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比较政治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比较政治学论文

比较政治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政治学概论;学习困难;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70-02

《政治学概论》作为政治学类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必修课,往往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具有为该专业的本科生培育政治学兴趣、奠定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的目的与重要功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缺乏学术思维的训练,对所授内容的接受感知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往往相差甚远,普遍存在学习困难。

一、《政治学概论》的学习困难

(一)学生受应试思维影响,学习中缺乏学科意识

学生往往把《政治学概论》看作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延续,在学习思维上也沿用了以往的应试思维。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习惯在学习中追求一字不差的唯一标准答案,对教材介绍的同一名词的不同定义,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往往缺乏独立思考,无所适从。甚至要求教师提供练习册,通过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复习。这种应试思维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学科意识来整体把握《政治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奠定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造成学习的困难。

(二)学生学习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存在困难。

《政治学概论》往往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同时,使用的教材大多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学习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会有一些困难和挑战。往往是名词听起来熟悉,但却不能准确表述与理解,如“政治、国家、权力”等。对政治学中的基础理论,特别是某一理论的不同观点,如“民主理论、国家理论”等往往是似是而非,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用其概念与理论分析现实政治问题。[1]

(三)学生课外阅读政治学经典著作存在困难

阅读经典著作是人文社会学科入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倡学生不要囿于教材,要阅读经典著作。但政治学经典著作多数来源于西方学者,无论是内容体系还是理论分析逻辑,抑或行文表述都令学生觉得艰涩难懂,难以坚持。例如《政府论》、《学术与政治》,还有马列经典原著等都不是大一新生能够轻松读懂的著作,单纯强调学生阅读经典著作,不仅无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反而加深了学生认为政治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的刻板印象。[1]

(四)学生自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现象存在困难

《政治学概论》教材由于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并囿于篇幅,往往限于简单介绍理论的主要观点或是简单得出结论。表现为作者在论证观点时仅仅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价值判断等传统的规范手段,缺乏以令人信服的事例、数据等事实资料作为观点的支撑,懈于进行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未能及时反映政治生活中的变化。虽然教师常常运用“讨论法”、“案例法”等去弥补教材的不足,但学生往往还是难以信服结论,更难以自主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二、《政治学概论》的教学建议

上述学生在学习政治学中存在的困难,既涉及到中国政治学研究发展的问题,也涉及到政治学的教材建设的问题,但笔者主要就教学中的应对学习困难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是课程讲授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一)教学体系安排应凸显学科体系的完整、独立,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意识

政治学的知识体系庞大丰富,《政治学概论》课程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基础性政治学知识呢?为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政治学概论》的基本框架及其独立的学科地位,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分类,进而明确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2]而且这不仅仅是在导论课给学生做一次性的介绍,教师应在每一章节的课程讲授中起到“串珠成宝”的作用。以政治内容可分为实体、观念、活动三个方面为线,根据所选教材的分析框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系统把握政治学概论的课程内容,而不是通过“背多分”的应试方式来获得概念或理论观点。

(二)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

关于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导论中的一节内容,但这远远不能让学生掌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更不足以让学生自主运用这些学科方法去学习、研究。学者们的理论成果是通过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得出来的,教师进行理论分析也运用了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但是,如果我们疏于介绍与分析方法的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接受知识性内容为重,以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为轻。就如大厨端出美味佳肴,食客能品尝到食材,却不懂炮制方法一样。师生之间的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亦要授之以渔,因此强调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如:在讲授历史上“非政治观”的内容时,需要对每一思想家的历史背景、经济地位、阶级地位以及历史地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不同政治观的合理性、局限性进行辩证分析,作到有理有据、全面客观,可以向学生介绍综合运用到的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

(三)构建互动课堂,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构建互动课堂的方式,已经有很多学者作了有益尝试,提出了“引导讨论”式、启发式、辩论式、师生角色互换式等,这都值得我们在课堂中学习应用。值得重视的是,构建互动课堂不能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的生动性、有趣性,更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提高学生的明辨、批判和创新等思维水平。例如,在介绍了非政治观与政治观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政治的概念,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界定进行发言,讲出自己赞同或者反对的理由。在涉及到观点评价的讲述时,还可以让多个同学针对彼此的看法进行发言,以更深入明了观点的逻辑。“述议”能力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在表达思想观点时拥有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论据和明确的观点,这十分重要。“凭借这种思维,在了解必要的预备知识后,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就能够独立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争论,也能够给予恰当评价。”[3,4]

(四)教师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与巩固,少不了课外学习的配合。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第一,推动主题阅读,夯实理论功底。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理论思维能力的基本载体。针对学生阅读经典的困难,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少而精地选择一些经典的章节,先教师导读再学生阅读;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学科发展前沿与中国政治热点、难点为依托,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还可以通过举办“两会精神我解读”、“读书笔记大赛”等常规性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提高的平台;也可以以读书笔记、小论文等作为作业形式与学生考核方式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进课外学习。一是利用多种网络形式建立师生的课外互动。微博、微信、QQ群等多种网络形式为师生课外的提问答疑、讨论交流、分享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关键是教师在网络交流平台中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除了答疑与分享资源,要善于抛出问题、引起讨论、适当总结,营造活跃、热闹的学习讨论、交流的氛围。二是充分利用《政治学概论》精品课程等教学网络资源,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等,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的参考资料,通过题目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三是利用政治学学术网站与名家博客等网络资源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资源。如“选举与治理网”、“中国政治学网”、“中国政治学研究网”、“中国农村研究网”、“共识网”、“爱思想”等学术网站吸取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信息等,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学术界的新成果和新动向。一些学者、专家在自己博客中的精湛论述往往就是政治学中的理论难题与现实难题,可以从某种程度弥补教材未能及时反映政治生活变化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现象的能力。

三、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虽然学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学习困难,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由教师根据自身的授课风格、所拥有的资源和学生的能力与专业要求等的不同,依据课程的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减少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间的差距,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也需要做好备课工作,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使政治学概论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抽象难懂。

参考文献:

[1]唐睿.关于《政治学原理》教学方法改进的分析[J].世纪桥,2012,9(248).

[2]陶艳华.凸显《政治学原理》理论性的教学方法设计[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104-107.

比较政治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流派演进,发展反思,政治科学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7)03-0090-06

新制度主义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社会科学在制度分析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并于80年代经过政治科学、社会学、经济学领域奠基性文献的梳理界定而形成身份自觉意识。政治科学的新制度主义经历了传统制度研究的推陈出新并从学科边缘向核心领域迈进,在研究领域扩展和内容深化方面取得可观成就,其各流派在累积现实解释力的同时致力于提升理论建构水平,由此逐渐成为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研究的主导范式。

一、社会科学视野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起源

按照通行观点,马奇与欧森发表于1984年的论文《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的组织因素》,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霍尔与泰勒发表于1996年的论文《政治科学与新制度主义三个流派》,则为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的三分法赋予权威依据。这两篇论文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设定了核心研究领域,提出了受到普遍认可的解释逻辑,但是基于政治科学角度审视新制度主义的确立及演进,仍面临亟待澄清或深入阐释的一系列问题。某种意义上,政治学者特别是早期历史制度主义者倾向于从政治科学自身把握制度研究路径的做法,很可能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演进发展设置了障碍,这具体表现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自身起源、新旧分野、流派划分问题上引发了来自社会科学各领域的质疑及批判。

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起源问题上,历史制度主义往往强调新制度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决裂,但行为主义虽然反对非理论化取向的经验研究和历史取向的宏大叙事,并重视一般化的系统理论和应用性的{查方法,却并未将历史分析排除在政治科学领域之外。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同样批评行为主义由于忽视社会结构而落入原子论的窠臼,并通过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比较并借鉴社会学的嵌入性观点,指出忽略制度分析的做法也存在于理性选择理论之中。以此作为契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关注嵌入社会情境的选择活动,创造性地论证了结构诱致均衡的含义及机理。社会学制度主义作为政治科学特别是历史制度主义指称的对象,该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较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而言存在更多歧见。历史制度主义承认社会学制度主义主要源自社会学组织理论,但是多侧重从规范和认知的双重文化向度以及工具逻辑同适宜逻辑的对立视角,对社会学制度主义的丰富内涵进行裁剪。相比之下,组织社会学认为新制度主义源自伯格与拉克曼的社会建构论,他们对共享知识和信念结构的阐释揭示了认知框架比规范系统承载更多功能,从而为社会学的制度分析赋予新的属性。〔1 〕16

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新旧分野问题上,历史制度主义宣称其复兴了政治科学重视制度的传统,但同其他流派相比却更多强调新旧两种制度主义的分歧。历史制度主义批评旧制度主义太过关注正式结构和法律体系,对政治体系予以描述性说明,从静态稳定而非演进发展的角度看待制度,偏重历史分析而非理论研究,道德哲学色彩浓厚而较少涉及实证科学方法。〔2 〕3-6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理论内核来自经济学,研究议题和方法工具包括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和均衡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和历史分析、社会学的嵌入性理论以及政治科学的公共选择理论。由于无法在理性选择理论的早期阶段找到制度分析的踪迹,所以很难从新旧嬗变的角度认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属于新的制度研究路径。对于社会学制度主义来说,新旧之别的问题显得更为复杂。社会学对组织趋同性的研究揭示了制度环境和文化机制的突出作用,因此相对于青睐技术环境和行动效率的传统制度学派而言具有更新意义。但是主张社会学同经济学交汇融合的研究者认为,社会学制度主义的新颖之处应体现为接纳个体主义方法论,并对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行为做出深入探索。〔3 〕12

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流派划分问题上,彼得斯以及霍尔与泰勒的观点最具影响力。彼得斯区分了规范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经验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利益代表制度主义、国际制度主义七个流派,之后又增添了话语制度主义和建构制度主义。但如此繁琐的划分方式可能反映出界定标准的错综复杂,比如马奇与欧森被彼得斯视为规范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被霍尔与泰勒归入社会学制度主义流派,还被社会学组织理论者贴上历史制度主义先驱的标签。霍尔与泰勒的三分法受到不少制度研究者质疑,比如海伊与文科特指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各自坚持的算计路径与文化路径,实际上基于两种相异的社会本体论并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历史制度主义由于在两种社会本体论之间游移不定,不仅使它缺少坚定的分析立场,还会因接受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个体主义方法论而失去作为独立流派的资格。〔4 〕在传统的三分法以外,政治科学受社会理论、分析哲学和国际关系研究影响,愈发重视观念、认知、利益的社会建构性质,由此孕育产生了建构制度主义这一最新流派。〔5 〕82同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相比,建构制度主义更主动地从社会科学各学科当中汲取养料,也进一步表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实际上并不限于政治科学。

其次,政治科学的制度研究对不同流派及路径开展综合分析的同时,围绕内生制度变迁、观念分析及话语分析、修辞制度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阐释。其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早期阶段具有明显的结构约束性色彩,多从制度外部探寻变迁的源头,但对制度在其形成以后的演变却较少说明,一些制度研究者于是从理论角度思考行动者的阐释活动对意义发挥的作用。具体而言,行动者关于自身处境的看法,同背景结构向行动者策略施加的影响相比,两者在重要程度上往往差别甚微。行动者的动机及偏好在根本上具有观念性和规范性特征,因而并不只是简单反映社会背景和物质环境。政治生活中的行动者除了关切物质利益,还通过对利益予以识别和加工而使自身看法转化为行动方案,并随时对动机和手段加以权衡。这意味着人们无法从制度环境中推导出行动者的偏好集合和行为逻辑,所以利益可被视为社会的建构物,观念则构成了制度的基石并在制度形成以后继续施加影响从而产生路径依赖效用,这也为内生制度变迁理论提供了解释逻辑。〔6 〕63-64其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容纳建构主义路径的过程中着重对观念分析与话语分析作出理论阐释。观念分析基于结构性和观念性双重维度而把观念区分为典范、公众情绪、程式、框架四种类型,它们不仅限定了决策者的认知范围和规范情境,还为政策方案获得合法性而建构出众多符号和概念。观念由于会受到政策领域当中斗争的影响而发生变迁,利益、资源和权力的复杂关系于此时显现出来并不断发展。话语分析将观念c话语划分为认知性观念和规范性观念、协调性话语和沟通性话语两种类型。对行动者而言,制度兼具外在结构和内在建构的双重属性。行动者的自觉意识、自知之明及自我表达能力对应着算计逻辑、历史逻辑和适宜逻辑,同时还基于沟通逻辑而运用话语活动来维持或变革制度。其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修辞制度研究路径受组织社会学和语言学影响,认为能动性内嵌于制度结构当中,应从修辞学角度审视语言对能动性的影响。修辞制度分析倾向于从内生性角度解释制度变迁,但不承认能动者有能力依据意图摆脱内嵌约束并变革制度,因此在人如何运用语词的问题上强调说服活动能够影响意义并塑造行动,同时在语词作用于人本身的问题上强调说服活动的沟通性质,从而揭示了语言对思维活动和选择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修辞制度研究路径为制度理论提供了语言分析工具,从叙事分析、话语分析、比喻分析角度论述认知局限以及说服活动如何让语言发挥相应效果。

最后,政治科学的制度研究综合运用了数学模型、博弈论、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但其作为社会科学分支学科的属性以及政治制度研究取向的特点使其兼重科学化和人文化,特别在建构机制和时序分析的方法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其一,社会科学及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建构主义转向,某种程度上展示了因果论证和建构论证之间难以调和的张力以及解释和理解之间的分歧对立。建构制度主义主张,基于解释的因果论证关注某些条件为何动态地导致另一些条件出现,而基于理解的建构论证则关注规范、文化、观念、认同因素同适宜情境的配合如何导致另一些因素产生。这促使政治学者在制度研究中更加关注观念对政治行动发挥的建构作用,进而运用方法工具考察政治争论中的说服性权力和协商审议,如何向民主合法性的核心功能、政治利益及价值的建构和重构以及历史和文化变迁这三个领域提供关键动力。具体而言,建构制度主义认为在规范化过程与制度嵌入过程中现有观念被编码为认知滤镜,行动者藉此能够解释环境中的信号,而且在某种条件下还能够对这些认知滤镜予以质疑、发起挑战并进行替代。其二,路径依赖和关键节点是社会科学及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论内容,也是擅长时序分析的历史制度主义自身发展并向其他制度研究途径输出影响力的重要优势。历史制度主义重视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路径依赖与意外后果,使用层叠、转化、漂移等分析工具对渐进制度变迁进行阐释,但关键节点因其倾向于导出路径依赖这一结果而具有强烈的历史决定论意味,故而难以为制度变迁提供内生性解释逻辑。〔13 〕针对该问题,一部分学者致力于考察制度中所涉文化因素对变迁的影响以及不同制度在此方面的能力差异,并从权力的自我强化角度探讨官员在何种制度条件下最有可能维持稳定或延滞变革。还有学者致力于消解路径依赖中的历史决定论倾向,重点考察制度变迁中由偶然性转折点引发的大量联系紧密的反馈活动,以及对此类活动造成干扰的一些因素。就这些反馈活动的先后次序而言,由于源自偶发事件中的反馈活动或干扰因素能够轻而易举改变甚至扭转先前步骤的方向,因此路径依赖并不意味着先前步骤对随后步骤方向的导引作用。

参考文献:

〔1〕W. Richard Scott.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Ideas and Interest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7.

〔2〕James A. Bill,Robert L. Hardgrave Jr. Comparative Politics: The Quest for Theory〔M〕.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1.

〔3〕Mary C. Brinton,Victor Ne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4〕Colin Hay,Daniel Wincott. Structure, Agency an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J〕. Political Studies, 1998 (5).

〔5〕David Marsh,Gerry Stoker.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6〕R. A. W. Rhodes, Sarah A. Binder,Bert A. Rockma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7〕Sven Steinmo, Kathleen Thelen,Frank Longstreth.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8〕Theda Skocpol. Why I am a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t〔J〕. Polity, 1995 (1).

〔9〕Daniel Diermeier. Institutionalism and the Normative Study of Politics: From Rational Choice to Behavioralism〔J〕. The Good Society, 2015 (1).

〔10〕Ira Katznelson,Helen V. Milner. Political Scienc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M〕. New York: W. W. Norton Company, 2002.

〔11〕Orfeo Fioretos, Tulia G. Falleti,Adam Sheingate. The Oxford Handbook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12〕Walter J. M. Kickert,Frans-Bauke van der Meer. Small, Slow, and Gradual Reform: What ca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Teach u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11 (8).

〔13〕Vivien A. Schmidt. Taking Ideas and Discourse Seriously: Explaining Change through Discursive Institutionalism as the Fourth New Institutionalism〔J〕. Europe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10 (1).

〔14〕Royston Greenwood, Christine Oliver, Roy Suddaby,Kerstin Sahlin. The Sage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alism〔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8.

〔15〕Mark D. Aspinwall,Gerald Schneider. Same Menu, Separate Tables: The Institutionalist Turn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Study of European Integr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2000 (1).

〔16〕Colin Hay, Michael Lister,David Marsh. The State: Theories and Issues〔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比较政治学论文范文3

正文字体

表格、图形、公式

(3)公式一般居中对齐,公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右对齐,其间不加线条。

注释

一律采用页下注(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 标识,每页重新排序。引文注释的具体格式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试行)》执行,见附件四。

一律放在正文之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可不编序号。著录项目及次序与引文注释基本相同,但不注页码。

中文著作和论文、电子文献按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升序排列,外文按作者姓氏的英文字母升序排列。外文著作、论文用原文列出。

页眉、页脚文字

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左侧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右侧为一级标题名称;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3磅);单面复印,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

页码

从第一章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第一章之前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均置于右下脚。

写作基本要求

语言表述

比较政治学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 如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要解决好人才培养的目标选择、人才培养主体改革、人才培养条件的创造等基本问题,还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要解决好课程的准确定位、教师的素质提升和教学的有效实施。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深切地认识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在高等学校日常工作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来说,不仅仅需要解决人才培养的目标选择、人才培养主体改革、人才培养条件的创造等基本问题[1],还需要进一步将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解决思路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中,课程的准确定位是首要问题,教师的素质提升是重要保证,教学的科学实施是其关键环节。笔者结合个人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实践,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课程教学问题谈谈体会。 

 

一、课程的准确定位: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人才需要的变化引发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得不思考社会发展的客观的多样性需要、办学主体自身的条件能力和使命、培养对象的个体特殊性。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又决定了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因此,课程教学改革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这涉及课程性质定位、核心价值观定位、内容定位等问题。 

课程性质定位要考虑课程所属学科性质,学校和专业的性质与特点,课程体系的设置特点,以及时代要求和学生的特点。相同课程在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的定位并不相同,如高师院校的课程很显然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课程核心价值观和内容的定位直接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联系,课程核心价值观的定位要求课程必须有鲜明的价值观导向,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能够给以正面、积极的引导;课程内容的定位要求课程必须根据时展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既能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又能了解、把握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而言,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政治学的课程定位。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传统基础学科,主要是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政治学原理处于专业基础课地位,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开设,学时安排多为51、54或68学时。该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坚持以理论为指导,运用的研究方法来正确认识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并分析其本质。这与高校政治学原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一致的,即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当代的科学政治观,科学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与改革的成果、道路和规律,成为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2]因此,选用何种教材和选择哪些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的素质提升: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 

 

无论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改革,最终都需要通过教师这一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来实现。因此,直接担当人才培养责任的教师的素质提升就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教师必须是与时俱进的人才,教师队伍也必须不断更新。 

一般而言,教师应当具有比较全面的素质结构,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基本素质、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水平。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和人才市场需要变化等,教师必须积极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更新、积累知识,拓宽知识面,既要掌握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涉猎广泛的相关相邻学科知识。 

教师活动还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业务能力和水平。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以科研促教学、科研与教学并重的理念已逐渐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加强科研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研科研能力,并将研究成果吸纳进课程教学中。 

但实现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还需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因为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师素质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的实现,与办学主体怎样培养人才直接关联。而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则在于教学的科学实施。课程的准确定位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而教师的能力素质则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实施。 

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实施?结合近几年的政治学课程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学生的中心地位越来越凸显,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早已明确。教师的教学必须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全面了解学生,遵循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规律和教学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信任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运用正确方法、理论原则分析、论证问题。 

 

2.妥善处理教材更新内容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其问题的导入、理论的讲授,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在众多的教材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教材,并妥善处理教材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与现实社会联系密切,要贴近生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教师应该注重从现实生活着手,调动学生投入社会、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与方法。 

 

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易陷入“原理性”的纯理论讲授中,而这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因此,应尽量避免纯理论的讲授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注重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引导、鼓励学生融入课堂。对于教学方法,主要是专题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的结合;教学手段则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开多媒体教学,并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资源进行师生互动。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曾经告诫我们:“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应该坚持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探索、自己辨析、自己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这才是教师工作的可贵之处。 

 

参考文献: 

比较政治学论文范文5

社会科学研究学院ISS座落在海牙。于1952年由荷兰的大学创办, 其初衷是为培养专业人才,特别是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提供培训和更深入的研究。 是一所研究社会和经济变革尤其着重于研究发展过程的国际高等教育学院,提供高质量教学、综合学科研究和咨询等学术性工作,设有经济学、 社会学、 政治学、公共管理和国际法等领域的硕士、博士学位项目, 所有课程均为全英文授课。ISS是社会发展研究领域中的世界学术权威中心之一,其学位世界公认。

ISS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它从多学科角度比较,分析全球性和区域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院的教职工来自世界各地,其中30%来自发展中国家, 一半以上来自荷兰以外的国家。 他们长期从事教学、研究和咨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与之相对应, 学院提供非常广阔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方式灵活多变,不仅包括课堂授课、讲座、辅导、小组讨论,还包括课题论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至今共有来自160个国家的8500名学生在此研修过。毕业生大多在政府部门、计划署、国际性机构、法律和高等教育部门中担任领导职务。

作为一个国际性学术机构, ISS有着广泛的国际联系, 它是很多国际协会的成员, 包括国际发展协会、 国际教育联合会等。 ISS为加强荷兰高等教育和研究在国际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中国,ISS与南京大学缔结合作伙伴关系。

专业设置:发展研究博士:学制四年,开学日期为每年的1月1日,每学年学费约为5,000荷兰盾。

研究方向有: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国家、社会和世界发展、人力资源与地区发展、农村发展、环境和人口研究

申请条件:已获得社会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经历、成绩为B+或2.2以上、TOEFL550或IELTS6.0以上。

发展研究硕士: 学制15.5个月,由9个月的授课和6个月的研究论文写作组成。 开学日期为每年的9月。学费共计约为6,150荷兰盾。

专业有:发展经济学、人力资源和就业、地区和区域发展、可替代性发展政治学人口和发展、公共政策和管理、农村生计和全球发展、妇女、性别、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和发展。

研究生水平的专业证书项目: 根据专业需要课程期限短, 约为6-10周, 灵活性强, 致力于当前相关的发展政策的准备和实施。 学费因方向不同从725到3,500荷兰盾不等。

方向有:儿童、青年和发展、法律和社会公平、人类发展有效的社会政策、全球化和发展、政府管理、民主和公共政策、人权、国际法和可持续发展、发展与自然资源冲突的管理、可持续发展模型与计量、转型经济政策分析技能、贫困人口的社会经济保障、女权主义发展经济学。

比较政治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基本原理学科是理论一级学科的核心,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自2005年12月该学科正式设立以来,国内一大批该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其集大成者,当首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编写的《基本原理研究报告2006-2009》(以下简称《报告》)。

作为首批被授予基本原理国家重点学科的院校,南京政治学院从学科建设的长远角度出发,组织该院从事理论教学和研究的骨干力量,梳理近年来基本原理领域研究的成果和动态,历时十个月编写了该《报告》,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报告》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基本原理新时期研究成果集成,填补了新时期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可以预见:它的出版势必对我国深化基本原理研究起到一定的启迪和推动作用。对推进理论创新和发展,推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势必产生深远影响。

《报告》脉络清晰、内容详实、分析透彻,集全面性、前瞻性、可读性于一体。既可以作为相关领域学习的读本,又可以作为研究的参考书和工具书。归纳起来,《报告》“新”、“全”、“实”特点尤为突出。

一. 新——《报告》是新的理论视角下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

《报告》是国内第一本基本原理研究报告,是该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它从“整体性”地理解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出发,在分析整理该学科领域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准确详实地反映了06-09年间国内学术界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

尤其令人觉得耳目一新的是,该书专门就当前理论应用和研究中新出现的热点问题,辟出“热点问题综述”部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新时期学界对于“”与‘普世价值’”、“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等热点、焦点问题的探讨。视角新颖,极具启迪价值。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报告》的作者们让基本原理学科走出了书斋、走出了课堂,将基本原理运用到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中去,对于新时期准确理解基本原理有很多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值得关注或研究者认真阅读。

二. 全——《报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原理研究的整体情况

《报告》从“整体性”的研究视角出发,全方位地介绍了新时期基本原理研究的情况,涵盖了该学科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既体现了一种全面系统的理论视角,又具备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内容体系,实现了思想和内容的统一。如《报告》特意设置了“国内学术动态评介”“研究资料索引”两部分的内容,对06至09年间新出版著作、论文及学术研讨会交流课题等进行了全面介绍,为读者进一步研究相关课题提供了全面的资料。

三. 实——《报告》体现了实事求是和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

南京政治学院的理论教员群体是一个严谨的学术群体,曾经作为全国理论战线的先进典型被中央和地方媒体广泛报道。这次《报告》的编写出版,是南京政治学院理论教员在学科建设领域的新探索。

全书结构严谨、资料翔实。从资料挖掘、选编上看,《报告》基本上全面反映了基本原理学科设立以来的建设、发展成果及研究动态。对于社会广泛关注的疑点、难点及热点问题,不但没有回避,而且还专门编写相关报告,实事求是地介绍学术争论的焦点及各方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和严谨求实的一贯学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