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季度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朋友圈季度总结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1

(一)一季度工作情况

1、春节慰问工作。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文化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了一系列走访慰问工作,为辖区驻军单位、重点优抚对象、企业军转干部、现役军人家属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充分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发放各类慰问物资:油778桶,米778袋,杂粮389箱,干菜389箱,对联492副;共走访慰问各类优抚对象152人、现役军人家属77人、重点退役军人10人、企业军转干部93人,慰问驻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服务保障中心、驻区解放军省军区郑州第一干休所。

2、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要求,在区委区政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安排部署下,文化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对分包的省工商局家属院采取张贴倡议书、电话访问、实地入户等措施,共完成6栋居民楼、258间房屋、800余人的排查;同时科室全体人员全部下沉郑花路社区和博物院社区,分别对省工商局家属院、动物园家属院、非常SOHO小区、建设厅家属院进行值守,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工作。

3、两险接续及优抚工作。截止第一季度共受理退役军人社保接续197人次,采集退役军人信息15人次,光荣牌悬挂20人次,悬挂率98%。共发放优抚金141人,金额共计666791.95元,其中:伤残军人91人,527095元;两参人员30人,58500元;三属7人,41687.5元;在乡复员军人1人,4098元;60岁农村义务兵9人,5880元;1至4级伤残军人护理费3人,25931.45元。优抚对象医疗报销7人,共计17828元。

4、清明节网上祭扫工作。文化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按照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共召开宣传动员会2次,发动各科室、各社区、公共单位、企业、学校利用微信工作群、朋友圈、微博等进行宣传2000余次,吸引烈属、退役军人和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共约500余人次进行网上祭扫。通过网上献花,寄语留言,表达心声,进一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5、武装工作。按照区武装部要求,第一季度共完成民兵整组国防动员潜力调查信息录入1800余人、排名全区第一,企业信息录入10余家,应急装备录入40余项;宣传发放张贴征兵海报300余份,适龄青年兵役登记500余人,办理兵役登记证100余人;发动基干民兵参与疫情防控200余人次,推荐基干民兵1人参加全区民兵教练员比武。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退役军人社保接续工作完成较低,距离前期摸排人数完成差距较大。主要原因:1、因机构改革人员变动较大,部分人员对相关业务不太熟悉;2、受疫情的影响,在宣传发动辖区退役士兵两险接续工作上力度不够,群众知晓率低,导致该项工作进展迟缓。

(三)下步工作重点

1、完善各类工作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加大辖区退役士兵两险接续工作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3、做好优抚对象的人员认定和优抚金发放工作,确保辖区优抚对象认定率100%,优抚金发放准确无误;

4、完成辖区企业军转干部临时性生活困难救助的统计及发放工作,确保辖区稳定;

5、继续完成民兵整组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数100%完成。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2

“无论你多么反感在朋友圈里做生意,对于商家来说其中的好处可谓多多。”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朋友圈里做生意不用像淘宝店那样花钱做网店设计,手机拍照可随时随地商品信息,而且这样的营销也省去一大笔宣传费。但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朋友圈内做生意目前最大漏洞是没有像支付宝那样独立的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

“微信生意模式为先付款再发货,款直接打入卖家银行卡号,买家没有保障,而且纠纷发生时退货退款完全没担保,给交易双方造成了很大困扰。”济南的陈菡告诉记者,为避免太多麻烦,她在微信圈接入自己的“微店”,搭乘支付宝暂时解决付款纠纷。

据了解,今年1月份,由“口袋购物”推出的微店APP低调接入微信。“微店”为第三方平台,其将出入口搭建在“微信”上。卖家在微店展示商品,然后一键分享至朋友圈或推送至特定微信好友处,还可分享至QQ空间、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买家无需下载该“微店”的APP,只需点击链接即可进入“微店”页面。当然,你也可以在下方找到“我也要开微店”的按钮,按下便跳转至“微店”开设页面,轻松开起自己的“微店”。因此,这种病毒式开户与传播,让“微店”联姻腾讯与阿里两大巨头,成为坐收渔利的第三方。

陈菡告诉记者,她的“微店”即便是搭乘了支付宝,也只是暂时性解决了直接打款的风险,却并无资金保管功能,而是直接将资金流入到了卖家账户上。“这样,在支付风控上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如此的“微店”营销,让腾讯看到了在交易与支付平台上的不完善。今年5月,“微信小店”正式上线,抄了“微店”营销的后路。因此,有专家告诉记者,未来微信可能不允许第三方平台介入“微信开店”。但新上线的“微信小店”,从开店、购买到支付在微信平台上完全闭合,让用户暂别后顾之忧,而且微信还推出了安全锁,用户将微信账号与手机绑定后,就只能在绑定过的手机上登录,其他任何人若在别处登录用户的个人微信账号,用户都会收到消息提示,若为风险登录,可即时冻结账号,由此构成了微信安全防护体系。

大腕们的“微”革命:

把大象装进微信的冰箱里

微信时代,每个人都透过这扇窗看外面的世界。这时,很多拥有前瞻眼光的企业将视线瞄向这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时至今日,正当惊奇于微商的倍数出现时,总裁们早就把自己的大象装进了微信这台冰箱里。

段崇政

好药师,第一个吃微信螃蟹的药店

从来没有一家医药行业公司跟微信跟得这么紧。

微信一开放新接口,测试新功能,好药师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通宵达旦地验证功能,测试BUG。当然,它的努力也有所回报――2014年5月底“微信小店”当天,好药师就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微店第一时间随着腾讯官方消息的同步推出,瞬间引来大量关注。

在好药师的规划中,未来要利用微信盘活打通各个线下药店的资源,将现成的上万家药店门店都变成自己的网点。不久的将来,在家中微信下单,附近药店一小时内配送上门,或直接在药店中微信扫码购药等都会变成现实。

“事实就是我们认准方向,愿意花钱花人力去紧跟微信做这些测试。”好药师CTO王乐天说。

2013年12月15日,好药师悄悄开通了自己的微信服务号。

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微信的各个接口和功能,比如支付功能、条形码扫一扫功能。一个月之后,支持微信支付的好药师服务号正式上线。

彼时的微信服务号产品功能非常简陋,可购买的商品也少,甚至没有购物车功能。之后,好药师开始逐步完善自己微信服务号的体验。2014年2月23日,好药师服务号第二个版本;一个月后,条形码扫一扫购药。这一功能好处在于,当用户家里的药吃完了,只需要拿空盒上的条形码扫一下,就可以通过好药师继续购买相同的药品。

微信提供的不仅仅是销售渠道,还是一个能帮助好药师建立自己生态王国的工具。好药师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将线上与线下统一起来。

我国目前大约有40万家药店,好药师的母公司九州通直接服务的有几万家,间接服务的有10万多家。好药师希望把这些数目庞大的药店纳入自己的生态系统,利用九州通的批发业务把货品送到药店,把药店作为离居民最后一公里的一个仓库。

这样的体系一旦搭建完成,将形成好药师独特的门槛。

未来,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将自己的病情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发送给好药师,背后专业团队会即时给出意见。售后还可以跟踪服务,提醒用户按时用药等。

总之,有了自己的用户群,有了自己的门槛,才能成功形成自己可以掌控的生态系统。

联想总裁“开店”:把3万店铺装进互联网

2013年12月3日,联想高层的一个午餐会上,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及亚太新兴市场总裁陈旭东问联想中国区数字运营业务负责人赵海生:给我开一个微信店吧,要用多久能开出来?

赵海生说一个月左右。

但陈旭东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速度应该用周计算吧。

午餐会后的12天,一个叫“旭de东东-抢!”的微信商城在“联想服务”的微信公众号上诞生了。这也是国内第一个“总裁开店”。

然而就在之后不久,一个事件警醒了所有联想人。

2013年年底,联想西南地区的一个经销商听说绫致用微信打通O2O(线上到线下)的案例,通过扫二维码可以沉淀客户。他非常兴奋,认为找到做电商的好方法。于是他将整个店铺全部铺设二维码。然而只放了一天,第二天就撤下来了。

他发现,顾客进店之后都去扫二维码,不愿现场下单了。不过联想很快想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

引导顾客扫描二维码是为了给顾客增加服务价值,而不是为了直接沉淀顾客,这种直接大规模铺设二维码的方式显然太过生硬。这一案例的失败在于这位商没有理解用微信做O2O的真正用意,更重要的是,这是单个经销商单个店铺的行为,背后缺乏强大的系统支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联想的大微mall应运而生。

联想专卖店微信商城(简称大微mall)是联想在“联想服务”微信公众号上为全国的经销商建立的一个商城系统。联想初期先拿出三家经销商开设100家店铺尝试。三个月后,有500个经销商上线。目标一年之后实现2000家微店上线。

在这里,联想利用了微信六大能力,堪称完美地解决了微mall的互联网化问题:分别是解决了客流、粉丝、定价问题;同时发掘用户潜在需求;在最令人头疼的分账问题上,微信最后决定支持联想的大微mall体系,从支付环节开放分账接口。最后还完美地解决了渠道冲突问题。

由此走下去,联想微店由100家变2000家,变3万家,指日可待矣。

小米到唯品会:每个企业都是自媒体时代

2013年10月,唯品会一年一度的战略会议上,董事长沈亚当场“发难”:2014年唯品会来自移动端销售占比要超过28%。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场的总监们都面面相觑。然而令人意外的是,2014年第一季度,唯品会移动销售占比达到36%,环比增长70%。

但沈亚还是不满意。于是在这一年7月的总结会上,他继续“发难”:移动增长的速度趋势虽然比想象中好,但唯品会犯了一个所有互联网公司向移动端转型都犯的错误:把PC端(私人电脑)的模式直接搬到移动上去。

沈亚这时候意识到微信作为移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社交应用的作用,但彼时的他对此还没有明确的思路。于是他将这一课题交给了负责公司品牌与公共关系的副总裁冯佳路。

早就意识到微信是个热门社交工具的唯品会新媒体部高级经理杨永燕此时给上司们发了一份邮件,试探性地询问:唯品会要不要开始做微信公众账号。令她意外的是,这封令她纠结的信发出后很快得到各个上司的回应,他们的意思很明了:立即启动。

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唯品会的微信公众号便建立起来,几乎和其他企业一样:做推广带粉丝。

冯佳路认为微信时代,每个用户都是推销员不同,小米科技副总裁黎万强则认为“微信开启每个企业都是自媒体时代”。

2012年,黎万强接手了小米营销破局的任务。他曾尝试做一个约3000万元的广告投放方案,遭到雷军的拒绝。因此只好组建新媒体团队。

幸运的是,彼时的微信们正处在爆发前夜,小米借势而上,逐一拿下微博、微信、QQ空间等平台,成为粉丝经济运营的第一标杆。

2012年6月微信刚刚起步,黎万强发现它可能是一个机会,于是他让小米网的主管们停用了米聊,完全基于微信来沟通,并在之后的三四个月时间里,让团队进行了各种测试,来揣摩微信如何与企业新媒体运用挂钩。

最终,小米的直觉是正确的。亦或是说黎万强的直觉是正确的。

2013年2月开始,小米下决心抢占微信阵地。仅仅3个月,就收获80万粉丝。一年后,小米的微信公众号已拥有超过520万粉丝。

除了粉丝众多,另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是,小米微信公众号目前的微信支付月平均交易额已经破1000万元。

对于如此大能量的引擎力,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小米对如何运营粉丝经济,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很多企业开始学习小米,甚至直接照搬小米的营销玩法,包括它的海报与会PPT的风格,小米论坛与线下同城会的玩法。它们并没有深究小米营销背后的战略和思维,结果是东施效颦。

这场战略思维的核心就在于“口碑营销”。

黎万强在多个场合都提及这一点:社会化媒体的矩阵只是有效的传播渠道,但如果缺乏针对核心用户群的聚焦定位,以及不能创造出能够天天上头条的故事,就无法将口碑营销发挥到淋漓尽致。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3

在我们的眼界日益被朋友圈主宰的今天,一件事很容易被误以为是头条──但凡有什么在你朋友圈里被刷屏,你就会觉得全天下都在讨论它。这也是营销界很难出现”爆款“的原因之一:在一年多以前大家热议的话题还是受众碎片化的时间,现在已然变成了碎片化的受众。为了做出最安全的营销,很多人选择了跟随那些最显而易见的热点。

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在2014年集中地看到那么多基于HTML5做出的营销页面(不知道这是什么?没关系,还记得那种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擦啊擦就会出现一些字的画面吗),也是你会如此深刻地记得“约吗”“造吗”“也是醉了”的原因──太多公众号和媒体使用这些貌似流行的词汇,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样会让你觉得亲切,但实际上和春晚小品二次咀嚼网络流行语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在回顾2014各种爆款的时候,我们总觉得比盲目跟随更危险的,是相信那些营销鸡汤文。这可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词汇,它适用于这样的场景:万科请马佳佳分享90后为什么不买房,而这个PPT随后在社交网络狂转,最后被总结成房地产公司的互联网思维。

一旦什么被总结成一个专有名词,好像总应该心怀警惕。2014年可能是专有名词出现最密集的一年(也可能是我的朋友圈放大了这一点),好像任何不和O2O、创业精神、快速迭代、生活方式、工匠精神等等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就完全不应该存在于当下。

我们一直在分享好的营销案例,比如英国三大超市巨头之一的Sainsbury’s和皇家英国退伍军人协会(Royal British Legion)合作,以“1914圣诞停战事件”为背景,拍摄的3分40秒历史题材“圣诞无战事”广告;比如Beats所推的詹姆斯“回家”广告,没有热血和喝彩,但充满温情;比如美泰旗下的玩具品牌费雪新年广告不拍玩具,而是庆贺新生;比如日本牙膏品牌在街头设置的剪影装置,鼓励爱人接吻广告;比如宜家把电影院椅子换成床,让你舒舒服服看场电影……

你会发现,那些感动了你的好创意依然和洞察人性、发现消费需求相关。广告人威廉·伯恩巴克曾说过一句话:“有件事是肯定不会变的,创作人员若能洞察人类的本性,以艺术的手法去感动人,他便能成功。”这句话放到现在依然适用。

1、小心明星

明星代言被视为营销的一条捷径。但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演艺圈中的名字相当密集地与绑在了一起,柯震东吸毒的消息更是引起行业震动,身抗多达19个品牌广告合作,简直让品牌营销团队和公司都忙翻了天。那段时间,明星几乎让广告业战战兢兢。而在另一边,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爆红,几乎让金秀贤成为了本年度最具价值代言人。据不完全统计,金秀贤在中国代言了35个品牌。包括哈根达斯、德芙、伊利、三星、恒大冰泉、北京现代、新秀丽、Calvin Klein Jeans等。

品牌找代言人,一般要形象合适、气质吻合、粉丝与品牌目标消费者接近、且无不良嗜好。找到一个合适的代言人绝非易事。但广告业现在”谁红就找谁“的急功心态,大概已经忘了找代言人的初衷。

除此之外,互联网明星也开始被品牌所关注,比如《万万没想到》中的王大锤参演了飞利浦广告;京东“双11”广告则邀请了《屌丝男士》男主角大鹏和《极品女士》女主角于莎莎。

2、小心“爆款”

2014出现了非常多的现象事件,它们突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后又迅速沉寂。

年初Flappy Bird火速蹿红后突然下架;紧接着小游戏2048开始火爆,它在Goole 2014中国热门搜索排名榜单中位居第10;然后是全民玩”脸萌“,让这个诞生不到半年的App迅速走红,下载量超过3000万;紧接着便是”五步围住神经猫”小游戏再次刷屏朋友圈,之后迅速又被众多明星参与的“冰桶挑战”所取代……

“爆款”永远都会被特殊关照,它具备易于传播、适用社交分享的优点,但它很少能够为公司或者品牌带来持续的吸引力,进一步说,就算一些公司靠短期积累迅速聚拢了人气,缺乏底蕴维护好这些资源,最终还是会一无所有。

一个典型案例是凭借“愤怒的小鸟”游戏而风靡全球的芬兰手游公司Ravio,因为没有更多创新产品营收停滞,并开始裁员。

“爆款”很多时候是一种意外,这种意外确实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营销效果,但若能够借此创造出“经典”,那才真正能够带来价值。

3、小心O2O

这里并不是否定O2O的价值,而是不要在不值得O2O的时候,盲目套上这个概念。

资本市场已经为O2O疯狂:外卖服务App饿了么获得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的融资,嘀嘀打车融到7亿美元,成立仅5年的专车服务公司Uber估值已高达400亿美元,旅行短租住宿服务公司Airbnb获得新一轮4.75亿美元投资,美团获得7亿美元D轮融资,万达、百度和腾讯出资50亿元成立万达电商……热钱在涌入这个领域。

一直持谨慎态度的房地产和汽车也一拥而上。万科和淘宝的跨界合作,虽然更多的是营销噱头,还是引起了更多地产商的效仿。参与天猫“双11”的4s店数量达到8000家,相当于全国4s店数量的1/3。上汽集团还在3月上线了中国汽车行业首个O2O电商平台车享网。

类似黄太吉和雕爷牛腩的案例已经被一次又一次地解读。当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奋不顾身希望提供O2O服务的时候,最好可以看一看自己身处怎样的竞争环境之中,而自己产品又能为消费者切实解决多少问题。

4、小心过度解读年轻人

今年4月,全球业绩下滑的麦当劳以“麦当劳叔叔”为主角在全球展开了一系列名为“Fun makes great things happen”的怀旧营销活动。年末,它又在中国找了“小崽子剧场”给自己做表情,在新加坡和Line合作发售公仔等。

日子也不怎么好过的可口可乐开始在创意外包平台上找广告灵感,还在亚特兰大总部办了一场电竞比赛,并在Twitch上直播──你不知道Twitch是什么?嗯,你不是他们要的年轻人。

大公司们为争取年轻消费者的努力其实从来没有停止过,近几年的表现更为突出,不过你看,当你研究年轻人的时候,你就不再是年轻人了。大公司也总是容易陷入这种梦魇,但凡和年轻人沾边的东西就扑将上去。不管是在美国市场,还是中国市场,这些公司都面临着目标消费者“换代”的现状。就像品牌在中国感觉捉摸不透90后一样,它们在美国同样也在试图解读“千禧一代”。

尽管年轻消费者关乎品牌未来成长空间,还是想要提醒一点的是小心过度解读年轻人的报告们,另外就是,不要刻意为了年轻而年轻。

5、小心社交媒体

美国市场调研机构L2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社交媒体价值越来越被广告主认可,目前品牌们平均拥有7.5个社交媒体账号。其中阿迪达斯最为活跃,在13家社交平台都有它的身影(想一下阿迪达斯悲催的业绩)。

微信在2014年5月推出广告产品广点通,开始商业化;Instagram今年年初和全球第三大广告传播巨头Omnicom Group签订了4000万美元的广告协议,之后推出了15秒的视频广告功能;Pinterest在5月推出广告测试版,原生广告系统在2015年1月1日正式上线;阅后即焚社交平台Snapchat也在2014年上线广告,可以在用户的时间线上停留长达24个小时,并且随时加入新内容。

你可能也听说了,苹果的Apple Watch还没,广告已经跟上了。

这个世界是广告和广告主的世界。这么说没有什么不敬,不过社交媒体的价值的确有可能在广告主的营销方案里被夸大。这一方面是因为数据监测的不完善,大量数据伪造(想想僵尸粉)和渠道漏洞,让广告主有一种虚无的满足感,也绑架了更多的营销者。另一方面,社交网络足以放大企业主不完善的管理结构──维多利亚秘密“完美身材”(Perfect body)广告,在社交网络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反感。

6、小心粉丝

粉丝营销在2014年表现突出的两个领域,一个是手机,一个是电影。小米、魅族、锤子、三星、iPhone,各自培养了一批死忠粉,他们的1799事件也是2014著名的狗血营销事件。

而在电影行业,韩寒的《后会无期》、郭敬明的《小时代》,诺兰的《星际穿越》,姜文的《一步之遥》,每一个都是话题。

粉丝经济让很多品牌看到了营销的新方向,小米之所以成为话题,不仅仅因为它的手机,还因为它的粉丝。一时间人人学小米,人人谈粉丝。这件事的可怕之处在于,靠一些明星、一些话题去攀附粉丝,忽视产品和服务来谈粉丝,注定是一场悲剧──比如让王菲为电影献歌以助票房,《匆匆那年》本身却称不上一个好故事。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认为还有一些处于“人人都知道这里有机会,但还没人玩得转”的营销方向,你也可以把它叫做趋势。

1、移动广告

消费者的注意力和使用习惯去了哪里,钱就会流向哪里。

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14年中国移动网络广告支出增长600.00%,达到近64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广告市场。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移动广告市场,今年移动广告支出达到190亿美元。

但阿里巴巴移动网络广告份额从2013年的1.6%激增至6.2%,百度份额更是翻了一番,从2.6%增长至5.1%。在全球排名第三和第四。排在第一的Google的份额从2013的46.6%降至40.5%,第二位的Facebook从16.6%增至18.4%。

此外,据咨询公司Gartner的预测,从用户端搜集到的不断增长的定位数据的运用,将使得搜索引擎或地图类广告从中受益,不论是用户经由终端自动提供定位信息,或是通过类似大众点评、Instagram等App主动他们所在的位置。由此,本地广告主将对通过移动网络渠道发送广告更有兴趣。

2、原生广告

如果说原生广告在2013年还被做为一种趋势所关注,2014年它直接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广告产品。根据市场咨询公司eMarketer的调研,广告主这一年在原生广告上的花费达到32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了46.7%。

原生广告指的是专门为广告客户制作的文章或视频等内容,与传统广告相比更像是内容本身。且在广告买断时间之外,依然可以被搜索到。最早出现在时尚媒体,之后通过Quartz、BuzzFeed、Vice等热门网站开始变得流行。许多传统媒体也开始把它作为寻求创收的最新尝试,并寄予厚望。

《纽约时报》把原生广告定为2014年重要战略之一,并跟着网站8年内首次改版同时。1月4日在网站上了第一个原生广告,广告主为戴尔,价格据说为6位数。一个月后,《纽约时报》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T Brand的工作室,专门制作原生广告。

原本对此表示不屑的《华尔街日报》执行主编Gerard Baker,也在2个月之后宣布推出原生广告产品,并称“相信我们的读者能够区分哪些是被赞助的,哪些来自我们的新闻团队“。

5月,《连线》(Wired)杂志在网站了一个包含互动图表、视频,标题为“TV Got Better”的文章引起了讨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是为Netflix做的一个原生广告,尽管那上面打上了"Sponsor Content"(赞助内容)的标签。

在原生广告刺激下,《纽约时报》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数字广告营收同比增长16.5%。原生广告其实就是内容营销的一种形式,可以预见的是,广告主会为此付更多的钱。因为相比传统广告,它形式灵活,易于被接受。客观的说,有时还富有创意。可以感受下Wired的这个原生广告。

3、店铺营销升级

店铺是最能完整展示品牌的地方,前提是一家公司已经建立了某种品牌、而不是仅仅有个logo。在未来,有魅力的店铺营销的是一种风格,而不仅仅是产品。2014年的中国,符合这种要求的店铺还不算多。但是你可以看到大公司在其中正在倾入越来越多的资本。先是旗舰店越来越多,这里值得一说的是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FS)和远洋太古里两大新商业中心集聚的各种大牌旗舰店。它们大多在设计上都融入了四川本地元素,比如《好奇心日报》报道过的无印良品旗舰店和星巴克旗舰店。

体验式的特色门店尤其受到运动品牌的青睐。继耐克2013年在北京三里屯开出跑步主题店之后,这两年流行起来的New Balance年底也在广州高德置地广场开出了全国首家跑步系列主题店。阿迪达斯则为了推广Energy Boost跑鞋系列,位于韩国首尔明洞商业区的阿迪达斯旗舰店与本土的建筑设计公司URBANTAINER合作建造了Boost Energy Lab体验馆,以增强体验者的感官刺激来打造一个统一的品牌氛围。

星巴克10月份在上海淮海中路人民坊店上演的历时1小时的一场古典音乐会为店铺内营销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4、新技术萌发新创意

新技术对创意的推动并不发生在2014,不过技术和创意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不过是2、3年。

2014年HTML 5页面成为了营销界的新宠,它灵活性高、开发成本低且制作周期短,已经成为营销人的必备工具箱之一。你应该对12月刷屏的10年支付宝账单还有印象,它本质上其实是动态海报。

微软小冰的出现让大家看到机器人营销的可能。这个由微软Bing搜索中国团队研发的一款智能聊天机器人,最开始是在微信群被引发关注,之后被腾讯封杀后,微软和新浪微博达成合作。10月22日,全球英语培训机构EF英孚教育以700万元人民币价格,一举拍下“微软小冰”品牌代言广告协议,创造了科技和营销上史一个惊人纪录。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4

【关键词】微信 大学英语教学 应用

微信作为时下的社交通讯工具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新型沟通方式,同时微信也给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由于英语是一门语言且生活化的课程,是需要学生长期积累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把英语教学生活化,并合理的使用微信,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新型学习平台,以便于让师生之间更好的交流与互动,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有利于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微信的优点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微信的优点主要有:信息便捷,传播速度较快,影响力极大,互动性强,可以实时的跟朋友进行聊天,不需话费只需消耗少量的流量,就可以跟朋友视频聊天和语言聊天,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微信软件不仅可以丰富的文字,图像或者视频,还可以看到他人所发表的内容,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

二、微信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经过相关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表明:微信有效的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其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可以扩展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内容,更可以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微信软件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为了能够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一定要把微信软件有效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去,该软件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还可以使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另外,微信软件中的语音更好符合英语的特点,可以促进学生开口说英语,不用在学习英语中当个“哑巴”,还有利于解决学生在面对口语交流的羞怯心理。由此可看,微信软件不仅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可以让班级中不敢发言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促使我国的大学生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

2.微信可以把课内知识延伸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信软件更是如此。通过微信平台,学生可以在朋友圈分享各自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而微信群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讨论的平台,在群里可以除了可以互相交流,还可以在其中总结学习经验和学习心得。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往往只会采用“满堂灌”,以及“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限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合理的使用微信软件,该软件具有不限时间与空间的功能特征,这就可以让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约束,让课下的学习交流变成学生的第二课堂,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从而提高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3.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高校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英语课程是大学教学最基础的学科,课程内容较多,教学时间少,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为了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微信软件来实现实时分享资料的目的,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来安排学习进程和方式。另外,微信还可以利用微信软件中的微视频功能,语音功能以及群聊功能在课下跟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与互动,以便在遇到学习的问题时,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

4.利用微信进行课程设计。在进行英语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微信软件中的语音以及视频预览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课前对所上的课程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从而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所需要的语言库和知识库,以便在课上学生可以跟上教师的进度。另外,微信软件中视频聊天功能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更快的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以此来加深对学生英语内容的掌握。同时,教师还可以把已上传到朋友圈的教学资料建构成一个科学合理且供学生随时查看的资料库。每个班级还可以建立类似于学习小组的微信群或者微信公众号,平时在课堂上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作业和相关通知都可以通过公共的交流场所进行传达,这样既可以节省在课堂上布置任务的时间,还可以让消息进行实时推送。

三、微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大学英语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语言输入与输出已经成为该课程内容的重点,得到了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的社交软件各种各样,特别是当代语言软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微信凭借着自身的优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也可以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

1.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起互动式教学。众所周知,英语教学是由听、说、读、写这四部分组合而来的,其教学的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微信软件,该软件可以给师生提供更大的交流平台,让师生可以更好的进行沟通,其主要就是,教师可以利用微信来教学信息,包括预习内容,课后作业以及相关通知,而学生可以利用微信软件来接收相关通知,并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教师可以在微信平台上查阅和批改学生提交的英语作业,并对其中知识点的错误进行勾画或者订正,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符合大学生喜欢玩微信的特点,也可以为教师降低教学任务,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另外,微信软件还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自由的英语学习平台,让学生处在这样一个学习平台中,会互相交流,互相质疑学习问题中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从而逐渐创建一个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的交互式英语学习模式,使学生有一个良好学习习惯,以此来提升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2.情感补给教学模式。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把微信软件有效的应用在教学中,可以促使大学师生情感交流缺失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从而创建出情感补给教学模式。该模式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发展情况、个人成绩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进而掌握学生对开展的意见和建议,为以后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使英语课程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当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求助,还可以增强学生情感的满足,这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总的说来,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微信软件,既可以有效的调动起学生对大学英语听、说、读、写的兴趣,还可以有效的弥补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可以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3.微信平台中的语言输入以及输出的结合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平台,文字、视频、图片等内容,并且微信平台可以将课程中的语法知识和微信的相关功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促使我国大学的英语教学课程内容可以在另一种新型的形式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与课程内容产生共鸣。微信软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更新速度较快且满足人们实时聊天的需求,这些优点都让微信软件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解决学生羞于开口的教学情况。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更好的利用微信平台中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结合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研究指导,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促使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得到提升,教学效果越来越明显,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四、把微信有效的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微信给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如不加以解决,不仅不会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会让学生荒废学业,导致学习效率逐渐降低,进而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1.微信只是教学辅助手段,应把课堂教育放在中心位置。虽然将微信有效的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效率,但是将微信应用在英语教学还是存在很大问题,第一:由于微信的传播性较强,这就有可能导致朋友圈上的网络信息不够官方和权威,网上的部分英语语法和英语理论正确性较低。第二:过度的利用微信平台,有可能会导致师生之间产生距离上的隔阂,严重不利于教师督促和引导作用的有效发挥。由此可看,虽然微信教学中可以为教师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微信教学还是替代不了传统教学。为了促使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得以保证,教师一定要把课堂教育放在中心位置,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微信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师一定要监督学生合理的使用微信软件,千万不能让学生沉迷于微信软件中的游戏及相关功能无法自拔,特别是自控力较差的大学生,会有可能会因过度沉迷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最终导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2.注重实施评价微信行为,构建出学习共同体。将微信有效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其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多个渠道去获取知识,还可以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灵活性,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但是,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知道微信教学不受限制,微信教学的自由性,致使学生对一些自律较弱的学生沉迷与微信中的游戏。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实施评价微信行为,并注重对微信行为的事实和评价,从学生的各个方面,如: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来判断学生这段时间或者这季度成绩是否提高,心理发展状况是否健康等等,以此来让大学生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学习共同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且良好的使用微信习惯和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微信软件发挥出作用,还可以让学生快速的适应微信教学法,从而促使微信在大学教学中可以快速的发展,让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让大学生懂得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微信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平台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可以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把微信合理的利用起来,还应该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有把微信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让两者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才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全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蔡玉澄.微信软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性探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02:144-145.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5

[关键词]社交网络;手机游戏;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2-0018-03

1引言

全球3G网络日益发展,智能手机不断普及与换代升级以及用户对娱乐应用需求的增长,手机游戏的软件数和用户群不断扩大,手机游戏日益成为移动游戏产业的主力军。贪吃蛇作为首款备受全球青睐的手机游戏,开启了手机游戏的历史篇章。WAP的问世更是推动了手机游戏新一轮的发展。在此之后,手机游戏无论是画面还是交互设计都得到极大的改善。iPhone推向市场后引发了手机游戏行业的轰动,2009年“愤怒的小鸟”一经问世便创造了惊人的销量,该款游戏仅在iPhone平台销量就已超过1000万美元,位居60多个国家的苹果软件服务平台的下载量的榜首,“愤怒的小鸟”所创造的奇迹足以证明手机游戏的崛起。目前各种类型的手机游戏纷纷涌入市场,其市场占有率逐渐扩大,预计到2014年全球手机游戏销售额将达130亿美元,并且有超越电脑和电视游戏的趋势。

2社交网络与手机游戏市场发展的研究

从2006年校内网开始风靡大学校园,2008年开心网的“全民偷菜”,社交网络在国内的发展已到了成熟期。2009年微博上线,其增长势头迅猛。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更是将社交网络推向。目前,国内各种社交平台层出不穷,社交网络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一大趋势,势必会为手机游戏产业创造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

图12011—2013年主要网络服务季度覆盖人数趋势图

据图1所示,社区交友服务的月覆盖人数远超新闻资讯类服务,与搜索服务、在线视频和即时通信共同构成如今四大主流服务。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手机社交软件,随着微信产品形态不断改进,推出公众平台、“朋友圈”等功能让微信由单一的通信工具转变成具有媒体属性与社交属性的综合性社交产品。据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5月,微信用户月度浏览时长共计44亿小时,在社交App中位列首位。新浪微博也紧随其后,在原有基础上新增“微数据”和信息推送的功能扩大了其影响范围,截至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36亿,月度浏览时长达17亿小时。陌陌在2011年8月推出,它具有比微信和微博更有优势的地理位置属性,通过发现身边的人实现实时沟通,从而更便捷的将线上虚拟关系转为线下真实关系。之后又推出群组功能,让周边的人因共同兴趣参与聊天,组建更紧密的社交圈。可见,微信、微博、陌陌等新型移动社交产品已在用户层面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未来在社交层面上将继续领跑发挥其影响力。

图22011—2013年各季度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

根据图2所示,自2011年到2013年移动游戏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已达54亿元人民币,预测至2015年,将超过150亿元的市场规模,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用户数量,都将不断地扩容。其中2013年第一季度的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到2167亿元人民币,智能机就占据了55%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相继推出各自的手机游戏业务,游戏开发商和提供商之间展开密切合作,不断完善手机游戏业务平台。腾讯公司、盛大网络等实力雄厚的公司开始进驻手机游戏行业,促进游戏产品画面升级,人机交互设计的优化,使国内手机游戏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国内手游产业日渐崛起。随着手机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手机游戏必将成为最具潜力的移动游戏。

3社交服务在手机游戏中的应用

社交服务在PC端的增长趋于成熟,而在手机等移动端的发展则处于蓬勃兴起时期。基于社交网络的手机游戏的弱联网性彻底改变了单机手游时代,虚拟人际互动极大地丰富了用户游戏体验,带动周边产品热潮和游戏本身之外的辅助功能。

31增强社交性

社交网络通过与移动设备相结合,让用户随时随地与好友互动、获取资讯。社交网络与手机游戏的成功结合凸显了移动化的特性,不仅增加游戏可玩性还为用户提供真实社交圈内的游戏信息,例如真实好友排名,更为准确的排名相对之前的模糊排名,例如您已超过全国70%的游戏玩家,更能为用户带来满足感,进而刺激用户的游戏欲望。

2013年8月微信50正式上线苹果App Store,并于8月9日登陆Android平台,首先推出的“打飞机”和之后相继推出的“天天爱消除”、“天天酷跑”、“天天飞车”等游戏,均成功借助其庞大的用户平台和平台上稳定的用户关系在真实社交圈引起一阵热潮。由此不难发现,社交性是手机游戏生命力得以延伸的重要因素。

32获取玩家信息

社交平台的引入能在线获取用户有关信息,从而进行数据收集及分析,通过深入洞察用户特征,了解用户偏好及游戏产品的生命周期等,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用户行为数据,从而促使游戏开发商不断设计创新,提高游戏品质,此外,丰富的用户数据还能为运营商制定和改善网络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33云计算

云计算能将用户游戏信息进度保存至服务器端,在多终端覆盖的背景下,云服务能帮助用户同步各终端间游戏进度、游戏信息等。让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的开启游戏,在任何一个终端上都可以自由地享受社交和娱乐的乐趣,从而增加用户对游戏的黏性,反过来也有利于完善游戏体验,更好的促进游戏推广。

34丰富赢利模式

手机游戏“免费+增值”的模式是目前最主要的赢利模式,即提供免费下载渠道,或部分关卡免费试玩,然后玩家能够以付费的形式购买收费道具、虚拟货币等升级游戏体验。这种方式要求平台具有较高运营实力以及商务合作能力。其次,手游目前最主要的收入之一便是借助社交平台推广游戏产品,社交平台运营商通过利用平台上稳定且具有一定黏性的用户资源推广手机游戏,这种方式能从游戏开发商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再次,手机游戏通过嵌入广告也可产生赢利,该种方式需依据用户兴趣考虑合适的广告匹配,但搭建的广告服务平台成本过高,实现大规模赢利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手游厂商需要解决广告植入的成本,还要面临市场上众多的第三方应用广告平台的竞争来争取广阔的生存空间。

4基于社交网络的手机游戏存在的问题

41相对传统网络游戏,手机玩家忠诚度低

传统网络游戏画面丰富,操作复杂,可玩性强,而手机游戏的制作则相对简单,一旦出现付费项目,可能会导致玩家的大量流失,一方面,手机游戏面临着网页游戏的强大冲击。另一方面,基于社交网络的手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交圈内好友的活跃程度,圈内好友的游戏活跃与否能影响其他玩家的参与度,玩家对游戏的兴趣可能会随着社交圈整体偏好的转移而转移,从而大大降低游戏用户活跃度。

42手游产品生产过程相对复杂

手机游戏不同于端游,一款手机游戏的问世通常会涉及游戏开发商的多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例如腾讯,在推出微信上诸多游戏时,微信、手机QQ、支付路径、应用宝等都需要沟通协调,不仅要保证游戏产品本身的质量及用户体验,还要选择合适的社交推广平台,并确保游戏过程中玩家支付渠道的方便与通畅。

43游戏缺乏创意,山寨盛行

伴着国内安卓系统的流行,基于社交网络的手机游戏产品推陈出新极为迅速,追求短平快的投机行为开始盛行,山寨成为快速推出手游产品的捷径。有些手机游戏产品都是在以往单机游戏中简单加入社交元素,或将PC端的网页游戏简化成手机游戏。此外,山寨泛滥也侧面反映出手机游戏题材可选性的局限,以及国内有关版权保护立法的不完善。市面上雷同的手游产品将增加手游开发商的推广成本,提高用户选择成本,同时,山寨盛行将导致手游同质化,致使玩家丧失游戏兴趣,拉低整个行业手游产品的用户留存。

44高度依赖社交平台

基于社交网络的手机游戏不同于传统的单机游戏,引入社交平台而带来的用户黏性必然会为手游的推出和运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游戏产品的用户留存度以及增加游戏应用的娱乐属性。但反过来,社交平台上用户的活跃与否也会对手机游戏带来极大影响,游戏开发商与社交平台的关系走向也决定了游戏产品能否成功推广。因此,如何将手机游戏的热点和社交平台更高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延长手机游戏的生命周期是一个更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5基于社交网络的手机游戏发展策略

51健全法律法规,构建手游良性生态链

我国的手机游戏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商业生态系统仍在培育中,政府相关政策以及相关企业发展策略则应首先给予高度重视。手机游戏作为移动游戏市场的一部分其发展潜力巨大,对一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政府应注重对游戏内容及互联网的管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建立游戏分级等制度,与教育、娱乐、艺术等产业相结合,鼓励健康游戏的开发,规范市场环境,引导健康竞争环境的形成,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52提高游戏产业人才的创新意识,加快手游产品推陈出新尽管目前手机游戏已经涵盖了动作、角色、益智、体育竞技、策略等各种内容,但中国游戏产业的人才创新意识不足,从而减低了游戏产品的吸引力和可玩性,同时在产品设计上也或多或少有些缺陷。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韩国、日本的更为成熟与先进的游戏产品设计理念,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多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寻求创意,只有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群体的需求和行为特征,注重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才能让设计紧跟时代的潮流,迎合大众的偏好,挖掘出手游市场的更多商机。

53灵活运用社交平台,增加用户游戏黏性

在手游中加入社交元素是游戏推广及运营的手段之一。手机游戏的忠实玩家不难发现加入社交元素的这些手机游戏在形式与内容上大多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很多都是市场上已有单机游戏的网络化或网络游戏的变形,但在接入移动互联网灵活运用社交平台后,这些游戏的市场价值瞬间爆发。游戏产品可以山寨,但是社交关系无法山寨,这也是手机游戏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游戏开发商应灵活运用已有的社交平台,注重与主流社交网站的合作,通过在游戏中巧妙加入积分榜、圈内排名、请求好友援助等功能增进社交圈内用户关联,增加游戏对用户的吸引力。在社交网络不断完善中,手机游戏将会迎来新的发展巅峰。

54探索手机游戏产业新的赢利模式

目前,手机游戏的赢利模式主要有网络收费和单机下载收费两种。我们可以借鉴《愤怒的小鸟》在Android平台上所采取的广告支持模式,在不影响用户体验和游戏品质的前提下,适当植入广告,以此收取费用。这种赢利模式对于中国游戏产业很有借鉴意义,因为中国的消费者早已习惯了免费服务,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养成付费下载的习惯很难。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多植入广告不仅不会带来赢利,反而会影响用户体验,降低用户满意度,直接削弱游戏产品的推广及运营效益。手机游戏植入式广告的兴起,特点鲜明,可在玩家娱乐的同时潜意识里留下印象,实现了提高广告信息的有效性的目标。广告支付模式不仅能保证其游戏开发者稳定的收益,还能扩大其品牌影响力,这是中国游戏产业未来赢利趋势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源浅析中国手机游戏的发展趋势[J].北方文学,2012,6

[2]张帅衔我国手机游戏产业的兴起及其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3(1).

[3].张晓瑞移动社交网络的传播学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3.

[4]201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游戏发行商市场监测[J].易观智库,2013(7).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6

关键词:微信;流动人口;强关系;弱关系;社会网络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0-0018-04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到目前为止,微信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两亿[1]。使用微信所必须具备的硬件基础是智能手机,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的保有量为2.23亿,以此推知用智能机必用微信并非夸辞。从现阶段来看,智能手机的价格仍然较高,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理应集中在中高端人群[2],但有趣的是,微信用户并没有局限于中高端人群,诸如保安、美容院技师、杂货铺店员等中低端城市流动人口也成为了微信的使用者。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底层流动人口不顾经济的拮据而购置智能手机?更引人思考的是,底层流动人口并不追求智能机相比普通手机在上网体验和创新应用上的显著优势,智能机在他们手中只是一个能用微信的普通手机罢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亿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6.5%[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迁移将日趋活跃。深圳作为中国移民城市的代表,其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数量严重倒置,在全国大城市中独一无二,因此,本文以深圳地区使用微信的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试图管窥微信的介入对流动人口构建社会网络和促进城市融合所产生的影响。

一、文献回顾

流动人口流入一个新的环境,社会网络必然发生变化,早期研究指出,流动人口进城就业后虽生活在城市,但是却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他们的社会网络依然局限于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的初级群体,没有建立起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圈。农民工自我定位的“回归型”和“摇摆型”心态说明底层流动人口与城市人之间依然存在天然鸿沟。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逐渐推广,中国社会的主体——信息中层,不但已使用互联网、手机,而且已开始成为新型传播工具的制造者、管理者、拥有者,这一现象给似乎已经盖棺定论的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研究引入了新的议题,关于ICT(信息传播技术)的介入对农民工构建社会网络和促进城市融合的影响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深圳市石厦村湖南攸县出租车司机的车载电话、手机及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和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的研究调查发现,新媒介技术虽然为该群体提供了突破基于血缘、地缘而形成的关系圈的可能性,但是该群体利用现代媒介技术主要用于维系和加固原有的人际圈,一旦遇到不熟悉、不可靠的传播情境,他们还是更求助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与此同时,不少学者也看到了新媒体赋予流动人口的一些可能性,农民工使用手机后,信息沟通更加畅通,让原本盲目地被动求职过程变得更加明确和主动,农民工可以借助手机(短信)进行“主动式”交往,从而使手机在作为一种身份标识的同时也成为体现他们思想和意志的工具。新媒体技术以低门槛、参与、平等为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为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谋生获取来自官方及体制外的支持。

新一代的流动人口成长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相比父辈,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对城市生活和文化充满向往,当他们面对时下最新潮的聊天软件——微信时,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对微信的使用情况如何,微信对于他们构建社会关系网络有何影响,微信的使用能否打破父辈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同质圈子,使他们更快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从而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呢?

1.微信的媒介属性。1973年,Granovetter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了《弱关系的力量》一文,他根据互动频率、感情强度、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四个方面将人们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他认为强关系存在于同质群体中,弱关系存在与异质群体中,同质群体中得到的信息是一致的,异质群体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同的,因此弱关系是获得新信息的桥梁,是为自身创造机会的重要资源。微信添加好友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和QQ好友、手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绑定,通过这种方式添加的好友都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另一类是通过查看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的方式添加好友,通过这种方式添加的好友都是陌生人。根据Granovetter的理论,微信好友可分为强关系好友和弱关系好友,微信的功能也可分为强关系功能和弱关系功能。

1.研究设计。(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加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问卷调查方面,因预调查发现,学历、感情状态、性别三个因素是影响流动人口是否使用微信的重要因素,因此本围绕这三大因素进行配额抽样,并选择了人流量大,外来人口集聚的深圳四大区域——南山区海雅百货、南山区白石洲、福田区华强北以及罗湖火车站和汽车站发放问卷,问卷一共发放270份,收回有效问卷236份,回收率为87.4%。深度访谈对象是根据受访者在问卷调查上留下的联系方式,经筛选后确定的访谈对象,之后的个案分析有详细说明。(2)研究假设。根据对微信媒介属性的分析及前期预调查的结果,笔者列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以下假设:

第一,微信使用的差异。假设1:不同学历的流动人口在微信的使用功能上存在差异,高学历流动人口多使用微信的强关系功能;低学历流动人口多使用微信的弱关系功能;假设2:感情状态会影响微信功能的使用,未婚流动人口多使用微信的强关系功能;已婚的流动人口多使用微信的弱关系功能;假设3:性别因素会影响微信功能的使用,女性更多的使用微信强关系功能;男性更多的使用微信弱关系功能。

第二,微信想象的差异。假设4:学历因素会影响对微信的想象,高学历流动人口更认同微信强关系的想象;低学历流动人口更认同微信弱关系的想象;假设5:感情状态会影响对微信的想象,已婚的流动人口更认同微信强关系的想象;未婚流动人口更认同微信弱关系的想象;假设6:性别因素会影响对微信的影响,女性更认同微信强关系的想象;男性更认同微信弱关系的想象;假设7:不同的微信使用行为会导致不同的微信想象,微信强关系使用者更认同微信强关系的想象;微信弱关系使用者更认同微信弱关系的想象。

3.研究发现。(1)微信功能的使用情况。从图1中可以清晰发现,总体而言,微信强关系功能(如语音聊天、发文字信息、接收QQ离线消息等)的使用频率高于弱关系功能,但就初中及以下的流动人口对微信的功能使用情况来看,弱关系功能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总体。为了验证上述发现是否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笔者将弱关系功能赋值为1分,强关系赋值为0分,进而计算每位受访者在微信常用功能上的得分。如表1所示,在对微信的功能赋分之后,每位受访者的微信使用情况都有一个分值,分数越高,则表示该受访者越倾向于用微信的弱关系功能,反之则倾向于用微信的强关系功能。在学历方面,随着学历的升高,微信功能使用的平均分逐渐降低,这意味着高学历的流动人口更倾向于用微信的强关系功能,且经F检定,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假设1成立。在感情状态方面,离异/丧偶的样本为0,未婚群体(单身、恋爱)的微信功能使用平均分高于已婚群体,这意味着已婚群体更倾向于用微信的强关系功能,而未婚群体更倾向于使用微信的弱关系功能,经F检定,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假设2成立。在性别上,男性比女性的微信功能使用平均得分更高,但经t检定,P值大于0.05,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不能认为男性更倾向于用微信的弱关系功能,女性更倾向于用微信的强关系功能,假设3不成立。

(2)微信使用影响对社会网络的想象。根据微信添加好友的方式以及它的强弱关系功能,笔者对使用微信可能产生的对社会网络的想象做了预估,并以里克特五级量表的方式来描述这些想象,以测量受访者对这些想象的认同程度。强关系的想象是“使用微信使我和亲朋好友的联系更加紧密”,弱关系的想象是“使用微信扩大了我的朋友圈子”,“使用微信让我认识了更多陌生人”,对描述非常赞同为5分,非常反对为1分,一般为3分。从表2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学历、感情状态还是性别因素,对微信的强关系想象上均无显著差异,而对微信的弱关系想象却存在群体内部的差异性。在学历方面,随着学历的升高,流动人口对微信弱关系的想象评分逐渐下降,即高学历的流动人口并不如低学历流动人口那样认同微信弱关系的想象,高学历流动人口不认为使用微信能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让自己认识更多的陌生人,而低学历的流动人口恰与之相反,经F检定,学历影响弱关系想象上的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F=3.061,*p

经t检定发现,强弱关系使用者在微信强关系的想象上评价并无显著差异,即强弱关系使用者均认为使用微信能加强亲朋好友的联系,而在微信弱关系的想象上却出现分化,在微信能让我认识更多陌生人的表述上,弱关系使用者确实显示出比强关系使用者更高的认同感(M弱=3.41,M强=3.01,t=-2.162,p

量化数据向我们展示了流动人口内部的差异性在微信的使用行为及由此对个体社会网络产生的想象上也依然存在差异。从微信的功能、对微信的想象上可以看出,不同学历、感情状态的流动人口确实出现了分化,低学历、单身的流动人口积极使用微信“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和“漂流瓶”三大功能,这对于在流入地存在社交局限的底层流动人口来说,使用微信似乎是一条不费吹灰之力的拓展人脉的渠道,从他们对微信想象的评价中也可以看出,他们不光认为微信能加强亲朋好友的联系,更吸引他们的是微信能扩展自己的交友圈,是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他们对微信能拓展弱关系的功能充满了期待。与之相反,高学历的流动人口只是将微信作为原有人际交往方式的补充,他们的微信联系对象主要是亲朋好友,对于微信的弱关系功能,他们的评价不尽如人意。

二、个案分析

丹丹——“捷径”的狂想家

丹丹是南山区英典美容院的技师,湖北黄冈人,初中学历,今年30岁,她来深圳有12年了,一直在做美容这一行。英典美容院的规模非常小,它位于南山区白石洲(深圳城中村)的一条小巷子内,总面积不超过20平米。丹丹一直住的是美容院的集体宿舍,她说“在这里没有自己的窝”,而且她也觉得深圳的人很冷漠,尤其当生病或逢年过节的时候,这种孤独感会愈发强烈。丹丹之所以有客居深圳的不安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30岁的她至今还单身,她说道“做美容这一行晚上比较忙,白天又没那么早起,所以没什么时间谈恋爱,接触的客户又以女性为主”,言语之间透露了丹丹对社交局限的无奈。然而微信的出现让丹丹看到一丝希望。

丹丹认为微信省钱又有趣,因为“美容院上班走不开,闲的时候很闲,可是就是走不开,所以经常玩微信”,不过丹丹和好友聊的比较少,“聊几句就结束了,因为大家工作都比较忙”,丹丹主要是和陌生人聊,尤其是通过“查找附近的人”来认识陌生帅哥,谈及此,丹丹毫不犹豫地给我们展示了她微信中的好友及聊天记录,她一共有53个微信好友,其中13个是认识的,剩下的都是通过微信认识的陌生人,不过和陌生人的聊天记录都比较简短。丹丹还说她只用“搜索附近的人”,不用“摇一摇”,因为觉得摇一摇太远了,“太不现实了,太远了聊了没意思,都不知道你这个人的情况”。因此在丹丹眼中,微信不仅是排解工作无聊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帮她认识异性,扩展人际圈的实用工具。基于这种认识,丹丹常会和微信上认识的陌生人见面,不过丹丹约见微信上的陌生人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用丹丹自己的话说,就是“见面的都不符合我的要求,而微信上碰到符合要求的,不是太不成熟就是太老,要么就是已婚的”,丹丹说她希望能通过微信找一个想找一个潜力股,“身高一定要高,文化程度要比我高,要有上进心,收入一定要比我高”,那么符合这些条件的男士会通过微信来寻觅自己的人生伴侣吗?以丹丹为代表的底层社会流动人口就属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主体,他们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模式与城市人每天八小时的上班时间有明显差异。城市人八小时工作时,他们相对清闲,城市人八小时外的休息时间或节假日正是他们忙碌的时间。当问及丹丹工作之外的休息时间都干什么时,她脱口而出,“睡觉”。美容院这一行晚上比白天生意好导致丹丹的生活“黑白颠倒”,这也难怪丹丹直呼没有时间谈恋爱。农民工的休闲生活一般比较单调,很少能享受到城市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一般只能靠睡觉、干家务、找老乡聊天等活动消磨时光,在工作之余的时间分配上与城市人完全脱离的。此外,由于工资低,底层流动人口往往住在外来人口聚集的城中村或离工作场所较近的集体宿舍,无论是他们的工作环境还是居住环境都以外来人口为主,缺乏与城市人往的机会,因此他们的社会网络难以扩展,进而不利于融入城市生活。丹丹希望打破强关系圈子,试图通过微信将触角伸向异质圈子,更准确的说是伸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社交网络,但丹丹屡试屡败,这其实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个体所拥有的社会网络是以个人为中心而形成的多个同心圆,同心圆的数量和大小要依据处于中心地位的个体所拥有的政治经济地位、知识文化水平等因素而定,因此不同层次的流动人口所拥有的社会网络显然不同。丹丹通过微信结识的陌生人与丹丹一样也属于底层的流动人口,那些在丹丹眼中“靠谱”的男士却从来没被丹丹遇到过,这实际上是现实社会中的差序格局在微信网络交友中的体现,能进入何种层次的社会网络取决于个人的人力资本。诚然,微信在人际交往的平等性和开放性方面提供了技术的可能性,但交往的层次和深度依然受制于人力资本的差异,新媒体技术的介入无法打破差序格局的桎梏,把微信当做捷径只怕是误入歧路。

三、讨论与总结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涉及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依次递进的方面,经济融合是现阶段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关键问题,也是实现其他层面融合的前提。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的获得与个人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密切相关,人力资本的提升和社会资本的培育能增加流动人口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提升职业声望,而这些方面均是流动人口经济融合的体现。底层流动人口因受教育程度低,接受职业培训的意识淡薄,人力资本上处于劣势,因此在流入地从事的行业有限。在社会资本方面,原有社会网络在流动人口初入新环境时,能提供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而从长远看来,对原有社会网络的过度依赖会将流动人口限制在亚社会生态环境中,阻碍城市认同与归属,因此,加快城市适应与融合,必须建立新型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提升并非朝夕之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让流动人口看到了扩展社会资本的“捷径”,加之中国“熟人社会”的传统观念,新生代流动人口比父辈更加注重新型社会网络的建立与维护,他们迫切希望拥有城市人的烙印,但往往认同愿望总是高于内心认同[3],微信拓展弱关系圈的功能从技术层面满足了底层流动人口扩展社会网络的需求,但技术上提供的可能性并不一定带来预期的效果。

试图扩展原有社会网络并转化成一种社会资本,底层流动人口必然希望将触角伸向更高层次的关系圈,但无论是量化数据还是深度访谈,都反映出底层流动人口才是微信拓展弱关系圈的重度使用者,高层次的流动人口对此不以为意,这注定了底层流动人口将微信当做进入更高层次关系圈的桥梁的愿望会落空。此外,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明确的目的来建立关系必然不会长久,一旦目的达到,关系戛然而止。通过微信来延展关系圈的做法是一种目标明确的功利行为,当线上的半虚拟互动进入到线下的全真实聊天,一旦不符合预期,微信建立的偶然的关系就会“见光死”。本研究试图从信息传播技术的角度来挖掘流动人口的新媒体使用与城市归属感之间的联系,但回过头来笔者才意识到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尝试。新媒体在流动人口构建社会网络,融入城市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真正要改变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状况,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还应回归到制度改革、政府行政管理理念转变和流动人口自身素质提升层面上来。

参考文献:

[1] 微信官网数据[EB/OL].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