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监理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木工程监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木工程监理论文

土木工程监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pace accelerate ceaselessly, the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 people gradually pay more attention, more and more in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industry.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an extremely complex process, its production process is more complex, and involves the scope is very broad.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often encounter many technical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it must pay a large amount of manpower,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the use of the device, to the great number of. Strengthening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nel within the time stipulated in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task.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common problems.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本质上属于一种生产行为,它主要是指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规划、组织、控制、协调。在施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但随着土木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积极加强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弥补传统管理中的不足,积极转变管理思想、方式、方案,根据《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制订了新型的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但从目前的施工情况来看,安全管理问题;施工方、业主、监理部门的内在关系;环境公害问是急需解决的。

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的管理流程,以保证施工项目能够达到实际的需要,为施工企业创造出更为丰富的经济利益。当前社会工程建筑市场正不断发展,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尚未得到改善,且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具体为:(1)项目与企业之间没有进行合理的责任分配,导致责任不清、激励不足,约束不紧,这些内在因素对于项目施工管理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市场竞争手段不正当,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们很多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这就破坏了市场经济公正、公平的原则;(3)法律法规不健全,建筑行业的发展还不能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企业只注重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整体利益的重要性,这必然造成本国施工技术与国际技术相脱离,不利于市场的国家化发展。

二、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场地设施、行为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管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实现这些方面的管理关键在于施工过程中根据人的实践经验展开行为、物、环境状态方面的管理和控制。而其中最为普遍的管理是场地设施、行为安全等,管理工作主要是将现场设备、工人安全作为主要的管理对象,具体表现在:场地是否安排专人进行清理,及场地是否满足施工的要求,并且观察在施工现场的技术操作人员是否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的安全装置等。安全技术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参照施工项目的实际需要来采取不同的安全施工技术,从技术上杜绝施工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种类增加,使得项目结构的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让施工人员制定出了更多的施工方案,给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根据当前施工的具体情况分析,从硬件上看主要存在以下措施来避免安全问题:

(1)施工设备、工具及器具安全装置。首先,对施工机械做出及时的调整与改进,不断优化其内部结构,确保机械设备使用性能的完整;其次,配备专用的施工工具、在器具选择上应该积极采用配有安装装置的设备,在施工时要结合相应的安全保险装置。如:将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设计成全封闭式,把动力开关与开盖系统链接起来,开盖时禁止搅拌,搅拌时禁止开盖。对于吊运混凝土或砂浆等材料使用到的吊斗、吊运模板等都要配有相应的保险装置。

(2)脚手架的安全。选择脚手架的杆件时应该对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详细地考察了解,这样才能保证选用的脚手架能够达到标准化、正规化产品的要求。经济因素仅仅是一个方面,最为重要的是从安全角度进行考虑,在材料商应该选择优质材料制成的脚手架,如:固定脚手架扣件和脚手板,并配有自锁、保险销或安全扣等安全装置。

(3)个人防护用品的安全设计。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常常要配有相关的安全用品,在设计安全用品时应该根据实际的施工需要进行,以保证防护用品投入使用后能够起到积极效果。

(4)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设施。对于不同的施工现场应该运用不同的安全设施,工地作业区、高空作业需利用围挡或安全网进行封闭;严格要求进入场地的人员配戴安全帽;定期对施工现场做好处理,保持场地的清洁,道路畅通无阻;加强电子监控技术的运用,从根本上使施工安全得到保证。

土木工程监理论文范文2

关键字: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S96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生产活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整个过程极为复杂 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把企业内外的所有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让工程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随着工程建筑市场的逐渐成熟。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关乎整个建设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应当建立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质量管理队伍,对项目设计施工程序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工艺等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要加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的及时沟通;要对施工人员加强及时的培训和有效的激励。现目前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这就对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因此现代化的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施工管理规范施工进度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以促进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的协调,现将重点分析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几项措施和优化政策。

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质量不高

施工质量是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生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同时也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直接影响如果在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就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钢筋成形绑扎不正确钢筋漏放或者长度不够砖砌体的纵横墙和砌筑并不同步砌筑砂浆的配合设计不够合理。

1.2缺乏健全的监理机制和高素质的监理人员

在国内建筑行业的现状就是相当一部分的土木工程施工企业不具备高素质的监理人员现有的监理人员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素质比较低并缺乏丰富的实际经验,另外监理工程的范围也仅仅局限在施工阶段没有贯穿于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因此不利于整个项目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同时我国的土木工程监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再加上当前的监理市场比较混乱,就很难对土木工程实施有效监督从而抑制了其健康发展。

1.3施工过程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

土木工程项目在施工时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如果不加以重视,这些问题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愈加严重当前在施工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空中的粉尘有害气体施工中的强光和噪声施工现场杂乱高空坠落物以及一些突发事故等。施工企业为了赶工期求效益,往往并未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这就给当地居民产生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危害。

1.4施工进度控制不力

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土木工程项目比较庞大工期持续时间长并且复杂因此经常出现延误工期的现象。这一现象主要是由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施工的技术失误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材料拖延或者数量不足重大的设计变更或者业主拖欠工程款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5施工材料选择不合格

在当代土木工程的建设中,由于对施工材料的选择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购,致使出现的工程事故屡见不鲜,对于土木工程出现以下的相关材料问题应高度注意:如混凝土配合比例不按规定,沙石的级配不合理,水泥受潮结块其安定性不良,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标准等问题都会造成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等性能的不足,从而导致工程建筑因强度不够引发质量事故;此外,如钢筋露放错位或板面开裂等问题,都可能使建筑工程出现断裂,引发质量事故。

二、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1.现代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的深入为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现代工程施工企业能够以质量控制研究理论为基础促进自身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应根据自身施工管理架构与工作流程构建基础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质量控制的完善,以这样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方式使企业在进行每一项工程施工时都能够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满足工程实际需求。避免传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不能满足工程实际情况造成的质量控制不适应性。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科学开展,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施工规划管理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施工规划工作不当造成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发生屡见不鲜,其已经成为影响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土木工程施工前的技术交底过程中,施工企业即应组织相应的人员进行施工规划工作,对施工场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对施工用材料存放、设备存放、设备养护时间等进行合理安排,以此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为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3.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要求施工企业以严格的控制与管理保障施工质量。因此,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的巡检与旁站,保障施工过程各项控制要点处于受控状态,同时通过现场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的巡检旁站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通过严格的现场管理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为工程技术参数、施工工艺管理奠定基础,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仍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有很多新东西要去研究。我们在工作中只有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才能不断的纠正土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项目工程开始实施后的主要环节就是施工管理,必须对这一问题提起足够的重视,确保高质量的完成土建工程施工。总而言之,一个完整的 高质量的土木工程建设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以质量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基本施工原则;需要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科学的质量管理监督制度 ;需要纪律严明环境整洁设备完好物流有序的施工条件;更需要出厂合格质量兼优的施工材料 同时,要不断的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施工措施,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学 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铸造出一流的工程。

参 考 文 献

(1)穆静波 土木工程施工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曹吉鸣 工程施工管理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任小秋 论工程施工中的项目管理[J]山西建筑,2002年第十期

土木工程监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特点;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051-02

土木工程(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土木工程以各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工程设计与施工为研究对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大学生具备正确选择、设计方案和成功进行施工管理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结构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合同控制等工作掌握扎实的土木工程实践知识,具备一定的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本专业大学生的择业竞争力。

一、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具有课程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工程实践性强、案例性强等特点。

(1)课程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课程所含理论知识涉及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等多学科领域。

(2)工程实践性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与工程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课程内容是工程实践的总结,它来之于实践,用之于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大都是典型工程设计及其施工实践,这一特点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改革奠定了知识体系基础。

二、案例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1.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依据

(1)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始终是以关于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指导的。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符合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一般规律,教学改革强调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源于工程实践,并通过工程实践得以提升到理性知识,理性知识用来指导工程活动并在新的工程实践中得到发展;同时,在教学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案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

工程现场场景(感性知识)通过实际工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实践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归纳、提炼、讲解课程的基本知识(理性知识)启发学生独立解决第二环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理性知识的运用与深理解)生产实习(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习基础,同时理性知识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2)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工程实践性强、案例性强等特点,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另一依据,为案例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

(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启发式教学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去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这恰恰满足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要求。因为,土木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很可能是没有预见的,解决方案也不是唯一的,采用案例教学有利于为学生营造工程现场氛围,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解决工程问题的意识。

2.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内容

(1)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和土木工程实践的发展现状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能否在教学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选择讲授的基本内容和确定讲授重点至关重要。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工程技术类和工程组织类两部分,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每一章的内容都讲述一遍,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能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主要的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另外,还要搜集、选择国内外最新工程资料,以便能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补充最新成果,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与工程实践保持同步。

(2)把选择讲授的内容整合成相对独立的模块,确定案例涉及的知识体系。土木工程项目多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单元,对于知识量小的分部和分项工程单元,可以设置一个模块;对于知识量大的单元,根据工程的内在的连续性、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量的大小,可以设置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个案例。

(3)确定各案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并规划教学环节。进行案例设置时,每一个案例一般都包括:针对本案例核心知识的现场录像、针对本案例核心知识的工程现状、提出针对本案例核心知识的工程问题、讲解本案例核心知识的基本原理与典型工艺过程原理的flash演示、讨论并解决上述问题。其中,现场录像、工程现状与演示典型工艺过程原理的flash素材是案例教学的重要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需要根据案例核心知识点认真准备。

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环节

以“施工技术”课程中“基坑开挖与基坑降水”为例,讲述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教学过程。

(1)形成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阶段。通过多媒体播放5~8分钟工程现场录像,录像的内容主要涉及与基坑开挖方式和基坑降水有关的工程概况、场地情况、施工机械、基坑降水设备及其工作过程等内容。

该阶段教学目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多媒体提供给学生大量图形信息,展示工程现状。这些具体、直观、形象的信息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感性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提出各类问题,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此类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案例教学的第二环节打下良好基础。

(2)以实际工程为载体,展示工程场景和具体工程参数,提出工程要解决的问题。以文字为主,图形信息为辅,介绍正在准备进行基坑开挖(需基坑降水)的工程,包括工程概况、地质状况参数、基坑形式、拟开挖基坑的基本信息、施工平面图及参数、所需施工机械、施工任务等,注意不要在本阶段给出问题的答案。

该阶段教学目的:以浓厚的工程氛围、严谨的工程语言向学生传递实际工程信息和工程急需解决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责任心与紧迫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知识,并能够以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强烈的工程责任心进入下一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

(3)构建理论知识体系。以课堂理论教学方式概要讲解该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同时考虑到施工过程的动态性,对一些典型的施工工艺过程采用flas演示其工艺原理,必要时引入工程图片来说明。

案例涉及的重要知识点,通过课堂讲解掌握,其他知识点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去熟悉或了解。

学生带着(2)中的问题进行该阶段学习,所以,该阶段的理论学习是有的放矢的,课堂气氛是轻松的,学习效果是高效的。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学生对基坑开挖与基坑降水理论知识能形成完整的构架,具备了解决简单工程问题的能力。

(4)理性知识的简单运用与加深。重新审视(2)中要解决的工程问题,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通过讨论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向。将学生编成小组,启发各小组学生采用各种方式独立地完成针对(2)中问题的技术报告。

该阶段教学目的:通过解决案例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工程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土木工程所需要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实际工程现场意识,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再认识。

案例教学的程序如图1所示。

三、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作用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主要作用如下:

1.提升学生以下能力

第一,主动分析并掌握问题重点的能力;

第二,思考及分析个案的能力;

第三,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

第四,通过讨论找出最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使学生更了解现实工程情况,通过互相沟通,培养及发扬团队精神。

经过对本专业两届学生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显著。

2.提高授课教师综合业务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资格”(教师资格和工程师资格)。授课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在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投身土木工程实践,通过工程实践把自己锻炼成合格的工程师。

3.提升教育理念

土木工程案例教学是有利于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对土木工程行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响应,最终有利于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结论与建议

组织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模块划分时,应该考虑模块的完整性及模块间的独立性,注重模块内录像、工程实例、工程原理的一致性;

第二,应该精心设计各案例要解决的主要原理,突出重点;所涵盖的内容不宜太多,否则,案例教学又将变成“填鸭式”的平铺直叙;

第三,进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时,所选择的工程实例应该既能反映该案例要传递的基本原理,又要尽量地反应现代土木工程实践的前沿信息;

第四,采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同时,应该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

考试应增加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在考试形式上,要避免“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现象的出现,注重对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以外,还可以采用综合题开卷、讨论、答辩、科技论文写作等形式,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秀英.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1(4).

土木工程监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就业导向 毕业设计 校企合作 工程监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23-02

一、校企合作在工程监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运用的源动力

(一)建筑市场飞速发展及其对工程监理人才高素质的要求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使专业知识强、经验丰富、技术能力高成为建筑业工程监理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当前建筑人才市场极其紧缺的是经学校培养后可以快速上岗的毕业生,即应用型人才,不需要经企业再进一步培训方能上岗的毕业生。工程监理工作重视实务能力及实践技术水平,所以,以校企合作促进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工作事不宜迟。

(二)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和毕业生之间不存在直接性联系

当前,多数高职学校忽视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有效完成与学生就业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价值,仅仅将其设置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学生由此比较被动,继而处于学完学校课程,应付好考试以获取毕业证的目标状态里。所以,就出现了学校不断申述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作用,而学生则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再者因为时间上和实习工作发生冲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选题过于陈旧、抄袭现象时有发生及理论与实际价值不足等等。

二、工程监理专业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校企合作的应用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校联合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 并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求设计分阶段、分步骤进行。

(一)毕业设计的前段

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每周对校外指导教师进行一次小组阶段情况汇报,对校内指导教师集中一定时间对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探讨,然后校内校外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并及时处理。

(二)毕业设计的后段

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集中两周时间返校一次,进行毕业设计的修改工作及完善工作,加强知识理论的连贯性以及综合应用能力;最后一周,由教师对设计成果进行交叉批阅,并与校外指导教师一起完成对学生的公开答辩活动,最终的成绩以学生的阶段成绩、最后成果以及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综合评定。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成效

(一)题源多种多样,改善了以往多人一题的状况

在以往进行的毕业设计题目中,往往是教师给出一个大题目,更改设计条件得到小题目,划分给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通常按照相同结构布置,固定设计模板,机械地代入数据进行计算。这样容易导致学生采用统一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或计算,也会因此出现同样的错误。校企合作后设计题目由企业负责,采用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或正在建工程项目为题,充分保证了学生设计题目来源的可行性和真实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独立解读建筑图纸和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热情。

(二)强化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对企业实例工程项目的监理,跟随工程进度深入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得到了工作内容和方法上的训练,实现了项目团队分工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显著增强。在企业里,学生能接触大量的工程实际,高级监理工程师人员在项目监理方面好的做法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思路,这些经验和方法从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来,切实可行,是书本上很难全面解释,更是学校导师无法给予学生的实践财富。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真正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素质培养。

(三)整合优化校内外教师资源,保证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

建设发展校外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做法,既能弥补高校教师理论有余,实践不足的遗憾,又能避免企业仅凭经验而不考虑其原理的盲目做法,对学生起到了双向补充的作用。同时,通过学生的纽带作用,还可更好地发现和避免工程建设上的失误,增强双方专家的沟通,搭建学科研究平台,共同探讨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形成产学研密切结合的科技攻关课题,进一步强化高校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功能。

四、深层挖掘校企合作的潜力的几点建议

(一)企业的利益不容忽视,进一步提高合作层次

现阶段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多是学校主动,企业相对被动。发生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校方思考的角度比较主观,急于求成,忽视了企业的立场及利益。因此,在双方达成合作的过程中,积极探求与企业利益有关的联结点,深层挖掘毕业设计(论文)中校企合作的潜力,保证实现校企双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合作层次:首先,打破工程监理毕业设计(论文)中单个项目的合作模式,达成项目组的合作模式;其次,打破与单个企业的合作模式,达成企业群的合作模式;最后,打破单一化毕业设计(论文)的合作模式,达成学生就业、企业发展的双赢合作模式。

(二)积极创新校企管理制度,以促进合作顺利进行

校方要积极打破陈旧传统的管理方式,使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向制度化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各专业不同的特点,进一步创新管理制度,构建一系列工程监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校企合作的管理体系,并进行逐步完善,从而使工程监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校企合作得以有效顺利进行。

(三)政府部门应对校企合作模式予以足够重视

目前,针对高职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效应、就业量,政府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重视程度应提升至社会稳定因素的高度,为学校和企业提供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实现长久合作的目标。涉及到高职学生就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环节时,政府可利用自身优势,组织举办校企合作方面的经验讨论活动,且指派专门人员进行这种活动的宣传发动、予以专业性的指导,构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同时大力扶持,逐步健全奖励机制,对校企合作过程中成效显著的企业予以充分的肯定及奖励,并为企业提供一定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五、结语

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工程监理毕业设计,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具有实际价值与作用的实战演练。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是为建筑工程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的手段,是提升工程监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技术能力重要的前提条件,效能优良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减少就业上岗培训时间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荣华,项东升.校企合作培养化工人才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140―141.

[2]李继睿,李玉珍,肖怀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广东化工,2009,36(05):229-232.

土木工程监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教学方法;考核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工程监理体制,在保证工程质量,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面对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们的监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够与世界接轨,不能固步自封,要勇于创新,这也是当前新课改的重要目标。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建设工程监理”是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类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一门技术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课程,它的研究内容既有生产力方面的课题,也有生产关系方面的课题;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际问题;既有技术问题,也有方针政策问题。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要充分考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全面审视该课程的内容,深刻分析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就业信息反馈,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补充和改进。

教学中不可能将所有的理论知识都在一门课中传授,而是在整个教学体系中逐步分课程教授,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各种专业知识、监理知识和手段开展具体监理活动的能力,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毕业后就能够从事业务的能手,而不是还要参加培训的初学者。

教材选择是教学内容的基础。由于现有的教材多是基本理论的介绍,缺乏深度和广度,尤其缺少工程案例部分的内容。因此可以采用多本教材配合,突出一本的策略,以弥补现有教材缺少案例的缺陷,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就是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强化师生互动,激发主体活力,教师应以引导、启发为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总结,变被动提问为主动发言,甚至争论,形成了一种活跃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在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讲授上,由于大部分基本理论在前导课程中都已经学过,我们采用“教师课堂提示+学生课外复习+下一次课堂总结+课堂情境再现”的“四步法”教学模式,并适当穿插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授进度控制时,由于“工程施工组织”课已经讲过横道图、网络图、S曲线以及资源优化等内容,而“工程项目管理”课也讲过了进度控制的基本理论,因此教师在前一次课提出将要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外复习,并在下一次课中进行分组讨论总结,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改编一些工程场景在课堂上进行情境再现。事实表明,这样的教学节省了课堂讲授时间,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

根据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讲授基本理论的应用时,我们用大量的时间接触工程中的实际案例,而不是那些“意义”“作用”等文字性的东西。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而减少“填鸭式”的教学。同时对于课程的重点内容突出讲解、逐层分析、步步深入。课堂教学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对于必须记住或易混淆的内容可以布置上交的作业,对于了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己查找或动手,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喜欢上这门课的学习。

另外,教师每周及时进行答疑,细心批改学生作业。这样,学生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的指点,教师也可以及时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在答疑和批改作业过程中,对于共性问题和难度较大的习题,进行集体辅导,使学生学得深、学得透,而不是模棱两可,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学中及时改进。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手段的改革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建设工程监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如果按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

1.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现在教学手段非常丰富,在上这门课程的同时利用电脑软件资源自己动手制作的,制作多媒体课件,按照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内容,并配以多媒体网络技术,制作成PPT、CAI等多媒体课件,内容清楚、形象生动、动画效果逼真。通过图片、动画等将监理理论知识、监理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使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这比单纯的语言教学更有吸引力,在授课中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有针对性地增加工程实例。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际工程案例,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又能培养他们在监理工作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下,有针对性地增加多个工程实例,教学效果良好。例如,对一个工程项目进行监理,监理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特点,采用合适的组织形式建立项目监理机构。

3.减少课堂教学,增加现场教学。教学不再局限在课堂内,对于实践性强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到周边的实习基地进行现场讲解,或者请有经验的总监理工程师进行讲解,这使得一些理性的问题感性化、直观化,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例如,在学习项目监理组织机构时,通过对星河皓月住宅小区工程监理部的组织结构图的现场了解,使学生很快掌握要学的知识。

三、以能力为核心,深化课程考核制度改革

中专技校的“建设工程监理”课程考试制度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局限、评价方法欠科学等弊端。为培养高素质、有能力、毕业就能上岗的毕业生,为使课程考核起到正确的评价作用、引导作用,应当从单一的封闭考试模式向多元开放式考核转变,从单一的课程考核向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模式转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课程考核时,采用口试、小论文与半开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口试是平时分组讨论时各组成员的表现分;小论文是对一些关键性问题的总结与创新,是对一些案例的深入分析。

另外在考核时,还尝试开展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模式,即课程结束后,组织有意愿的同学参加煤炭系统的监理员上岗资格考试,其考试成绩作为本门课的成绩。通过社会的认证,不仅可以检查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且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取得资格证书,成为“双证毕业生”,为今后就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结语

在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核心,而课程改革的重点不仅在教学内容上,还应落实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对这些环节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积累经验,对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和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孟韬,李海南.“建筑装饰工程预算”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北方经济,2007(6).

土木工程监理论文范文6

(一)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建立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地基基础工程》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与工程管理职业能力的课程。通过对建筑企业调研,与建筑企业实践专家、同行学者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地基基础工程课程标准》,使课程标准更加适应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并通过随堂听课、教学过程随机检查等方式检查课程标准执行情况[2]。

(二)根据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岗位的职业要求,更新、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就业的工程施工与工程管理岗位的需要,结合行业和工程实际,以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到“两个衔接、两个突出”,即:“理论教学与前、后续课程相衔接,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实际需求相衔接;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突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教学内容与前后续课程衔接,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地基基础工程》课程涉及的相关领域较广,与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之间重复、交叉的知识点较多,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教学内容的取舍标准,注意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尽量避免、减少与已学课程内容的重复,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并帮助学生学会寻找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地掌握专业知识,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3]。

2.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学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兴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地基基础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也使得在地基基础工程中不断出现亟需解决的新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吸收前沿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将建筑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并注重现行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或行业技术标准的应用,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实验项目的优化整合,增加设计型和工程应用型实验

对土工实验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如地基土的重度试验、含水量等实验不再单独开出,而是结合在地基土的液塑限实验、压缩实验、直接剪切等实验中进行。适当增加设计型和工程应用型实验,让学生掌握工程实验技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及严谨的工作态度[4]。如在地基土工程性质的评价实验中,选取某一实际工程项目的地基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与实验方法,自行制定相关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资料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最后提交基础工程设计所需土性参数。

2.构建专项技能实训项目,强化学生专项职业技能训练

专项技能实训项目有:浅基础课程设计、基础施工图识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识读和使用等。如在浅基础课程设计中,提供某典型实际工程的建筑施工图、地质勘察报告和上部结构荷载等条件,真题习做,要求学生进行该实际工程的浅基础设计计算。此举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行岗位综合技能实训,加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岗位综合技能实训是在工程项目施工的真实职业环境中,“教、学、做”合一,学生全过程参与基础工程施工实践,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常见浅基础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熟悉基础施工质量标准、安全要求,逐步具有分析处理基础施工技术问题和进行施工质量检查验收的技术应用能力。

(四)实施多元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针对本课程理论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而学生感觉抽象、难学的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施工现场教学、工程录像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施工现场教学

地基基础工程的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如关于浅基础和桩基础的构造要求、基础的施工等内容,课堂讲述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针对这些实践知识可采用施工现场教学法,即选用正在进行基础施工的工程项目,带学生到施工现场,边观看工人施工过程,边结合实际进行基础构造、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等的讲解,并让学生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现场的对照和观察,使学生能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来自于《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杂志。《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2.工程录像教学

该课程具有注重实践、依赖实际经验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将不同基础类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的录像适时地插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对工程实践有了感性认识,以前难以讲清的问题通过影像、图片、动画直观清晰地展示,变得通俗易懂,也使得课堂教学生动、轻松,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动力。

(五)完善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

课程的考核评价不仅检查教学效果,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手段。传统的课程考核不仅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应根据地基基础工程课程的特点与课程教学目标,将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把学习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有机结合,即课程考核=平时考核+阶段考核+期末考核+实践考核[5]。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阶段考核则根据各章节教学要求,采用单元测验、撰写小论文等方式进行;期末考核即采用试题库或命题试卷进行考试,主要考核学生课程主要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考核主要包括实验操作、实验实训报告等,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考核内容也不局限于教材,不偏重于知识的记忆,而是延伸到课外知识、前沿信息上,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改革保障条件的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执教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目前承担本课程教学和实训指导的团队教师共8名,专任教师中副教授2名,讲师2名,4名兼职教师均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团队教师通过进修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熟悉和掌握基础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等,不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学研讨和教学观摩,提高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材建设

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国家已颁布的现行新规范和新标准,结合近几年土木工程中的“四新”技术及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编写的《地基基础工程》教材已于2012年8月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该教材已在相关院校和专业使用,经对使用师生进行调查,该教材使用效果好,可作为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参考书和广大土建类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此外,还编写了土工实验指导书和土工实验报告、地基基础工程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训指导书等,满足了实践教学需要。

(三)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课程教学团队从2010年开始就不断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目前,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已基本完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学习指导、习题及解答等已陆续在校园网上,实现了资源共享。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条件,方便教师课后为学生进行网上答疑,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