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系统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系统论文范文1
近年来,在应用需求的强大驱动下,我国通信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现有通信行业中的许多企业单位,如电信公司或移动集团,其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对线路的实时监控要求很高,数据量庞大,如何将实时控制与信息系统集成在一起便成为系统实施的一个关键部分。
在参与了某个通信公司的一套网管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后,我们分析了两者的集成与应用工作,深切地感受到有一个良好的设计策略以及重视所选用的工具是一个关键。这个项目主要是对下属各分站的子网以及有关链路的连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报警、路由控制和授权等功能,其关键在于提供一个实时显示情况的地图界面,井将数据汇总和组织,建立起数据仓库以及进一步实施数据挖掘分析,从而能支持企业的决策分析。我作为设计人员之一,着重在本文中讨论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集成时的策略。
【正文】
众所周知,通信行业需要有一整套监控通信网络的手段,其工作特点是涉及到的各分站与基站的在地理位置L的分布性,更加需要有在更高一级提供检测不同分站链接情况的手段。一般来讲,由于数据都是海量的,所以,如何将整个网络系统所得的数据及时处理,以便和决策部门的分析相结合,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简言之,分布性、实时性以及数据海量性是解决整个系统设计和集成的核心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网管监控系统”。由于我参与设计与开发的这个系统并不是位于基层的分站,其定位在将下属各分站的主机通信数据(包括数据流量、链路负荷、通往其他结点即主机的连通情况等)加以收集,所以对于具体通信事务的底层操作要求并不很高。
考虑到上述原因,我们采用了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Mapinfo并采用Delphi编程,后台用SQL Server数据库(这是由于考虑到决策所需要用到的是Microsoft公司的OLAP Service)。在分析和计划之前,我们先对ITU801标准做了详细的探讨,这只是一个有关子网和链路定义以及分层等描述的标准,在听取了许多分站人员的建议后,将MAPINFO公司提供的一个相关的MAP X的Active X控件嵌入到Delphi程序中,利用MAP X中提供的丰富的类以及操作,比如Object、Layer等实现网管界面,井且加入了子网和链路的概念,对属下的分站可以随意地组合成为不同子网,而且实现了放大与缩小的功能,大致可以将整个地区的分站集中在一张地图中,能显示在屏幕上,这时,只是显示出各个分站的概要,小到可以显示出某台主机的机柜、机柜直到插件板(因为这些都要实时监控)。我们采用了分层的方法来实现以上缩放。对于一些静态的数据,如分站,主机的位置等则先用Mapinfo公司提供的一套编制地理信息的工具(MAP X是其提供给编程工具的一个Active X控件)做成静态的层次图放置于数据库中。
我们新做成的这套系统通过与各分站的专用线路加以连接,能实时地得到数据,显示于地图上,反映出各站、各子网、各链路的实时状态,并能将控制命令传回分站(如强制链路中断、路由转换等)。
现在,让我们来讨论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即是要将实时控制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加以集成,我们的设想和体系结构大体上可以用一张简图表示。
在这个体系结构中,由各分站保留着详细的数据,网管系统则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将汇总到的数据作少量统计,抽取其中需要保存的内容放入数据库,如每分钟流量,某分站与其他分站每分钟通信流量,在该分站中某个链路的负荷(这些链路有可能是动态分配的,也可能是固定分站之间的通信链路)。尽管如此,数据仍然是海量的,因此,如果要把这些数据都直接送到各个决策部门,比如送给市场部门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数据仓库,确定了客户、时间、通信量、计费和故障等几个数据仓库的主题,每隔一定时间对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进行清理与抽取等预处理工作,建立好数据仓库。这里的预处理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有建立计算时间,但是无计费的(计费值为零)的数据,应视为建立失败的无效数据,需要予以剔除;某些企业租用的是专用线路按月计费,中间的通信因此无计费的一些有关记录也应剔除等。
在预处理之后,再利用OLAP Service的分析将数据融合与汇总。按照决策部门的需要提供相应数据(比如:市场部门需要每一分站的收益,客户分布情况以及客户费用等)。这些都可以由OLAP Service对数据作预先处理,此时处理完的数据在逻辑上是以立方体(CUBE)形式存在的,其占用的存储空间便能显著地降低,如1999年8月有2000万条通讯记录,即使形成作为备份的文本都需要4G空间,经过OLAP Service处理后仅需200M左右空间,因此,经处理后的数据主要存放于另外的相关部门的机器中,而不能与主服务器放在一起。
最后,再来讨论由决策人员所使用的系统。由于这些部门并不分散,我们就没有采用OLAP Servce的Web方案。采用Delphi编制了访问OLAP Service的客户端软件,用了OLAP Service提供的、Cube Browser控件,用相似于网页的界面提供了数据立方体的各种操作,如上钻(观察角度从月转到季度甚至年),切片,旋转等操作。为了便于输出打印数据,还内嵌了Microsoft的Excel数据透视表,可以将在Cube Browser上所看到的数据转化为Excel的表格形式,或者转换成饼形图、柱形图和曲线图等,比如可以观察每天24小时通信流量的分布曲线图,可以发现在夜间12点以后明显通信流量减少,而决策部门便可制定某些优惠或减价措施吸引更多客户在12点之后使用网络。
另外,在采用OLAP Service中的数据挖掘功能时,其中提供的两类算法分别是基于决策树的分类和基于决策树的聚类,市场部门的聚类算法将客户根据费用情况加以聚集,以期发现处于同一消费水平的客户的共同特征,便于制定政策,吸引客户。这方面的努力我们将会进一步持续进行,以保证有足够的海量数据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整个系统运行后,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一系列工作都由程序定期地自动进行,该系统应用已有一段时间,受到了不少好评。当然,也发现了其中有不少问题,比如;主服务器数据库的容量问题,主站与分站的通信效率问题,还有在网管系统中,网络故障的确定还不够细致,需要由分站再具体化加以确定,决策系统与网管系统之间还缺少直接通信手段等,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解决与改进。
计算机系统论文范文2
关键词:域名地址服务器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大潮中,人们不仅重视信息及其集成的作用,而且更加重视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集成的反应和运用。互联网上的域名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因此,了解域名及其对应的IP地址的关系,正确地配置域名服务器,就成为设立网站、使自己在Internet上注册的域名得到体现的关键。
1.IP地址
IP(InternetProtocol)地址就是网络协议地址,是分配给网络节点的逻辑地址。这些网络节点可以是网络中的任何一台主机,提供节点之间的交换信息服务。由于在Internet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节点,为了能够在网上找到这个节点,就必须给予标识。IP地址就是一种标识方法,它独立于任何特定的网络硬件和网络配置,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在发送或接收信息时先把数据打包,然后将目标IP地址翻译成MAC(Medi-umAccessControl)硬件的物理地址,这样就可以把数据包准确地发送或接收过来。
每个IP地址是由4个字节共32位组成,每字节之间使用小数点分隔,一般用十进制数字表示。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ID),即网络ID和宿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用同一个网络ID,而网络上的每个服务器、路由器、计算机等都有一个主机ID。比如202.98.180.194即是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一个WWW服务器的IP地址。
2.因特网域名及结构
由于IP地址全是数字代码,既不直观又难于记忆,因特网在IP地址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面向用户的主机名字,即域名。如istiy(InstituteofScientific&TechnicalInformationofYunnan)为我所(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英文缩写。即为我所在因特网上注册的域名,而(主机名+域名)为我所DNS服务器的主机域名,对应的IP地址就是202.98.180.193。
3.域名解析系统DNS(DomainNameSystem)就是提供域名与IP地址相互映射的网络服务。事实上,DNS是遍布于全世界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它主要负责控制整个数据库中的部分段,每一段中的数据通过客户/服务模式在整个网络上均可存取。DNS的数据库结构,同UNIX文件系统(或MSDOS文件系统)的结构很相似,整个数据库(或文件系统)将根放在顶端,画出来就像一颗倒转的树。在DNS中,根的名字以空字符串“”表示,DNS简单地称其为“根”(Root)或偶而称之为“根域”(RootDomain),在UNIX文件系统中,根以反斜杠“/”表示,被称为“根目录”。如图1所示.
图1在DNS和UNIX文件系统中名称的读法
DNS数据库“”
cn
计算机系统论文范文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和发展,计算机自身的运算速度和功能也越来越强,计算机本身的操作已经不再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难题,与此同时,怎样以计算机为平台组织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开发的关键。在实际进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中经常忽视开发的工作模式,有的设计者还按照传统的根据人工需求的方式来设计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这将会严重影响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提出了“总体数据规划”的方法。这种规划设计方法就是从总体出发,将全部的工作量分解为数据平台变换和基本数据平台两个部分,简化了整体的信息分析结构。举个例子来说就是要把汽车制造从个体手工生产方式变为大批生产方式,新的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结构”是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平台。以这种方式建立的统一的信息管理数据平台,无论后台的管理体制怎样变换,其基础的数据部分总是不动的,只需要改变上层的的应用程序即可。
2开发过程的组织与控制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内容和工作量都是巨大的,开发者在进行系统研发之前就应该对此有一个系统化的考虑,通过对研发过程的把握,将工作人员的分配任务进行有效衔接,形成统一的工作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2.1平稳安排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程序被开发,然后再进行试运行,这种做法可能会引起工作难点的集中,阻碍系统开发的进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发者可以考虑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对系统开发的工作进行排序,使整个研发工作具有一个平稳的开发过程。
2.2整体控制
在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过程中,由于有很多个人的或者局部的小利益而影响系统研发工作的整体进度,如果管理者不能敏感的发现并冷静的对待,可能会失去对整个系统研发过程的控制能力。在这种小利益长期影响下的系统建设一般是不会成功的,因此,开发人员应该善于把握本质性的问题,针对小利益和局部利益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同时为员工灌输系统化建设的思想,以个人最大努力将系统建设向前推进。
2.3吸引用户
在开发过程中用户的参与对整个系统建设至关重要。有的仅仅靠说服有关领导,用行政命令迫使用户参与开发,这样很容易使用户消极甚至反感,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好用户参与开发的工作。
3按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系统论文范文4
(1)雷电防护对计算机网络造成破坏的主要途径就雷电危害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途径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经由供电电源线路进行侵入。网络系统的电源依靠电线传送到机房之内,而电线线路或许会遭受雷电侵害。这又可以有两种方式:第一,高压线受到直击雷雷击,从而会在低压电线上产生过电压导致相关设备毁损;第二,地面物体受到雷击影响,通过电磁耦合作用,在电源线上附带一定的雷击电磁脉冲,进而对计算机网络系统造成无法想象的破坏。其次,经网络通讯线路进行入侵。这主要包括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雷电波影响。第一,因为雷云的累积,使得周围不少通讯线路都检测出符号不同的电荷。第二,因雷电的迅速变换,导致附近形成的强电磁场增多。第三,由于雷击对架空线路的破坏力,雷电波或许会跟随通信线路进入屋里,对人身安全、设备仪器等造成巨大威胁。另外,反击电压经接地体后进行入侵。当发生雷击之后,威力十足的雷电波通过接地体流向大地,在周围呈现出放射状的电位分布格局,并利用建筑物及设备仪器间形成的巨大电压差值,产生地电位反击,进而造成破坏。
(2)电磁脉冲的系统危害雷击电磁脉冲的特点是潜在威胁大、发生频次较高。因为当处于无屏蔽的环境时,雷击电磁脉冲将会对磁感应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磁感应的强度不同,则引起的后果也不同。一次雷闪能够在很大范围内、多个小地区内同时造成电磁脉冲,并进一步通过电力线、电话线等导线向更远的地方输送,进而扩大产生威胁的范围。
2计算机网络应采取的防雷对策
2.1对直击雷的有效防护这一具体防护需要依赖于像避雷针、避雷带等避雷措施的安装,这一措施的实行能够更好地减轻建筑物受到直击雷破坏的程度,同时减少网络线路、相关设备和电源线等被雷击的概率,并实现某种意义上的网络防雷。
2.2电源系统的防雷考虑到弱点设备使用电压低、运作电流不大、频率快等一系列特征,故它的防御电线的过电压能力低于有关电力设备。所以说,我们应当采用的方式就是将瞬间产生的过电压控制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内。具体而言,主要就是电压的限定和卸除电流两方面的任务。依照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防雷方针,相关保护装置应当分布于每一个防雷保护分区,同时结合多级防护的有效方式,尽可能加快对雷电流限压及泄流的进度,更有力地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对雷电威胁的防护度和免疫力。
2.3信号系统的防雷众所周知,电脑系统必须依靠某些物理介质来进行网络信息的输送。例如,电话线、非屏蔽双绞线、光纤等都可以作为实现这一目的的简易手段,充当其介质。综合考虑,相比其他介质,光纤这一介质最难遭受到电磁脉冲的影响。举例说明,像当前使用率很高的ADSL,其借助的物理介质为普通电话线,如若受到雷击,将会造成惨重的损失。因此,必须依照计算机网络系统传输的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
2.4屏蔽措施一般来讲,采取以下两种屏蔽手段将有效减少电磁干扰。第一,屏蔽设备机房。依照相关原则,电子信息设备的主机房应该设立于低层中心,有关设施最好不要过于靠近外墙结构柱,而是位于高级雷电防护区域内。像金属线等导体接入机房的时候,等电位连接这项基本工作必不可少。如果相关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采用的是非金属外壳的构造,同时机房屏蔽没有符合电磁环境的规定时,就一定要建立同等电位子板相互连通的屏蔽网络、屏蔽室等。其次,就是屏蔽线缆。它就是把信号线路依靠金属导体进行屏蔽,同时首尾相连、接地,尽量多地保证接地点的存在。
2.5其他防护措施不仅是上述四种基本的防雷措施,像机房具置的选取、防雷设备的安装和放置地点等因素都会对防雷工作产生不同的效果。
3结束语
计算机系统论文范文5
我们通过对2003年的第四次中国物流市场的供需状况调查进行分析,调查出来的结果显示出我国的物流行业运转情况并不是很好。2.1企业的库存期过长、周转时间太慢通过该项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有百分之八十的企业原材料库存时间在一周到三个月期间,百分之八十四的生产企业产品库存都在三个月以下,百分之七十的商品企业销售库存在一个月以下,这就表明我国的企业产品库存时间太长,周转时间太慢,主要还是物流情况差劲导致的,在此我们也能看出我国的物流情况急需得到相应改善,从而改变现在这种状况。2.2人们对物流的满意度较低生产企业里面的3PL相比较自理物流来看,在满意度方面差别很大,对于自理物流的评价主要是不完全满意,对第三方的物流评价就不是这么固定了,分布相对分散,满意、不完全满意和不满意都有一部分。而在商业企业中,对物流不完全满意的比例是最大的,这就表明第三方的物流服务是好于自理物流的。再从不满意的原因分析,企业内部对于物流服务的关心侧重在于物流信息的操作质量以及运作能力,对运作成有不满意的评价也占一小部分,这就说明我国的物流系统还是不够完善,物流行业的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通过上述现状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如今的物流运作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说我们应该加大对物流系统的优化工作,提高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已经在物品运输上的成本的降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物流行业继续发展下去,才能让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凸显。
2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自动化物流系统设计
2.1企业内部的生产物流系统
当企业内部开始安排并且计划着在生产领域实行物流系统并且提出运行的总体方案时,应该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以及生产出的产品的需求多设计出几套不同的物流方案,然后对这些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不论是对哪一套方案进行分析,都需要在企业内部的产品生产系统中采集需要的样品进行分析。此外,我们可以在这一流程里面融入计算机仿真技术,这样就能够对多套方案进行实际情况下的运作模拟操作、物流运作的绩效评估以及企业产品的生产试验等等。一般而言,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加以应用,主要在原材料的购买、运输以及储存,还有整套产品的生产流水线以及产品的加工、出库这些方面有所体现,它能够对上述的过程进行动态化的仿真模拟操作,从而能够对生产环节的效率进行提升,还能够降低原材料等物质的运输成本,可以让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各项指标得到改善。此外,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物流系统我们可以有效地对生产设备的功能进行检查,还可以检验企业的订单要求和生产环节的匹配程度,还有交通工具的有效利用,物流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是否最优,生产物资的原材料经过的环节是否达到了最简等等。现在看来,物流系统中融入自动化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有效地对企业物流的各个方面进行检验,能够极大的对物流系统进行完善,在促进其优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2适用于港口的物流系统
在港口的物流系统中加以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主要是在港口物流系统的环节以及相关领域的规划方面得以体现,即船舶泊位设计、货柜堆场设计、装运搬卸工艺设计等的合理分配和资源优化上,另外对于现实港口管理系统的策略制定和优化方面也是计算机仿真系统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想对港口物流作业的调度进行实时化的实现,包括港口生产调度、货柜堆场作业控制、车辆作业路线等,我们对这些线路环节进行仿真操作以及分析,能够对港口的物流作业系统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判,对其整体的流程进行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此外,还能实现对于物流系统整体的钱能诊断以及深入分析。我们在分析之后的基础上对港口物流系统进行改进优化,选择最优的改进方案,就能达到最好的改进效果。目前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港口物流货柜堆场的管理中已经实现了实时立体化全景象管理和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各种货柜的存放、搬运以及出入情况进行了改善,操作起来更加的方便,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3结论
计算机系统论文范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全通用;中央数据;分组核算;自动转账
Abstract:Thebrand-newforminputmethod,unifiesthecertificatemoduleandthereportformmodule,realizesthecertificatedatahighspeedinput;Usingthecodingtechniqueandthereportformmodule,theproductioncostcalculationreportform,willrealizethecostaccountingatonefellswoopentiregeneral,thushassolvedan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biggestdifficultproblem;Foundedthegroupingcalculation,thusprovidesalwaysclassifiesisbroaderthan,themorecomprehensiveaccountingindicesandsooneightmajorpartcontents,constitutesthe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theoryframe.
keyword:Accountanttheelectricitycalculated;Entiregeneral;Centraldata;Groupingcalculation;Automaticaccounttransfer
前言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很多学者认为各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个性,不可能实现全通用的电算会计。无可否认,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的确有很多个性,但这些个性往往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如各会计主体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明细科目也许相差甚远,但它们都是会计数据分类核算的归属,其账户的基本结构仍然是左借右贷,可以用相应编码来表示各会计主体相差甚远的这些科目。又如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从账簿中采集数据编制的,可以运行电算会计不同的编表指令来编制这些差别很大的会计报表,而编表指令用户是可以自定义的。因此,对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全通用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它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会计理论基础。自15世纪复式簿记诞生以来,会计核算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电算化虽然使得核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会计基本理论仍然适用。(2)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有一整套规范化的专门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任何单位的会计核算都要相互配合地运用这些专门方法。(3)整齐的会计数据流程。会计核算数据的总体流程具有高度共性,那就是“凭证数据一账簿数据一报表数据”。会计电算化中,账簿数据不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而主要为分类管理提供数据,并非可有可无。因而只要是会计核算,任何单位都要遵循这一共同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4)通用的会计核算制度。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一一个不分行业、不分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全通用企业会计制度。这为全通用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5)各模块的全通用。在实务工作中,账务处理和报表模块被公认可以实现全通用,而其他如工资、固定资产、销售等模块,普遍认为经过努力也可以逐步实现全通用,但成本模块则普遍认为不能全通用。实际上各单位成本核算存在高度共性,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可以实现成本核算通用化设计。
综上所述,全通用理论是可行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全通用可以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审计电算化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数据平台,实现会计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实务的发展。全通用理论框架主要由以下8个部分内容构成。一、核算方法全通用
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加工和输出时所运用的一整套专门方法,其目的是为经营管理提供电子会计信息,实质就是会计核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会计软件设计者总是首先调查数据流,完成科目编码和数据表的设计;然后分析任务,划分模块;最后围绕数据表和科目编码,自上而下地逐一模块设计调试,完成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数据输出等方面的设计任务。因而会计电算化核算专门方法有9个,即科目编码、数据表设计、模块划分、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和数据输出。这9个专门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不能相互取代,必须配合运用,共同构成全通用电算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9个专门方法全通用,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技术性保障。
二、主辅核算全通用
日常会计核算,我们通过科目编码进行,也称为编码内核算。但编码并非万能,有些更详细的核算内容,仅依靠科目编码是无能为力的。如工资一般按工资总额组成内容进行明细核算,很难同时按职工姓名进行明细核算。又如材料一般按类别或库别等口径进行明细核算,很难细化到成千上万的材料品种。这些工资到人、材料到品种等的核算内容,实际上是更为详细的明细核算,即使强行编码到如此详细的程度,如国内某些会计软件可进行九级编码,记账凭证的编制也无法适应。因此,编码并不是越详细越好,也不是编码级别越多越好。编码内核算不能满足管理和核算需要时,就必须用编码外核算进行补充。哪些内容纳入编码内核算,哪些内容列入编码外补充,并没有现成的统一标准,完全要根据本单位核算与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来决定。实行主辅核算相结合,既能适应日常会计核算需要,又能满足管理者对各种管理信息的需求。
编码内、外核算存在大量数据交流,比如各种口径的工资汇总表、发出材料汇总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辅助核算内容,都会产生大量表格数据,将其打印出来,就是原始凭证,需要据此编制记账凭证来输入机内。这些凭证数据的手工输入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容易出错。全通用电算会计应寻求一种更快、更有效率的自动输入方法,即表格输入法,来实现编码内、外核算的贯通。
三、主控模块全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