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安全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安全总结范文1
主要工作及成绩:
1、a+c群预防流脑接种。十一月份镇卫生防疫站对我校学生进行预防流脑接种,接种率达到98%以上(初期名同学因身体原因不能接种,都接种来)。在这次接种中表现最优秀的班主任有方义柏、刘厚勇、李安学、万文平、贺明俊,他们认真组织,认真宣传,班上接种率达到百分之百。
2、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法纪安全教育。我们以“期中总结暨家长会”为契机,邀请法制副校长贾警官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法制安全教育课。全身通过经讲座,受到了腿伸的教育。同学们边听边记笔记,决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把这些知识运用好,遵纪守法、时时刻刻讲安全,注意安全。
3、开展了一次安全员手超过比赛活动。同学们根据平时所学是我知道的安全知识,以及身边的典型事例,为首要:素材,办起了一份高质量的手常昊,政教处评出了刘明辉等20名一等奖,舒畅等五名二等奖,多亏等10名三等奖。然后政教处用展板形式展出来取代,此次活动开展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意识。
4、举行了一次“安全班会”优质课以赛,九个班主任全部参加联赛,看谁的安全班会课上得好、自己设计一个安全主题。前项亲自组织安全处、教处同志参加青冯克,李安学老师讲的《安全从我做起》一课,被评为一等奖,贺明俊鱼、万文平、刘厚勇被评为二等奖,其余一个班主任为三等奖。此次活动开展进一步落实了安全农作,也强化教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存在着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1、师生的安全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2、安全教育的需要安全社会的配合(如交通安全等等)
生命安全总结范文2
8月2日,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今天全总研究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和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时,陈豪再次严肃指出,每个逝去的生命背后都是一个个不幸的家庭。各级工会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珍惜和爱护职工生命健康,从一次次沉痛的安全生产事故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切实增强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的重要职责。
“安全生产问题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天天在威胁着职工生命,是很现实的维权问题。”陈豪指出,安全生产事故明显下降,但事故的总量仍然较大,安全生产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安全隐患大量存在,重特大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他说,组织起来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职工权益,维权首先是要维护职工的生命健康权。各级工会特别是工会劳动保护部门要认真总结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准确研判形势,查找薄弱环节,实施分类指导,切实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劳动保护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督促整改的意见和建议,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安全隐患排查。要把安全生产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把因职业病造成生活困难的职工列为帮扶对象,加强对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陈豪要求各全国产业工会每年要对重点产业行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意见建议,推动政府建立完善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的相关制度机制,同时总结宣传本行业好的经验典型,加以推广。工会媒体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舆论监督力度,敢于曝光危害职工生命安全的企业和行为。全总要加强对各地特别是重点地区行业劳动安全卫生的督促检查,形成整体合力,推动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形势得到根本性扭转,使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生命安全总结范文3
关键词:性能化处方式建筑工程防火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正在朝智能化、结构化、功能多样化和形态美学化方向发展。然而,传统的建筑工程防火设计是按照“处方式”规范来进行的,这种“处方式”规范规定了详细的设计参数和指标,因而具有设计的局限性,使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单调而呆板。因此,传统的“处方式”防火设计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建筑的飞速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提出了“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设计”新概念,并开始对传统的“处方式”建筑防火安全设计法规体系进行改革,提出了制定“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规范”的新思路。性能化设计规范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也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
所谓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是针对特定建筑对象确立消防安全目标,提出消防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采用被广泛认可或验证为可靠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方案设计在建筑对象中的火灾场景进行确定性和随机性定量分析,以判断不同解决方案所体现的消防安全性能是否满足消防安全目标,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它是传统消防设计方法的一种替代办法,描述能够达到某种规定性能水平的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最终应达到的安全目标是:1、防止起火及火势扩大,减少财物损失;2、保证安全疏散,确保生命安全;3、保护建筑结构不致因火灾而损失或波及邻房;4、为消防救援提供必要的设施。为此,建筑物防火安全设计须对建筑规划、结构耐火性能、防火分区划分、内部装修、防火设备、防排烟系统及避难对策等方面做出考虑。应该说现行的、条文式的设计方法对上述的问题都有相对独立、完整的考虑。但存在的最大弱点是没有清晰、统一的安全水准,无法体现各消防系统间的协同功效,并导致综合经济性低下。但是,消防安全的性能化设计方法能够考虑到项目所特有的危险和防护这些危险所特有的消防安全措施,可以实现综合性的消防对策,所有系统都综合其中,而不是分别独立设计的,人们除了可增进对潜在的损失了解外,这种综合性工程方法通常可提供更具体成本-效率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
二、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的基本步骤
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过程应该分为七个基本步骤:
(1)确定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工程范围与内容。首先要了解工程各方面的信息,如建筑的特征,使用功能等;其次对建筑的工艺特征做专门的研究,如非同一般的作业区、危险物品的使用或储存区、昂贵设备区以及零故障区等;再次就是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其使用者特征也不同(如住宅建筑与商业建筑),使用者特征包括年龄、智力、是否睡觉、体能状态等因素。
(2)确定消防安全总体目标、功能目标和性能目标。在消防安全设计中,消防安全设计总体目标是一个范围比较广泛的概念,它表示的是社会所期望的安全水平。概括地说,消防安全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保护生命、保护财产、保护使用功能、保护环境不受火灾的有害影响。功能目标是设计总目标的基础,它把总目标提炼为能够用工程语言进行量化的数值,指出了一个建筑物怎样才能达到总体目标中所要求的社会期望的安全目标。性能目标及性能要求,是性能水平的表述,建筑材料、建筑构件、系统、组件以及建筑方法等必须满足性能水平的要求,从而达到消防安全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
(3)将定性的消防安全目标转化为定量的性能化判据。基本判据如下:a.生命安全判据。烟气层的高度下限、烟气层和火焰的温度上限、烟气层内毒性气体的浓度上限、烟气透过能见度下限、人员从建筑内最不利位置疏散到安全地点所需时间等。b.结构安全判据。对建筑结构安全起至关重要作用的重点构件的承温上限、耐火极限等。c.环境安全判据。烟气的浓度上限、腐蚀性燃烧生成物的浓度上限等。
(4)确定火灾场景。火灾场景是对某特定火灾从引燃或者从设定的燃烧到火灾增长到最高峰以及火灾所造成的破坏的描述。在建立火灾场景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火灾荷载及分布状态;火灾可能发生的位置;室内人员的分布与状态;火灾可能发生时的环境因素等。
(5)建立设计火灾“热释放速率-时间”变化曲线。综合考虑火灾场景中燃料、点火源、通风状况、空间分布、火灾发生时主动式消防系统的动作情况等因素,确定火灾载荷、火灾规模的大小和增长趋势、以及发生轰燃的可能性,采用火灾增长曲线,热释放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典型火灾增长曲线,一般具有火灾增长期、最高热释放速率期、稳定燃烧期和衰减期等共同特征。每一个需要考虑的火灾场景都应该具有这样的设计火灾曲线。
(6)提出和评估设计方案。评估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许多消防安全措施的评估都是依据设计火灾曲线和设计目标进行的。像增加报警装置和自动喷淋装置、对通风特征的修改、变更建筑材料、内装修和建筑内部摆设等因素,都在该步骤进行评估。在评估不同的方案时,清楚地了解该方案是否达到了设计目标是很重要的。在性能化设计评估过程中一些基本因素通常需要被充分考虑,即:起火和发展;烟气蔓延和控制;火灾蔓延和控制;火灾探测和灭火;通知居住者和组织安全疏散;消防部门的接警和现场救助等。
(7)编制报告和说明。分析和设计报告是性能化设计能否被批准的关键因素。该报告需要概括分析和设计过程的全部步骤,并且报告分析和设计结果所提出的格式和方式都要符合审查机构和建筑业主的要求。
三、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与处方式消防安全设计的比较
传统的建筑消防安全设计被国外称为“处方式”设计,将传统的建筑防火规范称为“处方式”规范。“处方式”规范简单明了,便于设计方案的制定。“处方式”规范中给出的设计参数和指标是在总结过去的实践经验和火灾教训的基础上确定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应该说,“处方式”规范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但从社会发展看,现形的“处方式”规范也存在着以下一些突出的问题:a、规范中有关条文之间常常出现互不沟通,相互矛盾的现象,条文与条文之间无法解释清楚;b、传统的设计只能给出局部保障,无法给出一个统一、清晰的整体安全度水准;c、部分技术问题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尚未规定或未能涵盖,跟不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发展;d、限制了设计人员主观创造力的发展,无法充分体现人的因素对整体安全度的影响。
因此,“处方式”规范和设计方法在客观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而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是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考虑火灾本身发生、发展和蔓延的基本规律,结合实际火灾中积累的经验,通过对建筑物及其内部可燃物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从而确定性能指标和设计指标;然后再预设各种可能起火的条件和由此所造成的火、烟蔓延途径以及人员疏散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消防安全工程措施并评估、核定预定的消防安全目标是否已达到;最后再视具体情况对设计方案作调整、优化。其主要思想是在消防设计时仅提出建筑消防安全所需要的性能要求或指标,而不直接要求设计人员为此而必须采用某些特定的解决方法。如何达到这一指标要求,采取什么样的工程措施则由设计人员自己确定,但是设计人员最终要向审核人员证明其所选择的工程解决方法是安全可靠的,所采用的设计计算方法是得到公认的,审核人员也要利用相应的评估工具检验设计方案是否达到了安全目标。
与传统的消防安全设计相比,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1)性能化设计体现了一座建筑的独特性能或用途、某个特定风险承担者的需要;
(2)性能化设计注重安全目标的达到,而不考虑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有利于发挥防火设计人员的主观创造性;
(3)性能化设计根据工程需要,为开发和选择替代消防方案提供了方法;
(4)性能化设计可在安全水平方面与替代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通过这种对比机制,可确定安全等级与成本之间的最佳点;
(5)性能化设计要求在分析中使用多种分析工具,从而提高了工程精度,并可产生更具有革新性的设计;
(6)性能化设计体现了一种新的消防战略,即消防系统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而不是孤立地进行设计;
(7)性能化设计能够为保险部门提供可靠的建筑安全评估报告,有利于保险部门参与建筑的消防工作。
四、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从总体看,性能化设计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但就目前的技术支撑条件看,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社会各界对它的接受程度不一;另外,与“处方式”设计相比,性能化分析和设计过程需要在分析、计算和设计文件制作上花费更多的工程时间。增加了工程设计的人力投入,带来了较高的设计成本。综合起来看,目前使用性能化方法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性能判断标准不一致;对火灾中人员的行为假设的成分过多或预测性火灾模型中存在未得到很好证明或者没有广泛理解的局限性;火灾模型没有将不确定性因素考虑进去;设计过程常常要求专业人员在超出他们专业之外的领域工作。
五、性能化设计的未来展望
由于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的目的是以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将火灾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保证总体消防安全目标的实现,其设计方法具有灵活性和科学性,比传统“处方式”消防设计具有更多的优点。因此,目前这种设计已成为世界各国建筑消防设计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抗拒的潮流。随着消防安全工程的快速发展,消防安全工程学已随着其潜力、复杂性以及应用性而在基础理论、方法学和实用工具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性能化设计方法将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消防安全工程工作组编.《国外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译文集》2001
2肖学锋.发展性能化防火设计: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
3霍然,袁宏永.《性能化建筑防火分析与设计》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
生命安全总结范文4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1 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管理队伍素质不高
在工程项目施工单位中,安全管理队伍的素质普遍不高,许多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知识并不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过低,他们往往没有真正参与到工程的实际施工当中。管理人员没有全面掌握相关的法规与专业知识,在实施安全管理时,他们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开展安全管理,最终导致无法及时发觉一些潜在的危险。一些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够,在实际的安全管理职工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安全管理时权威性不够。一些施工单位中的管理人员年纪比较大,无法胜任当前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要求,最终使得安全管理力度不够。
1.2忽视了班组的建设,管理松散
班组是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学习与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把各项安全规程和制度实际实施的基层组织形式,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施工单位班组在安全管理方面还不够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真正落实起来常常临时更改。在班组开展安全活动时,只是注重形式,而没有真正做到安全交流和组织,没有有效实施各项安全措施,也没有有效排除安全隐患。
1.3施工现场并无严密管控,安全管理手段不够先进
工程项目中,会牵涉到很多施工专业,施工工序也比较复杂,影响因素繁多,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导致引起工程事故。而且当事故出现后,对其分析时容易掺入个人的主观因素,过分强调客观因素,在划分事故责任时,互相推卸责任,特别是当出现人员死亡事故时,常会把事故责任推卸到伤亡人员身上,管理人员却甚少愿意承担责任。无法及时而严肃的处理安全事故,或者处理有所不当,而施工人员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
1.4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很多工程项目事故的发生,是与现场施工人员的麻痹大意息息相关的,他们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许多施工人员没有必要的安全施工意识,临时工与分包队伍中这个现象尤其常见。施工作业人员没有应有的安全意识,没有高度重视国家的财产、自身安全和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甚至出现了为了施工方便而进行违规操作的行为,没有重视安全问题。再者,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的现象,最终使得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低于其他行业。因为这些人员的知识面不广,文化水平不高,施工人员在学习安全知识时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不能全面掌握新型生产技术。
1.5安全教育的开展形式死板单一
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开展安全教育时流于形式,常常只是表面看起来安全教育做好比较好,但是实际上并不如此。一些施工单位在安全教育时,无法真正贯彻三级安全教育与全员教育的制度,只是采用单一形式的安全教育,内容比较落后,最终无法有效结合安全教育的内容与现场实际情况。
2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2.1注重提高安全管理队伍的素质
工程项目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借助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加以实施,所以,项目施工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管理队伍的素质提高,有效提升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我们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成立安全管理巡查小组,确保在施工现场科学的配备安全员。应该大力招聘那些具有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并且强化其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定出完善的考核和聘用机制,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考核。
2.2重视班组建设
第一,应该确保班组能有效的开展基础工作,高度重视项目班长和组长的设立,选择那些责任心强、文化素质高、具有安全知识的全面综合型人才来担任班组工作的领导。第二,还应强化各项制度的建设,使班组具有适宜的制度章程,以便起到更好的指导和制约作用。
2.3强化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严格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需要施工现场的全部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到现场的施工安全管理中,以便使他们认真遵守安全规范,确保安全制度的实际落实。并且,应强化建设安全规章制度,并且就各个工种与作业内容来制定各项安全施工方案,以便到时实施规范化与标准化管理,强化施工时的安全管理力度。再者,还应在施工现场科学配置劳动力,并引进竞争机制,强化安全生产考评力度。
2.4高度重视安全教育
强化安全生产重要性的宣传,借助各种方式来宣传安全事故的危害性,以此起到警示的作用,真正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再者,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知识教育,无论是对施工单位的内部员工,还是对临时工和分包队伍都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有效提高全员的安全知识。
2.5加强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安全投入
施工企业应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加大对安全生产措施费用的投入,切不可为了节省资金,使用低价、劣质的安全产品。应在施工现场的各个部位和各个环节, 要加大安全投入。如在施工现场的临边、洞口搭设标准的防护栏杆,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配置合格、安全的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且搭设防护棚。对于重大危险源需要做专家论证和进行评估的费用也要积极落实到位。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品,过期的要及时进行更换,使用国家认定的、阻燃的.目数达标的安全密目网。还要增加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培训支出。用以提高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条件,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安措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认真总结,确保安全生产投入到最有效果的地方,切实起到加强安全生产的作用。不可在施工未完成的条件下,为了节省资金和租金,提前拆除安全防护产品。在申报安监手续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缴纳足额的安全生产措施费用。
2.6改变落后管理模式
(1)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和人员
公司内部应该设立安全部门,配足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监督和落实等;项目上还应根据规模配备相应数量和素质的专职安全管S人员,负责工人入场安全教育,负责监督、检查、指导项目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负责查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在组织机构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的同时,把施工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进行层层分解,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
(2)健全落实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建立起健全的制度,才能更好的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更好的管理。施工企业或者项目部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应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公司的安全生产制度应该贴近实际,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一套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公司和项目的安全管理行为,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推进安全总监垂直监管,提升监管能力
建议施工企业实行项目安全总监垂直监管制,项目安全总监(主管)受公司委派对项目实施过程安全监管。有权对现场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和反复违章行为下达处罚通知单和局部停工令,并对项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参考文献:
[1]程江.浅谈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8).
生命安全总结范文5
关键字:电气化,施工,轨道车,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接触网作业车在电气化铁路、高速铁路施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决定着施工工艺、施工精度、施工进度,车辆状况甚至影响招标工作。随着近年来铁路建设速度加快,施工工期缩短,施工企业生产事故频出,直接挑战着企业长效发展的底线,威胁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就接触网作业车安全卡控措施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相关规定,车辆按期检测,车辆随车携带有效期内年检合格证、车辆制动效验合格证、仪器仪表效验合格证、车轴探伤合格证、车钩探伤合格证、三项设备检测合格证等。
建立安全卡控制度
1、安全预想会制度;
(1)、安全预想会是指施工作业前,由班长组织的针对施工任务、施工环境召开的全体班组员工参加的安全会议。
(2)、首先根据作业票,介绍施工任务,施工作业环境、人员分工及主要安全职责。
(3)、介绍现场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安全隐患。以及针对危险源和隐患提出的安全防范控制措施。
(4)、班组员工对安全防范措施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对自己分管岗位不清楚的地方进行咨询。
(5)、班长补充安全会议记录。
通过安全预想会议达到:行车作业内容清楚、行车作业环境清楚、司助人员分工清楚、相互协调配合清楚、安全风险因素清楚、防范卡控措施清楚。
2、收车安全总结会议制度:
(1)、收车后班组长组织员工召开作业安全总结会议。首先确认车辆停放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2)、对作业过程车辆情况进行汇报。
(3)、查摆施工过程出现的不安全因素。
(4)、纠正机械操作过程中不安全行为和动作。
(5)、明确在相互配合上存在的问题。
(6)、明确车辆存在问题如何处理。
(7)、做好记录。
3、行车作业一票一令制度
(1)、作业票是施工负责人下达具体施工任务的详实凭证,是班(组)长现场考察、编制安全防范措施的依据。没有施工作业票(抢险除外)司助人员有权拒绝出车。调度命令是行车作业依据,没有调度命令司助人员严禁出车。
(2)、作业票必须提前一日送交班长(组长),要求有明确施工配合负责人、作业内容、作业区间、作业时间、作业范围、作业区环境情况(高压线)、建筑设施、分解连挂地点等。
(3)、车辆必须凭调度命令进入车站或区间。
4、行车作业“三检”制度
三检制度是确保车辆状况良好的重要措施,是防范出现安全事故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司助人员工作日志要求完成的一项内容。
(1)出车前车辆检查的主要内容:
1)、检查发动机部分2)、检查传动部分3)、检查作业(工作机械)部分4)、检查走行部分5)、检查制动部分6)、检查各种仪器仪表7)、检查灯光、电台、运行监控设备8)制动试验9)检查平板车辆10)挂车制动试验。
(2)、行车作业过程检查内容是:
听机械运行声音是否正常;观察各种仪器仪表工作是否正常、是(否)有漏风、漏水现象、各工作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嗅机械发出味道是否正常。感觉机械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振动。
(3)、收车后车辆检查的主要内容:
1)、检查发动机部分2)、检查传动部分3)、检查作业(工作机械)部分4)、检查走行部分5)、清洁车辆6)、放出总风缸及油水分离器积油、水7)、做好防溜8)填写相关记录。
5、接触网作业车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上线运行。
(1)、发动机无力或有异响,油压、水温显示异常。
(2)、传动不良、有异响、保安装置失效,液力传动系统压力异常。
(3)、车轴有异响、裂纹或车轴轴箱温升超过规定要求。
(4)、车轮有裂痕,碾堆、踏面剥离、掉块、擦伤超限;接触网作业车轮辋厚度、轮缘厚度不足。
(5)、轮对内侧距离超过1353±3mm允许范围或轮轴发生相对位移。
(6)、车架任何部位出现裂纹或弯曲。
(7)、制动系统或基础制动装置不良。
(8)、前后照明、雨刷、风笛失效。
(9)、自动车钩“三态”作用不良,车钩座、舌、销磨损超限、有裂纹。
(10)、行车安全装备故障,通讯信号及安全防护用品失效。
(11)、螺栓松动、销子脱落,机件弯曲、裂纹,危及行车安全。
(12)、作业平台、随机小吊作用不良,影响行车安全。
一、加强操作人员培训
接触网作业车驾驶人员应由司机和副司机组成,司机须持有有效期内铁路自轮运转驾驶证,副司机应持有有效期内铁路自轮运转驾驶证或学习驾驶证。
1、岗前培训 为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使用单位应在司机上班前对司机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岗前培训,强化安全意识。
2、季度培训 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培训,对施工危险源进行辨识。
3、技能培训 每年进行一次技能培训,培训突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通过提高操作技能消除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危险。
二、车辆检查
接触网作业车的检修以日常保养为基础,采用临时修理和计划修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1、接触网作业车使用单位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本规则制定保养和检修计划,切实做好监督、检查、验收工作。
2、 接触网作业车的保养
(1)、日常保养以清洁、紧固、调整、为主要内容,保证接触网作业车各部工作正常,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日常保养的时机应掌握在出车前、入库后,应按照车辆技术标准要求进行。
(2)、新制、大修后的接触网作业车应进行走合期保养。
走合期保养由包乘司机负责。接触网作业车走合期内的牵引质量可降低30%,运用中应适当减速和短距离运行。长大坡道上行驶应降低牵引质量,走合期内运行要随时注意运转部件的状况。车辆运行中司机要时刻注意发动机工作状态,停车后,应及时检查变速箱、换向箱、车轴齿轮箱和轴箱的温升情况。走合期满后,要对车辆进行一次定期保养,清洗曲轴箱、机油滤清器,更换油和机油滤清器芯等,确保正常使用。
(3)、定期保养以全面检查、调整和排除不正常技术状态为主要内容(包括各项日常保养项目)。定期保养由包乘司机负责实施,内容应按照车辆技术标准规定的保养项目进行。
(4)、换季保养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北方地区一般在四月份进行夏季保养,十月份进行冬季保养,南方地区可根据气候变化确定保养周期。
3、接触网作业车每半年对车轴、车钩等进行探伤。探伤工作由具备探伤资质的单位进行;探伤后应出具“接触网作业车车轴、车钩探伤报告”。发现有车轴重伤时,填写“接触网作业车重伤车轴、车钩探伤报告”,探伤合格的车辆发给“接触网作业车探伤合格证”。
4、接触网作业车分为小修、项修、大修三种修程
(1)、接触网作业车小修周期为6个月。小修是指对发动机、走行部及制动系统部件进行维护性修理工作。
(2)、接触网作业车项修是根据接触网作业车的实际技术状态,有针对性地对某些总成进行修理和更换工作。
(3)、接触网作业车大修周期为5~6年。大修是对接触网作业车全部总成彻底修理。
局部改造和更换必要部件的修理工作可结合大修一并进行。
5、行车安全装备的维护、修理,须由具备资质和承修能力的专业单位承担。行车安全装备的检测、校验周期,按铁道部相关规定办理。
6、接触网作业车大修,须由经铁道部行政许可、具备资质和能力的单位承担。送修单位与承修单位应按规定签订修理合同,合同中明确修理内容、项目及应达到的设备标准。对需要改造的项目,由生产厂设计部门出具文件,论证其改造内容的合理性后方可进行。大修车辆入厂修理,双方须共同填写入厂交接记录,并由司机携带《接触网作业车设备履历簿》及日常运用、检修记录入厂监修。
7、接触网作业车新制或大修完成后,承制(修)方须通知铁路局主管部门和设备使用单位,经铁道部验收部门按照有关标准和验收程序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产品出具验收证明。未经验收合格的车辆,不准上道运行。
8、新制或大修完成后的接触网作业车交接前,行车安全装备须安装、调整到位,并按规定写入行驶区段的监控数据。
9、新制或大修后的接触网作业车单机紧急制动距离不大于400m(平直线路,制动初速80km/h),制动距离误差不得超过10%。
10、接触网作业车大修或因探伤不合格而更换车轴、车钩时,须按规定再次进行探伤,并出具探伤报告。
11、新制或大修的接触网作业车出厂前须进行不少于100km的各种工况下的试运行。试运行中,如主要部件出现故障,或运行中未能达到规定标准,工厂对车辆进行处理、更换或调整后,须再次进行不少于100km的试运行。
12、接触网作业车各种仪表、制动部件的校验,须由具备资质的单位承担,校验项目和周期应符合铁道部相关规定及“接触网作业车制动部件年检鉴定表”的要求。
四、车辆要求
严格按照TB/T2180-2006《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综合检修作业车技术条件》卡控上线运行车辆。
1、接触网作业车使用年限为16年,根据运行环境、车辆技术状态,有铁路局接触网作业车管理部门鉴定后,可延长1-2年。
2、车辆为4轴,车辆最小通过曲线半径为100m,双向自行速度≥100km/h,最大允许尾挂速度为12km/h,双向作业走行速度小于10km/h,爬坡能力为25‰(速度≥30km/h),车钩中心距柜面高度为880mm10mm,作业平台地板面距轨面最大高度为6800mm,作业平台旋转角度为左右120°,作业平台尺寸(长×宽)为5500mm×1750mm,作业平台前端距回转中心尺寸为4500mm,作业平台回转中心处承载能力为1000kg,作业平台前端边缘处承载能力为300kg,
参考文献
生命安全总结范文6
[关键词]工程安全;安全管理;主要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180-01
百年大计,安全第一是我国工程建设的基本方针之一。“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企业和项目的前途和命运,良好的安全环境,可以给工程项目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否则就会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不小的影响。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安全工作,再不能让生命付出代价,再不能让财产遭受损失。
一、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是实现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
工程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项目工程的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正确理解工程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对于搞好工程安全在源头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涵义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的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各参加单位遵照执行,而在生产实践中,所有参建单位必须对照落实,消除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确保工程顺利完成的工作内容。
(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特点
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核心内容是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实现工程的安全生产。因此,工程安全管理体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为加强工程生产中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
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法规等有关规定,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订管理方法。2.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执行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生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3.对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严肃处理,触及刑律的,交由司法机关论处。
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指导方针
(1)“安全第一”,是指安全生产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项目生产的头等大事。各项目及主管部门的行政领导同志,以及各级部门,都要十分重视安全生产,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努力防止事故的发生。对安全生产绝对不应抱有粗心大意、漫不经心的态度。当建设任务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应先解决安全问题,使工程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2)“预防为主”,是指在实现“安全第一”的许许多多的工作中,做好预防工作是最主要的。它要求我们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事故危害消灭在发生之前。伤亡事故不同于其他事情,一旦发生往往很难挽回,或者根本无法挽回。到那时,“安全第一”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3)国家各级有关部门、事业单位都要做到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在工程建设规划以及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经济承包等重大经济决策中,应执行国家关于文明、安全施工的规定。
三、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过程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应贯彻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在工程主体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可以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分为施工前的安全管理工作、工程建设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工程完工后的安全管理工作。
1.施工前的安全管理
一要对建设单位的开工手续进行审查,确保工程的合法及合理性,以及环保问题的审批,二是对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审查,审查监理、施工单位的资质及相关人员的证书,这个是确保工程安全进行的大前提条件。
2.工程建设阶段的安全管理
工程开工以后,安全问题是关键,当然一套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的安全,因此,监理单位应要求承包商提供安全保证体系,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教育有效的进行管理实施,监理及建设单位也应相应的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案,并且在工程实施工程中监督承包商对安全保证体系的执行问题。
3.工程完工后的安全管理
工程完成以后,首先施工单位应对完成的工程进行安全自查自纠,确保工程安全后出具安全报告,监理、建设单位应对工程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出具相应的安全报告,对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对将来工程产品投入使用后的安全系数进行评估,及时有效的解决当前的安全预留问题。
(1)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内容
施工单位即承包商,是工程中负责工程直接建设的单位,为确保工程的安全,首先是承包人的资质,及在投标文件中已经承诺的相关人员及设备的投入,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组织安全学习,提高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应在工程开工时,建立一套切合工程实际的安全保证体系,经过监理单位审核后,切实地执行,尤其对高空作业、特殊作业及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设备,如脚手架、塔吊等设备要求投入建设前进行安全检查,在施工过程中,遵从监理、建设单位的指示,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完工后,对关键部位、事故可能发生部位进行复查,提供安全总结报告。
(2)监理单位安全管理内容
监理单位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主要实施者,是工程建设的现场监督方,对施工现场安全控制起关键作用,在工程前期,应对施工单位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对施工安全保证体系进行补充,施工中,监理应指导和督促工程承建单位建立安全生产制度,严格遵守国家和部颁有关安全作业规程,在地下工程施工、爆破作业、高空作业、防洪、防风、防火、防盗、安全用电及安全操作方面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手册,印制分发,深入动员,广泛学习,切实执行;要求各施工单位设立专职安全机构和人员,落实岗位职责;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将安全事故消灭于事故发生之前;对万一发生的安全事故,严格按照事故处理程序逐级报告,查明事故原因,制订补救或处理措施,使事故责任者和广大职工受到教育,坚持“三不放过”的事故处理原则。
(3)设计单位安全管理内容
设计单位是负责对工程施工的图纸进行合理、经济、安全的设计,因此,设计时应考虑工程的安全系数,尽量避免危险的施工工艺,图纸设计完成后,必须经有资质的单位部门对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查。
五、工程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1)确保安全组织机构和保证体系的建立;
(2)具有符合资质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岗在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3)各方签订劳动合同、安全责任书、保险文件;
(4)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管理制度、安全预案(防洪、火、雷电、台风、中毒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
总之,安全工作不是单一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它是一项社会化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只有全员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扎实的工作才能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确保建设领域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