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函授本科毕业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函授本科毕业总结范文1
关键词: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就业模式;探索;实践
为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高校“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教育优势和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实训平台优势,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实践技能强的职业教育师资人才,积极促进地方职业教育发展,我们受学校委托与各合作培养省份签订定向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培养职教师资本科生。职教师资本科生毕业后,遵循“哪里来哪里去”的协议,基本约定返回原省(区),双向选择,从而就业,由我院协助就业中心将毕业生派遣到指定省(区)教育主管部门或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可持续发展办学的基础,也是关系社会稳定、学生家庭福祉的一件大事。近年来,由于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招生类别的特殊性,对于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据此,我们多方位宣传现行就业政策,多渠道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疑难,积极与用人单位和相关省份磋商,鼓励和支持有胆识、有想法、有能力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拓展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新的就业渠道模式。现将我们多年来在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就业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实践探索,作如下总结。
一、做法与探索
(一)按照《协议》办事,落实就业政策
职教师资本科教育是具有国家职教师资重点建设基地资格的学校才能接收和培养,专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强、专业技过硬、综合素质高的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人才和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本着这一精神,多年来,我们坚持与生源地省份相商签订共同培养职业教育师资协议。按照协议,所招学生毕业后直接回省,在回省就业的前提下,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路径,旨在扩大就业门路。就业工作是目前高校学生至为关心和热议的话题,也是关系高校维稳安定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对于没有前车之鉴的职教师资本科生的就业,我们还处于觅路探索阶段。为了开好职教师资本科生就业之门,我们始终坚持“政策导向,疏通渠道,保障就业目标”的思想理念,正视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环境多元复杂的大局,调动多种积极性,发动学生,群策群力,充分利用好入学时的“校省培育协议书”这把双刃剑,用政策、用诚信、找准突破口,力促落实职教就业岗位。
(二)创新就业工作思路,坚持一个原则
四个落实在多年的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我们立足创新,紧紧围绕就业这个主调,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就是坚持“一个原则,四个落实”。“一个原则”即坚决按定向培养协议办事,保证学生毕业后回省就业;“四个落实”即领导落实、组织落实、政策落实、服务落实。关于领导落实,关键的举措是领导干部带头挑实担,并采取分省包干,由各省安排联络人的具体措施,抓就业;组织落实,每个省有项目组长,每个专业有小组长,层层负责,确保就业;政策落实,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就业约定,珍惜学习机会,以有责任有担当的精神完成学业使命,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回报社会,确保稳岗就业;服务落实,与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想交流,稳思想,消疑虑,促就业。实现四个落实,全力保障就业工作顺畅,扎扎实实做好职教师资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统一组织,加强领导,想方设法,疏通回省就业渠道
职教师资学生的就业路径和形式,在招生前与相关省就已经商定签了为“定向培养,回省就业”的协议。为实现这个约定,我们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委员会,统一领导和组织落实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对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院党委十分重视,作了特别部署,由一名副书记作为一项研究专题亲自抓,并责成学管部门抽调专职人员,按照与各省签约的协议内容,分赴各省教育厅,详细汇报各个签约学生入校四年的学业、政治、思想、道德、综合素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情况和每个学生对待就业的想法和要求以及学校对该生就业岗位的推荐意见。对已有酝酿就岗意向的省份,必要时,征得省上同意,我们亦愿陪同省的同志一块到具体单位进行负责任的汇报,以达尽快促成落实。回省就业并非一件易事。各协议省本身的就业任务压头,又加上定向培育的职教师资生,接纳在即,倍感重任在肩,压力难奈。由于我们协调工作做的扎实细致,协约件件到位,以致协约省推拖无由,不能不负责任地诚信接纳回省就业的职教生。
(四)突出规范就业制度,强化职教生毕业前的各环节管理
鉴于职教生毕业回省就业的特殊情况,我们在突出规范就业制度强化各环节管理方面,超前地做了大量工作,为职教生落实回省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从职教生大三开始,我们的学管部门就着手准备毕业生的各种信息资源等资料,并有意识地从各方面加强毕业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照时势的发展和需要,有针对性的召开毕业班学生会议,在毕业生中开展一些相关等等活动,如就业思想交流座谈会、未来职业教育论坛、就业心理咨询与研讨等,引导毕业生认清形势顾全大局,正确解读、阐释、理清现今相关的就业创业政策,提升广大毕业生热爱、献身职教事业的信心和理念,缓解和调整了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各种逆变心态和忧思重重、疑惑不解以及凸现的心理压力。同时,还专门组对一些疑郁心理较重的毕业生,组织了专题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方面的讲座、宣讲和咨询对话等活动。除此,对签约的省、校定向培育的职教生协议书进行反复宣讲,加深了职教毕业生的协议意识和诚信认知。严格把好毕业生审核推荐关,是就业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我们把准备好的毕业生资源信息材料,由专人整理分发下去,由毕业生根据自身情况认真核对,做到真实、准确、无误,签认后经过院系和招生就业工作处审核后,方可向签约省推荐。加强指导,开展精准的就业辅导,是确保职教师资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入就业辅导阶段,我们召开了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重新解读了“职教师资本科生”的办学背景、招生政策、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重申了“回省就业”的相关政策,并鼓励广大职教师资毕业生,发挥专业优势,扩大就业视野,积极觅寻心仪岗位,克服自卑心理。为了加强和突显职教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我们在就业辅导过程中,提出了“集中团体辅导,个体一对一具体指导”的工作思路。面向全体毕业生进行简历制作、面试等就业技巧和就业流程的指导与解读,并通过操作、演示的具体实践鼓励学生参加“职通未来”简历大赛,经京东华东未来之星、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金融集团资深招聘经理、乔布简历专家及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同志等多位评委的评审,近40%的参赛学生,取得了决赛的好成绩。同时指导学生借助毕业生顶岗实习的机会,鼓励职教生在本省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谋求得到用人单位青睐,使实习和就业两不误。
(五)挖掘潜力,备足条件,服务到位,提升竞争力
毕业生就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就业条件,即就业能力、就业愿望和必要的就业资源。因此我们建立和完善具有主动适应区域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管理、就业工作路径,以及后续教育的机制和提高师资质量的措施。待职教师资本科生的培育任务完成后,我们要把合格的职教师资人才输送到西部欠发达地区成人职业教育最需要的岗位上。因此,我们就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职教生就业的资源和潜力,备足、备够各种就业条件。这种准备,我们从职教生一入学就从各个方面抓起,依托学校传统特色和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优势,依据职业教育和师资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实施“订单招生,定向培养”的招生就业模式。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学院与社会、企业、用人单位签订协议,使学校与企业、基地共同培养人才,通过这种方式,使职教生的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科研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真本事和软实力,多方合作,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针对毕业生的需求,我们实行以人为本进行个体指导,效果明显。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我们因人制宜,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精准有效的帮扶,并安排和组织职教班班主任,在毕业生实习返校的第一时间进班级、进宿舍,与毕业生面对面接触,做到摸清心底,了解需求,掌握思想动态,帮扶帮困,提供必要的咨询,把工作做深入、做细致、做完善,减少遗漏,使毕业生感受到学院和老师对他们就业的关心和重视。为了顺应学生求职心切和渴望,期盼、就业的心理,我们为学生就业提升竞争力,争取实现持“三证”上岗就业,把职教师资教师资格证的办理工作提到议事日程,积极主动与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多方协调、沟通、督办,让教师资格证与毕业证、学位证“三证”一步到位,也有效地促推了职教师资生的就业。大大提升了就业服务水平。
二、体悟与建议
历经多年对职教师资本科生就业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有如下粗浅体悟:
1.实现中国梦,走好新的路,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这个需求是全国性的,而且量大面宽,凸现在各条战线,特别在贫穷落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更为突出。职教要发展,关键在师资。一个学校有一些好的老师,才会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四有”人才。因此,加强人才的培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2.实践证明,职教师资本科生实行“订单招生、定向培育、回原籍就业”的举措是可行的、妥当的,也是职教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于保证和稳定职教师资队伍无疑是重要的基石,这种行之有效的作法,适宜于我国西部地区,值得推广、借鉴。
几点建议:
1.对回省就业的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就业后一学期或一年后由学校和协议省联手进行一次“回头望”或不拘形式的随即走访考察,形成专题书面报告,反馈母校和任职单位,并由所在省教育主管部门视需要与相关者约谈,以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这种走访、考察可形成制度,列入年度工作计划。
2.对职教师资本科生的招生培养,应视需要,予以加强和持续,以保证和满足各级职教师资的需要和补充。
3.加强各级职教师资的继续教育和常态化的“充电”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或函授,为提升职教师资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函授本科毕业总结范文2
当下社会竞争激烈,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知道不接受良好的教育将面临就业困难。但由于大多数父母望子成龙,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做白领、当公务员,而把走职业教育之路做蓝领排除在选项之外,其结果是,孩子大学毕业后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多数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难圆白领梦,反而在就业路上以“低就”告终。一边是就业难的呼声越来越高,一边是坊间盛传16万年薪难聘高级技师,充分说明了不少家长的成才观与现实需求的巨大矛盾,也表明了做蓝领的前途美好。其实近几年,蓝领的求职优势渐显,易就业,薪水起步赶超白领,工作的技术含量大幅提升,工作环境大为改善,早已不是人们观念中的“两手油一脸黑”的工人形象,甚至有媒体预测:蓝领未来前景将超越白领。那么,父母们的成才观里,是不是该加入“蓝领”选项呢?
就业调查:
蓝领比白领更加受宠
家住上海市崇明新河经济小区的葛叔,是左邻右舍公认的“神通眼”,原因在于当年他力排众议,让自己的两个孩子报考了普通的职业技术学校。那会儿,大家都不明白葛叔为何让两个儿子放弃考大学,有勇气让他们做“低人一等”的蓝领。现在葛叔的儿子月薪过万,从毕业、就业到今天,一路顺风顺水,比同小区好多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要风光得多。
亲朋好友和邻居的艳羡让葛叔颇感欣慰。他告诉笔者,十年前双胞胎儿子初中毕业时,作为家长,葛叔面临是让儿子上高中还是考职业技术学校的选择。通过与老师沟通,葛叔得知儿子们的考试成绩在全市考生中处于中等偏下,不够优秀,又听老师分析了今后社会需要大量蓝领工人的就业形势,他决定:让孩子们报考铁路技校,毕业后当蓝领。妻子听闻此事坚决不同意:“蓝领工资再高,也是工人,逢人都说不出口。”
“做父母的总有白领情结,我老婆极力反对孩子将来下车间、干司机之类的劳苦活,她是希望孩子坐在办公室里养尊处优。谁不想呢?可我始终觉得,孩子成绩不太理想,勉强考大学读研究生也会掉队,将来就业也困难。”葛叔以过来人的经验解释自己当初的选择。
三年后葛叔的双胞胎儿子从铁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一个当了副司机,一个当了连接员。接着,他们又边工作边函授学习,几年后,二儿子函授本科毕业,大儿子函授大专结业。另外,他们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加强技术学习,先后考上了火车司机和车站值班员。
从儿子们求学和就业的经历中,葛叔总结出,家长在给孩子做升学决策时要符合实际。智商高,学习勤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孩子,当然可以考高中、上大学;智商一般,学习成绩处于中等的,可考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后当蓝领,免得孩子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独木桥上被挤下来,导致就业困难。
葛叔的明智抉择,令曾经嘲讽讥笑他的人大开眼界。遇到自家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很拔尖儿,有人就来向葛叔讨主意。笔者调查采访期间,受惠人邓姓邻居一直赞叹葛叔的“择校神眼”。她说,自己上初中的儿子学习成绩很一般,担心儿子考不上高中将来没出路,她特意跟葛叔讨教了一番。
以往邓女士认为,让孩子上职业学校是件丢人的事,随着葛叔育儿的成功经验传开,她的观念才因此慢慢转变。“我请教葛叔后考察了上海很多的中职学校,发现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规模都很不错,反正考不上高中,我就把儿子送进了中职。”
姜鹏程是威海工业技术学校2006级数控铣床专业的毕业生,目前就职于威海市一家大型企业,堪称“金蓝领”。“因为技术过硬,毕业后在这家企业干了两年多我就当上了车间主任,月薪1.2万元,远高于普通白领。”姜鹏程跟笔者讲述他的成功历程,强调他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就是想选择技工类专业,幸亏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家长支持。“如今国内稀缺的就是技工类人才,所以今后我们这类蓝领会非常有出路,普通脑力劳动者工资将明显低于我们这类技术性体力劳动者……”
调查过程中不难发现蓝领就业市场的火爆,但任何时候动手能力强都是优秀蓝领最重要的标志。田继辉出生在河北省蓟县马申桥镇一个普通农家,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本想到市里打工挣钱贴补家用,但被父亲阻止。“我爸说我这么大点的孩子啥也干不了,还是要上学。”因此,根据自己“理科稍好,文科很差,爱动手操作鼓捣电器”的特点,他选择了某职专的机电专业。
“职校的课业负担很轻,如果自己不主动学,就很可能一事无成。”田继辉说,进入职校后他的第一感觉就是轻松,再也没有辛苦的早、晚自习和没完没了的测验考试,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实践、操作。一根管子哪怕外观看不出什么区别,但一个好的技师,一摸就能够知道它的材质、薄厚,并能判断出它适合的用途。“所以需要多上机器,多动手。”三年职专,田继辉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消磨在了实践教室里,到毕业时甚至蒙上眼睛他都能说出手掌触碰到的机器的位置,都能熟练准确地操作机器,因技能突出,他荣获了中等职业技能考核大赛状元称号。谈及自己的蓝领身份,田继辉十分自豪。他相信只要好学、肯干,付出多收获就大,要拿高薪,不一定非要做白领,改变观念勇于转身之后,蓝领也是一个好选择。
调查显示,技能实用型蓝领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企业技术改造后充实的技术工人,94%以上来自职业院校,仅天津市每年新增劳动力28万人,其中97%是从职业院校挑出来的。蓝领就业前景持续看好,受宠指数也高于普通白领。
白领情结:
陈旧观念已不适应时展
蓝领市场需求的旺盛毋庸置疑,可许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出人头地,脱离流汗阶层。他们把成功理解为“劳心者治人”,对蓝领或多或少有些歧视。
广西南宁某小区展开“认识职业教育专项调查”,相关部门回收了近300份调查问卷,参与者多是中学生家长,70%的家长并不太了解职业教育,认为这是一种低学历教育,拒绝孩子去职业学院就读,觉得上大学才是孩子真正的“好出路”。针对工作性质,家长也更倾向孩子进入科学家、教师、医生、公务员等比较白领化的阶层,几乎没有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做工人。
陕西下岗女工莲嫂认定,她儿子必须考大学当白领才算有出息。她说:“我已经下岗好几年,孩子的爸爸几个月前也下岗了,儿子现在上初二,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无论怎样我都要让他考大学。”莲嫂表示,她跟丈夫就是因为文化程度低才落得下岗的结局,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重蹈覆辙,所以下决心要让孩子考大学。这几年莲嫂当送奶工,三班倒,生活不规律,对孩子照顾太少,儿子在学习方面比较懒散。老师多次找莲嫂的丈夫谈话,希望他们量力而行,在中考填志愿时考虑报中职。老师还举例说,他教过的一名学生,在辽宁工程学院学习三年,毕业后到深圳生产汽车喷油嘴的机械公司上班,月薪6000多元;另一名学生在附近一家公司当文秘,月薪只有2000元。莲嫂并未因此而动摇。她跟笔者坦言:“管机器哪有管人风光啊,我宁愿大人受点苦,也不能亏了孩子,要是几年的学习就为了在厂里操作机床,我接受不了。”
在福建莆田高新区工作的周先生,年轻时留学过日本,可他的思想观念依然保守。他向笔者透露,如果孩子中考成绩不是特别理想,他希望通过花择校费的方式让孩子上高中,不愿意让孩子到职业学校就读。在周先生的心目中,职业学校招收的都是差生,教学质量也不行,孩子学不到什么。他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完大学出国留学:“我想把他送到日本去继续深造,最好是在东京大学或早稻田大学学习,日后就留在日本工作。日本人很重视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如果听说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马上肃然起敬;如果听说你是一般大学毕业的,态度平淡;一听说是东京大学毕业的就大加称赞。我想把孩子送到东京大学去继续深造。”
哈尔滨高一学生晓磊近日不堪压力欲跳楼。据了解,晓磊家是低保户,父亲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如果他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大发雷霆,甚至对他大打出手。“不打行吗?不打能上大学吗?他只有上大学,没有别的路可以走。要是他以后和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就白养他了。”晓磊父亲振振有词。
可以说,无论家庭状况好坏,父母们都希望孩子上大学做白领,把成功理解为将来可以“劳心”“治人”,当官或坐写字楼当白领,彻底脱离体力劳动。其实这种观念已经不适应时展要求,目前就业已成头等大事,通过劳动实现发展才是出路。
甚至有一部分已经学成毕业的职校生也不愿意从事技工工作。采访中,教育界人士认为,这主要是传统的人才观和职业虚荣心在作祟,很多家长对蓝领存在偏见,还有不少人认为自己的孩子理应高人一等,怎么能在生产一线呢?所以哪怕企业给高薪,父母也不愿意让孩子当工人,自觉丢不起人。相反,他们认为做管理比较体面,哪怕是低级白领。
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不愿意加入蓝领队伍,导致不少蓝领工种面临断代危险。年轻人既不在车间,也不在田间,技术工人难招,缺口巨大,比如哈尔滨,目前技工缺口高达53%。
“蓝领的岗位供大于求。只要想干,技术工人今天找工作明天就能上岗。”哈尔滨市道外区人力资源市场副总经理赵冷说,某蓄电池厂在该市场招工两个月,月薪开到5500元,才招到需求量的30%。某外企HR赵先生说,目前他所在的单位最紧缺的不是管理和销售人员,而是高级技工,“我们打出月薪1万元的招聘启事,但应聘者寥寥。”
黑龙江正大实业招聘机械维修工和制冷工也并不顺畅,只能寄希望于多渠道招聘。该公司工作人员说:“现在除了在网上招聘和现场招聘,就没有其他渠道与技术工人对接了,不知道技工们都在哪里。”
即使招工成功,多数应聘者在岗位上也做得不踏实,甚至中途离岗。南京市江宁区一家大型数控机床制造企业谢总给笔者举了个例子,他们厂里曾经招过6个本科毕业生到生产一线当技术工人,后来走了5个。谢总说:“主要是他们太不安分,眼见研发部工作的同事坐享空调写字间,就心理不平衡,认为同样是大学毕业,凭什么人家是白领我却要做蓝领,跟工人一起干活?其实从基层做起才更有前途,死守着白领情结只可能高不成、低不就。”
专家观点:
最好让孩子根据兴趣来选择
沈阳建筑大学首席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毕岩和中国教育学硕士张维平,都一致强调父母要“因材施教”,就是要让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孩子擅长音乐,有的孩子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孩子喜欢动手操作,只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不一定要死读书考大学。就如广州万通汽修学校毕业的谭小楠,虽然只是技校毕业,但是目前已经拥有自己的汽车维修公司,月收入超过10万元。
谭小楠从小就喜欢拆装玩具,上小学后,将家里的收音机、自行车都拆了再重新装好,到了初、高中,他更是迷上了汽车,看汽车杂志,自己买汽车维修方面的书钻研。高中毕业后,他毅然选择了到广州万通汽修学校学习汽修。
谭小楠说:“我就是喜欢维修,开一间属于自己的汽车维修公司是我的梦想。来到广州万通汽修学校后,我系统地学习了汽修知识。在创业期间,汽修学校的老师给了我许多帮助。我的汽修梦想真正是在技校起航的。”现在谭小楠的公司发展得很好,他成了母校的成功典型,还回学校给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
谭小楠的经历值得借鉴,父母们不应该给予孩子过多的成长压力,要顺应孩子的天性,给予孩子充分的成长自由。传统的观念应改变,死读书不一定就能够改变命运。与其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不如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地或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或拜师学艺,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
早在2011年的“两会”上,多名政协委员就呼吁,大家不要鼓励农村的孩子上大学了。当时曾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表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并不容易,农村的孩子上了大学也可能连工作都找不着。现在的大学费用如此之高,这是农民家庭难以支付的,而且供完了孩子,孩子进城以后就不回农村了。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年轻人不愿回农村,也就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城市蜗居现象。王平认为,农村的孩子如果读的是中专、高中或者职业技能学校的话,他就会回到农村,他们不用来城里,在农村也许就发展起来了,有技术,有目标,有幸福。
虽然两会代表的提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大讨论,但当风波平息后,人们也会理性地思考:农村的孩子是不是非上大学不可?的确,孩子上大学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经济负担很重,更像是一笔大额风险投资,因为谁也不知道孩子四年后大学毕业是否能找到工作,是否能还得起家里的债务。为了供孩子上大学而返贫的农村家庭并不鲜见,因为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产生不愉快甚至悲剧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林高龙指出,为孩子筹划未来,可以加入蓝领选项,而根据他们的兴趣择校是关键。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父母应该放下架子正确认识蓝领,因为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普遍存在着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的倾向。按照一般人的认知,脑力劳动的岗位肯定都是给那些高学历的人才准备的。有了高学历,才有资格做白领,从事脑力工作;只有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会不得已去当蓝领。反过来,具备了高学历的人只能做白领,如果去当蓝领就是纡尊降贵,就是浪费资源,就是没面子!学历越高,就会越轻视体力劳动,越对蓝领岗位不屑一顾。
函授本科毕业总结范文3
勤学多问,终有收获
陆子岳1998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本来有机会留在县城工作,他却选择回到家乡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乡那例小学(以下简称那例小学)任教。他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离家近点,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刚开始,由于缺乏教学经验,陆子岳是一个“不太会上课”的年轻教师。一次数学公开课上,在讲到分数定义的时候,由于紧张和大意,他把分数的定义表述成:“把一个物体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直到整节课结束,他也没有意识到表述中存在的问题。课后,听课老师对他的课进行点评,让他注意数学语言的严谨性,这时他才猛然发现自己在表述分数定义时漏掉了最关键的两个字:平均。对于一名数学教师而言,这是一个不小的错误,他开始反思和检讨自己。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有了这次教训后,陆子岳深刻意识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重要性。他没有气馁,而是积极争取上公开课的机会,主动请求同行指点,同时不忘课后总结。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习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他抓住各种参加教师培训的机会,甚至自费到城区和南宁市以外的地方听课、学习。他还主动报名参加各种乡级、城区级课堂教学比赛,观摩优秀教师上课,学习借鉴他人好的教学方法。工作之余,陆子岳注重提升学历水平,先后参加了函授大专、本科学习,于2007年从广西民族大学函授本科毕业。
付出总有回报,通过不懈努力,陆子岳的教学理念更新了,课堂掌控能力更强了,教学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春季学期,他参加邕宁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获得了一等奖。2008年,他参加南宁市课堂教学竞赛,获邕宁赛区第一名,成为邕宁区参加南宁市赛课的唯一代表。可想而知,从一名普通乡村教师到成为城区代表参加市级赛课,他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
作为老教师、副校长,陆子岳不仅努力提升自己,还特别注重提升学校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2011年2月,他担任中和中心学校副校长,分管本部教学工作。第二年,他着手组织学校16位教师与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开展“城乡教研一体化”活动,该活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为期1年。每次活动前,他都会和对方学校负责该项活动的领导沟通,一起协商和策划相关事宜。经过协商,双方决定由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的1名骨干教师负责帮扶2名中和中心学校的教师。期间,陆子岳也当起了学生,虚心向他学习和请教,其他参加活动的教师看到作为副校长的陆子岳这么用心,学习劲头更大了。
通过这次“城乡教研一体化”活动,中和中心学校的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激活了校本教研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中和中心学校教师何玫瑰由衷地说:“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这么快,真得感谢陆副校长!”
这个“校长爸爸”不简单
2005年,陆子岳在中和乡方村小学(以下简称方村小学)担任校长职务,方村小学属全日制公办完全小学,当时设有一个完小、三个教学点。后来,为了优化教育布局,提高教学质量,当地教育局决定对方村小学下辖的教学点进行撤并,但问题接踵而至。杨坡教学点的村民与劳坡完小所在地的村民素来不和,所以杨坡村民不愿意送孩子到完小就读,怕孩子受欺负;而劳坡村民也不愿意接受杨坡来的孩子,根据劳坡村民的说法,完小第一栋教学楼是劳坡村民集资建成的,杨坡没有出一分钱。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陆子岳对两边做起了协调工作,他分别到两个自然村召开家长动员会,宣传“撤点并校”的好处,有些家长还是不同意,他就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有时忙到深夜才回到学校。在陆子岳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两地村民终于达成和解,同意撤点并校。
由于条件有限,农村学校的文娱活动相对较少。为了让农村孩子过上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陆子岳决定组织一场“六一”儿童节文艺晚会,这在方村小学是从未有过的事。为了办好这场晚会,他和6名教师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排练节目,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而家长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配合。一位学生家长说:“陆校长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都牺牲掉自己的休息时间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他的工作呢?就算周末不干农活,我们也会来学校接送孩子,不给他拖后腿!”
节目排练得差不多了,问题又来了,没有演出道具、幕布、灯光、音响等怎么办?陆子岳只好向中心校求援或者向村民借;布置舞台人手不够,他就发动群众来帮忙;学生们要化妆,教师人手不够,他就邀请家长来帮忙……在大家齐心协力下,方村小学第一届“六一”儿童节文艺晚会成功举办。当时,很多学生家长和附近的村民前来观看,孩子们的节目精彩纷呈,获得满堂喝彩,学生们都纷纷表示过了一个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从这以后,方村小学每年都会如期举办“六一”儿童节文艺晚会,从来没有中断过。
后来,陆子岳要调往中和中心学校任教,就在他留在方村小学的最后一天,方村一百多个村民自发前来为他送行,还请来一支舞狮队,这让陆子岳既惊喜又感动。他心存感激地说:“在方村小学任教的6年时间里,我感到充实而有意义,工作开展得这么顺利,全靠大家的支持!”
2014年3月,时任城区教育局局长赵慧妮一行人到中和中心学校附属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中心幼儿园)研调,提出要将其打造成南宁市乡镇示范性幼儿园。但当时该园校舍简陋、教学设备紧缺等问题十分突出,能否打造成一所乡镇示范性幼儿园,这在大家心里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当时,陆子岳是主要负责人之一,为了争取改建资金,顺利通过评估验收,他和幼儿园的教师们时常加班加点整理材料、协调安排工作,那段时间,他们连周末都用来工作,晚上十点半前休息都是奢望。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中心幼儿园的面貌焕然一新:铺上了新的塑胶地板,更换了新的门窗,教学设施逐步得到完善,校园面积也扩大了不少。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2015年1月,中心幼儿园顺利通过南宁市乡镇示范性幼儿园的评估验收,赵慧妮局长对陆子岳等人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说:“中心幼儿园能够通过评估验收,陆副校长功不可]!”
函授本科毕业总结范文4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扭纽和核心,对经济的运行状态起着一种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调控经济运行的杠杆,拉着经济这驾马车运行质量。信合作为金融的主力军,它在建设和谐农业,打造和谐新农村起着一种决定性的作用。它点多面广,直接处于农村经济的包围圈中,其经营触角四处延伸,充分地满足着广大农民的服务愿望和强大的资金需求,信合的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影响着它实现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刻离不开信合的大力参与和顶力支持。农村经济要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投入,离不开信合的全面的服务,离不开广大农民对信合的充分理解和积极参与和支持。这的其中起着一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方方面面形成一种内的合力,把其全部能量统一于“科学发展观”这个大轨道、大方向上来,群策群力,互相支援,信合事业才会稳固、健康、和谐、全面的持续向深层次支拓展,有充足的发展空间,信合“联系和谐社会的金融组带和桥梁”,就会更加稳固,有说服力,有影响力,有创造力。
那么怎样用胡书记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信合工作呢?笔者认为应该时时刻刻从自身实际去分析,从周围环境去操作,从创新中求活动从理念中求思路。
(一)从自身实际中去分析,在分析中找出不足努力以此为突破点,打开工作的局面。
“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怠”,打铁还须自身硬,这是一个硬道理。信合事业的向前发展,首先必须有一批实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丰富的人才,有过硬的资金实力,有一批优质高效的金融资产,有一批懂经营管理的干部,有一批和现代金融相配套的业务品种,信合事业经历曲折,大部分员工主要来自内部职工子女,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思想观念较差,在金融阵地上,由于信合品牌较弱,再加上其它社会政治因素的强迫,运行质量较差。中青年后备干部较少,业务品种单一,这些是直接制约其发展,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理论观念加以分析、逐步地改善。
(二)、从周围环境中去探付、找出发展的症结。
立足实际,面向周围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经验指导自己。经济的发展导改了广大农民有强烈的信贷欲望,因此加大信贷投放成为了可能。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信合走上了业务高速公路。信合的品牌,由于国家政策支持,省联社组织的成立等正在逐步加强。这些都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信合发展提供了一种坚强有力的保障。这些都为用“科学空发展观”指导信合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三)、从创新理念中求活力,找出发展的思路。
理念上求创新,实行精细地经营,信合发展才会有后劲。科学发展离不开理念,理念的拓展和强化离不开业务等创新,只有这样信合才会有潜力,有魅力。首先必须有人力资源创新,向人力要成本、要效益、要活力,避免人力浪费,打造一个公正、公平、公开、和谐的用人环境,这才是根本,“百年大计,人才为本”这是基础,可以采用“换血”和“输血”和“造血”三者上结合,引进一些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输血”采用集中培训、脱产函授等形成对其进行“换血”,采用业务练兵,鼓励自学等进行造血,形成一批信合发展要求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函授本科毕业总结范文5
关键词:课题 研究 价值
我所接触到过的乡村小学教师中,对做校本课题大体有这么几种认识: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做;二是为功利而做;三是凑热闹,应付式的;四是认为那是教研人员的事,与一线教师无干。那么乡村小学教师做校本课题有啥意思呢?
一、经常处于“研究”状态
做课题是做研究,不做课题同样也是做研究。其实每位教师每天都是在做研究,只是做法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罢了。对乡村小学教师而言,做校本课题就是做研究的最佳锻炼机会。
1、主动挤时间做研究
校本课题,是有组织机构,有研究目标,有探索过程,有检查总结,有结题推广,这么几个环节的。教师主动挤时间做研究是做校本课题成功的关键。做 课题研究的点滴体会是要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哪怕是失败的研究也不例外。不记录就无法比对,没有比对,也就没有办法提升自已。莫说结题,要整理这些点滴心得 撰写结题总结,就是在平时和同事的交流或期末写总结,往往也会用到这些不起眼的材料来说明一个观点的。所以,教师一旦接手立项了的校本课题,就得踏踏实实 地挤时间研读与课题有关的相关文章,就得自觉地把课题带进课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不断总结,不断提升,然后才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非课题的研究随意性比较大,也不受任何要求所约束,记录心得与否那是自己的事。做课题就不同了,就得逼着自己主动挤时间去做研究。
2、科学支配时间
经常处于“研究”状态,使人精明,使人学会科学支配时间。自然把备课当作是设计研究的最关键时间;上课是实践和检验研究的最佳时间;课余是记录研究心得的最宝贵时间;空闲是反思研究获得提升的最快乐的时间;双休日是研读理论书籍最充裕的时间。如“牧”字,我就是在双休日的一天里一边牧牛,一边拜读黄亢美老师著的《文字学基础与字理教学》时才领悟到其本义的。
当我读到“攴部可以认为是手部的分支,《说文》:‘攴,小击也,从又,卜声。’意即手(又)持木棍(卜)进行轻击,故用攴作形旁的字一般与手有关,多表敲击之意,如:敲。‘攴’读pu,在教学中可称说为‘卜又旁’。‘攴’作偏旁又可变写成四笔反文(攵 )如:救、教、牧、败、攻、收等”。细心品读,使我豁然开朗。原来‘攵’是‘攴’的变写,它们都是手部的分支,都是手(又)持物件或器械等的象形。自己现在不正是走走停停地跟在牛的后面看书吗?眼前不正是一幅鲜活的牧牛图吗?我突然体会到“牧”字的本义――手持鞭子赶牛。自然也就联想到“救”就是一位好心人或者是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她正在手持器械救助别人;“教”不正是父亲持着鞭子在教训孩子,老师拿着教鞭在教学生吗?……汉字的意象美――见形知意,突然使我从心底里赞叹造字的祖先们的伟大!
二、对“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教 学一词,教育家们把它定义得无懈可击。当把校本课题带进课堂,通过试着做课题,学习做研究,通过做研究,促进“教”和“学”有了质的提高时,你就会体会到 这是一种艰辛的探索。在这种艰辛的探索中教师不但领悟到了做校本课题的乐趣,还会领悟到“教学”的真谛。那就是师生在一定的环境里,师者在通过循循善诱引领学生探究学问中不断获得生机而发展;学生从教师的诲人不倦中不断获得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进步时,你就会体会到这就是一种有趣的双赢活动,这就是教学。
要知道学生获得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在教师的唠唠叨叨当中获得的,而是在教师的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引领中一步一个脚印获得的。如“阝” 在字的左边称作“左耳旁”, 在字的右边称作“右耳旁”。教师不教,学生可能也懂读。但是“邑部作偏旁时写作‘阝’,在字的右边”“表示是人所聚居的范围或圈子。本义指‘国都’,引申指一般城市,故邑部的字一般是有关国邑和行政区域的”。“阜在字的左边写作阝。阜部的字一般都是与山岭或高地有关”现在均把它们写成‘阝’。这层意思,如果老师不去读相关原著,就不会发现。这个规律发现不了,也就没有办法点拨学生,学生很可能就会一辈子的模模糊糊的。
对“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和“学”就有味。教前就会先想“教什么”,然后才设计“怎么教”,教后还会反思“为何这么教”。否则就是把从教参那里解读到的拿来灌给学生了或者是干脆捧着“教参”当活“菩萨”,一字不落地灌输给学生了。把“教参”当活“菩萨” 灌输给学生,在乡村小学,特别是村小,多少还是有点市场的。这与“念藏经”没什么两样。清代著名文字学家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学生是人,不是猪狗。读书而不讲,是念藏经也,嚼木札也”。做校本课题至少不会把自己变成“念藏经”“嚼木札”之人。已出我口,便算了事的敷衍之事不会上演。
对“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做研究就有味,就会自觉践行郑板桥的“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就会品味到“画到生时是熟时”的诗境的。这或许也是一种“有效教学”吧。
三、活得有价值
做校本课题的的确确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师本人在做校本课题的过程中受益也是颇多的,至少体会到做校本课题体现的就是一种双赢效果――学生得益,教师也受益。
在做校本课题的研究中,教师的初衷和主旨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会了自我“充电”,学会了做研究,学会了与学生合作,与同事合作,学会了不照搬教参去忽悠学生,学会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自己也会在这种体会中觉得活得实在,活得踏实,活得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黄亢美主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10.
[2]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张华主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
[3]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徐世贵主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8
[4]学会做课题: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指导/李彦福主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5
作者简介:
函授本科毕业总结范文6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师 本科
俗话说:“基石之坚才能建之如固”,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的小学教育一点也不为过,可以说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第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以,小学教育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基础素质教育的质量。虽然影响小学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小学师资队伍的质量,只有教师具备了相应的素质结构,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相关素质。小学体育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组成之一,学校教育对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技能力水平、业务水平、创新教学等方面综合素质都作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全面提高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整体素质是促进和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本文在对国外小学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指标,根据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颁布的有关文件对培养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相关的法律依据并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
一 小学教师师资情况
1.国外小学体育教师师资发展情况
放眼世界各国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历程,一般都经历过由中师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培养这样一个发展历程,有的国家甚至达到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对师范教育进行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逐步把小学教师的任职水准提升到大学水平。例如:法国的体育教师要求必须在大学本科学习三年,再经两年专业培训,取得考试合格证书才能任教;英国政府则明文规定要求所有的小学体育教师都必须获得硕士学位;美国教师学历普遍较高,美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要求中小学专任体育教师至少是本科学历;日本早在1949年5月通过的《教育职员资格法案》中规定中小学教师要获得“教育一级普通资格证书”,必须为本科毕业,具有学士学位;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已经取消中师。
2.我国小学体育教师师资发展情况
解放初期,我国就设置了初级师范学校,学生学习三年以后从事小学教育。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建立了中等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生经培养,三年以后从事小学教育。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培养专科层次小学体育教师的高等专科师范院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于上个世纪末,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已进入到了过渡与初步发展阶段。从我国小学体育教师的演进方式来看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在逐步提高,在学历提升的同时体育教师素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是符合我国小学体育教师本科化发展趋势的。因为我国小学体育教师本科化的实质是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体育教师,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3.我国体育教师的学历现状
原国家教委《关于基础教育师资和师范教育规划的意见》规定:小学教师为中师毕业。这种要求大致处于发达国家20世纪20~30年代的水平,显然在当今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的崭新时代,这种学历标准是不能符合时代要求的。然而就是这样低水平的学历要求在城市都还未完全达到,在农村就更难以达到要求。从我国目前小学体育教师的整体学历来看基本上是偏低的,城市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明显高于农村小学,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多为在职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学历,其质量难以保障。目前全国共有体育教师近40万人,其中中小学37万,大学3万,教师的年龄结构从上世纪末开始偏向年轻化,以中青年为主。北京的体育教育、教学、教师待遇等方面是优于全国的一些城市的,在体育师资方面是领先于全国的。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跟上整体教育发展的要求,学历要求是整个师资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要达到本科学历,这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学历要求是一致的。体育教师也要实现从知识结构到学历结构的完美过渡。但就我国目前小学体育教师的现状来看,一半以上的小学体育教师来自大中专,还有很大部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从事体育教学,这在农村尤为明显。由于小学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对于一名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这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高师体育院、系培养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的必然性。
二 政策、法律依据
我国关于教师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于教师队伍的发展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从1986年开始,国家先后颁布了若干法律对教师地位、权利和义务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此外还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文件。为了更加完善和贯彻国务院和教育部门颁布的这些文件精神,全国若干发达地区的教育部门又制定了相关的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规定,使其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就对我国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为培养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参考依据。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也把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起点,这无疑对我们体育教师自身的学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就曾明确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政协委员在“十一五”座谈上就提出到2010年,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学历水平相对以前要有显著提高,这为教师学历的发展立下了一个目标,也为实现小学体育教师本科化提供了一个台阶。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提出了“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具体指出了要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只有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保证。目前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基地的中师教育来说,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对小学体育教师的需求,因此全面培养高学历、高素质、高业务水平的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已迫在眉睫。 此外,一些地方性的文件为培养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强而有力的参考依据,如:北京就曾提出2010年要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求教育总体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首都的教育水平,并要求初任的小学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南京从2007年就开始对新进的小学教师要求必须具有本科学历;深圳市在《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年规划》中就曾提出2005年要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10年要实现教育现代化;浙江省提出到2010年左右,全省师范教育由两级过渡到一级并在颁布的《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0—2020年)》中提出在2010年前后,要小学教师学历本科化;海南省要求在2010年前后,小学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分别达到70%以上。根据国务院最新的教师教育发展目标,到2015年,城市和县镇新增小学和初中教师基本实现本科化;小学教师本科化率在城市达到80%、市镇达到40%、农村达到10%。
三 高师体育院、系培养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高师院体育院、系培养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的合理性
师范教育体系逐步推进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是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便进行了由三级师范教育向二级师范教育的过渡。为了更好地适应21世纪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对高学历、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特别是本科学历小学教育师资的需求,90年代后期又开始了由二级师范教育向一级师范教育过渡的研究与实践。对于高师体育院、系而言,从其专业特性出发,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优势,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底和综合素质较强的本科师范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基础教育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要求。由此可见高师院体育院、系培养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是完全合理的。
2.目前我国专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模式为培养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部分高师院校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专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90年代末期国家师范教育司就召开了“培养高学历小学师资专业建设研讨会”,提出了应该以本科学历小学师资的专业建设作为制高点,在总结培养专科层次小学教师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开始培养本科程度小学教师的实验工作。此项工作在上海最先展开,上海师范大学于1999年最先开始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
3.教师竞争上岗加速了高师体育院、系培养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的进程
随着近年来教师竞争上岗、逢进必考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于同一个体育教师岗位,“高学历、高水平者留用”将成为选择和聘用小学体育教师的重要原则,而这种竞争必然会促进小学体育教师学历本科化的进程。
4.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体育教师是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一直由中师培养小学教师,中师学历的小学体育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埋没的功劳。但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体育教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适应21世纪对小学体育教师的要求、将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逐步提高到大学本科水平,是近些年来我国以中师为主体培养专科学历小学教师改革的深化,其意义深远。
5.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体育教师是符合世界小学教师培养发展趋势的
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小学教师的培养,因此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要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现实。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逐步推进三级师范教育(高师本科、高师专科、中等师范)向二级师范教育(高师本科、高师专科)的转变,这也是符合世界小学教师培养发展趋势的。小学体育教师作为小学教师的一分子,在基础教育不断发展与提高的今天,社会对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师体育院、系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扎实专业基础和全面知识体系的大学本科生的任务,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人才是符合时展需求的,高师体育院、系培养小学本科学历体育教师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培养出适合小学体育教育工作、热心体育教学、精通体育教学方法的高质量的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的必然产物,它在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前景中是有据可循的。高师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在已有的成功经验上,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新时期高水平的现代化本科小学体育教师是完全可行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桂英.北京培养具有学士学位小学教师问题研究[J].北京教科院学会论文,1999.6:45
[2]黄汉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科技发展史[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