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范文1
【关键词】企业;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构建
所谓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被广大职工群众所广泛认可与接纳,并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经营理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与企业形象等。构建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运用一种无形的、精神的东西去规范、统一职工的思想与行动,使他们的行为价值观念与企业战略规划相一致。通过构建、发展与充实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向心力,使每一个职工都时刻笼罩在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熏陶。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提倡、积累和提炼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以体现人的主体地位为指导思想,以企业优良作风、礼仪风俗、行为规范、标识环境、价值理念等为主要内容,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企业职工的归属感与创造性,是企业的精髓与灵魂所在。毫无疑问,构建以人文本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而言,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
作为整个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企业和谐、健康、持续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文化建设战略规划要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做到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凸显他们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实现"关心人、为了人、依靠人"的良好境界。
从宏观角度而言,企业文化是一个复合型概念,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所构成。因此,要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第一,构建企业物质文化,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有效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平台,解决他们在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第二,构建企业精神文化,为广大职工群众创设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凝聚他们的追求与愿景,促进他们思想道德的提升;第三,构建企业行为文化,为职工提供职业道德提升的广阔空间,规范他们的职业行为;第四,构建企业制度文化,形成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打造企业共同的家园。总之,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不能仅着眼于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润,而是要满足广大职工的生存发展需求,通过他们的力量打造企业品牌。
二、打造企业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成长
要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需要企业与广大职工群众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促进企业稳定、快速地发展。这就要求企业要积极打造利益共同体,与职工群众一起成长。
第一,企业要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调整好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层与广大基层职工之间的关系,缓解各种矛盾与冲突,最大程度地尊重各个利益群体的合法权益,用心听取他们的诉求,满足他们发展的合理需要。企业领导层要经常深入一线,成为基层职工的朋友,与他们打成一片;第二,在筹划企业未来发展时,要将筹划职工未来发展列入议事日程,尊重职工的合理利益需求,让他们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为他们发挥才能搭建有效的平台;第三,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为人才生存、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使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在企业中找到立足之地,并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人才强企"的最高目的。
三、汲取优秀文化资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体现出人文关怀的强烈意蕴,要重视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立足本国的优秀文化资源,能够夯实企业文化的内涵。第一,企业要充分利用本土特色文化资源,这是我国人民依据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所自主构建起来的必备资源体系,它是我国人民共享的宝贵精神财富。如果本土文化资源被企业忽视,从而导致不断流失,那么势必会导致广大职工的思想崩溃,使他们丧失信仰,进而被西方国家的思想价值观念"钻了空子",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极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顺利实现,也不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第二,企业要摒弃"闭关造企"的思想弊端,注重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资源,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他山之石"。比如在西方企业文化中,提出塑造"英雄楷模"的观念,这是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提倡在企业中树立榜样,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这值得我国企业借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有多种路径可循,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关键要切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方能见到明显成效,促进企业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闫伟.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J].才智,2014,01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范文2
关键词:QC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体现促进
QCteamandenterprisecultureofhumanism
QieweiguangLiJiao
(QingzhouShanDongCigarretteFactoryPostcode:262500Tel:0536-3239437Fax:0536-3239552Email:LJZZY@)
Abstract:FromtheaspectofQCteamactivity,principleandit’smeaningtothedevelopmenttheenterprise,thearticleproposetheideaofteamistherespectofenterpriseculture,andtheopinionofdevelopingtheactivityofQCteamcouldpromotethedevelopmentofenterpriseculture,andthisarticleemphasizestheimportanceofQCteamactivities.
Keywords:QC,humanism,enterpriseculture,reflect,promote.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是企业兴盛发达的有力保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实施起着巨大的作用,对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驱动力,对外具有极大的渗透力、影响力和竞争力。QC小组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深入开展QC攻关活动,能够调动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质量改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为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创造效益,通过成员的共同学习、互相切磋,有助于
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因此,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
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人、财、物是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而人力又是其中最为活跃、最富于创造力的因素。即便有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最完备的物质资料,没有了人的准确而全力的投入,所有的一切将毫无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员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才兴业,依靠科技兴企。但是人的创造性是有条件的,是以其能动性为前提的,硬性而机械式的管理,只能抹煞其才能。“只有满意的员工才是有生产力的员工”,因此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创造能使员工充分发挥潜力、各尽所能的环境,以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
QC小组作为群众性质量管理的一种形式,其着眼点就是提高员工素质,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管理从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转变的体现。在攻关活动中,他们自选课题,与自由结合组成的其他成员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改进工作及周围环境,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工作的意义,人们有了这样的感受,便会产生更高的工作热情,自身的潜在智力和能力才会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这样,企业才能充满活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得以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把员工真正当作最大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觉地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拼搏进取的精神。因此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高级形态,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科学,也是现代企业兴盛的必由之路。QC小组提倡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这个特点使广大员工的智力资源得到融合和充分的发挥,参与攻关小组的可以是企业领导,也可以是一线职工,在攻关活动中,充分发挥岗位优势,共同对课题展开攻关。山东青州卷烟厂开展QC活动的成功经验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在小组活动中,领导重视是QC小组活动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始终将QC小组活动作为企业强身固本和促进质量体系与产品改进的重要手段列入企业的方针目标和“创先争优”管理,对在攻关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小组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的鼓励,充分调动了职工参与的
积极性;技术人员的参与,为QC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技术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质量知识,熟练掌握QC活动的方法及数理统计统计的使用,能够在理论上提高QC小组活动的水平;处在生产一线的职工,掌握丰富的现场操作经验,对于生产现状能够提供第一手资料,最熟悉问题发生的原因,他们的参与,更容易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QC小组打破了部门、岗位界限,使广大员工拥有了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小组成员质量意识、参与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明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行之有效的解决了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诸多问题。
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人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文化模式,其基本点就是强化管理中人的作用。其着眼点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的合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尊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站在人性的立场上表述了满足人的尊重需求的重要作用,QC小组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锻炼人、提高人、尊重人、满足人,这一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企业的人本管理的内涵,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实质的充分体现。
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促进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能不能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从产品平台的表层竞争转向深层次的理念平台的竞争,企业的短期繁荣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获得,但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动力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只能从企业文化的理念中获得,塑造和提升企业文化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方面,开展QC攻关活动,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为一家企业,只有拥有了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够健康持续发展,才能够进入高层次境界,才能够“长寿”。为什么杜邦、奔驰、可口可乐等企业历经百年却长盛不衰,而中国巨人、爱多等企业辉煌一时便早早夭折?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应当是竟争力,尤其是有没有形成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品牌、市场、技术、成本、管理和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而品牌则是核心竞争力最集中的体现,核心技术则是支撑品牌成长最关键的要素。版权所有
1966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曾预言:“通过推行这个(QC小组)活动,日本将在世界上进入质量领先地位。”这不久便成为世界公认的历史事实。倡导QC小组活动与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相结合,通过QC小组开创性的活动,不仅能够培养职工积极向上、勇于开拓、改进创新的企业精神,而且能够大大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青州卷烟厂在发展的道路上就深刻意识到了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对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创新是企业保持领先的内动力,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出奇制胜,因此自1997年以来,企业更加重视QC小组活动和加强组织领导,累计注册QC小组200余个,取得成果290余项,QC小组活动涉及原料基地、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过程控制、软件开发、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多领域,紧紧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开展创新,使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成功打造了以八喜为龙头的龙形品牌体系,产品凭着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另一方面,QC成果的交流发表能为企业和产品树立良好的形象。
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消费者给予企业无任何企图的赞扬,形成有口皆碑的效果,这就是美誉度,这种美誉度是无价的,是最可贵最可靠的市场资源。”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在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事实证明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已意识到通过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来展现企业形象,进而使众多的潜在顾客变成了现实顾客,以良好的企业形象推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良好的形象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展现,一个企业的QC小组活动开展的越好,说明这家企业的职工队伍的素质越高,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越好,产品的技术含量更高。而QC小组在活动中,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小组成员的质量理念,随着活动的开展而不断提高,随着活动的深入而升华一个个QC小组活动及其成果,不断地丰富着企业的质量文化;QC成果的总结、交流和发表,能够提高小组成员科学总结成果的能力,并能够起到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的作用,通过高层次的成果交流,能够在较大范围展现企业和产品的形象,展现企业良好的风貌和文化,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使企业持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范文3
[关键词]企业文化;以人为本;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058-01
1 对“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理解
1.1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更突出人的地位,把实现人的价值作为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通过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理解人的文化氛围,建立企业发展的共同价值观,全面激发员工的潜能,使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达到完全的协调统一。
1.2 我国“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总理的解释“以人为本”就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企业建设中我们不仅要满足员工的需求,而且要树立客户至上的意识,还要考虑到企业与人类、环境的持续发展,更好的协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在保证企业内部影响力的前提下,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因此我国实行“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是国家、社会、企业、员工得以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 我国“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相分离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要求从精神及价值观上达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高度统一,全面实现人的价值,它比制度文化要进步,但是并不排斥其理论的合理内容。但是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往往简单利用那些所谓对人的信任、关心、尊重等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来全面充当“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排斥制度文化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的组织制度、民主制度、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等不完善,工作规范弱化,严重影响企业及员工的创新和发展。
2.2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仅停留在手段论阶段
第一,过分强调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忽视员工的全面发展。企业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所谓对人的重视仅限于人才或精英,且双方间只存在于雇佣关系,把给予员工优厚的待遇作为员工发展的全部。
第二,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和实践还需深化。在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虽然一些企业制定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但由于国家对企业的监督力度不够,企业中仍存在员工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消费者利益受损及对资源、环境的破坏等现象。
2.3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受到我国社会环境的制约
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在政企分开、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不能适应已经转换的经营管理模式,在领导过程中难以作出科学的决策。同时我国的企业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许多职工对企业的合理化改革存在抵触情绪。企业的凝聚力、整合力严重降低,大大地阻碍了我国企业建设新思路。此外国家提供社会保障的能力有限,无法在和谐、平等、民主的大环境下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我国大的社会环境阻碍着我国“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向更新阶段发展。
3 进一步完善我国“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3.1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制度建设有机的结合
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强调人性化管理的作用,必须把“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和职工参与的制度,并将职工的民利落实到本质岗位上,确保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此外还要健全和完善企业分配机制,为每一个员工的发展提供平等的环境,从而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形成职工和企业的双赢。
3.2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要实施人才工程,进行全面培训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将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并通过顺应人性的管理、凝聚人的合力管理人和人的需要管理来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因此我国在实施“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时,要加强对员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及业务素质的培训,积极地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员工及企业的竞争能力。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范文4
一、尊重人
长期以来,在企业中存在着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有些管理者往往把管理的侧重点放在建制度、定指标、摘奖惩上,忽视做人的工作。实践证明,在管理活动中,只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只重视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进行外部强制,不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把人作为外在文化的约束,不尊重员工的文化创造,是无法实现管理的预期目的的,也不可能增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为此,管理者只有把管理的重心转移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来,增强员工的主动精神,才能使企业形成一种人人关心经营,人人为经营尽心尽力的局面。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就非常重视企业的员工,他曾这样说过,“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懂得,人并不仅仅是为了金钱而工作的,因而绝不能认为只有工资才是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唯一有效武器。要懂得使人们努力工作,还应该诚心诚意地把他们请进公司这个“家族”里来,像对待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尊敬他们。”
二、正确对待人
切实处理好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如果简单地把员工置于“雇佣者”的地位,不尊重,不信任,忽视员工在精神上尤其是文化上的需求,其后果是削弱企业文化的功能。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其主体,抓住企业员工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使企业文化的主体成为有高度素养的文化人,实现其自身价值和奉献社会的价值。
三、关心人
员工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精神方面的需求。在可能的条件下,管理者们都应尽量给予满足,对于那些满足不了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应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说明,以求得员工的谅解。
四、有效激励人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范文5
[关键词] 微笑管理;以人为本;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059-2
一、实行微笑管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牢固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努力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和谐文化,切实落实党的依靠方针政策,实行微笑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广大职工真正树立起“企业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主人翁思想,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搞好生产经营,共同抵御风险、战胜困难。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普遍、最基础的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和重要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企业创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在平时的工作中常见少数企业管理者,板着个脸、昂起个脖子面对下属员工,安排指导工作时总以一种命令似的口气对待下属员工,特别是当下属员工工作出点纰漏,更是龙颜大怒百般指责处罚,似乎不这样就不能显示出管理者的威信。
其实现代人即使文化少知识也不少,他们通过现代通讯网络吸取积累知识、在现代快捷交通中常来常往行万里、阅人无数形成了相当的社会知识,对于是非曲直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都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之道理,都能够愿意在出纰漏中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在汲取纰漏教训中改正杜绝纰漏。如果管理者用微笑管理,知情善意的来个“打人不打脸、骂人不骂心”的人性化沟通,给被管理者脸面,在谈笑中提出被管理者出现纰漏的原因,纰漏所带来的后果,为了警以为鉴必须给予一定的处分,以警醒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注意,让被管理者在平和中心服口服的接受管理,又怎能不让属下员工在决心做好工作的时候增添信心和力量,也能营造和谐融洽的管理氛围,让下属员工消除压抑、消除紧张,决心更加努力的乐意做好工作。用微笑管理来传递对下属员工的尊重、信任、关怀等信息,让下属员工在接受处分中也能感受出一份备受器重,没失颜面与人格尊严的欣慰,感受到自己在管理者心目存在的价值和作用而满足,从而更积极地做好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期,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社会利益格局、经济关系、劳动关系、人际关系的变化愈趋复杂。呈现出许多深层次的矛盾,社会处于矛盾当中。“微笑管理”也可以看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和气待人,而且是人际关系的“调和剂”,拉近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和谐距离,会产生凝聚力。但现实情况并不容乐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处在不平等的对立关系中,压抑感是不容忽视的。
二、实行微笑管理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的基本途径
首先,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企业实行微笑管理是必须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人本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在企业各项管理要素中,人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核心要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本管理”。按照这一理论,必须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这是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的“任务管理”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在管理中,既要重视组织功能,更要从人的心理出发,重视人的价值、态度、动机和需要。它与传统管理理论的区别在于从以“物”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从“独断式”、“监督式”管理发展到“参与式”、“激励式”管理。它通过对人的心理规律的把握,提高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的有效性,创造条件,使被管理者从心理上产生高昂的精神、奋发的热情,并化为自觉的行动。
微笑管理既符合人们的心理要求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也应当是管理者所追求的一种管理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职工与企业共决、共享、双赢的责任感,企业才会更有活力,更好地发展。有人把微笑管理称作“精神管理武器”,一点不假,微笑管理给予了被管理者精神上的安慰,心情上的稳定,让被管理者心平气和的接受管理,这就彰显出了微笑管理的一种态势与方法。它并不表示管理的软弱与无能,没有执行力度和权威性。常言道:“软说能套猛虎”、“以柔能克刚”,以理服人、以笑待人在谈笑中坚持原则不变、错误必究、规章必行、人性必讲,更能显示出管理者刚正不阿的威信,更能够在触及被管理者精神灵魂深处的同时接受管理的刚性。
其次,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企业实行微笑管理是必然的。劳动者的劳动力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属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劳动力不再是单纯的雇佣劳动者或者商品,而是作为劳动力资本的身份,成为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所以微笑管理者要做到言、情一致。在与属下员工进行工作交谈时,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语言与表情要保持一致,尽量用微笑替代僵硬的表情。表扬员工工作成绩时,口头赞许外加微笑,显示出管理者的态度与真诚。用关心、帮助人的言行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在处理问题时不居高临下的摆架式,不命令式的交谈,不要误以为脸色越沉,声音越大,威信就会越高,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当属下员工出现工作失误时,切忌当众严词批评与指责。这样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甚至会伤害员工的自尊心,造成员工工作心情不佳或出现逆反心理或行为。
第三,从管理者角度看,企业实施微笑管理,可以表现管理者的宏大气度。出现矛盾时,微笑可以使双方恢复理智,化干戈为玉帛;微笑管理也是赞扬和鼓励员工的重要方式,当员工创造出良好业绩时,管理者的微笑代表了肯定和赞许,员工能从微笑中受到鼓舞,获得力量,并焕发出更高的工作热情。从员工角度看,当管理者适时运用微笑管理时,一张满面春风的笑脸能够间接消除员工的紧张和对抗情绪,并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情进行工作,办起事来也会干劲十足,效率极高。
多一点微笑管理,把微笑传递给每一位员工,让紧张的工作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使员工在心悦诚服中接受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多一点微笑管理,让企业绽放微笑之花,不断提升企业形象,使企业更加具有凝聚力。管理者要做到言、情一致。在与员工进行工作交谈时,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语言与表情要保持一致,尽量用微笑替代僵硬的表情。当表扬员工的工作成绩时,口头赞许外加微笑,可以表现出管理者态度的真诚。管理者要经常把微笑挂在脸上。微笑会传染给每一位员工,原本紧张的工作气氛会变得轻松活泼,员工心情愉悦,就会愉快地接受各项指令,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员工之间也能做到微笑交流,并将微笑很自然地带给客户,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更有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三、微笑管理有助于建成所向无敌的高效团队
微笑管理不是用微笑代替管理,而是强调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有发自内心地对下属员工的尊重、信任和关怀。虽然微笑不能代替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但微笑却有任何好制度、好方法都起不到的大作用。
微笑,传递给下属员工的是一种支持,它会带给下属员工一种力量和鼓舞;微笑,传递给下属员工的是一种信任,它可激发出下属员工做好工作的信心;微笑,传递给下属员工的是一种关怀,它可化解下属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烦恼;微笑,传递给下属员工的是一种赞许,它可给下属员工带来一种价值实现的满足;微笑,传递给下属员工的是一种亲近和友善,它可让下属员工增加归属感和责任感,使之能付出更多的努力。
如果企业的所有管理人员,时时刻刻用微笑面对每个下属员工的每一件事,就会在企业组织内创造出一个和谐融洽的气氛,驱散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可能存在的阴霾,让下属员工心情舒畅,不仅个人尽心尽力地、积极主动地工作,而且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形成一个所向无敌的高效团队。企业组织形成了这样一种团队,就不再有不可克服的困难,这本身就直接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吉姆・丹尼尔靠一张“笑脸”神奇般地挽救了濒临破产的企业。丹尼尔把“一张笑脸”作为公司的标志,公司的厂徽、信笺、信封上都印上了一个乐呵呵的笑脸。他总是以“微笑”飞奔于各个车间,执行公司的命令,进行自己的管理。结果,员工们渐渐被他感染,公司在几乎没有增加投资的情况下,生产效益提高了80%。公司员工友爱和谐,上下同心同德,其乐融融,公司的信誉和形象大增,客户盈门,生意红火,不到5年,公司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而且盈利丰厚。
“微笑可以让领导与员工之间更容易沟通,可以使企业形象更深刻地印在客户的脑海中,能够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中国康辉旅行社副总经理郭东杰多年来一直提倡实施“微笑管理”,他认为,不论是服务业还是其他行业,在员工的管理上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如果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像“钢铁般的冷漠”,后果将是员工之间、群体组织的不团结,少合作、缺和谐,甚至勾心斗角,因此将造成效率低下、管理松懈、质量和信誉欠佳,企业形象必定会大打折扣,更不要谈赢利了。管理者对事业充满信心,并在工作中保持心情舒畅,以微笑待人,企业的职工必定精神振作,任何困难都将不在话下。
参考文献:
[1]舒化鲁.微笑管理的力量[J].科学大观园,2010,(04).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范文6
摘 要 本文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对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进行了分析,并从财务精神文化、财务制度文化、财务行为文化和财务物质文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企业 以人为本 财务文化 财务精神文化
企业财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具体表现,按照企业文化的基本架构,企业财务文化也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财务精神文化、财务制度文化、财务行为文化和财务物质文化等。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其本质就是,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这里的“人”,是企业一切利益相关者,包括社会大众、消费者、股东、债权人、企业员工等,当然也包括财务人员。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精神文化
作为企业财务文化的灵魂,财务精神文化在财务文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也是企业财务文化的源泉和动力,为企业财务制度文化、财务物质文化以及财务行为文化的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以人为本的财务精神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财务管理思想,它在处理财务关系和进行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始终将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行业选择上,立足于自身实际最大程度地提供满足消费群体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保证产品或服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投资决策中,充分保证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按照法规制度规定的足够投入,重视生命,关注健康;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上,提倡控制成本,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反对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加大企业文化教育培训投入,以此作为一种引导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财务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员工激励机制和成长机制,保证员工从企业发展中受益,与企业共同成长。以人为本财务文化重点强调以人为中心、为根本,对财务决策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进行科学地引导,增强他们的自制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并持续激励他们,使他们也能够自觉地服从企业战略、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在财务管理、会计工作等方面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精神,着重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做到会计诚信。“不做假账”,才能取得社会的信任和各方面的支持。
二、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文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国家履行社会监管职责的法律、法规日益健全,如果企业提品和服务,以及生产管理和内部管理不能贯彻以人为本,必将被社会淘汰、被法律禁止,企业终将没有前途。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精神文化,必须要融入到企业财务制度当中去,形成企业财务制度文化的核心理念,才能保证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日常财务行为中得到发扬。项目投资的可行性研究,要有环境保护方面的评估制度;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应有相应的财务预算制度做保证;产品生产和提供服务,需建立成本管理和财务监督制度,防止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按照各项目业务的不同风险控制点,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防止工作差错、甚至舞弊行为。建立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员工业绩考核制度,对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做出贡献,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应予以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三、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行为文化
企业财务行为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语言上的教导,还需要以身作则,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更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理念,在行为上为企业中的其他人员树立良好的榜样,积极地开展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企业在建设以人为本的财务行为文化时,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无论是在企业开展财务活动时,还是对企业的财务关系进行处理时,都要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深入贯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和企业各类文化的建设当中,注意保护企业各种利益群体的合法权益,使企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和谐共赢;另一方面,企业要为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培育创造一定的条件,从而使以人为本的财务行为变得更加具有必然性。
四、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物质文化
财务物质文化在财务文化结构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财务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从广泛意义上来讲,财务物质文化包括和财务相关的财务计算环境、财务资源、财务工具等,而以人为本的财务物质文化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第一,需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引导下建立财务物质文化,引进新技术。例如,可以在原来财务管理范围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和权益、生态资本补偿等因素纳入财务范围,从而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第二,建立以人为本的财务物质文化需要尽可能的发挥人的功效。再先进的科技,如果自身缺乏人本理念的指导,就很难得到长足的发展;再先进的财务管理和核算系统,要发挥管理和核算效能,也离不开财务管理人员的决策和判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身也会出现很多不足的地方,这时需要人们去发现并改正技术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五、结语
企业想要实现既定资源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以及人本管理的相结合。在财务活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研究政策法制环境,统筹兼顾长期效益和短期利益,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