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数学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数学教案范文1
1.案例教学法中学数学教育应抓住生活数学,对每个重要知识点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综合讲解,而进行案例讲解的关键步骤为:首先:案例选择教师课前应根据课前内容事先选择良好案例,主要根据教学单元知识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案例.例如:在讲解正弦函数图象时可运用到电工基础知识中正弦交流电变化规律作为教学案例.其次:案例分析当教师讲解完基本知识时,应引导学生对选择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新类似案例进行求解,于解决实际问题中结束课堂案例式教学.学生通过不断深入分析及案例讲解,不仅可充分掌握自身所学知识,而且还能获得知识技巧,更会激发学生探索积极性.
2.学习动机培养(1)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探析作为学习压力最大的求学阶段,中学教育是个人成长教育中的转折点,对个人学习理解能力要求颇高,繁琐的学习令学生不感兴趣,厌烦学习最终讨厌教育.要使学生受教育阶段能最大化吸收知识,将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必须通过自主性学习.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的养成将个人能力最大化,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寓教于乐,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乐趣,最终热爱学习.根据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教学成果之间成正比例,自主学习者比被动学习者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强57%.学习动机越强,取得的学习成果越突出,突出的成绩反过来也能促进学习动机的加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并且动机越积极,对知识掌握越持久.根据现代教育学表明,教育有“好奇阶段”和“求知阶段”,而动机则有“迫动性”“导向型”和“持续性”.在实际学习中,学习动机有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竞技水平,树立远大目标,在中学阶段取得优良成绩.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中,积极回答老师问题,增强自身知识全面性.学习不光是理性教学过程,感性因素也是决定学习成败的重要成份.教师可以将书本知识通过肢体语言或幽默笑话等感情因素展现出来,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为学习知识创造良好环境.根据笔者多年经验,大多数学生小学阶段学习动机较强烈,对知识极为渴望,中学阶段反而呈现低迷状态,厌倦学习.既然学习动机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动机学习有如此的促进作用,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整个事件的关键,如何进行有效化开发至关重要,应有益于数学教学体系朝积极化方向变革.①改革课堂教育体系.多元化社会的出现,极其吸引学生眼球,学生逃课上网等一系列厌学现象的出现,真的只是学生自己不想学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研究表明,教师的课堂行为被认为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主要影响因素,教师起到引导性作用,课堂讲学占据重要影响比重.中学学生思维还未定向,受教师影响较大,现代课堂教育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动机激发必须建立在优良教师表率下.现代课堂教学需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学习为主导,以活动为根本”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创情景化教学取代课堂严谨教学的新篇章.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作为课堂教育主体因素,中学阶段老师起到指导作用,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教师起到答疑解惑作用.并非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的迂腐教育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解决.②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减少对中学学生思维控制,提供轻松,好学的氛围是教育学家普遍认同的观念.教师主导性作用在提供给学生自由主动发言,表达方面尤为重要.让学生自主发现,解决问题,吸引学生向更深层探索是当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直接有效方式.科学研究表明,学生更易于在轻松氛围中吸取知识.应该将问题情景化,营造一种舒心,舒适,轻松和有利于学生学习之氛围,令学生更容易吸收知识养分,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一举两得.学习过程难免出现差错,利用寓教于乐方式可以避免无形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导致害怕开口甚至不敢开口所造成的尴尬.敢于大声说出数学,乐于勇于参加各大交流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信心养成,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③设立表扬制度.“没有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采用多样化,多形式表扬机制,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采取积分制,每隔一个月奖励优秀个人.抓住人性中好学上进的求学性格,合适的表扬制度会令其他学生积极学习,形成学习攀比之势.采用评价积分制保证了评选的公平公正性,不会参杂任何人为主观因素,无形中告诉学生只要你肯努力就能成功,受到大家表扬.表扬制度的成立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造星制度,学习好,表现好就会受到全班甚至全校表扬,中学生在强烈虚荣心的影响下定会激发自主学习,不断学习之兴趣.④开展中学数学竞赛.这是升级版的表扬制度,只是竞赛更难于平时表扬.竞赛是最有效也是最高效激发顶尖学生学习动机,调整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手段之一.凌驾于题目的优越感和凌驾于同届学生之上的虚荣感会满足众多学生的心里需求.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表示,在竞赛过程中,对解决问题的渴望和赢取对手获得尊重的心里会更加强烈.由于竞赛过程中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兴趣较平时更为强烈,因此,竞技水平会好于平时学习状态.再次,任何形式的竞赛,奖励制度实质都是造星运动,任何人都想被尊重,这是抓住中学生强烈虚荣心而设置的激发动机方式.
二、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1.教师要传授正确教育方式现阶段在中国教育机制和社会经济特定发展下,中国的教育停留在任务教学的阶段.著名学者赫尔巴特说过“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和教育的最高目的一样,就是培养德性”.教育是长久之道,并非短时间追求成绩的高低,打破过去以成绩来衡量个人发展的迂腐思想.中学数学教学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心智等多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教师扮演着学生发展道路的导师.其次老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将数学化教育夹杂在游戏中开展任务教学,或在学生接受能力强的方面掺杂教学任务,将传统任务教学个性化,分散化,便于学生吸收与掌握.再次老师可以将数学知识现实化,故事化,通过讲故事这种小朋友喜爱的情景模式将数学教育贯彻其中.众所周知,当我们神经处于放松阶段时吸收知识最快,好比海绵只有在完全松弛中才会吸收最多养分.即达到任务教学目的,又激发学生学习热潮,形成主动吸收模式.
中学数学教案范文2
【关键词】中职 数学教学 学案导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33-01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
“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最后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而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实施“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原因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适应新课标中的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要求。过去的中职数学教学采用的是“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还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中职学校在近些年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而“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也是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应用于中职数学教学中来。
第二,有利于促进中职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所以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推动我国中职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二、优化中职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按照教学目标的制定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能准确认识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并通过让学生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师生间讨论,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此外,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出适合自己的知识框架,并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把握数学的学习规律。
(二)创新教学方式
数学课堂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再加上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比较查,更加导致学生难以接受这种枯燥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制定合理的学案,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在讲解“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定理的时候,如果教师直接在黑板上画出来再进行讲解的话,整节课就会显得比较枯燥。而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展开这节课:将学生分为三队,然后在黑板上画出两组平行线和一条穿过两平行线的直线,让学生根据黑板上出示的图形排列队形,排列整齐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在此过程中,教师还指导学生进行质疑,如在这个位置上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而换一个方向是不是也是呢?学生则可以根据这个质疑变换位置再进行观察,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知识点,使学生记得更牢。
(三)重视学生的反馈,及时纠正错误
在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时,教师要将知识的讲解与巩固练习放在一节课中完成,重视学生的反馈。当学生在课堂中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的时候,教师则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解决这类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调整教学中一些不恰当的教学方法。而在最后的总结中,教师则尽量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总结并不是对所学内容做一简单的概括,而是要让学生说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达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
“学案导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了解学情和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继续创新,使“血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进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中学数学教案范文3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内容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执行,需要一个比较严谨的过程,按照不同的层次阶段,一步步向前推进,最终让学生牢牢掌握课本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着导向作用:第一步,教师提前给学生安排下一阶段学习的预案,让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其中的部分内容,提前了解将会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留下一些问题以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第二步,数学教师的多元化教学手段要贯穿课堂,可以加入适当的情境教学,分成小组激发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的应用所学的定义和公式,同时了解整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否全面;第三步,学生通过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后的复习工作,对于实际出现的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能力,在练习中巩固课本内容,并且对应第一步所提出的问题的自主解答。
二、学案设定和预习
所谓学案就是学习内容的预案,按照课程的内容,教师根据将要讲解的课本内容按照适当的范围和深度,设立相关的问题和要点,学生提前通过自主预习来完成解答,教师对问题的解答情况进行分析和批改,对学生容易发生错误的知识点进行着重分析,在正式教课时能够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
1.学习小组的建立
学习小组是培养学生分工合作和共同进步的最好策略,即使是不同学习情况和能力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共通的联系,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和理解学生的看法,学生之间也更加容易沟通,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很放松吸收知识,增加自信积极参与到讨论。而学习小组不仅只能在课堂上讨论,在课后没有老师的情况下,特别是预习时或课后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马上进行讨论,小组讨论可以上升到组与组之间的讨论,小组成员也能够展现自己的优势,提高问题的自主解决能力。教师也能利用这种竞争关系,发挥自身的能力,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整体数学能力。
2.情境教学的适当介入
由于数学不像其他学科,其在视觉、听觉方面很难介入教学过程,所以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数学的应用方面,不再只停留在想象中,让学生扮演一些题目的角色,使得学生主动参与设置问题,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互相评价、老师点评,找到应用题的构成要点以及题目所包含的主要知识点,做出相应的评价和解答。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另一种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检验和复查
在经过一阶段的教学过程后,接近章节或者单元的教学尾声时,教师可以把最初学生预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再次提出让学生自己解答。这是学生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检验,也能反应学习的效果,及时反映教师对教学进度的整体掌控能力,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和疏漏时做出调整和补充,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这种检验可以是通过考试,也可以通过小组竞赛来完成,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薄弱点。
4.复习和实际应用能力
复习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巩固前一阶段所掌握的知识的必要手段,有效防止遗忘之前所学的内容。只有学生自己能够学会预习、学习、复习的循序渐进才能更好地掌握学习的方法,真正学会主动学习,不把学习看成任务或负担。另外,初中数学作为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实际应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开动脑筋,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可以带入课堂,让其他学生共同参与,达到学以致用的根本目的。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教师往往很容易忽略学生的感受,教师一味追求教学进度以及自己的绩效考核,只看中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问题。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学生更像是一部部机器,受到教师的任意摆布,没有任何的自我发挥空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优秀方法,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的为出发,以培养学习习惯和方式为目的,平衡学生的整体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数学教案范文4
一、创建有效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
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老师与学生共同配合的基础之上的,不仅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有效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将课堂活动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一)设计与案例教学有关的生活化问题情境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活动课上是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断地具象化的最佳时机,在此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相关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进而带领学生一步步的解决问题。
具体举例:比如在“方程式”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举例――在奥运会期间,中国男篮顺利进入八强,在此次比赛中姚明一共夺得了115分,并且参加了7场比赛,那么每场平均得分是多少?进而老师可以引申到数学方程式的知识,加入一个人在篮球赛中2分球进了x个,3分球进了y个,总得分是80分?那么该如何列出方程式?(答案为2x+3y=80)
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能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具体应用数学知识,更直观地把握数学知识,并且这样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二)在课堂活动中增加探究式案例教学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探究式案例是初中数学老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探究式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体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解决了疑惑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数学规律,从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具体举例:比如在学习关于“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涵盖了很多的难点,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探究,优化案例教学效果。在下图中,ABC中,线段AB与线段BC相等,长度为12cm,已知∠ABC是80度,∠ABD与∠DBC相等,并且DE平行于BC,问题是“求DE的长度为多少”?
这个时候就可以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首先分析题干中的条件,明确这是与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有关的问题;接下来老师再引导学生一起探究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从而得出解题关键是“构建DE=・AB”的等量关系的结论;最后再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解题过程。
二、案例教学设计中的主要环节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源动力,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在案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案例教学。
(一)创设问题
比如在学习有关直线平行的条件这部分的知识时,在课堂开始前老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具体举例:问题1:对于平面中的两条直线,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都有哪几种可能呢?对于这个简单的问题,学生会很容易回答出相交或平行这个答案。由此,老师可以进一步提出下一个问题。问题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了,那么在这个图形中会有几个角?这几个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直线相交的情形进行思考,接着引出两条直线平行的问题。问题3:两条直线的平行应该如何进行定义?与两条直线的相交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二)联系实际生活,发掘数学知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蕴含着数学知识,老师应该充分联系生活中的这些数学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中学数学教案范文5
一、案例式教学策略的内涵理解
(一)案例式教学的涵义
案例式教学法起源还是比较早的,是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在商业管理中运用真实情境或事件来讲解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直到1980年代才开始被应用到教育领域,逐渐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而我国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式教学法则是在更迟的1990年代以后。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案例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具体是指教师通过在教学中的案例设计,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进来等达到一种高质有效的教学目的。对于初中数学学科来说,数学重在公式、方法的灵活运用,数学课堂堂上也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所以,要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学习,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多进行典型例题的讲解,在通过创新教学方式积极让学生参与进来,活跃课堂氛围,真正做到营造健康、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案例式教学的特点
与其它的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策略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它的载体是在课堂上讲解的习题案例等,那么它就具有比较强的现实性与实践性,因为那些习题案例都是学生在做了之后存在问题或者学生一起来探讨的,都是在实践中来的,再拿来在课上当作案例来讲解。从这当中也可看出,这些拿来在课堂上讲解的习题或者案例都是比较典型的,因而案例教学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只有这样,才会让大多数的学生在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一道典型的例题掌握一种方法,在练习中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最后,案例教学发还具有互动性,案例教学的参与主体主要是学生,按照“学生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而老师更多的是做引导。
二、现阶段初中数学案例式教学策略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运用案例式教学策略的意识还不够强
由于以前一直都是应试教育占主导性地位,即使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素质教育中的许多新理念或者新的教学策略依然得不到落实或者落实意识不够强。例如案例教学法,一些老师虽然有这方面的意识,但还不够强,或者只是单一地理解其内涵,因而在具体实践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二)在初中数学案例式教学策略应用中没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有较强的互动性。并且,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现在的一些案例教学课堂上,老师以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等为由,没有给学生共同探讨的时间,只是单纯的自己讲,学生在下面听解,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不高。
(三)案例教学中选择的习题案例不够具有典型性,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数学案例教学中选择的习题案例很重要,选择好的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习题来讲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现在一些老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案例中要不就是照般教材上的例子,要不就是只参考教辅材料上的,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的少之又少,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三、初中数学案例式教学策略应用的探索
(一)首先是初中教师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教学水平
初中教师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教学水平要从两方面做起,先是要有案例教学策略应用的意识,这样才会在教学中积极营造案例教学的氛围,如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看法,习题案例都是从学生的实际练习中来等等。其次还要切实提高初中数学老师的案例教学是实际水平能力,要让他们会选择典型的案例,不断地创新形式,从根本上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功用。
(二)在案例教学中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
在现在的信息技术化的时代,多媒体设备也被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案例教学当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用图片声音等来进行案例教学,还可以通过这种先进的设施联网学习国内外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既可吸引学生,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中学数学教案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模式 学生主体性 讨论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79
随着我国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的教学理论与实践都得到进一步完善,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发现、总结、概括能力。而学案式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往的教案式教学模式提出的最新教学模式,是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自主感受数学规律的推理过程,在学案式教学模式学习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对于学案式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够全面,或者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等的局限导致学案式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如何在初中数学中落实学案式教学。
首先,理解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是开展教学的第一步,只有在全面把握学案式教学与传统教案教学之间的本质区别之后,教师在推进学案教学时才会考虑更加全面。我国基础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学生改变以往死记硬背式的被动接受学习模式,打破学生的机械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初中生搜集资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强学生应变能力。但是,我国很多初中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都采用教案式教学,教案式教学存在两个方面典型问题:一是教案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综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进行课堂内容的设计,学生作为被动的客体没有参与到教案的制定中。二是教案的封闭性把学生排斥在课堂学习之外,学生没有自己发现问题和主动思考的机会,只有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规定性学习,无法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通过和教案式教学对比,有助于把握学案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我们发现学案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理论和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二度探索,兼顾学生的学情之后制定出的符合学习自主探究需求的学习辅导资料,学案在数学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人的资料,而是师生共享的教学内容,学案的有序性和知识层次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有序的知识结构,建立知识之间的衔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完成。因此,学案式教学侧重学生为本位,强调“学”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快速实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思维的创造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同时达到完善教学过程的目的。这就是学案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教师掌握之后就会避免以自己为主导设计教案,也会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学案的引导和线索作用,更会注重学案的不断完善,还会为推动数学课堂走向完美而尽力。
其次,学生的主体性是推进学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作为重点进行开展的内容,这既是学案式教学的必要目标之一,也是重要的开展形式。众所周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思考、解决数学难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概括数学章节的难点和重点。主体性直接关系学生今后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案式教学中认真贯彻这一教学理念。
第一,学生自主设计学案,以此建立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性格、情绪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小组划分,小组成员里面必须体现层次性,使小组内部可以自行解决部分难题。教师让小组在学期初始就抽签决定自己负责的章节学案设计任务,每个小组都有机会设计学案,并且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教师给学生讲清楚学案的层次和要求之后,把部分学案设计权利下放,学生在自己的设计过程中先自主学习,了解自己负责章节的基本内容,而小组内部成员会在预习的时候发现很多新的问题,可以把疑问汇总之后交给老师,教师予以指导,帮助学生补充完善学案内容。
第二,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留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学案自主预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有所收获和提升,同时会遇到一定的挑战,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关注作业的质量,把预习任务作为必要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这是开展学案教学的基本准备,教师还要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基本的学案预习要求,使其能够在学案预习中增强主观能动意识。
第三,开展学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还需要教师在学案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教师启发学生发现数学规律,解决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时候,学生在掌握全等的基本条件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之后,在遇到以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还是会产生疑惑,“已知三角形ABC,AB等于AC,点D是边BC上的一点,AD为角A的角平分线,求证角B等于角C。”学生虽然基本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这里实际上是先要求求证三角形ABD全等于三角形ACD,然后证明角B和角C相等。但是学生一开始并不能发现这一点,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发现角平分线能够带给我们什么信息,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信息列举出来,在这个启发下,学生就会自主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继而自主解决问题。
最后,学案教学模式还要求教师开展丰富的讨论活动,在学案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活跃的学习探究氛围。学案教学模式并不是完全以学案为内容和依托开展教学活动,还要融合丰富的讨论交流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案学习中,充分发挥出学案教学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