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分析研判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人分析研判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人分析研判报告

个人分析研判报告范文1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牢固树立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不断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形成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合力,逐步建设县、乡二级重点监测预警信息化系统和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制度,发挥社会、基层组织和群众作用,提高我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综合协调和部门联动相结合。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综合监测预警工作,统筹协调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有关工作,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加强与自然灾害有关监测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单位涉灾预警信息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

2.坚持分级负责和区域协同相结合。我市要做好本辖区内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分级管理,落实责任,强化管理服务和资金保障,加强县乡协同发展。县乡自然灾害监测部门承担相关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为防灾减灾提供服务。

3.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支持科研单位、企业、基层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自然灾害风险监测工作。

(三)工作目标

初步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体系,建成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和应急管理系统逐级报送制度,建立健全面向政府、公众和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初步构建规范的自然灾害预警服务模式。

二、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分类监测和分级预警体系

(四)推动健全自然灾害分类监测体系。自然资源、水利、住建、农业农村、林业、气象、地震等部门,要针对自然灾害种类和特点,完善本部门专业监测站网布局,划分重点监测区域,确定重要监测点,加密监测站点。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水文监测站网体系、城市排水防涝综合信息平台、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森林火点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地震紧急快报体系等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消除监测盲区,提高监测覆盖率。明确监测项目,加强新技术、新装备应用,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对自然灾害及其有关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应急管理部门针对多灾并发群发和灾害链况,在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监测数据的同时,拓宽信息化、智能化采集渠道,探索开展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工作,提升自然灾害立体综合监测能力。

(五)建立重特大灾害应急加密观测机制。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协调有关自然灾害监测部门及时派出专门监测队伍,配备监测装备,针对重点区域多手段开展应急加密动态观测。市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可配合开展有关工作,及时为应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六)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水平。各自然灾害监测部门紧密沟通,进一步明确防灾减灾救灾需求,推动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产品的时空分辨率和更新频率,综合利用国内外预测预报模型模式,针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全程提供更加及时精准的短临预报。

(七)规范自然灾害分级预警工作。自然资源、水利、住建、农业农村、林业、气象、地震等有关自然灾害监测部门,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分级预警工作,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按照自然灾害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等综合研判结果开展分级预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并通报本级应急管理和相关部门。预警级别划分为四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一级为最高级。

三、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和报送制度

(八)推进应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按照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推进应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建设。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市应急管理局要统筹自然资源、水利、林业、地震、气象等部门的监测预警信息和工信、住建、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等部门的行业信息资源,按照“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信息系统应用工作,实现自然灾害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和评估预警信息联合等功能,满足县级灾害监测预警工作高效互联互通的需要。

(九)全面推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加快自然资源、水利、林业、气象、公安、应急、工信、住建、交通、教育、卫健等相关单位建立自然灾害有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分批组织实施,预报产品、预警产品和服务产品等气象灾害信息;地震监测速报信息;监测和预警等地质灾害信息;防汛抗旱气象数据、水利工程数据、水文数据、防汛抗旱工情险情、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城市内涝等防汛抗旱信息;航空监测、地面监控、森林火险监测站的火情和森林火险综合、气象部门监测和预报数据等森林火险信息;大型建筑、大型公用设施、地下管网及综合管廊、公共空间、消防重点单位、重大活动保障等城市安全信息。有序有效接入本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各有关部门要保持数据动态更新,形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安全可靠、覆盖全面的信息共享模式,为信息预警提供基础。

(十)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逐级报送制度。设立专岗人员,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有关信息,制定信息逐级报送工作规程,明确报送范围和内容,确定报送形式和时限,严格报送流程和要求。市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并指导全市报送工作。

四、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研判制度

(十一)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机制。构建涉灾部门、属地政府、灾害现场等多方参与的会商平台,定期汇总分析各专业部门灾害趋势预测和重大灾害形势研判意见,形成综合会商研判报告,实现多方参与会商和多源监测预警信息的综合研判。及时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研判,每季度和每年开展定期会商,汛前、节假日前、重大纪念日、年末等重要节点开展不定期会商。组织有关部门汇总分析自然灾害趋势预测信息,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研判,确定风险水平、风险类型和高风险区,形成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十二)开展重大自然灾害快速综合研判。密切关注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全过程,及时组织有关监测部门汇总分析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必要时加密会商,适时开展灾前预评估、灾中跟踪评估和灾后总结评估等,对自然灾害发生可能性及其影响范围、损失影响和后续风险等开展快速综合研判,形成报告并不断更新。参与会商评估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提交预测分析报告,形成规范化会商评估制度。

五、健全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和预警响应制度

(十三)加强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应急管理部门协同市气象局、市政数局、市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市互联网信息中心、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做好预警信息工作,优化完善本级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平台,明确职责、预警范围、预警类别、权限、审批程序、流程、渠道和保障措施等,确保及时准确预警信息。

(十四)构建基层预警信息服务体系。各有关部门提高社区、人员密集场所和偏远区域预警信息传播接收设施普及率,整合基层各类信息员队伍,扩展社会传播节点,构建集技术、装备和队伍于一体的基层预警信息服务体系,提高信息覆盖率和播放频度,逐步解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推进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乡、村在各类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设立电子显示屏,通过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手段及时传递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入户到人。

(十五)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响应机制建设。各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细化本级自然灾害预警响应措施,修订完善本级应急预案,做好预警信息与应急响应启动的衔接,自然灾害预警的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态发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自然灾害预警响应后,各有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健全多部门前后方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加大灾害预警的科普宣教工作力度,确保预警响应效果。

六、保障措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统筹协调,重大事项和主要成效等要及时向本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并通报有关各方。推动乡(镇)街党委政府更加重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建立相应的综合协调机制。

个人分析研判报告范文2

坚持抓安全风险教育,不断提高施工安全风险的研判质量

(1)结合铁路设备、作业、人员和环境、管理等特点,全面引人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把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铁路既有的问题管理、从、严管理、精细管理、自主管理等有机融合"严格落实/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0,加强安全风险研判和动态控制,牢固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准、确识别和研判安全风险,有效实施风险控制"突出对施工计划审核、施、工前培训、施工例会质量、施工行车组织办法制定、施工监控及作业人、员安排、施工过程控制、施工总结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研判,建立职责、明确、程序清晰、实用有效、考核到位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积极构建、铁路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确保安全持续稳定"、(2)利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安全风险研判会、研讨会、专题讲座标语、展板等多种手段和形式,广泛开展施工安全风险意识、安全责任、意识、安全是生命线、安全是/饭碗0的理念教育,把风险意识植根于干、部职工思想深处,全面提升干部职工安全风险控制的内在动力,筑牢、施工安全的思想防线"坚持安全风险教育,组织各级干部学习安全风、险管理基本知识、教育引导各岗位作业人员充分认识本职岗位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及潜在后果"、(3)实行安全风险管理,要科学的结合本单位发生的各类事故和、安全信息以及充分总结吸取全路发生的事故故障教训,重点围绕人、员、设备、管理、作业、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查找"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0的原则,分层级全面识别研判安全风险"、(4)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目的是实现过程控制、超前防范"铁路部门、在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以施工过程中客车安全、非正常情况下、接发车、多方向接发列车、工程车调车作业安全、劳动安全、等风险环、节为重点,加强对营业线施工、非正常情况下接发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现场关键作业环节控制"、(5)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要根据人员、设备、环境、规章、作业、运输、组织变化等内外部条件的变化适时分析研判安全风险,对安全风险防、范控制措施加以改进和优化,每月对全段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评价,下发专题通报,考核结果纳人月度安全逐级负责制考核之、中,最终实现动态管理、闭环管理、良哇循环"、。

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控制的重点

〔>)施工车站要组织学习施工计划及重点要求,参加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清楚施工影响范围和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要求"将责任落实到、每个班组和个人,安排好施工监控干部及作业人员"、(2)加强施工前的培训工作,对施工影响正常行车,由站长(副站、长)亲自负责,讲清影响范围、联控用语、限速要求、进路准备方式和加、锁方式等关键环节"、(3)工程作业车列在站内长期停留,并需要进行捣调作业时,车站、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二次培勺11,重点对5站细6、5站务指导通知6调车、作业办法进行培训"、(4)组织召开好施工例会"对接发车方式、设备停用、影响范围、次、日施工的时间、地点及施工主体、配合单位.施工中工程机具和人员.、对人员准备及培训情况必须进行介绍,影响接发列车进路及其他相关、设备使用等事项重点明确,对影响路基稳定的施工,必须对各单位光电缆走向、深度进行重点明确,提示各单位参加施工作业的人员必须、清楚行车组织办法"、(5)特定行车必须固定列车进路,车站须将正线进路开通,并对特、定行车进路上所有道岔使用勾锁器加锁,对正常排列进路区段道岔,、要在施工开始前将道岔开通直股位置,室内使用定反位按钮锁闭"、(6)施工结束后组织相关单位及作业人员召开施工总结会,并在、<施工例会记录簿6中记录"由施工主体和配合单位对当日施工的作业、过程、关键环节控制、施工配合存在的问题等内容逐项说明,站长指出、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由责任单位提出整改意见"站长对次日施工、向施工主体和配合单位提出具体要求"、。

施工安全风险教育

(1)由劳人科(职教)、党办、安全科负责利用施工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宣传提纲和手册、标语、展板等多种手段和形式,坚持开展施工安、全风险意识、施工安全责任意识和施工安全发展理念教育"、(2)根据人员管理层次不同,分别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培训"在车、务段管理层面上,由干部助理、党办、安全科、技术科负责突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知识的普及和运用,其中段班子成员侧重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及有关制度的培训,段中层及以下干部侧重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危险源和风险点识别方法等的培训"在职工层面上.由劳人科(职、教)、技术科、安全科负责,通过集中答疑、应急演练、班前试问、班后总、结等方式,侧重现场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和防控措施落实的培训,尤其、要结合岗位作业标准"、(3)由劳人(职教)科负责制定车务段施工培训计划和方案,严格、推进和落实,注重培训实效"、。

个人分析研判报告范文3

[关键词] 高校 舆情 危机 预警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和细化、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矛盾更为复杂化的今天,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感情及其表达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舆情危机便随之开始发生,并以其突发性、胁迫性、紧急性、社会性等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声誉等产生较大影响,甚至有时产生连带反应,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社会“晴雨表”和“风向标”的高校应将舆情危机预警作为日常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和工作,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舆情危机事先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和研判,提前做好应急处理准备,积极化解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校的负面影响,维护学校安全与稳定,更好地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高校舆情危机预警的内涵

“预警”一词起源于军事领域,原指通过预警来提前发现、分析和来判断敌人的进攻信号,并把这种进攻信号的威胁程度报告给指挥部门,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即预先警告。后来这一概念被逐步应用到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多个领域。而本文所探讨的预警主要是指的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即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思想状态、思想反映、思想变化及舆情危机出现的约束性条件、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作出科学的估计和研判,提前及时采取相应策略,增强防范和处理的主动性与针对性,防止或消除不良影响。换一句话说就是指由能快速、准确地昭示风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或者说是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机制和制度。其作用在于超前预测、提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打信息安全的主动仗。舆情危机预警有两层含义:一是预测高校师生员工员可能会发生的倾向问题并加以防范,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并将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有效解决或者说对可能或对已经存在的思想偏差给予必要的警示、督导和纠正,促其注意防范、修正偏差:二是对师生员工出现的思想问题和行为给予及时善意提醒、有效指导、有益启发教育和必要规范,将舆情危机控制初始状态。由于学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将面临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只有了解和掌握师生员工思想情绪和反映,及时预防、控制和纠正偏差,才能避免和尽早消除舆情危机,为学校提供发展动力。舆情危机预警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在问题有发生的倾向,或者已经暴露出一点苗头的时候就要采取有力措施,防范问题发生,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之中。尤其是舆情危机作为一种风险,发生与否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所以,只要风险存在,就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范。同时,对于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则要准确分析评判其发展态势,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建立高校舆情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

1、以人为本

学校的主体是师生员工,因此要从师生员工的利益出发,把保障师生员工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安全、思想不受到干扰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舆情危机对师生员工生命的影响和危害,尽可能地收集到预警所需要的舆情信息,充分保证收集的全面性,确保舆情危机预警功能的准确性,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秩序不受破坏。

2、统筹协调

要保证有关学校改革发展、师生员工利益,意义深远、影响广泛、关注度高的重要舆情信息的真实性与唯一性,高校要全面调动多方面的参与热情,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形成舆情危机预警机制的多元化、立体化与网络化。其次,舆情危机的突发性决定危机发生前,不一定是一个部门可单独预测的,需要来自不同部门、机构的联合与协调努力,建立起纵向垂直协调管理和横向相互交流、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覆盖全校的舆情危机预警网络,保证全校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3、上下联动

舆情危机预警对于学校整体来说关系着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对于管理决策者来说关系着战略思想与意图的顺利实现,对于广大师生员工来说关系着每个人的各种利益。因此这一机制的建立需要上至学校党委、下至师生员工的广泛参与,同时要得到合理的组织与协调,按照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保证各部门间的联系顺畅和协同作战。

4、分级预警

根据学校舆情危机的产生原因、时间特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危机类型不同,结合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分级管理、上下联动原则,坚持舆情危机公关的分级预警。通过这一原则实现舆情危机公关的适时性、有效性、科学性,保证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优化,每个环节的细致化。

5、讲求策略

根据舆情危机的特性,舆情危机预警要讲求策略:一是对危机要防患于未然,并将危机影响最小化。二是要在危机发生之前就作出响应和恢复计划。对师生员工进行危机处理的培训,以预见可能出现的危机及其冲击。三是在危机情景出现时,及时出击,在尽可能的时限内发现危机苗头。四是当危机紧迫,冲击在即,需要面面俱到,不能忽略任一方面。

三、高校舆情危机预警机制构建

高校舆情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按照以上原则,立足于提前“预报”,在形成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着力建立科学灵敏的舆情收集、分析研究判、预防监控的工作机制,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存在或潜在的问题。

1、组织体系

建立舆情危机预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长期从事舆情的分析、研究、预警与公关工作。领导小组拥有在任何危机情境下果断行动的知识和技能,以增强向心力。小组成员要有远见,灵活,熟知学校、学生和学校所在市区的情况。领导小组和成员要有充分的预见性和合作精神,能够在较大压力下保持正确的判断能力和实施正确决策的能力。小组成员包括学校主要领导和可以迅速联系到的学校核心部门负责人。小组成员根据需要还可以扩展到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心理咨询专家、医学专家、在学生中有威望的专家教授、教师等。由于高校属于知识分子聚集地,舆情危机预警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广泛性的特点,需要不同层面的专家发挥作用。因此应该不断地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健全专家咨询机制,真正发挥专家在决策咨询中的作用,形成“领导指导有力、师生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舆情危机应急管理工作网络。形成强大的整体工作合力,舆情危机应急管理工作网络中的小组成员的广

泛性能够保证危机计划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得以实现,从而使得高校决策通过管理工作网络获得更多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并在师生员工及媒体等的关心和支持下使舆情危机预警、决策、应对和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2、工作机制

(1)舆情收集机制。舆情收集是舆情危机预警机制的基础,只有掌握真实、全面的信息,才能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苗头性的问题,并对即将要发生的问题作出准确的预警,因此,建立舆情收集机制关键在于畅通信息收集渠道,完善舆情收集网络,及时发现高校舆情危机管理中的盲点、失控点、危险点。要结合高校实际,紧紧抓住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来收集信息。通过建立舆情信息员制度,设置舆情直报点,广泛收集信息,进行汇总。当前,高校校园网越来越成为师生员工表达心声、愿望、诉求的重要阵地,舆情信息员要及时收集网上重要舆情,及时准确地围绕舆情中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思想理论领域的动向以及师生员工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汇集。当然,舆情收集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特是要紧紧围绕高校中师生员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职称、招生、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收集信息。其次要明确舆情信息工作。对突发事件信息工作,实行“统一口径,集中管理”,要确定比较合适的发言人,发言人一定要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有较强地语言表达能力和亲和力,全面了解学校情况,参与舆情危机预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各种会议,对正在发生的舆情危机有着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对舆情危机预警和公关的工作取向有清晰而完整的把握,从而将正确的信息通过主渠道及时传递给大众,提高师生的认同程度,以增强凝聚力,搭建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沟通的最有效途径。

个人分析研判报告范文4

一、高度重视疫情变化,确保手足口病不暴发流行

今年以来,我省手足口病疫情居高不下,大部分市、县发病水平高于去年同期。我镇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截止目前,已经发病10例,发病居全县平均水平。我镇从4月份开始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可能会出现重症病例。对此,务必要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加强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各社区、村、有关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作为公共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分管负责人要靠前指挥,及时研究解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应对疫情的人员、设备、物资储备等工作,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二、做好疫情预测预警,规范疫情管理和调查处置工作

镇卫生院要切实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做到科学研判疫情,规范开展防控工作。要落实疫情报告制度,严禁瞒报、误报、漏报、迟报。镇卫生院疾控所要安排专人每日浏览网络直报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周分析和月研判,发现报告病例数异常升高、病例呈聚集性分布、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等情况时,要及时核实,及时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聚集性疫情规范处理率达到100%。镇卫生院对手足口病个案调查、疫情处理率达到100%,并及时将相应材料报县疾控中心。

三、加强对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管理

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和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的管理,指导辖区所有的托幼机构、小学做好晨检、午检、巡查、缺勤登记、病例报告、消毒、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健康教育等防控工作。卫生院、学校、派出所等单位,要及时通报相关信息,按规定执行停班停园制度。同一自然村在一周内若出现3例或一个家庭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应按聚集性病例进行处理,要派驻工作组,搞好患儿及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5岁以下儿童筛检工作。卫生院要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重点做好门诊、急诊、儿科、病房等重点区域管理工作,切实落实手卫生、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四、抓好防控工作关键环节的落实

借鉴去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成功经验,抓住关键环节防控措施的落实。一是要坚持关口前移方针,做好患儿的筛查工作,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全镇小学及托幼机构全面开展晨检、午检工作,以学校特别是托幼机构、小学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消毒和督导检查;向儿童家长发放明白纸、宣传单,严防疫情在学校、托幼机构暴发。二是继续落实各社区干部、卫生院工作人员分片包干制度,做好辖区内5岁以下散居儿童的登记造册工作,为每位儿童发放明白纸,家庭内储备消毒药品;每日到所负责区域进行巡查,发现病例及时处理,对患儿家庭进行严格消毒隔离,防止患儿与健康儿童接触,以防疫情传播。

五、严肃防控纪律,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认真执行手足口病诊治规定,村卫生室不得留治5岁以下发热儿童,镇卫生院不得留治发热伴皮疹的患儿。卫生院要加强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其防治能力,做到早发现,争取主动权,坚决杜绝因违反规定导致患儿死亡的事件发生。

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充分利用播、宣传栏、宣传车、宣传单或宣传画等多种方式,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镇卫生院要加强对5岁以下儿童家长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的宣传与培训,使他们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掌握最基本的预防措施,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落实环境卫生管理措施。对重症或死亡病例发病前1周或发病后有共同生活、居住史的5岁以下儿童,要对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儿童的密切观察,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教育办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确保学校内不出现暴发流行。学生要人手一份宣传单,并由学生向家长宣教,并告知家长宣传单要保存。各社区、村负责宣传单的发放,做到每户一份,并利用各种形式做好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有发病的村,要对主要街道、公共场所等做好消毒,对患儿和密切接触者做好隔离。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七、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疫情的群防群控

各社区、单位、村以“健康花官行动”为平台,发动全社会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集中清理卫生死角,清除垃圾、污水、污物,做好改水改厕和粪便无害化处理,重点搞好镇府驻地、流动人口聚集区、村居以及小学、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个人分析研判报告范文5

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在督导工作中,督学必须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要善于发现学校在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例如,我们有一次到一所乡村小学进行校舍安全专项检查时,经过仔细察看,发现屋面有一处不平,有下沉的现象,我们立即对檩条和大梁进行仔细检查,发现大梁因漏雨木质腐烂而变形,随时都有断塌的危险。在跟督导室汇报情况后,督导室立即下发整改通知,停止使用,限期拆除,最终消除了安全隐患。

除了关注细节外,督学在工作中还要做到遇到问题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草率地下结论,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例如,2016年12月,我参加校长年终目标责任书考核时发现,一所学校在全体教师中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教师对学校管理的满意度是百分之百,没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我并没有就此略过,而是通过跟部分教师进行个人访谈,了解到了一些实质性问题,教师认为学校的管理工作还是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于是我们对校长的考核做出了合理的评价,并提出了整改建议,得到了校领导班子的认同,教师也表示满意。因此,督学在下校督导中,一定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弄清问题的本质,才能真正发挥督学的作用。

兼顾多方的沟通能力

作为责任督学,一方面要善于倾听社会各方对教育、对学校的呼声,全面了解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学会沟通的技巧,既要说到点子上,也要把握好分寸。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只有多倾听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呼声,多与教师、家长、学生进行沟通,征求意见和建议,才能全面了解情况,将问题准确、及时地反映给校长和相关政府部门,才能让影响教育教学的问题得到解决。比如,在音、体、美等薄弱学科教学工作落实情况专项督查中,部分家长反映目前学科与教师专业不匹配,缺乏音、体、美专业教师,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又在部分校长和教师中进行了调研,通过访谈,了解到家长反映的问题确实是相当一部分学校存在的问题。于是,我们将问题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反映给县人民政府,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在制定教师招录计划时,有针对性地扩大音、体、美等薄弱学科教师的招录人数,促进了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责任督学在工作中还要注意场合、把握好分寸,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例如,在一次师德师风建设专项督查中,有人反映某位教师酒后容易情绪激动,常常出言伤人,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在会上,我并没有点名批评这位教师,而是会后跟他进行了个别谈话,指出了过量饮酒既影响健康又破坏团结,希望他能够控制自己。这位教师听后非常感动,不仅承认了错误,而且主动向对方道歉。

多听、善听可以让责任督学及时了解社会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而良好的沟通技巧则让督学工作更高效、更顺畅。

持续深入的思考能力

作为责任督学,在日常工作中要多思、善思。多思就是在具体的工作中,言要多思而出,行要多想而动;多思原因之原因,结果之结果。只有这样,在应对问题时才能做到审慎而行。善思就是责任督学在深入学校督导检查时,要善于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例如,有一次我参加一所学校的安全研判会,会上只把一些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交办。会后,我对这次研判会的效果进行了反思,只消除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远远不够,还要把一些隐藏的安全隐患挖出来并认真研究,做好预防措施。如夏季隐性的安全隐患比较多,校园里的避雷设施是否有效,校园周边地质的稳固性等都要随时监测。因此,在下一次的安全研判会上,我提出把隐性安全隐患防范的关口前移,加强应对知识教育、落实措施、提高警惕、时时防范,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

个人分析研判报告范文6

规范市场主体与行业标准

当前网络舆情产业的发展,最明显的标志是舆情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科研机构、媒体单位及第三方实体三种类型的市场主体,但没有形成统一的服务标准。

首先,政府既是舆情管理的主体,又作为大客户推动舆情产业发展。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衍生了数千家软件,引发舆情监测软件领域混战,但大部分软件专业技术含量低,目前通过国家工信部资质认定的监测软件不到100家。

其次是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单位拥有舆情产业的核心资料――信息源及一定垄断程度的客户源,于是各大媒体据此优势,推出舆情分析报告、舆情公关等相关服务。媒体既作为运动员又作为裁判员,透支自身的影响力,各自为战。

再就是第三方实体包括科研机构、民间机构以及从公关公司、媒体公司转型的商业机构。第三方实体应该是真正市场的主体,但目前缺少完整连续的产业链。无论哪一种产业化模式,都缺少规范而成熟的商业模式,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及富有特色的舆情业务。

所以目前政府部门一方面要主导制定统一的舆情产业服务标准,细化行业服务准则,另一方面则要大力扶持新型有特色的舆情企业,如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大瀚舆情”实体,从学术研究、舆情调研与应对等角度入手,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产业化发展。同时在一些舆情企业相对形成规模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规划设计有利于舆情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舆情产业园及互联网产业园,以拓展舆情产业链。

加强政策引导与市场环境优化

舆情产业是信息服务产业的一个新型业态,更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如何将舆情数据转化为有助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通过舆情数据分析来辅助决策,这显得相当重要。尤其在政府治理层面,为应对层出不穷的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必须掌控复杂的舆情并引导舆论,政策资源应向舆情产业倾斜。一方面在充分调研舆情产业市场的前提下,制定有益于舆情产业化的优惠政策,优先舆情产业实体享受财税支持等。另一方面,将全国舆情产业发展纳入整体规划,制订舆情管理师、舆情分析师、新闻发言人等舆情行业专业人员从业资格及其培训机构标准等,国家工信部、人社部及国信办等主要主管部门形成统一规划,将舆情培训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升级舆情产业的培训市场,以此形成系统化、全覆盖的舆情产业政策体系。

开发衍生产业链,激活隐性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