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医生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神经外科医生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范文1

在首届亚洲神经调控大会上,记者专门走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潘力教授。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这个科室的发展经历。

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团队

1985年,国际伽玛刀技术应用情况风生水起,瑞典伽玛刀技术开始推广应用于临床,技术也比较成熟,但国内的医疗界还很少有人听说“伽玛刀”这个词。

“我在1985年开始接触放射外科研究,并有幸成为蒋大介教授的博士生。蒋老师是个思想比较开放,又肯于钻研,在学术上精益求精的人。他当时对伽玛刀应用这个课题很感兴趣,便给我定下了立体定向仪和立体定向手术的研究。那时国内还没有可用CT定位的立体定向仪,关于这项技术的应用国内是一片空白。因此,实施这项技术,我们必须从零做起,从立体定向仪器的制作到手术中操作,都得自行研究。为了制作一个立体定向架,我和老师经常在闷热的小车间敲打锻造,挥汗如雨。3年下来,车、钳、刨、铣的技术活我已经样样精通。老师曾经给我开玩笑说,我博士毕业不仅可以拿到博士学位,还可以拿个‘荣誉车工’三级证书。”回忆起往事,潘教授神采飞扬,对那段艰苦的岁月心存感恩。“那是一段辛苦却充实的岁月,老师的坚忍不拔,锻造了我的性格,并直接影响了我今后的工作。”

据潘教授介绍,经过艰苦的努力,他们终于在国内自行设计制造出了可用于CT、MRI和普通X线定位的定向仪,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CT、MRI立体定向手术。在当时国内技术完全空白的情况下,做这样的研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研究成果也弥足珍贵。自然,他们的成绩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1990年,潘力教授的博士论文《通用多功能立体定向仪》获世界卫生组织(WHO)1990年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其课题《磁共振、CT立体定向手术方法与定向仪研究》获我国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潘力教授说:“1990年,我进入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并在1993年作为国内第一批医疗人员,开始从事神经肿瘤放射外科伽玛刀治疗。华山医院为我国第一批伽玛刀研究人员的成长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会。目前,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每年的手术量差不多有1万台,头部伽玛刀治疗量大约在2 000例左右,这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各种肿瘤病例。”

潘力教授继续回忆说:“科室开展伽玛刀治疗初期,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比如对于适应证的把握,对于机器的高效准确应用,我们都得一点一点地摸索,但我们科室氛围很好,无论长幼、无论地位高下,也无论资历高低,谁都有发言权。大家经常在一起讨论病例,交流学习。那时我们借阅了好多外国的文献,参考别人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摸索改进。不过我们这个团队的成长还是比较快的,一方面是得益于科室的学习及民主氛围,另一面也得益于科室本身拥有的比较雄厚的技术基础。我们从初期对放射外科治疗适应证的肤浅理解,一直到知道怎么做,做了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有效、无效,还是有并发症,直到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对适应证全面掌握,应用自如;而对病人适应证的理解,及哪些病人适合做,哪些病人不适合做,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那些所谓的普通的规范,而能够做到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病理性质,以及不同形状它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都有了比较自信的预测。”

并不是所有的肿瘤伽玛刀都能治

据了解,华山医院目前已经有超过2万例的伽玛刀治疗手术,单机治疗量居世界第一位。这样的治疗机会,让华山医院的临床医生快速成长起来,从而也迅速培养了一批神经外科方面的业界精英。现在已经成为国内神经外科界精英人才的潘教授借用了一句话表示了自己的感触:“王忠诚院士曾经告诉我们:我们的知识和技术很大程度上是病人给我们的。他们用他们的生命把治疗机会给我们,使我们逐渐积累、成熟起来,而我们也要把自己的技术更好运用于病人。”

谈及伽玛刀的治疗特点时,潘教授介绍说,“其实伽玛刀外科和常规外科的治疗差异主要体现在治疗理念上。现在和谐理念已经广泛应用到医学中了。过去容不得肿瘤在身体里面,对肿瘤一定要‘赶尽杀绝’;而‘赶尽杀绝’这个过程造成了很多并发症,使病人虽然活着,但生活质量很低。伽玛刀外科治疗遵循的原则是:只要肿瘤不危害生命、不造成症状,只要控制住不让他长就可以了。例如对转移性肿瘤患者来说,本来晚期癌症转移到脑内患者,生存期已经很有限,开刀治疗后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住院时间势必很长;患者生命中留下的有限时间,往往大部分在医院里度过,生存质量很不好。现在医疗都强调生存质量,使患者在有限的生存时间里,生存质量尽可能改善,并让他尽快回归到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伽玛刀治疗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并发症较低,患者术后可以回归到正常生活,但在治疗上也需要注意。临床医生应该正确选择治疗对象,因为伽玛刀不是所有的肿瘤都能治,不是大小病灶都能治。临床上通常有一个规范,要求颅内病灶大小不超过3公分,才适合伽玛刀治疗。如果太大,它就会产生放射反应,而真正适合伽玛刀治疗的肿瘤大概仅占神经外科治疗病例的10%到20%。从国际流行病学调查和国内构成比的报告来看,20%的比例是比较正常的,超出这个比例,就有适应证掌握不严格的情况。”

伽玛刀技术的临床突破

潘教授说,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伽玛刀技术常规治疗各种肿瘤已逐渐得心应手,但他们对于伽玛刀治疗领域、病种、病型的拓展并未停止探索。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们遇到了一例‘脑膜瘤’患者。当时我们就按脑膜瘤常规手术,切下来的病灶边界清楚,血供非常丰富,但病例检查结果却令所有人惊讶了,因为最后的病理结果为中颅底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潘教授继续介绍说,当时中颅底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国际上少有报道,亚洲仅有少数病例,对于临床治疗方法还不是很成熟。

“初次遇到这种病时,我们就常规手术切除。开刀后,出血厉害,术后颅神经损害严重,患者发生眼睛斜视。对肿瘤残留部分,我们尝试用伽玛刀照射,经几次照射,残留肿瘤缩小很快,也没有发现副作用,当时大家都很惊叹!下次再遇见这种病例,我们就直接采用伽玛刀照射,肿瘤缩小很快,没有并发症,患者术后综合状况也比较好。”

潘教授欣慰地说:“中颅底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特点过去认识不清楚,临床误诊率高。我们至今已经积累了几十例这样的病例。现在治疗这种病我们已经得心应手,颅内肿瘤超过3 cm时,临床上成功全切的比例不超过50%,术中容易大出血,术后颅神经损害严重。相对于手术切除而言,用伽玛刀很安全,颅神经没有损害,肿瘤缩小得很快,至今我们没有看到一例复发病例。”

据记者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拥有这样的成长机会绝非偶然,这与他们的科室深厚的学术背景和科室的临床实力息息相关。

学科细化才能更专业

“我们这个团队有神经外科、放射诊断科、肿瘤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主要在适应证选择上起主导作用,放射诊断技术的实施由专门的放射诊断医生实施。好的团队一定要涵盖这些个学科的人才,学科细化才能更专业。”

在谈及神经外科的成长经验时,潘教授深有感触。

对神经外科未来的成长方向,潘教授说:“以后神经外科治疗范畴会逐渐扩大,会出现更新的伽玛刀机器,会把传统放疗多次治疗的概念应用于伽玛刀,这样产生的放射反应会更轻,因此伽玛刀治疗适应证也会逐渐扩大。在治疗领域中,过去一些不认识的疾病,随着神经生理、神经病理等整个学科的发展,伽玛刀适应证会逐渐增加,以后丛集性头痛,肥胖等都可能会用伽玛刀去治疗……”

采访结束后,记者感悟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成长,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希望国内这样的科室越来越多,也希望伽玛刀治疗给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范文2

意大利都灵大学先进神经调节小组的神经科学家塞尔焦·卡纳韦罗,在今年6月份的《国际神经外科》上指出:“换头手术最大的技术障碍是连接捐赠者与接受者的脊髓。但我认为,现有技术已经可以进行这样的连接”,并预测“换头术”再过几年就能实现。

卡纳韦罗在这篇论文中详细描述了“换头术”的步骤:捐献者与接受者必须处于同一手术室中,手术须在摄氏约12度至15度的低温下进行,捐赠者及受赠者的头部须同一时间切下,两个医疗小组同时进行手术。考虑到在这一温度下,哺乳动物的组织在体内血液不流动时最多能存活1小时,切割头部与缝合的整个过程必须在1小时内完成。

卡纳韦罗指出,在手术的过程中,必须要用一把极锋利的刀清脆利落地切割头部,以让身体与头部的脊髓神经里负责传递神经信号的轴突能连合起来,再以特殊膜融合物质——促融剂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连接两端,解决脊髓连接融合的问题。此前的一些研究表明,促融剂能成功融合狗及豚鼠的脊髓。一旦连接成功,受赠者的心脏即能再次跳动,数分钟内体温就能回复正常。

按照卡纳韦罗的说法,整齐的切口是脊髓缝合的关键。他认为,100名医生组成的专家小组在36小时内就可以完成这种手术。卡纳韦罗还预测:“我认为,第一名接受手术的患者将是某个大脑未受损伤但身体瘫痪的人,很有可能是一个年轻人。”他估计,该手术需要1300万美元左右。

轰动一时的动物实验

虽然面临着很多伦理问题,但事实上,换头术的研究从未停止。

1954年,尽管前苏联卫生部门下达了禁令,但前苏联科学家弗拉基米尔·P·德米科霍夫还是进行了他的极富争议性的手术。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实验室里,他将一只小狗的头、肩膀和前腿移植到了一只成年德国牧羊犬的脖子上。德米科霍夫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展示了他的这一得意“作品”:怪物狗的两个头都能呼吸、活动,并能同时舔食碗里的牛奶;有趣的是,第二个头总想去咬第一个的耳朵。

这一罕见的时刻被镜头记录了下来,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全世界都在谈论这一话题。在短短15年间,德米科霍夫造出了20只双头狗,但却没有一只能长期存活——由于组织排斥,它们最长也只存活了一个月。

1970年3月14日,美国科学家也进行了类似动物实验——卡纳韦罗正是在这项实验的基础上才写出这篇论文。当时,位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的神经外科医生、神经外科教授罗伯特·J·怀特领导的一个小组,在德米科霍夫的激发之下,将一只恒河猴的脑袋移植到另一只猴子的身上,成功实施了“换头术”。但是,这只恒河猴由于脊髓无法连接,颈部以下身体瘫痪,只存活了8天。

解不开的伦理困局

卡纳韦罗的这篇论文一经发表,就立即引起巨大的争议。

怀特的同事、神经学家杰里·西尔弗坚决反对进行这样的手术。今年6月,西尔弗和其同事曾成功地让老鼠严重受损的脊髓恢复连接。但他表示,这一技术与卡纳韦罗所说的头部移植手术“相差有光年远”,因为他的研究在同一只老鼠身上进行,老鼠还有呼吸,血液循环也没有受到影响。西尔弗批评卡纳韦罗的想法完全不切实际。他说,成年哺乳动物脊髓受伤时也许能够使用促融剂,但要在“换头术”中这样做“完全是幻想”。

卡纳韦罗也承认,“换头术”目前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如何把每一根脊髓神经都连接起来?即使它们都正确地连接起来,促融剂也不足以让脊髓完全融合,以使躯体受到头脑的正确指挥。

更重要的是,换头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面临无法绕过的伦理困局。

西尔弗说:“做这样的试验不道德,这是永远不应该发生的坏科学。”他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回忆当时给恒河猴“换头”的场景仍痛心不已:“我记得那个脑袋醒来时,面部表情看上去非常痛苦、困惑与焦急。那个脑袋活了下来,但时间不太长,那真是可怕极了。我认为这种事件不应该再次发生。”

卡纳韦罗也在论文中写道:“‘换头’手术将创造一种嵌合体,他(她)具有接受者的思想,但他们的后代却携带身体捐献者的遗传物质。”那么,我们是该以生物学特性去定位这个“混合人”,还是该以思想特性去定位这个“混合人”?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范文3

在这个堪称世界上艾滋病最猖獗的高危区,多年来活跃着一批又一批来自中国福建的援外医疗队员。他们远离祖国和亲人,直面艾滋病魔,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惊人的勇气、精湛的医术、良好的职业道德,展示了特殊环境下中国“白衣天使”的独特风采,赢得了博政府、当地人民和广大患者的敬重。

艾滋病毒猛于虎

仰加奎医院是博茨瓦纳第二大医院,主要负责博北部地区疑难重症患者的治疗工作。这里目前共有19名中国医务工作者,他们是福建省1981年以来向博派出的第十批援外医疗队的一部分。医疗队另外23名队员在博首都哈博罗内玛丽娜公主医院工作。

与我国其他援外医疗队员不同的是,援博医疗队员们不仅为语言和工作上的压力所困扰,而且还要面对另一种更大的压力,那就是随时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虽说都是医务工作者,具有相当程度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出国前对博茨瓦纳的艾滋病疫情也有所了解,然而,一旦真正置身于仰加奎医院,几乎天天被艾滋病人包围时,队员们个个心里不免紧张。新来乍到时,许多人甚至不敢跟人握手,有的人至今从不使用医院的厕所。

队员们的心理压力更多地源自与患者不可避免的直接接触。这些队员分布在普外科、神经外科、眼科、耳鼻喉科、针灸科等全院几乎所有科室,与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发生接触在所难免,被沾染了艾滋病毒阳性病人血液的医疗器械刺破皮肤、患者血液溅到眼里的事故防不胜防。众所周知,血液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作为医护人员,他们更清楚,通过医疗器械接触感染艾滋病毒的概率为千分之三。而两年多来,在仰加奎医院工作的19名队员中,绝大多数都曾被医疗器械刺伤过,有的甚至被刺多次。这在队员们心理上投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由于艾滋病使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患者常患上结核病等并发症。在仰加奎医院,结核病人十分常见,这对医护人员的健康形成了新的威胁。在该院工作的两名古巴医务人员就因此感染了结核病,其中一名男护士因患脑结核而不幸变成了痴呆。

队长蒋忠实说:“在这里,结核病还是次要的,艾滋病毒猛于虎。队员们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天天担心感染艾滋病。”

令人敬佩的是,队员们承受住了这种常人难以想像的压力,坚守岗位,救死扶伤,没有一人在艾滋病魔前退缩过。“援外医疗队员的使命、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不允许我们退缩。”蒋忠实说。

“如果感染了艾滋病,我就不回国了”

2003年元月22日,是来自福建省永定县医院的普外科医生卢春茂终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他为一位携带艾滋病毒的急腹症患者做手术,在安放引流管时不慎被探针刺伤手指,成为医疗队中第一个被接触过艾滋病毒阳性病人的器械扎伤的队员。他知道这意味着可怕的艾滋病毒可能已经通过创口进入自己体内。看着鲜红的血液从伤口渗出,他顿时脑子一片空白,眼泪夺眶而出,丝毫没有感到疼痛。

“我事先知道病人是艾滋病毒携带者,他完全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我。”一年多后谈起当时的情形,他仍然感到后怕。

片刻后,卢春茂恢复了镇静,对伤口进行了简单处理,然后接着把手术做完。

接下来的一个月是他有生以来最痛苦的一段日子。他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满脑子都是感染了艾滋病后的种种可怕情景。“我当时想到了妻子,还有12岁的儿子,万一感染了艾滋病,我怎么面对他们呀?”他说。

这一个月,他连续服用抗艾滋病药物。他知道,这种药物并无确切特效,而且,服药期间,出现了严重的药物反应:头晕,恶心,全身乏力。反应越严重,他越觉得自己感染了艾滋病,认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一度沮丧到了极点。

“那些日子,我只能用‘几率那么小,不会轮到我头上’的想法来宽慰自己。”卢春茂说,队友们的开导和照料也给了他极大安慰,使他终于挺了过来。

按常规,三个月后要去进行艾滋病毒测试,但卢春茂心有余悸,不敢去。直到一年后,回国休假的日子临近,才不得不去接受检测。“等待结果时,我一直在想,如果感染了艾滋病,我就不回国了。”他说:“好在结果是阴性,我一下子从痛苦的深渊登上了狂喜的巅峰,就像刚从死亡线上被挽救回来一样。”

在心理上备受死亡煎熬的卢春茂并没有因此而耽误工作,相反,他克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坚持正常上班。由于他热情、耐心,手术做得细致,许多患者点名要他治疗。

“我准备面对任何结果”

2002年12月26日,医疗队部分队员外出途中遭遇车祸,两名队员不幸遇难,六人重伤,其中最严重的是当时的医疗队队长徐法松。他身体多部位严重创伤,内脏大出血,生命垂危,急需输血,而事发地离最近的城市有几百公里。我驻博大使林迪夫果断决定向博方租用急救飞机,及时将血浆送到现场,才挽回了他的生命。他后来被送回国内,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才得以逐渐康复。

徐法松是厦门市中山医院眼科主任,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三十多篇论文,现任多家杂志的编委或常务编委。在博茨瓦纳,他每天要与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近距离接触,队友们常常开玩笑说他天天跟艾滋病人“间接接吻”。车祸受伤后,他完全有理由提出留在国内,远离艾滋病的滋扰,但他去年毅然返回了博茨瓦纳。他说:“一个人应该信守对国家的承诺。我应该再来,把这件事情做完、做好。这也是对自己的磨练。”

返回博茨瓦纳不久,在车祸中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徐法松再次面临严峻考验。2004年8月3日,他在为一名艾滋病毒携带者做角膜异物剔除手术时,不慎被接触过该患者的针头扎破手指。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他异常冷静,迅速用力挤压创口,尽量使可能存在的艾滋病毒随血液排出体外,并用酒精消毒,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给病人做手术。

徐法松已服用了一个疗程的抗艾滋病药物,将在2004年12月份接受复查。结果只有两种可能:阴性或阳性。

“我准备面对任何结果。”他迎着记者担忧的眼神,平静地说。

小小银针显神威

来自福州市第七医院的方越秀是队员中惟一的中医医生,其针灸技术在弗朗西斯敦声名远播,就连所在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慕名而来,排着队等候她的诊治。

医院手术室护士长患有周期性偏头痛,在内科治疗了几年,一直未见好转,痛苦不堪。后来,她试着让方越秀用针灸治疗。没想到,方医生只做了四次针灸,就治愈了她的顽疾。她对中国针灸大加赞扬,经她一传播,方医生的名声更大了,求医者接踵而至。有的要求用针灸减肥,还有人要用针灸戒烟,在他们眼中,这位外表柔弱的中国女医生简直无所不能。

艾滋病引起的末梢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疼痛是当地常见的疑难病。对这些病痛,方越秀的银针也有奇特疗效。当地一对患有艾滋病的夫妇,一边服用政府免费提供的抗艾滋病药物,一边接受她的针灸治疗。经过几次针灸,疼痛明显缓解。

一位在当地行医的英国医生得知后,主动上门,要求跟方医生合作,探讨中医在治疗艾滋病方面的作用。

快人快语的方医生说:“虽然这里环境艰苦,但能为非洲人民解除病痛,同时又能传播祖国的传统医学,作为一名中医,我真地感到自豪。”

中国医生一个顶仨

博茨瓦纳医护人员严重短缺,仰加奎医院也不例外。在这里,中国医生成了许多科的栋梁,像方越秀这样一个中国医生撑起一个科的现象并非个别。

来自厦门市中山医院的杨芳裕就是仰加奎医院神经外科惟一的医生。他一人至少承担了3个人的工作量。就在记者采访他的当天下午,他就收到了医院的25个传呼,或要求接诊病人,或要求解答病人的问题,忙得他焦头烂额。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医生的到来,使仰加奎医院神经外科医疗水平显著提高。以往,神经外科的大病一律要转往南非治疗,现在这种状况已得到根本改变。不仅如此,杨芳裕还成功地完成了天幕脑膜瘤全切除手术、脑室内肿瘤全切除手术等多项高难度手术,受到院方的称道。

来自福州市第二医院的张碧清医生更是仰加奎医院不可或缺的人物。这里的B超、CT和普通放射科3个科室总共只有他一个医生。他一年365天上班,下班后也随叫随到,忙的时候,每天要在技术人员协助下处理普通放射及各种造影一百多份,不停地在几个科室之间穿梭。2004年上半年,他回国休假的两个月期间,这3个科室因无医生出具报告单,均无法正常运转。

张碧清是医疗队副队长,负责驻仰加奎医院医疗点的工作。他说:“我们是国家派来的,医院也离不开我们,所以,再苦再累也是应该的。”

仰加奎医院院长马占尼把张碧清当作该院医生的典范。每当有人抱怨值班过多、工作辛苦时,他就让抱怨者去跟张碧清比一比。

苦中亦有乐

艾滋病的威胁、超负荷的工作、清苦的生活、远离祖国和亲人的孤寂,这一切并不是援博医疗队员们异域人生的全部内容。相反,苦中亦有乐。他们时时体验着承担重要使命的神圣感、创造工作业绩的成就感和提高业务水平的充实感。

仰加奎医院的中国医疗队员们大多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国内时都是各自单位的业务骨干,来到博茨瓦纳后,人人独当一面,实践机会增多,操作能力明显提高。38岁的杨芳裕不久前为一位73岁的女患者做了大脑凸面脑膜瘤手术,不仅干净利落地摘除了肿瘤,而且病人的蛛网膜无丝毫破损。而一般情况下,此类手术或多或少都会损伤蛛网膜。他说,这次手术成功主要是因为自己在这里多次主刀,经验越来越丰富。

当地还有许多国内少见的病例,是医学研究的难得素材。队员们个个都是有心人,工作之余,收集素材,刻苦钻研,屡有收获。如艾滋病并发症、先天性脑畸形等,都是队员们探索的重点。他们已撰写了一些业务文章,陆续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

神经外科医生论文范文4

2022关于护士述职报告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一年来在院领导及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在各科的密切配合支持下,在护士长的.团结协作努力完成护理工作任务。

  其实护理也是一门艺术,心与心沟通的艺术,我相信付出了就会有回报。

  不管任何情况下,都要微笑着面对患者,百问不烦地耐心解释,只要患者需要,病情需要,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时间和节假日的概念,这里的工作没有四季,面对生命,这里的工作人员无论春夏秋冬都会赶到“阵地”;这里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只要有人求救,哪里需要哪里去。

  这就是急诊。

  其实每个患者都是弱势群体,在他需要时,我们哪怕是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微笑,对他们也许就是春天。

  在门诊我经常碰到不知所措的人,我总是不等他们询问,而是主动问他们有什么需求,是否需要帮助。

  把他们领到要找的科室,或是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我不认为这是多此一举,我们付出的只是自己的一份热情,而收获的是患者对我们的信任。

  工作中总会有许多不如意,摆正一种心态是最重要的,生活中的不如意,工作中的不顺心,我就会想,我比那些病痛的人幸福多了,没有人应该吝啬自己快乐。

  我记得一句话说:微笑对于女人是一种最好的美容,对于男人是一种最好的武器,其实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会对你笑,我们的患者也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也会微笑地回报我们。

  急诊科既是医院的窗口,又是医院的门面,急诊工作是一项任务繁重、责任心强、劳动强度大且风险性大的工作,加之急诊患者病情杂、变化快,有时难以预测,这就要求急诊科护士除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必须使其树立牢固的护理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护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门无私奉献和平凡的事业,因此急诊科护士要有不怕苦、不怕脏、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视患者如朋友,克服一切困难,及时准确地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

  在急诊科,每日面临病情危重、急、且病情复杂的就诊患者,急诊工作会出现紧张而繁乱的情况,此时护士又是首先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接触者,而自身心理素质的稳定将直接影响就诊者,进而影响着医院抢救成功率,就要求我们必须头脑清醒、有条不紊,善于从复杂的状态中处理各种问题,作出最佳急救和护理方案,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即在医生未到达之前应积极主动地实施一些初步抢救措施,如建立静脉通道、心肺复苏、吸痰、吸氧、洗胃、伤口加压包扎,骨折患肢石膏夹板的固定,术前准备心电监护,以最快的速度娴熟的技术做好进一步的准备。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准确地做好特护记录。

  设法快速通知医生,在医生未到达之前护士应积极主动地做好上述工作,避免了抢救工作中的混乱局面,为危重患者赢得抢救间。

  我能严格要求自己,自学遵守院里和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圆满完成院、科里交给的各项任务。

  积极维护医院及科里的荣誉,对院里、科里组织的各项活动都能积极主动的参加,能团结同志、尊重领导、虚心向科主任、护士长及同志们学习.工作二余年来从未发生过任何医疗事故和差错,无迟到、早退、事假等违反工作制度现象。

  作为新世纪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三基”基础,还要不断学习,自我充电,以过硬的本领、精湛的技艺和娴熟的操作能力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

  我在XX年就通过了护士资格考试,取得了护士执业资格。

  我除了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和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外,还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

  工作中我以慎独修养约束自己,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做到“四看”“五查”“一巡视”,严格按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做好每一次治疗和护理。

  我热爱本职,工作态度端正,工作中能把理论和临床充分结合,谦虚好学,勤奋刻苦,熟练掌握了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护理工作均能独立、熟练地完成。

  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

  我用一颗善良的心,热爱患者,尊重他们的习惯,了解他们的痛苦,容纳他们因病痛而致的情绪波动,使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宽慰,从而减轻他们的痛苦,增强治疗信心。

  帮他们清洗身上的血渍和污渍,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需病人之所需,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用“零距离”服务和“女儿式”服务为病人营造了一个安静、整齐、清洁、舒适、安全的病区环境。

  积极参加医院及科里组织的业务学习,并认真做好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当然工作中我仍有许多不足,我感谢院领导给我这次机会,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确定工作指南并予之为导向,指导与监督自己更好的从事护理工作,为护理事业奉献青春。

  2022关于护士述职报告范文

  转眼之间,来到省人民医院已有一年了。回顾这一年,在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在各位老师的帮助及同事的关心下,自己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里我感谢心内科这个集体,在学习工作中为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感谢护士长及各位老师,是你们给了我信任和支持,使我有了更坚定的信心把护理这项工作做好!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无菌观念及慎独精神,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的各项活动,团结协助,同科室各位老师一起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做到慎言守密,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习上,我深知自己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临床操作技能,所以我要不断学习,自我充电,注重把理论和临床充分结合,以过硬的本领,熟练的操作能力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

  不管是基础护理,还是各项专科操作技能,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掌握,我成长的每一步都蕴含了各位老师及同事们辛勤的汗水,在我悉心努力之下各项护理工作均能独立完成,此外,护理部每月举行的新护士正规操作培训,不仅提高了咱们的动手能力,还强化了咱们的各项操作技能,切实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在思想上,我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安全为前提的服务理念,端正工作态度,勤奋工作,积极进取,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需病人之所需,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家属及病员的一致好评,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

  我知道,自己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也有很多。我从来没有任务自己的目标已经实现,咱们永远在路上,永远要前进。我以自己的工作为傲,我也会秉承一个护士该有的道德品质及素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2022关于护士述职报告范文

  在这一年里,神经外科小组成员在麻醉手术科科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完成了201x年护理工作计划。回首201x,思考亦多,感慨亦多,收获亦多。“忙并收获着,累并快乐着”是我们所有的心曲。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201x年初,护士长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我小组成员牢记在心,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自觉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谦虚谨慎,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作风务实,思想坚定,坚持做到不利于单位形象的事不做,不利于单位形象的话不说,积极维护本单位的良好形象。同时,积极完成三甲医院复审和院内院外各项检查考核,积极参与院内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目标,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也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 继续加强主动服务意识

  为继续完善护理服务,增加外科医生及手术病人对我们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我小组成员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深入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注重护患沟通,,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接待好每一位手术病人,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关心每一位病人,及时满足病人的要求,坚持手术前访视,手术后回访。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在手术室门口热情迎接,自我介绍,做好各项安抚工作,加强与病人沟通,减少病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三、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小组利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三基理论知识,以及各种新技术、新理论。每周参加业务学习并认真详细记录,并能够熟知熟记,进行消化掌握,使自己的文化层次再上一个台阶。至本月,已经圆满完成院内的各项教育培训,积极参与院内组织的业务讲座和护理查房。在“5.12”护士节举办的护理操作技术比赛中,我小组佘秋月等同志各尽所长,取得了较好的名次。

  四、规范进修、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一年来,在护士长的安排下,小组认真完成所交与的教学任务。在实际工作中,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教导进修实习人员,培养她们对本职业的热爱和严谨,能做到百问不厌,放手不放眼。

  五、一点成绩

  1、201x在护士长领导下,小组积极配合做好科室工作,完成各类大、中、小手术的配合,参与抢救多个危重病人,全年超工作量在科室名列前茅,保质保量完成了工作任务。

  2、配合神经外科完成了手术共计492例,其中包含动脉瘤夹闭14例、听神经瘤2例。新开展手术有三脑室肿瘤切除术一例,四脑室肿瘤切除术2例,延髓肿瘤切除术1例。

  3、在优质护理服务方面,小组积极完善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术前注重病人心理疏导以及和医生的沟通,确保术前准备充分,手术医生满意以及手术病人的放心;术中注重病人安全与舒适,做到安全护航。

  4、小组积极参与院内组织的三基操作竞赛,其中佘xx获得心肺复苏二等奖。

  六、一年中存在问题

  1、护理论文、护理科研方面是小组的薄弱项目。

  2、在专业技能方面还有待加强。

  总之,在全年工作中,小组完成了领导交与的各项任务。希望201x年,我们能够巩固已有的成绩,继往开来,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