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教师考试试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教师考试试题范文1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
随着课改地深入开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数学教学带来一片生机,吸引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去尝试、去运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将抽象、生涩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大大改变了数学学科枯燥、缺少人情味的传统形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它可以化静为动,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使难以觉察的事物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解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做到有效扩展课时容量,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常规教学手段相比,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和听课,我发现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存在着主观或客观上的一些弊端,这些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多媒体课件替代学生的思维和操练
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如果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把一切抽象问题形象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我们若只要了思维结果而忽略或省略了思维过程,那简直就是“杀鸡取卵”。例如,我在研究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时,利用几何画板在电脑上演示了抛物线的作图形成过程,通过动画演示,得出了图象开口方向、大小,以及对称轴与解析式之间的关系,其他老师观摩后,都惊叹于多媒体的技术魅力――这么容易就把难点突破了,而且原来三课时的内容,现在一课时就完成了。本以为这课内容就这么轻松地搞定了,但课后的学生作业反馈并不理想,看来他们还没有真正地理解。虽然学生能做一些简单模仿性练习,但细看他们的解题过程,并与他们交流解题思路后才发现,多媒体课件虽然形象、直观,但减少了学生动手、讨论等自主学习的环节,学生没有体验自然也就失去了整个思维过程。所以,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代替不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代替不了学生的直观想象,更代替不了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思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时地应用信息技术,但绝不能用技术化代替数学化的过程,否则就会形成学生对教师课件依赖、盲目服从,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渐萎缩,其问题意识、批判意识会逐渐淡漠,长期下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二、奉多媒体为时尚,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展示能力极强、声光效果好,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崇拜和依赖现象,片面否定甚至完全放弃了传统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固有的优势,以为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的时代已经到来,并把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教学优势当成了必然性,更有甚者认为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是落伍的表现。曾几何时,参加课堂教学比赛,若没有使用多媒体就很难或甭想拿奖。其实,我们经常看到,有的课件根本就是课本搬家,只是起到了替代小黑板与挂图的作用,整整一节课教师干脆都不再板书;有的教师因计算机操作不熟练,造成中途停滞,只好在旁边配个“助教”;有的课件制作粗糙,链接不好,弄得教师手足无措,这样的课件不是点缀,而是累赘;还有的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课件的数量,过分注重多媒体教学中的展现形式,放映大量炫目的课件,以此来吸引学生、控制学生。这样的数学教学,教师变成了放映者,学生则变成了观众、数字殿堂的门外看客,数学教学实质内容和教学目标被废弃,教学效果随之一落千丈。其实,课堂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性的问题或者准备不到的方面,所以教师必须随时在课堂上用粉笔进行补充讲解。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
三、以“电脑为中心”,疏远师生关系,缺少感情沟通
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与学生的目光接触,将学生的听课状态了然于心;教师适时地调整教学节奏、适时的肯定和鼓励,关注学生感知和情感方面的变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可谓“一键定乾坤”。这样的“流水课”其实是中看不中用。有时由于教师在操作电脑时多按一次键,电脑便顿演“蒙太奇”手法,令执教者尴尬不已。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究其根源,实质上是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愈加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之间的被动性,无形中拉远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把教师和学生的必要的互动和接触转化为了双方对教学课件的注意程度,忽视了师生感情的培养,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公开课现形,随堂课匿迹
美术教师考试试题范文2
关键词: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125-01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方式。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呼唤着教育也要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长期以来,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绝大部分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面对这样一门包含着诸多的定理、定义、公式以及诸多解法和技巧的课程,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会使学生感到刻板、抽象、甚至厌倦。近些年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并逐渐被教学课堂所采用。与传统课堂相比,它能将陌生、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将刻板的数学课堂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到一个全新的境界。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传统形式也是主要形式,搞好课堂教学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的关键。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把教学大纲要求的重难点内容讲清楚,同时也要关注授课对象对讲授内容的接受程度。如果对于教师所讲内容,学生听不懂,不爱听,不参与,那么老师的授课就是失败的,是毫无效果的。高等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更严谨、要抽象,学生学习起来也更难理解。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情趣,是否能吸引学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数学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以多重刺激,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为素质教育铺路搭桥的目的。然而,在现实中,虽然不少教师已经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践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在多媒体教学中需要明确以下内容。
第一:明确多媒体教学的地位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首先需明确多媒体教学的地位。多媒体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辅助手段。因此,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而不应该放在教师是否采用多媒体技术这一辅助教学手段。应该重点放在如何使教师根据高等数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加强对该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等方式。
第二:明确如何合理设计多媒体教学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合理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切勿追求课件形式的新颖,而忽略课程内容重点、难点。有些教师认为课件就要标新立异,制作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其结果要么无暇备课,要么不喜欢用课件。
第三:明确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是由多种媒介为一体的技术,包括图、文、声、像、影等。它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听课兴趣和改善教学效果等方面有着比较大的作用,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节约了教师花在板书、制表、绘图等方面的时间。但是,高等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推理、高度抽象的课程,多媒体课件虽然能将许多抽象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但却缺少了对学生潜意识的抽象思维的锻炼,同时因为课件的连贯性播放,缺少了老师的黑板推导过程,使同学们不能得到很好的逻辑推理的训练。
因此,多媒体教学有它自身的优点,也有它明显的不足。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等特点来满足学生对知识体系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通过黑板书写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四:明确要加强与学生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切勿局限于“线性”教学思维,忽略“互动”式教学。在使用课件时,有的教师设计成“线性”结构,上课时只需把学生的思路引入自己既定的流程中来,自己只按需按键、解说,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实际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忽略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交流,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
美术教师考试试题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 传统教学
教学手段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具体到数学教学,其学时紧张与当代知识信息增加构成了突出的矛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数学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下面笔者就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经验,辨证地分析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下,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而实施的教学活动。它具有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等特点。并且可将图形、声音、动画引入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它具有以下优势。
1、教学资源丰富
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课本,而多媒体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集体制作,其中除包括教学内容外,还包括教师们共同开发的大量数据和资料,是一个大型的信息资源库。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下,由于教学节奏加快,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见识到更多的题目类型。
2、教学内容形象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借助粉笔将教学内容静态地反映在黑板上。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教材中静态的曲线图形隐含的运动变化因素动态化,以揭示图形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讲授数列极限时,可通过多媒体演示正n 边形的边数由4,8,16,……,无限增多趋于∞时,正n 边形趋于圆的过程;讲授概率论时,可借助计算机进行随机现象的模拟,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随机现象的全过程。多媒体教学的这种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多感官地学习,达到加深印象和启迪智慧的目的。
3、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多采用的是小班教学,一个教师往往承担着多个小班的教学任务。由于近年来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师资紧张,特别是高水平教师的短缺的矛盾愈显突出。采取多媒体教学可以变小班教学为大班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使得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转贴于
4、实现了教学方式的交互合作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普通教室里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缺乏对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而在多媒体教室或教学网站,师生通过电子邮件、语音信箱等多种媒体技术,实现了交互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即人和电脑、人与人、电脑与电脑之间通过不断地变向交流,完成复杂的教学任务。此外教师可在教学网站上疑难讲解、补充练习题和测验题。同时,学生可将听课中的疑难概念和定理以及课后作业和整理网站练习题中不会解的习题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老师,老师同样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答疑的问题和解题思路发给学生。
二、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多媒体教学是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对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1、忽略学生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停顿
在数学习题教学中,教师借助于计算机容量大,呈现快的特点,将数学教学内容全部由计算机包办代替,结果多媒体不是引导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学生在高亮度的大屏幕前,不知所云,倍感疲劳。由于容量大,节奏快,再加上没有给学生停顿的思考时间,学生更不用说记笔记,大屏幕的快速放映,学生记忆中暂留的时间太短,导致刺激不够强烈,印象不够清晰,给学生的学习增加难度。长期这样,效果必然不好。
美术教师考试试题范文4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125-01
一、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有效整合的必然性
(一)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有效整合,创设出浓郁的学习情境,可以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月亮上的足迹》一课,如果教师把人类登月的历程、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过程通过画面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就会在瞬间被激发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二)再现课文情境,化难为易。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有效整合,教师可通过各种手段和特技进行艺术加工,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地再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感性为理性,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荒岛余生》一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如能播放电影《荒岛余生》的片段,不仅还原出课文内容展现的一个个场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实现有效互动,因需促教。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是双向的,它既可以呈现教学信息,又可以收集学生的反应信息,及时地对反应信息进行诊断和评价。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有效整合,教师可根据及时反馈的教学信息,调整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在语文练习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些和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有拖拽式的、有文本输入式的、有单击选择式的,学生按设计的程序去做练习,做完一道电脑马上会给出相应的正误判断。这样练习课,既省时省力、高效快捷,又及时培养了让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不仅增加了知识容量,而且提升了练习效率。
(四)开拓学生思维,启迪创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想象是创新的翅膀。语文教学实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有效整合,教师呈现出的各种生动有趣、灵活多变的画面,能极大地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开展创造活动。如《展开想象,拓宽思路》的作文课,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希望工程”、“环境污染”、“战争”等富有时代气息的三幅画,引导学生写作《假如我有七十二变》,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作文课因而充满趣味。学生根据教师展示图画,展开想象,使作文课更富想象,最终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五)增大课堂容量,拓宽视野。语文学科涉及范围广、信息内容大。如何在课堂中恰当地扩大学习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环节。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有效整合,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有效整合应把握的问题
(一)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教育目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储存、消费之上的经济形式,其发展动力不再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而是知识,特别是人的综合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有效整合的目的,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恰当运用,找准使用的最佳切入点。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育技术、一种传播媒介,它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的。教师能否遵循学生的认识过程,设计出优秀的课件,能否找准多媒体与学生理解语言的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恰当的时间展现给学生,是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有效整合的关键。
(三)正确处理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多媒体技术在突出体现鲜明的形象、为学生创设认识环境方面,的确非传统媒体所能比拟,但在展示重点的字、词、句时,适当的板书,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起到画龙点晴的效果。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作用的万能性,长期只凭借图像、声音等媒体的介入,大脑的语言中枢就得不到锻炼,就会出现语言贫乏和阅读和表达能力下降的现象。这与语文教学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四)注重实效,保证使用的科学性。教师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课件设计的科学性、高效性、目的性、艺术性的原则,既要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兼顾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能简单地拼凑各种杂乱无章的素材。正确地理解多媒体课件的用途,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搞好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
三、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有效整合的有益探索
(一)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形象生动,视听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有效整合,不仅能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拓展语文教学中的信息通道。视听结合,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蒹葭》这首很有意境的诗时,运用《在水一方》的动画歌曲导入,在优美的旋律中营造一个“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朦胧优美意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被激发,由被动学习转入主动学习。
(二)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有效整合,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有效整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倘若借助多媒体技术,就能为学生展示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观察空间,创设逼真的情境,让学生凭借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事物,进而突破难点,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有效整合,节省时间,拓展空间,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的任务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通过学习而趋于独立,最终摆脱教师的依赖,成为在学习上独立自主的人。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给予学生最充分的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美术教师考试试题范文5
一、 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意识
在教学《小鸟的世界》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鸟和鸟、背景和鸟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设置一个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树丛被人们砍伐,只有光秃秃的山坡,小鸟的家没有了,怎么办呢?使学生明白鸟与大自然的关系,并采用欣赏录像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动静结合,丰富学生的感官,增强学习兴趣,为画出丰富的画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如教学《愉快的课间活动》一课时,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人物比例关系及“像”与“不像”,我认为不是主要的,关键是画面想象、布局、环境衬托及色彩搭配等,在我给学生讲清楚人物大比例后,我又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多种姿态:如跑、跳、蹲等,同时我又在黑板上画出动态线进行引导。学生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最后,一幅幅《愉快的课间活动》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到了各式各样人物姿态的美和自己快乐的学习生活中的美。
二、探究释疑,养成参与意识
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纳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学生的审美探究过程,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参与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养成学生的参与意识。有时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表现,可能会比教师一点点教要好的多。同时也能促成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的提高。
三、表现发挥,激发艺术创造
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特别要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作品更具有童趣性。教师要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要在课堂教学和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游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泼,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四、讲评拓展,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教师考试试题范文6
一、美术立体教学理念提出的背景
美术立体教学模式,是相对于美术单纯课堂教学模式这一狭隘的教学模式而言的。以往初中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将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45分钟,没有进行有效地拓展延伸,各种教学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整合与利用,导致整个教育教学工作成效停滞不前。在此背景下提出美术立体教学理念,目的在于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原则,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同时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拓展延伸,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美术教学过程,整合美术教育资源,通过课前指导、课堂互动、课后延伸等举措,全面提升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成效。
二、美术立体教学实施的主要原则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立体教学应当掌握好学生独立自主、教学拓展延伸及美育德育渗透三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探究。
1.学生独立自主原则。立体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互活动中充分动起来,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部分教学环节的前期工作,以及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开展有效的沟通交流,师生互动完成教学目标。
2.教学拓展延伸原则。在初中美术立体教学模式中,教师除了要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教学设计与组织之外,还要对课前和课后环节进行有效拓展。在课前要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实际需要,搜集与此相关的各种信息,并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为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在课后,学生要积极参加教师组织的拓展活动,按照教师的要求自主开展课后主题活动,让教学活动成为课前延伸、课后拓展与课堂互动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全面提升美术教学成效。
3.美育德育渗透原则。对初中生实施美术立体教学模式,除了包括教学环节流程上面的立体化外,还应当包括知识、能力与思想教育的立体化。新课程改革提出知识性、能力性、思想性三维立体目标,初中美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结合教学环节内容、过程,有机渗透美的鉴赏教育及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的思想受到引领,情趣得到陶冶,道德得到提高。
三、美术立体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
如何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有效开展美术立体教学,是每一位初中美术教师应当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课前指导、紧扣课堂互动、有效课后延伸三个方面有效构建立体教学课堂。
1.课前指导精心搜集相关信息。部分美术教学既涉及大量的背景信息、补充信息等,又涉及美术名家和美术名作,这些信息的获取并不一定需要教师来完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精心预习,通过上网搜索、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相关的信息,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课堂教学增加丰富的信息容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美术技巧、画法等相关内容的了解安排到课前预习之中,让学生增加对教学内容的了解,为课堂教学互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堂开展有效师生教学互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课堂是主阵地,教师要始终抓住这一主阵地开展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相关内容转变成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研究分析、回答问题,也可以将问题设计成一组探究题的形式,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模式来分析研究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积聚学生的集体智慧。另外,在画法技巧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揣摩、学生示范、集体练习的形式,让师生互动变得更为有效,同时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通过师生有效的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3.课后进行丰富课外拓展活动。对初中美术教学进行有效拓展的途径是课外活动,教师一方面应当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在课后进行以巩固深化课堂教学成效为目的的专题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美术兴趣爱好,组织相关的专题研究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并对他们进行技巧方面的指导,让他们有效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满足自身对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
四、美术立体教学模式的思考
运用美术立体模式开展教学以来,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并且拓展了课堂教学信息容量和延伸了教学空间,进一步整合了各种教学资源,对于教学成效提升作用非常明显。
1.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传统的单向狭隘的初中美术教学不同,在立体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体现,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种兴趣的促进下,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得到了有效激发,对于美术学习的投入程度明显提高了。
2.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立体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参与的效果,学生需要通过与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来完成学习目标,并且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其相应的互动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被吸纳到教学活动之中,提升参与程度。
3.进一步拓展了美术教学信息。通过立体模式的教学,学生能够自主搜集大量的美术教学信息,同时多媒体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广泛使用也可为美术教学增加大量的补充信息,使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