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1
师: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为了情报的安全,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
1.提出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敌人来了,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敌人周旋的?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3—7自然段,—边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词句,并试着说出自己的感受。(动作用“”标出,神态用“一”标出,语言用“( )”标出,心理活动用“ ”标出。)
2.交流体会,与人物亲密接触。
生1:我从“轻轻”看出当时伯诺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却很镇定,,临危不乱。
生2:从“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可看出伯诺德夫人的紧张心情,“恶狼般的眼睛”体会到气氛很紧张。
生3:我从“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知道伯诺德夫人既担心国家,害怕失去国家,又能看出她怕连累自己的儿女,但是为了国家她又镇定自若,她真聪明啊。
生4:我从“慢慢地”可以看出杰克不慌不忙。
生5:我从“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知道了杰克虽然被德军拒绝,可是他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还是把说到的做到了。
3.品味朗读,习得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提问:“谁能把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勇敢、从容镇定读出来?”
①请三名同学分别读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的自然段。
②师生共同评价。
③四人一小组,分好角色,进行练习。
④选一组在班级朗读表演。
4.阅读迁移,习得方法。再默读3~7自然段,你还有自己的收获吗?
生:我发现这几个段落,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写出了人物机智勇敢、临危不惧。
……
教学效果:课堂上,学生思维敏捷,发言踊跃,说出了自己的阅读理解、阅读体验、阅读情感:我感觉学生和我一样都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为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处境担忧,对伯诺德夫人一家的临危不惧肃然起敬!
教学反思:
其一,本节课,我努力营造一个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宽松氛围,让课堂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由于每个人都有被发现、被赏识的欲望,无形之中学生的参与率也提高了。学生获得了尊重和需要,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2
一、导课——激发生命热情
教师对新教材的讲授,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都是从引入新课开始的。精彩的导语成为教学乐章的优美序曲,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探索的勇气,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拥有最佳的学习心境。这对于学生顺利掌握新课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师应钻研教材,根据学生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景,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1.利用录像等影视资料再现情境,导入新课。如,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时,教师可先播放配有优美旋律的维也纳风光幻灯片,然后提问:“维也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此时,学生就会带着对维也纳的美好憧憬走进文本。
2.利用动情的语言描述,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如,教学《爱如茉莉》时,教师可充满激情地导入:“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爱如茉莉》,去体会其中与众不同的爱。”
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许多。但无论使用哪种导入方法,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与情感体验,做到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使其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生命热情,使之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探究——进行生命体验
探究是人们在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时自发产生的一种探索其答案的欲望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它是由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它不仅是求知的过程,而且也是创新和实践的过程。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指向培养个性健全的、发展的人,将探究与发现视为人的本性,主张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尊重每一个人独特的学习方式,从而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创造空间。探究性学习可以保持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丰富学习体验,养成合作与共享的学习品质,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等。例如,《半截蜡烛》的教学片段: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学生开始沉思。)
生1: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2:还有母亲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另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占有充分的根据。想一想,根据在哪里。
生:在课文中。
师:还是逐字逐句读吗?(学生摇头)学习得讲究方法。请大家快速读相关的部分,寻找到需要的内容后,再仔细琢磨。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2: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3: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灭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那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吗?
生1: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下形成的。
生2: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用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呢?
生1: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作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2: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探究的情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己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体验、在探究中创新、在探究中发展,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活”起来。只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探究的能动性,学生的思维闸门才能充分打开,生命的体验才会精彩纷呈。
三、对话——彰显生命活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实现学生、文本、教师等之间的有效对话呢?教师要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触摸语言文字,在头脑中产生画面,借助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与课文里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学对话,从而形成自己新的感悟、新的体验。
在《理想的风筝》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作家苏叔阳的启蒙老师——刘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假如请你用一个词语表达你的感受,你想用什么词语?为什么这样说?放声读文后,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刘老师非常热爱生活。因为他虽然失去了左腿,可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每到春天,他还和平常人一样跑着放风筝,笑着面对生活。”有的说:“刘老师很乐观,很坚强。虽然他是一个残疾人,可是他却和正常人一样给学生上课,带学生放风筝,他的意志非常坚强。”还有的说:“刘老师的乐观还体现在他笑谈腿疾,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上。”……在这一对话过程中,处处充满着灵性,处处涌动着激情,处处闪现着智慧。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对话,在对话中体现出个性化的理解,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此刻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多种视界的融合、精神的沟通、心灵的碰撞的过程,是不断完善人格的过程。
四、反思——提升生命意义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会学生善于思考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学会课堂反思,从而获取知识,这是课堂教学的技巧之所在。”反思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寻求不同的解决思路,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比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出:这篇文章主要表现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坚强不屈的性格,但文章题目却用“盗”字,这不是有损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吗?对此,笔者随即在学生中开展了“题目中的‘盗’字到底妥不妥”的辩论活动。此举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整个教学环节没有教者费力地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完全自主的空间里自主进行阅读交流和讨论,使得他们对普罗米修斯形象的认识在思维的碰撞中、思想的交锋中从模糊走向清晰、由片面走向全面、由肤浅走向深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的境界,让学生真正成为情感体验的主体、思维的主体、思想的主体、自我生命的主体,使课堂教学的价值得以更充分体现。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3
一、让朗读在师生评价中突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对学生学习方式与状态的评价,不是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高下之分的评判与甄别,而是在评价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与热情,起到导向性作用。在不断评价中让朗读的学生有反思自我的空间,有调整自我的动力,从而在评价中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针对学生评价或许并不能立即融进学生的生命血液里,但作为一种意识蕴藏于此,对学生要实现的裂变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莫高窟》时,为了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描写彩塑的惟妙惟肖时,教师利用图片与文字的印证拨动学生朗读心境下的琴弦。而在学生朗读文本的语言文字之后,让其他学生利用自身的感悟对学生在朗读时的节奏、语气进行评价,让学生进一步夯实这样的朗读情境,朗读者用学生之间的评价,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朗读方向和朗读感受。朗读的技巧就在这样的评价中不断明晰与成熟。
二、让朗读在形象感知中深入
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必定要建立在学生对于文本语言理解的基础上。试想,如果没有理解作为保障,学生面对着的是陌生而无味的语言,即便能读出来也是将每个汉字的读音机械地冒出来。而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文本语言的魅力、文本蕴藏着的价值气韵都无法真正地触及。从文本赏析和悦纳角度审视,这种朗读方式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将理解作为学生朗读文本的保障基础,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朗读体验,保障学生个性化体验文本的方式,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精彩状态;就是要引导学生扣住文本重点段落的关键字词,借助这样的精彩为学生朗读奠定认知基础。
例如《半截蜡烛》一文描写伯纳德夫人为了转换油灯时说的一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在起初教学时,浅显易懂的语言中看似没有什么奥妙玄机,学生朗读此句时显得平淡无奇。但教师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研讨“怎样才能让德国军官转移视线,成功换取灯盏?”让学生潜入文字揣摩每个字背后的价值意蕴,然后再次要求学生朗读词句,学生朗读时已经切实站在了伯纳德夫人立场上,朗读语言显得生动无比。
三、让朗读在感知意蕴中升华
朗读文本仅仅做到理解还不够,理解只局限于得到文本传递的信息,学生也只止步于对文本内容信息的悦纳。而内容的理解尚不意味着对文本形成深刻的洞察与通透的了解,在得“意”之后还要得“味”,既要得文本语言的外显形式之味,让学生在朗读中形成对语言的积累;又要得文本的内在气韵之味,让学生在朗读中切身体察,形成情感认知的积淀。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有着情感外衣的包裹,一定会彰显出不一样的朗读效果和气韵,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渐深入文本。
例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最后一自然段时描写作者将母亲轻轻地抱在怀里,语言非常质朴却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一片深情。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之前,让学生在读懂文本语言的基础上,出示儿抱母亲的图片,配上了感染力极强的音乐。学生在文本语言之意、图片之形、音乐之声的笼罩下形成了自己对于文章的情感,内心的思绪潮水不断翻涌,朗读的情韵自然而然地随机生成,在技巧逐渐弱化的同时学生的情感因素却在不断强化,朗读的效果走向了。
四、让朗读在师生合作中飞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当然也是朗读实施的主体,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并非是学生单方的事情,教师适时地参与其中不仅能够将文本的深意通过朗读传递给学生,而且可以运用朗读的示范作用将为学生提供反思对比的范例,为学生调整自我提供了路径和可能。
教师参与学生朗读可以以两种方式介入:首先是教师创设情境下的渲染引读――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还未朗读就已经具备了教师的情感铺垫,实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其次是教师直接的示范朗读――这种朗读决不可随意泛滥而读,而是要结合文本内容在重点处,在文本的核心处,教师的高质量朗读为学生形成水准定位,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4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使我想到《语文课程标准》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体验。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体现了人们心灵的丰富性,揭示了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根本规定,也揭示了个性的根本规定。人类两种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认知学习和体验学习。认知学习旨在发展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而体验学习是联系学生生活、情感等,启发学生感悟、体会,直至与文本达到内在精神的交流、沟通,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知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和价值观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苏格拉底正是采用了“体验教学”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获得心灵的震撼,领悟到要把握住眼前的机遇。这种教学方式获得的知识、经验是刻骨铭心的,值得我们当代教育者深思,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手段、方法,引导学生体验。
首先,借助媒体,营造体验情境。
教学媒体指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等,把它们合理使用,再现文本画面,营造浓厚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体验情境,获得与作家类似的心灵感受,并能超越作者、超越文本。如教学《草原》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草原之歌》,随着优美的旋律伴着女高音歌唱家美妙的嗓音“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屏幕上映现出一碧千里、翠绿欲流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低着头静立不动的大牛、别具风味的蒙古包……学生被迷人的异域风情感染,体验到文本画面,教者不失时机描绘你看到的情景吗?能否把自己心里话说出来吗?这里,教师没有说理的分析,没有强烈的抒情,而是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主动熏陶,享受审美情趣。再如《螳螂捕蝉》,教者根据文本,设计动画,伴随着具有动感节奏的音乐,蝉高高在上,自由歌唱,享用甘露,螳螂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接近,挥动大刀砍向蝉,黄雀从天而降,啄食了螳螂,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瞄准黄雀……精彩的食物链画面,使学生对“不能只顾及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身后隐伏的祸患”这一道理有了深刻的领悟。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大江保卫战》、《卢沟桥烽火》等课文都可以再现画面,引领学生体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其阅读能力。
其次,走出课堂,在实践中体验。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得到发展的主阵地,但获得的感性经验还是抽象的、零碎的、不牢固的,尚需亲自实践体验,方能达到与文本的沟通、感应。在全面感知课文的基础了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亲身体验,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完《山谷中的谜底》后,为了能让学生感悟到雪松先弯曲后反弹的本领,对文中的警句有深刻的理解,不妨让学生到雪松旁,亲手试一试雪松富有反弹性的枝丫。再如《大自然的文字》,光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或观看图片远远不够,必须让学生实地观察,方能够感受到大自然奥妙无穷的文字。
再次,围绕文本,演绎情境体验。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给我们较好的启发。老师扮成小稻秧,学生表演杂草,稻秧据理力争,杂草气势汹汹抢营养,在表演的过程中形象地理解了“团团围住”、“气势汹汹”、“不由分说”等词语,在演绎文本的同时,加深了情感体验,化抽象为形象,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半截蜡烛》中,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德军周旋时紧张的场面以及伯诺德夫人、杰克的表面镇定而内心恐惧的心理,显示出战争的残酷,学生对此不能理解,教者在全面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场景,再现暗战场面,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受到感染,理解了“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等反应人物紧张心理的句子及当时的气氛,较好地诠释了文本。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5
我们不禁重读课改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充满灵动、满是生命张力的教育场景。那么又是什么将这一切架空成了空中楼阁了呢?我们还是来关注一下教育事实吧。
事实一:多“动”的多媒体课件“滋生”多“冻”的形象思维。
近日我校为迎接督导检查各教研组全面磨课,要求每节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课件,大家忙得最多、最愁的就是课件,电教组的电话更是成了“热线”,电教组的同事更是苦不堪言,教师动辄要求课件要“动”,动画效果做起来很麻烦且部分技术他们也不太掌握。“动”了似乎才叫符合新课标的使用多媒体的要求,这已是在一线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家已不是畅游、享受于新课改中,而是为新课改所累、所牵拌,上课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我们已窄化极端了课改的理念。
在教学二年级课文《云房子》:“有的像花儿一样美美地开着,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教师饶有兴趣地问学生:“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这些云房子啊?”学生们涨红了脸叫道:“想!”教师立刻满意地单击鼠标,一张张动画幻灯片立刻将小朋友的眼球吸引住,发出一阵阵“哇、哇”的惊叹声。这一切让教师陶醉于多媒体的教学效果,课前做课件一切的烦琐与辛苦都觉得是值得的。难道这一张张多动的幻灯片真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了吗?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花、冬瓜、高楼、大礼堂、小麻雀”这些都是学生生活场景中经常出现的客体,通过阅读和适当地指导学生都能通过形象思维将这一个个可爱的云房子放映在自己的脑子里,甚至比课件更加精彩生动。而教者的“良苦用心”却将这一切都驱逐,动感十足的课件已充斥了学生的大脑,无须思维的工作,长此以往,教师越是辛苦,学生的形象思维越是闲置,好心办坏事,谈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事实二:多“动”的活动形式“滋生”多“冻”的抽象思维。
公开课、观摩课上教者执著于现场效果的渲染,一个个刻意、矫作的活动便公然地充斥着课堂,似乎热热闹闹的才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
在五年级课文《半截蜡烛》教学中,初读之后,教者便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练习,十分钟后就让学生分组上台表演,一节课就这样热热闹闹地结束了,教者追求的现场效果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可从学生们的表演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与文本“共情”的缺失。现场效果刻意追求已模糊了教师的视野,教学目的、教学主体、教学效果已挤身不及。对文本缺乏体会基础上的表演只能是浮光掠影,流于表面。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这满是热闹的表象堆砌的课堂哪有靠静思构想形成的抽象思维的容身之地。
事实三:多“动”的知识拓展“滋生”多“冻”的创造性思维。
课标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摈弃过去一味注重工具性的做法。于是人文性的探索在语文课上大放异彩,知识的拓展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要是一节课上没有知识的拓展与迁移似乎就不是一节符合新课标的课。
在六年级课文《埃及的金字塔》教学中,教者极尽所能将能收集到的关于金字塔的资料全部塞进课堂,学生们专注地看着那一屏一屏的文图信息,教者兴致盎然地传播着,品词析句已无处可栖,剩下的只是知识的灌输。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请停止这一屏屏恍眼的知识拓展,给学生一些空间在语文实践中形成创造性思维吧。
多“动”的课堂“滋生”多“冻”的思维,这一切症结不在“动”,它的确给惯于应试教育的人们展开了另一道风景,但好的并不是越多越好,多则滥,滥而滋生出许多副作用。所以要改变这一切就要化多为适度,辩证地对待好的东西。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策略如下:
策略一:多媒体课件适度留白发展形象思维。
同样是《云房子》一课,另一教者在教学完书上所描述的云房子后,问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是小鸟,你们会造出怎样的房子?”随即留出一块白屏同时响起优美的轻音乐,学生们起立,想象周围是随手可抓的白云,然后利用双手和想象造出一座座思维的云房子。
通过此让孩子更加深入、贴近文本,畅游、玩味于文本,有助于低段小学生与文本共情的培养,进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更直接作用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策略二:活动形式求实发展抽象思维。
笔者在教学三年级课文《惊弓之鸟》第二课时时,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我演你猜(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我问你答(理解文本)、我读你评(体味文本)、我争你辩(借文明理)、我演你导(教学反馈)。
层层深入,让学生涵泳于文本的公共知识中,并从中汲取思维的营养,提炼形成个性知识,内化成一种思维模式,形成抽象思维的全过程。
策略三:知识拓展提法发展创造性思维。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6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合作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它的提出为课堂教学引入了平等、合作、互助等基本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形式,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较好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一种方式。应该说,小组合作学习并不强求于学习效果的一体化,它追求的是学生的思考与见解的多样性。学生在差异式的学习中形成一定的共识。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提升思维品质等都大有裨益。
笛卡尔说:“方法是最重要的科学。”语文教师需要正确、科学的方法来引领、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如此,才能使教学简单而高效。随着课改不断深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也更加深入。在“挤干水分”之后,我们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既要有序,也要善引,更要求活。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策略
(一)精选合作内容
语文教学和理科教学存在较大区别,所以并不是所有文本、所有教学环节都需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只是一种重复劳动,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因此,合作不是走过场,不是为合作而合作。同时,有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是否喜欢这个合作?学生的合作,要切实地提高言语实践的能力。设计的合作内容,要让学生抓住关键,展开讨论,并保持良好的倾听习惯,这才是难能可贵的。
例如教学《天火之谜》。根据文本特点、编者目的,可让学生先自读“风筝实验”的相关内容,然后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画面。接着在组内合作讨论,结合文本,抓住要点,把富兰克林做实验的画面简单而迅速地画下来。最后上讲台汇报实验的经过,与大家交流合作的成果。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篇课文虽属记叙文,但在叙述风筝实验时,很有些说明文的味道。“要点”是什么?不就是实验中的那些要素?那些关键的步骤、操作的注意事项、科学的基本原理?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抓住这些要点?如果只是常规的读、思、讲,并不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学生既然对实验感兴趣,课堂上为什么不能设计一个“实验”?在完成实验配图的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读、画、搜集和处理信息,甚至看插图才能完成。学生读得有滋有味,交流得充分彻底,既涵泳了文字,也复述了文本的内容,一举多得。合作学习实实在在地收到了高效。
(二)明确分组分工
通常的安排是:科学地进行分组,在异质分组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同质分组。组内的成员进行一定的角色分工。如有组长,有记录员,有汇报员……进而,角色可随时变更,使机会均等,人人参与。还须注意,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每一位成员的多样学习的相互碰撞。因此,组长的作用在于组织组员参与活动,并非“领导”角色。否则,学生的思维容易被别人打断或者同化。
例如《天火之谜》的教学中,教师可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进行编号,4人为一组,分设组长、配图员、解说员、补充员等角色。由于平时教学中是采用轮流担任角色的方式,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在教学中,出示了合作任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迅速阅读,搜集文本信息,完成合作任务。
有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采用随意编组的形式,如抽签分组。这样的随机安排,也促进了课堂学生平等参与的学习关系形成。课堂永远是由学生组成的,教学中是否能够顺利地形成合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尊重每一位学生。只有相信学生,倾听学生,才能让教学创造出新的境界。
(三)适度及时介入
教师不是旁观者,也不是局外人,小组合作也需要大量的预设。因为教师参与了倾听、评价、质疑等活动,才能促进学生了解彼此,反思自身,反馈他人。同时,教师投身其中,也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为和睦,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如在《大自然的文字》教学中,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抓住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查阅的资料等多种形式,把自己认识到的大自然文字在小组中作适当的整理。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冷场”时,可适时引导,避免能力较差的学生成为陪衬和附庸。出现“热闹”时,也可合理“降温”,达到“活而不乱”的调控。对于那些人云亦云的学生,必须要关注、提高其言语实践的能力。可以教给他们一些交流的范例,如:我同意、我附议、我赞同、我有补充……长期训练下去,学生会觉得,语文课的表达,小组合作的交流,其实很有意思。
在学生掌握学习技能之前,在班级中形成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一个先决条件。很多的课堂中呈现的场景是:多数学生缄口不语,少数学生夸夸其谈。而且无论是“听众”还是“观众”却是那么的“心安理得”。教师的作用在于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交流。至于那些明显吃力的学生,则适宜课后的个别辅导。
(四)科学评价鼓励
除了小组交流中的介入和调控,全班汇报环节中,教师要注意科学评价和鼓励。
1.技能的训练
全班的汇报,是小组合作成果的一次展示,也是预设与生成的正面“交锋”。因为这种汇报,绝不是单兵作战,而是集体智慧的表达。例如在《天火之谜》的配图汇报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表达技能的纠正,通过简单易行的话语模式,训练学生听取、说明、求助、说服、建议等多种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看起来是一两位“能言善辩”者的表述,但示范性的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随着分组的深化,参与面会更加广泛。
2.评价的机制
科学的评价,不单单是评价汇报学生的能力,而更侧重于评价小组集体的成果。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关注的点不仅仅是答案的正确与否,更关注每一位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和学习态度、参与程度。《雾凇》一文中,雾凇形成的过程是教学重难点,需要有一个反复阅读、思考、体会的过程。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亲历解“奇”过程,很快弄清了雾凇形成原因。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明白语言简洁、准确的重要性,学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
3.鼓励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