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生活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对生活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对生活的影响

网络对生活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社会;生活;作用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7-0000-01

Computer and Network Influence on Human Life

Yu Li

(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and network,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is undergoing earth-shaking changes.The computer network brings convenient has penetrated into every aspect of life:Online games,Network classroom,Online shopping,Fry on the work to the deep influence is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on people’s language,values,behavior,culture.

Keywords:Computer;Network;Social;Life;Function and Influence

当网络走进我们的生活中时,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家庭,你都能看到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一些上网的男人一到单位或家里,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新闻发生了什么,好友是否留言,好友是否在线,跟那个美女视频聊聊天。没有网络的时候,女人回家先做饭,自从接触了网络,女人是回家先上网。就工作而言,网络提高了办事的效率,一根网线,连接大江南北,一个信件,一个邮件,瞬间的完成,沟通起来极其简洁。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其对社会的影响在不断扩展。不能不说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对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态度与价值取向,计算机网络都发挥着特别值得关注的重要作用。

南阳市即将举办全国农运会,为配合农运会提高市民参与意识,市政府举办“学习信息化知识、万人网上办农运”的活动,市委宣传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市科协于2010年10月推出“学习信息化知识、万人网上行”大众读书主题活动,借助民政局的社区培训中心、精神文明办的市民学校、职业成人教育系统的计算机教室和科协的远程教育系统等,对南阳城区内的广大妇女、群众、干部、应聘农民工等进行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培训。通过授课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重点针对我区40岁以上人群、老年人、广大妇女等群体培训,使他们掌握“十会”内容。

“十会”内容是:一、会计算机基本操作;二、会简单文字处理;三、会上网浏览和使用搜索引擎;四、会收发电子邮件;五、会网上交流;六、会编发手机短信;七、会使用电子卡;八、会使用日常家用数字产品;九、会网上购物;十、会网上娱乐。

据市委有关部门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举办电脑网络培训班116期,25640余人参加,女性占60%,其中350人取得了计算机资格证书,万户家庭参与活动。计算机网络化对其家庭生活的主要影响在南阳市区得到了史无前例地扩展。

一、是充实完善自我,接受先进思想教育

参加本次活动多数家庭人员上网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政治实事,了解国际国内局势。许多老年人也不甘落后,他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多的优势上网学习,在学习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的老年生活,不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还缓解了老人的孤独和寂寞。如市城区天山路的一个家庭,开始一家三口只有女儿一人会上网,后来夫妻二人特别羡慕女儿能够畅游神秘的网络世界,于是老俩口要求女儿教他们上网,在女儿的耐心教授和辅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现在一家人都算是“网民”了。

二、是上网是拓宽信息渠道的最好方式,同时也给家庭生活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办事效率

比如在涉及家庭理财、验车、治病等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网上办理、上网查询等方式,使问题迎刃而解。

市区卧龙岗街区的李国庆老人常年身体不适,去了几家医院诊治,医生诊断结果都有不同,造成他精神紧张,怀疑自己得了什么重病。后来,异常苦恼的他上网寻求帮助,将自己的病情一说,就有人立即帮他分析、诊断了疾病,而且特别符合他自己的症状,还建议他去哪家医院诊治能达到理想效果,不但解除了他的疑虑,还指出了一条明路,足不出户就看了病,他感到特别受益。

有了网络,私家车办理年检就简单方便多了。人们可以直接从网上申请,事先在家填好表格,减少了排队等候的时间和人多混乱的场景,从容不迫地把验车的事就办妥了。另外许多年轻人还在网上银行购买股票、债券等业务,免去了来回跑路麻烦,大家感到利用网络办事省时、省力。

三、是陶冶情操,给家庭生活增添乐趣

网络是个神奇的世界,缤纷的世界,因此它给人们的家庭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中州路的郑宝林夫妻是失业的残疾人,然而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下岗后,自强自立,不等不靠,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刻苦钻研信息化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磨练,通过电脑操作,设计用彩珠制作各种工艺品和农运会会标及吉祥物标志,并赠送给农运组委会。在家庭生活中,他还指导女儿电脑网络知识,并亲自教授女儿用电脑画图,不但使女儿增添了一项兴趣、爱好,同时还减轻了女儿画画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出黑板报、出校内刊物的时间。

电脑是个伟大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好的证明。电脑如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又无时无刻不在,大公司、小公司、医院、学校、银行等等,你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它活跃的身影,今天电脑更是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里。我们绝对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

网络,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得方便,更加得丰富多彩,也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我们也希望网络能更好地服务人们,变得更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米切尔,W.J.伊托邦,吴启迪,乔非,俞晓.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生活.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

[2]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1

[3]严峰,卜卫.生活在网络中[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1

网络对生活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网络 影响 生活 思维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5-181-02

计算机网络改变了并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生活及思维带来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1. 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网络的兴起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具体表现在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信息获取方式、休闲娱乐方式及情感交流方式。

1.1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传统意义上的工作意味着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到特定的地点从事特定的事务。网络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从事各种基于因特网的工作,网络成为人们开展各项工作的平台。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拓展了人们工作的时间、空间距离,扩大了人们的工作范围、工作对象。电子邮件(Email)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信函往来,大大节省了时间,缩短了距离;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的授课由教室延伸到网络,由在校生延伸到所有想接受教育的人,扩大了工作范围及对象。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做SOHO一族。SOHO是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单独办公、家庭办公)的首字母缩写。这是基于国际互联网上的、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工作的、不受时间和地点制约的、不受发展空间限制的白领一族。SOHO族从事的工作多是可以在家中独立完成或能在网上与他人协同来完成的。淘宝网上的众多卖家有一部分便是此类人群。

1.2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

网络兴起前,人们主要通过大众传媒、各种组织机构获取信息。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各个领域、形式多样的数字化媒体信息,人们通过搜索引擎技术,筛选网络上的文字、声音、图像:通过超文本、超链接技术,对信息进行有效获取和使用。第十一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就网民上网目的来看,获取信息是第一位的。53.1%的人将获取信息做为上网的最主要目的。网络时代人们以自身为中心的信息获取更准确、更及时,这大大提高了学习和工作效率。

1.3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

天津市社科院有关专家对天津市近10家外企中的1000余名青年白领进行了关于“日常休闲方式”的调查。调查显示,有近八成被调查者将网络休闲娱乐作为首选。根据第十一次CNNIC调查结果,24.6%的人将休闲娱乐做为上网的第二目的(第一母的是获取信息)。“2008上海国际数字媒体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于2008年14日至15日在上海举行,中国软件测评中心副主任陈勇在论坛上表示:我国半数以上的网民玩过网络游戏,达到1亿多人。各种类型的网络游戏已经成为网民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人们将网络作为主要休闲娱乐方式的原因很多:首先,网络提供了多种休闲娱乐方式,人们可以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写博客,聊天交友,无需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其次,人们通过网络游戏等休闲方式,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此外,一些现实生活中不善交际的人更喜欢在虚拟的网络中结交朋友。

1.4 网络改变人们的情感交流方式

传统的结交朋友的方式是经由双方都熟悉的人穿针引线,或由同学、同事关系发展而来,交友的数量、地域范围相对有限。进入网络时代,人们通过网络结交朋友的数量巨大、地域广泛。众多交友网站的兴起,QQ、MSN等即时交友聊天工具的使用,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交友需求,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人们的网络交友需求之大。第十一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7%的人上网以交友为目的。现实生活中与朋友不能当面自由讨论的问题可以和“网友”毫无顾忌的轻松的交流。异性之间的“网络友情”甚至能升华为“网络爱情”,谱写出浪漫的“网恋”之曲。

网络,给人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信息空间、交往空间,改变了过去那种社会交往与控制的模式,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与隐蔽性,人们的网络情感交流方式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性。“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网络上曾经非常著名的一句话,虽有几分夸张,网络的虚拟性与隐蔽性却由此可见一斑。我们不能无视网络虚拟性及隐蔽性所带来的网络情感交流的风险性。

2. 网络对人们思维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构成一种立体化的传播形态,它对人类最深刻、最内在的影响恐怕在于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这种影响是基于网络的,现代信息技术是网络文化对人们思维产生影响的物质基础。

2.1 思维超文本化

因特网是由众多的节点相互连接起来而形成的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的拓扑结构。网络资源以超文本的方式链接起来,人们随意点击链接便可打开与其相关或者毫不相关的信息,获取各种资源。超文本的资源链接方式使得人们形成“超文本化”的思维方式。

超文本化的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的“非线性”。传统的思维方式一般是线性的,即直线的、单向的、缺乏变化的,它遵循时空顺序,沿着一定的逻辑方向发展,极少有随意性和跳跃性。而超文本化的思维方式如同因特网的拓扑结构一样,呈现出非平面的、立体的、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非线性”是超文本化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在网络上,人们可以随时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同时阅读、写作、收看视频、聊天交友:人们能够借助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从而可以多角度审视同一问题;人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出者、传播者,从而使得人本身成为信息的媒介,人处于没有中心、没有边缘的信息之网中。网络时代,人的思维方式也必然具有了超文本化的“非线性”特征。

2.2 思维开放化、多样化、发散化

基于“非线性”,超文本化的思维方式衍生出“开放性”、“多样性”、“创造性”及“发散性”等特征。20世纪30年代以来,蓬勃兴起的现代科技革命引发了人类思维的巨大变革,创造出一系列新的科学思维方法。随着系统科学不断发展,思维实现了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的转变:从封闭性转向开放性、从单一性转向多样性、从保守性转向创造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使人类思维方式再次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纷纷提出“网络思维”的概念。作为现代思维方式的最新形式,网络思维方式具备上述的“开放性”、“多样性”、“创造性”同时,在横向、纵向、空间结构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发散性”。

2.3 “交互意识”增强

网络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它的交互性。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传播者或者受众与受众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双向交流,这种特性叫做网络交互性。网络文化与其它文化形式相比,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在交互的网络文化中,人们的表达意识、参与意识、交流意识比在传统文化氛围下更强烈,更容易得到发展。“交互意识”的增强是由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决定的。

网络对人们思维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学者纷纷提出“网络思维”的概念。这是人们受网络影响而形成的现代思维的最新方式。有人认为“网络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网络,是网络化了的思维,是类似于人的大脑神经和血管组织的一种思维结构。它的网络状结构使它不同于以往的思维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网络思维产生于人们的现代网络生活,同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它并不是超越以往一切思维的全新的形式,而是综合了人类原有思维形式的最新发展。正如黑格尔所提出的“圆圈”的比喻,即“每一种思想=整个人类思想发展的大圆圈(螺旋)上的一个圆圈”。网络思维这个“圆圈”如同任何思维方式一样,既有作为新生事物的“发展、上升”的一面,也有其本身固有的局限性。

3.省略w.省略/research/qiye/htm2008/20080728-473235.shtml(2009-8-7).

[2]网络游戏成为我国网民主要休闲娱乐方式[DB/OL],http://省略/f/server/085/20/596579.htm(2009-8-7).

网络对生活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 收入水平 人际关系 就业水平

一、引言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形成农民工群体,存在过农民工供给大于需求形成城市公开失业,也出现过用人单位“民工荒”的状况,随着农民工群体的日益庞大,他们对城市的贡献率也逐步上升,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不能忽视农民工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了解农民工自身状态,关注其生活满意度与其相关影响,正视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融入到城市当中的所面临的问题对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实现经济新跨越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对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主要以生活满意度的界定以及研究方法居多,其相关理论主要从社会比较、期望、目标以及效用判断四个方面阐述生活满意度的产生机制。国内对于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并不多,特别是研究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则更少。郭乙辉(2008.4)以嘉兴市为例,对在城农民工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着眼于工作状况、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社会环境及家庭生活的主观评价,利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对个体特征进行影响分析,并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寻找影响因素。李国珍(2009.1)对武汉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调查进行了研究,发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打工年限、教育状况、和配偶相聚频率等不是影响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因素,而养育孩子数量、工作收入、是否购买各种保险、是否能及时拿到工资以及城市环境等因素,对农民工生活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三、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一直以来,北京市作为首都,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进京务工人员,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来自不同省份的农村地区,随着他们人数的日益庞大,被称之为“农民工”群体。2013年10月份,我们开展了“2013 年在京进城务工人员经济和社会调查”在北京市五环内展开调查,调查共发放1500份问卷,回收1484份问卷,回收率98.93%。我们基于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从三个方面对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如下分析。我们选取了调查问卷中测度生活满意度的几个指标取其平均值作为综合衡量个人生活满意度的总指标,分别建立这一指标与收入水平、人际关系、就业水平的关系。

四、农民工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农民工经济水平是其实际生活状况的一个反应,也是其生活满意度的一个基本保障,最能反映经济水平的直观指标是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高低通过影响他们的居住条件消费状况、人际交往状况等进一步影响他们对于现阶段生活的满意程度,而他们对于现阶段生活的满意程度决定了他们是否继续留在城市生活,从较长时期来看,这会对城乡劳动力人口的迁移产生影响,所以农民工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是有意义的。由于我们的问卷中个人收入是分为工作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所以,我们将收入分为此两种情况分别与生活满意度建立关系。

(一)农民工工作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我们采用简单回归的分析方法研究工作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剔除掉部分缺失值,最终利用1014个有工作收入的农民工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工作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散点图分布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主要是集中于0―10000这个水平,其中0―5000又较为集中,在0―10000这个收入水平段内,满意度指表较为集中的是2―4,而且随着收入的增加,该收入对应下的最低满意度水平会上升(图中黄线所描述,黄线将对应收入下的最低满意度指数全都包络进去),由此,我们可分析出随着工作收入的增加,生活满意度的整体水平也会上升。在收入大于10000时,此时虽然数据很少,但是也可以看出每月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正比例变化情况。

(工作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简单回归表)

从表中的Significance F=6.45419E-07

(二)农民工经营性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我们同样依照上述方法采取简单回归的分析方法,剔除掉缺失值,选取得到了有经营性收入的农民工313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经营性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散点图分布图)

(经营性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简单回归表)

分析同上,也可看出经营性收入与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性关系。随着经营性收入的增加,农民工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呈上升水平。

我们从上述两次的回归分析中可以得到:农民工工作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线性关系与经营性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线性关系,将两直线简图做出,重点是关注其变化以及交点。

我们之前分析得出,随着收入的增加,生活满意度也会增加,但是经营收入和工作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不同,因为,收入增加到2711.265元之后,农民工在得到同样收入水平的条件下,经营性收入所得带来的满意度会大于工作收入带来的满意度。收入低于2711.265这个临界值时情况相反。当农民工在自己经营收入比较低时(此时的经营性收入所需的成本也很小,相对容易开始),为了获得满意度的提高,他会选择为别人打工获得工作收入,而当有了一定的积蓄后,有的人就会选择自己经营,以较高收入水平为基础的自主经营是可以让他们比同等工作收入所获得的对于生活的满意度提高的。

五、人际关系对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通常被认为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不仅能满足情感需求,还能在工作、生意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民工由于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方面和城市存在一定的隔阂,如果发展有较好的人际关系,我们认为可以改善他们在城市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对于城市生活的内心满足感,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我们以在实际生活中帮助过农民工的人的数目和农民工在京交往圈中弱关系的比重分别作为衡量人际关系现状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来分析人际关系是否影响农民工对于目前生活的内心满意度。

(一)网络规模

根据已有的对其他群体的研究资料表明:网络规模越大,网络中的社会资源越丰富,社会资本越大,能够提供情感支持、物品、服务及陪伴支持的网络成员的数量就越大,那么个人从社会支持网中获取的帮助也越多。由此我们可知,网络规模的大小对于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影响,而网络规模主要表现为在实际生活中帮助过农民工的人的数目,因此,我们用在实际生活中帮助过农民工的人的数目(以下称为网络规模)来作为反映其人际关系的数量特征。

1、方法及结果

我们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支持网的数量特征对于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由于某些样本的网络规模为缺失值,最终利用1423个样本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下图分别为农民工人际交往网络规模现状以及网络规模影响满意度的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SUMMARY\& \& \& \& \&组\&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n=0\&515\&1454\&2.823301\&0.673483\&0

[方差分析\&差异源\&SS\&df\&MS\&F\&P-value\&F crit\&组间\&20.57907\&3\&6.859689\&9.266512\&4.54E-06\&2.611173\&组内\&1050.438\&1419\&0.740267\& \& \& \&总计\&1071.017\&1422\& \& \& \& \&]

2、分析

根据饼状图可以看出,在农民工日常生活中,没有得到实际帮助的人占了相当一部分比重,达到36%,将近一半以上的人接受过的帮助的人数不足5人,可以看出农民工人际交往的网络规模还非常小。

通过上面的方差分析表可知,P-value=4.54E-06

(二)弱关系比例

格拉诺维特将个体(个人或组织)之间的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他指出,强关系通常发生在群体内部,个体之间的社会经济特征比较相似,信息的重复性很高;而弱关系通常发生在群体之间,个体也处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源,弱关系在很多时候充当了“信息桥”的角色。基于上述分析,对于农民工而言,其在京的亲戚以及一同打工的老乡被认为处于同一社会阶层,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具有同质性,所以,在我们的调查中,将农民工在北京的亲戚(亲缘关系)以及来京前已经认识的熟人(地缘关系)划分到强关系的范围中;而来北京以后认识的熟人(友缘关系)间信息的异质性较高,可以互相攫取社会资源,所以将其划分为弱关系。

1、方法及结果

同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来分析弱关系所占比例对于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由于某些样本的信息值缺失,最终利用1481个样本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下面分别为农民工人际关系中弱关系占比现状及弱关系占比对于满意度的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SUMMARY\& \& \& \& \&组\&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P=0\&562\&1575.75\&2.803826\&1.177913\&0

[方差分析\&差异源\&SS\&df\&MS\&F\&P-value\&F crit\&组间\&23.17682\&2\&11.58841\&14.94892\&3.74E-07\&3.001812\&组内\&1145.747\&1478\&0.775201\& \& \& \&总计\&1168.924\&1480\& \& \& \& \&]

2、分析

由上图可知,农民工弱关系占比的现状相对乐观。具体而言,在人际关系中,以弱关系为主的比重为最大,达到43%,然而,仅次于这个比重的弱关系占比为0 (其中也包括既没有弱关系也没有强关系的),这部分农民工占总调查人数的38%,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农民工中有过半数的人其人际关系的主体仍然是亲戚、老家的朋友,其弱关系所占比重较小。

由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P-value =3.74E-07

六、农民工工作状况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一)农民工的行业分布及工作情况、环境以及保障

下表中显示了农民工的行业分布状况以及工作的状况,可以看出农民工所在行业主要在营销、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其他服务业,所在单位的性质有70.34%是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占比不到1%,职业层次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只占到0.27%,主要从事的是非技术的一般工作,临时工占的比例达到59.2%,使得农民工的就业得不到保障,随时可能面临失业。

[所在行业\&比例\&单位性质\&比例\&职业层次\&比例\&从业状况\&比例\&制造业\&2.83%\&国有企事业\&21.57%\&一般工作人员\&27.76%\&正式员工\&39.20%\&运输、建筑\&13.55%\&私营企业\&70.34%\&中级管理

或技术人员\&2.70%\&临时工\&59.20%\&住宿和餐饮\&17.12%\&合资企业\&3.17%\&高级管理

或技术人员\&0.27%\&钟点工\&1.60%\&营销、批发、

和零售\&28.26%\&外资企业\&0.94%\&老板\&69.27%\&\&\&其他服务业\&30.67%\&自有企业\&3.98%\&\&\&\&\&无以上任何一项\&7.57%\&\&\&\&\&\&\&]

[ \&不包吃\&包吃\&不包住\&包住\&无在职培训\&有在职培训\&数量\&713\&544\&685\&564\&907\&329\&比例\&56.70%\&43.30%\&54.80%\&45.20%\&73.40%\&26.60%\&满意度平均值\&3.086\&3.082\&3.086\&3.082\&3.082\&3.083\& \&无五险一金\&有五险一金\&无劳动合同\&有劳动合同\&无任何\&数量\&934\&301\&743\&486\&372\&比例\&75.60%\&24.40%\&60.10%\&39.90%\&30.40%\&满意度平均值\&3.082\&3.083\&3.082\&3.083\&3.087\&]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只有24.4%的农民工有五险一金的保障,仅仅39.9%的农民工与所在工作单位签署了劳动合同,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农民工根本就没有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他们一般找工作时只要工资合意,就同意工作,并不要求老板与之签订合同,更不要说是社会保险之类的了,这也是造成现在一些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一部分原因。

对于所工作的单位是否包吃、包住、是否有在职培训,均是不包吃、不包住、无在职培训占得比例大。但是,不包吃、不包住的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值却要高于包吃、包住的,无在职培训、无五险一金、无劳动合同的生活满意度比相应有这些保障的满意度要低,尽管仅仅低0.001。没有任何一项的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值比这里面的任意一项都要高,可见公司提供吃住尽管会减少农民工的日常支出,提高他们的相对收入,但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并没有如我们认为的那样有所提升。

(二)农民工生活满意度与其工作时间的关系分析

从上面两个图表中可以看出,工作天数的多少与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没有特别明显的关系,但是可以看到在工作天数在六天和七天时开始出现不满意,在4到7天之间生活满意度在不满意和很满意之间都有所分布,也就是说周六日是否休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农民工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对于每天工作的小时数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每个处于5小时以上18小时以下的工作小时数的生活满意度在5个不同层次上都有分布,工作小时数总体上是不影响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的。

(三)农民工进城目的分析

[进城目的\&比例\&较高的收入\&49.95%\&更好的发展空间\&24.75%\&留在城市\&4.65%\&积累回乡发展的资本和经验\&11.81%\&子女教育\&8.84%\&]

上图为农民工进城目的的比例分布状况,可以看出其中较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发展空间是农民工进城的主要目的,较高的收入,即城乡之间收入的差距这个也与托达罗模型中导致乡―城迁移原因相符。而更好的发展空间可能是因为城里能提供相对农村来说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机遇。

七、总结与思考

在本次的调查中,我们均采取面对面交谈采集数据的方式,保证了数据的原始性,在与农民工的交谈中,深切的感受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对农民工这一群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他们关心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工资、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社会认可等多方面,这些问题需要随着社会进步稳步改善,就本文研究的几个方面,我们给出一些建议:适当的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设置一些奖金激励办法与制度,针对有一定条件的农民工设立创业助推计划,以此带动更多农民工的就业;我们可以发挥媒体的优势,向公众宣传农民工的生活,提高农民工在城市的地位,健全现有的工会制度,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利益,同时,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对于农民工自身的素质教育,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打开心扉,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李树茁,杨绪松,悦中山,靳小怡.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郭乙辉.在城农民工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嘉兴市为例

[3]李国珍.武汉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调查

网络对生活的影响范文4

(一)学校生命教育缺失

当前的学校教育关注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因为只有有足够多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谋求更好的发展。面对种类繁多的专业知识,学生只能为了学习而学习,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其他方面的知识。学校对学生生命教育缺乏关注,致使学生只关注实际利益,而忽视对生命尊严、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二)社会生命教育不足

当前社会,竞争加剧、环境复杂,人们失去依赖感和安全感。某些媒体对自杀事件、暴力事件的不当报道,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尤其在虚拟网络游戏中,导致大学生对生命感知和认识逐渐麻木模糊。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生命教育是以上思想的最好体现。

(一)自身要加强挫折教育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充满挫折与逆境。挫折和逆境使人产生挫败感,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等消极情绪,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与信心和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挫折和逆境可以唤起人们的斗志,开发生命潜能,锤炼意志,增强毅力,滋长恒心,进而挑战一个个挫折和逆境,最终通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享受成功的喜悦与乐趣,感受生命的美好与伟大。

(二)家庭要加强生命关怀

家庭环境与孩子的成长密切相关。父母应当努力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唤醒孩子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热爱与向往。

(三)学校要加强生命教育

学校应该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情怀,感悟生命的可贵,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珍惜生命。如组织学生参观婴儿院、太平间、火葬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生命的可贵,从而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孤儿院做一些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关爱生命,从而增强生命责任感;组织学生参观看守所、戒毒所等,使学生树立生命意识,从而维护生命的尊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拜、到革命纪念馆参观,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生命绽放光彩、熠熠生辉。

(四)社会要营造良好环境

生命教育关系下一代的成长,是整个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为大学生营造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氛围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一方面,我们应做好对影视、网络等媒体的监管,禁止不健康的媒体报道、出版物和网络游戏的传播,净化社会环境,防止、杜绝不健康的媒体产品对孩子成长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应利用网络、媒体做好生命教育主题宣传,引领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和谐社会环境,让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三、结语

网络对生活的影响范文5

报纸以往的传播多是由传播主体对传播对象亦即受众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单向传播,以致产生了传播学上的靶子理论,认为传播主体的传播对其对象是一打就通,就像枪弹射向靶子一样,一枪射出,靶子就会应声倒下。但随着传播实践的深入开展,传播主体的自信消退了许多,不再认为自己是所向披靡的射手,开始学着与其对象进行互动和交流,开始重视反馈。在这样的摸索中,《南阳日报》选择了互动作为激活读者群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上传统成熟的方式方法与读者进行互动和交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互动,选择最适合读者的平台

以版面为平台。《南阳日报》选择互动的平台首先选择了最具优势的平台――版面。无论是社会新闻版还是县区乡镇新闻版,无论是理论版还是服务版,都要求设置与读者互动的栏目。如《我为城市献计献策》、《“两节一会”之我见》、《公路建设大家谈》等。除了设置专门的栏目外,一些版面还推出了服务性极强的专题报道,如《我的老姐姐,你在哪里》,文章是作者通过报纸来寻亲的内容,但却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辛酸和个人的不幸。报纸推出后,立即吸引不少人来电话发短信,有的是为这一家人的亲情感叹,有的是为他们提供新线索,报纸趁势做足亲情,对此事连续报道,赚了读者一把泪,同时也提高了读者的阅读率。

以热线电话为平台。报社设置的热线电话不仅有市长热线、民生热线、行风热线,还有热线速递、有事找党报。凡设置的热线都是24小时有人值班,读者有什么事都可以随时打电话,然后由记者联系采访有关部门予以解答或解决。有些热线定期就百姓关心的热点展开讨论,读者可以各抒己见,有的是专为读者留的留言板,读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好的建议和意见,有问题都可以打电话来反映。于是,提供新闻线索的多了,版面也活了。

以网络为平台。近年来,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了解社会、了解信息的重要窗口。平面媒体时效性差,很难解决与读者面对面的互动,而网络则让人类无论多远距离都能互动交流,因此,南阳日报尝试实践以网络为平台进行互动,使单一的平面媒体具有综合、立体的现代感,形成了一个平面媒体加一个网站同步推进的新模式。如南阳市十大新闻人物评比,《南阳日报》一方面在报纸上公布20名候选人的照片、事迹,一方面在网络上选票,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网络是透明的,因此,评选的结果公平、公正,深得读者信任。母亲节,《南阳日报》除了刊登部分母亲事迹的系列报道外,还开通网络,让人们尽情倾诉对母亲的热爱、眷恋和深情,然后在报纸上集中发表,在社会上反响很大。

以策划活动为平台。与读者的互动,报纸的编辑记者应有主动性,要研究读者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南阳日报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已经善于以策划活动为平台,加强与读者的联系,更加广泛地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每年,南阳日报都要组织大型活动,比如,与房产局联办房展会、与汽车公司联办车展会、与市卫生局举办各类义诊活动、与家电公司联办家庭主妇烹饪赛、与大型商场联办青春南阳美丽天使争霸赛。这些活动场面大,内容丰富,可极大地满足读者对生活的需求,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由于组织得当,深得民心,因此每次活动都是人山人海,还解决了群众的一些难题。

互动,选择读者最为关心的话题

当然,互动并不是在报上公布一两行编辑部的电话、电子邮箱和报纸网址那样简单,互动不仅是形式,更是内容和实质。因此,南阳日报在确立互动形式后,在互动的内容上确立的定位是“关注群众生活,构建和谐社会”,选择了读者最为关心的话题。

从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出发,为民办事,解民急难。露天烧烤、污染扰民;300名居民没水喝,垃圾站旁就地批发猪肉,长途汽车违规载客、倒卖顾客等,每当有读者打电话,记者就迅速突击采访,媒体的强大舆论阵势,迫使有关部门不得不重视,同时也让百姓难题一一解开。

从群众关注的小事出发,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各种互动平台的建立为百姓提供了可诉说忧愁的地方,小区交了物业费,垃圾没人管;下水管道漏水,20户人家没水吃;皮肤瘙痒不断,久治不愈,谁能为我找个好医生;户口丢失,花季少年成黑户,我该怎么办?其实这些小事看小不小,哪一样不解决,都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因此,报纸一方面将他们的烦恼刊登在服务新闻上,督促相关部门给予关注解决,另一方面也派出记者,对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向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对一些不是写篇文章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如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要耐心倾听他们在电话中或从网络上发泄的不满,然后尽可能协调解决,即使一时解决不了,也要让他们感到有人关心、关注着他们,人间还有温暖。由于这些互动栏目办出特色,因而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好评。因此,这些互动栏目真正为百姓办事,从一个侧面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从丰富群众生活出发,满足群众对生活的需求。百姓不仅有物质生活的需求,还有对政治生活的需求。互动的各个栏目既有服务性的,也有指导性的。对于当地政治经济生活的决策,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千万不可堵塞言路,要让人们各抒己见,这也许对工作的开展更有帮助。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让人们眼顺心更顺。

总之,当报纸越来越靠近互动时,传播者受到受传者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他也就越来越成为“大众传播”者,激活了这样的读者群,报纸才能真正叫做咱老百姓的报纸。也只有这样,报纸的传播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

网络对生活的影响范文6

现代陶艺课程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既结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形式之一,在各类学校开设现代陶艺课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现代陶艺的创作不拘泥于形式,提倡个人观念的张扬。在这样的审美条件下,个人的艺术观念在陶艺创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在制陶过程中,每一个过程都凝聚了艺术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在不知不觉中个人的艺术修养得到了升华。现代陶艺的造型是提高艺术修养的基础,陶艺的釉色经过烧制会出现万紫千红令人惊叹的窑变色彩。

(二)丰富课余生活,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尽管现代陶艺以表现艺术观念为主要表现内容,但也有一些以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品位,增加艺术情调,展现个人审美观点为目的的现代陶艺装饰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例如极具个性的餐饮器具、灯具、花器以及观赏类陈设用陶艺,我们一般称之为生活陶艺。在创作生活陶艺时,首先要对生活进行再研究、再发现才能找到灵感,只有感受才能有感悟,只有感悟才是不竭的创作源泉。在生活陶艺创作过程中,学生们会重新发现生活之美,对生活的热爱由此而生,对生活的观察也变得越来越细致,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三)锻炼思维创造力

可以说,陶艺创作最能反映作者的性格和爱好,流露心中的情绪,发挥创作天赋,传达艺术观念。现代陶艺源于传统陶瓷艺术,在充分利用传统技艺与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新时期的艺术观念,充分发挥陶瓷艺术深邃的艺术语言,发掘陶瓷艺术的潜力,拓展陶瓷艺术的表现领域。制陶是通过泥土材料利用双手表达个人的精神情感的过程,因此,制陶实际上是锻炼思考能力的最好手段之一,是提高艺术创作思维的有效途径。粘土的可塑性尽管比较强,但要将湿湿的粘土做成空间立体艺术作品还是比较难的。这就需要创作者积极开动脑筋,寻找解决办法,将脑海中的设计稿演变成现实的三维立体形态。有时在创作过程中会有惊人的偶然效果,激发了创作灵感,使作品进一步完善,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表现力。

(四)提高动手能力

陶艺制作是手和心的结合,是最能提高动手能力的一种艺术创作方式。作者通过揉泥、搓制泥条、手拉坯、泥塑、卷泥片、上釉、烧成等工艺的训练,使双手得到了极大锻炼,使身心得到完美的统一。现代陶艺的制作方法体现了作者对泥料性质、成型技法和艺术形态的掌握程度,是艺术设计能力的集中体现。完整的创作思路需要适当而熟练的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来体现,因此,双手在这里就是创作者的思想和灵魂、个人艺术观念能否完整表现的关键。

(五)提高立体造型能力

与传统陶瓷造型相比,现代陶艺的造型丰富多彩,个性魅力突出。现代陶艺的造型在保持传统陶瓷艺术古典韵味的同时,极大地拓展了造型领域的表现力。现代陶艺减弱了理性的思维,造型因感性而变,随观念而生。古典造型也会在现代陶艺中经常出现,但已经基本丧失了传统语言,被作者赋予了不同的艺术内涵。现代陶艺的造型无奇不有,生活中能见到的物品都是创作的素材。于是你能在现代陶艺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发现自己的感情流露,寻找到自己的内心独白。现代陶艺的造型也有诙谐的一面,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一个放松心情的途径。

(六)易于传达艺术观念

现代陶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寓所,是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进行艺术创作的载体。现代陶艺以陶泥作为它的物质载体,体现的是一种现代的文化艺术精神。它主张自由创造和个性发挥,既使有些作品仍然保留着容器的形态,也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瓶瓶罐罐”,而是艺术家个体面对心灵的艺术创造。因此,陶艺成了创作者艺术观念直接表露的平台,而陶艺手工制作的特点和边做边修改的形式可将艺术灵感火花及时地展现出来,是名符其实的“偶发艺术”,这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比拟的。

(七)开拓艺术设计的多种途径

在远古时期,陶瓷物品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作为日用品或者是明器使用,在其他领域很难看到它的影子。现代艺术将陶瓷这一材料推到了公众面前,使其焕发出了生机。粘土的优越性使其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许多艺术创作者的首选材料。例如,首饰设计、工业设计、公共设施设计、装饰绘画、装置艺术、公共艺术、建筑艺术等诸多领域都已经开始充分利用陶瓷的性能和特点进行创作与装饰,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拓展了陶瓷艺术的表现领域,又开拓了艺术设计的多种途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陶瓷材料会在更多的领域表现出它的勃勃生机。

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手段的现代陶艺推广途径

现代陶艺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广泛的认识才能被学生接受和认同,而且要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陶艺的设计与制作中,才能真正使现代陶艺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目的。

(一)将现代陶艺列入大、中、小学的公共选修课

在大、中、小学开设独立的陶艺选修课程是提高素质教育效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普通中、小学的学生来讲陶艺课程开设对于提高动手能力和开发思维极为有益。在大学教育中,我们可以将陶艺课程列为公共选修课,或者是在非陶艺专业的其他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开设选修课,这样,广大学生就有机会受到陶艺教育的熏陶,掌握一种艺术表现的新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举办专题讲座,普及陶艺知识

到目前为止,很多学生对现代陶艺还不是十分了解,认为那是艺术家的专利。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欣赏优秀的陶艺作品。我们可以经常在学校举办一些关于陶艺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陶艺就在他们身边。也可以经常举办陶艺讲座、学术研讨会、组织陶艺家现场表演等活动扩大陶艺的影响。只要同学们对现代陶艺有了充分的认识,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就会产生陶艺创作的愿望。

(三)举行陶艺制作展览或比赛活动

吸引众多学生参与陶艺设计与制作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举行主题性的生活陶艺创作小展览或赛事。上过陶艺课程之后,学生们都基本掌握了陶艺创作的步骤与技巧,为了让他们有发挥艺术潜能的机会,经常组织一些生活陶艺小制作比赛或展览,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从而锻炼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对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同样有很大帮助。

(四)网络传播陶艺设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