宣泄、适当调节

压力情绪管理范文2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及特征

心理危机主要是指个体不能合理应对内外部应激因素而导致的心理失衡状态。大学阶段是人生目标初步形成、价值观逐步稳定的重要时期,然而,由于自身心理发展某些方面的不成熟,大学生在面对超过个人承受范围或应对能力的刺激时会感到不知所措,想去控制而又无力处理的心理冲突导致暂时的心理失衡,即心理危机。

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危险性等特征,会给当事人带来情绪和行为问题,引发心理失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及时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生活环境骤变、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对重大人生问题的迷茫等都可能会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意识模糊、挫折承受能力大、期望过高的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并伴随一系列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紧张、愤怒、丧失感、无力感、思维能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等。因此,本文试图从加强压力和情绪管理的视角谈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二、情绪和压力管理

情绪是个体行为的重要驱动力,它影响认知活动的方向和行为的选择。大学生处于出生理发展趋向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时期。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还不够强,在面临学习、社交、择业等的困扰时力不从心,会产生内心冲突和消极情绪。个体在自我觉知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和控制,使之具有适应性,即为情绪管理。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苦闷、沮丧、烦躁等消极情绪体验易引起心理危机;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有助于摆脱负性情绪的困扰。

压力会影响生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遭逢突发压力或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下,都会使个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并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但并非面对压力者都会出现以上问题,同一刺激所引发的个体反应也各不相同。这从侧面说明,可一些心理社会因素能够帮助个体积极地应对压力的侵袭。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情绪与压力管理能力有助于预防或处理心理危机,这是关系到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对策

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不仅需要解决引发失衡的心理、行为问题,也得提高大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使之学会情绪管理。

(一)学校积极开展情商训练

在学校教育中引人情商训练,有助于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优化人际关系,也可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情商训练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逐步开展。

首先,促进情绪认知。使大学生觉察影响其生活、学习决策的因素,了解行为及情绪的模式,实现由情绪文盲向情绪识别的转变。可采用“命名情绪”、“默剧游戏”等训练方法;随后,在正确识别情绪的基础上,加强情绪的调控能力,力求实现个体由情绪绑架向情绪自由的转变。此时,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因果推理和乐观思维的能力,使之在处理情绪问题时能理性归因、保持乐观的态度,有效管理并合理运用情绪;积极思考,懂得运用目标和理想促进行动,从情绪的泥沼中跳脱出来。可采用的方法有“乐观访谈”和“黄岛计划”等;最后,实现情绪的超越。此阶段强调通过对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等的思考,加强自我情绪管理与运用,力求实现个体由情绪管理向情绪智慧的转变。应培养大学生的同理心,使之能够换位思考、感受别人的情绪并在言语或行动上适当回应,可采用“同理心五部曲”等方法;追求超我目标的能力,即能树立远大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二)建立健全情绪与压力管理体系

完善学校设施条件,是建立健全压力管理体系的基础。我国高校大多配备有心理咨询师,应普及心理常识、鼓励需要帮助者去心理咨询室寻求援助;其次,开设情绪管理课程,系统教授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再次,建设宣泄平台,提供情感宣泄的空间,引导大学生释放心理负能量,实现心理平衡;此外,建设情绪档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情绪状态进行跟踪记录,为情绪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

结合信息技术,开发科学的情绪与压力管理系统也很必要。通过个性化的空间平台获取个人信息,获得情绪和压力指数,并根据结果进行分类辅导,实现信息的及时跟踪、预警;同时利用系统评测对病人的情况进行智能化分类,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并提供多种舒缓压力的办法以及辅导,使大学生心理危机得到及时疏散,同时也可避免“体检式”检查评测,保护大学生隐私;咨询师得以从一般心理问题中解放出来,可以集中精力对大学生严重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压力情绪管理范文3

各区、县劳动局、各局(总公司)、计划单列单位劳动处:

清理压缩计划外用工是治理整顿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劳动计划管理的重要措施。为此,国家计委、劳动部、人事部以计社会(1989)1405号文发出通知,并实行下达指标办法进行控制,要求北京市在两三年内逐步压缩使用计划外用工人数。现从统计数量看,本市地方全民单位是超计划使用,而且有增加趋势。形成大量使用计划外用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一些单位对清理压缩计划外用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清不退,反而继续擅自招用;有些单位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任意扩大使用范围,边清边用;有些单位未按规定办理增项增人计划的审批手续,而自行增加使用计划外用工;也有些单位过去长期使用计划外用工,其人员工资从费用中开支,人数不统计不上报,去年实行“联审”加强工资基金管理,才统计上报。上述种种原因,不仅使计划外用工人数骤增,也造成宏观管理上很大难度。这种状况应引起各级劳动人事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调查研究,区别不同情况,认真加以解决。为此,作如下通知:

一、各单位主管领导及其从事劳动工资工作人员,要从大局出发,提高对清理压缩计划外用工的认识,增强政策观念,把这项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单位治理整顿,发展生产、搞好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对基层单位现在使用的计划外用工,尤其使用农村劳动力,进行一次认真地全面地检查,提出逐年清退压缩计划,并监督检查实施。

二、各单位现使用的计划外用工人数,只准减少,不准增加。凡未经市劳动局批准擅自使用的,必须清退。对违反北京市人民政府的第16号、37号政府令规定的,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

三、自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起,各单位凡属擅自使用计划外用工的,一经发现,除按有关规定处理外,据情核减年度职工人数指标和工资基金。

四、从今年起,各单位对现使用的计划外用工情况进行专项管理,具体范围、内容按市劳动局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使用计划外用工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办理。(调查通知另发)。

五、各单位在市里下达的年度职工人数计划内,经市劳动局批准,使用并在市外地进京务工管理处办理“做工证”的外地农民工,凡可以清退的,必须按下达的清退计划指标清退。清退外地农民工后,因生产、工作需要更换使用北京市郊区、县农民工的必须事先报经市劳动局计划处批准。凡未经批准的任何单位不得自行更换。

压力情绪管理范文4

关键词:情绪管理;安全;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 X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28-2

0 引言

情绪,是人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管理,就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协调、引导和控制,从而使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

说人的情绪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那是因为,如果人的情绪稳定,心态平和,就会认真工作、细致干事、平平安安;反之,如果人的情绪浮躁,心绪不宁,工作起来势必就会手忙脚乱,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说,辨认员工情绪,分析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进而加强情绪管理,对减少员工个体和群体情绪压力,激发员工潜能,促进安全生产、促进组织和谐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通过暑期调查,就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实践与应用粗浅地谈几点认识。

1 员工情绪波动的因素分析

一是家庭环境。家庭,是每一个人心灵的港湾,也是每个人无论遇到什么痛苦灾难,或者是挫折的时候,想到的最后一个寄宿地,所以说家庭环境对人的情绪影响最大。比如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睡好觉、家庭不和睦以及离婚、失恋等,上班时情绪就低落,打瞌睡、思想分散、精力不集中,违章现象就难免发生。就父母所在单位来说,因远离都市,为了让子女们得到更优越的教育、医疗资源,在城里购房逐年增多,“走工”族越来越庞大,每天奔波往返于城市与前线之间,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繁重,或多或少也给大家带来了环境和心理上的压力,这些压力都会影响到员工的上岗情绪,有时严重就直接影响安全生产。

二是生产环境。生产环境对职工情绪的影响是关键因素。父母单位属连续生产单位,职工大都处在一线野外工作,有时为了抢上各种作业措施,会冒风雨、斗酷暑、顶风雪,更有时还会加班连点,这些都会给职工带来思想情绪的影响。父母单位积极推崇作业现场“七想七不干”制度中,就有一条“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这也正是说明了安全生产的一项任务就是要不断改善作业场所的劳动条件,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职工有一个好的生产工作环境,防止情绪波动,保证职工精心操作,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是管理环境。管理环境也是影响职工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采油一线单位上产形势相当严峻,油气产量压力大,为了约束职工、规范纪律,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对工作组织不力者罚款,更有甚者会严厉训斥,长此以往难免会造成某些职工的敌对情绪。试想,如果职工经常带着情绪上岗,对于安全生产也是埋下了深深的安全隐患。

2 情绪管理法的摸索与应用

笔者以父母单位的一个注汽班组为例,他们管理注汽锅炉,高温高压,安全风险大。他们积极管理员工情绪,密切关注上岗员工的情绪,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及时对有情绪、精神状态不好的员工进行情感疏导、心态调整,有效消除了因不良情绪带来的安全隐患,使每位员工成为安全生产的“原动力”,为班组发展提供了一份自己的强劲动力。他们借助“平安心情看板”,周期为一个工作日。

第一步是“岗前自检”,分“拔、察、谈、想”四个环节。“拔”,每天上岗前,由员工本人将个人情绪状态对应选择“高兴、正常、难过、困乏、郁闷、愤怒”等表情拔摆到位。“察”,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认真观察“平安心情看板”上员工的情绪、察看员工是否劳保着装、察看是否有酒后或带病上岗,便于根据心情标志和员工状态,有的放矢地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和安全提示。“谈”,通过观察员工的上岗情绪和状态,对情绪低落的,及时谈心交流,弄清原因,因势利导,消除消极情绪;对情绪高涨的,及时鼓励肯定,使其保持良好状态投入工作,全面提升员工岗位安全生产的注意力。“想”,组织员工根据当日工作重点对照“七想七不干”(想安全禁令,不遵守不干;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想安全用品,不配齐不干;想安全确认,不落实不干)提示卡,检验是否具备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步是“岗中督查”,分“警、看、动、查”四个环节。“警”,由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组织员工对班组安全誓词进行宣誓,营造浓厚的“我要安全”工作氛围,大大提高当班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看”,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全面对注汽流程、电气设备设施等重要的人、机、物、料等查看是否完好,工作环境是否满足安全作业要求。“动”,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及时对工作现场或施工中明显不符安全作业条件的设备设施进行整改修正。“查”,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工做到心里想着现场、眼睛盯着现场、脚步走在现场,全面巡查当日注汽施工,做到发现违章指挥或违章行为及时制止、汇报。

第三步是“岗后沟通”,分“评、交”两个环节。“评”,当班工作结束后,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与当班员工坐下一起对当班工作情况进行小结,总结当班工作经验、存在问题和下步需要改进的措施、注意事项,填写好当班工作记录。“交”,按照“十交十不交”的交接班制度进行严格交接班,确保安全交接、清楚交接。至此,一个班的工作全部结束,形成闭合循环。

3 两点启示

一是情绪管理可以为员工安全“预警”。父母单位共有员工4000余人,油、气、井喷、设备等灾害事故发生的机会相对较大,再加上员工当前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部分员工容易存在“侥幸”的心理,即使思想有负担、情绪不稳定、身体不舒服也要照常上岗,这样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提倡情绪管理,结合实际建立适应的情绪管理工作法,可以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注重员工上岗前的情绪观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也可为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提供依据,有效避免员工带着思想隐患、消极情绪以及“病体”上岗,起到“隐患”早发现、早疏导、早排除的作用,为职工安全生产提供“预警”。

二是情绪管理可以拉近员工间的“距离”。推行情绪管理,可以使班组长或者同事之间,及时注意观察到周围同事的情绪和心态,及时进行沟通疏导,能够有效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使员工感受到班组的温暖和被关心、关怀。这样从管理的角度上充分满足了员工的心理需要,增强了班组亲和力,无形中也拉近了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干部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消除员工因为工作不顺心,而感到的忧虑和压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团结和睦,真正从安全这一方面来考虑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让他们感到人人平等,人人是班组的主人,进一步形成全员安全的合力。

4 结束语

总之,情绪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职工的情绪好坏对安全生产有着重大影响。对于企业来说,上至管理者,下至班组长,都要高度重视职工的情绪管理,除了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外,还要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心理学所提供的方法,掌握职工的思想动向,使职工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稳定的情绪。这样,职工们就一定会在各自的岗位上更加振作、更有作为,安全生产也会出现新的局面。

参 考 文 献

压力情绪管理范文5

关键词:压力管理;大学生;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17-02

压力是由个体觉知到的(真实存在或者想象中的)对自身的心理、生理、情绪及精神威胁时的体验,所导致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及适应。它由紧张事件和外部环境对主体的刺激所构成,属于个体的主观感受,是个体面对压力事件时产生的生理、心理上的反应。压力管理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参加训练的大学生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应对、化解压力,提高自身对于负性情绪的耐性,掌握消除负性情绪的技能。有研究表明,在读大学生的自杀率要比同龄非大学人群高50%左右,因此我们需要在大学生群体之中开展压力管理训练,以减少由于压力过大所造成的此类悲剧事件。

Matheny等人的研究表明:最有效的应对压力、消除压力的策略是消除紧张情绪、重构对于压力事件的认知、解决压力源问题和获取社会支持。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前人对于压力的探讨几乎都是集中于从压力管理中的某一方面,笔者尝试从压力的认知、压力源的识别与处理、有效的放松策略以及改变认知、消除压力源五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压力管理训练策略,以便在大学生群体中更高效地进行压力管理训练。

一、全面地认知压力

通过对于若干大学生的访谈发现,大部分的同学片面地把压力等同于压力事件,然而压力事件只是客观世界对于主体产生压力感受的一个刺激因子,并不能够等同于压力,用点炮竹来打个比方,压力事件就相当于点燃炮竹的火,个体的主观认知就是引信,而炮竹的爆炸就是个体面临压力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反应,这些全部加在一起,才能称作是压力。大部分同学都把精力集中在压力事件上,从而忽略了主观认知在压力的产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所以,为了让大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压力,我们有必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开展地压力管理训练,使得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识别压力在个体生理、心理上各种反应的特征,提高自身对于压力的识别能力,为更有效地进行压力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果说识别压力是压力管理的基础,那么认识到个体主观认知在压力的产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则是压力管理的关键。为了能够让大学生对于自身的压力有更好的预知能力和控制能力,我们必须要让他们意识到个体认知在压力的产生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压力地图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压力管理策略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在一张空白的纸页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在名字周围画上若干圆圈,并且将其与自己的姓名相连,在圆圈中写上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压力事件、标注出压力事件存在的时间段,并在连线上以0~10分表示出自己对于压力的评分。通过这个技术,大学生不仅对自己所面临的压力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把握,而且通过于压力事件存在的时间段的分析还可以得出个体主观认知对于压力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得他们对于压力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

二、学会直面压力源,学习应对策略

压力源是导致压力产生的外在刺激,由压力事件以及压力事件所处的情境所构成。提高自身对于压力源的应对能力,有利于自身的压力管理。人们面对压力源,通常都只有两个策略:“战斗”或者“逃避”。“战斗”就是联结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解决遇到的困难,解决压力源,促进自身的成长。“逃避”就是,在面对那些让自己感到无力的困难时,暂时性地远离压力源,当作其不存在。

通常情况下,面对自己无法处理的压力源时,人们都会采取无效策略,比如逆来顺受、紧张、默默承受,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够解决问题,反而还会使得自己陷入更加泥泞的沼泽。长此以往,不仅会让自己变得沉默、自卑,而且还可能会增家压力的严重程度或者延长压力的持续时间,还可能导致情绪的失控或者身心疾病的发生。

面对压力源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1.识别压力事件的本质,用自己的话语把问题写在纸张上。

2.进行理性的思考,将问题带入情境之中,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3.自我肯定,肯定自己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

4.寻求一切能够帮助解决问题的资源。

5.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6.按照以上五步走之后问题还是无法解决,这就表明此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外,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才可以解决,除我们坚韧不拔的意志之外,可能还需要向一些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三、采取有效的放松策略,使自身能够维持在生理平衡的状态

压力的刺激会打破身体自身的生理平衡状态,因此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常见的生理反应有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肠胃蠕动减少、汗液分泌增多、新陈代谢紊乱、发抖、免疫功能下降等,常见的心理反应有自卑、厌烦、紧张、焦虑、注意力分散、情绪低落、受挫感等。这些反应会和压力源产生交互作用,让主体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需要教授大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放松策略,让其自身能够维持在生理平衡的状态,摆脱负性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美国医生Edmund Jacobson的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是促进放松最好的方法。在渐进式肌肉放松法中,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收缩和放松肌肉群。Jacobson认为,只要机体能够分别肌肉的紧张和放松之间的差别,那么这种察觉就会促进机体进入一种不只局限于肌肉纤维,而是贯穿整个身体的更深层次的放松感。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有以下几个步骤:

1.肌肉群的放松要从头部开始逐渐移到脚部。

2.在一块肌肉群收缩的时候,其余的肌肉群应当处在放松的状态。

3.身体两侧相同的肌肉群需要同时进行收缩。

4.收缩分为三种强度,分别是:100%、50%和5%,每种持续5秒钟。每个收缩阶段之后伴随着45秒钟的放松阶段。

5.个体需要集中注意力感受各种收缩强度所产生的紧张水平。

6.在放松阶段,集中注意力于这种特别的松弛感,并与收缩阶段的紧张感作比较。

注意事项:应采取腹式呼吸,初期练习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时可以选择平躺,便于寻找感觉,但是最佳的姿势还是坐姿,最好要摘除身上所有的饰品。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这项技术,它可能会加重病情,可以其他一些放松技术比如冥想、瑜伽、音乐治疗、按摩、太极拳等。

四、改变认知,消除压力源

面对相同的压力事件或情境,生长环境、教育背景不同的大学生会有不同的感觉,有人可能会觉得孤立无助,有人觉得是一个小小的挑战,还有人可能觉得这就是一种小乐趣。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认知是存在差异的,所以即使是面对同样的压力,是否产生压力反应、产生何种程度的压力反应也都是大相径庭的。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改变自身的认知的方法,来消除压力源,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压力的困扰。

个案工作理论模式中的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认知改变模式。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A.Ellis)创立的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以案主当前生活为着手点,以此来分析探索案主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非理性信念,以及非理性信念和情绪、行为之间的关联,并对这些非理性信念进行逻辑思辨和质疑,从而消除这些非理性信念,帮助改善案主在情绪以及行为上的困境。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明确方法。向案主介绍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让案主理解,他自身压力的来源不是由压力事件所引起的,而是由于自身的非理信念所造成的。并且帮助其建立对于该模式的信心。

2.筛查非理性信念。从案主的生活着手,以压力事件为中心,积极引导案主对自身的非理性信念进行筛查,向案主指出其自身非理性信念的具体表现形式。

3.辩论。通过引导案主与其自身非理性信念辩论,指出这些信念的不合理之处,帮助案主认识到这些非理信念的危害,鼓励案主舍弃这些非理性信念,积极地改善现有的状况。

4.建立理性生活方式。在案主能够明辨非理性信念的基础上,我们就需要帮助他们用理性的信念,代替非理性的信念,并且同适合的行为与情绪对应起来,从而帮助案主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作为比较有效的个案工作理论模式之一,做完以上的治疗,案主的得理性情绪以及行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压力就会减轻甚至消失,经过长期的治疗,可以改变对于压力的认知,从根本上消除压力源。

压力并不只有不良影响,我们也应该转换认知和情绪,从其他的角度去研究压力对于个人的有利影响,适当的压力是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的。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消灭我们的压力,我们能做的就是教会自己去享受它,学会与其共处,借助压力的力量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积极迎接现实的挑战,迈向更加成功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钱铭怡,马悦.北京市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

[2]乐国安,李强,汪新建.咨询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压力情绪管理范文6

关键词:员工援助计划;电信公司;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

电信业多年来持续、高速发展,普通员工一直处在高压的工作状态下,导致很多员工出现职业倦怠。面临压力大、挫折感、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进而影响到工作效率。员工援助计划作为解决员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推动电信公司“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和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员工援助计划概述

员工援助计划(EAP)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是组织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和支持项目。它通过专业人员为组织、员工提供诊断、评估、培训、专业指导与咨询,帮助员工自身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其核心目的在于使员工从纷繁复杂的个人问题中得到解脱,管理和减轻员工的压力,提高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和身心健康,并改善企业组织气氛与管理效能。

EAP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测验服务,为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和诊断,并制定一个完整的诊断报告;学习及培训研习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力和人际沟通技能,增强调节压力的能力;提供专业个人咨询,包括工作压力、职业生涯发展、婚姻家庭、情绪或心理方面的问题、人际关系、创伤事件的处理等个人咨询和辅导。

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开展员工援助计划的必要性

1.公司面临全方位压力,增强自身实力至关重要

中国电信面临的压力是全方位的:外部最大的压力主要来自非传统企业的竞争,内部压力主要是成本压力。而且当前3G用户数量不乐观、宽带业务价格下调、数据业务力度不足、基层员工队伍不稳定等,都为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所以 必须增加公司综合竞争力,以应对当前严峻的竞争压力。

2.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

企业当前还面临一种现象,那就是很多优秀员工在工作2~3年后辞职,辞职后不是到竞争对手那里获得更高的薪酬和职位,就是考工作相对轻松的公务员或转行干起了一些诸如教书或其他较为安稳平淡的工作,甚至干脆花一两年时间回到学校或者到处旅游。原因在于工作两三年就已使得这些员工备感疲惫和倦怠,对工作失去了信心和乐趣,员工陷入情绪危机。所以将情绪管理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对于那些已经入职的员工,情绪管理及EAP是另外一种行之有效的举措,即关注员工的安全和健康。EAP意味着将企业管理的范围从企业内部拓展到员工的社会活动区域,将企业管理的关注点从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效果转向员工的思想和心理,这种思想和心理安全、健康的前提是员工在他们喜欢、擅长的岗位上愉快地工作。EAP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员工从心理上减轻了压力,提升了心理资本。所以说,除减轻员工心理压力外,实施EAP还增进了团队的粘性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离职率,增强了员工积极工作的心态,提高了工作效率,最终提升了组织和个人的绩效。

3.公司员工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员工面临着各种环境带来的压力,不仅要照顾自己的生活,而且还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去,难有时间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另外组织变革日益频繁,在变革的情境下,员工容易对组织失去信任,产生工作不安全感,甚至出现工作倦怠,加之企业外部的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导致员工工作压力上升。某些员工经常面临生理和心理极限挑战,处于高度的心理应激状态,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员工援助计划作为电信员工的“心理激励”计划,是触及心灵的,它可以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增强电信员工的凝聚力。

4.落实“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前各项资源中“人”是放在第一位,关注员工的成长,关注员工各方面的需求,不仅包括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企业要想和谐快速发展,就需要和谐的员工关系、和谐的组织关系和企业氛围。员工援助计划关注员工的个体层面,为员工及其家庭提供各方面的帮助,真正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于自己的关怀,而不是感受到自己像机器一样,只是一种生产工具。

三、电信公司如何建立员工援助计划体系

员工援助计划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公司要想顺利的实施EAP,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要素:

1.思想观念的转变。EAP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大多数企业以及员工对其还比较陌生,对EAP的意义和作用都不甚了解。因此,企业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员工意识到EAP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打消他们的种种顾虑,使员工从心里接受EAP。

2.要争取企业管理层的支持和合作。使他们认识到,对于员工援助计划的投入是必要的,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员工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并最终得到更大的回报。

3.建立完善的员工援助计划评估体系。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状况,做切合自身特色的EAP项目。电信公司从组织构架、管理模式到管理职责都有自已的模式,不能照搬硬套,要求EAP项目要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员工援助计划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候它的结果是隐蔽性的,不容易让人觉察到它的效用。因此,它的进行就离不开每一次的结果反馈。员工援助计划实施的效果怎么样,员工是否在员工援助计划实施过程中得到了提升,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或者缓解,都需要一套有效的评估体系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员工援助计划的完善,更能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精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