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业实训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业实训报告范文1
一、实训的主要内容
为了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并胜任实际工作,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要在学校学习期间培养学生的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其主要办法之一就是进行会计模拟实训。会计模拟实训主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和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总分类账及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还包括企业供应、生产、销售三个环节的核算和成本计算中会计凭证取得或填制的方法,还包括账项调整、账项结转与结账、错账查找与更正的方法,以及试算平衡表、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等。
二、实训的基本流程
会计模拟实训是按照会计核算形式所规定的核算步骤进行的。
第一步,根据模拟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然后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会计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是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可靠和完整的关键,是发挥会计监职能的重要一环。全部会计凭证必须经过有关人员严格审核,只有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第二步,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分别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然后与会计期末进行会计账项调整、结转并结账、对账。如过发现账簿记录存在错误、应及时予以更正。
第三步,根据有关的分类账簿记录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主要的会计报表。另外,正式编制会计报表前还应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试算平衡。
三、实训中应注意的问题
因为所给出的原始凭证部分需填制,所以原始凭证填制填制时要注意的问题不能忽略,主要有:填制真实可靠。即如实填列经济业务内容,不弄虚作假,不涂改、挖补。内容完整。即应该填写的项目要逐项填写,不可缺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年、月、日要按照填制原始凭证的实际日期填写;名称要写全,不能简化;品名或用途要填写明确,不许含糊不清;有关人员的签章必须齐全。填制及时。即每当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都要立即填制原始凭证,做到不积压、不误时、不事后补制。书写清楚。即字迹端正、易于辨认,做到数字书写符合会计上的技术要求,文字工整,不草、不乱、不“造”;复写的凭证,要不串格、不串行、不模糊。顺序使用。即收付款项或实物的凭证要顺序或分类编号,在填制时按照编号的次序使用,跳号的凭证应加盖“作废”戳记,不得撕毁。这也是审核原始凭证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
本次实训的主要内容是依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填制工作量大、有些内容难度较大,几乎涉及所学会计知识的全部内容,要想把这一部分做好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不讲求方式方法,没有执行记账要求的话,工作将陷入无法开展的地步,除了严格遵守记账规则外还有许多要注意的问题: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必须是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正确填写摘要。一级科目、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账户的对应关系、金额都应正确无误。记账凭证的日期。收付款业务因为要登入当天的日记账,记账凭证的日期应是货币资金收付的实际日期,但是与原始凭证所记的日期不一定一致。转账凭证以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为日期,但在摘要栏要注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实际日期。记账凭证的编号,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编号方法。如果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采用统一的一种格式(通用格式),凭证的编号可采用顺序编号法,即按月编顺序号。业务极少的单位可按年编顺序号。如果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分类,采用三种格式的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编号应采用字号编号法。即把不同类型的记账凭证用字加以区别,再把同类记账凭证顺序号加以连续。三种格式的记账凭证,采用字号编号法时,具体地编为“收字第**号”,“付字第**号”,“转字第**号”。例如,5月12日收到一笔现金,是该月第30笔收款业务,记录该笔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的编号为“收字第30号”。如果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一张以上的记账凭证时,记账凭证的编号可采用分数编号法。例如,某企业采用三种格式的记账凭证,记账凭证上应注明所附的原始凭证张数,以便查核。如果根据同一原始凭证填制数张记账凭证时,则应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张,见第**号记账凭证”。如果原始凭证需要另行保管时,则应在附件栏目内加以注明,但更正错账和结账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编制会计分录,以保证核算的口径一致,便于综合汇总。应用借贷记账法编制分录时,就编制简单分录或复合分录,以便从账户对应关系中反映经济业务的情况。
物业实训报告范文2
【关键词】物业管理 实训课程 课程改革
高职学生物业管理职业能力分析――PAKS自我胜任能力分析模型[1]
物业管理职业能力是指物业管理人员在物业服务企业从事管理工作时需要具备的管理素质和运用管理方法与技巧处理物业管理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通过PAKS自我胜任能力分析模型,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未来职业胜任能力。胜任能力(competencies)=性格(personality)+能力(ability)+知识(knowledge)+操作技能(skill)。胜任能力的测试如表1、2所示:
物业管理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门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物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管理能力和专项业务实操能力,最终培养一批既掌握一定的业务知识,又有服务意识、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物业管理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分析
1.教学对象分析
大二学生已经学完了大部分的专业课程,掌握了一定的物业管理基础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独立学习的意识,需要通过鞭策制的学习考核机制和物业管理实践实训课程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2.教学程序设计
首先,根据工作岗位找出核心职业能力,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在行动领域进行基本实训的操作,使得学生通过项目化或者流程化的课程实训,掌握物业服务企业的基本业务知识。项目化实训课程的设计侧重于对学生基本物业管理能力和专项物业管理业务能力的训练。基本物业管理能力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而专项物业管理业务能力的训练是以工作流程及任务驱动为着眼点的。具体课程内容与课程项目设计如下:
3.教学资源
本门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是由黄安心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物业管理规划教材》。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辅助教参以及情景电视连续剧等。
物业管理实践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教练的角色。具体方法如下:
(1)多媒体实训教学
教学环节中全程使用PPT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完成后,采用了“跟进式”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讨论发言,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实训作业。
(2)课堂演讲
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产品是服务,这对从业人员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通过课堂演讲的强化实训,让学生敢于展示自我。
(3)情景模拟+角色扮演
给出不同的物业场景,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从所扮演的角色出发,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物业管理招投标”的项目教学中,安排现场的实践性训练,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模拟几家投标的物业管理企业,各自完成投标书和投标PPT,其余同学模拟房地产开发商、评标委员会、公证机构,在课堂上当场开标,就投标书中的内容提出问题,由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现场答辩,最终定标。通过这样的现场模拟,使学生对招投标的流程、原则、策略的选择等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掌握。[2]
(4)团队学习法(Team-learning)
以工作团队的形式进行,各团队自己选出组长,就近选择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进行市场调查,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或者观察法进行市场调研,进行统计分析,最终撰写出调研报告。
(5)参观调研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进行参观和调研,了解物业管理行业对不同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以及物业服务企业的企业文化及运作方式,写出调研报告并汇报调研成果,由任课教师予以讲评和考核。
(6)“现场实境式”教学
“现场实境式”教学是把学习任务置于高度模拟化的工作场景中,使学生在与现场工作环境互动的过程中,直观感知和学习新的理论、经验、技能。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岗位能力要求,也为物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如何更加贴近实际提供了新的方向。[3]
2.以项目化的知识结构来设置课程体系,按工作流程重构教学内容[4]
依据企业的需求需要重新建立知识结构,按照工作流程设置教学内容,这样学生也能对新旧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课程的实训效果也会更好。
3.提升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构成中,既要有专职教师,还要有校外兼职教师,物业管理行业的专家和领导是兼职教师的最佳人选。专职教师需要具备“双师”素质,取得物业管理师(物业企业经理)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有企业服务经历或者挂职锻炼经历。
4.全方位的教学效果评估和反馈
教学效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评价,通过月度教学检查情况通报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二是社会评价,通过学生物业管理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及寒暑假和顶岗实习效果来进行评价。
5.建立校内物业管理实训室,进行模块化的仿真性实操训练,积极与校外实训基地深度合作
建立物业管理实训基地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建立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物业管理实训基地;第二,实训基地要有一定的规模及设施设备,并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在校外建立物业管理实训基地需要做到:第一,依托物业管理行业、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第二,校企合作办学。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物业管理企业校外实训基地的真实环境、先进的设施设备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训指导教师等优质资源,解决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的诸多问题,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5]
参考文献:
[1]黄安心:《物业管理职业能力训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17-22页。
[2]李萍、段建南:《高校〈物业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4年第5期,第85-87页。
[3]杨波:《“实境式”教学模式在物业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以“做一天物业管理员”教学活动为例》,《经营管理者》2013年第11期,第340-341页。
[4]屈昌辉:《关于物业管理课程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的思考》,《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54-56页。
物业实训报告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实践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涵盖了大量包括管理类与服务类在内的知识,其作为社会工作的一门应用性分支学科,将社工、管理、服务三种理念有机地集中于一体。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及解决方法的重要途径更多的体现在实践教学中,它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严重影响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始建于2003年,在10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成功地培养了一大批社区服务管理人才,但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内容、师资力量、教学督导等方面有待提高。
一、专业概况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始建于2003年,是江苏省高校中率先开设该专业的院校,2009年被批准立项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社区、福利机构、物业公司以及相关企业,掌握社区管理、物业管理、长者服务等方面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并具有从业职业资格证书,能从事社区老年服务与管理管理、社区物业服务与管理、社区服务与管理等岗位工作实际操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基层物业公司、社会管理机构、社区社会工作站、企事业单位文秘、行政管理岗位、社区服务机构等。10年来,该专业已经与许多国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如2012年与万科物业公司签订合同为万科定制培养三届学生。
二、教学体系
(一)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引入国家社工师与物业管理师相关职业标准与职业规范,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构建中的作用。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置课程开发建设机构,具体负责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开发与构建。
以工作任务为依据,构建工作任务导向型专业教学标准体系。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按照工作任务的关联性与逻辑关系设计与确定课程体系。
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任务由工作项目组成,以完成任务为核心析出工作项目,以完成项目为目标确定工作职责,以胜任工作职责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形成项目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具体包括公共基础平台课程、职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平台课程、专业拓展平台课程。
(二)实践教学体系
在所有课程学时中,实践课程的学时占53%。这也说明专业注重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安排认知实习、课堂实训、综合实践、毕业顶岗实习四个教学环节。
(1)认识实习环节,体现在要求学生在参观和了解现场环境及情况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与所学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目标内容以及工作要求。
(2)课堂实训环节,要求学生将所学专业内容不断融入专项技能训练之中。通过模拟和演练,培养学生的各项实践技能。
(3)综合实践环节,系统性地将所学的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综合所学的内容和已具备的能力,打造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的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工作方法训练、物管综合能力培训,老年社会服务实训,主要是通过将学生安排到相关单位,按照实训大纲,进行真实岗位及任务进行训练。目前建有校外实习基地5个,有政府建构,如徐州市局,云龙区民政局;有社区管理机构,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机构,如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机构、社区物业服务机构;大型物业公司,如万科南京物业、徐州金鹰国际物业,成为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训练,仿真工作情景的展示提供了物质条件。特别是校外实习基地,对学生接触专业实际工作,提高处理管理工作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4)毕业实践训练环节,在教师和实习机构人员的专业、实践指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熟悉掌握与技能性训练,学生可全面结合所学和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的专业性问题,编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答辩,完成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训练。
三、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实践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需要了解掌握的东西太多,这就需要明确主导目标,细化具体内容,实现实习的针对性,避免肤浅的通用性认知实习。如社会工作法中,学生的实习过程全部是在固定的专业位置上完成,缺少系统全局性的了解,实习效果就大打折扣。由于时间和经费的严重制约,许多专业操作技能涉及不到,实习目标的设定便难以细化和度量,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将受到很大局限。
(二)实习单位安排不合理
目前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安排在社区居委会,但对社会工作的理念和认同度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使社区居委会缺乏工作积极主动性,而只是被动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所以在实习期间,学生的实践任务与其专业要求并不对口,而都是一些通用性的琐碎事务,也就无法满足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
(三)校内实践教学内容薄弱
由于条件所限,社区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十薄弱,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及相关视听资料严重缺乏。例如,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等核心课程都是操作性极强的应用性课程,需要校内实训室的配合,但是目前缺少相应的软件及硬件设施支持,即使专业教师的授课水再高也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不可能理想。
(四)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在实践课程中,部分教师由于缺乏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实务操作能力,无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全面地指导。究其原因在于,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师范专业教育,缺乏适度的教学经验,更没有接受过,社区管理或者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培训,无法有效将专业知识转化到具体的实践中来。
(五)科学地指导水平低下
目标导引的形式单一,没有完善的实践目的与方向。专业教师负担过重,不仅对社会实践全权负责,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无法实现系统性的科学引导模式。缺乏专业的实践课程组织机构,在目标、思想和组织上都缺乏系统性的科学引导来详细地计划和安排学生的实践,实践的效果也就必然大打折扣。
四、建议及对策
(一)完善监控体系的建设
教学档案可作为对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监控的一种主要手段,这就需要首先撰写和制定出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安排、考核办法、评价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在实践过程中全程跟踪记录相关专业实践内容并进行分析和改进。另外,还可通过建立简明而健全的“质量记录”信息,启用学生教师网上评教系统,对实践教学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二)拓宽实训基地建设与开发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学基地建设不仅要依靠传统的教学――实习转移机制,还需要更为灵活、多变、和更贴近专业特点的实习方式和手段,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和实践培训的适应性,保证学生在走出校门前,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行业现状和工作内容。
除定期去对口社区见习、实习外,还要聘请行业专家与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实例教育带动实训项目,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社区工作实践第一线进行“真刀真枪”式的实习,接受真正的“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在“见习”、“实习”中积累社会工作经验。
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社区,具备社区工作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指导本专业学生参与各类学生社团的组织建设和活动策划,在学生公寓区开展各类服务项目,最大程度地感受学校这个特殊社区工作的各个层面,使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应用。通过利用学校社区资源,将学校开发为整体实训基地,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校成为整体型的专业实训室。
(三)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立,实现校内校外实践互动结合
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立,配备先进的教学和实验设备,设立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模拟室和物业管理模拟室等,促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模拟各种服务场景,熟悉服务流程和专业实践任务,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内校外实践相结合,能更好地提高社会实践的效果和质量。
(四)加强对专业教师实务操作技能的培训
加强培训专业教师实务操作技能,需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者培训,派驻教师到发达地区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区领域参加锻炼,学习适用的实务操作技能。也可考虑聘请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人员担任社会实践兼职教师。通过走访省内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或者社区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调查他们的实践开展情况,学习经验。
(五)建立有效的模式进行实习督导
形成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指导、专业教师和机构督导相互合作的实习督导机制极其重要,可通过建立有效的实习督导模式,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指导,逐步实现。学院可以聘请各方面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利用他们对服务一线的了解,对学生的就业岗位群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运用他们丰富的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实践中的桥梁作用,为学生谋求更广泛的实践基地和就业机会。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使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得到有力的保证。
(六)依靠专业学生社团强化实践训练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价值教育为核心,依靠专业学生社团,义工服务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价值内化和实务训练相结合,以服务社会促动教学。如学生社团在徐州市社会福利院、徐州市民政局、徐州市老龄委开展社会服务,学生通过服务巩固、反思了所学专业知识,合作单位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沈星怡,魏蓉婷.关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定位及课程设计的调研报告[J].镇江高专学报,2009(10).
[2]赵坤.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3]曹启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主干课程建设研究[J].社会工作,2010(10).
[4]王衍.应用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2(07).
[5]黄荣英.关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思考[J].教育与专业,2011(02)
物业实训报告范文4
论文摘要: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行了房地产策划师等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探讨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1房地产策划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就业空间广阔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国房地产界衍生了一个特殊的新兴职业——房地产策划师。据住建部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有65%的房产企业急需策划人员,有90%的企业出现岗位空缺。”这表明,目前中国从事房地产策划工作的人员还远远不够,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在房地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随着中国城市化,城市国际化的进程的加快,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据智联招聘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房地产策划师已经连续三年蝉联智联招聘十大热门职位。 2005年3月为了满足对房地产策划师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推出《房地产策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并将房地产策划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并将房地产策划师共分为四个等级。
房地产策划师可在大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投资分析、开发、策划、销售工作;在房地产估价机构从事估价、咨询工作;在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从事经纪、销售、咨询工作;在物业管理企业从事物业服务与管理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交易中心、土地拍卖行、资产评估事务所从事相关岗位等等多种工作。
2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特征
2.1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
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培养,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现代房地产市场营销及策划理论、销售与管理基础理论、规划设计等知识,锻炼房地产市场调查、项目策划、房屋销售技能及管理等专业能力,同时要加强熟悉房地产政策法规。
2.2房地产策划师的职业能力特征
房地产策划师的职业能力特征包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房地产策划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等。这无疑为创建富于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
3.1科学系统地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知识主要课程可以设计安排经济数学、统计学、管理学、房地产概论、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分析、房地产市场策划、房地产商务谈判及推销技巧、公关礼仪、房地产定价理论、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理论、房地产经纪实务、建筑概论、房屋结构与识图、城市规划设计基础、建筑工程概预算、物业管理、房屋维修与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房地产投资分析与开发经营、经济法实务、房地产法律法规等课程。
从事房地产策划与销售管理等工作,对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房地产营销与工程建设的关系等方面要求较多,涉及的学科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内外环境以及建筑工程建设、工程概预算、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与材料等基础知识。房地产项目开发早期就较多涉及到与房地产营销后期的协调,如售楼处包装、样板房建设、销售培训内容等,但随着房地产营销意识的深入,房地产产品本身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市场和自身条件而确定房地产产品定位,从营销角度出发指导规划设计已成为普遍做法,这就要求房地产策划师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
3.2加强校内“房地产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建设房地产产品概念展示厅(配置房地产主题概念的模型、效果图、沙盘及展示设备),满足形成房地产概念资料库,满足专业及专业群建筑产品从认知与运营等方面的教学需要功能;
建设概念设计实训室(配置概念设计用桌椅,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设计资料库),满足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规划等基本技能的实训功能;
建设房地产营销实训大厅(配置楼盘沙盘,洽谈桌椅,销售管理软件及其它售楼道具),满足开展销售策划与销售实务技能实训,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房产营销业务房地产网上交易与交流平台,满足房地产营销员培训需要;
建设样板间实训室,通过建筑构造、装饰构造节点剖析与展示,满足房地产产品销售、建筑构造、装饰构造等方面的教学和实训需要,满足房地产营销员培训需要;
建设物业设备实训室(配置各类物业设备,包括消防系统,楼宇智能化运行系统等),满足建筑设备安装施工、设备运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提供建筑设备安装施工、运行、调试、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和物业管理公司员工上岗培训需要。
在加强院内“房地产实训中心”的同时,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通过与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物业管理企业等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已形成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这些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为学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另一方面为这些企业输入了新鲜血液并储备了急需的人才。
3.3加强《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是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核心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对学生从事房地产行业的策划、销售等相关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可以帮助分析房地产市场,掌握策划与销售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本课程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尝试。
1)自编教材、建立教材群,并重组课程内容,与房地产行业对执业人员的职业认证要求结合起来。采用“双教材”教学,即文字教材与多媒体教材相结合。
2)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3)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实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如讨论式教学、边讲边练、社会实践等,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形成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薛长青.房地产营销管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物业实训报告范文5
1 物业管理行业的人才瓶颈问题突出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表示,我国物业管理业起步较晚,人才储备基础差,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远远滞后于行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精干的职业经理人匮乏,部分管理人员与所任职务不适合,职工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跟不上行业发展等方面。
另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公布的近期物业管理行业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现阶段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构成存在很大的问题,仅以下面4个表进行说明[2]。
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物业管理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物业管理专家把企业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带进课堂,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感受企业的精神和文化,从中接受良好的职业技能、道德素质教育。另外,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也尤为重要,这不仅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人师表的重要体现。2010年开始的注册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为物业管理“双师型”教师的涌现又辟新渠道。此外,学校也应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理论课教师要积极的深入物业服务企业,时刻注重自身技能的“充电”,来不断适应物业管理教学跟随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一流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3.3 切实推行双证融通
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根本方向和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以就业为导向,都为就业创造条件;在培养过程中,两者都以能力为本位、把职业能力作为核心。因此,可以推行双证融通的培养模式,重新构建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将注册物业管理师、助理物业管理师、物业设备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标准、技能鉴定大纲和试题库等作为制订教学计划的充分依据,设置与物业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并且与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学分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将职业培训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有机结合。
3.4 立足物业管理工作实际,进行教材选择、教学计划制订
针对企业、学生普遍反映的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学校在加强实用教材的建设与选择时应基于物业管理工作岗位的实际进行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分解,分析总结对应各岗位应具备的核心知识与能力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材选择和实习实训环节的设置,注重专业含金量、能使学生身怀绝技的课程优先选择。此外,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采取的是“2.5+0.5” (如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模式,即学生理论学习5个学期实践锻炼1个学期。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项目经理即住宅小区或大厦的负责人,属于实践型一线管理者又因为物业管理涉及内容宽泛,对管理者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所以建议该专业尝试“2+1”的培养模式,即2学期的顶岗实习,期间可以就实践过程中的疑惑与顶岗指导老师进行实时交流同时又能及时应用与实践,增加顶岗实习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毕业后的就业能力,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可谓“共赢”。
物业实训报告范文6
关键词 暖通;高职高专;人才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专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那么,企业对高职人才到底有哪些要求?面对市场需求,我们应该作哪些准备?为此,我们对长株潭三市和湖南省的部分人型建筑设备安装企业、监理公司和物业公司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考察调研,经总结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2.研究内容:对社会、企业建筑暖通技术人才意向性需求量、对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素质结构组成要求(包括专业知识能力、实践技能、行为方式能力等)、能力要求、素质要求等作一深入调研。
3.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上门访问、电话访谈,网上调查法、比较分析法。
二、结果与分析
近十年来,建筑设备安装企业、暖通设备生产销售企业不断发展扩火,特别是随着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设监理制和物业管理制的推行,成立了大批的监理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消防公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性能建筑设备的需求量也大增,进而使得暖通生产销售安装企业得以快速发展,销售与产品技术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我国对能源管理的需求,湖南成立了一些以节能新技术推广等高新技术型公司。从我国目前的基建规模和发展情况来看,这一行业内的企业均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对人才需求量很大。
1.企业的需求
a.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和数量:由于暖通专业涉及空调设备制造、空调安装、物业管理、空调系统保养等内容,涉及面非常广,因此企业对这个岗位的人才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有本专业必备的技术知识,还要求能有一定的电器工程知识和较强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各个公司的需求量具体见下表:
b.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在目前的设备安装企业、监理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里,他们的暖通设备人才都太“专业”,很少“全才”,懂设计的未必懂施工、掌握方案制作的未必懂图纸绘制。而现在的企业例如安装公司在一个工地往往只设一个现场设备工程师,全面负责水、暖、电。
c.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1)除了书本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外,还要求掌握一定的现场施工管理技能。2)希望有较宽的知识面,动手能力强,同时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3)希望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特别是有较高的工程类英语水平和口语水平(对承接援外工程企业而言)
d.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对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思想素质到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自强自立精神等职业道德以及人文素质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2.目前各高校人才培养情况
a.我国传统的暖通专业人才培养大体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以设计研究为主的本科层次;二是以施工为主的专科层次。但是不论是本科层次还是专科层次目前都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来的学生太“专业”的问题,如前所述,懂水的不懂电、懂电的又不懂水。
b.除了在知识结构组成方面存在不足外,目前我国各高校往往注重于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太过于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很多高分(理论水平高)低能(动手能力差)的。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暖通行业内,出现了很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但是国内各高校在用的很多教材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教材,教材内容已经跟实际脱离了。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为了办好这个专业,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从市场需求出发,培养新型人才。(2)通过这次调研,使我们更加了解设备安装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让我们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办学思路和教学方式、方法,适应社会的、企业的需求。(3)切实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是关系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保证一些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4)加强校外合作。加强校外合作不光光是单纯地找几个企业建立几个实习基地、安排几个实习学生,而是切实地同企业建立一种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要把我们的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同合作企业的需求密切地结合起来,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这样才能搞好教学改革。同时,加强校外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是我们实践教学的最佳保证。(5)加强师资培养。需要通过从事科研、工程实践和国内进修等几条途径来实现教师知识的更新,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另外还可以聘请设计部门、大型工矿企业的总工、总设计师来参与我们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的制定,并直接承担教学任务和参加毕业设计指导和答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