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软件技术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软件技术方案

软件技术方案范文1

关键词:CDIO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 ,是由麻省理工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团队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2000万美元巨额资助,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 CDIO 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 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的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标准。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1]。

1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产业的需求、促进IT行业的稳步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IT人才培养的政策性文件。在文件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软件技术专业作为IT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专业,其目标主要致力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适应软件企业开发需求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 CDIO模式下软件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构建

2.1 总体构思

为实现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我院自创办以来便与微软、ATA、安博等公司合作办学,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理念,坚持走产学办学方向。经过多次对企业的调研,我们认识到要使学生毕业后能正常的与企业接轨,必须大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掌握专业技能,体会到企业的氛围。为此,我们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根据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变化,不断地改进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CDIO教学模式为指导,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相互渗透的原则,适当增加实验和实训的比例[2],重新构建了培养计划和教学标准。在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了以项目设计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项目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下,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活动的重心[3],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法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法。除教学模式的转变外,在培养方案的建设中,还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合理规划课程体系,施行分方向教学;2、进一步修订实验大纲,增设课程综合实验和综合实践项目;3、调整课程实践,充分营造企业项目开发氛围。使学生具备对项目进行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能力,具备项目的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掌握实际项目开发的工作流程。这也正是CDIO教学模式下,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标。

2.2 规划课程体系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中包括知识、素质、能力的培养要求,专业课程的设置决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决定着学生能否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因此它是CDIO教学模式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为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认识所授课程的性质和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在遵循专业培养大纲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专业课程划分成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常规实训、企业平台综合项目实践(也称:毕业实训)、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在3年培养计划中,前3个学期主要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并穿插课程综合实验,后3个学期则以项目开发为主,穿插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专业实践课时从395调整为705,并在最后一个学期设置企业实习实训,着重突出实践技能和专业素质的训练。

新生在入学第一学期里,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数学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和WEB编程基础、关系数据库与SQL语言等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代码编写能力和编写规范以及对静态网页的部署和规划能力,为后序专业课程的开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企业岗位的定向和要求,我们在学生进入第二学期后,施行分方向教学,将专业划分为.NET技术方向和JAVA技术方向,并根据软件项目开发的需要分别开设专业核心课程。以.NET技术方向为例,其核心课程包括:C#程序设计、SQL Server 开发与实现、数据库访问技术、WEB程序应用开发、.NET FRAMEWOR程序设计、XML Web Service开发、软件测试与文档写作、.NET设计模式等。我们根据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和能力训练不断线原则,将课程散列分布在第二到第五学期中。核心课程的开设直接服务于项目开发,不同课程之间紧密衔接,形成一个前后相关的有机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2.3 分方向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统专业方向的教学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没有方向性,侧重于理论知识面的拓展,而减少了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毕业后,什么技术都会一点,却都是浅尝辄止,不够深入,无法符合“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与传统的专业方向教学相比,分方向教学具有以下3点优势:(1)确定专业的学习方向,专业知识在空间上得到的延伸和拓展,学生可以深入的学习专业技能,开展项目实践。(2)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主观能动性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所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对人才的招聘规格,提高就业的专业对口率。

3 项目实践

项目实践是检验知识与技能是否达标的唯一途径,项目教学的开展是CDIO大纲从构思、设计到实现和运作的综合体现。

3.1 课程综合实验

我们将CDIO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教学中,在核心课程中分别选取3~4门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并设置课程综合实验,以“WEB程序应用开发”课程为例,其课程实验项目是“电子商城的界面设计与登录功能的实现”。主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例一般为1:1~1:2,并在学期末设置一至二周课时来完成课程综合实验,任课教师在完成基本的教学计划外,还必须指导学生完成该课程的综合实验项目,综合实验的考核作为评价一个学生是否掌握该门课程的主要依据之一。

3.2 综合项目实训

实习实训课是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综合项目课程模块,是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包括基础层次和高级层次的项目制作[4]。软件常规实训开设于第四学期,属于基础层次的项目设计,项目内容以模块功能的设计与实现为主,重点在于对学生的技能做进一步的强化和综合性的训练,为下一阶段的综合项目实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更好地开展高层次的综合项目实训,学院采取了以下措施:(1)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分别与微软、安博教育、中软国际和厦门迪傲等软件公司合作开展项目教学;(2)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企业项目实践和软件前沿技术的培训,着力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和项目开发能力的教师团队;(3)组织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制定《综合实训项目指导手册》。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们以项目小组(每组4-5人,并推举一人作为项目经理)的形式进行项目的开发[5],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分别担任不同的项目角色,分别完成从项目的分析、设计到模块功能的实现、测试以及文档的撰写等工作,在小组成员共同协作下完成整个项目的开发。

为了给学生一个展现自身的特长的平台,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我们在项目开发的里程碑阶段组织项目的评审。第一阶段针对学生对项目的分析与设计。第二阶段针对代码的编写与文档的规范;第三个阶段是对整个项目的综合评审,也是项目的验收评估。评审过程以项目演讲的形式进行,并即兴回答评审老师的提问。

整个项目的开发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了C-D-I-O四个阶段技能的综合训练。

3.3 营造企业氛围

在项目开发阶段,我们采用了企业化的开发平台与架构(如java实训采用SSH框架结合MVC模式实现轻量级项目开发),使用模块化的开发方式对项目进行设计、实现与集成;结合企业管理模式制定实训日常管理条例,学生以一名公司职员的角色参与项目开发;企业指派软件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实训教学;鼓励学生参加企业的项目实践和顶岗实习,体验真实的企业开发环境。

4 教学效果

通过对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建设,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我院得到了贯彻和实施,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具体表现为: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实施过程通常是围绕某一项目任务展开,教师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能力,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理论讲授法逐步转变成以项目为主线的项目教学模式,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了切实的提升,能较好完成对项目的构思、设计与实现,初步掌握了软件开发的一般流程。

(3)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采用小组分工的综合项目实训中,小组成员之间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后,制定出项目的需求和开发计划,并在整个小组的默契配合下,完成整个项目的开发。

(4)软件大赛捷报频传。软件设计大赛是在校生将所学知识付之于实践的过程。为更好地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思想,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类软件设计比赛,学生都能在比赛中崭露头角,更在2012年囊括了微软“校园之星”软件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参赛学生凭借良好的职业素养,被选为微软公司实习生,现已转为微软正式员工。

5 结束语

我院在软件专业培养方案中注入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实验进行合理规划,进一步增设教学实验项目,调整课时分配比例,同时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等,使学生初步具备工程项目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软件技术行业日新月异,因此,工程教育更应该与社会的大发展紧密联系,真正做到“实境耦合,工学结合”,方能实现“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陶勇芳,商存慧.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2]国外三种职业教育模式比较及对我国职教的启示[J].西北职教,2011(10).

[3]花秋玲.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三大要素[J].科教创新导报,2008(7).

软件技术方案范文2

[关键词] 计算机 软件安全 检测方法

1.前言

安全性是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属性。对软件安全的测试就是采用各种方法来验证或发现系统安全方面的问题。从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来说,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目的是避免由于软件应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方法的研究对软件安全检测工作来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保障计算机软件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2. 软件的安全性分类

软件的安全性,可以划分为失效安全性和保密安全性。

所谓失效安全性,即软件运行不引起系统事故的能力,强调的是一类安全关键软件的安全性失效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危险事故。对失效安全性的度量主要有建立在可靠性理论基础上的安全度、失效度、平均事故间隔时间、软件事故率等。对于失效安全性测试,常用的测试方法目前有基于故障树的测试和基于最小割集的测试。[1]

所谓保密安全性,即与防止对程序和数据进行非法存取的预防能力有关的质量属性。软件安全性是软件在受到恶意攻击时仍提供所需功能的能力。对于保密安全性测试,目前主要有代码走读与审查、静态分析、形式化方法、故障注入、基于模型的测试、基于属性的测试、语法测试、模糊测试等测试方法。

3. 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是应注意的问题

从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来看,其是一个动态的检测过程。在进行软件安全检测是需要关注到的问题有:

① 针对所检测的计算机软件所特有特点与涉及要求,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选择适合软件的检测技术手段,并从实际出发的角度制定合理的安全检测方案。同时,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时要关注检测人员的多元化,在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过程中不仅仅要配备软件安全分析员,还要需要配备对该软件系统熟悉同时是还是该系统的总体设计人员参加,只有多领域的配合才能更好的对软件安全进行检测。

② 在进行计算软件安全检测时,系统级、需求级与代码级的分析是必须的。如果该软件的规模比较大,还应对其进行软件结构设计方面的分析。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从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合理的分析技术,必要时可以进行仿真环境与分析工具来协助检测工作。从计算机安全检测的角度来看,其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无法通过简单的方法来解决一个系统的所有安全检测问题,因而在具体的家算计安全检测过程中,需要选择合理的安全检测方法。

4 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主要方法

4.1静态分析安全测试

静态分析安全测试主要通过对源代码进行安全扫描,根据程序中数据流、控制流、语义等信息与其特有软件安全规则库进行匹对,从中找出代码中潜在的安全漏洞。它可以在编码阶段找出所有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代码,开发人员可以在早期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2]

4.2形式化安全测试。

该安全检测方法是确立软件的数学模型,通过形式规格说明语言的支持提供形式化的规格说明。比较常用的形式规格语言有基于模型的语言、基于有限状态的语言及基于行为的语言。有定理证明与模型检测两种形式化安全检测的方法。

4.3基于模型的安全功能测试。该方法是对计算机软件的行为与结构通过建模的方式生成测试模型,以测试模型为基础生成检测用例,进而驱动软件安全检测。比较常用的模型安全功能测试方法有有限状态机与马尔可夫链等等。

4.4语法测试。

该测试方法是以被检测软件的功能接口的语法生成软件的测试输入,通过这种方式检测软件对不同种类输入的反映情况。用该方法进行测试的通常程序是对软件接口的语言进行识别,定义语言的语法,在以语法为基础生产测试用例同时执行安全检测。

4.5基于故障注入的安全性测试。

该安全检测方法是应用故障分析树与故障数的最小割集来生产检测用命。故障树分析法用系统最不该发生的时间作为顶事件,在寻找导致事故发生可能的中间事件与底事件,通过合理的逻辑门符号将顶事件、中间事件与底事件进行连接,形成故障树。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的自动化程度,是比较充分的安全检测方法。

4.6模糊测试。

目前所用的是基于白盒的模糊测试,是对传统模糊测试技术的进步。该检测方法有效的结合传统的模糊测试技术与动态测试用例。

5. 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的主要技术

5.1功能验证

功能验证就是对软件需求中确定的有关安全模块的功能进行测试验证。作为网络信息系统自身安全建设的需要,设计者会在软件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增加一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权限管理模块,数据加密模块,传输加密模块, 数据备份和恢复模块等, 对安全的功能验证可以采用与一般的程序功能测试相似的方法,如黑盒测试方法, 白盒测试方法或灰盒测试方法等用例来进行测试。

5.2 漏洞扫描

漏洞是指硬件、软件或策略上的缺陷,这种缺陷导致非法用户未经授权而获得访问系统的权限或者扩大访问权限。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中,没有绝对安全的组件,各种操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 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也存在安全漏洞,漏洞扫描软件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信息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有关漏洞进行扫描,再对发现漏洞进行有效的防范或补救措施,也可以对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非法者利用已知的漏洞进行攻击。常见的漏洞有拒绝服务漏洞,本地用户扩权漏洞和远程用户扩权漏洞等。

5.3 模拟攻击

模拟攻击,就是假设自己是一个非法入侵的攻击者(如黑客),利用目前存在的系统漏洞和常用的攻击手段,对提交评测的系统的开发环境或使用环境里进行攻击,以发现安全问题。主要的攻击技术分为以下三类:服务拒绝型攻击,漏洞木马型攻击,伪装欺骗型攻击。

5.4 侦听技术

侦听技术,也称网络监听,可以获取网络上传输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并不是发给自己的,网络侦听技术是一个常用的手段,可以有效地管理网络,诊断网络问题,检查网络的安全威胁。目前网络侦听工具有多种, 有硬件,也有软件的。测评人员为了评测信息系统的安全环境,熟悉网络侦听技术,使用侦听技术是一种有效地安全测试方法。[3]

6.结束语

近年来基于Web 服务的分布式软件快速发展,如何对Web 服务开展安全性测试是分布式软件安全性测试面临的崭新课题[4]。而软件安全检测方法的存在其主要作用就是检测、分析软件或软件设计中存在的这些安全问题,从而指导软件进行安全性能改善[5]。另外,我们还要将软件安全测试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并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定能保证软件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璇.浅谈关于软件安全性测试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

[2]施寅生,邓世伟,古天阳.软件安全性测试方法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 24 (1-3):56-58.

[3]王晓华.软件安全测试方法研究.农业网络信息.2010(3).

[4]晁永胜,郑秋梅.软件安全建模与检测[J].计算机仿真,2007(10).

软件技术方案范文3

关键词:传统教学方法;案例驱动教学方法;软件建模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科技水平的发展,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对培养新时代下的优秀人才已经出现了很多弊端,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的发展速度和应用范围的扩大。高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企业的实际用人要求,往往要花费很多人力和物力再次进行培训。这说明高校的教学与社会实际应用产生了严重脱节,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一些改革建议,结合具体的课程探索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弊端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种方式往往出现“教”大于“学”,即教师教的知识学生无法全部吸收,只能掌握其中的一部分。这种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造成师生负担过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使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传统教学往往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但现代教育实践表明并非如此,教学还存在多种互动形式,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多媒体之间等,因此,将教学活动界定为师生双边活动,难以反映教学活动的本质,也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

二、案例驱动教学方法

案例驱动教学方法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弊端,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多种互动形式,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中进行学习,避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案例驱动教学本质就是创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这里的学习情景将联系实际,让学生进行真实案例的分析与设计,通过自我思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案例设计方法

案例的选择必须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样学生就能较快的进入情景中的角色,明确自己的任务,对即将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准确的把握。如何进行案例的设计,本文将结合软件建模技术课程的特点,探索出一些案例教学经验和内容。软件建模技术是软件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熟练掌握软件建模技术是未来从事软件行业的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本课程详细介绍UML的用例图、类图和对象图、包图、状态图、活动图、时序图、协作图、组件图和配置图等模型的语法和语义,以及相关模型的建模技术和理论,重点是基于UML的软件开发过程和系统建模方法。由此可见,本课程实践操作性很强,传统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掌握实践的精髓。为了让学生能真实的体验到今后实际工作当中对软件建模技术的真实应用,提前具备在参加工作后才能积累的进行软件开发和设计的相关宝贵经验,案例教学将是本课程的一大亮点,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下面是以图书管理系统为案例的教学内容设计。

四、图书馆管理系统案例描述

本案例主要包含“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用例图,类图(对象图),包图,状态图,活动图,时序图,协作图,组件图和配置图,共9种软件模型的建立。“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所有软件模型将按照内容进行划分,不同章节结合不同的软件模型设计过程进行讲解,让学生全面掌握一个真实系统的完整的建模设计过程。最后,生成实际案例所有相关的软件模型,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并进行必要的审核,该审核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竞赛的方式进行,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理解和掌握复杂的软件设计理论和方法。

下面给出用例图、状态图、时序图、组件图等主要模型的教学设计。

(一)用例图

1. 确定系统涉及的总体信息

读者:借书、还书、书籍预定;图书馆管理员:书籍借出处理、书籍归还处理、预定信息处理;系统管理员:增加书目、删除或更新书目、增加书籍、减少书籍、增加读者帐户信息、删除或更新读者帐户信息、书籍信息查询、读者信息查询。

2. 确定系统的参与者

首先分析系统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和系统运行的主要任务:分析使用该系统主要功能部分的是哪些人;谁将需要该系统的支持以完成其工作;系统的管理者与维护者。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参与者包括读者(借阅者),图书馆管理员和图书馆管理系统维护者。

3. 确定系统的用例

1)借阅者请求服务的用例

2)图书馆管理员处理借书、还书的用例

软件技术方案范文4

关键词:大件运输 配车装载 运行参数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008-02

大件运输时必须考虑到运输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时效性。通常每次运输的货物外形尺寸和重量均不相同,在招标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初步方案设计对比分析工作。这样快速而准确获取车组的运行参数就显得十分重要了[1-2]。

传统绘图和人工计算车组的各项运行参数,是很浪费时间的。使用该公司开发完成的大件运输辅助设计软件配车装载模块后,能够快速获得准确的运行参数和配车装载图形,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

1 货物的输入

1.1 数值输入

设计人员只要将货物的重量、外形尺寸和形状信息输入到相应的栏内即可完成货物输入。

1.2 图形输入

对于特殊形状的货物,该软件设有将货物的CAD图形直接导入功能。软件可识别并转化CAD图形数据,并能够识别货物的长宽高等外形尺寸数据。

2 车型输入

软件内置了尼古拉MDE型液压平板车的部件库,通过简单选取操作,即可快速生成各式车型。该软件同时预设并支持场地自行板的输入。

公路运输车型是该软件重点,其涵盖了半挂、全挂两种牵引方式。半挂牵引车只允许输入2纵列车型,可配置出全轴线、凹心、模块梁和落下孔不同装载车型。全挂牵引车允许输入2、3、4纵列不同的车型,可配置全轴线、凹心、桥式、模块梁和长货转盘等装载车型。在牵引车的配置方面,允许前端加挂和后端顶推牵引车的输入,见图1。

对于场地倒运自行板车型,该软件除允许纵列数不同外,也可以输入不同纵列数的横向和纵向软连接的车型组。

3 设计输出

3.1 运行参数的输出

当货物和车型配置完成后,软件即可计算出该次配车装载相关的十余项重要运行参数,图2是12轴2纵列全挂车组装运送200 t货物的大件运输运行参数。

3.2 配车装载图的输出

除过得到以上的车组运行参数,软件还自动显示车组的三视图。

3.3 图形输出功能

图3为配置完成的载货车组,图形可以以CAD图形文件输出,方便设计人员在后续实施方案中的应用。

4 其他特殊功能

4.1 添加鞍座和抬梁功能

软件具有鞍座、抬梁设置和添加功能,通过简单设置鞍座的直径、净高度、长、宽、重量,抬梁的长、宽、高、重量,用鼠标点击添加即可,同时允许移动位置。

4.2 车身挠度计算

液压平板车在承受货物的压力时,会导致车架的变形,软件中可用车身挠度曲线展示车身的变形程度。对于多支点的大件货物,通过移动支点位置,车身的挠度曲线也将实时变化显示,此功能可帮助设计人员寻找合理的支垫放置位置。

4.3 支撑方式选取功能

软件支持常用的三点支撑和四点支撑方式。

图4分别为三点支撑和四点支撑方式,相同颜色的悬挂共同组成一个支撑区域,每个支撑区域的轴压实时显示。

4.4 货物移动功能

软件允许货物前后左右移动。货物移动后各点支撑轴压会实时显示。设计人员可根据软件实时显示的轴压数据,调整货物位置,确定最合理的货物装载位置。

4.5 关轴

大件运输过程中液压平板车可能出现爆胎的情况,这种意外情况发生后,通常采取关轴措施,将爆胎轮胎所在悬挂吊起以便更换轮胎[3]。因此,其悬挂所在承压区域的轴压将发生变化,在方案设计时应予以考虑,防止轮胎爆胎后整个承压区域的轴压过大,导致风险增加。软件可模拟关轴状态,计算出关轴后承压区域的轴压数据变化。

5 结语

该配车装载辅助设计软件已经在该公司得到实际应用,使得车组各项运行参数准确快速计算,给方案制作人员提供了准确,科学的设计依据,大大提高了设计人员在招投标阶段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彭滔,单奇,叶运广.大件运输车-桥耦合动力学分析[J].中国测试,2017(1):127-131.

软件技术方案范文5

关键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课程链建设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113-0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With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curriculum system,.NET direction curriculum chain and curriculum chain teaching material development as the research content,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direction curriculum chain research, promote and refine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vocational school;software technology major;.NET direction;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chain

1 研究背景

当前世界正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软件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无论是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现代服务业,还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业互联网,都需要依靠软件来推动变革。目前许多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软件产业园,随着地方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多数软件企业急需“即插即用”型员工,强调软件开发的“实战经验”。各高职院校对如何培养软件专业技能型专门人才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化方向不明确

目前许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广泛方向的。所谓“广泛方向”,简单地说就是无方向,即尽可能多地开设相关课程,虽然面面俱到,但学而不精,进行的是“通才”而不是“专才”的培养。看上去毕业生的择业范围很广,但到企业什么都不能做。虽然学习了各种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但学生毕业后,依然不会“编码”,老师教了很多,但对学生而言,真正有实用价值的不多,针对性不强,无法做到“即插即用”。

2)课程体系岗位针对性不强

很多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微缩化”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体系的岗位针对性不强。课程安排广而泛,多数课程是独立于其他课程而进行的,忽略了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没有将多门课程融入到一个主题,许多学生自身的能力无法做到将几门课程的零碎的,不成体系的知识点串接起来,导致培养的学生不适合市场需求,就业率不高。

3)教材缺乏衔接性

目前市场上的软件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很多,但是它们之间缺乏相关性。没有根据市场需求、课程体系、学生情况等方面进行编写,一本教材就是一个孤立的内容,虽然教材中的案例或项目内容比较好,但是在整个课程链中使用就不一定合适,要掌握软件技术专业专门化方向的整体知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缺乏连贯性和实用性。

我校创建软件技术专业以来,一直致力于专业教学与改革,先后被评为市级重点建设专业,市级优秀教学团队,课程资源建设稳步跟进。通过市场进行调研结合高职人才培养以实用性技术人才的特点以及近几年来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情况,学生比较适合.NET方向的开发,以此为依据,我们摒弃原先广泛方向的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并在2015年9月份提出“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课程链建设的研究”这一课题,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链及课程链教材开发等内容的加以研究,努力找出一个方法,使教学更符合市场对软件技术专业需求、符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模式、符合专业教育和学习的系统课程,促进和细化专业建设。

2 研究内容

1)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高职的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要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方案既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设计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时,要充分了解毕业生所面向的职业岗位,明确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

目前,软件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的态势。软件技术专业课题组对本地软件产业园进行了人才需求调研,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本地区软件产业相关岗位设置情况(工作任务、岗位职责、职业资格证书等),并根据岗位设置情况进行能力需求分析,进而制订和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以求最大程度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接轨。调研结果显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主要属于软件技术产业链式的中、下游,即软件程序员、网页设计师或网站管理员、软件测试员、软件维护/技术支持、软件销售等技术类岗位,并且软件企业当前使用的主流技术.NET和JAVA,也有不少企业采用PHP。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以职业岗位的任务和能力要求为出发点,通过文献查阅、企业调研、毕业生访谈及相关的理论学习,确定各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能力及相关的支撑课程如表1,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总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与本专业岗位工作相适应的软件行业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及计算机软件销售、咨询与技术支持等一线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主要职业(岗位)面向是:程序员、网页设计师或网站管理员,其他就业岗位:软件测员、软件维护与技术支持等。同时,要求学生取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程序设计员(高级)或同等级技术证书。鼓励学生选考以下职业资格证书:CEAC程序设计师(信息产业部)、微软的MCTS认证、Oracle公司的JAVA程序员认证、印度NIIT认证等。

2)课程体系的研究

(1)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的灵魂是“核心课程”,在兼顾职业素质教育和专业通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设计方向核心课程。即首先按主要岗位和次要岗位所需的岗位技能和必备知识进行能力分解,确定专业通用知识与技能和核心岗位所需的核心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地区软件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调查及其岗位能力分析,并结合专业教学特点,构建了“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平台课程―方向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2)课程体系的实施

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关联关系的课程组合,在涉及课程序列的安排上,关键是要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即根据学时的配比度与开课时序,各门课程在整体中的位置、地位和作用,从整体优化的观点出发来安排课程。.NET方向的课程主要包括:PHOTOSHOP图形处理、网页设计及高级网页设计(DIV+CSS+JS)、数据库技术、C#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C#项目实战、项目实战等,这些课程的开设的时间、课时数都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

3)课程链的研究

课程链是近几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新内容。目前各大院校的各个专业都在进行课程研究,研究如何将知识、技能和其他教学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最有效能的课程体系,那么课程链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在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进行课程链研究的并不多。所谓课程链,是以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构建一个将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技能融为一体的专业课程链条,并在课程链的基础上填充其他课程,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作为课程链的环,起着人才培养的基因作用,由环形成链,涵盖了人才培养的整个教育过程。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链是以软件产品的开发工作过程为依据,以职业岗位需求确定能力,以能力确定典型项目,作为贯穿专业课程和应用技能的链条 ,通过项目分解形成若干个独立的子项目,线性成序列形成课程,围绕子项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融进课程内容的设计中并扩充课程,这样得来的课程既考虑到知识整体性,又解决了知识的连贯性和衔接性的问题,最终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学必须尊重教学规律, 把握知识与技能的逻辑性、严密性和科学性。由于课程之间存在着“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的供求关系,课程作为课程链中的链点,合理排列各主次链点,形成软件技术.NET方向的课程体系。

4)课程链教材开发

课程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它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教材来体现其价值,目前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的专业教材相关性不大,有些不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广泛收集教学资料,学习教法学法,开发适合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的课程链校本教材。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发挥教学团队的合作与协作,群策群力,共同研究和开发课程链教材。课题组成员运用反向推导法,通过对典型项目分解,对原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分类、整理,为开发.NET方向的校本教材提供第一手资料,形成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技术为一体的专业课程链条。在课程链教材的开发过程中,围绕典型项目进行,将项目中的用到的各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样式等分散到课程体系的各相关课程中。如项目实战课程中,设计一个“多肉大本营”动态网站如下图2,主要实现用户登录、注册、文章、论坛、图鉴、美图、商城等功能。

那么在设计《程序设计》这本教材时,在介绍常用服务器控件时,可以围绕“多肉大本营”项目中用户的登录和注册模块来进行设计内容。同样,在《数据库技术》教材中,要围绕“多肉大本营”中用到的数据库设计教材内容,从表设计到开始到最后的触发器、存储过程等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这样学生获得知识是具备相关性、衔接性,适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掌握应用开发技能,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软件技术方案范文6

关键词: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资源库建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形势。互联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把课程做到网络教学平台尤其显得重要。而教学资源库建设又是网络教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来讲述软件技术专业人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1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1有利于促进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

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培养怎样的软件技术人才和怎样培养软件技术人才,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资源和如何建立教学资源。这些研究过程集中了最优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智慧,有利于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研究的成果势必使我们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重新审视和改革,必将大力促进现有的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IT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作为软件技术更应该紧跟技术潮流不断发展。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则是本专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和引擎。

1.2有利于促进软件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要求本专业的教师无论从教师角度还是专业技术角度都必须站在最高点和最前沿对本专业进行重新审视。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优质的符合当今技术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作为主持人和课程建设团队首先要选定优质的研究团队,其次还要对团队成员的研究成果和建设成果进行高质量的要求,使得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胜任课程研究的任务,而该专业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才能胜任互联网+时代软件技术专业的授课任务。这样大大地提升了软件技术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研究课题的能力和教学能力)。

1.3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创建优质课程

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课程建设。建设优质课程则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为了创建优质课程,课题组将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研究特长分配研究任务,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特长分配教学任务。这些研究任务包括不同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课程标准建设、题库建设、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等等。并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最优化的整合。最好的教师、最优的课程标准、最完整和最合适的课程资源造就最优质的课程。

2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目标

2.1旨在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不断从网上海选资源、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提炼和消化这一系列过程本身就是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教学资源的建设开阔了专业眼界,通过视频课程的录制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组织能力。通过教学资源平台的开发提高了网站制作和项目开发的动手能力。

2.2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使得学生提前了解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为下一步的学习提前做好预期准备。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课程体系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全面了解各个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这样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提前预习,带着问题学习,等等。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3旨在建设适合教师教学的资源库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库进行课程教学和备课、学习。同时教师通过教学资源的积累和更新,为教师备课和教学实施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专业教师在积累和更新资源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资源开发能力,学会做资源,用资源。

2.4旨在建设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库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的建设旨在建设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库。学生通过教学资源库来解决学习中的难题、通过教学资源库来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石。

3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内容

教学资源并非狭义的教学素材。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素材库建设、试题库建设、课程标准建设,等等;此外还要将这些资源在教学资源平台上以网络课程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还包括:教学方法研究、网络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等。

3.1素材库建设

素材库建设主要包括一些科技类论文、网站前端核心代码、PHP程序设计核心代码、CSS/DIV样式代码、JavaScript代码、网站特效、各种网络考证资料,等等。字体、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各种素材。还包括最流行、最新的相关的软件,各种技术手册。

3.2试题库建设

根据不同课程对题库进行分类,针对有些课程的一些知识性、概念性比较强的内容,采用标准化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这样的题库需要一定的量,才能确保在标准化测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将标准化题库导入在线测试系统或者课程资源平台用于课程章节目标测试之用。

3.3课程标准建设

首先要精准地界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线和核心。再根据每门核心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又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项目组将通过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来严格制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在制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力求定位准确、目标具体、设计科学、考核有效。

4结语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我们将乘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打造一流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参考文献:

[1]梁海霞.高职院校共享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7).