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技术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课程范文1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文化内化;技术文化;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84-03
1 引言
从“技术工具”到“技术文化”,依据对信息技术本身不同的价值取向,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由“工具论”进化为“文化论”。“工具论”兴于信息技术盛行之初,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和目的性,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第一阶段。“文化论”产生于信息技术开始改变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之后,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第二阶段。人们对信息技术本身的观念逐渐也由技术工具论转向技术生存论[1]。从工具视野到文化视野,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对自身的目标、内容、实现手段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
2 信息技术文化视野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2.1 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文化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渗透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并非工具那样简单。于是,研究者从不同的领域出发,深入探析。1991年,美国的Heather E.Bellows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使用了“信息文化”的概念,用以指称信息社会的文化形态。之后,“信息文化”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研究的问题之一。在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推动下,信息文化研究不断深入和扩展。虽然信息文化研究逐渐形成体系,视角更加全面、深入,但是总体来说对信息文化的定义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将信息文化视为文化在信息社会独有的形态[2],与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概念相并列。信息文化关注社会,主要从社会的角度对文化进行研究,试图揭示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规律与趋势。信息文化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信息技术文化的概念源于技术文化。技术文化是技术哲学领域从文化的角度对技术进行的分析和思考,通过分析技术和文化的关系来考证技术,着重强调技术在文化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一种技术,当它在社会中普遍得到认可和运用,并且这种运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就会衍生为一种文化[3]。当前,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可以说已经形成一种全新的技术文化。
2.2 信息技术文化目标定位
信息技术文化源于技术文化,信息文化是文化在信息时代的表现形态。两者的研究主体都是文化,所以它们有主体文化所具有的一般结构和特征。但是二者的目的却不同,信息文化是通过对文化的研究达到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和社会发展的理解,技术文化则是通过对技术的直接分析或联系文化的某些方面来解释技术的文化功能。信息文化要比信息技术文化所涵盖的“域”更加广泛。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也必须对这两种文化进行区别,不能过于拔高和泛化。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信息技术本身,而不能泛化为社会学。所以,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文化目标定位应该是信息技术文化,而不是信息文化。
信息技术文化定义源于技术哲学中的技术文化。技术哲学视域中的技术文化是为了揭示技术的文化功能,而不能片面理解为技术环境中的文化形态,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李艺教授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外在表现上,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认识和把握信息技术文化;内在意义上,要使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4]所以,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技术文化内化目标不仅仅是使学习者接受现有技术环境中成形的文化,而且要了解信息技术对文化形成的作用和规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在不断变化的技术文化环境中的适应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3 促进文化内化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改革
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信息技术文化内化,需要教育系统各个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课程内容是教育目的最直接体现,也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最直接手段,所以课程内容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第一步。
当前的信息技术教材中,大多仍以工具操作为主要内容,即使包含信息技术文化内容,添加和组织也是生硬的,与技术操作缺乏内在的联系和统一。内容的生硬拼接限制了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徒增信息技术教师的压力和疑惑。在“文化内化”价值取向的教学目标导引下,教学内容应得到相应的扩展。在此,基于信息技术文化的三元结构和技术与文化相互作用过程,提出“四元”课程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
3.1 教学内容的选择
信息技术文化源于技术文化,技术文化可以分为3个层次: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三个层次由外至内,相互统一,相互影响。基于信息技术文化的结构,器物层是指物质化的技术设备。当前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属于信息技术文化的器物层,是信息技术文化的显性表现。技术器物的了解、认识和基本操作应该是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必不可少的基础。信息技术中新技术的出现也要及时纳入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
信息技术文化中的制度层是指技术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范和方法等,是为了保证技术有效发挥其效应,而形成的对人与技术、人与人之间行为方式的规定。这些规定包括对技术操作、信息、信息传播、信息获得与使用等的具体规范和方法,是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基础。所以,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不能缺少此项。
观念层是信息技术文化的最内层,包含了达到社会共识的技术精神、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思维习惯、意识需求等。信息技术文化体现出许多全新的、有价值的文化特征,如理性、公平、高效、批判、创新、探索、自主、协作等。同时,信息技术的虚拟性也衍生出许多道德问题。信息技术文化观念和意识对技术和社会发展有着更加决定性的力量。信息技术文化观念的内化促进学习者了解信息社会发展规律,掌握信息技术方法,顺应社会变革,实现自我成长和实现。所以,将信息技术文化观念纳入教学内容也至关重要。
信息技术对文化形成作用是一个慢慢积淀的过程。信息技术对文化产生变革力往往以某种具有颠覆性力量的技术实体的产生为开端。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也是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制度、文化对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有选择和制约的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是信息技术文化的内涵之一,也是技术发明和创新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这一过程也应该在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体现出来。
3.2 教学内容的组织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是目标实现的关键,也是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讨论最多的问题。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内容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知识点和活动任务为线索两种形式。钟柏昌、李艺提出以“工作”为主线的课程内容组织思路。朱宁波构建了由生活逻辑、心理逻辑和学科逻辑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5]。本文提出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将“四元”内容框架作为学科逻辑,此“四元”内容框架也是各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的线索。在内容组织过程中,能够揭示信息技术文化内涵和形成过程的技术工具作为内容载体,以技术功能和操作为主,解决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制度层则是技术知识的体现,包括相应技术使用的社会规范和不同情境中的有效方法。观念层反应了信息技术的本质,是技术思想、技术价值的体现,也是人与技术关系的体现,能够使学习者合理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有效适应技术变革。信息技术与文化的作用过程能够将这三者统合,技术器物、技术制度、技术观念形成的背景和条件能够充分揭示信息技术的本质。同时,内容组织以符合学习者心理逻辑为第一原则,充分贴近学习者生活经验,以期在宏观上形成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把握,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技术和文化内涵,全面提高学习者信息素养和能力。
学习者心理发展状态和认知水平、信息技术文化结构抽象性、信息技术文化结构中的每一个层次所包含内容的难易度和复杂性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性决定了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可能全面包含“四元”内容框架下的所有内容,也不适宜将所有内容按照单一顺序呈现。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以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由于制度和观念层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所以此阶段的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基本操作为主,同时高新技术体验必不可少,如虚拟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内容呈现适宜采用直线式,循序渐进。学习方式应该以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为主,以了解、熟悉和兴趣激发为目标。在技术体验过程中,使用规范作为信息社会制度形成的外在表现,也应结合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心理水平进行组织整合,如网络各种账号的申请和注册过程等。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学习者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但是思维中的具象成分还会起到重要作用,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探索性和求知欲最强。此阶段学习者在生活中会有较多的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是学习者思维和行为塑造的关键期。“四元”内容框架器物层的教学内容应以生活、学习常用技术手段为主,如网络、多媒体等。尤其重要的是学习者对网络的认识和应用。当前,网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包含着伦理、立法、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信息技术文化最集中的体现。
进入高中阶段,学习者心智和思维更加成熟,与社会有更多的交互行为,也即将展开他们的专业化学习过程。技术器物层中的基本软件应用已经没有必要再重复出现,而应该选择具有更高抽象性和专业化的技术内容,如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适宜采用专题式呈现。每一技术专题涉及道德制度规范应该更加系统化。同时,技术观念的形成过程要比技术观念本身更加重要,技术文化发展过程和技术文化现象的呈现能够引导学习者独立思考和发现,比单纯灌输观念更加有效。
信息技术文化观念意识的形成过程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淀而成的。依据学科逻辑、生活逻辑和心理逻辑有效组织的学科内容体系,是人类信息技术实践过程的重新组织和再现。学习者对这一内容体系的学习实践过程也就是价值观念、群体心理的形成过程。
4 结语
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极目标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并非培养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文化内化对于信息化的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文化内化有效性的实现需从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和完善。课程内容只是其中一个基础性的环节,本文所提出的只是内容改革的大体框架,具体内容的分析、选择、组织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陈维维.信息技术文化及其内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Z1):7-8.
[2]董焱.深化对信息社会主流文化的研究---信息文化和信息文化学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4):3-7.
[3]沈阳.论信息技术文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4]李艺,殷雅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2(5).
[5]朱宁波,齐冰.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及其处理原则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1-63.
[6]林众.对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8):82-84.
信息技术课程范文2
一、信息素养培养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
一般认为信息素养本质上包含意识、道德、知识与能力四个层面:一、信息意识情感。信息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即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一种使用计算机与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工作、生活中问题的意识;二、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同时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三、信息科学技术常识。明白信息技术的原理、名词术语,了解其发展与作用,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四、具有一定的信息能力。即操纵、利用与开发信息的能力,能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评价和分析所得到的信息,并且开发与传播信息。
纵观国内外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单独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但是目前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不完善,如教师信息能力的缺乏,课程整合只能在小范围内实现,所以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担主要还是落在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上。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需达到以下要求: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2)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3)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和与人协作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二、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如何教好这门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来提高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当前,各地中小学基本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高分低能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虽然知道计算机的组成、会用文字处理工具写作、能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浏览,但却无法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还是采用一套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学习了各种孤立的计算机技能和工具后,仍然对如何将这些技能整合在一起用来解决难题和完成任务不知所措。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间隔式。理论课和实践课间隔,教师首先上一次理论课,讲解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然后下一次课由学生上机实践。这种方法教学效率不高,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但该方法在一些信息化条件不是很好的学校依然相当普遍。
2)填鸭放羊式。教师每节课先讲10-20分钟,然后让学生自由练习20-30分钟,这种教学方法无完整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反馈和评估体系,教师无法控制活动进程甚至不想去控制,任凭学生“自由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法体现。
3)讲练循环式。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先把每个知识点讲解并操作示范,学生再模仿操作练习,如此循环来完成整个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做到了讲练结合,但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忽视了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属于一种以行为技能训练为主的示范模仿学习的教学方法。
以上这三种方法,主要还是属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偏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获得,忽视问题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认知能力,忽视学生情感的发展、社会技能和审美能力的养成;教学进程完全按教师预先设计的步骤展开,教学过程中很少给学生以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的空间;在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培养中,学生学到的是孤立、机械的知识,不能深刻领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任务大多依靠模仿,学生缺少主动的探索过程,能力得不到极大的培养和发挥。
三、基于探究型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程
在信息素养的培养中,要求学生在大量的信息面前能够自主地判断、选择、获取并应用信息;要求学生通过证实或证伪来获得知识;要求学生具有多渠道、多途径获得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要求学生具有主动的、多元的、开放的思维方面的品质;要求学生具有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是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所不能给予的,只有探究型教学才能满足上述种种要求。
(一)探究型教学模式
基于探究型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信息技术为学习工具,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激发的兴趣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实现课程目标。它强调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1、探究型教学实施的一般程序
探究型教学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在探究型教学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经常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本阶段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布置探究任务,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探究范围,诱发探究动机。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建立探究性学习的小组,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学生要积极探索,搜寻相关的资料,进入探究问题的状态,在自我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出准备探究的具体题目,形成最基本的目标和认识,确定具体的探究目标和探究方案。
进入这个阶段之前,教师首先要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即确定探究任务的主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应该采取单元设计的方法,即以一个主题为设计对象,设计一个单元,单元中可以包括多堂课。按照单元进行设计,有助于学习环境的设计,有利于信息技术学习的连贯性。教师先设计出要整合的任务,接着具体设计要让学生探索和领悟的内容。最后,教师应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呈现任务,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2)实践体验阶段
在确定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之后,学生要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和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在开境中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主要以上网查询资料为主;小组合作及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与沟通;以科学的态度解决实际问题;从一定角度认识环境、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形成记录了学生自己或探究小组的实践过程的网页、幻灯等多种形式的作品。
3)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把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通过开研讨会等方式加以表达。
2、探究型教学的操作要求
1)教师要发挥好“促进者”的作用
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为了促进探究活动的深入,教师一方面可以提出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提出不同的或反面的意见,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在学生对探究活动的程序和方法还不熟悉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说明。比如教师可以提供探究活动过程的大致框架或提示清单,说明进行某种探究活动的大致过程,但不需要硬把学生的思维、理解、判断、行为纳入既定的轨道,而是更多地运用间接的、不明确规定的指导方式,要求学生围绕解决问题的主题,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策略。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将兴趣转化为适合探究的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呈现矛盾现象及其不同解释,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兴趣,收集各方面的资料,促使思维不断深化;对已有资料做多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得出自己的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要学生去寻求这些问题预定的、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策略以及多种可能的解释。
3)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
确定小组学习的共同目标,进行角色分配,使每人的角色互补,建立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分组制定工作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开展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等协作学习。
(二)探究型教学实施的一个实例
以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在上课时,最初是采用直接口头讲解的方式,这种方法常常容易使学生听得糊里糊涂,效果甚微。目前很多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通常采用实物直观法进行教学,通过计算机实物展示,直观介绍各种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以及硬盘、内存、主板等主机构件,这种方法虽然给了学生直观的印象,记住了各个零部件的名称、功能,但是很多学生依然对如何配置一台电脑不知所措。下面,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出发,采用探究型教学模式,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首先,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假如你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加上你存折上的压岁钱合计有5000元人民币。要求你用这笔钱去配置一台电脑。”。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考,关于这个问题涉及到哪些问题要点或原理,如“新的电脑派什么用处?你需要什么型号的配件?如果你不认真考虑,会有什么结果?”。
然后,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本项目设计活动,提出一张电脑配置清单,并通过一张或几张购买电脑设备的发票或装机配置报价单,以证明希望购买的电脑配置方案、预算执行情况。
最后,给出学生具体的设计过程和步骤。本项目设计活动为时2周,其中集中活动时间3课时。信息来源主要以网络为主,结合去电脑市场实地考察。为避免学生盲目搜索,教师提供一些参考网站。
第一课时――提出问题、第一次网络信息搜索
第二课时――交流信息、考虑可能的方案、第二次网络信息搜索
周末课外活动――收集有关数据和证据
第三课时――交流各自的电脑配置方案,并接受同学的质询。课后提交作业报告
通过这次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识别基本电脑硬件,了解电脑的各个零部件以及它们的功能,有条理地说出自己所要配置电脑的主要用途,而且还加强了他们上网搜索信息和利用网络上的资源解决问题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此外,还使他们了解到如何根据需要和现有的条件设计一个解决方案,如何运用合理的购买原则来选择商品和服务等等。
小结
信息技术课程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 信息技术 创新能力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性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指导纲要》规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应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等四个方面入手。
1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们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创新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有目的的培养获得的,这是教育的责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有责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计算机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计算机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更新,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从人类在计算机械化和自动化漫长奋斗的历程角度来讲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从计算机的不断更新到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就可讲述新知识的创新及产生的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种思维的培养,以学生树立起创新意识:
(1)鼓励学生大胆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的灵魂。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努力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可见“猜想”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对教材中的“猜想”因素进行深入挖掘,恰当处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猜想。使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既能更好的获得知识,又能展现他们的创新才能。在猜想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就要让学生学会提出疑问。“疑”能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定向探究性反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经思考得出的不同意见,要引起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良好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经常爱问为什么的科学品质,并惨透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无论是文字处理还是表格处理以及多媒体制作、网络使用,其实现方法都比较多。当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只要思路正确,教师都给以肯定,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即使答错了,也要妥善的引导和分析,不挫伤他们自尊心。只要能参与、能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就说明学生是积极向上、善于思考且富有创新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主要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和运动创新技巧的能力与创新结果的表达能力等。
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把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介绍给学生,意识他们掌握创新的钥匙,开启每一扇问题之门。在教学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精神,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例如: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了解和熟悉了各种信息源的使用规则,掌握从图书资料的检索到计算机信息处理软件和网络通讯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社会调查等实际训练,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去发现信息,从丰富多样的信息中选择、分析和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能够积极地表答自己的研究成果。
信息技术课离不开实践,加强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实验内容的确定。对实践,应注重学生的思路和方法,允许过程的多样性。教师只作适当提示,恰当点拨,最终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比如:在多媒体作品的创作中应指导学生查找资料,边学习边设计边实践,制作出具有创新精美的作品。
4 促进个性发展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特征、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以及教育自身努力程度的不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主体既有共性的相似,又有个性的差异,从而体现出发展过程中的差别。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智力能力不完全相同,这是教育必须面对的事实。然而现行教育实行的是班集体教学,“齐步走”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对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征重视不够。因此,创新教育强调不仅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方面教全面的发展,而且要促进每个学生相对于他自己而言也是最好的发展。没有个性就谈不上创造性。
信息技术课程范文4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应用探究
一、微课的教学特点和优势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进行视频教学,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的完成课程的学习与掌握。微课不仅仅是在教学课堂中开展,而是围绕再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当中,包括课外教学实践等。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传统教学大多是教师依据教材进行讲学,教师占主导地位,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严重缺失,而微课教学的课程资源是相对独立的部分,而且课程资源大都分成独立的章节以及不同的专题内容,学生可以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部分可以选择“暂停”或者“回放”等,这样一来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1.时间短
众所周知,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为5~30分钟,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长大都是45分钟,学生往往在最后的时间注意力不集中。微课时长短小而精悍,它按照专题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知识点,时长大都是在600秒以内,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课程安排,学习过程更加灵活多元,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
2.微课的教学主题比较小
学生在进行微课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比较的短的时间内利用科学的阐述和分析获取大量的权威的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微课中目标明确的课程进行讲学,这样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这一课程的理解,避免相近知识内容的混淆。
3.微课的教学功能十分强大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课依靠便捷的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依靠视频展示出来,而且其使用的途径和范围也十分多元化,教学功能极强,使传统的教学的功能得到释放。
二、微课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在中职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的学生都会觉得课程非常枯燥,无疑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注意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为每个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这就使得基础较差的同学不能够跟上教学的进度从而对于课程更加失去了兴趣,成绩也得不到提高。因此,微课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1.课前预习
中职学生一般自制力都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前预习活动当中就应当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当中,利用微课教学就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课前预习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学生应该具有充足的时间来,利用微课方式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将遇到的问题整理并记录下来,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地时间,然后在教学课堂当中将问题反映给教师,教师就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训练。举个例子来说,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中都会学到电子表格Excel的操作,它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同时在日后的实践当中也很容易遇到。使用微课这个全新的模式进行课前预习,教师还可以按照特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整体的排序,如按照成绩的高低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得到了很好地调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学生预习结束以后还可以自行操作,找到自己薄弱之处。
2.课中集中进行指导
利用微课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师在课堂中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教师应该对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然后再提出自己在学习以后遇到的问题,或者先将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然后教师再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答疑。其次,教师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利用多媒体操作实践讲。在微课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教师在讲解内容的时候可以多采用案例分析法参照具体的实例进行知识点的阐述。最后,在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应该多多让学生交流合作,划分学习小组并给各个小组派发问题,让其进行交流沟通后上台进行实践操作的演讲,也可以组织小组竞赛来考验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
信息技术课程范文5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问题教学策略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手段在现代社会中被公认为现代社会的三大基本技能之一,为此我们国家提出了2020年之前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由此可见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越加突出,已经成为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时安排较少。一般学校一周1至2课时,并且达不到每个学生都能平等的享受互联网上的资源,很难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上课时穿鞋套加开机花去4分钟,下课关机摆好凳子花去3分钟,课堂中解决电脑故障平均需要4分钟,再加上讲解15分钟,学生实际平均操作时间所剩无几。
2.授课内容不能很好满足中学生的学习要求。调查中发现,不到一半的学生认为在信息技术课上一直有收获,甚至有部分学生觉得从来没有收获,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不高,满意度也不高。据调查,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主要还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课堂教学在学习信息技术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新教材的推出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方式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调查中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老师减少讲解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他们,这说明学生不满意教师的“满堂灌、唠叨”,喜欢凭着兴趣去学习,喜欢自主活动。如玩游戏、交友聊天、在网上查找资料、观看小动画等,不喜欢老师过多地约束他们。可见,做为信息技术课教师,对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很重要,而且,在教学中要时常观察、体会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情感态度和收获进程,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积极适应新课改并批判性的继承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4.学生的学习动机不纯。学生对学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是抱有较大兴趣的,可以说,其学习的兴趣不需要教师进行调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却发现一个问题,目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往往不是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电脑游戏、动画、音乐等娱乐性项目的热衷。上课时,男生对玩游戏的渴望超过了对知识的渴求,甚至有个别学生“做练习时一条虫,玩游戏时一条龙”,计算机知识学得不怎么样,但谈论起游戏来却眉飞色舞,如数家珍,甚至沉迷于“网吧”中。虽然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判断能力等有一定的帮助,而且爱玩是人的天性,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把电脑游戏视作计算机应用的全部。沉迷于此则只会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同时市面上的许多游戏并不适合中小学生玩。
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探讨
1.提高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课的全面认识。
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计算机是21世纪信息社会中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但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计算机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他们未来学习能力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合理安排,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根据学校机房计算机的配置上好信息课,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提高学生整体水平。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素质并不仅仅是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所能给予的。换句话说光凭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而不注重信息教师自身的努力是培养不出高素质学生的。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中要根据本校自身实际,尽量讲好各个软件,但不能求全,以免光片面强调硬件因素,使本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受限。根据学校机房计算机的配置情况,上好信息课。要把那些又能讲、又能练的软件讲好、练熟。对那些学生机无法使用的软件,点明要点,在教师机上进行演示。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就能克服机房计算机配置的不足,使全体学生的水平有很大提高。
3.尝试“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适合于操作类知识、技能的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在进行计算机应用、操作这类教学时,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头绪繁杂,但难点分散;各个问题之间因果逻辑关系复杂,但因果事实简单清楚。这种情况下易于“黑箱操作”即不去深究系统内部结构,而只从通过外部输入输出变化的关系分析系统状态,推断系统的行为。
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一个明确的任务,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分成若干个层次,将其分散在完成任务的不同阶段,当遇到深层次的内容时将其视为“黑箱”,暂时忽略结果产生的机理,只讨论结果产生的过程,降低教学难度,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在教学结束时,学生可以完成一项实际的工作。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需要注意和探讨的问题。首先要把握住任务设计的原则,要体现科学性、教育性、层次性和真实性、开放性。其次要注重任务的阐述要简单明了,任务解决方案的分析要细致,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评价要及时,任务完成后要有总结归纳及引申与拓展。
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教师角色由教学的中心转变教学的组织者、辅导者,甚至是学生学习的同伴;其次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充分活动空间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有足够的自主发挥的余地,除非必要,教师不做过多的限制,学生有选择实现任务途径的权力。这样的结果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培养信息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所不可忽视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也就是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是信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育相当大程度-上是让学生记忆各种知识(信息)。这种低效率的教育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式的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可以说,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套新的基本技能体系。除了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外,应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等信息能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向学生提供“资料库”,让学生到“资料库”中去获取有用的材料。有的学生利用“资料库”中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表格,经过处理,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精致华丽的电子贺卡送给老师,有的学生制作课程表、值日表、通讯录来管理班级。也许有的学生运用笔和纸进行学习的能力不如别的同学强,但他们分析、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却高于其它同学,这正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在。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了信息素质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能力和意识,学习计算机的动力也就提高了。相信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一定会对增加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顺利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加强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不仅能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课堂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对信息技术课有更完整的认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学习一定阶段后,学生会感觉到学的都是一些跟实际差异比较大的东西,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多,就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看到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学过的各学科的部分知识,引入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以各学科知识为背景资料,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进行任务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良好。同时,把其他学科知识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强化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弱化了信息技术的“技术性”。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来说,可以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来学习其他课程,拓宽了知识面;对于老师来说,可以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积累经验,从“技术”的权威角色中走出来,成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排头兵”。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计算机教育也在正在蓬勃发展,不断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明霞.关于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4期
信息技术课程范文6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信息技术;导学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3/15-0063-04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导学案设计的需求分析
对于导学案的定义有很多种,“导学案就是教案”或是“导学案是教案的代替品”,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笔者认为导学案是指能够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一份学习资料。导学案不仅仅是一份学习材料和案例的呈现,它具有很强的设计性,如导学案的内容如何设计使之更利于学生学习,体现了导学案实质上应该是一种方案。[1]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怎样能使它成为一门学习者喜爱,并吸引学习者主动去探究的学科,是值得探寻的问题。分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透视导学案教学的优势,是设计符合学科特色导学案的基础性工作。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1.学习资料单一
信息技术课程一般是依靠学校发放的一本教材。没有其它的练习册,即没有太多辅助学习的材料,并且由于学习资源更新比较快,仅有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教师需要随着信息的不断更新给予学生一些新的学习资料,这些都可以通过导学案呈现出来。
2.学科课时较少
据相关研究表明,一般在初中二年级以上,每个班级每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课时较少,影响了教师实施教学的连贯性,学生对上次课知识点的记忆不是十分清晰。而如果在导学案的引领下,那么,再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进行上节课知识点的回顾,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有效的学习。
3.学科受重视度低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在大多数地区还不是中考考试科目,学生与家长重视程度不够,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它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一门承担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程,是迫切地要求教师逐渐重视起来的课程。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有责任去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二)学习者的特点
1.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被列入中考科目,学生投入在信息技术学科上的精力较少,上完一次课之后,学生课下很少进行自主复习与练习。这样的学习是不牢固的,并且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又会发现缺少有效的复习资料,无从入手,复习效率较低,又很难抓住重点。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整理导学案,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完成每一份导学案,那它们就是一份很好的复习资料。
2.自学能力较差,竞争意识强
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并不是特别关注,他们更加关注的是电脑里的其它东西,总是想争取自由玩电脑的时间,而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敷衍了事。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有着很强的竞争意识。如果教师设计的导学案中,呈现出有引导性的题目,让学生通过查找书本或是网上搜索,那他们是非常愿意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的,而不是一味地在听教师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
3.导学案教学的优势
导学案实施多年来,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信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学业成绩。从教学内容结构上讲,明确知识结构,脉络清晰;从学习方法上讲,重在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2]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导学案的内容设计
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学习者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表现出的特征和导学案教学的优势这些因素,教师可以尝试导学案教学这种新的教学策略。导学案的使用或许会给信息技术这样一门特殊的学科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导学案的内容设计对它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导学案教学中,新授课的教学程序一般是明确任务;自主探究,尝试解疑;组内合作,互助提高;精讲点拨,归纳总结;当堂达标,迁移训练;完成任务,课堂小结。[3]
(一)知识框架
1.目的
一般的导学案第一部分都是会直接明了地陈列出本节课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然而,学生通常不会注意到这部分,反而是为了应付教师,直接完成后面的习题,这时候,学生的学习就会遇到困难,导致学习上的退缩。笔者设计的导学案的第一部分,它的作用主要是创设情境,分析导出任务。任务的设计需要具有层次性,同时,关注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学习。运用流程图把本节课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和先前学过的知识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并且这个知识框架是以一个具体的操作案例为支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2.策略
由于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素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以利用自己熟练掌握的思维导图软件或Word里的流程图把知识点呈现出来,而不是知识点的简单陈列,这样会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3.导学案内容
导学案分发到学生手中后,首先创设情境,结合实际的案例,告知学生本节课将要完成的任务。以Flash课程中“形变动画”为例,首先让学生了解到这节课要完成“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过程(如图1)。引导学生思考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做哪些工作。这样学生就会跟着教师的思路一起来思考,达到了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此时,导学案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的思路,沿着教师给出的框架进行学习任务的分析。
4.注意事项
导学案主要应用在课上,注意不要把导学案设计成题案,完全都是知识的检测与练习是不合乎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在课前,认真分析学情和教材,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的课程导学案。
(二)基础检测
1.目的
这部分内容设计,着重于测验学生对新课中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与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是否能够联结起来使用。
2.策略
如前所述,初中学生有非常强的竞争意识。如果教师简单地把这些知识点在书本上给学生画下,他们未必愿意主动去记忆,如果教师把这些知识以题的形式呈现在导学案当中,让他们自主完成,无论是通过课本查找,还是通过网络查询,都会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且能够快速地记住这些知识。题的内容必须囊括本节的新知识点以及必要的先前学过的知识点。题的形式可以是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匹配题,最好不要有论述题,论述题会让学生感到有困难,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3.导学案内容
下图2是导学案的基础检测部分的内容。
4.注意事项
这部分练习题的难度要适宜,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要出现学生通过查找课本也无法得到答案的难题。因为导学案是在课堂上使用,这部分内容自然也是在课上完成,又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这部分仅呈现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先前知识的题目即可。如果想检查学生的近期学习情况,可以在复习课上进行精心的设计。
(三)问题解决
1.目的
第三部分,主要是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达到知识的共享。在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独自完成一个作品是有难度的。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操作性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一个步骤发生错误,会影响到后面步骤的完成,动画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通过小组协作学习,互通有无,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2.策略
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时常难以完整地记住教师讲解的每一个步骤,而如果把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分享知识,就会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进而提高完成作品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以往有些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而有些学生却被困在那里,看到其他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自己就会感到挫败感,这样的教学结果是教师不想看到的。因此,这部分的学习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细心地观察和考核,把学生进行异质分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
3.导学案内容
导学案的问题解决部分的内容如图3。
4.注意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任务是与前面第一部分教师分析本节课内容所引用的例子是同一个。因为一节课只有40分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熟练地记住动画的制作原理,去完成一个新的作品是有难度的。本着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即是模仿的教学观念,要求学生能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完成教师前面讲解的例子即可。
(四)创新设计
1.目的
在强调教育平等的前提下,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每个班级中,都会有特别擅长某一学科的学生,这一部分的设计将会有利于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的发展。这个任务的设计是基于本节课知识点,并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意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策略
内容的设计着重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需要囊括本节课所学习的动画类型和之前学习过的动画类型。活动进行的时机是在第三部分的协作学习之后,有能力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堂上剩余的时间完成动画设计,如课堂时间不充裕,可以课后完成。即这部分的内容不做硬性要求,依据学生能力来完成。
3.导学案内容
导学案的创新设计部分的内容如图4所示。
4.注意事项
虽然这部分内容不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但教师对题目的设计也必须用心考虑,既能考核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情况,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对积极学习的学生必须给予充足的指导,可以利用课下时间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协助学习。
(五)评价
1.目的
由于学习者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程度都不高,往往把它看作一门副科课程来对待,这大大影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同时,也不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观念的发展。为了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快速发展,必须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知程度,对学科负责、对学生负责。因此,导学案的最后一部分起到学习契约的作用。
2.策略
在三方共同监督的同时,导学案的最后一部分笔者添加了学习者评价,是想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时刻跟踪。自我评价的同时重视组内互评,用以敦促小组协作学习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家长对学生的监督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近况。教师可在其中看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而调整教学的步调。
3.导学案内容
导学案的评价部分的内容如图5所示。
三、结束语
经过以上对导学案五大部分内容的设计与分析,可以收获到信息技术导学案的一些优势。运用导学案教学可以达到边学习边检测的目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导学案与其它学科导学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内容非常少,没有大篇幅的练习题,这是由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它的内容精简,趣味性强,形式多样,并且是最新的;学生可以利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或是复习。
目前,导学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但在教学改革的一些试点院校已经被尝试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并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当中。因此,信息技术学科导学案在今后的应用定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 占正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10):30-31.
[2] 石世刚.“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反思[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0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